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兴华夏-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领旨。”林义哲说道。

ps:宗元在狱中遇见李白,忙问因何到此,李白说:造谣了,我说庐飞流直下三千尺,人家量了,根本没那么长。柳宗元说:唉,彼此彼此啊,我说千山鸟飞绝,有人举报,说有一只鸟还在呢。正感叹时,王之涣进来了,两人相视一笑道:哈哈,一片孤城万仞山!

求收藏!求推荐!求!求点击!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七章 皇后洗脑,慧妃躺枪



同治皇帝听林义哲刚才说的有趣,便又问起西洋诸国的风俗人情来,林义哲一一作答。*。*此时的阿鲁特氏,对于周围人们的交谈声,已经听不见了,她满脑子都是林义哲“孝”字的声音。她感到自己有如醍醐灌顶一般,愧悔之意充满胸臆,憋得她似要疯掉。

林义哲的柔和悦耳的声音在她的脑中,渐渐的汇合成了一句又一句的劝勉之言。

“你下跪认错,她便不会再怪罪于你……”

“认错吧……”

“悔改吧……”

“认个错儿,一切都还来得及……”

阿鲁特氏想起自己说的悖逆之言,两宫皇太后对自己的百般容忍,家中老父亲整日的提心吊胆,一股强烈的负罪感涌上心头,让她一时间不能自己。

阿鲁特氏突然站起身,几步来到了慈禧的面前,扑通一下的跪倒在地。

慈禧太后让阿鲁特氏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她惊愕地看着这个平日里没少给自己添堵的儿媳,一时间愣在那里,作声不得。

“媳妇不孝,求老祖宗责罚!……”阿鲁特氏叩首道,眼泪也跟着流了下来。

看到阿鲁特氏足以震倒一片的意外举动,不独慈安和慈禧惊诧不已,同治皇帝和刘诚印、李莲英及周围的太监们也都是大吃一惊。

李莲英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跪在那里泪流满面的阿鲁特氏,惊讶莫名的表情就此凝固在了脸上。

只有林义哲不露声色的看着这幕自己“导演”的活剧,在心里暗暗冷笑不已。

慈禧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哟!这是哪一出啊?”慈禧太后看着拜伏于地的阿鲁特氏,习惯性的说了一句。

话一出口,慈禧便有些后悔了。

她面前的阿鲁特氏。正泪流满面的望着自己。她脸上满是愧悔之色,而且看自己的眼神真情流露,绝不是有意装给自己看的。

“媳妇有大不孝之罪,求老祖宗重重责罚!”阿鲁特氏再次叩首,伏地不起,悲声道。

慈禧太后听出她话中的真挚之意,回想起二人之前的矛盾,心里也是暗生悔意。

这个媳妇自入宫以来,是不顺着自己。总是有意无意的和自己拧着来,但自己对她的态度,也是矛盾激化的原因之一。

自己对她心存芥蒂,不就是因为儿子同治皇帝没有顺着自己的意思,选富察氏为皇后。而是自作主张的选了她为皇后吗?加上她又是“辛酉政变”被自己赐死的顾命八大臣之一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自己对她总是存有警惕之心,才弄成了这样的局面。

而今媳妇如此诚心的向自己赔罪,自己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快起来快起来!这么跪着成什么话!”慈禧太后赶紧打断了她,说道,“刘诚印!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扶皇后起来!”

刘诚印和李莲英这才回过神来,赶紧应声上前。一左一右的搀住了阿鲁特氏的胳膊,将她扶了起来

“媳妇不该顶撞老祖宗,说那些刺痛老祖宗的话;媳妇不该使脸子给老祖宗看,不去给老祖宗请安。媳妇不该……”阿鲁特氏垂泪看着慈禧呜咽道,却被慈禧给柔声打断了。

“说这些事儿干什么!莫要哭了!别哭坏了身子!”慈禧太后拉着阿鲁特氏的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

“媳妇刚才听了林大人说的孝道之言,思及前事。真真羞愧无地……”

听到阿鲁特氏的话中提到了自己的名字,林义哲的心里一激灵。马上意识到,自己刚才对阿鲁特氏的催眠,效果似乎有些过头了。

也难怪林义哲用了重手法,因为毕竟作为外臣,平时是极少有机会见到后妃的,而偏偏这个皇后因为和慈禧不睦的关系,恨屋及乌的对上了自己,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给她来一下猛的,自己以后还不知道要经过多少的波折才能达到目的呢。

但是让林义哲始料未及的是,他对皇后的催眠中,竟然出现了意外!

“都过去了,再不要说这些事儿了。以后大伙儿都好好儿的……”慈禧太后安慰着阿鲁特氏,她话还没有说完,同治皇帝身边的慧妃也来到了慈禧太后面前,泪流满面的双膝跪下。

林义哲吃了一惊,他一看慧妃的眼神,心中便暗叫不好。

一定是自己在给皇后催眠的时候,慧妃看了自己一眼,同时着了道儿!

慧妃的样子,明显是和阿鲁特氏一样,受了自己的催眠!

“媳妇不孝……”慧妃富察氏叩拜于地,说话的口气和阿鲁特氏如出一辙。

“你这又是做什么啊?”慈禧太后彻底懵了。

“媳妇不孝……媳妇不该存争宠之心,处处和皇后为难,不该在老祖宗面前搬弄是非,添油加醋煽风点火说皇后的坏话,惹得老祖宗和皇后不睦……”

林义哲听得暗暗咋舌,这宫里头的事,果然是步步惊心啊!

慧妃富察氏是员外郎凤秀之女。咸丰九年(1859年)十二月初一生。被选入宫时还不足十三岁。她生得清秀俏丽,性格活泼开朗,而且善解人意,颇有心机。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她,主张选她为皇后,慈安太后却认为富察氏轻佻好动,不足以母仪天下。反而看好阿鲁特氏的端庄文静,知书达礼。由于两宫太后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最后决定听从皇帝的意见。同治皇帝虽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却对慈禧的严厉十分畏惧,因此母子之情不深。慈安太后忠厚慈祥,对同治皇帝视为己出,关怀备至,因此深受同治皇帝的爱戴和尊重。所以在选皇后时,同治皇帝按慈安太后的意愿,选了阿鲁特氏。富察氏就这样失去了眼看就要到手的皇后桂冠。是以对于阿鲁特氏。她一直记恨在心。

嫁给同治皇帝为妃之后,对于美貌多情的她,同治皇帝本来也是常常眷顾的,但是由于皇后和母亲慈禧不合,慈禧见同治帝经常出入中宫,以为慧妃遭到皇帝的疏远和冷落,颇为不满,便将同治帝召来,说:“慧妃贤慧。虽屈居妃位,宜加眷遇。皇后年少,未娴宫中礼节,宜使时时学习。皇帝毋得动辄至中宫,致妨政务。”因为慈禧严重地干扰了皇帝的夫妻生活。正在叛逆时期的同治皇帝干脆独居乾清宫,哪个宫也不去了,专心临幸起答应宫女们来。富察氏得知后,更加的迁怒于阿鲁特氏,是以常常在慈禧面前哭诉,说皇后的坏话,致使慈禧和皇后猜忌日深。

原来历史上的富察氏。两年多以后,便由妃直接晋封为皇贵妃,连升两级,而其余三位都只升一级。同治皇帝死后仅半个月。慈禧又册封富察氏为敦宜皇贵妃(照例给皇贵妃上的封号)。慈禧六十大寿之前,又册封她为敦宜荣庆皇贵妃。皇贵妃得到四个字的封号,这在清朝仅此一例。尽管有着无上的富贵尊荣,但富察氏的心里并不快乐。她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二月二十八日怀着未能当上皇后的遗恨离开了人世。年仅46岁。

而现在她本人并不知道,就在刚才她跪下的一瞬间。她和皇后的命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快起来快起来!”慈禧太后急道,这时不待慈禧吩咐,刘诚印和李莲英便快步上前,一边儿一个的把慧妃也扶了起来。

起身的慧妃转向皇后,又拜了下去:“姐姐,妹妹不懂事,吃姐姐的醋,说姐姐的坏话,惹姐姐伤心……适才听了林大人之言,方才醒悟……”

听到慧妃这么说,林义哲的额头渗出了汗珠。他偷偷瞥了这一后一妃一眼,想要找机会发出结束催眠的指令,可皇后和慧妃哭成一团,哪一个也没有转头看他,令他心中焦躁不已。

“妹妹快别说了……姐姐也对不住妹妹,不该记恨妹妹……”皇后赶紧上前扶起了慧妃。看到这一后一妃突然都转了性子,同治皇帝在一旁看得如坠五里雾中。刘诚印和李莲英也是惊奇万分。

慈禧太后倒是十分开心,和慈安太后对望了一眼,慈安太后微笑颔首,脸色也是十分的快慰。

“以后啊,大伙儿和和睦睦的一块儿,再也不许有这些烦心的事儿,都听明白了没有?”慈禧太后破天荒的拉着皇后和慧妃的手,看着她们认真的叮嘱起来。

皇后和慧妃收了泪水,连连点头。

林义哲正想着如何发出催眠结束的指令,却不想同治皇帝来到了他的面前,挡住了他的视线。

“林鲲宇,你今儿个可是立了大功了。”同治皇帝对林义哲说道。

林义哲心里一惊,他以为同治皇帝发现了是他搞出来的这一切,不由自主的稍稍的抬了下头,看到了同治皇帝的脸带着一丝戏谑般的笑容。

看到林义哲脸现惶恐之色,同治皇帝笑得更加开心,他上前拍了拍林义哲的肩膀,“以后好好办事吧!”

尽管同治的动作很快,但还是没有逃过慈禧的眼睛,慈禧看到身为皇帝的儿子竟然对臣子露出这样轻慢的动作,在心里又是一声叹息。

ps:最开始他们造了些没键盘的手机,我没说话,还觉得触屏可以延缓我的老年痴呆。后来他们开始造一些只续航一天的手机,我没有说话,现在他们丧心病狂的制造人类只要不进化就绝逼没法单手用裤口袋无论如何也塞不下的手机,我悲哀的发现,已没有理智的人帮我说话了。

求收藏!求推荐!求!求点击!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八章 国丈来拜



这个儿子,现在虽然已经亲政了,但离她的期望,还差得太远。

“林鲲宇今日是立了功,我看得赏。”慈安太后听到了同治皇帝的话,微笑着说道。

“姐姐说的是。”慈禧含笑道,“姐姐说赏些什么好?”

“我看,就把这些个笔墨纸砚,一并赏给他好了。”慈安太后笑道。

“臣谢皇太后恩典!”

林义哲脸现惊喜之色(演戏的本事一流),立刻拜伏谢恩。

因为他知道,两宫给自己的赏,绝不仅仅是一套文房用具那么简单!

但令林义哲感到郁闷的是,直到这次觐见结束,林义哲也没有机会,发出结束催眠的暗示。

算了,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大碍(洪钧这么长时间都没事),以后再说吧……

想到现在这个老大帝国的几位最高统治者,已然成为了自己手中的棋子,林义哲的心中又禁不住有些得意。

出了宫,林义哲回到了贤良寺自己落脚的馆舍,两宫皇太后的赏物便已经送到了他的屋里。和林义哲原来猜想的笔墨纸砚这些不算太值钱的东西不同,两宫的这些赏物分别为湖笔一盒(包括他用过的那两只)、七星端砚一具、洒金宣纸一封、御制贡墨一套(十二块)、唐英造仿钧窑乳钉纹紫釉笔洗一个、南红玛瑙“太师少师”(就是一大一小两只狮子的造型)镇纸一对、白玉龟形砚滴一个、青玉笔架一个及铜镏金画珐琅熏炉一具。这些东西都是宫里御用之物,不但材质名贵,而且制作极为精美,件件都是价值不菲的宝物。

听说林义哲得了封赏,洪钧第一个赶来道喜。

“皇太后赏赉如此之丰,可见对鲲宇之器重!”洪钧一下子见到两宫赏赐给林义哲如此多的宫廷珍宝。喜道,“鲲宇的前程,从此定了!哈哈!”

林义哲将今天觐见的情形告诉了洪钧,当然对皇后和慧妃的洗脑是万万不能说的,“皇太后允我回任原籍。只是不知能否继续办理船政。”

“鲲宇念念不忘实务,真是令人佩服。”洪钧叹道,“为兄不如也!”

“不知皇太后皇上会如何安排陶士兄。”林义哲说道。

“呵呵,我回原任是不可能的了。”洪钧笑道,“再说了。我也不想回原任,若是能外放为驻法使臣,心愿足矣。”

林义哲听到洪钧居然想要讨驻法公使这样的“鬼差”,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

洪钧定是对那位“法兰西王妹”芳汀念念不忘。是以才有这样的打算!

二人正说着话,不多时便有内监前来宣旨,任命林义哲为船政提调(实授),护理福建巡抚,洪钧则授总理衙门办事大臣、加户部侍郎衔。

听到洪钧进了总理衙门,当了办事大臣,也就是表明他彻底脱离了“清流”的队伍。加入到了洋务派的行列当中,林义哲既为他感到高兴,也暗暗替他担忧。

林义哲高兴的是,洪钧升了官。进了总理衙门当办事大臣,自己可以说又有了一个强助,而担忧的是,原来本是“清流名士”的他。硬生生被自己给洗脑成了洋务派,势必要和“清流”们绝裂。从此和自己一样,承受“清流”的口诛笔伐!

而且,第一个不会放过他的,便是他的恩师、军机大臣、“北清流”的领袖李鸿藻!

送走了宣旨的太监之后,洪钧再次向林义哲道喜:“鲲宇回任原籍,而且实授了船政提调,加了巡抚衔,真是可喜可贺!咱大清的巡抚虽多,可没有似鲲宇这等年少俊彦!鲲宇日后前程,不可估量啊!呵呵!”

“陶士兄任总理衙门办事大臣,他日位列中枢,可不是我这外臣能比的。”林义哲笑着说道。

“不瞒鲲宇老弟,京中非我愿留之地。”洪钧笑着摇头道,“总理衙门仅是暂时栖身之所,驻欧使臣,才是我想要的。当然,现下时机未妥。而且,我还有些旧帐,得在京中了结了,才好上任啊。”

听到洪钧说自己在京里有“旧帐”要算——当然这个帐不可能是经济帐,林义哲不由得很是惊奇。

林义哲正待细问端详,仆人来报,称“承恩公”崇绮来拜。

“当今国丈都来给鲲宇道喜,鲲宇可是有面子啊!”看到林义哲不明所以的样子,洪钧笑着提醒了他一句。

林义哲听到“国丈”一词,眼前立刻浮现出了阿鲁特氏的身影,不由得背后冒出了一丝冷汗来。

难道是自己对阿鲁特氏做的事,让人看破了?人家爸爸找上门来了?

“快快有请!——不!我去迎他!”

当林义哲来到门口时,看到一个身材矮胖的花白胡子的老头正在那里背着手踱着步打转,显得很是焦虑。他上前刚要打招呼,老头看到林义哲出来,立刻抢步上前,纳头便拜。

“恩人!”

什么什么?恩人?

林义哲一时没反应过来,但他的手却不慢,上前一下子扶住了老头,不让他拜下去。

“崇老大人!这是做什么?折杀晚辈了!快快请起!”

这个老头,便是阿鲁特氏皇后的父亲三等承恩公崇绮。

崇绮的身世,可以说是颇为坎坷的。

崇绮是蒙古八旗子弟,原隶蒙古正蓝旗,是大学士赛尚阿之子。崇绮最初为廪生,通过捐输军饷,谋得八品笔帖式,不久被任命为玉牒馆誊录,1848年升任工部主事,一年后中举。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咸丰皇帝任命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督师广西,进剿太平军。太平军势如破竹,冲破清军围剿,从广西进人湖南,直逼长沙城下。咸丰皇帝大怒。将赛尚阿革职,押回北京,定斩监候,籍没家产。崇绮也受父亲牵连被革去工部主事官衔。

家道中落,崇绮可以说备尝“身居闹市无人理”的世态炎凉。他索性闭门读法,练成一笔好字,他还擅长丹青,尤喜画雁。以寄寓其“沧州旧隐无人识,正似寒芦落雁边”的感愤。

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逼近天津,威胁京师。咸丰皇帝下令设巡防所,宣布戒严。巡防王大臣调崇绮充任督练旗兵处文案。次年。孤军北上的太平军弹尽粮绝,为清军所败,崇绮因抵御太平军北进有功被授予兵部七品笔帖式,并开复举人。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仓皇逃奔热河。崇绮以随办巡防名义守卫内皇城,并协理内城团防昼夜巡行。以备不测。英法联军退去后,因守城有功,崇绮被提升为主事,后迁员外郎。1864年(同治三年)。宁夏将军都兴阿奏请让谙熟军事的崇绮随他去西北参与军务,兵部上疏坚请留崇绮在部获准,崇绮遂调充步军统领衙门兼办司员。

这一年,正逢三年一次的礼部会试。崇绮顺利地取得了贡士资格,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既入保和殿参加殿试。殿试这一天。崇绮沉着镇定,文思格外敏捷,下笔有如行云流水,不多时,便洋洋洒洒地写完了上千余字的经史时务策文。次日,8位阅卷大臣在所有密封试卷中圈出前10名,送呈皇帝亲览。可当时同治皇帝还是个10岁的孩子,此事便由两宫皇太后代行。慈禧太后见一本卷子文辞写得不错,字也挺有功夫,就主张点这本为状元,慈安太后说不出什么意见,就由着慈禧太后做主,把10本卷子的名状安排停当,并用御笔点了。密封试卷拆开,才发现排在一甲一名进士的竟然是蒙古正蓝旗人崇绮,这可是清代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先例。原来,清初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在科举取士上采用“旗不点元”的策略,即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不取旗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是从顺治帝开始历朝因循的惯例,怎能破例呢?可是,慈禧太后御笔点中的状元,又不好改换。养心殿上,两宫太后和阅卷大臣们皆颇费周章,慈禧太后斟酌再三,犹豫不决,遂决定交给军机大臣和阅卷大臣商议。众大臣经过反复争论,得出“但凭文字,何论满汉”的结论,奏复两宫。

崇绮作为一名旗人,破天荒地当了科举考试的状元,引起了满朝的议论和称羡,成为当时轰动朝野的重大新闻。祟绮也因此有了“小金榜状元”的美称。而整个清代,满、蒙人参加汉文考试最终能夺魁的也只有祟绮一人。

崇绮金榜题名后,照例入翰林院为修撰。1870年,崇绮升为侍讲,是年秋,又任河南乡试主考官,后来又充当日讲起居注官,侍奉于皇帝左右。

1872年,同治皇帝已届成婚之年,需从高级官员的女儿中选一皇后。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因相貌端庄美丽,性格文静娴淑,被东宫慈安太后相中,最终获得同治帝首肯,被册封为正宫皇后。作为皇后之父的崇绮,受封为三等承恩公,崇妻瓜尔佳氏为一品夫人,他的直系亲属从蒙古正蓝旗升隶满洲镶黄旗。

ps:人的一生最少要判刑十次。1、治安处罚拘留10个月(胎儿时期)2、保释期3年(幼儿时期)3、劳动教养改造12年(中小学时期)4、假释(大学时期)5、无妻徒刑(毕业后工作时期)6、缓刑监控(恋爱时期)7、有妻徒刑(结婚)8、有期徒刑10…30年(买房按揭时期)9、生个儿子(死缓)10、最后死刑。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九章 洪陶士的“旧账”

崇绮一家得知消息后又惊又喜。(百度搜5y。)因为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能与当今天子联姻,并受到这样的恩宠。

但令崇绮始料未及的是,他们全家的噩梦,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了。

女儿被立为皇后不久,宫里便传出消息,皇后和慈禧太后不合,屡有龃龉。崇绮闻知消息后大惊失色,他不止一次的借进宫探望的机会劝诫女儿,要孝敬婆婆,搞好两宫皇太后和诸位嫔妃的关系,无奈女儿当面答应得好好的,过后仍然我行我素。宫中仍不时有人透消息给他,皇后只去给“东边儿”请安,从不去“西边儿”那里,崇绮听说后忧心如焚,但拿这个女儿,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而今天,当他得知女儿竟然向皇太后赔礼认错,婆媳重归于好,心中之震惊,可以说无法形容。正当他忐忑不安的进宫递牌子,想要觐见慈禧太后,打探下消息,但慈禧太后因为身子困倦,没有见他,而是让内监传了一些体己的话给他,崇绮的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他领旨谢恩,而传旨的内监临走时的一句“说您要谢就去谢林义哲林大人!”却让他着实愣了好半天。

崇绮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又去打探相熟的内监,这些人见面便给他道喜,和他讲了详情,他这才恍然大悟。从宫里出来之后,他便直奔贤良寺,来见林义哲当面道谢。

林义哲将崇绮让到屋里,和洪钧也见礼,分宾主落座。林义哲听了崇绮说明来意,才知道自己对阿鲁特氏的“深度催眠”仍在发挥良好效用,心里也是一块大石头落地。

“林大人,您不知道。这个女儿我自小便管教甚严,女儿也一向知书达礼,礼貌贤淑,谁曾想入宫之后,却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一直是百思不得其解。”崇绮摇头叹息道,“自从他入宫以后,我整日里提心吊胆,生怕她又做出什么事来。惹皇太后不高兴,连觉都睡不安稳!唉!”

听了崇绮的话,洪钧对皇后入宫前后会有这样大的反差也感到吃惊不已,但林义哲却明白,崇绮并不是在这里推卸自己教导无方的责任。他说的这些情况,恰恰印证了自己对阿鲁特氏之所以会如此的猜测。

作为一名业务精熟的心理咨询师,林义哲知道,这是皇后在青春期所特有过渡反应。因为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少年男女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