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兴华夏-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象这一次他预备对付日本人的那一套,若不是早有准备,不能为也。”李鸿章听了薛福成的解释,亦有同感,“他年纪轻轻,见识便如此远大,真是令人赞叹不置。”

ps:我这个人对美食挺讲究的,一间餐厅只要没有wifi我肯定扭头就走。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二百六十章 总算到了天津

“这林鲲宇不但见识卓绝,学识渊博,最难得的是做事肯用心思。”薛福成说着,拿起茶几上那本离自己最近的《东瀛兵备略》,仔细端详着简陋的封面手写的法娟秀挺拔,细细观之,其起转承和之间藏锋纳锐,雄沉浑厚之外,又颇见凌厉,锋芒毕露。见字便如见人,由字观之,此子虽貌似谦和,却胸有山川,且性情中恐怕少了些阳刚之气,多了几分乖戾阴翳,胸襟恐也不甚宽广……”

“叔耘说的是,”李鸿章点头道,“我与他见过一次,所得印象与叔耘所言一般无二。”

“不过,所谓的查其言观其行,此人性情虽有不足,然所做之事,称得上是一心为国的大手笔。”薛福成道,“此次为防日人刺探台湾,又弄出这样一件日人归化我国事来,玩弄日人于掌股之间,其手段虽略显阴鸷,但却足以重挫日人之嚣张气焰,使其不敢妄图中国。”

“正是。”李鸿章点了点头,“日人这一次尝了苦头,数年之内,当是不敢再向我国起衅了。”

“日本一时不敢起衅,将来则未必不会卷土重来,而中国不图自强,何以善其后?”薛福成道,“在此大变之世,必须得讲求变革,兴办洋务,向西国学习自强之术,若一味因循守旧,政事非成例不能行’,人才非资格不能进,总在八股、试帖、小楷上耗费时日,用非所用,一听到有人讲求洋务,便大惊小怪,以为是狂人狂言,群起而攻之。长此下去,外国日强,中国日弱。后果便不堪设想了。”

“叔耘所言极是,然上下积弊已深,非有巨大创痛之刺激,不能振作。有如人之病体,非针砭药石不能使之动也。”李鸿章用手轻抚着面前的日本“东”号铁甲舰模型的舰首固定炮房,叹息道,“庚申淀园被毁,创深痛巨,举国引为大耻,遂有洋务之兴。现下似又有因循之意,恐还得再有针砭药石之刺方可。”

“怪不得大人将此日人铁甲舰之模型未同书函上呈中枢……”薛福成听了李鸿章的感叹,猛然明白了他为什么单单将这艘日本铁甲舰的模型留了下来。

“知我者,叔耘也。”李鸿章笑了笑,“此为日人主力之舰,现下我国无一船能当其锋。这艘日本人的铁甲舰模型,我暂时还不能送给朝廷。我要把它摆在案头,以为时时提醒之意——此消彼长,若不速添船炮。恐将来真的有不测之祸!”

“大人说我国目前尚无一舰能当其锋,难道船政现下所造之兵轮,也不能敌吗?”薛福成听出了李鸿章话中的忧虑之意,不由得一惊。

“日本此舰为铁甲舰。船政现下所造最大之‘威远’兵轮,乃是铁肋木壳炮船,船重大小虽相近,而炮力弱之。又为木船,以木船对铁船,叔耘以为能有胜算否?”李鸿章苦笑了一声。说道,“若日人以此舰犯我海疆,若要楼船与战,难矣!”

“若如此说,我大清万里海疆,岂不危哉?”薛福成大惊。

“据林鲲宇前次信中所言,日本水师除此舰外,尚有另一艘铁甲舰,名为‘龙骧’,比此舰略大,炮较此舰为多,船行亦速。”李鸿章道,“若是我国现下与日人开仗,海战一项,胜负实在难料啊!”

“即如此,林鲲宇可曾说有应对之法?”薛福成惊问。

“我与他计议过,现在船政遽造铁甲大兵轮,力有未逮,且船政经费一向不足,无力建造大舰,为今之计,只有向西国购买一途。”李鸿章叹道,“而现下正是西北用兵,军需浩繁之际,朝廷恐难有购舰之费……”

薛福成听了李鸿章的回答,一时间默然无语,二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停留在眼前的舰模之上。

突然间,远处的海面上,传来了阵阵汽笛的鸣响。

李鸿章和薛福成来到窗边,放眼望去,看到一艘冒着黑烟的轮船正由远处缓缓驶来。

李鸿章取过一根黄铜管的单筒望远镜,向海面望去,很快便捕捉到了一艘飘扬着红底金龙旗的蒸汽炮舰的身影。

李鸿章看到炮舰舰首一侧的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福胜”,放下了望远镜,嘴角现出了一丝促狭的微笑,冲淡了刚才忧虑海防带来的阴霾。

“日本人来了,叔耘可愿随我前去见见他们?”李鸿章笑了笑,问道,“叔耘想是还没见过日本人吧?”

“怎么?这船上有日本人?”薛福成没有明白李鸿章话中之意,眼中满是疑惑之色。

“叔耘且随我来!”李鸿章说着起身,向门口走去。

此时此刻,站在“福胜”号甲板上的柳原前光,看着远处的港口码头,以及过往的船只,突然间竟然有一种要哭的冲动。

在海上漂泊了这么多天,终于到达天津了!

现在的柳原前光,恨不得肋生双翅,赶紧离开这条跑得慢吞吞的炮舰。

但他知道,现在,还需要量他做最后的忍耐。

一艘英国巡洋舰出现了,见到龙旗高挂的“福胜”号,鸣响了礼炮,“福胜”号亦鸣放礼炮回敬,看着港内一艘艘旗帜斑斓的外**舰,柳原前光的心中五味杂陈。

在日本的港口里,也经常能够看到这样外**舰云集的景象。

想到日本现在仍然和中国一样,深深的为各种不平等条约所束缚,柳原前光感到浑身有如火炭般的燃烧起来。

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日本才能够强大起来?

此时的他,又看到了一艘中国炮舰的身影。它现在正停泊在岸边,舰上的水兵往来忙碌,往舰上运送着补给,柳原前光看到舰首处的“湄云”二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看到这艘中国炮舰夹在诸多外**舰当中,那面红色的龙旗显得极是醒目,不由得在心里发出了沉重的叹息。

日本想要成为真正的强国,难道一定要击败眼前的这个老大帝国——中国么?

就算是击败了中国,日本还将面临更加可怕的敌人,比如俄国,法国,英国……

能不能和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西方列强?

在这一瞬间,柳原前光竟然被自己突然萌生的这个想法吸引住了。

“柳原先生?”一声呼唤打断了柳原前光的思绪,他回过头,看到了邓世昌那张方正宽阔的脸。

“这便是大沽口了。”邓世昌平静地说道,但柳原前光还是感觉到了他目光中一闪而逝的笑意。

那是嘲讽的笑容!

“呆会儿上了岸,柳原先生一行,便由直隶督署负责招待了。”邓世昌微笑着说道,“这一路上,邓某招待不周,还请柳原先生见谅。”

听了翻译的解说,柳原前光向邓世昌微微一躬:“谢谢您一路的照顾!非常感激!”

柳原前光在说“非常感激”这一句时,很有些发自内心的味道,因为正是有了邓世昌的存在,一直对自己异常傲慢的桦山资纪,这一路上竟然没敢找自己的麻烦。

当然,邓世昌手下的中国水兵,给桦山资纪洗的那一次“热水澡”,也是桦山资纪不敢再扎刺的原因。

由于在上船前给下了大牢,桦山资纪一直没有洗澡,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恶臭,上了船后,邓世昌便安排水兵们给桦山资纪洗了一次澡。具体的洗澡过程是什么样的,没有日本人看到,只听说给他用的还是热水。但柳原前光却发现,在洗过这次澡之后,桦山资纪象是蔫了一般,整天躲在船舱内,和谁也不说话。见到自己时脸上虽然仍有傲慢之色,但却不再冷嘲热讽,令柳原前光惊奇不已。惊奇归惊奇,为了让自己耳根子清静,对于桦山资纪发生的变化,他也没有去问。他的心里,一心只想着到岸之后,和中国方面尽快的交涉,把那个该死的想要归化清国的鹿儿岛武士弄回日本。

邓世昌拱手还礼后,便不再多说,而是回到了飞桥之上,指挥“福胜”号靠岸。

此时,一身锦绣官服的李鸿章,站在码头之前,看着“福胜”号上的水兵熟练的进行着靠岸的各项操作,不由得捻须连连点头,眼中全是赞叹之意。

此前他便见过已经调拨到了北洋的“湄云”等舰的水兵操作,和眼前“福胜”号的水兵相比,无疑要差上许多。

“此舰管带不知是何人。”李鸿章低声问道。

“回制台大人,此为‘福胜’炮船,管带为游击邓世昌。”一位僚属在一旁赶忙答道。

李鸿章听到“邓世昌”这个名字,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此人治军如此严整,真是干练之才。”薛福成道,“若是我大清水师各船管带治军皆能如此,纵使船炮稍有不如,又何惧之?”

李鸿章还是没有说话,他的目光,已然紧盯在了飞桥之上那个头戴暖帽、身穿石蓝色军服、身披黑色披风的广东汉子身上。(未完待续。。)

ps:据英国每日邮报,最近伦敦商店的销售额猛增,店主们都笑得合不拢嘴。究其原因,原来是中国正在放国庆长假,大批土豪飞到了伦敦。他们简直富的流油,购物专冲大牌去,只买贵的,花起钱来如流水,让店员目瞪口呆。与中国人比,沙特人简直就是小气鬼。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二百六十一章 略报前谊

很快,“福胜”号靠岸完毕,放下栈桥,李鸿章看到“福胜”上一队身背步枪的水兵快步而下,在码头布设了警戒线,紧接着便是一队日人走了下来。

邓世昌随后也下了船,他远远的便看见李鸿章一行人,立刻快步走了过来,他来到李鸿章面前,一抖披风,随即大礼参拜。

“标下邓世昌,参见制台大人!”

李鸿章看着面前一举一动虎虎生威极具军人气质的邓世昌,心下很是喜爱,立刻上前,伸手扶起了他。

“邓管带此行辛苦了。”李鸿章慰劳道。

“标下此行,原当在五日前至津,而中途偶遇风浪,机器受损,于海上修复后方得前行,是以延误,还请大人治标下之罪。”邓世昌道。

听到朴诚的邓世昌毫不讳言自己海上行船之误,李鸿章心中更是赞赏,他原已经从林义哲的信中知道这场“故障”是林义哲故意安排的,为总理衙门应对日人的交涉争取时间,是以丝毫没有责怪之意:“天有不测风云,海上行船,机器故障,原多有,邓管带不必自责。”

此时的李鸿章,心中隐隐有了想要将邓世昌调入北洋的想法。

李鸿章看了看远处被中国水兵象犯人般围在码头的日人,他一眼便认出了柳原前光,看到柳原前光略显憔悴的样子,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好笑。

不过,对于这个年轻的日人,他在心里还是存有一丝敬佩的。

对李鸿章来说,他和柳原前光打交道,并不是第一次。

同治十一年(1870年)时,关于中日双方的换约问题。便是柳原前光前来天津和李鸿章交涉商议的。那一次,柳原前光的机敏干练便给李鸿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的李鸿章,曾不自觉的将林义哲这个洋务新进和柳原前光做了比较,那时的他,认为林义哲不如柳原前光,但现在,他已经彻底推翻了自己的看法。

能把柳原前光这样的人玩弄于掌股之间,绝非一般人所能为!

李鸿章又勉慰了邓世昌一番之后,便迈步向柳原前光等人走去。

看到身为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亲自相迎。柳原前光的心中略感安慰,他连忙上前,想要和李鸿章见礼,但却被两名中国水兵以步枪拦住。

李鸿章看到两名中国水兵挡在了自己和柳原前光的面前,心中再次感叹邓世昌治军之严。他转头看了看邓世昌,邓世昌上前命令两名中国水兵退下,两名水兵才收枪退开,并向李鸿章行礼。

看到中国水兵纪律严明,忠于职守,柳原前光也是感叹不已。

“我当是谁,原来是柳原先生。”李鸿章笑着打量了一下柳原前光。“先番鸿章得报,称有贵国人众携枪械私入台湾番地,为巡船所拦获,不想却是柳原先生。不知柳原先生此次去台湾何干?”

“原只是想去台湾观光一番。此前已获贵国总理衙门批准,只是为防被备生番,携带枪械,并及向贵国申报。致生误会。”柳原前光来时在心里已然想好了说辞,这时侃侃而谈。毫无滞涩之意。

“原来如此。”听到柳原前光不动声色的便将这一次私自去台湾探查的事轻轻揭过,李鸿章不由得佩服柳原前光的口才和急智,“若是误会便好。”

“适才听邓管带说,因机器故障,害得柳原先生及诸位在海上漂流多日,鸿章万分歉疚。”李鸿章道,“总署闻听柳原先生一行在台,担忧柳原先生安危,特命船政水师派炮船护送来津,是为报贵国前番拯救我国被贩人民前德,非有它意,还请柳原先生莫要见怪。”

听到李鸿章的话说得极是客气,而且又提到了那一次日帮助中国被拐华工的事,柳原前光略感安心。

早在16世纪初期,葡萄牙人就闯到中国沿海用海盗式的劫掠手段掳获人口,继之而来的是荷兰、西班牙,以及英、美、法等国。清政府原来是严禁外国人在中国沿海掠贩人口的,但对侵略者的拐骗活动,它既无法禁止于战前,又难以阻遏于战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开放,门户洞开,为殖民者的非法拐运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十九世纪上半期,世界资主义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大批廉价劳力开发殖民地,尤其1848年和185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相继发现金矿,急需开采,严重缺乏劳工。19世纪中叶,英美等国先后废除奴隶制,劳力紧张问题更形突出。而鸦片战后中国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国国内广大破产失业者,颠沛流离,无以为生,成了外国人贩子掠夺的对象。1860年,西方殖民者通过《北京条约》取得了“合法”招工的权利,从此中国劳动力出洋的大门进一步敞开。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被劫运到外国的“契约劳工”已述四、五十万人。海外华工惨遭苛虐迫害的消息不断传来,引起世界各国普遍的关注和同情,并认为对他们的苦难处境,不能置之不问。

秘鲁是拐掠中国人丁的主要国家之一。1854年,拉蒙卡斯蒂利亚总统颁布了解放黑奴法令后,秘鲁出现了劳动力锐减的情况。为了另辟途径填补黑奴解放后的劳工空白,秘鲁国会先后通过两个“中国人法令”,并规定了一些鼓励掠夺中国廉价劳力的奖励办法。于是,秘鲁便干起拐掠华工的罪恶勾当。华工在秘鲁遭到的残酷苛虐,也是最为惨重的。非人的待遇和迫害,造成华工大量死亡。秘鲁惨无人道凌迫华工,令人发指。秘鲁华工为了揭露雇主和监工对他们穷凶极恶的虐迫杀害,以取得当地人民的同情,唤起清政府的重视,曾于1869年和1871年先后写了诉苦公禀,辗转送回国内。秘鲁华工的控诉和呼救使李鸿章深为震动,一再上书朝廷建议保护华工。

1872年5月下旬,一只载有237名华工的苦力船“玛耶西”号由澳门开出,途中遇风船坏,于7月10日驶入日横滨停泊修理。当时有一名华工不堪苛辱跳水逃生,为英船“艾恩杜克”号水手捞起交给日当局,后又送回“玛耶西”号船上,该华工立即遭到船长埃雷拉的凶恶鞭笞,其他几个企图逃逸的华工也被毒打,有的还被割去辫子。事后,日当局派人上船调查,认为埃雷拉“对待苦力的行为已构成一种罪行”,而这种“罪行是在日主权范围内犯下的”。因而将“玛耶西”号扣留,并由神奈川县法院判决埃雷拉务必立即离境,船上华工全部登岸暂由日收管。李鸿章获闻此事,十分愤慨,立刻上奏朝廷,建议派员同日协商,让这些华工回国。后来在日政府的帮助下,这些华工平安回到了家乡。李鸿章认为日方面对此事的处理甚为及时得当。因而日使臣副岛种臣和柳原前光前来中国议定条约时,李鸿章为了表示对日方面针对被拐华工的救助的感谢,对日使团多有照顾,并多次在公开场合向副岛种臣和柳原前光表达过谢意。

刚才李鸿章的话里表明,他仍然记得日人当年的这个情。

柳原前光微笑着说道:“李大人不必客气,这一路上邓管带对我们很是照顾,我们大家都非常感激。”

远远的看到柳原前光和李鸿章在那里谈笑风生,桦山资纪的目光渐渐变得凶厉起来,而突然传来了两声犬吠让他的身子哆嗦了一下,他急忙转过头,看着那头牵在中国水兵手中正冲自己瞪着眼睛的巨大中国田园犬,眼中一下子变得满是惊恐之意。

他永远也无法忘记,那天自己“被洗澡”的时候,这头巨犬是什么样的表现。

李鸿章和柳原前光寒暄了一番之后,便让日人上了马车,由督标卫队送他们去馆驿安歇,而柳原前光则被李鸿章请到了直隶总督衙署。

想到自己还要在天津呆上几天才能去北京进行交涉,柳原前光心焦不已,却又无法可想。毕竟李鸿章的好意招待,他是没有办法也不能拒绝的。

四天之后(等于是被李鸿章给拖了四天),好容易让李鸿章尽完了地主之谊,柳原前光一行人这才由督标卫队护送,乘着马车,一路颠簸的到了北京。

到了北京的日驻中国使馆,柳原前光马上和副岛种臣见面,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详细的进行了说明,并告诉他必须要阻止那个日鹿儿岛武士归化中国的事。副岛种臣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明白这件事将对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于是在和柳原前光计议了一番之后,便带上柳原前光和水野遵,前去总理衙门交涉。

一到总理衙门,柳原前光便注意到,今天的总理衙门大臣当中,最高级别的大臣恭亲王赫然在座,而那两位日人此前曾打过交道比较容易糊弄的毛大臣(毛昶熙)和董大臣(董恂)却不见了。

ps:唐僧师徒正走着,忽然周围黑雾缭绕,再也看不见路了。唐僧:悟空,是不是有妖怪?悟空:师父不必担心,这是到了北京地界了。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二百六十二章 “万国通”的恭亲王

柳原前光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中却疑惧暗生,副岛种臣则对此并不关心,在他看来,不懂“万国公法”的恭亲王要比那两个大臣更好对付。

副岛种臣绝口不谈柳原前光等人在台湾番界海域被扣的事,而是直接向恭亲王等大臣表示了对中国方面全力救助在台湾遇险的“遇难渔民”的谢意。

看到日本人竟然以“感谢”作为此次谈判的开场白,恭亲王和文祥对望了一眼,各自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疑惑之色。

当然,还有警惕。

副岛种臣当然注意到了这两位清廷重臣的脸上表情变化,心中不由得有些得意,他随即转头看了柳原前光一眼,示意他可以说那个日本国民归化清国的事了。

“此次在台湾海域遇险的四位日本国民,贵国已经交还我国三人,还有一人滞留于贵国,我请求贵国尽快将此人交还我国。”柳原前光对恭亲王说道。

听了翻译的解说,恭亲王仍是一副雷打不动的样子,他轻咳了一声,说道:“此事我已然知晓,柳原先生所说的这人,现已归化我大清,为我大清子民,其既言明愿留在大清,是以遵其本心,未便遣还。”

“此人现已入我大清国籍,我国已为其办理入籍手续,其去留当听其自便。闻其妻小尚在日本,若是回日本探亲,贵国政府需得按约保护,其家小亦当视为侨属,不得歧视虐待。”文祥跟着补充了一句。

听到恭亲王和文祥的回答,副岛种臣和水野遵等日本外交官员全都吃惊不已。

他们吃惊的,不仅仅是中国方面得到消息之快,还有办理手续的迅速。

柳原前光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不由得在心里狠狠的骂了一句。

什么机器故障!分明就是故意的拖延时间!

要不是自己被拖了这么久才到北京,哪里轮得到他们给那个该死的武士办入籍手续!

柳原前光略一思忖。便将自己事先想好的对策拿了出来。

“我想提醒您一下,亲王殿下,您刚才说的这个要归化贵国的人,其实是一个罪犯。”柳原前光脸上仍然是一副不动声色的样子,“他在日本国内犯下了杀人和抢劫的罪行,为了躲避我国政府的追捕,才逃到了台湾,他要求归化贵国,目的就是为了逃避我国法律的惩罚。因此我现在要求贵国取消他的贵国国民身份,将他引渡给我国政府。接受审判。”

“是这样。”听到柳原前光这么说,副岛种臣也打蛇随棍上,跟着说道,“根据‘万国公法’和我国同贵国签订的条约,我国有权要求引渡逃到贵国的罪犯。”

副岛种臣之所以祭出了“万国公法”这件法宝出来,是因为他在经过这么长时间和总理衙门大臣们之间的打交道之后发现,这些“属于上个世纪的人们”对于“万国公法”这部全世界通行的国际法准则,要么一无所知,要么所知极少。根本没法和日本相比。象上一次谈判时,恭亲王就曾说,他不了解“万国公法”的主旨,而且“万国公法”里不包括中国。不能用“万国公法”来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