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哽咽而道:“此番大败却是老夫轻敌大意,可怜这些无辜的兵士,皆因老夫之过枉死也!”

朱治心灰意冷,旁边将士见状,连忙好言劝说。忽然,山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只见诸葛恪骑着一匹雪白宝马,带着数十从骑赶来。

诸葛恪一勒马匹,看见山下洪流滚滚,无数兵卒陷入其中,双眼瞪得斗大,如遭电击,满脸都是不可置信的骇色。

忽然,诸葛恪仿佛发觉在眼前的光景,已成事实,顿时满脸狰狞,嘶声裂肺地吼道:“邓艾,你这阴险小人!!!”

诸葛恪的嘶吼声,于四面八方回荡,充满了无尽的不甘、怒恨,当夜,劫后余生的兵士,纷纷望山上大寨逃奔而去。

朱治亦派诸葛恪引兵下山救援,一夜过去,朱治麾下本有的二万余兵士,此下却只剩下不到五千人,其余尽被淹死于水中。

剩下逃过一劫的兵士,却无任何喜色,因为他等发觉,山下方圆数里一带,皆被水淹,根本无处可逃,也就是说,他们已成了瓮中之鳖,被困于山中,而待这水势一退,他们便将要面对邓艾二万大军的疯狂进攻!

不安、恐惧弥漫于整个营寨,等死的滋味,最是折磨人的心智,交州军军心大乱,纷纷三五成群,欲要下山逃去。

一开始,诸葛恪严令禁止,凡被捉到的尽数严惩,后来,朱治却忽然召诸葛恪而去,少顷,诸葛恪满脸落寞而出,便再也未有理会。

而逃去的兵士,很快便铩羽而归,原来山下四处皆有魏寇的人马,不少人下山后,虽强渡过去,却都被魏寇的人马乱刀砍死,而更为可怕的是,那些魏寇的人马,似乎并不接受投降!

不知不觉连过数日,山下洪潮渐渐退去,在这数日间,邓艾每日都会前来打探,观察山上情势,在四周监视的人马则按时轮换。

一日,山上忽然白旗招摇,山上交州人马纷纷叫降,不久,一队交州兵士赶到山下,疾声喝道:“朱治已死,我等愿降,恳请留命!”

邓艾听言,面色一变,长吁了一口大气,冰冷的眼色中还是闪过一丝不忍之色,遂下令教数员兵士前去通传,教山内兵马不得乱动,皆在寨内静候,反敢趁乱逃脱者格杀勿论!

随即,邓艾便速速下令,征集城内兵马,准备上山擒住一众余孽,约是 半个时辰后,浏阳城内兵马纷纷赶到,在邓艾的指挥下,各部人马围上山去,一路各军听号而动,听令而止,极为谨慎。

在山上的交州军见之,无不面生畏色,邓艾如此围上山来,他等根本没有丝毫机会能突破而去。

直到黄昏时候,邓艾先派数队人马,探索已毕,忽发号响,霎时间,鼓号齐鸣,喊杀声惊天动地,邓艾策马挺刀引兵冲入寨内,各处魏兵人马纷纷汹涌围上。

在寨内的交州兵,见魏兵围拥过来,势已极也,纷纷跪倒一片,弃戈投降求饶,邓艾纵马突前,猛地勒住马匹,厉声喝道:“朱老贼尸首何在,快快取来!”

邓艾说罢,交州人丛中忽然一阵骚动,只见数员交州兵唯唯诺诺地将朱治的尸首搬到邓艾身前,朱治的首级用一木匣盛着。

邓艾瞪大眼眸,见木匣内的首级,正是朱治,咬牙切齿,嘶声喝道:“老匹夫,你昔日害死我家夏侯将军,可料知今日得此下场耶?”

邓艾喝毕,面色冰寒,问那捧着木匣的兵士,朱治如何死去,那兵士哪敢怠慢,急言道说。

原来就在昨夜,交州军中将士皆怨朱治轻敌大意,至此大祸,又想邓艾对其恨之入骨,遂欲叛乱将其杀之,然后向邓艾奉上其首级,以保性命。

怎料朱治似乎早有预料,仗剑于帐中等候,见得众人各提兵器入帐,向东面而拜,只道无颜面见于吴王还有一众江东俊杰,令众人取他首级,以保性命,朱治说罢,便以剑自刎。

邓艾听了此事,面容的恨色不由渐渐消去,摇首叹声而道:“我虽痛恨老匹夫,但老匹夫确不失为英雄人物,我邓士载敬之!”

邓艾说罢,遂教兵士将朱治尸首葬于山头东面,然后又教各将,收编交州降兵,一众数千余交州降兵,皆无反抗。

少时,邓艾收编已毕,忽然想起某人,厉声喝道:“诸葛恪何在?”(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七章 诸葛恪的诱惑

邓艾喝声响起,被分批押于四周的交州降兵,面面相觑,却是无人应答,邓艾眉头一皱,又是扯声喝问。

这诸葛恪非是等闲之辈,虽年纪轻轻,却已在东吴军中担任高职,更兼又是诸葛亮的侄儿,于公于私,此人绝不能放过!

邓艾连声吆喝,却仍是无人反应,邓艾面色一冷,忽地高举大刀,遥指一员交州将校,冷声喝问道:“诸葛恪在哪,你等若敢包庇,后果自负!”

邓艾双眸猛地射出两道腾腾杀气,那交州将校吓得顿时变色,连忙跪伏拜道:“将军饶命,不久前,诸葛将军下令教我等投降,我等各去准备,后来便不见了他的踪影!”

邓艾闻言,脸色一惊,暗暗腹诽道:“好一个金蝉脱壳之计,这诸葛恪必定是趁乱逃去了!”

邓艾想罢,立即喝令教数员将校引兵下山,务必要寻到诸葛恪,正如邓艾所料,就在诸葛恪下令投降后,诸葛恪自引一众心腹将士,分批暗中离开。

早前,诸葛恪便已在山中寻到了几处隐蔽之所,后来,邓艾虽下令围攻山上,但途中却有许多细小之处,难以一一探索。

诸葛恪等人见魏兵尽数上了山头大寨,便连忙从隐蔽处逃出,迅疾离去,却说诸葛恪引着数十心腹将士刚是下了山,忽然山上一阵阵马蹄声起。

“这邓艾竟察觉如此之快?”

诸葛恪神色一惊,他本以为邓艾若是不见他在营寨,定会先在寨内寻索一番。有这段时间的空余。他足可逃脱而去。

但诸葛恪却并无料到。邓艾一眼便识破了他金蝉脱壳之计,诸葛恪暗暗叫苦不已,急望西南方向逃奔而去。

所幸诸葛恪那拨人马,人数不多,极易隐蔽,邓艾所派的追兵,在山下四处寻索,如若大海捞针。直到夜里初更,邓艾见尚未有报,便下令召回,一众追兵无功而返。

当夜,邓艾整顿完毕,于众将在帐内商议,众将皆言,时下东吴西南一带,兵力空虚,已不足为患。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逐个破之。以完成 当今陛下征伐吴南之令,建立不世功绩!

如此一来,夏侯渊九泉之下得知,亦能瞑目也,邓艾听后,却是面色沉着,不动声色。

夏侯渊麾下旧将陈离,乃是一身长八尺的汉子,生得虎背熊腰,力大无穷,年逾四旬,陈离见邓艾犹豫不决,急声又道:“邓将军,夏侯将军为征 东吴西南而死,我等皆为其旧部,皆望能完成其遗志,以祭夏侯将军在天之灵!”

陈离话音刚落,一众将士又纷纷应和,邓艾长叹一声,却是摇首而道:“诸公稍安勿躁,我以为时下我军当速望吴郡救援,以助陛下先平定吴北一带!”

“昔日于将军提议分兵而攻吴之南、北,望能速克东吴,然后再速调拨兵马,杀入西川,讨伐北晋!”

“陛下雄才大略,许而为之,我等一众将士,皆亦以为大可行之,却万万未料到,诸葛亮等一干残蜀遗臣,竟投于东吴麾下,以致局势大变!”

“时今陆逊麾下数万大军,定已赶到吴郡,兼之诸葛亮等一众残蜀遗臣,亦随后进往,陆逊与诸葛亮皆是天纵奇才,有神鬼莫测之谋略,两人联手,麾下更不乏精兵、猛将,恐怕吴北之地,定会多有变故!”

“我思前想后,觉得当以大局为重,时下东吴上至君主下至文武群臣,皆于吴北之地与陛下对抗,若是吴北得以平定,吴南不需多日,便可攻克,诸公以为若何?”

邓艾侃侃而言,众将听之,面面相觑,最终似乎都被邓艾说服,纷纷拱手应和,愿效死力。

邓艾大喜,遂教诸将传令三军歇息数日,收拾行装,整备辎重、器械,众将领命,速速告退而去。

少时,忽然有一交州将校,鬼鬼祟祟地在帐外游走,时不时探头来望,邓艾见了,厉声一声,如若霹雳炸开:“何方宵小,竟敢窥视虎帐?”

邓艾一声喝起,那交州将校急跪伏在地,大喊无罪,帐前守卫,顿时凶神恶煞地扑了过去,将那交州将校押入帐中。

邓艾面色肃然,冷声问道:“你乃何人,为何在本将军帐前鬼鬼祟祟?”

那交州将校心头一紧,急忙答道:“将军饶命,我叫成虎,本乃交州军都尉,却是有要事与将军商议,但恐将军不肯接见,适才又见将军于帐中议事,不敢打扰,便在帐外等候!”

邓艾眉头一皱,面色一寒,严厉喝道:“你有何要事,速速道来便是!”

成虎眼珠子一转,微微左右摆首,邓艾自是会意,遂做了一个手势,那两员守卫拱手一拜,便走出帐外,在十丈之处把守。

成虎见四下除了他和邓艾之外,再无他人,神色一紧,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封贴肉文书,递与邓艾。

邓艾伸手取过文书,速速拆之,书中文字潦草,不堪入目,不过很快邓艾脸色一变,这信中文字虽是不堪,但其文笔却是极好。

邓艾很快便是看出,此信必是有人代写,而随着邓艾的眼光移动,信中所言之事,却是令邓艾勃然变色,猛地将书信撕扯成无数碎片,厉声喝道:“此信是何人交予你手?”

成虎顿时吓得面色大变,先前那吴人分明说,只要他把这封信交予邓艾,邓艾必定大喜,重重有赏,日后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可眼下邓艾雷霆震怒,眼中杀意汹腾,吓得成虎连忙叩首求饶,然后又速速将前事告之。

邓艾一听是一吴人所交,顿时醒悟过来,与他适才心中所料正好相合,“好一个诸葛恪,年纪轻轻,却有此等狼子野心,城府之深,更非常人可比!”

原来在那信中所述之事,竟是大逆不道,不忠不义之逆举,诸葛恪先将时下局势分析,然后劝邓艾当有雄主之心,率兵攻打吴南之地,然后又暗示到时他将会暗中以为内应。

如此一来,两人内外相合,要取吴南,便如囊中探物,即时,邓艾便可占据吴南,成一方诸侯。

而曹操与孙权激战于吴北,无论两方孰胜孰败,定是两败俱伤,若孙权胜之,曹操必退,到那时纵然孙权得知吴南失守,亦无征战之力。

至于曹操,落败而逃,不足为患,邓艾便可韬光养晦,暗蓄势力,以待时机,若是曹操胜之,亦是兵力大折,无力来讨,到时他便暗中助邓艾,收纳一众东吴遗臣,共同抗之。

而曹操还需顾虑北晋之势,必然不敢大举来攻,如此一来,邓艾亦可坐待势变,成就一番王侯大业!(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八章 诸葛再稳乱局

细致分析一番,诸葛恪信中所言条理清晰,料算周全,不失为一万全之策,若是邓艾有丝毫野心,定然与诸葛恪一拍即合,趋之若鹜,毕竟能成 为一方雄主,试问天下间,哪个稍有能耐的大丈夫,不会心动?

不过,诸葛恪注定又再一次的失算,邓艾自小其母教诲忠义之理,后来 邓艾更是深得郭嘉赏识,成为其徒。

郭嘉倾囊教授,对邓艾有再造之恩,而郭嘉一生忠义,为魏国兢兢业业,鞠躬尽瘁,邓艾更曾于郭嘉面前发誓,一生忠于魏国,若有叛逆之举,愿受五雷轰顶,死无葬身之地。

郭嘉素来眼光毒辣,能识人本性,若是邓艾乃奸佞之辈,纵然邓艾天赋再高,也绝然不会收其为徒。

更何况,邓艾虽初入仕军中,但却极受曹操宠爱,任之重职,更与夏侯惇、夏侯渊等魏国重臣,结下不菲的交情。

邓艾看毕,怒不可遏,只觉大受屈辱,立马喝令教军士将成虎拖出,却念在成虎不知其中深浅,饶其死罪,只是杖打三十军棍,以儆效尤。

次日,邓艾拔寨而行,引二万兵众望吴郡日夜兼程赶往,邓艾心忧吴北战事,一路行军火速,又于途中四处派细作打探,一面又派遣兵士望吴北通报曹操。

约是七、八日后,邓艾赶到始信,以作补给,三军暂且歇息,邓艾听闻细作回报,曹操早在半月前已杀入了吴郡,而不久前陆逊的数万大军亦赶到了吴郡。

邓艾闻报。心里大急。大军只是歇息一夜。速又起军,径直望北上而去。

却说陆逊麾下大军,与于禁的兵马于临远对峙,陆逊以为孙韶这支奇兵必能大发神威,使得吴县局势大变,力挽狂澜,却也不急。

至于于禁,虽是心里急躁万分。但却恐自乱阵脚,被陆逊有机可乘,故而两军皆不敢贸然妄动,以待局势所变。

忽一日,在临远城外的吴军大寨,蓦然一阵飓风从南面袭来,连连吹倒七面大旗,寨中一片惊呼。

陆逊听得寨外杂乱,连忙出来看望,见得一队队兵士。搬着大旗,顿时眉头一皱。以为不祥之兆。

这时,有细作来报,在南面数十里外,约有二万大军望临远赶来,看那旗号,引兵之将正是那郭嘉之徒邓艾。

陆逊闻报,勃然色变,顿时浑身肉颤,踉跄数步,几乎跌倒,仰天痛呼喝道:“莫非真乃天欲亡我东吴耶?”

寨内诸将听闻,无不变色,急忙纷纷赶来,只见陆逊面色苍白无色,仿佛被强夺了三魂七魄。

不过,陆逊亦非未经世面之人,当下强稳慌态,速召众将入帐,又派人去请诸葛亮过来商议。

少顷,陆逊升帐聚于一众将士,众将坐定不久,只见诸葛亮眉头深锁,已无昔日那飘飘然神仙之概,一脸愁容的踏步而来。

诸葛亮与坐于首座的陆逊对视一眼,两人眼内似乎都有浓浓的忧色,随后,诸葛亮入座。

陆逊速将细作所报,告之众人,众人听之,大惊失色,连声惊呼不绝,立马乱成一团。

诸葛亮微微闭起眼眸,重重地长叹一声,陆逊英目一瞪,骤拍奏案,猝然而起,众将顿时纷纷闭上了嘴。

陆逊面色肃然,目光严厉环视众将后,沉声而道:“邓艾引兵来此,想必朱老将军已败于此子之手,如此看来,这邓艾虽然年纪轻轻,却比那夏侯渊更为出色!”

“并且,此子能察觉大局,竟弃之吴南之地,不惜远途跋涉,反来望吴北救援,事已至此,我等唯有拼死相抗,否则邓艾若是与于禁的兵马合于一军,一同望吴县救援,势必危也!”

陆逊话音刚落,帐内一将,满脸愁色地说道:“可我军兵力本就与于禁的兵力相当,此下邓艾率领近二万余兵马前来救援,魏寇兵力大增,内外呼应,我军恐难相抵挡!”

全琮闻言,铜铃般大的巨目赫然瞪大,忿然而起,扯声喝道:“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何惧耶?末将愿引一军,前往拼死战之,势必将那邓艾擒来!”

“子璜不可莽撞!邓艾并非是等闲之辈,朱老将军虽已暮年,但宝刀未老,勇冠三军,更兼左右有元逊出谋划策,却仍被邓艾此子击败,此下朱 老将军还有元逊皆生死未卜,何况临远城内,尚有于禁虎视眈眈,我等万不可轻举妄动!”陆逊脸色一变,肃然而道。

全琮听了,急得如同浑身火烧,急急喝道:“若是这般,莫非我等是要坐以待毙么?”

陆逊神色一怔,一时间纵然是才智百出的他,也是束手无策,就在这时,帐内众将大多又把目光投向了正闭目养神的诸葛亮。

诸葛亮仿佛察觉到众人的目光,缓缓睁开双眸,神色冷静,徐徐起身,手中鹅毛扇轻轻拂动,好似如此能使他心如止水。

“亮以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战事素来瞬息万变,难以所料,时今邓艾率兵至此,已成定局,我等若再自乱阵脚,只会自取其灭!”

诸葛亮此言一出,帐内一众将士纷纷变色,却并无反驳,反而深信如此,渐渐稳住了慌态。

诸葛亮见了,随之又道:“邓艾远途跋涉而来,其军必然人乏马困,不过以邓艾谨慎性子,必然会先派斥候前往通报于禁,教其接应,以牵制我军,时下我等当静观其变,待料知其军所动,方而一一布置,此乃必胜之道也!”

诸葛亮话音一落,帐内众将还有陆逊皆是面色一震,陆逊急向诸葛亮问道:“那依先生之见,当如何调拨是好?”

诸葛亮不慌不忙,双眼烁烁发光,一一教道如此如此,陆逊听之,神色大喜,遂便依从,先分数队人马,连番去探,每隔半个时辰便来回报,数将领命而去。

而在临远城中,于禁正于府衙内堂思索计策,忽然听得喜鹊啼鸣,于禁神色一震,来到内院观之,只见一只神骏的喜鹊,在枝头上来回跳跃,啼鸣不绝,煞是好听。

于禁见了,手扶胡须,心情大好,笑盈盈而道:“喜鹊报喜,必有好事,莫非,时下临远僵局,不久可破?”(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九章 各有谋算

于禁喃喃说道,这时,满脸喜色的程昱,还有一员风尘仆仆的将校急赶而来,于禁听得脚步声,转身一看,正见两人。

程昱远远便是急声吆喝道:“文则,大喜,大喜啊!约是一月前,邓士载击破朱治老贼的交州军,此下正往临远赶来,此乃其麾下副将陈离!”

陈离快步赶来,跪伏在地,拱手拜见,于禁脸色一震,大喜若狂,放声大笑,急忙扶起陈离,急急言道:“前事若何,你速速说来!”

陈离遂将前事一一告说,于禁越听越喜,扶须叹道:“士载韬略之高,识得局势之锐,实在令我等朝中大将,亦颇感惭愧啊!”

程昱在旁听了,也是暗暗惊讶,神色连变,心中暗道:“这邓艾果非池中之物,难怪能受到那郭浪子如此赏识,更收之为徒!”

在许昌之时,程昱便听闻郭嘉收了一徒儿,不但韬略了得,熟通兵法,更兼勇猛过人,在伐吴之战中,连立奇功,深受曹操赏识,连得高迁,年仅二十余,便能统率一军,位至偏将军之职。

此番又立下大功,击败朱治的交州军,为夏侯渊复仇,若是曹操得知此事,恐怕这邓艾便有成为大魏建国以来,最为年轻的将侯!

程昱暗中打鼓,陈离嘴皮子却是不慢,当下又向于禁告之邓艾所乞,“邓将军此下已在临远数十里外,但大军远途跋涉,军中兵士疲乏,恐遭吴贼偷袭。故教末将前来所乞。望于将军派遣斥候。留意吴贼所动,牵制其军!”

于禁闻言,重重颔首,凝声而道:“士载此来,实乃天助我大魏也,何须如此多礼,我当会遣军接应,不知士载意欲如何?”

“邓将军素来行事未雨绸缪。前番已先派人于四处探寻,欲在西南山林设立营寨!”陈离不敢怠慢,疾言而道。

于禁听了,神色一沉,眉头一皱问道:“竟是如此,士载何不引军入城,与我军合于一处,齐而攻之?”

程昱听了,神色一震,眼中迸发精光。呵呵笑道:“文则却是不知那邓士载所料,他欲与临远城成掎角之势。如此一来,我军便可占据地利,内外应合,牵制贼军,但等其军兵士歇息已毕,养精蓄锐,便可两军齐出,一举将贼军破之!”

“原来如此,士载真乃将才也!!!”于禁恍然醒悟,重重颔首,又是赞道。

陈离脸色一紧,忽然说道:“邓将军有言,贼军中陆逊、诸葛亮皆是多谋之士,必不会坐以待毙,还望将军多加谨慎,小心行事!”

于禁听了,眼眸一眯,比起陆逊,他更为忌惮诸葛亮此人,冷哼一声,寒声而道:“哼,那陆逊我却是不惧,但诸葛亮素来狡诈,恐怕此时诸葛亮已在暗中不知捣着什么阴谋诡计!”

程昱神色一凝,目光烁烁,脑念急转,若是两方局势相当,程昱或是会惧诸葛亮三分,但此下己军占据主动,程昱又岂甘于处处被诸葛亮压于一头!

少顷,一计顿起,程昱拱手一拜,凝声而道:“文则不必多虑,诸葛亮素来行事谨慎,料算七、八,方而会动,此下他必教陆逊派遣兵士,探查我军与士载所部的举动,然后再推算我军所意何为,从而一一布置!”

“竟是如此,文则何不遣一军却往东南谷道而去,将吴贼诱去那处,然后,再教士载趁机在西南山林扎住营寨,我军再于城中,静观其变,随时接应!”

于禁听计,脸色一喜,颔首应道:“程公此计甚妙!!!”

于是于禁便依从程昱之计,先教陈离赶去回复,一边又令数员心腹将校,尽引轻骑,半个时辰后,望东南谷道而去。

这边于禁调拨已定,约是半个时辰后,在吴军大寨内,忽有一队斥候急急来报,言有一部魏军轻骑出临远城,正往东南谷道而去。

陆逊听了,眉头一皱,喃喃而道:“于禁遣军望东南而去,莫非在那里接应邓艾的兵马?如此看来,邓艾必不打算入城,欲与于禁合军!”

诸葛亮在旁听了,招摇羽扇,如若星辰般的皓目,闪闪发光,不慌不忙地说道:“邓艾这是要与据守于临远的于禁,成掎角之势,如此一来,我军便处处受其钳制,难以动弹!”

“更何况,彼军兵强马壮,更兼邓艾麾下兵马,皆是夏侯渊旧部,对我等恨之入骨,各个急切复仇,锐气正盛,若待邓艾扎住营寨,养精蓄锐,必将与于禁分兵两路齐攻我寨,到那时,势必免不了一场恶战!”

诸葛亮此言一出,帐内诸将无不变色,唯独张飞却是毫无急色,一把取过身后兵士手持的丈八蛇矛,拍在案上,甚是不屑地说道:“哼,就凭那邓艾、于禁也想来强攻硬取?也不先问问张某手上的丈八蛇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