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十秒之前,威廉皇储还想着给秦致远一个惊喜,没想到仅仅是十秒之后,秦致远的部队先给了威廉皇储一个大大的惊喜。

第261章 头晕

秦致远派出部队追击逃走的威廉皇储军团,他本人还是坐镇费尔昂塔德努瓦,随时根据前线部队的态势准备调整应对。

好吧,这是个比较文雅的说法。

实际上,秦致远已经派出了他手中所有的部队,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战斗结果。哪怕是第一师无法吃下威廉皇储兵团,甚至是陈康健的装甲部队被围歼,秦致远所能做的也不多。

还好第一师的华人战士们足够争气,传回来的大多都是好消息。

“报告,32师已经将德军狙击阵地上的全部俘虏收容完毕,共有1400多名德国人被击毙,差不多同样数量的德国人负伤,大约有一万一千多名德军投降,其中包括117名军官……”皮埃尔声音高亢。

当秦致远选择追击威廉皇储兵团的时候,皮埃尔坚定的支持秦致远的决定,这肯定会为皮埃尔赢得一个很重要的加分,要知道皮埃尔已经扛着上校这个军衔太久了,皮埃尔很希望把上校的领章换成将军。

坦克部队的威力从德国人的伤亡比例上就可以看出来,当面对坦克部队的时候,步兵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办法,在坦克面前非死即伤,差不多一比一的伤亡比如果是在传统的步兵对战中很难打出来。

“恭喜你,秦,我应该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抱歉,那差点让我们错失了这场胜利。”第32师参谋长阿姆斯特朗的表情并不自然。

身为一名法国人,阿姆斯特朗却在秦致远想要追击德国人的时候选择了保守立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军部眼中的反面教材,如果不是秦致远和皮埃尔坚持追击,法国真的会错失这场胜利。

要知道,法国人实在是太渴望一场胜利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胜利,在这个关键时刻都值得大书特书。

“克里斯,不必如此。你的想法也没有错,我知道你是为了巴黎。”秦致远不想咄咄逼人,事实已经做出了最好的回应。

听到秦致远这么说,阿姆斯特朗的表情自然了一些。当然了,阿姆斯特朗脸上更多的还是开心,作为一名法国人,阿姆斯特朗有足够的理由开心,这可是个大功劳,能参与其中,别管自己的功劳有多大,等到退役之后,阿姆斯特朗都有足够的资本向自己的孙子吹嘘。

“装甲部队陈康健来报,装甲部队已于中午时分占领塔得努瓦地区,德国人部署在那里的三个团被击溃,毙敌一千二百多人,俘虏了5800名德军士兵。”皮埃尔还在继续汇报。

有参谋人员就守在通讯处,只要有电报过来,就会马上送到皮埃尔这里,由皮埃尔向秦致远汇报,这是皮埃尔身为第一师参谋长的特权。

“5800,加上一万一千多,我们已经俘虏了17000名德国人,这已经是一个整编的德军师,我认为我们现在就能向巴黎报告。”巴斯蒂安血脉喷张,他这辈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激动过。

“别着急,还会有的。”秦致远不着急。

虽然知道不太可能,但秦致远还是忍不住会幻想俘获威廉皇储。

想想看,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德国皇太子,如果威廉皇储向秦致远交出武器,那么那一幕将会成为本年度全世界最大的新闻,秦致远一定会让人拍下那个场面永久保存。

“我不是着急,我是非常着急。秦,你可能不会理解我心中迫切的心情,天,我想向全世界宣布这个消息。我们俘获了一个德国的整编师,而且我们自身的伤亡甚至还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巴斯蒂安不停地念叨,他是在用这种方式缓和自己激动的心情。

但巴斯蒂安注定缓和不了,因为随着战事的进展,战报不停的汇总过来,德军俘虏的数字也在不停的增加。

“装甲部队击溃了从兰斯方向前往塔得努瓦增援的德军第20步兵师,他们至少击毙了两千名德国人,俘虏了超过一万三千人,德国人只有他们的师指挥部和骑兵部队以及一部分后卫部队逃走,剩下的全部被俘。”皮埃尔再次报告。

“太棒了!”

皮埃尔兴奋。

“装甲兵万岁!”

“万岁……”

阿姆斯特朗喊口号,联合指挥部内欢呼雀跃。

“装甲兵遭到皇储兵团的攻击,德国人的攻势猛烈,一部分坦克摧毁了德国人的火炮阵地,有近40门火炮被出击的坦克部队击毁,同时有五辆坦克在战斗中被击毁,截止到目前为止,装甲部队共有21辆坦克因为各种原因退出战斗,目前出现故障的坦克正在抢修,估计其中的一部分可以恢复战斗力。”

“刘子正团追上了皇储兵团,截止到目前已经接收了近万名俘虏,德国人的战斗意志并不旺盛,他们似乎已经放弃,只有少数德国人反抗,大部分德国人未作抵抗便举手投降。”

“葛立夫团攻破一个皇储近卫师的防御阵地,俘获了包括皇储兵团总参谋长弗里茨·罗森博格将军在内的大批德国高级军官,目前正在查找威廉皇储的下落,不过根据弗里茨·罗森博格提供的情报,威廉皇储已经返回兰斯,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徐已经派出部队向侧翼搜寻。”

随着更多的消息传过来,欢呼声开始慢慢变小,人们的野心如春天的野草般在疯狂滋长,所有人都在等候那个消息,那个足以震动全世界的消息。

当皮埃尔报告弗里茨·罗森博格称“威廉皇储已经返回兰斯”的时候,从在场的法国人眼中能够看出明显的失望。

秦致远倒是无所谓,能抓住威廉皇储固然好,抓不到也正常,威廉皇储对于秦致远来说是属于圣诞节彩蛋之类的玩意,有他固然好,没有也不会影响秦致远的功劳。

以秦致远和福煦、利奥泰之间的关系,确实是没人能抹杀。

但今天注定是让巴斯蒂安心脏病发作的一天,还没等巴斯蒂安算清楚第一师已经抓了多少德军俘虏,皮埃尔再次来报:“有威廉的消息了,一个昨天被认定失踪的侦察兵小队抓住了威廉,就在距离塔得努瓦不到两公里的地方!”

抓住了?

巴斯蒂安顿时感觉有点头晕。

第262章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拖后腿的

当刘双喜意外俘获威廉皇储这条大鱼的时候,陆军部长利奥泰正在国民议会接受议员们的质询。

虽然利奥泰是向法国总理负责,但当国民议会需要利奥泰对某件事作出解释的时候,利奥泰有配合的义务。

战争开始后,法国政府为了防止被德国人包了饺子,离开距离前线过近的巴黎,前往小城波尔多,利奥泰因此也要前往波尔多,才能接受国民议会的质询。

在法国,质询分为口头质询和书面质询两种。

因为现在是战时,利奥泰因为陆军部长的身份其实可以选择接受书面质询,但在接到秦致远的电报后,利奥泰选择了前往波尔多市的议会大厅,接受议员们的当面质询。

这个质询是由现任议员唐纳修发起的,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和唐纳修一起参与质询的,有几人是属于在野党的民主共和党的成员,他们和社会党中的共和派搅在一起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同时法国总理保罗·潘乐威也参加了质询会。

差点忘了一件事,现在的法国总理还不叫总理,而是叫部长会议主席。总理这个词要到四十年后的第五共和国时期才会使用。

其实不管叫什么,保罗·潘乐威都在行使总理职能。

身为总理,保罗·潘乐威似乎应该支持利奥泰的工作,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利奥泰并不是保罗·潘乐威任命的陆军部长,而是前总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任命的,保罗·潘乐威或许对利奥泰并不是很满意,只是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利奥泰的把柄,才会容忍利奥泰继续待在这个位置上。

看保罗·潘乐威今天的意思,好像他就是来寻找把柄的,如果保罗·潘乐威能如愿,那么利奥泰最好的结果是主动辞职。

利奥泰并不想辞职,否则利奥泰根本不会来波尔多,和几乎所有的军人一样,利奥泰讨厌政治,讨厌这些政客,如果不是因为德国人仍然占据着法国的土地,利奥泰肯定不会和这些人虚与委蛇,哪怕是克里蒙梭也是一样。

波尔多的市政厅无论是规模还是设施都远远比不上巴黎的国民议会大厅,看样子到是和一般的法庭差不多。

这可以理解,相对于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巴黎,波尔多只是个小城,不能要求太多。反正只是特殊时期临时借用,倒是也将就用了,只是委屈了利奥泰,他那个接受质询时要站的小格子,真的就比个鸽子笼大不了多少。

利奥泰倒是挺自觉,看看大厅里议员们严阵以待的架势,施施然拎着自己的包,走到自己的位置上,还顺手把小格子的栅栏门给关上。

真是越发的像法庭。

“陆军部长阁下,请您解释下在您担任陆军部长期间的物资分配比例,以及您和外籍军团秦致远将军的私人关系,并且请您解释下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影响物资分配。”唐纳修率先发难。

“陆军部长阁下,在您的任期内,您的部下出现了集体的无意识行为,请您解释一下您在其中承担的角色。”有人跟着发难,这位议员先生利奥泰根本就没见过。

“陆军部长阁下,听说外籍军团的秦致远将军在平息科西嘉岛的叛乱时,使用了一些骇人听闻的手段,请您解释下军部是否参与其中。”还有人继续提问题,这位议员先生利奥泰倒是有点眼熟,可惜喊不出名字。

“陆军部长阁下……”

问题一个接一个的拋过来,看上去想要把利奥泰淹没。利奥泰却感觉实在是在噪杂,十几个人几乎是同时在说话,结果就是利奥泰什么都没听清楚。

这是法国国民议会的特色,在议政的时候,如果有两方人马辩论,那么你说的是什么根本不重要,只要你的嗓门够大,让别人无法听清对方说的是什么就行。

这就是民主最大的弊端,他们有可能因为一个类似是否更换巴黎路灯这样的小问题争吵一个月,甚至是两个月,却得不出任何结论,而就在议员们争吵的时候,巴黎的路灯已经被等得不耐烦的巴黎市民自发凑钱换好了。

“请不要着急,我无法一次性回答所有的问题。”利奥泰头也不抬的回应。

利奥泰进到小格子里之后,根本就没有停议员们在喊什么,只是自顾自打开带来的文件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文件,看着最上面的一张微微一笑,然后把它放到这沓文件的最底下。

那是秦致远发给利奥泰的捷报。

“好吧,麻烦您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部长阁下……”唐纳修再次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决定权并不在我,物资的分配由参谋部和后勤部统一分配,战争委员会也参与其中,大致的比例是平均分配,如果要说倾斜,那么确实存在。比如有些部队战斗在第一线,那么他们就会及时得到物资补给,如果有些部队在远离战场的后方,那么在分配物资时就会处于次要地位。至于我和秦致远将军的私人关系,那并不适合在这个公开的场合讨论。如果说我们的私人关系会影响到物资分配,那纯属无稽之谈。”利奥泰推的干干净净。

唐纳修在利奥泰发言时一直都保持着沉默,嘴角还挂着若有若无的嘲讽和冷笑,等利奥泰刚刚发言完毕,唐纳修立即跳起来反驳:“你撒谎!如果像你所说,你在物资分配上不参与意见,为什么你会把原本准备装备美国部队的坦克,拿去给外籍军团里的中国人?”

“美国人在远离战场的奥尔良,他们要坦克干什么?而中国人正在前线为了巴黎的安全和德国人厮杀,如果不给他们足够的武器,你还能安稳的坐在那里行使你议员的权利吗?”利奥泰底气足。

“啊哈,那就是你承认了!好吧,现在你必须解释,那个中国人给了你什么好处?”唐纳修也深悉转进之道,根本不理会利奥泰的反问,顺着利奥泰的话继续追问。

政客是一种奇葩的生物,他们不问对错,只问立场,如果立场一致,那么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如果立场不一致,那么不管做什么事都是错的。

果然,就在唐纳修提出质疑之后,几乎所有的议员看向利奥泰的眼神都不大对劲。对于他们来说,谁在前线顶住德国人都一样,只要有人去顶住就行,而坐实了利奥泰和秦致远的关系,继而能通过这个关系做点什么才是议员们关心的事。

想明白这一点后,利奥泰忽然感觉无比灰心,利奥泰实在是不明白,他宣誓为之效忠的法兰西共和国这是怎么了,这些能够决定共和国走向的大人物们为什么都变成了现在这副样。

第263章 地位的确立

自从法国人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法国就成为了全世界民主的典范。

曾经有一段时间,民主自由的法国是全世界向往自由的人们心目中的圣地,而法国的国民议会制度也成为法国人的骄傲,就像是巴黎圣母院和艾菲尔铁塔一样。

在成立之初,国民议会制度是深入人心的,当时的效率也比较高,法国的社会经济因此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但和所有的两党制或者是多党制一样,国民议会很快也沦为互相扯皮为了争论而争论的菜市场。

其实对于军人来说,这种扁平结构的社会体制远没有金字塔结构的社会体制效率高,特别是在战争期间或者是发生大规模灾难需要很快作出决定的时候,扁平结构社会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就向现在,明明是德国人还占领着法国人的土地,正是需要团结一心一致对外的时候,这些议员们还有心思勾心斗角拆墙角,实在是令利奥泰感到不耐烦。

“路易,虽然军部内部的事务我不该插手,不过我还是想问一句,为什么你宁愿相信那些中国人,也不愿意相信那些美国人,难道在你眼里,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加重要吗?”保罗·潘乐威必须要说点什么,他的本意并非是要把利奥泰搞下台,法军部队现在的事情已经够多了,现在不是节外生枝的时候。

“主席先生,不存在谁比谁更加重要这回事,有的只是谁更愿意为法国流血牺牲。美国人确实值得重视,但按照潘兴将军的意思,美国人要等到明年才能指望上,那么在此之前怎么办?难道我们去跟德国人说,世界大战先停止一年,等美国人的兵力集结到300万,全部武装起来训练完毕之后再重新开战不成?”利奥泰意志坚定,不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改变自己的想法。

“那么那些中国人靠得住吗?”唐纳修再次质问。

仅仅是一个月,在法国的美国人已经集结了超过十万人,美国人展示了他们无与伦比的投送能力,潘兴承诺,在今后的一年里,每个月都会有数万美军士兵抵达法国。

相对于拥有强大海运能力的美国人来说,秦致远这边的人手输送速度就慢得多,现在益民公司和黄博涵的人双管齐下,每个月也只有不到两万人能运抵科西嘉,这已经是极限,不可能进一步提升。

但正是这种力量间的差别,才使得外籍军团的功劳看上去更加的弥足珍贵。

“关于这个问题,我这里有一份电报,是秦致远将军刚刚发给我的。在今晨结束的费尔昂塔德努瓦狙击战中,外籍军团第一师和法军第32师携手作战,在费尔昂塔德努瓦和塔得努瓦两地和德国威廉皇储兵团六个师,以及德军第十七军一部激战,在总计四天的战斗中,第一师和第32师击毙一万三千六百余名德军,俘获九万八千九百余名德军,在俘获的德军将领中,包括威廉皇储兵团总参谋长弗里茨·罗森博格将军以及……”利奥泰拿着电报,用充满自信的微笑环视全场,拖长了声音,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这才解开谜题:“以及威廉皇子本人。”

威廉皇子?

威廉皇子被法军俘获!

在场的议员不管是社会党还是民主共和党都目瞪口呆,过了足足有30秒才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伴随着欢呼的,是一沓沓飞上天空的打印好的材料,这些原本都是用来弹劾秦致远和利奥泰的,但现在没人会在意他们。只要利奥泰和秦致远能打赢德国人,那么就算是利奥泰把雷诺工厂里的武器全部都装备给秦致远也无所谓,让那些弹劾见鬼去吧!

至于还在奥尔良的潘兴,这会所有人都把他抛之脑后。

要知道,法国人一贯是看不上暴发户美国人的。当需要美国人的时候,法国人可以把美国人奉若上宾,但当不需要的时候,此时的美国对于此时的法国来说也并非不可或缺。

至少法国人是这么认为的。

世界大战尚未结束,法国人还不清楚他们到底欠了美国人多少钱,他们对于美国的认识还停留在世界大战之前。

随着利奥泰宣布这个消息,所有针对利奥泰和秦致远的质疑全部都烟消云散。胜利的消息如病毒一般扩散,通过无数条电话线和空中电波传播到法国乃至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报社临时加印了专刊,餐厅门口挂上了法国的三色旗和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无数人涌向北洋政府设置在巴黎的临时公馆,把那里挤得水泄不通,他们感谢所有黑头发黑眼睛的东方人。

法国政府在当天就决定,要把和北洋政府之间的外交关系从“公使级”提高到“大使级”,公使馆也从狭窄偏僻的电影院二楼搬到战神广场,在哪里,巴黎市政府划出一块面积为50亩的土地,用来建造北洋政府在巴黎的大使馆。

而在当天的报纸上,当形容秦致远的肤色的时候,用了“Fuscus”这个拉丁词汇。这个词的意思并不确定,通常可以理解为深色或者是棕色,用在这里就是肤色较深的意思。配合着报纸配发的秦致远大幅照片,确实是看不出那里有黄色的意思。

关于这个“黄皮肤”,它的演变有一个过程,其实在早期的西方旅行家著作文献中,关于华人肤色的描述通常是“白皙”,或者是“较暗”,没有人直接用“黄色”来形容东方人的皮肤。但到了18世纪,某些个对自然科学一知半解的所谓“科学家”开始对种族进行分类,亚洲人的颜色由“Fuscus”改为“Luridus”,这个词可以译为黄、淡黄、蜡黄、苍白、死一般的颜色等等。

这个分类是人为的,并没有科学依据。

而在中国,把华人说成黄皮肤被欣然接受,因为“黄色”在中国象征着皇权,象征着高贵,这是欧洲和华人不同的文化传承造成的这种认知上的差异。

对于秦致远来说,发生在巴黎的事情对他太过遥远,秦致远一时半会顾及不到。现在秦致远的任务是安抚好近十万德军俘虏,以及防备着德国人可能的报复性进攻。

好在福煦的工作卓有成效,随着福煦在前线的巡视,法军部队逐渐开始稳定下来,部分部队开始恢复战斗力。

秦致远获胜的消息传播开来以后,就像是一针强心针注射到所有法国人心中,法国人的信心开始恢复,士兵们也从浮躁中慢慢平静下来。

五月中旬,驻扎在费尔昂塔德努瓦附近的十一个法军师开始向费尔昂塔德努瓦地区集结,准备防备德国人可能的进攻。

而秦致远的第一师和巴斯蒂安的第32师奉命调回巴黎,他们要参加庞大的庆祝活动,以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第264章 泼妇作秀

在费尔昂塔德努瓦的联合指挥部指挥大厅里,威廉皇储终于见到了秦致远。

可惜和威廉皇储的设想中不太一样,首次见面,威廉皇储是战俘身份,而秦致远则是胜利者。

现在,秦致远原本就已经一长串的绰号又多了一个“阿瑞斯”。

阿瑞斯在希腊神话中是“战神”,他司职战争,形象英俊,性格强暴好斗,十分喜欢打仗,而且勇猛顽强,是力量与权力的象征。但他同时也代表着嗜杀、血腥,是人类灾祸的化身。

看看秦致远的经历,和阿瑞斯还真有点相似。

和报纸上形容的不同,秦致远给威廉皇储的第一印象并不是残暴和血腥,而是平静。但这种平静又和那种一潭死水不同,而是类似于那种火山口湖一样的平静。

平静下掩盖着无与伦比的张力,即使是秦致远不说话,只是平静的坐在那里,也能感觉到那种无形的压迫感。

都不用介绍,秦致远和威廉皇储第一时间确认了对方的身份。

威廉皇储很容易确定,他带着三名德军高级将领来见秦致远,威廉皇储站在最前面,其他人很自觉的站在威廉皇储身后半步的位置,呈一个半圆形把威廉皇储拱卫在中心位置。

而秦致远更好分辩,当威廉皇储一行人进入指挥部的时候,大厅里只有秦致远一人是坐着的,其他人包括和秦致远一样佩戴少将军衔的巴斯蒂安在内,都自觉的站在秦致远周围,看上去更加醒目。

似乎从昨天晚上开始,当秦致远在场的时候,所有人都会下意识的起立,这不是秦致远的要求,而是众人的自发行为。这是一种对权威人士的尊敬和领导地位的承认,秦致远通过一系列的胜利终于获得了这一点。

就现在的法国来说,如果秦致远自认打仗的能力第二,没有人敢人第一。

不服气?

很简单,你先去俘获十万德国士兵,再加上一个德国皇储,然后再来挑战秦致远的地位。

单单是这两条,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