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具体到现实,秦致远曾经被人刺杀过,虽然没有成功,但鲁登道夫确实是死于刺客枪下,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就在前几天,被迫签订合议,承认兰芳独立的维拉尔杜姆溺毙在自己家里浴室的浴缸里。

这又是一桩谋杀。

“秦,我们可以直接报道吗?”有记者明显被吓住了。

“一个字都不用改!是我做的,我绝对会承认,并且会承担责任。但如果不是我做的,那么对方就要承担责任。”秦致远没打算隐瞒。

就算是一时半会残酷的报复还轮不到头上,秦致远也要让他的敌人生活在恐惧中。

秦致远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和外籍军团作对,绝对没有好下场。

其实在秦致远和外籍军团出现之前,华人在国际上的形象是丑陋的,是懦弱的,是谨小慎微的,是“爱好和平”的。

丑陋是因为那格格不入的大辫子,懦弱是因为没有底气,谨小慎微是因为背后没有强大的祖国撑腰,至于“爱好和平”,那是因为打不过……

这个新闻发布会,是秦致远第一次公开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是兰芳在世人面前第一次发出声音。秦致远必须要强硬,必须要睚眦必报,必须要毫不退缩,因为秦致远不仅仅代表自己,更代表外籍军团20万士兵,代表兰芳的700万华人。

“那么秦,接下来你会去兰芳是吗?”一名记者扯开话题。

刚才那个话题实在是太沉重了,所有的记者都感觉心有余悸,恐怕他们现在最大的欣慰是:还好,我没有和外籍军团结仇……

真是的,想结也不是那么容易结上的。

对于现在的秦致远来说,一般的言语攻击秦致远还真不放在心上。正所谓“你能伤害的都是爱你的人”,正是因为在乎,才会收到伤害,正是因为太无条件的付出,所以才会令人感觉不值得重视。

“对,接下来我会先去兰芳待一阵子,无论如何,那里的人信赖我,他们既然相信我,那么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等过上一段时间,我会考虑接受陆军部的职务,如果到时候印度支那总督的位置还空缺的话。”秦致远聊点轻松地话题,总不能一直纠结在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上。

“哈哈,秦,那你可要小心点,如果我在陆军部长的位置上过的不愉快,说不定我会选择去远东,到时候咱们两个做邻居。”利奥泰笑得开心。

看看人家这境界,做个邻居都能上升到国家层次上,想串个门估计都要坐飞机去。

“呵呵,那当然好,说不定到时候咱们三个还能这么坐在一起。”秦致远另有所指。

一起?

这可是个大新闻。

齐刷刷的手臂再次举起来。

“元帅阁下,听秦的意思,您会选择去兰芳吗?”一名记者满脸好奇。

“哦,是的,我已经决定接受兰芳的邀请,前往兰芳担任军部顾问。”福煦轻描淡写,根本不看那些碎了一地的眼珠子。

福煦现在可是协约国总司令,法国唯一的一位元帅,如果他本人担任兰芳军部顾问,那兰芳这个军部的级别可够高的。

“嗨,别用那么惊诧的眼神看着我,我会前往兰芳,仅仅是因为他们给的薪水足够高,而且我看过他们给我准备的房子,那可真漂亮,简直无与伦比。”福煦眉飞色舞。

为了给女婿打广告,福煦也算是不遗余力。

当上协约国总司令,福煦已经达到人生的巅峰,现在世界大战结束,福煦也到了该退隐的时候,如果再留下来,已经不合时宜,因为再也没有合适的职位用来安置福煦,不管让福煦担任任何职务,对于福煦来说都是侮辱。

前往兰芳则不同,谁都知道福煦和秦致远的关系,福煦加入兰芳,可以看成是福煦对晚辈的爱护之举,这未尝不是一段佳话。

只是这种“佳话”,对于法国陆军部来说就不是那么友好。

但陆军部长利奥泰不好表态,他和秦致远、福煦的关系都很好,因此只能摇头苦笑。

“那么科西嘉岛呢?秦,科西嘉岛上的那些研究所和工厂怎么办?你会把他们搬回兰芳吗?”一名记者提出一个敏感的问题。

自从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之后,科西嘉岛在法国的地位开始变得越来越敏感。

现在的科西嘉岛,已经不是两年前那个可有可无的蛮荒之地。

现在的科西嘉岛,不仅不需要法国政府输血,反而已经可以反哺法国,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仅仅是一个青霉素工厂就已经令法国政府收获颇丰。

更何况科西嘉岛上还有两个无比繁华美丽的城市雷霆市以及三叉戟市,在传闻中,那里已经是人间天堂。

现在的科西嘉岛,在法兰西共和国中地位和“自治领”差不多。

科西嘉岛向法国缴纳赋税,服从法国政府管理,但不接受法国政府派驻官员,也不接受法国政府驻军,科西嘉岛的一切都由雷霆市和三叉戟市的两个市议会决定,哪怕是法国政府也无权干涉。

谁都知道秦致远和外籍军团在科西嘉两年所付出的努力,如果秦致远要撤走科西嘉岛上的华人,那么科西嘉说不定就会恢复以前的状态,那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不,不会,科西嘉是法国的科西嘉,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科西嘉的位置,别忘了,我现在还是法国人呢。”秦致远立场坚定。

嗯嗯,这话对于现场的众人来说,真是一粒定心丸。

第396章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从第二天开始,民国针对外籍军团的抹黑风潮全部偃旗息鼓。

还抹什么呢,秦致远已经主动表态放弃民国国籍,再继续骂下去,好像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吧。

秦致远的决定,确实符合很多人的心意,按说求仁得仁理应击掌庆贺,但不知道怎地,所有前一阵子还上蹿下跳的那些人集体失声。

他们怕了!

从传统意义上讲,华人世界一向是文贵武贱,因此那些个文人清客是看不起秦致远的,或许秦致远在他们心中,还是那个无奈出国讨生活的民夫,再加上欧洲远离民国万里,算是鞭长莫及,因此那些个文人记者才会无所顾忌的大放厥词。

但当这场“全民狂欢”成为过去式,当秦致远发出威胁的时候,所有前一阵子参与抹黑外籍军团的人都感觉到打心底泛起的寒意。

尤其是京师的几家报社里的主编和记者。

在前一阵子的“全民狂欢”中,京城的几家报社表现最为抢眼。

虽然华人已经在洋人身上吃过不少苦头,但在很多京城人眼中,真正的洋鬼子都是“蛮夷”,更遑论秦致远这个假洋鬼子。

因此他们黑起秦致远和外籍军团来,格外的没有底线,有关外籍军团的几次“大起底”,都是京城媒体人率先发起的。

在这方面,他们确实有优势,天子脚下嘛,消息灵通嘛,神通广大嘛……

但这一切,都将会成为他们的催命符,消息越是灵通,神通越是广大,死的就会越快。

京城人确实是有门路,就在秦致远发出威胁当天,一位前几天在“抹黑行动”中表现格外积极的某报社主编就前往美国驻华使馆,想加入美国国籍,并且移民美国。

要说这位主编其实以前就曾经留学美国,回国后因为身上有“留学生”的光环,顺利在京城某大学谋了一个职位,并且还自己利用手头的资源开办了份报纸,端的是如鱼得水。

就在前一段时间,美国驻华公使曾经和这位主编说过,如果他愿意,随时可以加入美国国籍。

也正因为没有后顾之忧,所以这位主编在前一段时间表现的极为无畏,第一个骂秦致远“国贼”的就是他。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前一阵子还热情邀请这位主编加入美国国籍的驻华公使这一次却是没有那么痛快,虽然这位主编表现的非常诚恳,虽然两个人谈笑风生更胜以往,但只要说到加入美国国籍这件事上,公使马上就会顾左右而言他,不给任何承诺。

这,这简直是落井下石嘛……

主编气急攻心,立即直言不讳的指出公使出尔反尔。

公使面色难看,但任由主编叫骂不休还是没有任何表示。

越是这样,主编的感觉就越是心虚。

于是软缠硬泡之下,公使实在抹不开面子,拿出一份名单给主编:诺,这是兰芳大公国昨天给的名单,如果谁敢包庇名单上的这些人,兰芳将视作敌对行为。

敌对行为,那就是要开战了!

开什么玩笑,世界大战打了四年,外籍军团有多能打全世界都看在眼里,20多万眼睛都绿了的外籍军团士兵正满世界找敌人想找点事儿干,这种时候刺激外籍军团,那可就真是找刺激了。

公使的意思很明白,您看,不是我们不想帮你,实在是说不过去,前一阵子你们造谣一时爽,那么现在就请全家火葬场吧。

再说了,您那么能扯的,万一加入美国国籍,到了美国把国会那帮老爷忽悠的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那可就好看了。

看着名单上一个个熟悉至极的名字,主编的手在颤抖,主编的心在抽搐,那上面第一个名字就是他的。

那和正,京城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民日报》主编,其人同日本驻华公使关系密切,并通过花旗银行香港分行有经济往来。家庭住址:京城耳朵眼胡同6号,京郊通县有别院金屋藏娇,和陕西胡同丽春院头牌小桃红关系密切,自11月7号开始,那和正在《新民日报》上发表17篇署名文章,全部文章见附录一,1919年1月1号京城学生前往天津码头游行抵制外籍军团归国的主要组织者。

这上面的所有信息里,最令那和正感觉刺眼的就是和日本驻华公使有金钱往来这一节,如果这个消息被公之于众,那和正几乎肯定会身败名裂。

“这,这是污蔑!”那和正双手颤抖的简直连名单都拿不稳,如果这份名单只有一份,他这会生吞了的心都有。

“哦,你是指花旗银行?那没有问题。”美国驻华公使轻描淡写。

“怎么可能没有问题?这上面说有就有吗?花旗银行的账目是谁想查就能查的吗?”那和正简直是要出离的愤怒,虽然这张纸上写得都是事实,但那和正不想承认,那会让他有一种被扒光了示众的羞耻感。

“如果是别人当然不可能,如果是秦想查账,那么一定可以查得到,有个情况你可能不知道,秦是花旗银行的股东之一。”美国公使解释的很详细。

如果不是看在老朋友的份上,美国公使才懒得解释,这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戏码,坐看风云变幻多好。

“秦是花旗银行的股东之一?这么可能?他一介武夫,何德何能居此高位?”那和正口不择言。

对,这或许才是那和正抹黑秦致远的主要原因,秦致远一介武夫,何德何能据此高位?

如果换成我来干,那么我会干得更好!

那和正心里确实这么想过,也不仅仅是那和正,这张名单上很多人都这么想过。

然后越想心里就越是失衡,直到最后演变成歇斯底里的爆发。

嫉妒,这是罪恶本源之一。

“那,有件事你可能没搞清楚,秦不仅仅是军人,现在,用商界巨头来形容秦丝毫不过分,直到雷诺集团吗?那是法国最大的企业,掌舵人路易斯·雷诺和秦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一起投资了飞机厂、石油公司,以及LLL……哦,就是你身上这件猎人服饰,这就是LLL公司的产品。”美国公使脸上满满的都是怜悯。

敢得罪这样一个人,真的是需要勇气的。

从这方面讲,美国公使还真是佩服那和正。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那和正看着身上崭新笔挺的猎装上衣,言语中充满难以置信。

“怎么不能可能呢,我之前提醒过你的,很明显你并没有放在心上。”美国公使表情复杂。

就像是秦致远忽视了民国,民国国内的人们也忽视了秦致远,他们只知道秦致远率领的外籍军团战绩斐然,根本不知道秦致远能在其他领域有什么样的成就,不知道秦致远目前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确实不知道,别说是在20世纪20年代,就算是到了21世纪,很多人的生活圈子也不过是周围二三十公里,他们不去了解发生在其他地方的新闻,也不想了解。

再说了,两个月前的那和正,就算是有人告诉他秦致远有多大的能量,估计那和正也不会相信。正是因为曾经前往美国留过学,那和正才知道一个华人在白人世界想出头有多难。

那和正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出的美国公使馆的大门,出门之后,当一月份的冷空气扑面而来,那和正才感觉到浑身冰凉。

当然那和正并没有放弃,从美国公使馆出来之后,那和正拐了个弯,又去了日本驻华公馆。

日本人驻华公使和那和正是老朋友了,他们有着愉快的合作记录,因此日本驻华公使很亲热的接待了那和正。

亲热归亲热,当提到加入日本国籍的时候,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同样是一脸为难:“那君,请原谅,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也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日置君,当初你可不是这么说的,要不是因为你们的承诺,我也不会针对秦致远和他的外籍军团,现在秦致远和他的外籍军团已经发出战争威胁,难道你们大日本帝国怕了吗?”那和正心中悲凉,嘴上还试图挽救。

如果不是当初日置益的金元攻势,再加上日置益的安全承诺,那和正也不会亲自出马,他或许不知道秦致远的全部实力,但外籍军团的实力在那摆着呢,20万人,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北洋六镇才多少军队?

如果不是日置益的安全保证,日置益给再多钱,那和正也不会以身犯险。

钱当然是个好东西,但有命挣也要有命花才行。

“那君,请冷静一些,我们正在设法从中斡旋,这件事,不是加入日本国籍远走他乡就能解决掉。”日置益也头疼,哪怕是有一线可能,日置益也不愿意干那过河拆桥之事。

过河拆桥实在是太败人品,就像是写小说的写着写着没有任何征兆就太监,让人入了一次坑,就别想再让人再入第二次。

如果日置益现在摆明了不管不顾,那么日置益以后在民国将寸步难行,这样的人品,没有人敢和他合作。

“冷静?我怎么冷静?难道等秦致远派出的人到我的家门口再让我想办法?不行不行,我要申请政治避难,我要前往日本……”那和正已经乱了方寸。

日置益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那和正。

想想看吧,躲在民国这几亿人中间如果都躲不过去,那么到了日本,秦致远就找不到了?

别开玩笑了。

这一天,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到处奔走,也不知道有多少悲欢离愁。

接下来几天,民国国内的报纸大面积停刊,很多家报社一夜之间人去楼空,小猫小狗都不见两三只。

可惜很多事,躲是躲不过去的。

第397章 资本的碾压

1919年的一月份,对于曾经是百花齐放的民国新闻出版业来说,绝对是悲惨的一个月。

如果事后回头看,1918年底充满浮躁和暴虐的两个月,就是那些小报最后的疯狂。

正是因为那两个月的“全民狂欢”,为民国的新闻出版业敲响了丧钟。

什么叫“小报”,和英国的《泰晤士报》、法国的《费加罗报》、美国的《纽约时报》比起来,只要没有全国发行的报纸都是小报。

如果这么算起来,民国所有的报纸都是小报。

就在一月底,一家名为《每日新闻》的报纸在天津法租界悄无声息的创刊,首日的创刊号发行量即达到10万份。

十万份?

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会感觉震惊,尤其是以前的媒体人,因为就在一个月之前,京城所有的报纸加起来,单日总销量也没有达到过5万份。

销量之所以如此恐怖,其实原因很简单,这家《每日新闻》的报纸根本就不是买的,而是送的,并且这样的免费赠送会持续一个月。

免费赠送……

这可让那些要靠卖报收回成本进而盈利的小报社怎么活?

别说报纸的赢利点要靠广告之类的话,你报纸都没有销量,谁都不会在上面做广告。

也并不是所有额报纸都靠卖报纸才能生存,还是有一部分报纸有额外收入的,比如某些来历不明的资金援助,所以那些报纸还有坚持一段时间的能力。

既然钱都不是问题,这时候拼的就是版面内容了。

哪怕同样都是赠送,拿回家仔细品读和拿回家放茅厕里当厕纸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于是此时很多人惊讶的发现,《每日新闻》居然在全国拥有16个大型记者站,雇佣了超过200名职业记者。并且《每日新闻》同时在海外的多个国家拥有分部,和英国的《泰晤士报》、法国的《费加罗报》、以及美国的《纽约时报》是合作关系,彼此之间资源共享,可以互通有无,很多时候一则新闻居然能够做到在数家报纸同日见报。

同时《每日新闻》并不是刚刚诞生,而是已经发行了一段时间,在兰芳、在科西嘉、在法国、甚至是在美国,《每日新闻》已经拥有一群固定的读者,《每日新闻》从其他地方挣的钱,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民国的亏空。

这就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了,估计那些小报背后的金主也不一定有这么大的能量。

什么叫资本的力量?

这就叫资本的力量!

人家根本不跟你在低层面纠缠,直接用金钱摧毁你那点好不容易弄出来的话语权。

《每日新闻》大致分三个版面,一个是国际时政,一个是民生杂谈,还有一个是商界要闻。

国际时政部分大多是转载,全部是前一日内发生在全世界各个角落里的重大新闻,从正在进行的巴黎和会到英国皇室的花边新闻无所不包,关心国际形势的人可以从这里找到想要的任何东西。

几乎每一篇报道,都会加上“编者按”,不仅详细说明转载的出处,并且对作者的情况以及文章的背景进行简单介绍,让读者对文章涉及到的国家背景以及作者的政治倾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与其说是新闻,不如说是科普读物,既让那些关心时政的政界人士对于国际局势有更清晰的把握,又让新读者能够迅速适应,不至于一头雾水。

民生杂谈主要放在国内,从正在进行的南北大战到仍然窃据在紫禁城里的前清皇室偷偷转移文物无所不包,这类文章只阐述事实,不加任何分析,没有任何评论,是非曲直任凭读者判断。

民生杂谈通篇没有专栏,也没有所谓的“国文大师”的评论员文章,就是简单的新闻报道,没有任何私货夹带。

这简直让很多“大师”忧惧交加,没了报社的供奉,没了读者的追捧,“大师”还能称为“大师”吗?已经一把年纪的大师还能和正当花季的女学生们正常交流吗?

其实民国的“大师们”生活很舒服的,他们本身都在各大院校任教,领着堪称天文数字的薪水,每天在报上骂骂人就有额外收入,兴致上来了还能和女学生们谈谈理想,真是日子过的不要太滋润哦。

一个令人意外的事实是,民国期间几乎所有的“大师”都是文学类的,理工类以及农林类寥寥无几,但就是这帮习惯坐而论道,只会夸夸其谈的家伙,居然一个个都被冠以“大师”的名号,实在是令人无语。

真要是爱国,那就别整天指手画脚的针砭时弊,换你上去没准一年能修200万公里铁路,最起码做好份内之事,让学生们安心待在教室里学习,而不至于隔三岔五就上街游行,那样除了哗众取宠,培养出来一群愤青以达到为自己扬名的目的,对国家没有任何作用。

最后一个商界要闻,这就是一个万花筒,从洗衣机的作用到暹罗的大米价格无所不包,普通人去看只能看到京城哪家饭馆物美价廉量又足,目光敏锐的商界精英自然能发现商机。

不管到什么时代,信息的不对称才能导致暴利的产生,于是几乎是在一个星期之内,《每日新闻》就收到上万份订阅要求,这写读者绝大部分都是商人,他们的目光自然是集中在商界要闻版面,至于其他两种也附带着一并订阅,哪怕不能产生利益总是能开阔眼界不是。

仅仅是一个创刊号,国内很多人突然才发现,原来全世界已经都不打仗了,只有民国还是烽烟四起;原来前清虽然已经覆灭,但紫禁城里居然还住着皇帝,并且一直在偷偷的转运原本属于全体国民的财产。

于是民众视线的焦点马上就从外籍军团转移到国内的军阀以及紫禁城里的皇帝身上。

其实外籍军团什么的真的没几个人关心,很多老百姓在之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外籍军团,在游行中表现最为激愤的很多学生在之前根本就没见过外籍军团里的哪怕是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是很多有心人在推波助澜,民众真的不会关心。

华人,还是非常现实的,除非是关系到自身利益,没几个人会为他人鸣不平。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国内的战乱已经危及到国计民生,前清皇室的行为更是类似于盗窃,这总是关系到自身利益了吧,于是舆论焦点马上就开始转移。

外籍军团会不会回来无关紧要,反正他们从来没有回来过,国内军阀的混战和前清皇室的盗窃行为才更值得声讨。

几乎是第二天,就有人聚集在紫金城门前要求那个已经退位的皇帝滚出紫禁城。

嗯嗯,看来“滚出去”有成为国骂的趋势。

其实这时的抗议就是零零星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