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的幸福生活-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一个中年汉子,应该是羌人。
这人一见王石,顿时面露崇敬,想必应该认识王石。
“你认得我?”王石问道。
“小人是湟中羌北宫部族的人,识得大人。”这人恭恭敬敬道。
“哦。”王石点点头,道:“原来是北宫部的人,难怪。你可知道,其他两条路修的怎样了?”
这人道:“知道知道。跟我们的进度差不多。向东的那一条稍稍快一些,如今已经修到了安定境内。向西和我们负责的这两条,因为要过黄河,在河边修了渡口,所以进度稍稍慢一些。”
王石点点头,笑道:“速度不慢,好。你们修路的时候,仔细一些,要保证质量。当然,修得好,郡守府肯定有嘉奖。”
这人面露喜sè,连连保证。
“另外,修路的工人,你们要好生对待,该发的工钱,一定要足量,饭食也不能克扣,虐待工人的事,咱北地不能干。如果让我知道其中真有什么猫腻,呵呵。。。”
听了这话,这人脸sè一僵,连忙道:“不会不会,怎么可能呢。。。”
“没有就好。”王石点了点头道:“那你去忙吧。”
这人连忙作揖,退了开去。
胡远山在一旁看得真切,这时候道:“主公,这样的事很难禁绝。”
现在王石麾下,除了李老和村里的乡亲,其他都称呼王石为‘主公’。早先的时候,王石还不太习惯,但rì子久了,就觉得没什么了。
“不错。”王石点点头,道:“这种事历来皆然,的确很难禁绝。不过我们可以从律法入手。我听说贾诩已经颁布了一些律法条例,虽然还不甚系统化,但已经很好了。可以再加深、细化、系统一些,从方方面面完善律法,以后照章办事,就会方便许多。”
胡远山点头称是。
说到这些,王石忽然想起,应该建立一个监察部门。
随着现在摊子越铺越大,其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龌龊,如果不趁早加以制止,年深rì久之后,难免根深蒂固,不好处置。而监察部门,就应该应运而生。
于是,王石对胡远山道:“你给贾诩传个讯,让他抽空过来一趟,我有事情交代。”
胡远山点头领命。
回到家,甄姜做饭去了,王石就在槐树下躺着思考。
监察部门,最好呈半隐藏状态。为人所知,却又不为人完全所知,保持一种神秘感,想必更具有威胁力。其下要分两个部门,一对内,监控麾下将官文臣,负责收集罪证,有缉拿的权利,但没有定罪的权利;一对外,收集情报,做到天下事尽在掌中,知己知彼。
相通了这些,王石定下注意,准备等贾诩过来,就让他组建这个部门。
其实依着王石的眼光,让贾诩处理政务,还真埋没了他。贾诩的才华,在军事,在情报,在yīn谋诡计,而处理政务,并非其所长。不过王石现在麾下并没有十分jīng通政务的人才,李老能算一个,但他老了,jīng力不济,胡远山虽有才华,但统筹全局却不行,所以只能让贾诩先兼任着,等到以后招揽到了更好的,再换下来,让贾诩专心负责监察这一块。
打定主意,王石放下心来来,笑眯眯的走进厨房,一边与老婆打情骂俏,一边做饭,悠然自乐。
第八十八章夏荷
过了三天,贾诩来了。
王石让甄姜去准备点心,自己把贾诩带到堂屋,相对坐下。
接着,王石就把前些天构思监察机构的方案一一道了出来。
贾诩听的仔细,不时地点头称是。
对于王石,贾诩是越来越摸不准了。早先,贾诩只以为王石不过一武夫,屈从于王石,也只是明哲保命而已。但随着王石拿出一样一样的奇特东西,一个个jīng奇的主意,使得大半个凉州,在一年之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那时,他忽然觉得,投靠王石,绝对有前途。
今次,王石又提出组建监察部门的意见,这更让贾诩惊讶。
在贾诩看来,王石口中的监察部门,就是一个势力的眼睛。人的眼睛明亮,看到的事物就清晰。一个势力的眼睛明亮,才能够大有前途。
所以,对于组建监察部门,贾诩深表赞同。
“既然你没有其他的意见,那么组建这个部门,就交给你去办。”王石道:“以后就由你来负责监察部门的运行。”
贾诩吃了一惊。
李老已经渐渐把权柄交到他手上,他现在肩负着大半个凉州的政务,权利之大,仅次于王石。而现在,王石还要把眼睛交给他来负责,这样一来,贾诩的权柄,就大过头了。有时候,权柄太大,反而是祸害,所以贾诩有些心惊胆战。
“主公,恕我不能胜任。”贾诩拒绝道。
“哦?!”王石诧异,道:“在我看来,你是最适合的人选。统领监察部门,甚至应该比处理政务还要拿手,为何要拒绝?”
贾诩沉默半晌,道:“属下现在统筹政务,若还要掌控监察,是不是不太好。。。”
王石明白过来了,于是笑道:“我让你兼任,你就兼任,你怕什么?”
“这。。。”
“我相信你,贾文和。”王石淡淡道。
这一瞬间,贾诩忽然有些感动,差点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思来。不过还是被他强压下去了。
见王石态度坚决,贾诩思索了良久,还是点头答应了。
“这才对嘛。”王石笑道:“让你做什么,你做就是了。还怕我挖坑让你跳?”
贾诩讪讪一笑,脸上有些尴尬。
“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王石拍板定下,转言又道:“这次叫你来,不独这一件事。”
说着,王石起身,道:“你跟我来。”
两人刚出堂屋,甄姜正好端了些点心走过来。
“姜儿,我和文和有点事,要出去一趟。”
甄姜理解的点点头。
两人出了院子,来到河边,正好有几头恐龙在嬉戏。王石择了两头,让贾诩骑上去,两人驱策恐龙,往后山而去。
那一片发现桐树的山包上,如今已经种满了桐树。
这些桐树比以往更高大,没有叶子,枝干更繁茂,枝端挂着一个个拳头大小的铜sè果实,看起来沉甸甸的,压弯了枝头。
王石和贾诩骑着恐龙,站在山坡下。
王石指着桐树,对贾诩道:“就是这个。”
贾诩早就心中惊诧。眼前的这种植物,他从没见过。没长树叶,居然还结了一个个铜sè的果实,怎么看怎么古怪。
“这是。。。”
王石呵呵一笑,道:“我称其为桐树。”
“桐树?”
贾诩疑惑。
“不错。”王石指着那一个个沉甸甸的果实,道:“那是纯铜。这种树,能吸取铜矿中的铜,并把它汇聚成果实,生长出来。”
“啊!”
贾诩大吃一惊。他脑子迅速运转,一瞬间,就明白了这种树的用途。
“主公,这样一来,以后开采铜矿,就勿须人力了!只须采摘果实便可。”
“不错。开矿、冶炼都不需要了。因为这种果实,是纯粹的铜,不需要冶炼,可以直接使用。”
贾诩深吸了一口气,道:“不知道这种树,是否有其他用途?”
王石投过去一个赞赏的眼神,心道贾诩的脑子果然好使,举一反三也是小菜一碟,一霎那就想到了桐树的其他用途。
“我经过几个月的培植,已经培养出铁树和石炭树。”
“铁树?石炭树?”贾诩咀嚼了一番,道:“铁树应该能长出铁果,那石炭树又能长出什么?”
石炭,就是煤炭。这时代被称之为石炭,而且小范围有所应用。
“油。”王石道:“石炭树吸取石炭,生成一种炭油,是一种十分好用的燃料。”
“我家里就有一些,待会儿回去,给你看看。”
贾诩点头。
“那主公的意思是,现在就运用这种树?”
王石颔首,道:“北地、安定、金城、武威四郡之中,应该有不少的矿藏。你回去之后,做一个统计,并组建一个专门负责此事的部门,专门从事探矿、采摘、打造之事。”
贾诩应是。
“不过这东西须得保密。”王石道:“至少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不允许流传出去。”
这其中的利益贾诩深深的明白,自然知道,这东西一定不能流传出去。即便王石不曾嘱咐,他也会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回到王石家,王石又将煤油展示给贾诩看。
“这种煤油,主要用来点灯或者引火,当然,炼造jīng钢,也可以使用,不过比较麻烦。”jīng钢是合金,不是纯铁,所以须得冶炼。王石道:“以后对于石炭,一部分可以用石炭树变成煤油,一部分还是要人力开采。”
贾诩记下,开口道:“这种煤油还可以用于守城。”
王石一怔,反应过来。
这时代,守城会用到火。或是用沸油泼下去,或是直接用黑油燃烧。而黑油,大约就是石油。想到这,王石忽然想起,是否可以将这种植物培植成吸取石油的石油树?
想了想,王石先撇下这种想法,却道:“你回去准备一下,过几天就派人到我这里来取树种。只要有足够的矿藏,这种树生长的很快,一棵就能长成一片。”
“另外,你给我弄一些黑油过来,我有用处。”
贾诩闻言,点了点头,问道:“主公难道想培植黑油树?”
“不错。”王石点头:“我试试看。”
送走了贾诩,王石将空间里的树种都取出一部分,做好准备。两天之后,贾诩派人过来,将树种带走了。至于黑油,也带了一些过来。
王石于是就把黑油放进空间,开始实验。
不过有了桐树、铁树、石炭树,大致已经足够,所以对于黑油树的研究,王石就不那么热切,只是稍稍关注。
四月间,王石家塘子里的荷叶已经基本铺开,一个个花骨朵儿也破水而出,正待开放。
前年洒下的种子,去年就已经成了规模。到现在,想必因为灵泉的缘故,这些荷花发生了进化。一片片荷叶十分硕大,最大的,几乎比得上王石家大门的两倍,直径怕不有五六米。
有的脱离水面,在风中摇曳,有的浮在水中,像一条船。
荷花也变得十分硕大,便是那刚刚出水的花骨朵儿,也有大碗的碗口粗,等到开放,肯定会让人大吃一惊。
甄姜就特别喜欢荷花,没事儿的时候,王石在一旁垂钓,她就脱了鞋,把白嫩嫩的玉足放在水中,微笑着,怡然自得的欣赏塘中连天的荷叶。
时不时一群群鱼儿从荷叶下穿过,有时候还会游到水边,去轻触甄姜的玉足,弄得美人咯咯直笑。
王石这时候,就会忽略的钓竿,只把一双眼睛盯着自家老婆。他觉得,这一幅连天荷叶美人图,比什么都美。他傻笑着,心里满足、幸福。
不过荷塘里不止有温顺的鱼儿,还有一些凶猛的肉食类。
譬如黑鱼。
王石就曾看见,两条长约一丈的大黑鱼,领着一群小崽子,在塘边游曳。
还有一条大黄鳝,也有约莫一丈长,大碗口粗,浑身血红血红的,身上还有一些若隐若现的金sè丝纹。看起来就像一条大蟒蛇,十分骇人。
另外其他的草鱼、鲤鱼、青鱼什么的,都有些大个头的。
说起来,王石家的塘子,当初也不过挖了一丈深,算起来还不够这些庞然大物游曳,却不知道这些家伙为什么还活的这么滋润。
所以每当甄姜在塘边戏水的时候,王石就会格外注意,生怕塘子里的庞然大物,会吓着甄姜。
不过这些rì子以来,还没出现过这种状况,想必王石坐在塘边,气息把那些家伙给镇住了,不敢过来罢了。
不过这也是一个隐患,所以王石觉得,应该抽个时间,把那些凶猛的大家伙引出来,收进空间,打上烙印,再放出来就可以了。
到了五月,荷塘里荷花竟然全部盛开。
簸箕一样大的荷花满塘子都是,清淡的荷花香气,弥漫了整个村子。其景致,堪称一绝,所有人都啧啧称奇,还特意过来看看。
连左慈,都从他那玄灵观里走出来,每天早上在塘边打坐,说是效果更佳。
村里的老头们,也没事都来荷塘边散步,毛孩子们也喜欢到这里来玩,还将镰刀绑在棍子上,偷偷的摘取荷花。塘子里他们是不敢下去的,塘子里的凶物,这些孩子比王石都清楚。
每当小毛孩摘取荷花的时候,甄姜发现了,就会呵斥。
用她的话讲,这么美丽的景致,就是让这些毛孩子破坏了。不过也仅仅是呵斥而已,甄姜可不是泼妇,没到那种大骂、乱骂、跳脚骂的程度。
再说这些毛孩子也只能摘取岸边的荷花,无伤大雅。
王石是不在意的。
毛孩子摘荷花,这种事太正常了,他小时候不也干过嘛。
到了六月,富平传来消息,说白马羌和参狼羌已经投降了,至此,整个凉州,王石一家独大,再无其他势力。
第八十九章贾诩的谋算
白马羌和参狼羌两部投降的消息刚传来不几天,王石又得到另一个惊人的消息。
两部羌族中一部分负隅顽抗,不愿投降的顽固分子,居然连连奇袭了陇西、汉阳二郡,攻破狄道、冀县,将两郡官吏几乎斩杀殆尽,还将汉阳大族阎氏满门杀绝,并劫走大批金银粮草!
听到这消息,王石不由目瞪口呆。
的确,在王石的逼迫下,这两部羌族山穷水尽,不然也不会投降。但他想不到的是,这些顽固分子中,居然还有颇懂军略的人物,竟然绕开了北地郡麾下的军队,奇袭了陇西汉阳!
同时,竟然将他都感觉头疼,不好对付的阎氏诛灭了满门!
呆滞了良久,王石才缓过气来。
他觉得,似乎眼下是个好机会。
于是找到阿大,跨上龙背,立刻往富平而去。
到了富平,贾诩似乎早就料到王石会来,一早就在城门口等待。
将王石迎进郡守府,两人入了书房,王石坐主位,与贾诩相对。
“主公是不是觉得有些惊喜?”
贾诩笑眯眯的,让王石心生疑惑。
点了点头,王石道:“的确。没想到阎氏就这么消散了,真个令人意想不到。”
“呵呵,看来诩的确给了主公一个惊喜。”贾诩脸上,露出自得的笑意。
“哦?”王石脑子一转,刹那间,似乎明白了什么。
“难道是你。。。”
贾诩微微颔首,道:“凉州十郡,武都、汉阳、陇西、安定、北地、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其中完全掌握在主公手中的,只有北地、安定、金城、武威四郡。武都有南部都尉驻扎,在朝廷手中。陇西原先是董卓的老巢,自董卓迁走家族之后,就很混乱。汉阳以阎氏独尊。其他几郡,大都处于混乱之中,或者掌握在西域势力手中。”
“虽然随着三部羌族的覆灭,主公一家独大,但还远远算不上凉州霸主。所以,必须要将其余几郡纳入囊中。武威之西的几郡还好说,直接发兵攻打就是。但汉阳、陇西、和武都郡,却不好处理。这几郡紧挨三辅,要么是朝廷直接掌控,要么就是在阎氏这种世族豪强手里。要拿下这几郡,就得用非常之法。”
“那一部分顽固分子能绕开我军的包围圈,是我故意为之。甚至攻破陇西和汉阳,也是我引导的。”
“现如今,汉阳阎氏既亡,又有羌族余孽四处作乱,呵呵,主公,刺史就在富平,我们何不借助凉州刺史的名义,正大光明的派遣军队,进入这两郡,不费吹灰之力,将其牢牢握在手中!”
王石闻言,愣了良久,才叹息道:“好一招借刀杀人!驱虎吞狼,黄雀在后,文和,你的计谋,天下还有几人能看得清?”
“不过,这些羌族余孽这么一作乱,又苦了这两郡百姓呐。”
“主公何必妇人之仁?”贾诩道:“当先之计,理应早些派遣军队,打灭羌人余孽,接收汉阳、陇西才是正理。至于百姓,呵呵,主公接收了这两郡,他们的好rì子不就来了嘛。”
王石自有决断能力,当下便道:“好,待会儿你就去传令,让马腾领军去剿灭羌人余孽。不过接收治理两郡的事宜,是否准备妥当?”
贾诩呵呵一笑,道:“早有准备。”
王石连连点头,又道:“两郡与武都相邻,武都又有南部都尉驻扎,似乎不太好处理。”
“无妨。”贾诩笑道:“武都隶属凉州,南部都尉也不敢驳了凉州刺史的面子,只须刺史府一封文书,便能解决。”
王石笑道:“这就好。不过如果能把南部校尉收入麾下,想必更好。”
“这主公放心。”贾诩笑道:“如今的南部都尉,不过一饭桶尔。此人无才,却贪财,甚好处理。”
“嗯。。。这便好。”
贾诩将一切事物都考虑的妥妥当当的,王石十分满意。
“那么,朝廷那边,怎么说?”
凉州发生这么大的事,朝廷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必须要有个说辞,不然会有祸患。
“如今主公麾下三支兵马,总计三四万人,都挂的凉州各郡县郡尉、县尉的名额,有刺史遮掩,不必担心。”贾诩解说道:“先前对三部羌族的作战,我以羌族作乱,刺史命郡尉、县尉领兵讨伐为由,早已上书朝廷。另外,我也遣人到雒阳上下打点,即便朝廷能找出瑕疵,也自有人为我们说话,主公放心便是。”
王石吁了口气,笑容满面。
“那好,便这样吧。”王石起身,笑道:“我也不在这边打扰你,一切事物你看着办就是。”
“对了,张绣和阎行两支兵马,你怎么安排的?”
“去年秋收和今年chūn收的税钱粮草,除了供应三支兵马打灭羌族,剩下的大部分已经用于修路之事。府库里存粮不多,所以我让张绣和阎行二位将军暂且按捺驻扎,等到秋收之后,再向西北发兵,争取今年之内,收回张掖、敦煌和酒泉三郡。”
王石点点头,心中敞亮轻松。有贾诩这样一个超级谋士为他谋划事务,一切都不必cāo心,真爽!
在郡守府呆了半天,把北宫熊叫来,和贾诩、李老一起吃了顿午饭,王石便回了王家村。
从富平到王家村的水泥路已经全部竣工,并且开通。王石骑着恐龙阿大,缓缓行走在大道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北地这一片,临近黄河,水系繁多,水量充足,又多是平原,所以很方便种植。
一路上,放眼望去,是一片看不到边的,犹如海洋一样的绿油油的玉米。藏在玉米行间的红薯藤蔓,也若隐若现。
看着这些繁茂的玉米,任谁都会想到,今年的秋天,又会是大丰收。
不过王石看了一会儿,忽然皱起了眉头。
他发现,这一路走来,居然只看到玉米和红薯这两种作物。要知道,当初他不光推广了玉米红薯,还将空间改良过的水稻种子也拿了出来,只是忘记了嘱咐罢了。
“这样不行,太过单一了。”王石自语道。
在他看来,玉米和红薯用于赈济饥荒不错,但用作主食,却比不得水稻和麦子。
眼前这一切,想必一来是因为这两种作为的高产,让人们选择xìng的去种植他们。二来也是因为郡守府没有宣传到位。当然,王石觉得,最大的错误还是在自己身上。
自己没有跟贾诩他们说明白。
想到这里,王石觉得应该跟贾诩和李老仔细说说。不过现在已经走到半道了,王石也不想再返回去。再说了,田里都已经种上了作物,不可能让人都拔掉,重新种吧?
至少也得等到秋收之后再说,时间还充足。
所以想了想,王石将其记下,便放下心来。
三丈宽的水泥路,可不想两千年后的豆腐渣工程,便是任由阿大这种庞然大物随便奔跑乱踩,也不会有半点问题。
路上,除了王石这样一个醒目的目标,还有许多来来往往的行人。
有农夫,也有商贾。
商贾中,多是小商队,三五两马车而已。
这时节,正是炎热时分。王家村一带盛产的西瓜,多数已经成熟,想来都是去王家村购取西瓜,到外地贩卖,赚取利润。
这些行人,大部分看见骑着恐龙的王石,都知道了他的身份。
谁让恐龙这么醒目,而且独独王石一家才有呢。
当然,也有不知道的,这些多是外地来的商贾,而且多是第一次来,才不了解情况。于是指指点点,惊诧者有之,好奇者也有之。
回到王家村,已经是下午了。
甄姜见王石回来,给他盛水洗漱,照顾的周全万分。倒让王石很不自在,仿佛自己是个小孩儿一样。
不过却很享受。
这些rì子,甄姜有些闷闷不乐。
王石先前也旁敲侧击的问了几次,但甄姜却不答。这次,王石觉得,应该好好和老婆谈谈。
洗漱完毕,两人搬了椅子,又跑到池塘边躺下。
池塘边上,一排都是槐树。
当初chūn天的时候,这一排槐花盛开,也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现下盛夏,又是遮蔽阳光,避暑的好去处。
摆放好椅子,两人脱了鞋并排躺下,将脚放进塘子里,清凉的水触摸着脚板,十分舒服。
“姜儿,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王石漫不经心的问道。
“没,没什么事。”甄姜低吟道。
王石伸手,捏住她的皓腕,侧过头道:“是想家人了吗?”
甄姜顿了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怎么?”
王石不明所以。
“二哥前次来,跟我约好了,会带母亲和弟、妹到这边来避暑,可能这几天就会到了。”甄姜说着,又顿了顿,脸上忽然飘起一抹嫣红,吞吞吐吐道:“夫君,我们成亲这么久了,怎么还没。。。还没动静?”
“动静?”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