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的大鼻子牧师,还是什么主教级别的,据说级别是挺高。

秦致远也见到了这位叫丹尼·盖洛普的牧师,果然是奥尔巴赫派来的,据说这个职位还很抢手,丹尼·盖洛普因为是奥尔巴赫的亲信,才得以到这个地方布道。

真是可惜了,秦家寨的人基本上都已经迁往兰芳,包括附近村子都有许多人迁往兰芳,留在这里的都是些故土难离的老弱,丹尼·盖洛普就算是吧所有人都发展成天主教徒,估计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感。

这时候其实就不需要秦致远忙活了,祭祀所需的一应物事都由本地政府置办停当,秦致远和秦致胜只需要上香、祷告就行。

祭祖真的是大事,男人们的表现还好点,等到了女人们的时候,那真是哭的撕心裂肺,这倒不是因为悲伤,欣慰的成分倒是更多点,特别是秦致胜的母亲,哭得那叫一个伤心,不过表情倒是骄傲得很,看那意思就算是现在去见祖宗,也能去的理直气壮。

这样的气氛感染到了朱莉,也让朱莉更加理解祖先对于华人的意义,特别是当年幼的秦德也被秦致远领着端端正正的磕头上香的时候,朱莉真的是理解了华人祭祖的意义。

于是到朱莉上香的时候,朱莉就拉上了米夏,和朱莉一起祭拜祖先。

一起?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朱莉或许是刚刚理解这样做的含义,米夏可是很久之前就知道的。

第654章 一起吧

这几天奶奶住院,我这忙的也有点晕头,章节出现了错误,实在对不起,请兄弟们原谅……

如果是已经订阅的兄弟,请回头把上一章重新刷新一下,应该就能接上,给您阅读造成不便,非常抱歉……

如果没有发生种种意外,秦致远应该是在三月下旬抵达日本。

但因为在瀛洲耽搁了一段时间,秦致远抵达日本的时候就到了三月底。

其实到下个月的二十号,奥运会比赛就已经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将是冬季项目,然后才是夏季项目。

这个时候的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还没有分开,比赛时混在一起进行的,因此奥运会可以进行好几个月,一直到九月中旬才会结束。

而开幕式将会在八月上旬开幕,那时候其实比赛已经开始好几个月,然后到八月下旬闭幕,然后比赛还会持续半个月之久。

兰芳早在去年就获得了比利时方面的邀请,所以兰芳派出参加奥运会的代表团实际上在二月初就已经出发,他们将会先期抵达科西嘉岛,在岛上进行一段时间的适应训练,然后才会前往奥运会的举办地安特卫普。

这一次的奥运会将会决出155块金牌,兰芳派出了一支由175人组成的代表团,将会参加十五个大项中的九个,参与75块金牌的争夺。

对于兰芳来说,争夺金牌最有把握的是足球和射击、拳击、摔跤、以及击剑,田径中的某些项目也比较有把握。因为各种原因,在这175人中,有147人都是现役军人或者是退伍军人,这也充分证明了军人在兰芳的地位。

没错,兰芳在训练运动员这方面也是举国体制,当然了,因为某些原因,肯定和另一个“举国体制”不大一样,比如足球,这个在目前全世界同样是最流行的运动,几乎就是公认已经被兰芳预定的金牌。

公平的说,兰芳人的体质还是不错的,虽然不如欧洲人人高马大,但在灵活性上更胜一筹,而且因为长时间的军事训练,兰芳的足球运动员从体质来说并不差欧洲人多少,至少在抗衡上不会太吃亏,再加上兰芳出众的战术意识,早在三年前,外籍军团就已经是公认的足球专家。

在外籍军团时期,外籍军团曾经和英国人、法国人组织过比赛,几乎每一次外籍军团都是大比分获胜,以至于到最后外籍军团已经不屑于和英国人、法国人比赛,而是更喜欢内战,因为那样更具有挑战性。

现代足球虽然诞生于英国,但就连英国人也要承认,他们踢足球踢不过外籍军团。

当然了,虽然每一次都是大比分失利,但英国人从来没有认输过,哪怕是曾经英军第五集团军和外籍军团的比分被提成一比十,英国人也不曾认输。

不过嘴硬也没用,比分代表一切。

足球比赛要到七月份才开始,所以秦致远并不着急,准备在日本也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再返回兰芳,继而再奔赴欧洲。

和之前一样,“法兰西号”同样是秦致远的坐舰,但当“法兰西号”抵达东京湾的时候,北疆舰队把“海参崴号”也开了过来,和“泰山号”、“黄山号”飞机母舰一起护送着“法兰西号”进入泊位。

“海参崴号”的出现,等于是在日本人心里狠狠的扎了一刀,虽然金兰湾造船厂对“海参崴号”进行了很多改装,但很多日本人还是认识这艘巨舰,这艘曾经的日本帝国的希望和象征——“大和号”。

认识归认识,却没有几个日本人敢流露出悲伤和怀念,在前来迎接秦致远的近十万人中,有近万名兰芳和日本军警,更有无数的密探和便衣警员分布于人群中,所有人都不敢有丝毫大意。

实在是因为日本人是有前科的。

日本的现任首相叫高桥是清,高桥是清是日本银行的第七任总裁,同时也是原任首相原敬内阁中的大藏相,相当于是兰芳的财政部长,在原敬遇刺后,日本帝国最后的元老西园寺公望推荐高桥是清担任了日本首相。

想想看吧,连前任首相都是遇刺身亡,日本人该有多重视秦致远的安保问题。

目前的兰芳驻日总司令还是秦浩歌,这个被称为“屠夫”、“刽子手”的家伙目前在日本的名声可以令小儿止啼,大正天皇和高桥是清可以想象得到,如果秦致远在日本有个好歹,秦浩歌该会有多么的疯狂。

秦致远抵达横须贺的时候,几乎整个东京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部到齐,包括大正天皇在内,所有人都到码头上迎接秦致远,没有人敢懈怠。

秦致远倒是也没有摆架子,眼看时间差不多,就和朱莉出现在“法兰西号”的舰桥上。

相对于天津港来说,横须贺的水文条件确实是不错,“法兰西号”可以直接停泊在码头上,不需要秦致远再倒一次船。

不过这就苦了码头上的大正天皇和高桥是清,以及其他的日本人。

“法兰西号”虽然没有“海参崴号”的二十层楼那么高,十七八层总是有的,站在“法兰西号”的舷梯边,大正天皇和高桥是清想要第一时间看到秦致远真的是要掉帽子。

秦致远的身高可要比大正天皇高多了,大正天皇几乎只有一米三五或者是一米四五的样子,反正是绝对没有一米五,站在身高185的秦致远身边真的就像是小孩。

秦致远倒是没有多少居高临下的俯视感,还是能心平气和的和大正天皇聊上两句:“辛苦了,天皇陛下。”

这个“天皇陛下”听上去是有点略带嘲讽,不过秦致远真没那个意思,就是纯粹的问好,仅此而已。

“不敢,您辛苦了,国王陛下。”大正天皇倒是恍若未觉,回得恭恭敬敬,同时还伴随着一个九十度的鞠躬。

然后秦致远就听到身后“坑坑坑”的闷笑声。

大正天皇本来就这么点个身高,这再来个九十度鞠躬,简直连一米都不到,实在是有点滑稽,难怪朱莉忍不住。

秦致远也有点忍俊不禁,不过还是能忍住,顺势还能转头翻朱莉一眼,总算是没有跟着笑出声。

“呵呵,其实早就该来拜访天皇陛下,只可惜公务繁忙,直到今天才能成行,还请天皇陛下不要见怪。”秦致远继续客套。

都已经把人打成这样了,说几句好听的也是应该,至于这里面有多少真实性,谁也不会去计较。

“应该是我先去拜访国王陛下才对,只可惜一直没有成行。”大正天皇脸上终于有了点苦涩。

自从秦浩歌到了日本之后,秦浩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监视日本皇族,秦致远要求秦浩歌务必要把所有的日本皇族全部监控起来,以避免发生任何意外。

就在目前的美国,其实是有一个自称是高丽皇族的家伙建立了一个流亡政府,整天叫嚣着说是兰芳吞并了他们的国家,要求兰芳把高丽还给他们。

其实谁都知道,想要让兰芳把高丽还给他们这是痴心妄想,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事,但这帮人就是不死心,他们的目的倒也不是想要要回高丽,就是想要恶心恶心秦致远,或者是打着“复国”的旗号迎合某些人的阴暗心思,再或者是获得某种利益,除此之外再没别的意思。

也不少了啊!

其实那个自称是“高丽皇室”的家伙本身身份就存在疑问,估计也经不起调查,但她就是这么说,倒是也有不少怀着别样心思的人随声附和。

秦致远可不想看到再有某位“日本皇室”也跑到美国或者是英国搞一个流亡政府,那就实在是太恶心了。

处于这种背景下,大正天皇就算是想要访问兰芳估计都无法成行,事实上大正天皇也确实是向兰芳驻日司令部提出了访问兰芳的请求,但没有获得任何回复。

按照兰芳驻日司令部的一贯德行,不回复的意思就是不同意。

大正天皇接下来是高桥是清,其实相对于大正天皇而言,秦致远对于高桥是清更感兴趣一些。

高桥是清这个人,与其说是政治家,不如说是经济学家。

高桥是清是第七任日本银行的总裁,搞经济确实是一把好手,也正是因为在“藏相”的位置上工作出色,所以才会被西园寺公望看中。

在真实的历史上,高桥是清在思想上积极主张对外扩张、在行动上为侵略战争效劳,是日本对外侵略的鼓吹者和身体力行者之一。特别是高桥是清所推行的高桥财政,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对外侵略,实质上是军国主义财政、战争财政。

也正是因为高桥是清在经济上的特殊贡献,所以高桥是清是日本近代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物。

对于这样的人物,秦致远一向是很感兴趣的。

而看样子高桥是清对秦致远也很有兴趣,当见到秦致远的时候,高桥是清不等秦致远伸出手来握手,先是一个九十度的标准鞠躬鞠下去,嘴里同时还在念叨:“参见国王陛下!”

参见!

也不怎么心诚,否则应该是跪拜吧。

秦致远倒是也没计较,等高桥是清起身后,才握住高桥是清的手乐呵呵:“首相先生,久仰了,您再财政这方面的成就令人敬仰,我想,您一定对这位先生很感兴趣。”

秦致远说完就把老雷诺拉过来,想要和高桥是清这样的人打交道,老雷诺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第655章 大正

所谓“术业有专攻”吗,想要和高桥是清这样的银行家打交道,就需要老雷诺这样经常和银行打交道的人。

很明显高桥是清对于老雷诺也是多感兴趣的,比见到秦致远的公事公办热情地多,见到老雷诺马上就两眼发光,鞠躬之前还伴随着一个立正的姿势,就是两个脚后跟都要互相磕一下那种,语气都热情了不止一筹:“路易斯·雷诺先生,久仰大名,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您,请多指教。”

啧啧,这个态度,就跟初入职场的毛头小子第一次见到霸道总裁一样。

其实俩人地位都差不多,老雷诺虽然是商界传奇,高桥是清也不差,日本银行总裁,日本首相这两个职位的加成还是不少。在兰芳和日本开战之前,日本的国际地位其实也不算低,仔细说起来,高桥是清这个半商半政的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比老雷诺还要高一点。

但日本人对于西方人有一种很让人难以理解的崇拜,用崇洋媚外来形容都有点不足,好像是日本人在面对西方人的时候就有种发自内心的自卑感,恨不得马上就纳头便拜当孙子那种,给人感觉确实是有点不齿。

老雷诺明显也有点受宠若惊,不过很快就能调整过来,握住高桥是清的手热情洋溢:“很高兴认识您,首相先生,我对您也是闻名已久,您再经济上的很多做法令人印象深刻,希望我们能有机会多多交流。”

印象深刻个屁,说句不好听的,在此之前,老雷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高桥是清这个人,不过花花轿子人人抬嘛,说些漂亮的场面话你好我好大家好对于老雷诺来说简直是信手沾来。

再接下来就是西园寺公望。

其实说起来,在现在的日本朝野中,秦致远对于西园寺公望最重视,如果在秦致远心中排个次序,连大正天皇和高桥是清都要靠边站,西园寺公望才是最有能力改变目前日本现状的那个人。

西园寺公望是真正的三朝元老,历经孝明、明治、大正三代天皇,是日本国内现在唯一的元老。

兰芳和日本战后,很多老一辈的日本元老对于这个结果无法接受,结果一病不起撒手西去,其中就包括山县有朋、松方正义等等,所以现在,西园寺公望就是日本国内最有威望的那个人,甚至高桥内阁都是西园寺公望幕后操纵的。

而在战败之后,日本天皇在日本国内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甚至因为兰芳的舆论攻势,很多日本人目前正在质疑日本天皇存在的合理合法性,以及天皇的血统是否纯粹上,在这种背景下,西园寺公望在日本扮演的角色是类似于精神支柱的那个人,可以称得上举足轻重。

其实西园寺公望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但精神状态还是不错,虽然身形有点佝偻,眼神还是锐利,也没有什么老人斑什么的,站在那里也不需要人搀扶。

相对于这个时代的老人来说,西园寺公望的身体状况已经不错了。

见到秦致远的西园寺公望没有多特别的表示,鞠躬的程度也并不显得有多恭敬,也就是很正常的点到即止。

秦致远当然也不会自大到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对他恭恭敬敬,所以对西园寺公望的态度也说不上反感,握手的时候还是心平气和:“公爵阁下的精神状态看上去真不错,这真是很令人欣慰的一件事,你为日本所做的一切,足以让日本授予你任何荣誉,希望你保重身体,继续为日本服务。”

秦致远说的还是别有深意,有点盖棺论定的意思。

嗯嗯,对于秦致远来说,死掉的西园寺公望才是最好的西园寺公望,不过这老头身体挺好,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还能活个二十年,秦致远也只能感叹老天爷不长眼。

“多谢陛下关心,相对于陛下的丰功伟绩,西园所做的不值一提,还望陛下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善待日本人,西园感激不尽。”西园寺公望还是能分清主次,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上还是给予秦致远足够的尊敬。

不过西园寺公望的矜持也没有坚持太久,当见到福煦的时候,西园寺公望的表现和高桥是清见到老雷诺差不多。

西园寺公望年轻的时候曾经留学法国,在法国生活了十年之久。法国的一切给西园寺公望留下了美好印象,西园寺公望也深受法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在归国之后大力推行民主制度,算是日本民主制度的缔造者和守护者。

所以西园寺公望对于法国的感情很不一般,对于福煦这样的法国人更是感觉亲切,在西园寺公望留日期间,福煦已经是声名鹊起的军方将领,当时就是西园寺公望需要仰视的存在,这更令西园寺公望对福煦的尊敬要加深一层。

这么看起来,兰芳从法国获得的绝不仅仅是外籍军团和那些工厂,福煦、老雷诺这样的底蕴才是更重要的东西吧。

这也算是秦致远的成就,如果不是秦致远表现出来的潜力足够大,福煦和老雷诺这些老家伙们也不会选择秦致远,他们本身都已经在各自领域登上世界之巅,到兰芳来不仅是发挥余热,更是创造和传承。

西园寺公望之后就是秦浩歌,秦致远和秦浩歌的关系自然是不用多说,两人只是简单地握手和眼神交流,已经交换了足够的信息。

再然后就没有什么人值得秦致远记住了,于是一行人就蹬车前往东京。

来迎接秦致远的人确实是很多,连军警带平民足有十万之众,这么多的人,安保是个大问题,所以秦致远也不进行什么公开演讲之类的危险动作,和大正、西园他们稍作沟通,然后就直奔东京皇居。

横须贺距离东京并不远,大概是七八十公里的样子,秦致远乘坐的还是先期抵达的“乌骓”,鉴于在瀛洲时的意外,还是一批再次经过加固的“乌骓”。

瀛洲的事不仅是给安保人员敲响了警钟,也给兰芳“乌骓”汽车厂敲响了警钟,米夏在出事的时候乘坐的也是一辆“乌骓”汽车,既然米夏在事故中受了伤,那就表明“乌骓”还不够完善,还要继续改进。

其实所谓的改进,在现有的基础上已经没有了多大空间,发动机的功率就是这么大,想要继续增加防护性能,一个是材料要进步,一个是要加厚装甲,而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都会使得速度进一步降低。

于是仅仅是改进一个“乌骓”,就已经牵动兰芳工业的半壁江山。

必须要提一句的是,在兰芳,材料方面的权威是隆承轩,发动机方面的权威是隆承辕,而他们又都和米夏有着特殊关系,对他们来说,米夏就像是姐姐一样的存在,因此在米夏出事之后,隆氏兄弟是有着切肤之痛的。

而对于桑迪和米歇尔来说,这样的痛苦又更加深刻,桑迪甚至把隆氏兄弟叫到家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这让隆氏兄弟更有动力,因此在一个星期之内,新的设计方案就已经拿出来,在秦致远还没有动身去民国的时候,全新的“乌骓”防爆汽车就已经开始生产。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乌骓”已经不是防弹,而是已经开始着眼于防爆。

终于在秦致远抵达日本的时候,全新的“乌骓”已经先期运抵日本,虽然数量还不多,只有区区三辆,已经足以证明兰芳的效率了。

和秦致远一行人的汽车不同,大正天皇和西园寺公望他们还乘坐马车呢,所以秦致远他们的速度也快不起来。

相对于兰芳,日本绝对是一个可以用“贫瘠”来形容的国家。

兰芳的石油现在多的可以出口,秦致远和老雷诺控制的联合石油集团已经控制了现在全世界超过半数的石油供给,在这方面,日本和兰芳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他们永远也追不上,因为日本国内根本就没有油田。

也正是因为没有矿产资源,所以日本对于武器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很谨慎,因为日本所有的工业原料基本上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而日本的外汇储备是有限的,现在的日本还不像是二十一世纪的日本那么富裕,所以日本的工业看上去是真有点滞后。

当然了,这种滞后仅仅体现在日本的工业上,其他行业还算是不错,比如日本的饮食。

其实秦致远对日本饮食没有多少好感,印象中好像也就是清酒和寿司比较有名,其他的都没怎么关注过,但在大正天皇为了欢迎秦致远一行人准备了宴会上,秦致远还是对宴会上的几道菜感到惊讶。

比如刺身。

刺身这道菜其实是起源于中国,但在日本,刺身逐渐流行,反而是在发源地中国逐渐式微。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淡水鱼身上的寄生虫较多,所以生吃很容易染病,而海产品的寄生虫相对较少的缘故。

不过在宴会上,最令秦致远感到惊讶还不是刺身,而是大正天皇。

好吧,大正天皇的存在,很多时候就是个笑话。

第656章 刚刚好

宴会在东京的皇居中进行。

在兰芳对东京的轰炸中,皇居也被波及到,有一部分建筑物被焚毁。

战争已经结束了这么长时间,那些被焚毁的建筑物也都已经逐渐修复,但还是有些痕迹能够看出当初大轰炸的威力,刚进皇居的一排焦黑的大树可以证明。

日本人仿佛是为了铭记耻辱,时刻提醒自己牢记当初被轰炸的惨状,所以这些树被留在原地并没有重新移栽。

秦浩歌也仿佛是要提醒日本人记住兰芳轰炸机的威力,并没有干涉的意思,于是这些树就被留在原地。

宴会在皇居中的紫宸殿举行,这也是皇居的正殿,类似民国紫禁城的太和殿,只有重大仪式才会启用这里。

到达皇居之后,大正天皇先是离开了一会,接受了“太医”的短暂治疗后,这才在皇太子裕仁的陪同下出席宴会。

大正天皇自幼体弱多病,曾患有脑膜炎,后虽然治愈,可还是留下了后遗症。

脑膜炎的后遗症主要是肢体运动障碍、智力障碍、失语、眼球麻痹、吞咽困难等等,大正天皇在即位时虽然声称已经痊愈,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大正继位也是没有办法,大正他爹明治天皇的皇后一直未能生育,其他的妃子一共育有5子10女,但除了三皇子嘉仁以外,其他的儿子全都夭折,于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皇太子嘉仁于1915年11月在紫宸宫践祚,是为大正天皇。

华人世界有句话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放到日本也是一样。

不得不说,日本的“太医”还是很有一手的,就在去年中,大正天皇罹患脑血栓,后来虽然经过治疗好转,但再次留下后遗症,脑血栓变成了精神病。

这特么还不如脑血栓。

得了神经病——呃,对不起,是精神病……

得了精神病之后的大正天皇时常会做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言行举止经常性的失常,这在寻常人家还不算多严重的问题,但放在皇室身上,就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