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兴华夏-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跟着去,我能放心些。”

“侄儿遵命。”林义哲应道。他没想到沈葆桢会让他带着“万年清”号去上海维修,一时间有些意外,但他表面上却丝毫没有表露。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第五十三章 嘱托之言

“我看,莫不如‘万年清’在上海维修完毕之后,便直驶天津受阅,不必再来回往返。”夏献纶想了想,又建议道。

“却是为何?”听了夏献纶的建议,沈葆桢显得有些吃惊。

“大人自上奏‘万年清’船成,至今已有月余,试航又已成功,而迟迟不北上受阅,朝中恐有谤议。”夏献纶说道,“此次‘万年清’因击海盗而受损之事传出,好事言官定会以此做文章,若‘万年清’因维修延宕受阅之期,便刚好坐实彼等言论。与其坐等谤言纷至,不如不给彼等以口实。待维修事毕,直驶天津受阅为上。”

“筱涛所言极是。”吴仲翔听了夏献纶的建议,立刻表示了赞同,“朝中一直有人质疑船政工程靡费太重,屡有停撤之请,此次‘万年清’击灭海盗事,朝中好事者知之,必兴风浪,以为耗费巨帑,所造之船却为盗船所伤,脆薄如此,必不能与洋船对阵。此言一出,则我船政危矣,莫不如维修一新后便北上受阅,彼等见为新船,当无话可说。则我船政可再不受其掣肘。”

“那就这么定下来吧。‘万年清’舰于上海维修完毕之后,无须立即回航,直驶天津受阅即可。我明日即上奏朝廷,请朝廷选派大员检验。”沈葆桢对林义哲说道,“绶珊因病不能北上,筱涛和维允又脱不开身,我叫桐云(指原台澎兵备道吴大廷,去年调入船政任提调)与你一同去。你官卑职小,恐为人所轻,桐云任提调已近一年,任事练达,你凡事要多向他请教。”

“是。”

“你做的那转管神机连珠枪,很好很好,船政很快便要成立枪炮所,等你回来,这枪炮所督办一职,便交与你好了。”沈葆桢温言道。

“是,侄儿谨从姑父教诲,此行定当不辱使命。”林义哲郑重答道。

“你这就去准备吧。”沈葆桢说道。

“是。”

从衙署出来,林义哲原来打算再去“万年清”号上看一看,但他不知怎么突然想到了病重的周开锡,便没有去码头,而是去药铺买了两支人参,然后便直奔周开锡的家里。

到了周府,门房见是林义哲到来,不敢怠慢,没有通报便直接领他进了内堂,来到周开锡的病榻前。

此时周开锡正躺在床上微微喘息着,身边的周夫人和丫鬟正收拾着药碗,想是刚给周开锡服过药,周夫人见是林义哲前来,微笑着上前,和林义哲见礼。

看到林义哲到来,周开锡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笑容,他转过头来,微微的向林义哲点头示意。

“我家老爷刚才还念叨说,鲲宇今天定是会来。”周夫人道,“我家老爷想是有许多话要和鲲宇说呢。”她一边笑着说着,一边亲自动手搬过一张椅子,放到了周开锡的病榻前,请林义哲坐下,然后便告退了,只留下他们二人在屋内。

“怎么来的这么早,船厂那边,今儿个事儿不多么?……”周开锡用嘶哑的声音问道。

林义哲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他没有说话,而是用关切的目光看着周开锡。

此时的周开锡面色蜡黄,眼窝深陷,显得十分憔悴,林义哲知道这一次他受的刺激实在太大,心里不由得暗暗担忧。

“船厂的事,都已经安排好了,周大人不用挂怀,安心养病就是。”林义哲劝慰道,“切不可忧思焦虑,致使病情加重。”

“唉,由不得人啊!”周开锡长叹道,“当初未听鲲宇之言,造出这‘兵商两用’非驴非马之船,真是追悔莫及啊!”

听到周开锡还在为自己当年的那句“非驴非马之船”而耿耿于怀,林义哲心下也暗自后悔,当初的话说的有些重了。

“第一号轮船功成,本以为此后便可与洋船争竞,哪曾料想,竟然连海盗船都难以战胜。”周开锡说着说着,又变得激动起来,“反不如‘长顺’‘华福宝’之类小兵轮得力,可见兵商两用,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

“事业有专攻,船亦有其专用,战舰有战舰之用,商船有商船之用,不可混为一谈。”林义哲道,“船政初创,无前路可循,交些学费在所难免,只要从现在起走上正轨,这些学费交的还是值得的。”

“话虽如此,可国家所费不赀,‘万年清’号却造成了这个样子,上负国恩,下失民望,可叫我心里何以自安啊!”周开锡说着,眼中竟然掉下泪来。

“周大人切不可如此难过,保重身子要紧。”林义哲劝慰他道,“等大人病体痊愈,咱们一道将‘万年清’号改成能战之舰如何?”

林义哲的这句话有如一声惊雷,周开锡立刻明白了林义哲的意思,他狂喜之下,竟然从床上坐了起来。

“鲲宇可是早就有这个心思了?”

林义哲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为了船政走上正轨,是以早存了亡羊补牢的心思。”林义哲道,“此事我已经有了腹稿,还在斟酌之中,真要动工,怕是得等到‘万年清’北上上海维修完毕后,至天津受阅回航之后了。”

林义哲说着,将沈葆桢安排自己负责“万年清”号北上上海维修并陪同吴大廷率该舰至天津受阅的事告诉了周开锡。

“如此甚好。”周开锡听了林义哲的话,心头大慰,精神也比刚才好了许多,“当初未听鲲宇之言,铸成大错,又言语责诟,今日思之,愧悔无地。”周开锡说着,直起身来,向林义哲做揖道,“我在这里给鲲宇陪不是了。”

看到周开锡诚恳的向自己道歉,林义哲心下感动,也站起身来,做揖还礼。

“周大人说哪里话来,折杀晚辈了。”

可能是刚才过于激动之故,周开锡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林义哲连忙扶他重新躺好。

看到自己的袖口和周开锡的被单上又溅上了点点血迹,林义哲的心不由得又是一沉。

“鲲宇,此次北行,责任重大,千万一切小心,”周开锡喃喃说道,“你和我一样,都是朴诚之人,没有那么多心机。而官路险恶,稍有不慎,便会大祸临头,所以要慎之又慎。”

林义哲听出来周开锡话里有话,心下暗暗吃惊,但表面上依然不露声色。

“周大人何出此言?”

“鲲宇,你日后,一定要小心胡光墉此人。”周开锡看着林义哲,干脆将话直接挑明,“此人现在虽然已不在船政,离你远了,但不等于他就断了害你的心思。此人心狠手毒,招数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你以后千万小心。”

“莫非……”

“鲲宇新婚吉日醉酒之因,他胡光墉瞒得了别人,可是瞒不了我的……”周开锡说着,又变得激动咳嗽起来,“可惜待我发觉其诡谋,欲要提醒于你,却为时已晚……”

“原来如此!……”

“鲲宇想是事后已有发觉,我就不多说了。”看到林义哲明白过来,周开锡面露欣慰之色,“如今他狡谋未逞,又灰溜溜的离开了船政,必不甘心,定会寻机报复,前些时候我听说贵岳丈陈舫仙陈大人因剿捻不利故谪戍新疆,恐怕也是他在左公面前搬弄的是非……”

“是,只要我一日不死,他恐怕就不会停手。”林义哲冷笑了一声,“那咱们就走着瞧好了!”

“对付此人,鲲宇万万不可莽撞行事。”周开锡感觉到林义哲眼中的杀意,心下着急,赶忙劝道,“只要平日小心,不给他害人的机会,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自有他受果报的一日。”

“我这一次病势沉重,怕是来日无多了。”周开锡长叹一声,拉住了林义哲的手,“鲲宇正年少有为之时,切记保此有用之身,多为有用之举。”

“我明白。”林义哲看到周开锡着急关切的样子,怕他担心,便向他保证道,“周大人放心好了。”

“鲲宇一定要把‘万年清’改成能战之舰!……”周开锡说着,又剧烈咳嗽起来,这一次他的声音比较大,外面的丫鬟仆人闻声全都赶了进来,围着周开锡忙碌起来。

“周大人且安心休养,我先告辞了。”林义哲看到周开锡又咳出血来,想起他刚才的话似有嘱托之意,心情一时间十分沉重。

“‘万年清’!别忘了‘万年清’!”周开锡倒在床上,双目圆瞪,嘶声大叫道。

“老爷!老爷!”下人们都吓得叫了起来。

林义哲心下暗惊,知道他这会儿神志可能有些不清醒了,便悄悄的发动了催眠术。

周开锡瞪了一会儿眼,发出了一声粗重的喘息,呼吸慢慢的归于平稳,神色也渐渐安定,接着便闭上了眼睛,躺在那里睡着了。

“让周大人好生休养,我这就告辞了。”林义哲向闻讯赶来的周夫人说道。

周夫人点了点头,看着病榻上的周开锡,难掩眉宇间的哀伤之意。

从周府出来之后,林义哲便直奔“万年清”号的锚泊处而去。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第五十四章 北航

林义哲来到了“万年清”号上,贝锦泉和船政总监工叶文澜也在,正在为“万年清”号验伤。

“刚刚已经查验完毕,船体大小破损共计十七处,甲板处弹痕较大,”叶文澜已经得知了林义哲将率“万年清”号北上上海维修并陪同吴大廷受阅的事,是以将统计结果告诉了林义哲,“轮机锅炉无损,航行当无阻碍。”

“船底也刚刚着潜水员看过。”贝锦泉说道,“虽然此次搁浅是在沙洲之上,但难保船底不受碰擦,若是船底铜皮为沙中暗石所伤,便不易远航,所幸船底无损,远航无碍。”

听到他们俩这么说,林义哲放下心来。

忙碌了一天的林义哲回到家中时,陈婉便迫不及待的将一封书信拿给他看。

“干娘来信了,快看看吧。”

“噢?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坏消息我就不看了。”看到陈婉一脸开心的样子,林义哲知道这封信里说的肯定是好消息,不然小娇妻不至于高兴得象只百灵鸟,但他还是忍不住逗她道。

“瞧你说的,当然是好消息了。”陈婉笑道,“快看吧。”

林义哲展开信看了起来,信果然是曾国藩的夫人欧阳氏写来的,信很短,只有寥寥数句,但却透着对陈婉和自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新生儿的惦念关切。在信的末尾,她还特意告诉陈婉,因为曾国藩授意新任山西巡抚郑敦谨上疏请求将陈湜留防,朝廷已经恩准,也就是说,陈湜“谪戍新疆”的处分实际上已经等于取消了。所以难怪陈婉会那么高兴。

“干娘还给曦儿捎来了礼物呢。”陈婉说道。

林义哲看到婴儿床边放了一个打开的布包,里面是一件小肚兜、一件青瓷小卧虎枕和一双虎头鞋,肚兜上缝着的五毒图案和虎头鞋上的小老虎头都做的极为精美,这三件礼物全都是孩童的用具,虽然价值不高,但当中却透着对新生儿的浓浓呵护之情,显然是费了不少的心思。

林义哲想起自己将要北行之事,心里突然生出了一丝“假公济私”之念来。

既然“万年清”号要去上海维修,上海距南京仅一步之遥,何不带着妻儿去南京拜望一下曾氏夫妇,顺便将刚刚研制的“转管神机连珠枪”送给曾国藩,以感谢他之前调枪对自己的支持。

对于曾国藩这位晚清名臣,林义哲一直是十分景仰的。

“要是能去一趟江宁就好了。”陈婉抱起了已经醒来正瞪着黑亮的眼睛看的女儿,亲昵地在女儿的粉嫩小脸上亲了一口,柔声逗着女儿道,“姥姥想死曦儿了,就想看看曦儿什么样儿,曦儿怎么去见姥姥呢?嗯?……”

“坐船一起走吧。”林义哲忽然说道,“咱们全家一起过去。”

“哦?坐船一起过去?”陈婉微微一愣,问道,“难道鲲宇要出远门?”

林义哲将自己即将率“万年清”号北行的事告诉了她,“我原本打算借此行之机将神机枪捎过去,反正都要走这一趟,倒不如带你们娘儿俩去拜望一下干娘。”

“真的?”陈婉的双眸一亮。

“当然是真的。”林义哲上前看着她怀中的女儿,轻轻握住了她的小手,“只是不知道曦儿能否坐得惯这轮船。”

“没事的,肯定坐得惯。”陈婉让林义哲的提议说得很是兴奋,又开始逗弄起女儿来,“哦……哦……娘要带曦儿去坐轮船看姥姥喽……”

“你这几日便准备一下吧,要走可不只是咱们一家三口,徐先生和彩玥还有青儿她们也都得跟着呢。”林义哲说道,“我还得跟姑父说一声。”

“好。”陈婉答应道。

此时的林义哲怎么也没想到,陈婉收到的欧阳氏夫人的来信,其实是曾国藩在打前站。

几天之后,就在林义哲为出行而忙碌时,却意外地收到了曾国藩的来信。

“鲲宇少仁弟阁下:顷由轮船得尊处消息,具悉一切。”

“闻‘万年清’船成首航,以阁下所制神机枪击灭海盗,得成大功,闻名海内,仆闻之喜甚,闻阁下将随‘万年清’至沪,望能携妻女来宁一叙,至盼。”

“阁下谦谨有度,家小随行,同行之官必能为之照料。从前外官北来,多以避人若仇为故习。阁下宜稍讲晋接,不且学避见之陋习。书至之日,候待北行。即问台安,诸惟心鉴,不具。”

林义哲看完了曾国藩的来信,也不由得心惊于曾国藩得知消息的速度之快。

不数日,一切准备停当,“万年清”号便从马尾港出发,北上前往上海。

由于“万年清”号此次北上完成维修之后便要直航天津受阅,因此时间可以说比较紧,相关人员全部随舰启行。此行是由船政提调吴大廷带队,除了林义哲之外,随行的还有吴大廷的部下、原“长盛”兵轮管驾吴世忠。

吴大廷字桐云,是湖南沅陵人。咸丰五年举人。1866年(同治五年)奉旨以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在任期间兴利除弊,数为胡林翼、曾国藩等所荐,1868年,吴大廷因病请假回福建原籍治理,后经左宗棠、沈葆桢等协商、奏报,改赴船政任职提调。

吴世忠原在吴大廷属下任职,早年与外国人多有交道,通英语、航海。1867年3月,美国商船“流浪者”号在台湾遭遇海难沉没,船长夫妇和大部分船员上岸后被高山族土著杀害,中方处理此事过程中,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也前往台湾与高山族谈判订立保护外国遇难商船海员的协议。李仙得到达台湾、前往土著番界的时候,吴大廷派出吴世忠任通事(翻译、联络官),可以说是当时凤毛麟角的洋务操作性人才。吴大廷来船政任提调后,作为吴大廷的幕下,吴世忠也在此时进入船政。最初担任福建购买的“长胜”轮船管驾,后来为了给“万年清”采购船材,又与船政总监工叶文澜等一起前往暹罗负责经理。在来“万年清”号之前,他刚刚还在暹罗的密林中选材。此时吴世忠的官职为湄州营游击,是船政不可多得的驾驶人才。吴大廷这一次北上参阅把他也带来了,其实是有让他“学习业务”的意思在里面。

此时在“万年清”号上,可以说集中的都是肯于任事而开明的洋务派能员干吏。

而“万年清”号上年龄最小的乘客,便是林义哲的女儿林语曦了。

头一次带幼女出海,林义哲心里还是有些担心。怕女儿受不了轮船的海上颠簸。而让“万年清”号上所有人感到惊讶的是,小小的林语曦不但丝毫没有晕船的意思,反而对坐船十分适应。

呀呀学语满甲板乱爬的小语曦,很快便成了“万年清”号上人见人爱的开心果,对于漫长而枯燥的远航旅程来说,她的存在让这次航程变得不再乏味沉闷。

“万年清”号一路顺利到达了上海,进入耶松船厂的船坞,开始了全面的维护和修理。

耶松船厂是英国商人同治四年(1865年)在上海设立的船舶修造厂。该厂原为美国伯维公司所有,后由英商购进,改为耶松船厂。耶松船厂是上海较早的一家大型外国木工修船与造船厂。耶松船厂有一座长112。8米,门宽16。46米,中宽15。24米的大船坞,满潮时可容吃水4。27米的船舶。对于“万年清”号这样的大型军舰来说,耶松船厂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在将“万年清”号入坞维修事宜安排妥当之后,林义哲便带着妻女及随从动身前往南京,专程拜会曾国藩夫妇。

而让林义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时任两江总督、即将调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竟然会派一艘蒸汽轮船前来迎接他!

而这艘蒸汽轮船,便是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明轮式炮舰“恬吉”号!

当林义哲来到“恬吉”号的甲板上时,内心之的激动,不亚于“万年清”号的船成下水。

事实上,“恬吉”号于1868年8月8日下水,早于“万年清”号,应该是自试验型的“黄鹄”号小轮船后,中国自制的第一艘蒸汽轮船。

“恬吉”号是一艘蒸汽明轮炮舰,全木质结构,排水量600吨,装炮5门,和“万年清”号相比,已经显得落后。熟知中国近代造船史的林义哲对于明轮船并不陌生。因为自蒸汽动力轮船问世后,最初广泛运用的就是明轮船。“恬吉”号诞生之日,正值明轮船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之际,江南制造局建造这样的轮船,其实是带有一定的保守技术试验性质。“恬吉”号除蒸汽机外,全部为江南制造局自制,蒸汽机采取的是购买二手货修整翻新。由于图纸是美国旗记铁厂以前曾经修造的舰船图纸,材料也是李鸿章购买旗记铁厂时一并购入的厂中原有储材,因而“恬吉”号的建造速度较快。

“中国造船之父”的名头,左宗棠虽然费尽心机,可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抢到手。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

第五十五章 中兴名臣

“恬吉”号竣工后,首先在吴淞口外海面试航,由近及远又驶至浙江舟山洋面后返回。1868年9月28日从上海驶抵江宁,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亲自登舰试航,测得逆水航速为10节,“恬吉”号航试取得了成功。经曾国藩安排,“恬吉”号留用于两江,主要承担长江内河的巡防以及运输工作。

而曾国藩安排“恬吉”号前来迎接林义哲,当中所蕴含的深意,无疑是不言自明的。

林义哲一行人上了“恬吉”号,管带冯瑞光便下令直驶江宁。林义哲注意到“恬吉”号的驾驶人员包括大副二副三副竟然全是清一色的美国人,不由得十分惊奇。

“我水师目前通驾驶者全无,涤帅是以任命洋员驾船,而使我之官弁在旁观摩学习,以期日后可独当一面。”冯瑞光看出了林义哲心中的疑惑,笑着说道。

“此不失为速成之法。”林义哲点头对曾国藩的作法表示了赞同,同时也深深的感觉到,近代中国想要崛起的艰难。

好多事情,都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行。

船到江宁,冯瑞光将林义哲一行人送至两江总督衙署,曾国藩一家人早早的便候在了内堂。

当林义哲第一眼看到曾国藩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面容清矍一眼望去颇有威严却又不失慈眉善目的老人,便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

此时的曾国藩,面容和林义哲在原来的时空中见到的关于他的照片已多有不同,现下的曾国藩,眉毛发须均已斑白,显得很是苍老,加上患了眼疾,气色显得不是很好,但精神头看上去还不错。

想到这位晚清名臣再过数年便将做古——当然,如果不是因为“天津教案”的巨大刺激,他也许还能多活几年——林义哲的心头莫名的感到一阵悲伤。

也许,这将是他和这位老人的最后一面了。

能否把那个对他的声誉影响极坏的“天津教案”的结局改变,延长这位可敬的老人的寿命?

林义哲强压下心头的思绪,带着陈婉等人上前给曾国藩夫妇行礼,又和曾纪泽曾纪鸿兄弟见礼,分宾主落座之后,便如一家人一般的交谈起来。

“一别经年,鲲宇已然出落得一表人才,我都不敢认了。”曾国藩看着林义哲,显得很是开心,“昔年总角幼童,已然成家立业,就仿佛一转眼的事儿,呵呵。”

“是啊!那一年,我记得鲲宇才这么点儿。”亲热地抱着林语曦的曾夫人欧阳氏笑着用手比划了一下,对陈婉说道,“生的可俊了,脸蛋儿红红的,象个小女娃娃一样,不多言不多语,也不哭闹,就是跟在婉儿身边,呵呵,后来走的那天,哭的那叫一个不舍,婉儿还记得吗?”

“记得。”陈婉笑着点了点头,看了看林义哲,眼中满是幸福的笑意,“干娘那时候怎么哄他也哄不住。”

听了她们的话,林义哲心中暗暗打鼓,生怕她们再说那些以前关于自己的细节,因为他对于这些“往事”,是一点概念也没有的。

“就是,后来还是婉儿劝他,说将来嫁给他,他才不哭了。干娘没哄住他,可是却帮你们定下了亲事。”曾夫人看着他们小夫妻,又看了看怀中幼小的林语曦,说着说着,便掉下泪来,“这一晃儿多少年没见,你们都成家了,孩子也都这么大了……”

“娘,今儿个是高兴的日子,您怎么还掉起泪来了。”曾国藩的六女儿曾纪芬笑着劝慰道。

“是啊是啊!瞧瞧,都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