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恩哥拉尔念完,黄富贵也宣布要求:“……兰芳公司并不反对各民族和平共处,但殖民政府的倾向太过明显,已经失去了婆罗洲人民的信任,兰芳公司作为婆罗洲人的代表,坚决反对腐朽落后的殖民政府……因此,殖民政府必须结束在婆罗洲的殖民统治,由婆罗洲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无耻!你们是哪门子的东印度人?对于真正的东印度人来说,你们同样是外来者,有什么资格代表东印度人?”听完黄富贵的陈述,恩哥拉尔忍不住怒骂。

“你特么才是无耻!老子就算不是纯种的婆罗洲人,好歹和婆罗洲人沾点边,你们算是哪门子婆罗洲人?一群二流国家的破落户,只知道从婆罗洲吸血的寄生虫,你们就该下地狱!”黄富贵骂起街来词汇丰富。

“操,你个臭不要脸的!”恩哥拉尔抓起面前的咖啡杯向爱黄富贵砸去。

黄富贵翻译出身,虽然当了一年多的兵,却从来没有摸过枪,一时不防居然被咖啡杯砸中胸膛,黑乎乎的咖啡溅出来,溅得黄富贵满头满脸都是,映着黄富贵又惊又怒的脸,真是有莫名的喜感。

“哇哈哈哈哈……”看黄富贵如此狼狈,恩哥拉尔心怀大畅,指着黄富贵哈哈大笑。

别人都没笑,反而用怜悯的眼神看恩哥拉尔。

秦致胜甚至把手边的茶壶往黄富贵的方向推了推。

恩哥拉尔这才感觉到不好,正欲起身躲避,已经躲闪不及,一壶浓茶劈头盖脸浇在头上,几根茶叶顶在恩哥拉尔的脑门上,看上去更是滑稽。

直到此时,与会的英、法代表菜假惺惺的说几句“莫伤和气”之类的话。

因为前段时间荷兰人的走私行为,英、法两国看荷兰人都不顺眼,再加上秦致远的哥哥赫然在座,英、法两国的代表又怎么可能会给荷兰人好脸色。

双方条件差距实在过大,根本没有调和的余地,于是第一天的谈判没有任何成果。

欧洲和东南亚是有时差的,散会的时间是巴黎时间下午11点,到了婆罗洲就成了下午六点。

当天晚上,“兰芳”公司马上开始了新一轮攻势,等到谈判重新开始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三天,顾兴邦占领椰城,把荷兰人赶出爪哇岛;关建元完全占据西加里曼丹和中加里曼丹,开始进攻东加里曼丹;董子时攻克南苏拉威西和中苏拉威西,荷兰人被赶到东南苏拉威西以及被苏拉威西;董子时进展最快,他已经攻占了阿鲁群岛,和巴布亚岛隔海相望。

这三天之内,荷兰人数次要求开始谈判,却都被黄富贵拒绝。

黄富贵的理由很简单,他在第一次谈判中被咖啡烫伤了,现在需要治疗。

恩哥拉尔欲哭无泪,治疗你妹啊?老子才是满头包好不好?

恩哥拉尔要哭也只能在阿姆斯特丹哭,因为谈判进展不利,荷兰人更换了谈判代表,新的谈判代表叫维拉尔杜姆。

于是在一月中旬,谈判重新开始。

这一次,荷兰人面对的形势更加恶劣。

第351章 集体抛弃

当时间进入1918年,世界大战已经走到穷途末路。

协约国因为1917年发起的数次进攻,虽然看上去有输有赢,但至少保持了进攻的态势。更因为秦致远率领外籍军团获得的两次胜利,看上去局面占优。

但尼维勒和黑格的贸然进攻给英、法两国军队带来了极大伤亡,再加上意大利战线的崩溃重组,协约国并没有一口吞掉德国的实力。

德国人虽然感到疲惫,但并没有完全绝望,鲁登道夫继续国内的洗脑,德国人普遍认为只要他们再加一把力,德国就会占领巴黎。

所有问题的关键就在美国人,按照鲁登道夫的预计,在法国的美军部队到年中将拥有25万人,到时候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力量,德国如果想要获得胜利,必须在六月份之前击败协约国。

实际上也确实是如此。

到了1918年,英、法两国终于肯面对现实,如果没有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协约国无法彻底击败德国人。

秦致远确实能打,但秦致远也不可能只手擎天。

在兰斯战役中,秦致远的外籍军团一度打到埃纳河畔,但最终又退回到叙普何,因为阵地太过突出,已经受到德国人的三面围攻,为了和其他阵地保持平衡,福煦命令接替外籍军团防守的第10集团军后撤20公里。

在去年底的协约国首脑会议中,协约国首领一致决定,在1918年不再发动大规模攻势,他们想要采用一种更加划算的方式战胜德国人——把德国人活活耗死。

鲁登道夫明白德国面临的处境,因此不会给协约国消耗德国的机会。

那么鲁登道夫会选择何处发动进攻,就成了协约国的头等大事。

目前的西线,还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战线,黑格手中有57个师,分别来自英国、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以及葡萄牙,这些部队防守着从弗兰德斯到索姆河以南25公里之间的漫长战线;福煦手中则有包括外籍军团在内的104个师,其中60个被布置在第一线,其余的分布在纵深战线,以及“兵变”之后才开始的轮休。

相对来说,福煦手中的兵力较多,但福煦负责防守的战线也更长,因此英法两国在西线面临的压力差不多。

虽然知道德国人在1918年肯定会发动进攻,但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黑格在布局上出现了纰漏。

英军第五集团军总司令休伯特·高夫奉命防守英、法两国军队的阵地结合部,第五集团军只有14个师,要负责防守52英里长的战线,而在第五集团军北部的另外两个集团军加起来拥有32个师,只负责61英里长的防线。

这样一来,如果刨掉去年支持意大利战线的五个师,黑格手中只剩下六个师的机动兵力。

因此黑格和法军参谋部联系,想建立一个支援机制,当任何一方的防线遭遇维基的时候,另一方必须无条件支援。但限于黑格手中只有六个师的机动兵力,负责谈判的法军总参谋长贝当也承诺在英军遭遇紧急情况时,会排出六个法军师前往支援。

于是当高夫向黑格抱怨要求增兵的时候,黑格告诉高夫,一旦他的防线出现问题,法军会派出部队支援。而此时贝当给法军下达的作战命令是,一旦战局不利,法军要退往巴黎,保证巴黎的安全,而不是救援英军。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变故,源于英军内部的人事变动。

黑格对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不恭敬人尽皆知,劳合·乔治也看黑格不顺眼随时都想收拾,两个人在指挥上也有很多不同意见,种种原因累积到一起,终于在1918年初爆发。

1918年初,劳合·乔治逼迫黑格更换了他的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情报部门负责人、工兵负责人、医护部门负责人,看上去除了黑格,劳合·乔治把远征军司令部换了个遍。

同时劳合·乔治任命亨利·威尔逊担任去年决定成立的最高战争委员会中的军事代表,这对黑格又是一个冒犯。亨利·威尔逊和黑格之间关系不和,他常常批评黑格,是黑格的竞争对手。

黑格当然不会示弱,于是拉拢英军总参谋长威廉·罗伯特·罗伯逊一起对抗劳合·乔治。

因为威尔逊是劳合·乔治排出的,同时又是罗伯逊的手下,于是就衍生出一个问题,威尔逊到底应该向劳合·乔治汇报工作,还是想罗伯逊汇报工作。

威尔逊选择劳合·乔治,这引起了罗伯逊的不满,罗伯逊向劳合·乔治证明了他是忠实于原则而不是权利,向劳合·乔治提出,如果威尔逊不按照规定听从参谋部命令,那么罗伯逊就将辞职。

劳合·乔治求之不得,于是罗伯逊辞职。

罗伯逊也算是求仁得仁。

罗伯逊的绰号叫“快活人”,他是英军中唯一一个从士兵晋升到元帅的人。辞职之后的罗伯逊在给黑格的信中写道“我已经厌倦了这充满死亡的生活”。

厌倦了这充满死亡的生活……

是啊,战争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很多人都厌倦了,却只有罗伯逊敢说出来,果然不愧是“快活人”。

罗伯逊辞职之后,劳合·乔治想任命第二集团总司令普卢默担任总参谋长,但普卢默想到罗伯逊的下场,果断拒绝了劳合·乔治的任命,于是威尔逊成为英军总参谋长。

考虑到威尔逊和黑格之间的恶劣关系,黑格出现失误的原因不言自明。

英国自顾不暇,自然没心思给荷兰人足够的支持,于是等谈判重新开始的时候,荷兰人发现,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都没有站在他们这边。

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态度很明确,眼看德国人即将发起规模前所未有的进攻,英国人和法国人没有心情为荷兰人“主持公道”,英国人和法国人必须保证秦致远把精力全部集中在欧洲战场上,好为己方增加更多胜算。

于是得意洋洋的黄富贵提出一个看似绝不可能实现的要求:荷兰人可以保有婆罗洲的税收权益,但荷兰不再直接管理婆罗洲,婆罗洲的管理由“兰芳公司”负责。

听到黄富贵提出这个要求的荷兰代表维拉尔杜姆被惊得目瞪口呆,这个要求实在是太无耻了,先不说苏门答腊岛和巴布亚岛上的领土现在都在殖民政府的控制之中,就连苏拉威亚和加里曼丹,“兰芳公司”都没有完全占据,而兰芳公司居然贪心不足蛇吞象,对整个荷属东印度提出领土要求,这令荷兰人无法接受。

“兰芳公司”虽然提出可以保留荷兰人在婆罗洲的税收权益,但谁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如果荷兰人无法直接管理婆罗洲,到时候税收具体有多少完全就是“兰芳公司”说了算,每年给一亿荷兰盾是给,给一千万也是给。

如果考虑到“兰芳公司”的无耻程度,更有可能是每年一万……

就连这一万,估计也给不了几年。

更令维拉尔杜姆无法接受的还在后面,听完黄富贵的要求之后,英、法两国的代表居然表示很合理,欣然支持黄富贵的要求!

支持你妹啊?

印度如果独立英国人会不会支持?

阿尔及利亚如果要独立法国人会不会支持?

维拉尔杜姆当场失态破口大骂,然后被赶出会场。

接下来是闭门会议……

把荷兰代表维拉尔杜姆关在门外的闭门会议!

当大门再次打开的时候,协议已经签署,就等维拉尔杜姆签字。

“我绝对不会签这个字,荷兰绝对不会同意这种无理要求,你们实在是太过分了!”维拉尔杜姆悲愤欲绝。

过分?

这是英法两国的一贯作风,想想巴黎和会上的民国,想想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波兰,没有无耻,只有更无耻。

和原本的历史不同的是,秦致远现在也属于无耻的行列,而且是最无耻的那一个。

其实维拉尔杜姆签不签这个字都无所谓,英、法两国既然签了这个字,就表示英法两国已经承认“兰芳公司”的合法存在,以后英、法两国就不会拒绝和“兰芳公司”的“贸易”。

因为有秦致远的存在,这种“贸易”和实际支持没有任何分别,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支持。

现在的荷兰人在和“兰芳公司”的对峙中已经处于绝对劣势,如果再有英、法两国的支持……

荷兰人终于感受到全世界满满的恶意!

荷兰人在愤怒、在哀叹、甚至是在悲泣、但他们不知道应该找谁发泄。

这种恶意,华人在荷兰人身上已经感受了几百年,或者说华人从全世界已经感受了数百年,现在终于原封不动的返还回去。

英国向中华走私鸦片的时候有没有问过华人的感受?

八国联军入侵清帝国的时候有没有问过华人的感受?

列强逼迫清政府一次次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有没有问过华人的感受?

华人在“红溪惨案”中哀嚎的时候,荷兰人没有在意过华人的感受;婆罗洲原住民侵入华人的家庭,掠夺华人的财产,屠杀华人成员的时候,荷兰人可以装作视而不见,那么现在,华人凭什么在意荷兰人的感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外如是。

第352章 独立

《巴黎协定》签订的消息传回婆罗洲,婆罗洲顿时一片哗然。

估计就连“兰芳公司”众人都没有想到会是如此顺利,殖民当局更是难以置信,本地原住民更是无所适从。

不管是难以置信,还是无所适从,都要接受荷兰殖民政府从现在开始就在国际上得不到普遍认同的事实。

意识殖民政府内部马上就开始分化。

一部分原本担任“甲必丹”在战争刚开始时站在荷兰人一方的华人开始谋求和“兰芳公司”接触,“兰芳公司”当然欣然接纳,不过会不会秋后算账要两说,除非是能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更多的荷兰人开始考虑撤回欧洲,现在的婆罗洲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冒险者的乐土,当荷兰人失去了法理上高人一等的地位,“兰芳公司”哪怕是给予荷兰人平等竞争的地位,荷兰人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数百年的高高在上,已经把荷兰人的竞争能力消弱到极致,他们已经习惯了使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掠夺华人的财富,祖先具有的冒险精神和吃苦耐劳被丢了个一干二净。

而殖民军队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任谁都能看出,荷兰人已经是穷途末路,如果不考虑向“兰芳公司”臣服,那么就要考虑迁往英属马来亚,澳属巴布亚等地。

对于来自婆罗洲的移民,马来人和澳洲人简直是敞开怀抱接纳,此时的人口还没有达到大爆炸的阶段,人口就是财富的意识深入人心,所以马来人和澳洲人并不拒绝移民,多多益善。

而对此,“兰芳公司”并不阻止,全世界所有的民族都需要新鲜血液,只有华人不需要,华人的人口基数足够大,如果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从民国移民就是了,要多少有多少。

甚至为了方便原住民们的迁移,“兰芳公司”下属的各支部队都纷纷放满了脚步,给那些本地原住民足够的搬迁时间。

而同时,各种关于“兰芳公司”如何残暴,“兰芳公司”治下百姓如何苦不堪言的流言在迅速传播,几乎达到人尽皆知的地步,于是更多苏门答腊、几内亚岛、加里曼丹的原住民加入迁移的大军。

特别是苏门答腊,这里的原住民在十天之内有超过一半迁往马拉西亚和狮城,留下的那些人中,除了那些对时事漠不关心的,就是那些实在是故土难离的,他们已经听天由命,如果“兰芳公司”真的有传言中的那么残暴,那么就算是死,他们也要死在自己的家乡。

而按照他们和华人接触的经验来分析,华人这个种族从来就不是残暴的。

这样的情况在几内亚岛和加里曼丹几乎都差不多,之所以说苏门答腊比较特殊,那是因为“兰芳公司”的军队甚至还没有登陆苏门答腊岛。

而在几内亚岛和加里曼丹,“兰芳公司”的部队都已经登陆,势如破竹,高歌猛进。

从一月初到二月中,几乎是在一个半月之内,已经维持了数百年,看似稳固无比的荷兰殖民政府在婆罗洲的统治土崩瓦解,“兰芳公司”占据了所有婆罗洲(荷兰称荷属东印度)的土地,成为了这片19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主人。

二月底,第一届婆罗洲全体国民代表大会在泗水(苏腊巴亚)召开,会议达成了几项颇有争议的共识。

首先,从即日起,原荷属东印度,华人称婆罗洲,正式更名为“兰芳大公国”,定都泗水。

其次,“兰芳大公国”邀请秦致远担任兰芳国王,同时成立立法小组拟定宪法,并决定兰芳大公国所有权利属内阁所有,内阁领导人被称为“首相”,第一任首相为黄博涵担任。

再次……

没有再次,当议题进入第二项时,立即引起了极大争议。

提出异议的那些人是北洋政府的代表,以及《巴黎协定》签约后投靠兰芳大公国的华人“甲必丹”。

北洋政府代表要求兰芳大公国应该以北洋政府马首是瞻,承认民国的宗主国地位,并且请北洋政府派员管理兰芳大公国政务,请北洋政府派军进驻兰芳大公国,由北洋政府负责兰芳大公国的军事、外交、行政等各方面事务。

这又怎么可能!

黄博涵直接一句话给顶回去:我们不信任北洋政府的执政能力!

真的是不信任,看看已经打成一锅粥的民国,北洋政府的执政能力可见一斑。

更何况在兰芳公司“起义”的过程中,北洋政府几乎没有任何实质上对兰芳公司的支持,甚至在兰芳公司起义的最初阶段,北洋政府的代表是比较倾向于荷兰殖民政府一方的,这让新生的兰芳大公国诸位权贵对北洋政府已经是无法容忍。

别说“以北洋政府马首是瞻”,能让北洋政府的代表列席会议,已经算是看在同根同种的份上了。

至于那些在《巴黎协定》签订之后,才投靠兰芳大公国的华人“甲必丹”,这就是一群不识时务的人,他们现在不知道反思,反而提出政治方面的要求,这就是不知死活。

确实是不识时务,如果识时务的话,“兰芳公司”刚开始起义时,他们就不会跟着殖民政府一块跑,不说和“兰芳公司”共进退,最起码也应该保持中立观望的态度。

看看来自狮城(新加坡)的那些代表,他们在“兰芳公司”起义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捐款捐物从不甘于人后,而且通过各种渠道发出声音支持“兰芳公司”。现在虽然“兰芳公司”摇身一变成了兰芳大公国,但来自狮城的代表并没有居功自傲,在兰芳大公国的具体事务上不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安安静静的做好“看客”这个角色,这才是聪明人的为人处世之道。

于是轰轰烈烈的清算马上开始,清算对象不仅是在以前殖民时代欺压过华人的那些土著和华人“甲必丹”,连已经退走的荷兰人也在清算行列,只要是以前在兰芳大公国境内手上沾过华人的鲜血,哪怕是缺席,也会由新成立的最高法庭宣布判决结果。

这种时候判决不需要多么精确,尽快发泄华人心头的那股积攒了数百年的怒火,然后把精力集中到发展自身上才是王道。

但积压了数百年的冤屈和愤怒那里是宣判了几百个死刑就能宣泄的,有些极端的华人把目光转移到那些来不及逃走的土著居民,以及荷兰后裔的身上。

在之后的一个星期之内,兰芳大公国发生了数起或者是数百起华人针对原住民的袭击事件,具体数字没人知道,因为兰芳当局销毁了所有的官方资料,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保密期”,查无可查。

可以肯定的是,针对原住民的袭击事件涉及到了兰芳大公国的所有地区,因为就在一个星期之后,兰芳大公国宣布全国再次进入紧急状态(这一状态在半个月前就已经解除),并且紧急颁布了《治安管理条例》,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兰芳公国的原住民。

随即有数十个工作组奔赴全国各地,禁止针对原住民的袭击再次发生。

但此时为时已晚,在二月底的人口统计中,兰芳大公国境内共有370万人口,本地原住民不足30万,成了标准的少数民族。

在此后的半年内,当初因为战乱逃入山林的原住民陆续返回家园,但本地原住民的数字始终也没有超过50万人,在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浪潮中,原住民彻底边缘化,再也没有形成过任何有规模的势力。

二月底的人口统计,包括了从马来亚和民国东南省份迁入的新移民,以及兰芳本地的华人。

直到此时兰芳大公国的诸位领导人才知道,在兰芳大公国的这片土地上,之前生活着超过150万华人,其中有相当多一部分都是黑户,更多的华人和本地人通婚产生的后裔,则是在殖民时期不敢表露身份,被划为本地人一列。

现在情况已经截然不同,只要和华人沾点边的,马上就会承认华人身份。甚至是那些纯粹的本地人,只要会说两句汉语,不管如何的拐弯抹角也要和华人扯上关系,于是又有近百万具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或者是八分之一,甚至是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华人血统的本地人出现,这些人也被兰芳大公国接纳,成为兰芳大公国的一部分。

汉语终于成为兰芳大公国的唯一官方用语,“荷兰语”和“爪哇语”虽然没有禁止使用,但已经没有了任何地位,报纸上的文字是汉语,政府部门出台的政令上使用汉语,学校教育使用的是汉语……

如果不精通汉语,就无法在兰芳大公国谋取任何职位,甚至连商店里的售货员都会装作听不懂荷兰语和爪哇语而拒绝交易,虽然没有明文规定针对荷兰语和爪哇语,但针对随处可见,已经不需要刻意强调。

因为秦致远的“法国属性”,法语的地位在兰芳大公国倒是水涨船高,这一方面的原因固然是因为秦致远也是法国人,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已经重返兰芳大公国的“保护伞”公司成员,多少都会几句法语。

是的,兰芳大公国成立的第一时间,“保护伞”公司就宣布重返兰芳大公国,和“保护伞公司”一起抵达兰芳大公国的,是英、法、美等国派驻兰芳大公国的大使。

从这个反应速度上,就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对于兰芳大公国的态度,他们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宣布承认兰芳大公国,并且谋求和兰芳大公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甚至就连身陷囹圄的威廉皇储,也在呼吁德国和兰芳大公国尽快建立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