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确实是一个星期,事实上,他们接受训练才刚刚三天,训练这样的士兵,真的很有成就感。”福煦派来负责训练工作的第纳尔中尉从旁证实。

福煦已经承诺过,等到这一批士兵训练完,第纳尔的军衔会涨上一级,所以第纳尔在训练中非常用心。

“真难以置信,就像报告中所说,他们确实是天生的士兵,强健的体魄,优秀的纪律性,超强的接受能力。”皮埃尔连连感叹,对于这支部队的前景非常看好。

再往前走一点,是在进行翻越障碍训练的部队,在这项训练中,华人的优势被进一步放大。

四百米障碍,也是秦致远移植过来的训练项目,同样是由八个障碍物所组成:跨桩、壕沟、矮墙、高板跳台、云梯、独木桥、高墙、以及低桩网。

这个训练项目很有讲究的,在部队发起攻击前,炮兵进行火力准备。一般程序是火力急袭,破坏射击,再次火力急袭。然后炮火开始延伸。炮火延伸的同时,步兵发起冲击。这是标准步炮协同程序。

从炮火离开敌阵地,到敌复活火力点,大约需要二分钟。四百米障碍设置了步兵前进通路上的各种可能遇到的障碍。并且距离是炮兵射击的安全距离。要求二分钟左右通过是有原因的。

对部队进行这样的训练很有必要,外籍军团毕竟不是法国人的亲儿子,法国人不会完全满足外籍军团的要求。

法国人对待亲儿子的做法令人发指,就在此时的凡尔登,法国人为了攻克此前丢失的沃尔斯堡垒,特意在后方搭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就是为了让法军部队熟悉环境。

第69章 参谋

皮埃尔加入第六团之后,立即开始工作,第一项工作任务,就是第六团的升格。

此时的法军,一个团级编制大概只有2000人左右,秦致远手中的部队已经超过了5000人,继续使用团级编制已经不合适了,用旅级编制比较合适。

修改部队番号,提升部队规格是一件麻烦事,只有福煦才有这个能量,于是皮埃尔返回亚眠,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去跑衙门。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既要有门路,还要有资本。因此,秦致远特批10万法郎的经费,交给皮埃尔随意使用。

当然,为了避免意外状况,黄富贵派了个财务秘书保管这笔钱。皮埃尔可以随意使用这笔钱,但是必须经过财物秘书才能拿到。

秦致远没有返回亚眠,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北洋政府派来的军官团已经到了。

这支军官团一行一共22人,既有陆军大学堂刚毕业的学员,又有戎马半生的百战老兵。领头一人叫张敬宗,35岁,中校军衔,参加过辛亥革命,算是北洋体系里的老资格。

军官团抵达部队的当晚,秦致远召集一干军官,为了欢迎军官团的到来,召开了一个欢迎宴会。

欢迎宴会就在第六团的餐厅举行,除了值日军官,所有少尉以上军官全部到场。

第六团虽然已经有5000多人,但除了秦致远和秦致胜,军官们多是尉官。这样一算,与会的军官们在总体军衔上,居然是北洋政府的军官占据校官的比例更大。

现在已经进入冬季,法国人配送的物资虽然不如以前丰富,还是比德国人强上不少。第六团的大厨亲自下手,各种煎炸烹炒,愣是把单调的罐头做出各种花样,为晚宴增色不少。

酒的种类繁多,不仅有法国配发的红酒,还有通过交换弄来的英国朗姆酒,通过战争缴获的德国白兰地,更有各种啤酒、果酒、气泡酒等等,甚至连俄罗斯人常喝的伏特加都有。

此时的民国,生活水平和战乱之中的欧洲相比远远不如,北洋政府派来的军官们虽然平时不愁吃喝,却也被满桌的罐头和酒水晃花了眼。好在他们身为军人,有自己的骄傲和尊严,面对满桌的美酒,虽然眼中充满好奇和渴望,还是能保持几分矜持。

“来!让我们共同举杯,为远道而来的兄弟们接风洗尘。进了同一个营门,咱们就是一家人,还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咱们能精诚合作,戮力同心。”秦致远首先致辞。

中国人的宴会,和西方人的酒会不同,中国人喜欢采用圆桌方式,各就各位,寓意圆满稳定。西方人采用的酒会形式,虽然更加自由,却形式散漫,没有固定组合,不如圆桌形式有利于加深感情。

“干!”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随着陈康健等好酒之人刻意烘托气氛,众人一扫初时的陌生和疏离,气氛热烈,其乐陶陶。

酒是好酒,菜就差点。餐桌上大多都是罐头,吃来吃去都是一个味道,新来的众人还算是新鲜,陈康健一帮人早已吃腻。

于是陈康健和郑大力几个人就专心拼起了酒,不仅是自己喝,也拉着新来的一块喝,一来二去倒是把气氛烘托得不错。

空腹喝酒,喝不了太多就会酒意盎然,酒量比起平时要小不少,陈康健好几种酒掺着喝,醉得更快。

“秦将军,我等远涉重洋,不远万里来到这欧罗巴,也是为了为国争光,还望秦将军不要见外,有何吩咐尽管使唤,我等若有半个不字,秦将军只管将我等打发回国,我等必无半点怨言。”张敬宗已过而立之年,行事颇为老道,见有人不胜酒力,就起立表态。

这话一出口,场面顿时有点冷清,众人都看秦致远,等着秦致远的吩咐。第六团虽是新立,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所有的职位都有人负责,张敬宗这话说的漂亮,实际上却是在要官,让人听了不大爽快。

深沉如刘子正这样的,听了这话尚能沉住气。暴躁如陈康健这样的,登时放下杯子就想出言反讽。

“关于诸位的安排,秦某这里已经有了决断。”秦致远抬手制止想要爆发的陈康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温言说道:“第六团准备成立一个参谋部,诸位兄弟先到参谋部中任职,等到下次扩编,或者是其他职位有了空缺再另行安排,不知兄弟们意下如何?”

“呵呵,参谋也好,只要有个职位能让大伙忙活起来就行,这在船上漂了一个多月,老张我现在看东西都是晃的,怕是枪都打不准,正好在参谋的位置上历练一番。”对于陈康健等人的怒目而视,张敬宗恍若未觉,气度确实不错。

张敬宗话一出口,陈康健等人面上神色顿时为之一松。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都是军中同僚,为了这点事就撕破脸实属不该。

“呵呵,张兄弟不嫌弃就好,来来来,咱们再干一杯!”对于张敬宗的态度,秦致远基本满意。

相对于科班出身的北洋系军官,秦致远这边的军官之前大多是民夫,确实没什么优势。不过他们胜在和秦致远贴心,又有过生死之谊,在值得信任这一点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参谋部的长官是皮埃尔上校,皮埃尔上校今日有要事前往亚眠,来不及和诸位相识,等皮埃尔上校回来,秦某再与诸位介绍。”秦致远说完,看北洋系军官多是一脸茫然之色,又多加了几句:“皮埃尔上校是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的高材生,年仅25岁已经是上校军衔,诸位以后可以和皮埃尔上校多多亲近,也好学习一下西洋战法。”

关于皮埃尔的背景,秦致远并没有多做介绍,能在25岁这个年龄挂上校军衔,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是自然,能皮埃尔参谋长回来,我等一定和他多亲近,请秦将军放心。”张敬宗满口答应。

这种事嘴上说的好听没用,具体怎么做还要看表现。

虽然有些许波折,大体上还算和谐。北洋系军官顺利融入第六团,和第六团原有军官之间既没有争权夺利,也没有泾渭分明,算是开了个好头。

转天,皮埃尔返回卡皮,参谋部正式成立,第六团的训练工作进入正轨。

第70章 吃饱

第六团的训练工作安排的非常紧凑,每天从早到晚,战士们基本上没什么休息时间。

每天早晨起床后,战士们会先跑一个五公里,然后在早饭后进行单兵技能训练,训练的内容会根据进度随时调整,有时是队形队列训练,有时是体能训练,有时是实弹射击,有时是团队协作。

午饭后有两个小时的室内活动,一般情况下是要组织战士们学习语言,不仅是法语,也包括中文,或者整理内务,或者是学习枪械保养知识,要尽量安排得充实一些。下午又是单兵技能训练,最后睡前再来个五公里。

这么一套下来,基本上战士们想折腾也没劲了。

秦致远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尽量耗尽战士的体力,使筋疲力尽的战士们没有时间胡思乱想。客观上高强度的训练,也能使部队的士气一直都维持高昂的状态。

虽然训练的强度较大,秦致远注意到还是有部分官兵留有余力。

这批人以胡听风那帮侦察兵为主,经常傍晚出发,然后凌晨方归。出去的时候除了身上的装备之外两手空空,回来的时候总是大包小包,甚至有时候还有人身上挂彩,这引起了秦致远的警惕。

还没等秦致远去找胡听风,某天晚上,胡听风主动过来找秦致远汇报工作。

“秦爷,您还没睡?”身为军事主官,秦致远有自己的办公室,胡听风拎着个背包,进门打过招呼后就四下打量,两只小眼睛滴溜溜四处乱转,样子很是猥琐。

“还要等一会。老胡,听说你们侦察连最近日子过得很滋润啊。”秦致远看着手中的文件随口应道。

因为基数的壮大,侦察连现在的人手也多了不少,已经有了100多人,基本上有了个连队的样子。胡听风和金泰和挑人的标准还是那么奇葩,对于个人作战技能和团队意识没有任何要求,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行。按照胡听风的说法,技能这东西只要存在,就一定有能派上用场的地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挥令人惊讶的关键性作用。

“嘿嘿,秦爷,咱们老哥几个最近弄了不少好东西。吃水不忘打井人,哥几个就推举我老胡挑好的给您送过来。”胡听风说完,把背包恭恭敬敬的放到秦致远面前的桌子上。

背包落地,声音颇为沉重,听声音里面的东西分量不轻。

“什么东西?”秦致远颇为好奇。

胡听风嘿嘿一笑,也不搭话,自顾自开始往外掏东西。腕表,纯金的,表盘上镶有钻石,2只。怀表,表壳是宝石的,表链是纯金的,表盘因为没打开,看不到镶没镶钻,想来要是不镶钻的话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五块。戒指,都是鸽子蛋大的宝石戒面,纯金镏子没脸出来见人,一小堆。项链,挂的都有宝石吊坠或者是钻石吊坠,秦致远注意到最大一个红宝石都快赶上腕表的表盘了,这要是链子长一点能当流星锤用,一大把。

各色宝石钻石一会功夫堆了小半个桌面,在灯光的照耀下五彩缤纷、熠熠生辉、妖艳异常。

“哪来的?”

秦致远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想想也是,一帮武人,本来就没一个安分的,聚到一块不生是非才怪。

“您前阵子不在,有一次德国人半夜摸过来,灭了法国人的一个巡逻小队,等法国人发现的时候,那个巡逻小队身上值钱的东西被扒得干干净净。我一想,着哇,还能这么赚钱?我就晚上带了几个人,摸到了德国人那边……”胡听风话没说完,想来是发现这个行当挺赚钱,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还好,还好,不是最坏的情况,只要不是抢法国人的就行。

“你们晚上怎么摸过去的?中间的无人区里没有雷区吗?”秦致远不太关心过去之后怎么发财,而是关心怎么摸过去的,凭借直觉,秦致远感觉这里面有机会可趁。

“有雷区,可这整天打枪放炮的,都已经炸得差不多了,小心点就没事,德国人能摸过来,咱们就能摸过去。”胡听风终究是格局有限,只看到这里面的发财机会,没有发现这里面的战机。

法国人和德国人堑壕之间的地带,被双方形象的称为“无人区”,意思是没有人能在那里活下来。交战双方为了防止对方偷袭,都在无人区埋下了大量地雷,形成一片片错综复杂的雷区。这些雷区之间留有通道,方便自己人出入,只要小心谨慎,还是能找到安全通道的。

“你们一般情况下出动多少人?”秦致远在心里盘算一阵,开始详细询问。

“一般情况下每天出动一个排,有时候三个排分头行动,一个班负责动手,两个班负责接应,一来一回十公里左右,五六个小时搞定,不耽误回来眯一觉。”胡听风说的很轻松,看来确实是老手。

欧洲基本上没有四季的概念,冬天很难熬,下午四点多天就黑,早上八点天刚亮,每天的光照时间就中午那两三个小时。怪不得欧洲人有机会就会满世界晒太阳,人家是真稀罕。

等到夏天的时候又会反过来,晚上11点天才黑,凌晨鸡刚叫两遍天就亮。现在知道为什么欧洲人会发明出“鬼城”这个词了吧,那完全就是他们国家的真实写照。想想看,太阳当空照,人们还都在梦乡之中,街头巷尾一个人没有,不是“鬼城”是什么?

“如果让你一次性带一个连队,或者是一个营过去,你有没有把握?”秦致远想玩大的,以巡逻队为单位吃掉多没劲,一次性攻破一个阵地缴获岂不更多?

“一个连没问题,一个营……没试过,人一多,容易出乱子,咱们一个营,差不多上千号人,走起路来都能把德国人惊动,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摸过去,难度很大。”胡听风捻着他那三两根胡子咂摸,听上去难度确实不小。

“这样,你们这几天,把重点放在确定安全通道上,实在不能确定的,跟大力联系下,让他用炮炸一遍,确定一条安全通道,这样的话,咱们就算没办法偷偷摸摸过去,能赶在德国人进入阵地之前冲上德国人的阵地也是胜利。”秦致远折中提了个要求。

“行,我试试!”胡听风点头答应,没有因为财路断绝而心疼,这段时间,他的侦察连已经吃饱了。

第71章 争风吃醋

皮埃尔从亚眠回来之后,带来了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关于外籍军团第六团的编制问题,福煦原则上同意第六团扩编为外籍军团第一旅,下辖第六、第七两个团以及第一炮兵团。

那么面前的问题就只剩下了一个,第六团必须拥有与之相匹配的战绩,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第六团加入外籍军团之前,外籍军团中共有五个团,其中第二、第三、第四这三个团全部是由阿尔及利亚人组成,按照他们的资历和人数,成立一个旅绰绰有余。这三个团的法籍军事主官也曾经打过报告,想成立一个旅级单位,以便于联合指挥。法国军方经过详细研究,并没有同意这一提议。

现在第六团要成立第一旅,首先就要用战绩堵住外籍军团内部的非议,秦致远虽然一直没有前往设在阿尔及利亚的外籍军团总部报道,但第六团毕竟是属于外籍军团麾下的编制。

第六团可以拥有一定特权,但不能跳出外籍军团的框架。

当第六团拥有无可匹敌的战斗力的时候,扩编也就成了应有之义,倒时候哪怕是外籍军团总部,也只能听之任之。

所以,秦致远现在需要的就是军功。

胡听风等人的私自行动,为秦致远找到了一个打破目前僵局的突破口,只要秦致远能率领部队在索姆河地区突破德军阵地,那么秦致远就会拥有无可争辩的军功,毕竟这是100多万英法联军也没有做到的事。

现在的索姆河地区,交战双方总兵力已经超过了200万人,英法联军集中了86个师,德国人集中了67个师。秦致远手中这五千人,所能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

就是因为这种有限,才给了秦致远更大的空间。

当秦致远手中只有五千人的时候,秦致远就能突破德军防线,如果秦致远手中有五万人,那么他能做点什么?

这是所有人都会思考的问题。

部队想要进攻,肯定要和法方指挥官事先沟通,以便更有效的相互配合,秦致远把这个任务交给皮埃尔去执行。他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进攻的准备工作中去。

提到准备工作,就绕不开秦致胜控制的后勤保障。但是提到后勤保障,却又和陈康健联系到了一起。

秦致远至今都记得,陈康健想学的第一句法语,就是“多少钱一夜”。这句话不知道黄富贵教没教过,反正秦致远是没教过。

陈康健颇为坚持,这货是无师自通,就在葛立夫、刘子正他们整天忙于训练工作的时候,陈康健已经悄悄解决了个人问题。

前文已经说过,此时的法国,虽然没有德国人那么极端,命令全国16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都加入预备役,却也征召了大量强壮年加入军队送上前线。

这样一来,很多法国家庭里,就只剩下了孤儿寡母。这些孤儿寡母的生存状况不令人乐观,家中男性还在世的好一点,每个月都有薪水邮寄给家里,那些家有伤残军人或者男人已经战死的家庭,生活状况就有点凄惨。

此时的法国,物资也开始实行配给制,如果想要足够的生活物资,每天要抽出很长时间用来排队才能买到,但把时间用来排队又会挤压工作时间,所以这是个两难的选择。

这已经比德国人强多了,德国人想买都买不到。

这种情况给了某些人机会。

陈康健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这样的人最讨厌打理内务,对于陈康健来说,洗衣服是最麻烦的事。

法国人对此早有预见,因此在卡皮设有洗衣房,陈康健会把衣服床品什么都送到那里去清洗。卡皮的洗衣房位置在镇上,距离第六团的营地有一段距离。

某天,陈康健在前往洗衣房的路上,看到路边某户人家里有一名年轻的法国女人正在洗衣服。

这名法国女人身材丰满,丰乳肥臀,很对陈康健的胃口。

于是陈康健一手提着要清洗的衣服,一手拿着两盒军用罐头走进了那户人家。

三个小时后,陈康健回营,身心舒畅。

对于战士们的生理需求问题,法国人并不避讳,在卡皮的军营边,就有法国人设立的妓院,里面各色人种都有,用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对于嫖妓行为,秦致远予以严厉制止,秦致远规定,第六团所有人,如果胆敢出入妓院,只要发现一次,立即开除军籍。

秦致远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此时的法国,据有关资料表明,大约有20%至30%的平民和士兵患有梅毒,如果秦致远不严厉制止此类事件,可以想象的出,一旦有人染上梅毒,那么在这个青霉素都还没有发明的年代,基本上是无药可医。

青霉素……

这个问题以后再说。

但军队毕竟是由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组成的,他们有自己的生理需求,这是人类的本性,无法泯灭,因此想要解决生理问题,需要另辟蹊径。

陈康健的做法开了一个好头,很快,很多华人战士习惯于出入法国本地平民家庭,原因不言而喻。

卡皮毕竟只是个小镇,镇上的居民并不多,而镇子周围的士兵很多,狼多肉少。终于有一天,陈康健在前往他那个情人家中时,遇到了两名法军士兵。于是,一场斗殴突然爆发。

陈康健是正经的北腿传人,打起架来如摧枯拉朽,两名法国人还没有拉开架势就被踢出院门。

这可是法国的地盘,法国人在法国的土地上被人欺负,绝对不能忍,所以两名法国人回去叫来了一个班。

一个班过来后还是没讨到好,一个个被打的灰头土脸的回去继续叫人,这次叫来了一个排。

陈康健早早的也差了人回营搬兵,结果这一个排的法国士兵到来的时候,等着他们的是一个班的武林高手。

法国人第四次过来的时候,一名少校带队,带来了荷枪实弹的一个连。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就不是陈康健能够处理的,于是,秦致远得到了汇报。

当秦致远赶到现场的时候。

法国人已经把陈康健情人的家围得严严实实,法国人不仅携带了轻武器,还用卡车拉来了四挺重机枪,黑洞洞的枪口直指紧闭的房门,只要一声令下,8x50毫米的勒贝尔子弹能把整座房子撕碎。

“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马上出来跪地投降,否则等待你们的将是毁灭,你们只有最后五分钟……”

卡车上的高音喇叭一直在播放最后通牒,可惜效果不大,以陈康健等人的法语水平,未必听得懂这如同咏叹调一般的劝降。

秦致远很无奈,不过就是简单的争风吃醋,至于这么大阵势?

第72章 残酷

军队里有种不成文的规定,打架可以,都是血气方刚脾气暴躁的军人,打个架小意思,不一定会受到惩罚。

但打架一定要打赢,如果打不赢,等待他们的一定是严厉的惩罚。

秦致远治军就是这样。

法国人显然不是这样,他们还停留在打架的初级阶段。

“你好,少校。请解除你的包围圈,里面是我的人,你的枪口不能对准你的同伴。”秦致远找到带队的法军少校,直截了当的提出要求。

“对不起上校先生,在事实没有搞清楚之前,我恐怕不能按照您的命令执行。”少校立正敬礼,表达了对上级的敬意,但是并不打算屈服。

秦致远是外籍军团的人,虽然军衔较高,却没有资格对法国军队下命令,这就是亲儿子和干儿子的区别。

“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少校?我再次提醒,里面是我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