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就是五十万人,别感觉这个数字太庞大,这主要是秦致远想要用这种授勋的方式提高人们的荣誉感,让每一个参与兰芳建国过程的人都能有一件纪念品来纪念他们曾经的日子,那将是他们这一生永远无法磨灭的回忆。

视察完坤甸,秦致远和福煦并没有返回椰城,而是两人又飞去了金兰湾。

金兰湾的“海参崴号”终于完成了舾装,准备移交给兰芳海军。

这么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秦致远当然要亲眼见证,就连朱莉也会从椰城飞往金兰湾,为即将入列服役的“海参崴号”站场子。

该装之后的长门,拥有225米的长度,34。5米的宽度,同样是八门410毫米火炮,因为舰上增设了更多的防空武器,又加装了原本没有的无线电和更多的隔离舱,因此重量上有所增加,速度也降到了26节。

已经足够了,在这个平均速度还是20节的年代里,一艘能跑出26节航速的战列舰就像是装了一百个推进器一样。

和原来相比,“海参崴号”的外表和原来的“长门号”也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第一个烟囱上。

以前的“长门号”,因为第一个烟囱和舰桥距离太近,所以在快速行驶的时候,舰桥后部会形成真空,于是烟囱里的黑烟就会顺着舰桥涌进舰长指挥室,这一诟病在原来的历史上一直到昭和九年才得以解决。

现在既然兰芳海军接手了“海参崴号”,金兰湾造船厂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改装“海参崴号”,结果最后的对策和原本的历史惊人的相似,“海参崴号”撤掉了第一个烟囱,然后对第二个烟囱进行加粗。

相对于以前的加装无线电,改烟囱,这已经涉及到整体结构,于是这引起了以伊藤智二为首的日方人员的强烈反对。

伊藤智二甚至表示,如果总工张友和不考虑日方工作人员的意见,伊藤智二就将自裁,以和曾经的“长门号”同归于尽。

对于伊藤智二的威胁,张友和没有任何表示,只是命令改装继续。

这下等于是把伊藤智二架在火上烤,于是伊藤智二在表演了一出自裁的闹剧之后,又在其他人的劝阻下打消了死意,等着看张友和如何将“海参崴号”弄成一个四不像。

事实证明,张友和没有伊藤智二想的那么不堪,金兰湾船厂也有足够的施工能力,于是仅仅是不到两个月,“海参崴号”完成舾装,可以移交给兰芳海军服役。

就算是日本人继续建造“海参崴号”,日本人也玩不成这么快。

秦致远和福煦飞抵金兰湾造船厂的时候,恰逢巴斯蒂安也在,于是秦致远和巴斯蒂安一起进入食堂,准备在食堂里搓一顿。

“秦,说实话,自从我吃过你们的食堂之后,真是的,我就像是疯了一样,总督府的厨子做的饭简直是难以下咽,和这里的厨师比起来,我的厨子就像是个白痴,他连个红烧肉都炖不好,我真怀疑,前任总督大人是不是吃那种猪食吃习惯了,才会忍受那个蹩脚的厨子。”巴斯蒂安说的挺夸张。

这当然不会是事实,法国人其实做饭也不错,但需要更多精美的食材,没有中华美食这么能化腐朽为神奇。而巴斯蒂安身为法属东印度的总督,为他服务的大厨肯定也是顶级大厨,现在巴斯蒂安这么说,不过是为了修复和秦致远的关系而已。

对,就是修复关系,还记得在兰芳向日本开战之后,法国限于盟约也向日本人宣了战,但法国人的宣战更像是无奈的表演,法国人在战争中基本上没有派出一兵一卒,一直到兰芳赢得“金兰湾战役”和“宁北港战役”之后,法国人才表现的积极起来。

秦致远自认自己不是善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对于法国人的袖手旁观,秦致远自然心中有几分怨气。

所以这段时间,巴斯蒂安跑椰城跑得格外勤快。

秦致远和巴斯蒂安的关系还是不错的,面对巴斯蒂安,秦致远拉不下脸,因此面对巴斯蒂安的奉承,秦致远只能无奈的回到:“那你一会多吃点。”

秦致远可是国王,兰芳又是个极端讲究等级的国家,所以原则上说,秦致远虽然也是在食堂吃饭,但不可能和普通工人吃的一样,总是要大厨亲手整出几个菜才行。

但事实上秦致远偏偏就没有这么做,就在秦致远还没有进入食堂之前,董兴修已经从哪些普通的橱窗里要了各种各样的饭菜,这就算是秦致远的午餐。

为什么?

多简单的,防下毒啊,如果按照正常程序,秦致远一顿饭总要过个个把小时才会上来,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不仅有秦致远的贴身侍卫监督,还会有专门的试吃员。

就在秦致远和巴斯蒂安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的时候,伊藤智二和千叶太郎他们也进入食堂。

“听说明天那个魔王会来,如果咱们能执行一次完美的刺杀,会不会成为日本重新崛起的契机?”千叶太郎脑洞大开。

“好啊,你去吧。”伊藤智二面无表情,但就在下一秒,伊藤智二突然抄起面前的碟子,重重的砸在千叶太郎的脑袋上,嘴里还在大骂不休:“你这个混蛋,你是想要害死我们全部人吗?你知不知情如果你那样做了会是什么后果?你知道不知道现在日本根本就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你这个混蛋,如果想死的话,你自己去跳海好了,不要连累别人……”

可怜的千叶太郎不敢回嘴,任由菜汤从头顶顺着脸颊流下,形象狼狈无比。

就向现在的日本。

第557章 永不言退

“海参崴号”,是兰芳海军目前吨位最大,设备最新,最强大的战舰,纵然是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兰芳估计都不会兴建比“海参崴号”更大的战列舰。

兰芳确实是和法国正在联合研发“军团级”战列舰,但“军团级”就是个幌子,诱使英、美两国继续发展战列舰的幌子,兰芳海军的精力会转移到航空母舰上。

所以现在的“海参崴号”,以及未来的“乐浪号”,可能就是兰芳吨位最大的战列舰。

虽然从趋势上看,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霸主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海军中,还是有很多人坚定地认为,巨舰大炮才是决定海战结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这个交接仪式,无疑吸引了很多人都目光,包括英、法、美、德、民,他们的驻兰芳大使都回来参加这个仪式。

当然了,他们打着的是祝贺的旗号,至于心里到底在想什么,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第二天一早,各国驻兰芳使节纷纷赶到,上午9点,转交仪式正式开始。

按照兰芳军部的计划,在金兰湾舰队已经有了“法兰西号”的前提下,“海参崴号”将配属给海参崴舰队,并且会成为海参崴舰队的旗舰。

对次金兰湾舰队并没有太大意见,因为下一艘“乐浪号”将会配备给金兰湾舰队,那样的话,金兰湾舰队还是兰芳最强大的舰队。

之所以说没有“太大”意见,是因为兰芳海军部长安东尼奥本来是想把“海参崴号”交给金兰湾舰队,然后金兰湾舰队把“法兰西号”转交给海参崴舰队。

可惜这个想法被海参崴舰队司令谭学衡严词拒绝,谭学衡甚至不惜把官司一直打到秦致远哪里,也要确保“海参崴号”能加入海参崴舰队。

秦致远支持谭学衡的意见,所以就有了这次交接。

九点整,军乐团奏响海参崴舰队的军歌《海参崴进行曲》,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当《海参崴进行曲》被奏响的时候,秦致远有一种时空错乱的荒谬感。

没错,就是时空错乱,因为这个《海参崴进行曲》就是另一个时空中鼎鼎有名的《苏维埃进行曲》。

当然了,这首美国人创作的游戏音乐在这个时空绝对不存在侵权问题,秦致远甚至想过用这首歌曲当做兰芳的军歌,但终因这首歌中的俄罗斯风格太过浓郁,这个计划最终夭折。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当兰芳拿下北疆区之后,兰芳的音乐加入更多的俄罗斯元素似乎也不是什么问题,于是这首歌马上被定为是海参崴舰队的军歌,并且在不同的场合加以传唱。

“这曲子真壮观,我喜欢!”主席台上的巴斯蒂安率先向秦致远表达他的态度。

《海参崴进行曲》气势恢宏、节奏明快,就是那种单纯地只靠音乐,就能令人热血沸腾的那种,这曲子好像有种魔力,让人越听越激动,特别是配合上雄伟的战舰,身体挺拔的军人,更能表现出热血沸腾和桀骜不驯,简直是令人欲罢不能。

“回头送张唱片给你,兰芳国家乐团版本。”秦致远大方。

兰芳国家乐团,是一支为了配合兰芳国家大剧院而成立的乐团,这个乐团已经成立了半年多,乐团成员大多都是从德国高薪礼聘来的音乐家,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他们中的绝大对数都已经加入了兰芳国籍。

兰芳国家大剧院正在进行最后装修,等投入使用之后,国家大剧院就会定期开办各种音乐会、音乐节,甚至是电影节,以提升兰芳的文化形象,营造更浓郁的文化氛围。

“哈哈……那可太好了。”巴斯蒂安乐不可支。

现在的唱片,还都是黑胶唱片,灌录并不容易,特别是兰芳国家乐团的这种级别,那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就在军乐团正在演奏《海参崴进行曲》的时候,“海参崴号”就停泊在主席台正对面的码头上,虽然转交仪式尚未开始,但“海参崴号”上已经有身穿白色海军礼服的官兵在站坡,只是还没有悬挂兰芳国旗和海军旗,这也是一会交接仪式上需要转交的东西。

其实坐在主席台上,这么看“海参崴号”,真的是很有威慑力。

“海参崴号”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装,但并没有改变高大的舰桥设计,而且因为“海参崴号”又增加了一些新设备,因此“海参崴号”的高度比原来的高度还要高不少,达到了46米左右,这差不多有十七八层楼那么高。

“海参崴号”使用的舰炮是410毫米舰炮,这种口径的舰炮甚至目前美国人和法国人都没有类似的技术,只有英国人和日本人能造出来,不过在兰芳对日作战之后,美国和法国都从日本获得了410毫米舰炮的技术,假以时日,美国人和法国人的确是能造出来,不过现在还不行,所以看到“海参崴号”上的八门410毫米口径舰炮,美国驻兰芳大使格林顿·奥古斯丁和英国驻兰芳大使欧文·乔纳交换了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当然了,这样威武雄壮的“海参崴号”看在德国驻兰芳大使里宾特洛甫和民国驻兰芳大使顾维钧眼里,就只剩下欢欣和鼓舞。

对的,顾维钧目前担任民国驻兰芳大使,就在顾维钧身边,还有一个秦致远也没有想到的人,那是黄博涵的众多女儿中的一个,这实在有点意外,黄博涵的女儿会和顾维钧走得这么近,而且举止亲密。

嗯嗯,秦致远虽然是穿越人士,但也不是所有的历史细节都能记得清楚,在原本的历史上,顾维钧的第三任妻子就是黄博涵的女儿黄慧兰。

话说顾维钧今年刚满31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和黄慧兰在一起,确实是才子佳人珠联璧合。

顺便提一句,顾维钧的上一任妻子是时任民国国务总理的唐昭仪的千金唐宝玥,唐宝玥在去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中不幸身亡。

说起这位唐宝玥,这更是一位敢爱敢恨的奇女子。

唐宝玥认识顾维钧之时,顾维钧刚从哥伦比亚获法学博士学位归国,唐宝玥对顾维钧一见倾心,立即决定以身相许。

但此时顾维钧有一门自幼订下的婚事,唐昭仪知道后大怒,命令顾维钧立即返沪和未婚妻完婚。

这事自然是瞒不过唐宝玥,于是唐宝玥就和唐昭仪展开了一场关于爱情的令人瞠目结舌的角逐。

唐宝玥先是对唐昭仪说:你要是不让顾维钧和我结婚,我就削发为尼。

已经是国务总理的唐昭仪怎么会被这种小手段胁迫,于是唐宝玥的威胁落空。

唐宝玥威胁不成,就来实际行动,跑到京郊的白云庵,然后命随从通知唐昭仪:我已经择期落发巴拉巴拉。

国务总理的女儿,想要落发也不是那么容易,白云庵的观主又不傻,怎么可能招惹这个是非,唐宝玥的随从也不敢欺骗唐昭仪,于是唐宝玥的实际行动也没有产生任何作用。

不过女汉子终究是女汉子,唐宝玥最终返回京城,找到唐昭仪:你如果不把顾维钧给我喊回来,我就去八大胡同上班,还要顶着国务总理千金的招牌。

八大胡同,就是京城的红灯区,国务总理千金去上班,肯定引来万千嫖客排队瞻仰啊,于是唐昭仪马上无条件投降。

……扯远了。

好吧,说回交接仪式。

九点整,《海参崴进行曲》已经翻来覆去的演奏了很多遍,负责主持仪式的游击舰队司令员、“望海号”飞机母舰舰长谢润东才宣布交接仪式开始。

其实所有的仪式,如果总体看固然激动人心,但具体到细节上,是在是乏善可陈,特别是交接“海参崴号”这种仪式,因为其特殊意义,很多高官都莅临现场,这么多人,总不能白来,如果有机会,都要上去说两句的,于是仪式刚刚开始,就进入“发言程序”。

真的是程序,先是兰芳首相陆徵祥发言,然后是国防部长秦致胜,海军部长安东尼奥,金兰湾造船厂厂长黄银鎔、总工张友和,海参崴舰队司令谭学衡等等等等,足足有十几位高官依次上台讲话。

这么一套下来,其实所有人都感觉有点不耐烦,所以等谢润东宣布请秦致远和秦致胜登台授旗的时候,气氛格外热烈。

对,就是秦致远和秦致胜,哪怕陆徵祥作为首相也在场,这个授旗也没有陆徵祥的份,兰芳军方所有的授旗都是由王室完成,跟政府没关系。

按照预定程序,秦致远将会向海参崴舰队司令谭学衡授兰芳国旗,秦致胜将会向谭学衡授兰芳军旗。

兰芳的国旗还是三色旗,军旗则是在三色旗的基础上增加了炮弹标志和十字标志。

当秦致远把国旗交到谭学衡手上时,秦致远看到谭学衡的眼中有泪光。

“好好干,永不言退!”秦致远语重心长。

“是,永不言退!”谭学衡承诺。

永不言退,这是兰芳军队的信条。

第558章 温柔

就在“海参崴号”正在进行交接的时候,金兰湾船厂员工宿舍,伊藤智二召集千叶太郎、井上春人、加藤文雄等人,商议返回日本的日程。

日本战败之后,国内所有的海军工厂都被拆除,很多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为了谋生纷纷前往兰芳的各个船厂,这个人数超过了五万人,其中仅仅是金兰湾造船厂,就有超过两万名日本人在这里工作。

金兰湾造船厂对待这些工人很不错,这些工人拥有四人一间的宿舍,宿舍里配有卫生间以及沐浴装置,同时在生活待遇方面,金兰湾造船厂对待日本人和对待兰芳人并无明显区别,兰芳工人吃什么,日本工人同样是吃什么,兰芳工人拥有什么样的福利,日本工人也拥有什么样的福利。

唯一不同的是薪水,一名兰芳工人,每月的薪水大概是100兰芳元左右,相对来说,日本工人就差得多,普通的日本工人只有大约30兰芳元,除非是加入兰芳国籍,否则这一点不会有根本性改变。

当然了,30兰芳元,那是针对普通工人,对于伊藤智二这样的高级人才来说,待遇显然要好上一些,比如伊藤智二本人的薪水大约有200兰芳元,同时伊藤智二住的房间也是套房,除了独立的卧室之外,还有一个小客厅,能用来招待客人,于是这个客厅,就成了伊藤智二和千叶太郎、井上春人、加藤文雄他们经常商量事情的地方。

如果不出意外,这是伊藤智二他们最后一次在这个房间内召开会议。

随着“海参崴号”的移交,伊藤智二好像是被抽干了所有的精气神,虽然仅仅只有不到两个月,但和刚到金兰湾时相比,伊藤智二的头发已经花白,眼窝也更加深陷,近视镜的度数换成了更高的,哪怕是坐在榻榻米上,伊藤智二都感觉有点精力不济,种种迹象表明,衰老已经不可避免的降临到这个身体上。

完成“长门号”,这是伊藤智二一直以来的心愿,哪怕是“长门”已经变成“海参崴”,伊藤智二还是希望能亲手完成他。

从这个角度上说,伊藤智二也算是求仁得仁,死而无憾。

原定的开会时间是上午九点,八点刚过,千叶太郎、井上春人、和加藤文雄三人就陆续抵达伊藤智二的住所。

看看人已经到齐,伊藤智二也没有继续等待,马上就开始:“既然‘长门’已经完成,那么我们就没有继续留在金兰湾的理由,所以今天召集大家,是要讨论咱们何时返回日本。”

伊藤智二开门见山,没有遮遮掩掩。

其实如果按照日本人的传统习惯,伊藤智二根本就没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讨论,日本企业中上下尊卑的观念更加严重,上位者有什么想法可以一言而决,根本就不需要征求属下的意见。

但在兰芳,很明显“集思广益”的思想更加重要,在“海参崴号”改装的过程中,不管是遇到什么问题,厂长黄银鎔和总工张友和总是习惯于召集所有的技术人员召开座谈会,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因为不同意见受到上司打压。

生活在兰芳,伊藤智二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兰芳人思想的影响,所以伊藤智二现在也逐渐习惯于集思广益。

伊藤智二说完,千叶太郎马上接话:“我建议咱们明天就走吧,继续呆在这里让我呼吸不畅,我宁愿返回横滨去种地,也不愿意在这里看兰芳人的脸色。”

千叶太郎是伊藤智二的重视拥趸,这人一贯没什么主见,伊藤智二说什么,千叶太郎就附和什么,就像是伊藤智二最忠诚的猎犬一样。

但同时井上春人和加藤文雄两人则是面面相觑,都是面有难色。

想想就能理解,伊藤智二一个大半截入土的小老头,当然可以说走就走,反正这老家伙也活不了几天,落叶归根也算是理所应当。

但与此同时,井上春人和加藤文雄都是正当壮年,这个年龄,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可以说井上春人和加藤文雄的家小都要靠他们辛苦的工作生活,这又如何能说走就走?

千叶太郎不一样啊,千叶太郎虽然已经年逾40,但还没有成亲,自然也没有孩子,这样的人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的意见没有代表性。

“怎么,你们有意见?”伊藤智二注意到井上春人和加藤文雄的迟疑。

“我……没有意见。”井上春人犹豫了一下,还是跪坐在蒲团上一个躬弯下去。

“我有意见,请伊藤君、千叶君、井上君见谅,我妻子刚刚给我生了一对双胞胎,现在孩子正需要营养,我还有双方的父母需要赡养,如果离开了这里,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得到工作,所以,对不起!”加藤文雄连声致歉。

其实所谓的“专业人才”,越是专业程度较高,就业面就越是狭窄。

比如加藤文雄这样的人,加藤文雄的爷爷是造船工人,加藤文雄的父亲同样是造船工人,加藤文雄本人更是从十岁开始就在船厂工作,从学徒一直做到施工总监,这个过程整整用了30年,如今的加藤文雄虽然可以称得上是造船方面的“专家”,但加藤文雄除了造船什么都不会,如果返回现在根本就没有船厂的日本,那让加藤文雄如何讨生活?

“唔,和你一样想法的,大约有多少人?”伊藤智二问的看似有点不着调。

“有很多,据我所知,大概有七成人到八成人都是这么想。”千叶太郎面色阴沉。

和加藤文雄抱有同样想法的人肯定有很多,要知道当初从日本前来兰芳的时候,等于是已经经过了一次筛查,很多讨厌兰芳,对兰芳持有敌对态度的日本人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被排除在外,他们根本就没有得到前来金兰湾的机会。

在前来金兰湾的这些人中,很多人对兰芳本来就持友好——最起码也是不敌对态度,再加上来到金兰湾之后,这些日本人感受到了兰芳的富足,感受到兰芳的善意,很多日本人已经不知不觉的改变了态度。

和兰芳相比,战前的日本确实是强大,但这个强大,仅仅是看上去而言,日本国内的民生状况并不算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多少提高,甚至可以用艰难来形容。

比如日常饭菜供应,在兰芳,米饭管够、炖的各种鱼汤管够、各种水果管够,单单是这三个管够,日本一个也做不到,日本最大的吴海军工厂,普通工人每天的午饭仅仅是两个饭团。

好吧,两个饭团,大概也就是半碗米饭那么多吧。

所以啊,这个世界上的事吧,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对比才有伤害。

于是当那些来自日本的工人们,把日本和兰芳放在一起作对比的时候,日本成了受害者。

别以为此时的人们有多高的爱国心,都是特么的扯淡,就在原本的历史上,德国人刚刚在停战合约上签字,很多德军士兵马上摇身一变成了法国外籍军团的士兵,这种事一点也不稀罕。

“这么说,你不打算返回日本了是吗?”伊藤智二表情阴郁。

“请您原谅,实在是现在不能走,日本国内已经没有了船厂,我们连一艘舢板都不能制造,那么我们这些只会造船的人回去之后能干嘛?我并不是不想返回日本,而是要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