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占领巴黎。

鲁登道夫制定的攻击弗兰德斯的计划,被鲁登道夫的参谋人员称为“乔其纱”攻势,这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名字,讽刺鲁登道夫的不切实际。

乔其纱攻势在四月下旬开始,德军的九个师在11英里长的阵地上发动进攻,和米夏埃尔战役发起时一样,炮击的当天早晨有浓雾,布鲁赫米勒亲自指挥炮兵部队进行了五个小时的炮击,炮击的重点是两个葡萄牙师防守的阵地。

这两个葡萄牙师是葡萄牙政府为了表示对英国的友好而排出的,这些士兵的士气很成问题。首先士兵们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参加战争,其次在德国人发起进攻的第二天,这两个师原本是应该撤回后方轮休的,在这个关键时刻遭到攻击,葡萄牙人内心的沮丧可想而知。

于是在德国人具有毁灭性的炮火攻击中,这两个葡萄牙师的阵地迅速崩溃,士兵们背着早已收拾好的行装,纷纷四散逃亡,阵地处于无人防守的状态。

德国人的进攻非常顺利,他们一直前进了3。5英里,直到下午才遭遇英国第一集团军仓促组织的抵抗。

乔其纱攻势的战术目的是要夺取阿兹布鲁克,这里同样是一个铁路中转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霍恩将军率领第一集团军在阿兹布鲁克坚持防守了两天,在第二天夜里,德国人在进攻中使用了A7V坦克。

坦克的出现,加速了英军的崩溃,当天夜里,德国人在第一集团军的防线上凿出了一个30英里宽的缺口,第一集团军的防线立即崩溃。

从战役刚刚发起的第一天,黑格就意识到了危险。

黑格一方面向法军求援,另一方面命令普卢默的部队直接去支援第一集团军。

此时福煦手中的部队正在逐渐增多,于是福煦往阿兹布鲁克方向派出了4个师,其中有两个美军师。

知道有援军即将赶到,黑格心中大定,合格下达了一个命令:每个岗位必须坚守到最后一个人,不许撤退。我们已经陷入绝境,但只要我们还相信正义,每个人都应该坚守到最后。

黑格的话听上去确实非常鼓舞士气,但实际上,黑格在说完这番话之后,就找到了威尔逊,讨论如何利用英吉利海峡的海港帮助他们的部队撤离法国。

这个时期,也是协约国实际上最危险的时期,法国内阁命令一旦战事紧张,法军部队应该放弃支援英军,保证巴黎的安全。

而英军虽然喊着要“战斗到底”,实际上也在打随时撤退的主意。

在英军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服从黑格的命令,比如普卢默就没有遵循黑格“坚持到底”的命令,哪怕是当德国人进攻黑格在去年以25万人伤亡换来的阵地时,普卢默也毫不犹豫的撤退。

普卢默的果断使英国人避免了更大的伤亡,在接下来的两周内,普卢默一直在撤退。

普卢默并不是一路狂奔,每当撤退到一定程度时,普卢默就会命令部队停下脚步,建立起一个如果不依靠火炮就很难攻克的阵地。

德国人不得不频频停下来,等待移动缓慢的火炮部队赶上来支援。

而在德国人的炮兵赶上来的时候,普卢默已经放弃了阵地,继续向后方撤退。

这种机动灵活地战术令德国人的进攻变得断断续续,德国人的每次努力都像是用尽全力挥出一拳,却打在松软的棉花上,哪怕是获得胜利,也没有任何畅快淋漓的感觉。

直到五月初,普卢默仍然在使用这种战术,一直到法军的增援部队赶到,普卢默才选择坚守。在这两个星期之内,普卢默给德国人造成近十万人伤亡,自己仅仅有四万损失,这对于英国人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得了的胜利。

到五月初,德国人看似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并没有控制具有战略价值的支点,到五月初,德国人距离亚泯不远,距离阿兹布鲁克也不远,距离凯默尔山和德凯特山也不远,只要夺取任何一个地方,德军就能控制伊普尔以及周边地区。

鲁登道夫的胃口很大,他并不是进攻其中的某个点,或者是某两个点,而是进攻所有具有战略价值的地区。

这严重分散了德军逐渐变得有限的兵力,向亚泯和阿兹布鲁克的攻击行动都失败了,只有攻击凯默尔山的行动获得成功。

但在攻占凯默尔山之后,鲁登道夫也没有了足够的兵力继续攻击德凯特山。

此时的鲁登道夫又犯了一个大错误,如果鲁登道夫命令部队继续攻击,那么德凯特山绝对无法阻挡德军的攻击,哪怕是鲁登道夫大胆一点只派出一个师,德凯特山也会成为鲁登道夫的囊中之物。

但此时的鲁登道夫异常的谨慎,他命令德军停止进攻原地待命,于是战机稍纵即逝。

等第二天德军有了援兵发动进攻,福煦已经调动了足够的兵力守住德凯特山。

鲁登道夫犯下了和在亚泯地区一样的错误。

当北部地区彻底陷入僵持的时候,鲁登道夫不得不把视线投向南部的秦致远。

此时在秦致远对面的,是巴伐利亚皇子率领的近30个师,总兵力仍是秦致远的两倍以上。

在整个五月份,德军蒙受的损失比四月份更大,到目前为止,德军的伤亡高达35万人,几乎每十名德军士兵就有一人出现伤亡。

与之相对的,是协约国的实力在不断增强,在整个五月份,有25万美军士兵抵达法国,在潘兴手下的中层军官中,有一些在未来光芒四射的人物,比如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比如乔治·马歇尔,比如乔治·巴顿。

秦致远手中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五月份,又有两个华人步兵师和一个安南步兵师加入现役,这些士兵只剩下一部分训练科目没有完成,但在兰斯的近两个月内,这些功课全都补上,等于是接受了全部的训练内容。

五月底的时候,秦致远手中的部队和战前的规模差不多,八个华人步兵师、一个装甲师、一个空军师,三个安南师、两个塞内加尔师,以及一个美军旅。

和秦致远隔河相望的巴伐利亚皇子手中虽然有30个师,但这些部队并不是齐装满员,其中有一部分师的兵力甚至不足一万人,为此鲁登道夫在六月初解散了100个营,把这些部队充实到其他部队中,保持部队有足够的战斗力。

鲁登道夫越来越荒谬了,他总是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

实际上,现在对德军士气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兵力不足,而是看不到任何希望,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第363章 狩猎红男爵

在持续对法国保持压力的同时,德国在其他战场上正在不断获得胜利。

五月中,德国的罗马尼亚签署了加列斯特条约。

在这份条约中,德国人延续了和俄罗斯签订条约时的没有远见的贪婪,对罗马尼亚同样进行了残酷的压榨。

罗马尼亚人被迫将他们的油田租借给德国99年,在这份条约中,罗马尼亚人几乎得不到任何利益,所以可以想象罗马尼亚人的愤怒。

在加勒斯特条约签订之后,鲁登道夫的下一步方案终于出炉,这一次鲁登道夫的目标变成了兰斯以及苏瓦松。

很不幸,这两个地方都在秦致远的防御范围之内。

鲁登道夫的目标是要威胁巴黎,同时要把弗兰德斯的法军部队吸引到兰斯地区,这样,鲁登道夫就能继续在弗兰德斯发动进攻,以打破僵局。

为了保证达到战术目的,鲁登道夫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准备时间长达一个月,不仅要准备炮弹,还要调动步兵师,巴伐利亚皇子手中的部队很快增加到50个师,他们将对外籍军团负责的战线发动一次强力攻击。

在目标的选择上,鲁登道夫又一次犯下错误,如果鲁登道夫不把目标定为兰斯或者是苏松瓦,而是定在凡尔登,那么德国人会势如破竹。

目前负责防守凡尔登地区的部队是法军第7集团军,这个集团军是拼凑而成的部队,很多士兵没有经过足够的训练,甚至有全部是40岁以上的男子组成的部队。

或许正是因为秦致远对阵德军部队的战绩太过辉煌,鲁登道夫无法漠视秦致远,这把促使鲁登道夫把秦致远率领的外籍军团当成下一个目标。

六月初,德国人完成了所有的战术准备,进攻即将开始。

就在德国人进行战争准备的时候,秦致远也没有闲着。几乎是每一天,都有从巴黎抵达兰斯的军列,上面装满了的炮弹和食品,福煦对于德军的进攻也有所预感,因此加大了对兰斯的补给力度。

整个五月份,秦致远在兰斯囤积了700万发炮弹,近260吨各种食品,同时还有超过40万瓶各种酒水。

酒水的供应超出秦致远的预料,以至于秦致远不得不给负责调配物资的布鲁诺·阿贝尔·加西亚发电报,要求把酒换成柴油。

加西亚现在还没有意识到油料对于坦克部队而言意味着什么,秦致远的部队囤积了45吨柴油,听上去或许挺多,实际上如果坦克全部开动,那么只够两天的消耗。

六月十号,德国人几乎是同时对拉昂和香槟沙隆的防线发起炮击,包括中间沉寂的兰斯在内,德军发起进攻的战线宽度达到80公里,第二次兰斯战役开始。

德国人的目标明确,那就是使用他他们惯用的钳形攻势,从兰斯两侧取得突破,然后两面夹击兰斯,打开通往巴黎的大门,威胁巴黎的安全。

当巴黎感到威胁的时候,福煦就会把部队从弗兰德斯抽调回来,鲁登道夫就可以顺利歼灭那些孤立无援的英军。

对于即将发动进攻的德军而言,不幸的是,从拉昂到香槟沙隆,都是由外籍军团负责防守,这个骨头很难啃。

然而对德军比较幸运的是,负责防守德军攻击重点的阿米方丹地区的,是刚刚抵达前线的过分乐观的美军第84旅。

而负责香槟沙隆地区防御的,是两个管理不甚严格的塞内加尔师。

在德国人开始炮击之后不久,双方的空军部队先一步在天空中缠斗。

秦致远手中的战斗机有近百架,听上去不少,但实际上远远比不上巴伐利亚皇子拥有的战机数量。

福煦及时发现秦致远的窘迫,派出英、法联军的战机群助战。

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空中到处是来回穿梭的战机身影,不时有战机临空解体,更多的战机冒着黑烟被击落,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下,飞行员都很难逃生。

华人空军中最大的王牌包德水也随队出击,并且在兰斯上空遭遇了大名鼎鼎的红男爵。

没办法,红男爵的飞机实在是太显眼了,那种令人刺目的红色对懦弱的人来说代表着死亡,但对包德水来说,这种红色代表着挑战和激情。

在过去的两个月内,红男爵获得了50个战果,他的总战绩现在已经达到92个。

这令协约国的飞行员们大受刺激,协约国的飞行员们纷纷把自己的机鼻也漆成红色,表示自己一定会打下红男爵。

在休战期间,秦致远为外籍军团的战斗机设计了一套战术。在每次攻击行动中,外籍军团的飞机都是两架同时出动,一架负责吸引敌机的注意力,当敌机开始和第一架飞机低空缠斗的时候,另一架从高处俯冲,给敌机致命打击。

这种二战中大行其道的作战方式在一战中简直是所向披靡,仅仅是开战的两个月来,华人空军中就诞生了8位王牌飞行员。

包德水还是最耀眼的那一个,现在包德水的战机有37个战果,就连他的僚机都成了王牌飞行员。

也正因为华人空军的威胁,巴伐利亚皇子保持了高度的谨慎,他要保留一支空军力量,用来对付华人空军。

红男爵也因此没有丧命在索姆河地区。

但在兰斯地区,红男爵的日子也不好过。

十号当天,红男爵率领他的狩猎大队飞临奥梅南库尔上空,准备驱逐这一地区的协约国战机。

巴伐利亚皇子有足够的情报证明,秦致远的指挥部就在布里蒙,而布里蒙距离奥梅南库尔仅有五公里。

在奥梅南库尔,红男爵率领的狩猎大队和包德水率领的第一空战团相遇。

现在可没有雷达,飞行员们想发现敌机,只能靠目测,而飞行员们的视力和普通人相比都是堪称变态的。

红男爵和包德水几乎是同时发现了对方,和红男爵一样,包德水也把自己的飞机喷成红色,而且并不仅仅是后半部,而是整个机身,包括庞大的机翼在内。

于是所有的战机都在第一时间开始爬升,意图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发动攻击。

和驾驶双翼或者是三翼战机的德军不同,华人战机几乎都是单翼,这得益于材料的进步和更大功率发动机的研发,秦致远现在手里也有飞机工厂,造出来的飞机肯定要优先满足自己的部队使用,这不归法国陆军部管。

单翼飞机在面对双翼飞机时优势很大,尤其是飞机表面经过优化处理之后,最大限度的减少的各种凹凸物,使空气对飞机的阻力降低到最小,同时安装在两个机翼上的机枪拥有更强的火力,是德军的两倍以上。

从爬升阶段开始,华人战机就占据了明显优势,他们的爬升速度更快,在相同时间内,爬升的高度更高,这样在开战的时候,华人战机就能拥有更大的优势。

这种优势反映到战场上,结果就是德国战机纷纷被击落。

红男爵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被击落,但他也被包德水盯上,不得不用尽浑身解数试图摆脱,左支右拙狼狈不堪。

战机在空中缠斗时,低空性能非常重要。

拥有流线造型的外籍军团战机其实在低空作战领域性能还不如双翼战机,因为他们的速度太快,一不小心就会飞过头错过攻击位置。

这并非无计可施,可以打开扰流板增大空气阻力,同时使操纵飞机更精准,也可以选择轻骑兵战术,一触即走,不给敌人反击的机会。

包德水选择的是轻骑兵战术。

轻骑兵战术简单说就是利用战机更快的速度反复袭扰敌人,就像是蒙古轻骑兵的“曼古歹”,凭借高速占据目标上方,对敌机实施俯冲打击,如果击毁敌机就寻找下一个目标,如果没有击毁,那就凭借高速快速脱离,在远端绕个圈继续占据优势地位俯冲。

拥有更好战机,拥有更好战术的外籍军团战机凭借这一战术几乎是无往不胜,这几个月来,德军战机吃足了苦头,现在终于轮到红男爵。

包德水的空战团有48架战机,在第一波攻击中,他们击落了11架德军战机,自身也有两架被击落,同时有两架被击伤。

然后就是混乱的空战,这种时候就不用追求什么战术、编队了,别管用什么方法,能把敌机揍下去就行。

包德水发现红男爵之后,和自己的僚机窦勇毅打了个手势,然后压下机头,对准红男爵的方向急冲而去。

窦勇毅和包德水已经在一起配合了半年多,彼此心意相通,了解包德水的意思。因此看到包德水俯冲,窦勇毅继续爬升,准备进行第二次俯冲。

红男爵可是个大目标,就在包德水俯冲的同时,足足有三架战机都在向着红男爵的飞机发动冲锋,谁都不想放过这块大肥肉。

红男爵的飞行技术确实厉害,在第一波攻击中既然毫发无损,不过他的好运气也到此为止,因为很快,僚机们也开始俯冲,而主机都已经高速脱离,准备抢占有利位置继续俯冲。

循环往复,没有片刻停息,知道达成战术目的。

这就是包德水他们的战术,打不过你也要耗死你。

红男爵手下的狩猎大队成员们发现了指挥官的危险处境,他们纷纷奋不顾身过来支援,但没有任何作用,空战团的其余战机并没有闲着,他们也在进行娴熟的双机编队作战,很快就将狩猎大队的战机一一击落。

狩猎大队——这个令西线飞行员闻风色变的魔鬼终于成了别人的猎物!

第364章 没有援军

只用了半个小时,奥梅南库尔空中的战斗就全部停止,名噪一时的狩猎大队全军覆没,无一逃脱。

红男爵也被击落,但不在包德水账上,这让包德水非常遗憾。

外籍军团的战果统计方式和法军的统计方式有所不同,如果是群体攻击,那么战果只会记在最后一个发起攻击的战机头上。

如果按照法军的统计方式,击落红男爵的荣耀同样属于包德水。

好在这个战果最终记在包德水的僚机窦勇毅头上,这令窦勇毅欣喜若狂,这一战之后,窦勇毅也将成为击落十架敌机的“双料王牌”,而整个空战团又增加了两个“王牌飞行员”。

炮击从凌晨三点开始,一共持续三个小时,大约4000门火炮和4000门迫击炮参与炮击,从规模上来说又创下一个记录。

当炮击停止的时候,14个师的德军部队同时在阿米方丹和香槟沙隆发动攻击。

秦致远的担忧果然被证实,这两个地方的部队都没能守住阵地。

首先崩溃的是香槟沙隆。

其实在香槟沙隆,除了塞内加尔的两个师,现在还有丹尼斯·杜谢恩将军率领的第九集团军的一部分。

丹尼斯·杜谢恩以前担任过福煦的参谋,在大战中也快速的被提拔上来,当秦致远向福煦表达了对香槟沙隆的担心之后,福煦派出丹尼斯·杜谢恩的一部分军队协助防守香槟沙隆。

丹尼斯·杜谢恩派出的部队是三个英军师,这三个英军师现在都不满员,他们本来应该待在后方休整,同时逐步补充兵力,但前线的激战没有给他们太多休整的机会。

在德国人发动进攻之前,丹尼斯·杜谢恩本来有机会加强防御。

他的部队俘获了两名迷路的德国人,一名是军官,一名是士兵。

在押送俘虏的过程中,那名士兵和负责押送的法军士兵攀谈,言语中透露了德国人即将发起进攻的信息。

这虽然遭到军官的严厉训斥和矢口否认,但马上被上报。

于是军官和士兵被分开审讯。

士兵交代了更多信息,比如他们已经领到了足够的子弹和手榴弹,这是一个德军即将发起进攻的重要信号。但同时士兵并没有领到战地口粮,所以无法确定进攻发起的时间。

在审讯军官的过程中,军官侃侃而谈,声称德军并没有任何攻击计划。

负责审讯的英国军官没有绕圈子,直截了当的告诉德国人:如果你说谎,将会被当成间谍处理。

军官害怕了,终于交待出更多东西,包括德军将在十号早晨发起进攻。

英军指挥官汉密尔顿·戈登马上把这个情报上报给丹尼斯·杜谢恩。

丹尼斯·杜谢恩却不以为然,他傲慢的回复:没有人证据表明德军即将发起攻击。

回复之后,丹尼斯·杜谢恩离开香槟沙隆,去巴黎和他的情人幽会。

然后德国人在第二天凌晨发起进攻。

丹尼斯·杜谢恩安排的防御阵地也有问题,秦致远本来把两个塞内加尔师安排在伊普尔运河后面,包括炮兵阵地在内,阵地纵深大概五公里。

相对于兵力而言,这个不熟很正常,但在丹尼斯·杜谢恩抵达香槟沙隆之后,防守部队增加到五个师,阵地纵深还是五公里,这就不合时宜。

于是德国人炮击可以轻易的将前线阵地和后方的炮兵阵地全部覆盖,而德国人此时并不吝啬炮弹。

在铺天盖地的炮击中,两个没有经过严格管理的塞内加尔师首先崩溃,然后是伤亡惨重的三个英军师,负责攻击的德军第七集团军轻易就跨过伊普尔运河,向香槟沙隆前进。

秦致远得到攻击消息后,第一时间调派向安康师以及胡阳舒率领的一个安南师前往增援,增援的位置并不是伊普尔运河,也不是比西河,而是香槟沙隆后方的马恩河。

秦致远对英军师和塞内加尔师的战斗力感到悲观,估计要在马恩河才能顶住德军的进攻。

和秦致远设想的差不多,德国人上午十点跨过了伊普尔运河,下午三点又跨过了比西河,晚上七点的时候抵达香槟沙隆。

仅仅是第一天,德国人就在20英里宽的战线上前进了15英里,这是个辉煌的胜利,相对于以往和外籍军团对战时的战绩而言。

对于现在的进展,巴伐利亚皇子仍旧不满足,他要求部队继续进攻,前进前进再前进。

但第七集团军已经筋疲力尽,他们没有能力攻击严阵以待的外籍军团阵地,仅仅是发起了一次试探性攻击,德军不再贸然进攻。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马恩河防线后一片凄惨,三个英军师现在加起来不到一个师的兵力,两个塞内加尔师更是伤亡惨重,小黑们在德军开始炮击时出现了混乱,很多士兵跑出防炮洞想逃回后方,结果不是被炸死就是被毒气弹熏死。

统计结果令秦致远和丹尼斯·杜谢恩无言以对,整整近七万人,一天之内损失了四万六千,只剩下两万多凄惶不堪的士兵渡过马恩河。

肯定应该有人为此负责,但不应该是亚历克斯·斯蒂尔和汉密尔顿·戈登,亚历克斯在战斗中阵亡,汉密尔顿则是身负重伤,一直在昏迷之中。

在阿米方丹,德军同样有进展。

麦克阿瑟太激进了,他把部队放置在第一线,直面德国人的炮击。

美军士兵确实不缺少勇气,但面对如交响乐般复杂的炮击,美军的勇气起不到任何作用,在德军炮击的过程中,大约3000美军士兵阵亡,同样数字的美军受伤,第84旅基本上被打残。

等到德军的地面部队开始攻击的时候,美军的战斗意志发挥了作用,士兵们挺着安装了刺刀的步枪,和德国人一寸一寸的争夺阵地。

潘兴犯下了和福煦他们在战争之初同样的错误,潘兴认为,士兵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