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选择加入兰芳国籍的德国人有点多,最严重的21年至22年,当时在兰芳的德籍士兵超过七成选择加入兰芳国籍,其中有将近一半放弃了德国国籍,选择成为纯粹的兰芳人。

兰芳针对国籍也是有规定的,比如坦克车长、空军飞行员等军中的关键职位,就只能由纯粹的兰芳军人担任,如果拥有双重国籍,那么纵然是具备相关技能,也不能担任相关职务。

黑人和波斯人加入兰芳军队,其实本质上和兰芳外籍军团差不多,如果兰芳可以接纳黑人和波斯人加入兰芳国籍,那么兰芳为什么不能接纳德国人加入兰芳国籍?

但如果接纳的话,秦致远就违背了给威廉三世的承诺,从而破坏了兰芳和德国之间的默契,可是如果不接纳,肯定又会影响到徳裔士兵的士气,进而影响到外籍军团的战斗力。

不管是出现那种局面,都是秦致远不愿意看到的。

送走加斯帕德和耿新民,秦致远以加密方式向威廉三世发电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兰芳和德国之间现在是可以打电话的,电话线通过海底电缆进行连接。

海底电缆的历史悠久,大约在1850年,北美和欧洲之间就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到20年前的1902年,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地球从此进入地球村时代。

电话虽然方面,但因为中间要经过数次转接,安全上没有保证,秦致远和威廉三世讨论的事有点见不得人,所以还是通过加密电报联系比较好。

威廉三世对此反应并不怎么激烈,没过多长时间,威廉三世回复了个“可以”。

也就是说威廉三世又同意德国士兵可以加入兰芳国籍了。

其实想想这对于德国来说并不是坏事,兰芳国内的徳裔越多,德国和兰芳之间的关系就会越紧密,那么秦致远以后和威廉三世翻脸的可能性就越低。

对于那些想要放弃德国国籍的人,说实话威廉三世也没有多少不舍,既然他们舍弃了德国,那么德国也可以舍弃他们,德国人不需要向任何人乞求。

秦致远明白威廉三世的心情,所以秦致远也会通知兰芳军部和移民局,对于想要加入兰芳国籍的德军士兵要严加审核,同时可以让一部分德籍士兵从事关键岗位,以弥补对德国挖墙脚的伤害。

解决了威廉三世的问题,秦致远心情大好,接下来就要安排道格准备前往马达加斯加,兰芳将在马达加斯加建设一个中转站,所有招募到的非洲裔士兵,都会在马达加斯加接受基本训练,然后才会分配到各单位。

训练内容包括单兵技能、团队配合、以及语言培训,单兵技能最简单,非洲人都是天生的战士,他们战斗的本能已经渗入到骨子里,只要适当引导,每一个非洲人都是一名好士兵。团队配合稍微麻烦点,不过也没有多少问题,非洲人在狩猎的时候已经习惯了团队配合,个人武力就算是再强横也总会有个限度,在面对凶猛的野生动物的时候,团队合作才能取得最好效果。

关键是现在的非洲人还没有接触过枪支,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军事训练,这就好像是一张白纸,可以任凭兰芳泼墨,随心所欲勾勒出想要的图案。

随同道格一起去马达加斯加的除了一个连队的士兵之外,还有近百名教官。

这个连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中转站的安全防卫工作,教官则是兰芳军队的退役老兵,这些教官大多是在之前的历次战斗中因伤退伍的士兵,他们不愿意退伍之后无所事事,选择继续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兰芳军队最宝贵的财富。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秦致远就等待皮埃尔的回复,没想到这一等就等到六月初,一直到兰芳大选开始,皮埃尔那边还是没有动静。

第1043章 有诱惑

进入六月份,兰芳、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几乎同时开始换届选举。

兰芳首相的候选人是人民党的黄博涵和联盟党的陆徵祥;法国参加总统竞选的是左翼联盟的皮埃尔·福煦、民族同盟的爱德华·郝里欧、以及激进社会党的加斯东·杜梅格;英国参加首相竞选的是保守党的斯坦利·鲍德温和工党的拉姆齐·麦克唐纳;至于澳大利亚,工党的詹姆斯·斯卡林和比利·休斯结成同盟,共同对抗优势越来越小的斯坦利·布鲁斯。

其他几个国家的大选都有点麻烦,要拖上几个月才能看到结果,兰芳的最迅速,六月一号国民议会召开全体大会,当天上午黄博涵和陆徵祥各自做了竞选发言,下午投票,两个小时后统计出结果,第二天就履新上任。

当然了,之前的预热肯定也是少不了的,各种拉票行为也有,但都在可控制范围内,高鸿仕亲自带队监控整个竞选过程,没有发现有暗箱操作。

黄博涵和陆徵祥的发言各有侧重点,黄博涵把重点放在“商业兴国”上,表示如果当选后会重点推动商业发展,以商业发展带动国民生产总值继续稳步增加,争取在任期内把兰芳发展成当世数一数二的大国。

黄博涵本来就是商人出身,有这样的表态不奇怪,商业领域也是黄博涵最擅长的领域。

兰芳发展到现在,工业领域的成就已经可以用“奇迹”来形容,接下来这几年肯定还会继续发展,但如果想要保证前几年那样的高速状态并不容易。

黄博涵的意思是兰芳如果想要保证目前的发展速度,要在商业领域、流通领域、服务领域做文章,相对于工业领域来说,这些算是软实力,但也是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方法对路,兰芳想要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并不是不可能。

服务业确实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服务业的发展程度越高,经济的发达程度也就越高,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想想就可以理解,工业生产终究是有瓶颈的,这年头国际上为什么经常出现经济危机,原因就是因为商品的流通性不够,经济危机的表象是市场购买力不足,生产力过剩,但这个生产力过剩是假的,别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生产力也从来没有真正过剩过,一方面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确实真正需要这些产品的人买不到或者是买不起,所以经济才会出现危机。

黄博涵就是把重点放在解决这个“生产力过剩”的问题上,兰芳去年举办了第一次椰城博览会,效果非常好,客观上解决了一部分“生产力过剩”的问题,但还没有彻底解决,黄博涵把希望寄托在一个长期的“博览会”机制上,也就是说兰芳政府出面设置一个包括兰芳所有企业在内的服务平台,不管是国外客商还是国内客商,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产品,政府在这其中起到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

不得不说,黄博涵在商业上的天份真的是惊人,黄博涵说的这种方式,即使是放到二十一世纪也不能说是落后,特别是对政府的定位,黄博涵拿捏得很准确。

没错,政府在商业行为中就是起到一个“中介”作用。

陆徵祥把重点放在发展“民生”上,兰芳的疆域扩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差不多是极致,接下来再进行对外扩张已经不大可能,除非是和英国人开战,但这种事又不能拿出来公开宣扬,所以陆徵祥决定苦炼“内功”,把“发展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重点放在增加群众收入,缓解贫富差距上,争取把兰芳建设成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纺锤形的社会结构。

陆徵祥的发言中强调了对农民的关注。

兰芳的农民其实也挺悲催的,兰芳立国的时候就确定下不收农税的基本政策,这让所有的农民都欢欣鼓舞,那些新移民几乎是刚刚踏上兰芳的土地就彻底爱上这个国家。

不收农税有好处,但同时也有问题。

问题就在于粮食太多——

兰芳政府给每个移民兰芳的家庭分配了一百亩土地,这些土地不需要缴纳任何税赋,地里面哪怕种出来黄金,也都是农民自己的。

兰芳的农民大多都是华人,华人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所以农民们种田的积极性很高,很多农民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在田间劳作,唯恐兰芳政府过几年改变政策。

政策肯定是不会改的,而且兰芳这几年还风调雨顺,于是地里产出的粮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农民们对这种情况肯定是欣喜若狂,粮仓里没有粮食,睡觉都睡不安生,很多农民打出来的粮食甚至都不敢弄出来翻晒,就恐怕被人惦记上。

这种情况也就是前两年才有,随后这几年,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粮食多固然是好事,但如果粮食多到粮仓里放不下,多到翻晒粮食都已经成为一项日常生活中最繁重的劳动内容是,粮食就成了甜蜜的负担。

这时候如果再存粮那就是死心眼了,谁都知道粮食是当年的好吃,陈粮怎么吃都会有一股腐草的味道,当粮食多到吃不完的时候,如何消化粮仓里的粮食就成了农民的心腹大患。

兰芳政府是有收购政策的,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兰芳政府每年都会用最低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粮食,以平抑粮价,防止谷贱伤农。面对越来越多的粮食,政府购买也是杯水车薪,而且关键是很多农民家里的粮食都已经腐烂发霉无法食用,想卖都卖不掉。

针对这个问题,陆徵祥提出的意见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

兰芳现在不缺粮食,但世界范围内缺粮食的地方多了去了,民国现在虽然饿死人的情况虽然已经很少发生,但经济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张雨亭打仗是好手,发展民生不擅长,民国的经济没多大起色。

俄罗斯更惨,俄罗斯空有面积广袤的国土,但因为连年征战,国内人们生活困顿不堪,很多人缺衣少穿,只能在饥寒交迫中悲惨死去。

至于非洲和中东地区,这些地方的人们几乎从来没有吃饱过,很多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一日两餐或者是一日一餐的习惯。

兰芳的粮食吃不完,可以出口到国外,缓解缺粮地区的生存危机,或者是发展畜牧业,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为市场提供肉、奶、蛋等动物性食品,丰富百姓餐桌。

选举结果不出人意料,陆徵祥高票当选,成功连任。

陆徵祥担任首相这几年,兰芳发展速度很快,现在的疆域比起当初已经扩张了一倍有余,经济总量更是翻了两番,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这让兰芳国内呈现出真正的政通人和,老百姓和议员们对陆徵祥的满意度很高。

其实陆徵祥得以连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陆徵祥没有子嗣。

黄博涵在位的时候就是因为儿子的事被牵连,所以只能黯然辞职,这件事才过去没几年,议员们可还都记着的。

黄博涵豪富之家,家里老婆孩子一大堆,如果黄博涵再次上台,说不定又会栽在老婆孩子上面,哪有陆徵祥这没儿没女的省心。

让陆徵祥谋私,陆徵祥都没有“私”可以谋。

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料,黄博涵也坦然接受。

其实从秦致远整顿银行业开始,黄博涵心中就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或许秦致远并不是针对黄博涵,但这肯定是一个信号。

政客嘛——最擅长从蛛丝马迹里揣测,偏偏这种揣测一般情况下都是八九不离十。

黄博涵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黄博涵保住了国会议长的职位,虽然没有更进一步,但多少也是议员们对黄博涵的肯定,这让黄博涵心中多少有了点安慰。

五年后再来,黄博涵这样告诉自己。

秦致远也是这样安慰黄博涵的,黄博涵在兰芳身份特殊,秦致远不能寒了黄博涵的心。

黄博涵也在检讨自己,大选过后没几天,黄博涵就拿出来一份捐赠计划,准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投身于公益事业,以换取更多人支持。

黄博涵捐助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植树造林,虽然现在已经不是兰芳首富,但黄博涵出手还是不凡,首批捐赠为一亿兰芳元,其中一部分指定捐赠给兰芳帝国大学生物研究所。

秦致远非常支持黄博涵的做法,陆徵祥也喜闻乐见,看过黄博涵的计划之后,陆徵祥甚至笑言:如果黄博涵大选前这么做,陆徵祥说不定会主动退出竞选。

陆徵祥的竞选发言虽然是实用性更强,但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效果,黄博涵拿出来的可是真金白银,看得见摸得着的,陆徵祥就算是把饼画得再大,也不如直接的实惠来得有诱惑。

第1044章 强势

兰芳大选进行的一帆风顺,法国则是波云诡谲。

法国参加总统竞选的分别是左翼联盟的皮埃尔·福煦、民族同盟的爱德华·郝里欧、以及激进社会党的加斯东·杜梅格。

皮埃尔所在的左翼联盟是去年刚成立的一个组织。

相对于兰芳的两党制,法国的党派可谓是多如牛毛,法国政治上的“自由”在党派的数量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法国,只要你愿意,哪怕是只有你妻子支持你,你们两个人也可以成立一个党派。

所以可想而知,法国的党派该多到什么程度。

这么多的党派,想要在国会中一家独大简直是痴心妄想,所以每到大选年的时候,为了达到更好的争权夺利,法国总是会出现很多临时性政党,左翼联盟就是这么一个党派。

爱德华·郝里欧所在的“民族同盟”也是这样,加斯东·杜梅格所在的激进社会党好一点,并不算是临时政党,但这个成立于二十年前的政党也是法国各激进主义政治派别联合组成的。

说句好听点的,法国的政党是平时各自为政,每到大选年就会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各自组合。

说句难听的点,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人一多,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的人为自己的主子说话要保证资产阶级利益,有的人为了争取广泛支持要代表广大工人阶级,有人为了邻居家的女主人要为广大妇女争取正当权益,还有的人另辟蹊径,为了争夺新移民的选票,声称要把法国建设成“法兰西斯坦”、或者是“法兰西尼亚”。

真特么群魔乱舞。

皮埃尔从参选之后,就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协调“左翼联盟”内部的利益分配上,在争夺选票上倒没花多少心思。

相对来说,皮埃尔还是很有优势的,只要正常发挥自身实力,皮埃尔成功当选应该没问题。

毕竟皮埃尔背后有兰芳的支持,有洛克菲勒家族帮忙站台,从政治资历上讲皮埃尔确实不如爱德华·郝里欧和加斯东·杜梅格,不过选举这种事,政治资历从来不是决定性因素,个人实力才是。

只有让国民相信某个人能带领他们奔向幸福生活,国民才会把他们手中的选票投向某个人。

宣布参选之后,皮埃尔就忙得焦头烂额,每天被各种宴会、各种会面、各种谈判缠得无法脱身,确实没工夫处理兰芳想要在马达加斯加设置中转站的事。

在皮埃尔看来,这个问题不着急,只要皮埃尔竞选成功,兰芳在马达加斯加设置一个中转站就是皮埃尔一句话的事,到时候秦致远想把中转站放在什么地方就放在什么地方,想要多大面积就有多大面积。

那个地图随便让秦致远画个圈就行。

这可不是卖国,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兰芳在马达加斯加设置中转站,是要向法国政府缴纳费用的,皮埃尔会把所有的手续都弄得天衣无缝,让人挑不出毛病。

这也是皮埃尔当选应该给秦致远的报酬,如果没有好处,也就没有名目繁多的政治献金。

皮埃尔肯定是不理解秦致远的急迫心情,秦致远现在已经等不及皮埃尔上台。

塔那那利佛,马达加斯加最大城市,法国驻马达加斯加总督驻地。

塔那那利佛位于马达加斯加中部高原,有“千人勇士城”之称,这是一座修建在山脊上的城市,地势险要、地形崎岖,端的是易守难攻。

只可惜进入现代社会,再险要的地形在飞机大炮面前也失去了防御作用,塔那那利佛和马达加斯加其他地区一样,都被法国人占领,成为法国庞大殖民地的一部分。

现在的马达加斯加总督叫莫里斯·萨瑞尔,莫里斯·萨瑞尔世界大战初期担任法国第三集团军指挥官,1916年至1917年指挥了萨洛尼卡战役。利奥泰担任陆军部长后,莫里斯·萨瑞尔淡出军方现役,战后辗转多地,目前担任法国驻马达加斯加总督。

必须要说,英法两国的殖民行为,再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确实是推动了殖民地经济发展。

在法国人殖民马达加斯加之前,塔那那利佛城市内的大部分建筑物都是以木材、或者是灯心草建成,换句话说,法国人来到塔那那利佛之前,塔那那利佛是一个草棚子组成的城市,城市内最宏伟的建筑是高约四十米的国王王宫,这座王宫建在一个石基上,长约七米、宽约六米,王宫整体为木质结构,使用的全部都是黄檀木。

为了建成这座长条状的王宫,单单是运输黄檀木,就有将近两千名工人累死。

好吧,其实法国人到来之前,这里的人们日子过的也不怎么样。

现在这座王宫同时还是马达加斯加前任国王安德里亚纳姆波伊尼麦利那的陵墓,这位国王1810年死在塔那那利佛,当时根据他的遗嘱,把他葬在王宫的城门附近,但法国殖民当局在1897年将国王遗体移葬于王宫陵墓。

法国统治期间,在塔那那利佛市内铺设了质量较高的道路,斜坡上又建有宽阔的楼梯以便通行,城市内也多了教堂、医院、学校等现代化建筑,这总算是有了个城市的样子。

莫里斯·萨瑞尔肯定不会和死人住一块,莫里斯·萨瑞尔的总督府在塔那那利佛二十公里外的郊区,总督府依山而建,排排建筑物层层升高,既宏伟壮观,又森严壁垒。

在穿过两排建筑物组成的一座院落后,便来到了主建筑前的广场。

广场面积很大,站在广场上,头顶阳光灿烂,你会感到天地无限开阔。

广场上随处可见马达加斯加常见的仙人掌,叶片都足有蒲扇大,可见生长年代之久。

穿过广场,拾级而上,来到主楼前。

主楼是一座具有古希腊神殿风格的“围柱式”石质建筑,二十四根粗大的廊柱非常醒目,建筑外随处可见造型别致的雕刻,顶部有尖顶直插云霄。

这是一座三十年前修建的建筑,当时的法国正处于鼎盛时期,花起钱来真的是不心疼,如果是现在,估计莫里斯·萨瑞尔要被千夫所指。

有意思的是,这座总督府就是后来的马达加斯加总统府,就在这栋建筑的原址上,朝鲜政府援助建设了一座典型的东方式建筑,主建筑呈四方形,四角耸立白色的角楼,正门处是三层建筑。

真是人不可貌相,二十一世纪到处流传的朝鲜饿死人都是特么假新闻,人家朝鲜可不穷,还有实力对外援建呢,看看人家国王的体型就知道人家的经济实力。

其实在马达加斯加当总督不是个好差事,当初皮埃尔如果不是为了增加资历,大概皮埃尔也不会选择马达加斯加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这里距离欧洲太远了,在马达加斯加当总督,性质就跟被流放差不多,估计莫里斯·萨瑞尔干完这一届就会退休。

二十一世纪的共和国有一个名词叫“五十九岁现象”,指的是公职人员在临近退休年龄之际,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点”福利。莫里斯·萨瑞尔现在虽然不是五十九岁,不过这家伙也到了要退休的年龄,所以秦致远的突破口就在莫里斯·萨瑞尔这里。

六月上旬的一天,一辆法国雷诺汽车驶进法国驻马达加斯加总督府。

总督府门前的警卫看到汽车挡风玻璃上的标志,不仅没有阻拦,反而立正敬礼,给足了标志面子。

汽车一直开到总督府主楼门前才停下,车刚停稳,一名秘书模样的年轻人快步上前打开车门,口中的招呼很殷勤:“欢迎您的到来,雷诺先生。”

下车的肯定不会是老雷诺,老雷诺现在不会出现在马达加斯加,如果老雷诺来马达加斯加,也不需要老雷诺主动来总督府,莫里斯·萨瑞尔会主动去拜访老雷诺。

这就是社会地位,莫里斯·萨瑞尔虽然身为法国驻马达加斯加总督,但在老雷诺这种级别的富豪面前还是不够看,看看老雷诺打交道的那些人,只有法国总统或者是法国总理才有资格让老雷诺拜访,部长级别的都不够资格。

从汽车上下来的是一位年轻人,老雷诺的侄子,法约尔·雷诺。

自从因为朱莉和秦致远有了龃龉之后,法约尔在雷诺家族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从雷诺家族的继承人沦落成为雷诺铝土公司的总经理。

这其实怪不得任何人,谁都想不到秦致远会达到现在这个高度,而秦致远的地位越是高,法约尔就越是没有出头的机会,老雷诺纵然是再念及旧情,也不会冒着触怒秦致远的危险让法约尔回到雷诺家族的权力中心。

兰芳想在马达加斯加弄一个中转站,由雷诺家族的人出面最合适,雷诺家族在法国实力强大,虽然现在主营业务已经不在法国国内,但雷诺家族在法国的影响力还是不容忽视。

“莫里斯先生在吗?”法约尔没道谢,只是点了点头,随口问一句就往主楼里走。

“在的,请您稍等一会,我马上通知莫里斯先生——”秘书殷勤备至的在前面带路,根本不问法约尔有没有预约。

预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