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七点半的时候,一艘雕梁画栋的花船从英租界上游顺流而下,看样子是某个富商包下了这个花船,要来个秉烛夜游什么的。

此时的长江航道还是极为繁忙的,汉口可是拥有民国内陆最大的港口,南来北往的船只非常多,港口根本就没有清闲的时候哪怕是到了晚上,江面上依旧是樯橹如云、川流不休,一派繁忙景象。

跑船的嘛,其实没几个老实人,对于喝花酒、逛妓院什么的都不陌生,对于花船自然也是熟悉的。

所以当那艘花船顺流而下,酒香四溢铺满整个江面,丝竹嬉笑声不绝于耳的时候,得到的骂声真的不少。

这特么太可恨了,正是饭点,江上的船老大们都饥肠辘辘的时候,这时候出来一艘花船弄得酒香四溢,还有轻歌曼舞助兴,真的让人感觉人生灰暗。

花船上的船老大估计喝得也是有点多,就在快要进入英租界江面的时候,花船突然开得有点歪歪扭扭,然后向着江中一条运粮的趸船直驶过去。

估计趸船的船老大是在冷笑,花船这种船看上去大,实际上分量很轻,趸船这种船看上去有点平踏踏的,实际上装满了粮食分量极重,三五条花船都不一定有一艘趸船重。

物体相撞的时候那个质量守恒定律是怎么说来着?

估计趸船船老大的笑声还没落,花船就义无反顾的一头撞在趸船上。

好嘛,花船上什么人最多?肯定是女人啊,而且还是不怎么正经的那种女人,这一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只听得花船上顿时尖叫声连连,然后花船上的人就像是下饺子一样噗噗嗵嗵全部都在往河里跳。

这长江边的人啊,就没有不熟水性的,要说个个都是“浪里白条”那不一定,但在长江里游上一个来回不成问题。

想想吧,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掉进江里,还是那种不怎么正经的女人,这吸引的目光不是一般多,别说上游的英军炮艇,就连下游的法军炮艇都想过来搭把手,就算是不能一亲芳泽,总是也能揩揩油过过手瘾不是。

当然了,英国人救人那是真心实意,法国人想救人那就是个幌子。

不过估计这群不怀好意的家伙注定要失望,那些跳进水里的女人,不管身上穿了多少衣服,都是披荆斩浪如果美人鱼一般,根本就不需要旁人救助。

也无所谓了,这种情况可不常见,大伙就算是揩不了油,看看热闹过过眼瘾也是好的。

就在法军炮艇上,英国人看不到的那一侧,麦克塔维什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时的麦克塔维什从头到脚一身黑衣,脸上也涂满了黑色油彩,如果麦克塔维什不睁眼简直就是个小黑人,麦克塔维什浑身上下只有一把手枪和一柄匕首,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武器。

“你确定要游过去?”都到了这种时候,理查德还是不放心。

“别废话,等我们全部下了船,你们马上就掉头,不用等我们。”麦克塔维什果断,眼看已经距离利泰洋行不远,麦克塔维什双手搭在船舷上,慢慢把身体没入水中,连一丝水花都没有溅起来,真的就是神不知鬼不觉。

就在麦克塔维什身边,十几名突击队成员也用同样的姿势入水,然后就是默不作声的往利泰洋行的方向游。

说起来,麦克塔维什他们的游泳姿势实在称不上好看,就是那种土到掉渣的“狗刨”式,这种游泳方式虽然不好看,但胜在无声无息,如果不考虑时间问题,麦克塔维什他们能用这种方式游上个十几公里一点问题都没有。

那还是在全副武装的前提下,现在这样轻装前进更加轻松。

除非是英国人此时使用探照灯盯着这边使劲看,否则绝对无法发现麦克塔维什他们,麦克塔维什他们也不是拼尽全力的游,就是那种半天划一下水,看向前的冲劲已经全部消失然后才划另一下,这样慢是慢了点,但真的是无声无息,连个水花都没有,甚至连涟漪都可以忽略不计。

不到三百米,其实也就是几分钟的事,看热闹的英军炮艇还没有掉过头来,麦克塔维什他们已经摸到利泰洋行的外墙边。

说是外墙边有点不准确,确切点说,应该是到了江边的防波堤底下,要沿着延伸到江水里的台阶向上爬个十几米,这才能到利泰洋行外墙边。

其实就是这段距离最危险,因为谁都不知道岸上有没有英国人的哨兵,谁都不知道会不会刚上岸就被英国人发现。

麦克塔维什多机灵的,虽然看到有台阶从江岸上一直延伸到江水里,麦克塔维什也没贸然上岸,而是又往旁边游了几十米,这才满满靠向岸边。

其他的突击队员不用麦克塔维什招呼,他们都跟小鸭子一样跟在麦克塔维什身后,丢不了。

至于张汉卿率领的那几个东北军,麦克塔维什才不管他们呢。

麦克塔维什又不是东北军的保姆,对张汉卿的生命不负有责任,张汉卿是死是活跟麦克塔维什没关系,就算是张汉卿在这次行动中殒命,张雨亭也怪不到麦克塔维什。

临来的时候,虽然唐家鼎极力反对,张汉卿还是坚持要跟着兰芳突击队感受下,哪怕是在行动中遭遇不测,张汉卿也不会怪任何人。

来到江边,麦克塔维什回头做了个手势,马上就有几名突击队员凑过来搭了个人梯。

在水中搭人梯,其实不费什么劲,水本身就是有浮力的吗,四个人一较劲,就把麦克塔维什扔上了近两米高的防波堤。

麦克塔维什还是仔细的观察了下,这才慢慢往上摸。

事实证明麦克塔维什还是小心过度,或许是因为长久以来的和平麻痹了英国人,英国人并没有多少警惕性,整个江岸上就没什么哨兵,这让麦克塔维什他们能安全的抵达利泰洋行外墙边。

到了这里,就能看出英国人的防御还是很严密的。

整个利泰洋行,大概就是个四层高的砖石结构建筑,看那四四方方的整体造型,估计每一层里面都有不少房间,这会给麦克塔维什他们造成一定麻烦。

此时的利泰洋行当然是灯火通明,大厅门口和房顶上明显都是有卫兵的,手里都拎着李·恩菲尔德步枪,也算是戒备森严。

看样子英国人也不敢大意。

就在麦克塔维什身后,几名突击队成员从背着的防水袋里掏出各种箭和弓背,然后又掏出用油纸仔细包裹后的弓弦,只用简单的几分钟,就组合成一张张反曲弓。

反曲弓怎么说呢,这绝对是战争史上的一个伟大发明,虽然没有复合弓的射程远威力大,但用在特种作战时刚刚好合适。

相对于反曲弓来说,复合弓确实是有点威力过剩,曾经有人在四十五度角进行仰射的时候,箭矢飞出去一千九百米。

特战队员需要多大威力呢,最多九十米。

于是反曲弓就成了兰芳特战将士的最佳选择。

就在那几名特战队员刚刚做好反曲弓之后,麦克塔维什拍拍身边突击队员的肩膀,向着上方做了个手势,这是准备从顶层突入的意思。

于是刚做好弓箭的那几名士兵又把那些个反曲弓背在背上,准备协助麦克塔维什攀爬。

其实严格说起来四层楼不算高,但准求完美的英国人所建的房屋楼层相当高,所以现在看上去,距离楼顶大概就有个20米左右的高度。

20米,放在特战队员们手里也确实是不算什么,哪怕是没有助力,麦克塔维什他们也能徒手爬上去。

这也是兰芳士兵经常练习的项目之一,普及程度和武装泅渡差不多。

说干就干,麦克塔维什把匕首重新塞入刀鞘,准备开始攀爬。

就在麦克塔维什刚想向上爬的时候,英军炮艇上的探照灯突然向着麦克塔维什他们的藏身地扫过来。

难道被发现了?

麦克塔维什这会是真紧张!

第643章 突入

站在二十一世纪看二十世纪初,国际关系是混乱的,国家之间是野蛮的。

但二十世纪初的人们并不是这么想。

都已经是文明人了么,只要还没有彻底撕破脸,国家与国家之间就会维持表面上的平衡,哪怕是私底下再龌龊,表面上也要维持友好局面,共建和谐社会。

兰芳和英国之间的关系是这样,法国和英国之间也是这样,就连英国和美国之间同样也是这样。

其实严格说起来,这些国家之间都没有根本分歧,不管是兰芳还是英国,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本国更加强大,让本国的国民生活的更好,在这一点上,所有的国家都一样。

但具体到个体,总是有分歧的。

毕竟社会总资源就是这么点,某个国家多获得一些,其他国家就会少得到一点,这么倾斜下去,表面上的平衡也就无法维持。

英国人已经声明黄富贵并不在他们手上,所以兰芳才会选择暴力行动。

同样的,如果麦克塔维什他们被英国人发现,那么兰芳和英国之间的遮羞布就会被扯下来,虽然一时半会估计还不会走到战争哪一步,但彼此之间关系的恶化是肯定的。

所以当英军炮艇上的探照灯向着利泰洋行的方向照过来的时候,麦克塔维什心里是真紧张。

还好,这估计只是个例行检查,英军的探照灯只是浮光掠影的一扫而过,并没有停留的意思,这让麦克塔维什心里松了口气。

虽然探照灯已经扫过,但麦克塔维什不敢大意,还是停留在原地,一直等到五分钟后探照灯再一次扫过,麦克塔维什才开始往上爬。

徒手攀爬,听上去充满了高大上,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只要身体素质足够好,稍微接受点训练,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做到。

建筑物吗,除非是刻意为之,否则总是会有突出部可供利用,窗台外檐,阳台栏杆,甚至是水管墙角,都能成为可供利用的支点。

利泰洋行的这栋楼,当初在建设的时候明显是以舒适程度为主,没怎么考虑过防御问题,所以支点那是相当多,麦克塔维什就像是猴子一样,蹭蹭蹭的往上爬,几乎是没有任何停顿,看上去甚至比爬楼梯还要快。

到达楼顶的时候,麦克塔维什还是扒着边偷偷探出点脑袋先观察了一下,瞅准机会才轻手轻脚的翻上去,来到在楼顶巡逻的那名英国人身后,勒住脖子的同时顺着第三根肋骨和第四根肋骨之间的缝隙一刀捅进去。

真的是没有任何反应,那个英国人仅仅是挣扎了一下,然后就一动不动,麦克塔维什还要腾出手来抓住那名英国人撒手扔下的步枪,以免闹出什么动静惊动了他人。

麦克塔维什练习的是纯粹的杀人之道,一旦下手,那就没有余地可言,第三根肋骨和第四根肋骨之间就是心脏,从这里一刀捅进去,绝无幸免。

为了掩人耳目,麦克塔维什还是命令一名突击队战士穿起那名已经死去的英国人的衣服,拿上李·恩菲尔德呆在楼顶上似摸似样的继续站岗,这才顺着楼顶的小门蹑手蹑脚的往下溜。

洋行嘛,都是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玩意儿,内部装修自然也是尽善尽美,虽然现在是二十世纪初电力还不是那么充沛,但很明显对于利泰洋行来说,不存在电力不足的问题,哪怕是已经九点多,到了休息时间,走廊内的灯还是亮着的,灯火通明的让麦克塔维什感觉有点后悔。

这特么来得早了点,应该是到凌晨两三点再过来。

这年头,虽然电影已经诞生,但因为还没有普及其实并没有什么娱乐手段,基本上到了晚上八九点钟,如果没有意外人们都已经上床睡觉。

这个时候人们的警觉是最差的。

凌晨两三点的时候是人体生物钟最疲惫的时候,如果人们已经入睡,那么也是睡得最死的时候,如果是那个时间发动袭击当然也可以,但同时,凌晨两三点也是警卫最紧张的时候,那时候想要潜入的难度最大。

很多东西经过简单的反向推理就能得出结论,就像是现在的兰芳布置警卫,白天基本上都是单哨,到了晚上就会变成双哨,而到了后半夜,不仅仅是明面上的双哨,还会再加上暗哨,就是为了防备有人趁机偷袭。

来都已经来了,也没有功夫后悔,现在也没有回头路可走,麦克塔维什偷偷探头看一眼走廊,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黑管子就往手枪上拧。

对,麦克塔维什拧的就是消音器。

也不仅是麦克塔维什,几乎所有的突击队成员都在往手枪上拧消音器,这就让张汉卿和他的手下看傻了眼。

消音器可是兰芳军工厂生产出来的最新产品,别说是张汉卿,就连普通的兰芳士兵都还没有配备,说起来这还是消音器第一次应用于实战。

张汉卿还是明白战场纪律,虽然心里痒得就像是被猫挠了一样,还是能忍住不问。

麦克塔维什也没有解释的意思,拧好消音器就推门进走廊,没有丝毫的犹豫。

潜入这种事吧,其实就是间谍活动,所有的突击队成员都是不受《国际公约》保护的,被发现了基本上就是一个死。

既然是如此残酷,麦克塔维什也就不留手,死道友不死贫道吧,于是一场腥风血雨马上拉开大幕。

从四楼开始,麦克塔维什他们就准备这么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找下去,一直到找到黄富贵为止。

理查德提供的情报虽然确定黄富贵就在这里,但并没有确定黄富贵的具体为止,从进入利泰洋行的第一刻开始,麦克塔维什他们就断绝了后援,所有的一切只能靠麦克塔维什他们自己。

其实所有的军事目标,不管是有防备还是没防备,基本上都是外紧内松,也有很多人想要做到外松内紧,但那并不容易,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如果安保人员的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恐怕等不到敌人发动袭击,安保人员自己就会崩溃。

利泰洋行也是这样,表面上看上去,明里暗里的安保人员足有十几个,但进入利泰洋行内部,真的没什么防备,甚至走廊上一个人影都没有,静得令人心悸。

还是有人影,走廊上挂的有人像嘛,或者微笑着令人如沐春风,或者严肃的一丝不苟,不管是微笑还是严肃,你只要看那些画像,那些画像都是瞪着大眼睛炯炯有神的看着你,说实话看久了有点恐怖。

都到了这时候,就别再自个吓唬自个了,麦克塔维什视若无睹,顺着铺了地毯的走廊向前走。

有钱真好,就连走廊上都铺着来自土耳其的手工编织地毯,走在上面都不用刻意掩饰都是无声无息,麦克塔维什走得那叫一个轻快,就跟要去见苏沫的感觉差不多。

这是一个类似于筒子楼的结构,楼梯在楼层中间,两侧平均分布着十几个房间,一边五六个的样子。

麦克塔维什带的突击队人手还是不少,五六个房间,每一个都能分配到两个人照顾,眼看人手都已经分配好,麦克塔维什做了个手势,然后和麦克塔维什同组的那名突击队成员就拧开了身边房门的门锁。

突入室内,这真的是一个技术活,其实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没有一个有效的突入手段。

在二战时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朱可夫还是总结出一套突入室内的作战方式,但那种方式放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并不适用。

朱可夫那个,只适合在战场上使用,就是用纯粹的暴力突入,有什么武器用什么丝毫不留手那种,动静大的跟搞拆迁似得,用在特种作战中实在是不合适。

麦克塔维什他们的方式更“委婉”一点,其实也就是能不开枪就不开枪,尽量用刀解决,但如果突入行为被发现,那还是不用客气,该用枪就用,反正是已经加装了消音器的,也没有太大动静。

就在另外一名突击队成员拧开房门之后,房门刚刚打开一个可供人出入的缝隙,麦克塔维什马上就端着手枪疾步而入,简直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个端枪,也是有学问的。

并不是二十一世纪影视作品中那种伸长了胳膊尽量往前戳的姿势,而是把手枪置于胸腹之间,手臂紧贴身体,和身体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姿势。

这种姿势其实才是最方便行动的,基本上枪手看到哪里,枪口就能指向哪里,这样不会发生房间内的人先看到手枪,然后是一条手臂,最后才是枪手的狗血剧情。

其实突入房间生死真的就是一瞬间,美国西部牛仔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就是比赛从拔枪到完成击发看谁用的时间少,英国人当然也不乏好手,一名优秀射手从拔枪到完成击发,大概也就是0。2秒到0。3秒之间,差不多是眨巴下眼的功夫,生死已经决出。

这种时候,当然要无所不用其极的杀死对方,不留丝毫余地。

第644章 干脆

说起来,秦致远给这个时代带来的最大影响估计就要是理念了。

很多人都想做到眼光超前,就像是先知那样的,如果一件事还没有发生,某人就知道事情的发展以及最后的结果,这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因为其间有太多的空子可以钻,有太多的油水可以捞。

但到了一定程度,比如说到了秦致远这个地步,一般的“油水”已经不足以满足秦致远了,那该怎么办?

当一名先知真的是痛苦的,要么彻底沉沦和这个时代和光同尘,要么努力改造这个时代,让这个时代尽可能变成自己习惯的那个时代。

后一种无疑要付出更多努力。

秦致远选择的也是后一种。

既然是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那么就要付出比旁人想象的还要多的努力,方方面面,所有的一切。

甚至包括麦克塔维什他们正在进行的这种突击队特种作战,其实都是秦致远根据自己的记忆设计出来的。

说起来秦致远到这个时代已经快四年,二十一世纪的很多东西秦致远都要忘记的差不多了,有时候想想,二十一世纪的生活对于秦致远来说就像是一个梦,一梦百年的那种梦一样。

因此突击队突入房间的作战方式可能和二十一世纪的方式有所偏差,但大体上都差不多。

迅速、果断、猛烈,这是秦致远反复强调的几个要素。

麦克塔维什做到了。

其实房门刚刚打开了一条缝,麦克塔维什就看到室内有灯光透出来,这说明房间内有人,而且还没有入睡。

几乎就是在一瞬间,麦克塔维什心中的警戒级别就提到了最高等级。

但握着手枪的手还是纹丝不动,麦克塔维什就这么脚步坚定的冲进去。

真的是冲,如果现在摸麦克塔维什身上的肌肉,基本上每一块都是绷紧了的那种,没有丝毫的犹豫,全神贯注的戒备。

房间内两张床,一张桌子,眼睛的余光可以看到一个柜子放在墙边,麦克塔维什的注意力都在站在桌子边的那个男人身上。

这是一名二十多岁的白人,赤着的上身相当健壮,肌肉线条轮廓明显,满头金发很吸引眼球,面容俊朗笑起来很阳光。

这个男人年纪和麦克塔维什差不多,麦克塔维什冲进来的时候,这个男人正在桌子边拎着暖水瓶倒开水,嘴里还在微笑着和另一名躺在床上的男人正在说着什么。

几乎是扫一下,麦克塔维什就确定黄富贵不在室内,于是手中的手枪马上就开火。

麦克塔维什进门的时候,那名倒水的年轻人手上没停,还是回头看了一眼的。

不知道那名年轻人在看到麦克塔维什的时候在想什么,麦克塔维什这一瞬间从那名年轻人的眼中读出了惊讶、愤怒、恐惧。

这一切都在麦克塔维什开枪之后化为乌有。

叮……

兰芳军工厂生产的消音器质量还是有保证的,麦克塔维什只能听得到撞针撞击子弹底火的声音,除此之外就是“噗”的一声,就像是某人叹了口气一样,声音小的估计站在门外的走廊上都听不太清楚。

随着轻微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枪声,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弹孔出现在那名倒水的年轻人眉心,那名年轻人的身体晃了晃,还是没倒,就在头部被冲击力冲得微微后仰的时候,麦克塔维什又补了一枪,这一枪正中鼻子和嘴巴的三角区,年轻人顿时翻身栽倒,哼都没有哼一声。

嗯嗯,有钱真好,房间里的地毯也很厚实,连人躺倒的动静都小了很多。

床上的白人长大了嘴巴看样子是想喊,但还没有喊出来,就被麦克塔维什一枪打在脖子上,这个攻击是要命的,那人已经到了嘴边的大喊变成空洞无力的“嗬嗬”声,刚“嗬嗬”了两声就被又一枪打在三角区,那人还有一个抬手捂伤口的动作,手还没有抬起来,就无力的栽倒在床上。

真的是斩瓜切菜般的那么容易。

麦克塔维什没有检查现场的心情,收了枪捡起地上的弹壳,转身就出了房门。

已经有不少战士都已经完事了,麦克塔维什出门后看了从对面房里走出来的突击队成员一眼,那名脸上涂满了黑色油彩的士兵脸上没有丝毫表情,眼睛已经变得血红,充满了毁灭和暴虐的疯狂。

麦克塔维什没有多看,只是一扫而过,然后就到楼梯旁向下观察。

麦克塔维什很清楚,自己的模样估计也和那名突击队战士一样,面目狰狞,恍若恶魔。

恶魔就恶魔吧,这个世界上,总有些见不得光的事,是需要恶魔去做的。

如果说身为护士的苏沫代表了光明和正义,那么麦克塔维什就代表着黑暗和邪恶,这其实都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或许是只用了十秒钟,又或许是用了半分钟,突击队成员们纷纷聚集到麦克塔维什身边,没有折损,没有伤亡,甚至都没有情绪波动,只有从房间里溢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