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戍-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芝表情严肃,但依然语气和缓,道:“威公,丞相没有召见,倘若冒然进去,恐怕不是为臣之道。。。”。
费祎在一旁附和道:“邓将军说的是,杨大人,我们在等等吧”。
说话间,后将军吴班、右将军高翔、征南将军刘邕,还有张翼、许允、丁咸、杜祺等将军纷纷赶到,大家得到诸葛亮病重的消息,个个灰头土脸,伤心yù绝。。。
“丞相就在帐中,何不进去一观?我们总要见见丞相的最后一面”,吴班哭丧着脸,言道。
刘邕是个儒将,有礼有节道:“诸位,丞相随时撒手西归,我等平日深受其恩,倘若临终都没能当面聆听教诲,岂不遗憾终身么?!”。
杨仪不悦,道:“诸位别急,我都还没受召唤,更不用说你们了,在等片刻,李福再不出来,我自进去”。
这话说得众人心中不快,杨仪是诸葛亮的近臣,大家谁都知道,但他在这样的时刻,时不时的强调自己的地位,未免让人产生反感,高翔笑道:
“同是大汉重臣,岂有杨长史先进去的道理?若要进去,我等一同进去”,高翔乃是右将军,又有着督前部的实际军职,说话还是有分量的,杨仪不敢跟这几个将军吵起来,于是默然不语。
不一会儿,关统奔了过来,道:“诸位大人,传报说征西大将军魏延听闻丞相病重,率军赶过来了”。
众人脸色一惊,以杨仪的神色最为明显,他紧蹙眉头,左右踱步,道:“这厮带了多少人马来?!他来做什么?!”。
张翼听了这话,十分的不以为然,出言道:“长史此话差矣,魏文长乃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丞相既然病重,他过来有什么不妥么?”。
“来就来,他带什么兵马,对了关统,魏延带了多少人马??”,杨仪有些紧张。
关统道:“不知多少人马,不过估计一个时辰就能到了。。。”。
杨仪只觉得浑身发寒,扭头道:“不行,我得去见丞相。。。”,说完就要进去,去正好撞着走出来的李福。。。
见他出来,众人一拥而上询问情况,而李福则面无表情,淡然道:“诸位说话小声一些,丞相嫌吵了。。。另外,关统、徐戍二人何在??”。
听到召唤,徐戍抖擞了精神,与关统一道迈步上前,肩并肩的站到李福对面:
末将徐戍。。。末将关统。。。听候吩咐。
李福瞧见这连个年轻而雄壮的汉子,点头道:“丞相有令,你二人守住帐门,没有丞相传唤,概不得入内,已然过来的将军就在此等候,也不用离去。。。”。
遵命。。。
两人纷纷抱拳领命,各自手执佩剑,站在帐门外两侧,面对着表情各异的诸将,李福侧身又道:“丞相还有话未说完,诸公稍安勿躁。。。”,说完扭头进了大帐。
面面相觑。。。安安静静。。。
毫无疑问,诸葛亮似乎听到了外面的吵闹声,他让李福出来吩咐徐戍和关统,就是一种jǐng告,jǐng告大家安分一点,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大家也都明白,此时此刻的一言一行,万一不注意,很可能让诸葛亮误判为搅动军心,那样的罪名可就大了。。。
徐戍一动不动的站着,目视前方,他的心在颤抖,一代伟人即将在自己的身后病亡。。。对于徐戍自己,还有蜀汉朝廷,是一个双重打击。
须臾。。。李福出来,唤杨仪、邓芝、费祎进去,李福自己则匆匆上马,在丞相府亲卫的护送下返回成都复命去了。
众人愈发的焦急,手心、脚心都渗出汗来。。。
中军大帐。。。内帐。。。
诸葛亮平躺在床,面色惨白,见三人进来,他缓缓道:“我死之后,秘不发丧,即刻退兵。。。让魏延、姜维断后,倘若司马懿来追,则回军掩杀一阵,他必然不敢再追。。。”。
杨仪留下眼泪,道:“丞相,魏延这人反复无常,倘若他不肯断后,又当如何?”。
诸葛亮格外吃力的睁开眼,凝望了杨仪一下,道:“那便由他去吧。。。文长实属忠良,只是脾xìngcāo切,诸位需多多宽解才是,只要安然回了汉中,一切都不是问题。。。”。
杨仪听完,失望的神色显露无疑,诸葛亮的眼睛半眯,也不知道他看不看得见,但见他吃了的摆摆手,又道:“你们。。。都出去吧,费祎留下。。。”。
费祎目光一振,凝望着面无表情的诸葛亮。。。
半晌,邓芝、杨仪等人全都等在帐外,本就天热,豆大的汗珠,在每个人的额头上都随处可见。
突然,一个黑影走进火光之中,正是魏延,只见他脸色铁青,怒目瞧着杨仪,道:
“丞相病危却不通知我前来,杨仪,是不是你的主意?!”。
看他左手紧握剑柄,众人的心全都提到了嗓子眼,杨仪更是不敢直视他的目光,一言不发的后退两步,这时,姜维、高翔微微向前迈了一步,谨防出事。
魏延眼中微红,他撇过头瞧着中军大帐,似是有千言万语,似是有无尽的悲伤,他知道,诸葛亮一死,再也没有人能够容忍自己的直率脾xìng,眼前的众人,无一不以防备的目光打量自己。。。
“我要见丞相!!!”,魏延陡然发话,大踏步的迈向大帐门,徐戍、关统瞧见,纷纷紧握宝剑,大步挡在门前。。。
第141章最后说了什么!
“让开!!!”,魏延用他憋红的双眼与青筋暴涨的臂膀,昭示在场的众人,没人能阻拦他!!!
“征西大将军,丞相有命,除非他召见,任何人不得入内!”,关统厉声说道。
魏延凝视着徐戍,又看了看关统,接着扭头恶狠狠地盯着杨仪,冷笑道:“是你刻意安排的吧?!”。
邓芝急忙劝道:“文长。。。这的确是丞相的意思,你看,我们也都在外面候着,倘若冒然进去,只怕不妥啊”。
魏延猛然回头,道:“倘若我不依,又当如何?!”。
徐戍、关统迅速抽出佩剑,直挺挺的站立着,徐戍则暗暗向他使了个眼色,告诉他不要冲动,魏延明白徐戍的好意,余光中又撇到一边跃跃yù试的姜维等人,他知道,今天自己是进不去了,缓缓的,他放下佩剑,长叹一声。。。
丞相!!!!!!
帐中突然传来费祎的喊声,众人不由得一阵战栗,片刻的面面相觑之后,涌进大帐,徐戍的心猛然与关统紧跟在最后。。。
卧榻之上。。。熏香袅袅。。。诸葛亮尸身横呈。。。
他,死去的身姿,依旧端庄,徐戍大脑一片空白,甚有些抓狂,诸葛亮就这么死了,甚至一句话都没有跟自己说,转而,徐戍的心理阵阵失落,毕竟自己只是个小人物而已,自己太高看自己了。。。
确认了已经死去,众人顿时热泪盈眶,却怕走漏风声而不敢大声哭出声来,杨仪陡然发问,道:
“费祎,丞相最后。。。都跟你说了什么???”。
瞬间,大家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他的身上。。。的确,此时此刻,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诸葛亮的最后一句话。
同样是在这一瞬间,费祎扫视众人的目光在徐戍身上稍作停留,却又迅速移开,这一极其细微的异样,被徐戍察觉,他木然怔住。。。费祎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神情,难道说诸葛亮临终提到了自己??!!
“丞相。。。只是嘱咐军中事宜,还说今后的中外军事,全都托付给蒋琬蒋公琰,这一点他已经告诉了李福,让他回报朝廷了,另外丞相嘱咐各位将军即刻各位各位,管好各处兵马,准备撤回汉中去,别的,再没有说什么。。。”,费祎的面容十分镇定。
听到蒋公琰这个名字,对杨仪而言,如同晴天霹雳,他感觉有些羞愤,更多的则是恼恨,为什么?!为什么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蒋琬。。。
逗留了很久。。。大家零零散散的离开,全都面带泪痕,满腹悲伤,邓芝、杨仪、费祎、姜维留在中军大帐,徐戍、关统则从旁看护,几人收敛了诸葛亮的尸体,却又担心起接下来的事情。
“明日我们就撤军,如果魏延不肯断后,我们就以叛乱之罪将他锁拿问罪,你们看如何??”,杨仪率先发话。
众人一惊,邓芝急忙道:“长史,这恐怕不妥,丞相有言在先,说他如果不愿断后就由他去,只要他安然领兵退回汉中就是了,何必节外生枝呢?”。
姜维赞同道:“邓将军说的是,魏延骁勇且脾xìng暴烈,我们如果逼得太急,恐怕只会自相残杀,届时让那司马懿坐收渔利”。
杨仪冷笑道:“你们说的容易,如果他魏延不回汉中,而是造反,或者投降曹魏,怎么办?!恩?你们敢担保他不反么?!”。
一句话让大家都沉默了,姜维道:“杨长史,不如让我去说,如果他不肯,我再劝劝,如果真的有反意,那是再拿他不迟”。
杨仪反驳道:“伯约你有你自己的事情,你现在得即刻去郿西整顿兵马准备断后,岂能在魏延身上浪费时间?!”。
徐戍站在一边,听得仔细,很明显,杨仪不愿意让姜维去劝,这里的用意不言自明。
“费祎,你明日一早就去魏延的营垒,告诉他断后的事情,看他怎么说,然后速速回来报知与我!”,杨仪断然下令道,他是丞相长史,按照规制,如果丞相不再,其长史将代行丞相事,谁也无法辩驳。
##############
回到自己的营房里歇息,徐戍陷入沉思,看来魏延很可能在劫难逃,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来挽回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帐帘被掀起,一个英俊而伟岸的男子走了进来。
徐戍急忙起身,道:“姜维将军。。。”。
姜维紧蹙着眉头,坐到一边,道:“我来找你,有一件事情,对了,我问你,对于魏延,你怎么看??”。
这是个敏感的问题,弄不好反而会把自己搅合进去,但是从姜维的眼神中,徐戍感觉到他对魏延的不舍,可以说是对国之重将的不舍:
“伯约。。。我觉得,魏延并无反意,倘若依着杨长史,很可能将他逼反,一旦除掉魏文长,司马懿很可能借机南下进攻汉川啊”。
姜维眼前一亮,欣喜道:“不错!茂公之意与我不谋而合,我担心的也是这一点,邓将军、杨长史,费司马,他们都是文弱儒将,不懂得兵法玄妙,如果除掉了魏延,那我们日后北伐或者抵御入侵,都会极为困难,倒头来,损失的还是我们。。。这对于北复中原是百害而无一利啊。。。”。
徐戍这才恍然大悟,没错,姜维与魏延同属于蜀汉的鹰派人物,都是主战的血xìng将军,与费祎他们截然不同,费祎他们会从政治上来考虑问题,而姜维则侧重于在军事的基础上讲政治,早该去找姜维商量对策的。
姜维沉思半晌,脸色渐渐yīn郁,又道:“还有一件事情,不知道,你知不知情。。。。。。”。
姜维的脸色让徐戍很不自在,于是起身说道:“伯约,我视你如兄长,你有什么疑问就尽管问,徐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姜维点了点头,道:“可靠消息。。。永安的陈式率领所部,以调防的名义,向西渡过前水,已逼近万源县”。
木然,徐戍感到震惊,万源县这个地方已经很靠近汉中了,陈式此行的意图是什么,是妄图呼应魏延么?徐戍不敢往下想。。。
第142章南郑关英烈真在?
清晨,掀开帐帘,阵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帐边的大树叶子,迎风微动,衔露含珠,风韵十足,将士们依然cāo练的cāo练,换防的换防,好不热闹,完全不见诸葛亮已经病亡的悲伤。。。
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消息,徐戍突然感到十分沉重,起码来到中军侧翼的营垒,两千定员早已在校场上等候多时,这是一支虎虎生风的劲旅,虎骑乃是骑兵中的精锐这且不谈,光是那一千无当飞军就足以震慑敌人,当年的王平屯兵南围,曾经只用三千飞军,抵挡住了张颌主力六万人马的进攻,他么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徐戍的到来,让在场的所有人目不转睛,个个都想见见这个蜀汉第二位‘虎威将军’,徐戍扫视一圈,朗声说道:
“跟着我,会吃很多苦,如果你们当中有不愿意的,就说出来,我可以将你们调到别处,我说到做到”。
上来就是个下马威,这让众人缄口不言,徐戍接着道:“不愿意走是么?很好,另外,跟着我训练会很苦,如果有人能肉搏胜过我,我就免他日常cāo练。。。”。
话音刚落,飞军阵中走出一个身形矫健的男子,他身穿铁甲,头戴专门防箭的藤制头盔,看不清他的面容,这让徐戍感到惊奇,当年在虎射军的时候还没人敢挑战自己。
“小人愿挑战虎威将军!!!”,男子朗声说道,校场上的其他士卒纷纷迎合起来,大声叫好。
徐戍放声笑道:“好好,很好,是个铁血汉子,我的人就要有这样的精神,你,放马过来吧”。
那名飞军得了令,突然大步流星飞奔而来,从他的脚步当中就能看出他的技艺,徐戍也不畏惧,原地站定,静静的等候,他心里清楚,想要服众,首先要以身作则。
一记飞身怒拳,掀开了挑战的序幕,徐戍瞧准了对方的身位,猛然俯身躲过,紧跟着急速转身,竟闪到那人背后,众将士看得出神,纷纷惊呼起来,没等那人转身,徐戍一个‘反剪’,从身后将他的臂膀死死锁住,接着一脚踢在他的膝弯处,那人吃痛,顿时跪倒在地。
徐戍还没放手,整个校场轰动了,大家顾不得队伍齐整纷纷涌上前来鼓掌欢呼,汉族的虎骑兵表现得有礼有节,而飞军则手舞足蹈兴高采烈的欢叫着,这些个汉夷部曲最为崇尚武力,谁武力高强则对其无比崇拜,甚至奉为神明。
再看那倒地的飞军士兵,掀开头盔,猛然跪倒徐戍跟前,满脸兴奋的喊道:“徐将军!!!”。
徐戍撇头一看,瞪大了双眼,陡然大喜,道:“量戎!!哈哈哈”。
量戎起身,顿时心花怒放,嘿嘿笑道:“徐将军!您现在可不是当年的虎射营亲卫了,您是虎威将军!您还能记得量戎!!!”。
徐戍大笑,扭头扫视众人,道:“但凡勇武之辈,我徐戍终身不忘!!!”。
虎威将军!虎威将军!虎威将军!!!
将士们热烈的欢呼起来,一浪高过一浪,徐戍也是满心欢喜,刚一见面就拉近了自己与士兵的距离,对于一个统兵的将领,是个大大的好事。
激动了许久,大家这才各归各位开始了日常的训练,徐戍则将军中所有的六名部统召集到校场的一角开会,而量戎则是飞军里的一名部统,有着‘督三百’的军职,从大家的表情里就能看出他们对徐戍的敬仰,以前都是听说,今日能够亲眼看见,这才让大家心服口服。
那边有虎威将军,将士们训练的格外卖力,大家都想在徐戍面前多多表现,一名小校对着身边的男子道:
“卢逊,你的马术与格斗不是很出色嘛,刚才为什么不出列与徐将军较量一下,说不定会受到提拔哩”。
卢逊摇头道:“徐将军是要立威而已,有一个人出来挑战足够了”。
这时,身边走过一个飞军士兵,撇嘴笑道:“打不过就打不过,哪来那么多屁话,哼。。。”。
小校大怒,道:“你这夷子,我们虎骑兵说话管你鸟事,赶紧闭上你的臭嘴!”。
卢逊本不想惹事,不料那飞军勃然大怒,上前推搡了起来,眼瞧着这边闹事,大家都停下训练围观,徐戍看到,急忙与几位部统赶过来。
一照面,量戎冲着那名闹事的飞军,给了狠狠一巴掌,骂道:“徐将军在此,你还敢闹事么?!还不跪下!”。
那人心不服气,缓缓跪倒在地,卢逊与小校也跟着拜倒,徐戍扫视众人,想到那日费祎对自己的嘱咐,要处理好蛮夷与汉族士兵的关系,这是民族之间的矛盾,关系重大,不可马虎,问道:“怎么回事?谁先动的手?”。
小校道:“回将军,我说同僚马术高超,而这人却言语相讥,这才。。。”。
徐戍面露惊异,就让卢逊站起来,却看他长得与一人十分相似,问道:“你叫什么,多大了???”。
“回虎威将军,小人姓卢名逊,十八岁,方才是我们鲁莽,还将徐将军、量部统不要怪罪飞军”。
徐戍的脑中闪过一丝惊诧,卢逊,不就是三国演义中镇守南郑关,斩杀许仪、击退钟会,后来战死的守将么?!可是三国志中对此人并无记载,史学家也对他是系伪造下了定论,难道说还真有此人???
“给谁定罪不是你该管的事情,那边一匹马,你去骑了我看!”,徐戍指着不远处的马棚说道。
卢逊恭敬的领命而后突然飞奔,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跑了过来,纵身一跃跳上马背,双手一勒,那战马顿死奋起前蹄嘶鸣起来。
“喝!!!”,卢逊呐喊一声骑马奔走起来,在校场内转圈,一边跳上窜下施展马术,虎骑军将士陡然发出高亢而热烈的呐喊,而飞军也跟着投出欣赏的目光。。。。
瞧他精湛的技艺,徐戍大喜过望,笑道:“很好,此事本将不予追究了!另外,诸位要多在战法技艺上下功夫,不要做这些小儿争斗,你们虎骑与飞军,是本将的左膀右臂,岂有双臂互相制肘的道理?!”。
众人欢喜着拜服,量戎则命令那名飞军与卢逊握手言好,原本紧张的氛围渐渐舒缓,徐戍开完会,立刻命卢逊前来自己的营帐。。。
第143章任务里的任务
一柄寒光凌厉的长戟,笔直的矗立在帐中,背后的挂着一幅雍凉地图,卢逊安静的坐在一旁,用余光观察着正在看兵书的徐戍。。。
已经半天了,他一直没有开口,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徐戍将自己找过来竟然一言不发,实在让人想不明白,而一边的徐戍也在暗暗观察,他只是觉得这个卢逊与自己太过相似,他有城府,刚才主动将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就是考虑到夷汉关系的大局,这是一种魄力,一种海量的意志,从他身上,徐戍竟能看见自己的影子。
“你是哪里人士?”,徐戍信口问道。
卢逊道:“回禀虎威将军,小人是永安人士。。。”。
徐戍一惊,问道:“卢廷与你是什么关系?他与你都是永安人”。
卢逊的表情有些尴尬,显得有些扭捏,缓缓点头道:“回禀虎威将军,卢廷是我堂兄,我们的父亲早先在夷陵之战阵亡,我与堂兄是由我婶子带大的”。
徐戍这才露出笑脸,道:“这个卢廷,有你这么个弟弟,也不知道向我推荐一下,呵呵呵”。
卢逊起身,单膝跪地,道:“堂兄曾与我提过,但我不愿靠着关系得到升迁,我知道徐将军您也不喜欢沾亲带故的人,所以坚辞不受。。。”。
徐戍微笑着点头,不再说话,卢逊所说的话很有道理,但这也是让徐戍更加惊诧的原因,这个人也许比自己想象的还有城府,有韬略。
“在我面前,要的是敢做敢言,要的是直率坦白,我不喜欢韬晦。。。明白么?”,徐戍凝视着卢逊,一字一句的说。
卢逊急忙拜服,连连称是,这时,传令官走进大帐,道:“启禀虎威将军,中军已经定计全军开拔,姜维将军说让您依计行事。。。”。
徐戍挥手示意他回去复命,自己深吸一口,道:“扛上我的绽天戟,随我来!”。
卢逊心下一阵激动,急忙上前取了沉重的长戟,紧随其后,突如其来的调防让大家十分意外,听说大军已经开拔撤退,而徐戍的这两千人马却不随大军行动,而徐戍做出的解释是调防,众人心里清楚,八成是有特殊的任务。。。
人群穿流,如浩瀚大江奔涌,离开了主力部队,徐戍所部绕道进入侧翼的小路缓缓向西南退却,到了树林yīn郁的山坡停下,就地埋伏下来。
“徐大哥,哦不徐将军,我们在这做什么啊??”,量戎凑到徐戍跟前,一同倚在岩石背后,轻声道。
徐戍撇过头,长长的伸了个懒腰,道:“欣赏风景啊,你看,满眼的绿色。。。”。
量戎环顾四周,很认真的思考着徐戍的话,徐戍直想发笑,翻了个身躺下来,道:“魏军杀到,就叫醒我。。。”。
量戎不禁倒咽口水,怔在那里。。。心想等魏军杀到再叫你还来得及嘛?!也就说他要伏击司马懿?!这也太大胆了,然而徐戍却显得如此平静,量戎难以置信的去体会徐戍的冷静。。。
天气炎热,将士们躲在灌木丛中汗如雨下,但这些本就是训练有素的士卒,耐得住这样的酷热,他们知道,不能发出一点声音,他们知道,这次将要埋伏的不是一般人物。
约莫过了半日,徐戍陡然起身,将边上差点量戎吓了一跳:“徐将军,怎么了?做噩梦啦???”。
徐戍冷冷说道:“吩咐你们飞军,现在可以将箭矢上毒了,快!!!”。
量戎虽然摸不着头脑,但十分jǐng惕的跑了过去,徐戍悄然走到山坡下,虎骑军的人都在看护着自己的战马,这时候可不能让这群坐骑发出不该有的声响,见卢逊正在捆扎绑腿,徐戍道:
“小声的通知大家,准备作战,看我旗号行动。。。”。
“遵命!!!徐将军你就瞧好吧,今日一定让那魏军有来无回!”,卢逊自信满满的说。
徐戍摇头道:“杀退即刻,切莫损失过多,我们还有其他的任务要完成,我就你们这两千家当,别给我砸了!”。
卢逊笑着点头领命,忙活去了,徐戍再次回到山坡密林,飞军们已经准备好毒箭,这是飞军标志xìng的武器,趁其不备,射以毒矢。
远处的山坳,终于出现了期盼已久的魏军,徐戍刚才便是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