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的幸福生活-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会儿王麻子家来了,还没送走,王胖子家又来了,一波接一波。

眼看这不是办法,王石干脆就通知了一向与自己来往密切的十几户人家,一起吃了一顿饭,这才打发完毕。

初三一直到十四,王石都没啥事儿,要么就待在家里,要么就喊几个人,打一桌麻将。值得一提的是,王石搞出来的许多娱乐活动已经在村子里逐渐传开,没事儿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聚在一起,要么下下象棋,要么就搓麻将。

尤其是过年这几天,更是热火朝天。

当然,是没人赌博的。

一来嘛,王石并没有将打麻将赌博这事儿挑明,人们还没反应过来。二来村人们也没有啥余钱用来赌博。

说起来,经过这一次规模宏大的活动,王石就看出来了,整个村子,不论新老居民,不论是王家村本村,还是附属村落,甚至张家村,所有人都相处的融洽了许多,没有了之前的陌生。

十五这天是上元节,又称灯节,也就是后世的元宵。

这天,村子里又热闹了一番,不但舞龙,还把大年初一那天的所有戏目都重新走了一遍。晚上的时候,全村都灯火通明,火把、油灯到处都是,这里是熊熊大火,那里是星星点点,好不热闹。

孩子们一个二个持着小火把到处乱窜,一会儿跟大黄二黑玩耍,一会儿又跑到河边去和恐龙嬉戏。过节嘛,就数孩子们最快乐。

过了十五,就出节了,人们的生活又趋于平淡。

孩子们开学了,王石还专门去听了一次课。没有啥特别的感觉,不觉得很好,也不觉得很差,就是一般般。

而后的几天里,王石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部神书给弄了出来。当然,是修改版。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而这些人物还没出现、事件还没发生,王石只能将其阉割掉。

当他把三卷竹简交给胡远山的时候,差点被胡远山给吓一跳,还以为他疯了。

对于三部神书,王石没啥特别的感觉。但胡远山就不一样了。

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深深的知道,启蒙的艰难和重要xìng。所以当看完这三部神书之后,胡远山激动万分,差点胡言乱语。

“石头,你知道吗,有了这三部书,咱村子不知要出多少有学问的人!”

胡远山激动道:“这三部书传出去之后,咱王家村就是圣地!教化万民的源泉,知道吗?”

“呃。。。”王石先前根本就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孩子们从论语学起,可能有些困难罢了。却没想到了胡远山嘴里,居然成了一件天大的事。

这时代,文化这种奢侈的东西,都被高层所掌握,平民百姓基本都是文盲。但对于一些开明的尊奉儒家先圣jīng神的人而言,这种状况,就是在阻碍教化。

但他们又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望而兴叹。

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果三字经这种通俗易懂,又蕴含深刻道理的书籍传遍天下之后,多少人都要受到影响!甚至能在无形中改变世局。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羌人也要学,然后。。。哈哈,博一个教化蛮族的美名。。。”

胡远山捧着竹简,碎碎念的走了,留下王石一人在风中萧瑟。

对与胡远山的心思,王石并不太看好。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说明了要物质满足之后,才能推行文化教育的道理。吃不饱穿不暖,整天为生活奔走,哪里有心思去学什么学问,读什么书?

现今的大汉,千疮百孔,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吃饭都成问题,连易子相食的事儿都时有发生,还推广什么文化,简直根本不可能的事嘛。

不过北地郡在未来的几年里还是有这个条件的。

只要王石拿出来的三种作物推广开,使得人们生活小康,那么胡远山的心思应该能得到实现。

话又说回来,推广文化教育,这是王石和李老早就在做的事儿了,没想到这几天闲来无事搞出来的几本书,居然能起到催化的作用,这也让王石十分高兴。

所以这小子这会儿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优哉游哉的四下逛遛,完全一副逍遥自在的模样。

第六十八章大丰收

二月下旬,天气晴明,天空开朗,王石家后院的大部分果树都开花了,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院子里,引来无数的小昆虫,野蜂子、蝴蝶扎堆,在花丛里飞来飞去,嗡嗡乱叫。

时不时一只野蜂子落在头顶上,虽然王石不怕,但总觉得有些腻歪,所以这几天,王石都不敢到后院去。

前两天是寒食节,对这个节rì,王石心里很是腹诽。

传说chūn秋时晋国有个介子推,此人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的时候,割大腿肉给重耳充饥。等到重耳重掌大权,介子推却与老母亲归隐山林。重耳就不干了,一定要介子推出山,要好好的封赏介子推。但介子推这人也是个死脑筋,就是不下山。重耳一气之下,放火烧山,想把他给逼下来,介子推也硬气,面对死亡,也不为所动,结果和老母亲一起被烧死了。

重耳很悲伤,把这母子俩厚葬之后,下令烧死介子推的这天全国禁烟火,家家户户不许烧火做饭,只能吃冷食。

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寒食节一般盛行于三晋大地,也就是并州一带,不过北地郡挨着并州,所以王家村也过寒食节,不过王石却不管他什么寒食节,冷饭他可吃不惯,照样吃热食。

照理说,这两天就该是清明节了,不过王石问了老村正,现在还没有这个节rì。

没有就没有,不过也罢,但清明粑是一定要吃的。

这不,正是晌午,小平子和潘凤上学还没回来,王石一个人正偷偷吃独食,狼吞虎咽呢。

“不行,得留点!”

王石眼看筲箕里面只剩下七八个了,连忙收手。

自己吃肉,也得给潘凤和小平子留点汤才对,要不然别人知道了,还不说王石虐待儿童?!

不过想想潘凤的胃口,王石瞅了瞅剩下的七八个,脸上一愁。

“干脆一口气吃完,再给他们做得了。”

想到这,王石一口一个,几下把剩下的全吃光了。

吃完清明粑,王石心满意足站起身来,还揉了揉肚子。

转身进屋,拿了个篮子,王石走出院门,来到塘子边。

微微chūn风吹拂,像小姑娘的手,在抚摸着脸一样,柔柔的,很爽。四五亩大的塘子,在chūn风里波光粼粼,碗口大的荷叶布满了大半个池塘,可以想象,等到四五月间,满塘子的荷花争相竞艳,那又是一幅怎样的画卷?

沿着塘子,王石走进地里。

去年,王石行商走后,老村正他们就帮王石的地里全都种上了土豆。经过一个冬季蛰伏,现在,满地绿幽幽的土豆蔓子,一眼望去,像块绿sè的地毯。

田埂上,嫩的可爱的野草茂密万分,鹅儿肠丛中,一棵棵清明菜害羞似的躲着。不过王石火眼金睛,一下一朵,全给摘了下来。

不到一刻钟,就摘了满满一篮子。

返身回屋里,在厨房中叮叮当当忙了好一会儿,一大蒸笼新鲜的清明粑出炉了。

也是王石准备完善,早前两天,就把米粉这些东西准备齐全了,不然哪儿有这么快。

中午的时候,潘凤和小平子回来了,一看桌上的清明粑,小平子欢呼一声,就要去抓。

王石一巴掌拍过去,虎着脸让他去洗手。

潘凤正蠢蠢yù动,见了小平子的下场,立刻自觉,连忙也洗手去了。

一顿清明粑,潘凤差点把舌头都吞进肚子里。

小平子去年吃过清明粑,但潘凤却是第一次吃。第一次吃这东西的人,谁不竖起大拇指赞一个好字?更别说吃货潘凤了。

下午小平子和潘凤又要去上学,王石就让他们顺路,给老村长家带一些清明粑去。

rì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就三月初四了。

这天,是三月的第一个巳rì,上巳节。

上巳节是这时候很重要的一个节rì,而且历史渊源,论语里面就有描述。

“暮chūn者,chūn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上巳节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起初的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活动,通过祭高禖,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

上巳节还有祓禊、修禊或沐浴活动。沐浴是为了去灾。上古时,人类认为生育是由图腾入居妇女体内的结果。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人们才明白了夫妻交媾是生育的原因。但是无论是图腾感生的观念,还是夫妻交媾导致生育的认识,都承认妇女是生育的体现者,子女是由母亲孕育的。然而,并不是每个妇女都能正常生育的,由于疾病原因,往往使某些妇女不孕育。当时人们认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这样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把沐浴变成上巳节的重要内容

王家村这天也很热闹。

先是老村正和村里的老巫师组织了祭拜高禖的祭祀活动。

然后家家户户都来到河边,洗脚的洗脚,洗衣服的洗衣服。大家说着话,谈天说地,兴高采烈的,很是热闹。也有些小伙子,扒光了上衣,露出结实的肌肉,强忍住暮chūn河水带来的一丝寒冷,在村里小姑娘面前晃来晃去,希望能勾引住一个姑娘,成就好事。

据老村正说,有的地方还盛行‘会男女’这种活动。

王石不明就里,细细一问,才知道,原来‘会男女’就是野合。

小姑娘小伙子相互看上了,就躲在野地里,你来我往,杀的昏天黑地。王石心下羡慕,讨老婆的心思愈发强烈起来。不过村里的姑娘王石没看上眼的,所以只能强自按捺了。

上巳节一过,天sè突然变坏,连续下了五六天的绵绵细雨。

都说chūn雨贵如油,但连续好几天,也特别让人郁闷。

王石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因为只要一出门,保准满腿的烂泥,怪不爽的。

chūn雨过后,整个王家村立刻被绿荫环绕,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植物都长大了许多。

雨后艳阳高照,家家户户趁着好天气,都开始收获土豆了。

王石家的六亩地土豆,如果一个人干的话,恐怕太耽搁时间,于是干脆就拿出钱来,请人帮忙。村子里好些人都眼热,宁愿自家的不忙收获,也要把王石的工钱拿到手。

所以,虽然王石家土豆面积不小,但在大家伙一起努力之下,一天就搞定了。

收获完成,所有的土豆堆在王石家院子里,一个个碗口一样大的巨型土豆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山。

老村正让人一秤,居然有五万多斤!

这可把一干村人吓了一大跳。

六亩地,总产量五万多斤,那不是说亩产都超过八千斤了?

对于这个数字,王石心里早就有底。

两千年后的世界,试验田里的土豆产量亩产能超过一万斤。而王石家种植的土豆,品种跟后世一样,经过空间的优化,甚至更好,再加上土地有灵泉的滋润,如果达不到仈jiǔ千的产量,那才没道理了。

这还是因为王石没有仔细侍弄,任其自生自灭的缘故。如果jīng耕细作,恐怕绝对会超过一万斤,比后世的试验田,产量都要高。

王石家六亩地总产量五万多斤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飞遍了整个王家村以及附属的村落。

人们哗然。

尤其是那些新加入的村民,更是惊骇万分。

但惊骇过后,就是狂喜!

这样高的产量,以后还会饿肚子吗?不会啦,永远不会啦!即便自己家土豆的亩产只有王石家的一半,收成一年,也能抵得上以前的数年,甚至十年!

不过还要交税。

这是王石跟李老和老村正早就商量好的事儿。

“这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李老当初这样说。

王石早先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要村民们交税,但李老却强烈反对。他说,除非永远不交税,千年、万年都不交税,否则如果不在初期制定好规矩,以后会有大麻烦。

你给人们种植高产作物,人们感激你。但如果不一开始就定下交税的事儿,等到他们习惯了,到了需要的时候再来要他们交税,他们就会认为你是强取豪夺,就会因爱生恨。对他们的恩德有多大,就会产生多大的恨意。

王石不是蠢人,一下子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差点吓出一声冷汗。

于是,在王石和老村正的牵头下,村委会作主导,由李老制定了相应的税收政策。

五取一的税率。

也就是说,每收获一百斤土豆,就交二十斤税。

这个税率,对于现在而言,是很低的了。虽然朝廷规定的土地税只有三十税一,但其他的人头税(算赋、口赋)、力税(徭役)等等苛捐杂税以及地方官私自设立的一些税收项目,加起来,至少是王家村税率的几倍。

而王家村只收这一种税,其他的苛捐杂税一概没有。

王家村现在的收成,是其他地方的数倍、数十倍。收成比其他地方高,税率又比其他地方低,所以此消彼长,五税一的税率,根本就不算什么。

正是因为这样,村民们大部分都没有反对。当然,也有一些浑人,不明白其中的就里,开始还撒泼,不过老村正一顿喝骂,立刻就安稳了。

三月中旬、下旬,整整十几二十天,整个王家村、附属村落,都在热火朝天的收获土豆。

到了四月初,将收上来的税收一算,居然有超过一千万斤!

单单王石一个人,就交了一万多斤的税。其他每家每户,少的也有七八千斤,多的比王石都多。毕竟,王石只种了六亩地,虽然亩产高,但抵不住人家十几二十亩,三五十亩这么种。

尤其是村外平原上,新来的村民,当初就使劲的种,每家每户,几乎都种了超过二十亩的面积,有的甚至种植了五六十亩。

王家村及附属村落,总共五千多人,一千户出头,每户平均上交一万多斤,总计就超过一千万斤!

一千万斤的土豆!

堆起来,真真就是几座大山呐!

村里原先修建的十几个仓库,却刚刚装下。今年还要种植红薯、玉米、小麦等作物,还要收税,所以仓库根本就不够用,于是老村正立刻发动人手,再次大兴建设。

对于这一千多万斤土豆,老村正看的爽,但事后又忧虑起来。

这么多的土豆,根本吃不完,放在仓库里久了,要么发芽,要么就烂了。所以必须想尽办法,要么用最好的办法将其保存,要么就以最快的速度将其出售。

不过王石却没什么担忧的。

当初与甄亮相约于暮chūn,算算时间,甄家的商队这几天应该就快到了。

因为去年甄亮对王家村的物产做了一个细致的调查,所以今年来王家村的商队,一定规模不小。即便一次xìng吃不下千万斤土豆,但多几次总能行。

毕竟嘛,全国各地都在闹灾荒,粮食肯定是不愁没有销路的。

第六十九章要娶老婆了?

果不其然,不几天,甄家商队就到了。

这次来的甄家商队规模特别大,光马车就是三百多辆,还有王石去年卖给甄亮的十五辆房车。因为房车特别巨大,所以都是用八匹马拉,不过看起来还是很吃力。毕竟嘛,八匹马的力量,哪里抵得上一头恐龙?

领队的不是甄亮,而是甄家现在家主甄逸的二子,甄俨。甄家家主甄俨是上蔡令,生有三子五女,大儿子早夭,现在家族的生意都由二子甄俨cāo纵。

甄俨此人眼光独到。自从甄亮买回去的那一批新奇货物脱销,供不应求,甄亮就察觉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整个大汉朝,有规模的商行不止他甄氏一家,还有徐州糜氏、益州严氏,都是与甄氏齐名的大商行,固有的产业大部分都被这三家商行把持。而甄氏要压倒这两个商行,就必须另辟蹊径,而王家村,正好提供了这一条件。尤其是听甄亮说那王石在北地如何如何有地位,这更是让他产生了一些心思,所以他才亲自来王家村,做一个调查。

对于甄家商队的到来,老村正是欢喜的不得了,热情万分的招待。

不过王石就无所谓了,反正有老村正他们招待,不关王石的事儿。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整天都悠闲自在。

接下来的三天里,整个村子都忙着与甄氏商队交易。

不过主要还是村里收取的那一千万斤土豆。

甄氏商队三百多辆马车,每一辆能装两千斤,算上房车,总共也只能装下七八十万斤万斤,一百万斤都不到。一斤土豆批发价格是一钱,七八十万斤土豆就有七八十万钱。

大汉朝的米粮一般每一石的价格在一百钱之内浮动,上不过八,下不过三。不过现今连连闹饥荒,粮食的价格急剧上涨,朝廷又无力调控,有的地方涨到数百钱一石也不稀奇,所以王家村土豆每钱一斤,还不算贵。

七八十万钱就是近万斤重,携带不方便,所以甄氏商队用金来付账。一万钱一金,换算来下,却连一百金都不到。就算把一千多万斤土豆都卖了,只有一千多金。

想想王石当初从祖厉张家身上一次xìng就敲诈了一万金,相比起来,那是何等的骇人。当然,那一万金,是祖厉张家数代人、百十年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而现下这一千万斤土豆,不过是王家村一个季度的税收而已。要知道,李老当初规定收chūn秋两税,今年还要收一次玉米、红薯税呢。

而且随着各种高产作物的推广,等到整个北地郡都种植了之后,那税收。。。

想到这里,王石都不免咋舌。

土豆收获了,就轮到种玉米和红薯了。王石在空间里将玉米苗、红薯苗育出来,这天雇了村里十几个人,正在地里忙碌。玉米因为植株高大的缘故,其行距比较大,而行距的空当里,就种红薯,正是相得益彰。

正忙着,大牛来叫王石,却原来老村正和甄俨甄亮几人到家里来访。

王石在塘边洗去一手泥土,回到家,几人正坐在槐树下说笑。

这几天的事儿,可把老村正乐坏了,看他满面红光,说笑间声音洪亮,就知道他jīng神有多好。要知道,整整数十金可都握在老村正手里,虽然是村里集体的财富,还由胡远山监管,但想想老村正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金子,也就释然了。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批,以后还会更多。

“石头,快来快来。”

老村正招招手,让王石过去。

王石笑呵呵的走过去,与甄俨几人打了招呼,相对坐下。

都是认识的人,所以也就没多少客套。

老村正道:“总算把事情做完了,这两天,可把我老头子累坏了。”

王石嘿嘿一笑:“看你老jīng神迸发,哪里像累坏的模样?”

“嘿,”老村正干笑两声。

“对了,我看这一次总共才不过几十万斤,还有许多,怎么打算?”王石又问。

甄俨这时候笑眯眯的道:“一千多万斤的土豆,我们打算剩下的分五批运送,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甄家商行会陆续派遣商队过来。”

甄俨这人身材适中,面容俊朗,不过二十来岁。他微胖的脸上,笑容十分真诚,映着嘴角的八字须,给人一种成熟可靠的感觉。

“哦。”王石点点头。

“王先生,”甄俨又道:“我有个建议。”

王石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希望你们村能多种植一些西瓜和西红柿。”甄俨摸了摸他嘴角的胡须,笑道:“要知道,这两种东西,在中原可是紧俏物品,十分受欢迎。”

王石还没说话,老村正抢道:“这你放心,俺们村子附近,别的没有,就是地多,要多少就能种多少。”

王石适时点头,道:“村子里每家每户都会种,这你放心。”

甄俨笑道:“那就好。”

几人说笑着,王石发现,甄俨一直在打量他。从头顶到脚底,来来回回,不知道打量了多少遍,这让王石纳闷之余,也有些心惊胆战——莫不是这甄俨‘看上’了他?

“这个,甄先生,你。。。”

“呃。。。呵呵,”甄逸可能也发现自己有些失礼,笑容有点尴尬:“我尝闻王先生的事迹,前两天见面太匆忙,这次可要仔细瞧瞧。”

“什么事迹呀,不值一提。”王石淡然道。对于他来讲,那些所谓的事迹,的确只是顺手为之,不值一提。

“不知先生今年年岁几何?”甄俨微微一笑,话音一转,问起了王石的年岁。

王石愣了愣,道:“二十八吧。”

其实王石也不好计算自己的岁数。穿越前,他就是二十七,到汉朝刚刚一年多一点,加起来就是二十八。当然,不算那纵贯历史的两千多年。

“看起来不像。”甄俨又道:“王先生可曾娶妻?”可能因为练武或者空间的缘故,王石的相貌一直停留在二十五岁左右,看起来的确不像接近三十的人。

王石再次一愣,真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没有。”他如实答道。

上辈子,王石十几岁得到空间,就一直在为空间的成长而忙碌,哪里有时间去想女人?

“哦!”

王石发现,甄俨似乎松了口气。

他皱了皱眉,道:“甄先生这是何意?”

“呵呵,”甄逸不答,笑道:“我有一妹,今年二八,想许配给王先生,不知王先生意下如何?”

这下可把王石也吓住了。

他前些天的确生出要找个老婆来暖被窝的心思,但没想到却来得这么快。看看甄逸的相貌,就知道,他妹妹肯定长得不差。不过才二八,也就是十六岁,似乎小了点,王石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