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琦连忙赔笑道:“伯母不忙,小侄此来不为了一顿饭。能见到伯母身体健康,便知足了。家父知道伯母的住处,想必也会很开心的。对了,这是些布匹,给伯母做几身衣裳的。还有些笔墨纸砚,是给成义学习用的。”

刘春听了刘琦这么不懂打蛇随棍上的道理,急得在一旁挤眉弄眼。好在韩母是会待人接客的,笑吟吟地收下了礼物,说道:“世侄有心了,快里面请,屋里坐!”

听了韩母这么说,刘春才放下心来。这刘琦太不懂人情世故了,哪有午时来不吃饭的道理,好歹也得蹭一顿饭,同未来丈母娘处好关系啊!不然的话,岂不是废了一次机会,还浪费了买礼物的钱银吗!见刘琦进了屋,刘春才松了一口气。这公子哥,实在不好伺候。

“义儿,泡好茶了吗?”韩母问道。

“泡好了。”韩成义没好气地答道,然后把一杯茶重重地放在刘琦面前。刘琦心中那个气啊,可偏生对着韩母又讲不出口。

“这孩子,太不懂事了。”韩母赔笑道,“世侄莫要动怒,我也管教不住他,非得他姊姊才行。回头啊我跟凤儿一提,他就蔫了。”

刘琦一听,内心苦笑不已。怕是韩凤儿还乐意见到韩成义这般对他哩,也不知为什么,自从韩凤儿到了京城之后,刘琦发现几乎都不认识她了。先前那个满怀心事,还像个女孩子家,到了长安城后,一段时间不见,行事变得风风火火起来,怎么看都不像是以前的韩凤儿了。

苦笑着端起茶杯,用手摸着还不烫,便喝了一口。没想到茶水甫一进口,尽是生涩之味。刘琦作为一个公子哥,何曾喝过这般难喝的茶水,强忍着恶心咽下去后,那股味道还在舌尖打转,差点没吐出来。良久,刘琦才缓过气来:“这茶似乎不大新鲜,伯母,回头小侄让人送些新鲜的茶叶来。”

韩母笑道:“能喝就成,无需破费。”

这时,韩成义在外头喊道:“开饭了!”

韩母听后笑着说道:“世侄,一起用午饭吧。”

“这不好吧?”刘琦假惺惺的说道,心中还不知多想留下来呢。

韩母笑道:“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罢了。”

刘琦终于也厚着脸皮,跟在韩母身后走进了厨房。这农家小院虽然简陋,可看着韩凤儿精致的脸庞,刘琦也不觉得有什么了。

看着他猪哥的模样,韩成义没好气地歪着头说道:“刘公子,要不要我帮你盛饭啊?”

刘琦连忙说道:“不用不用,我自己来,自己来。”

虽然韩凤儿一直没给他好脸色,可他就是忍不住要献殷勤,不停地给韩凤儿夹菜。韩凤儿则碍于韩母的脸面,不好意思拒绝。结果一顿饭,吃得那个诡异。韩母一直用看女婿的眼光,笑吟吟地看着刘琦和韩凤儿,意喻大家自然都明了。

结果是韩凤儿实在受不了刘琦的殷勤了,还没吃饱就丢下碗筷,逃也似的离开了厨房。刘琦本身就不是为这一顿饭来的,见韩凤儿离席了,自然也不会逗留。快速地把一碗饭扒完后,恭敬地对韩母说道:“伯母,小侄吃饱了……”

韩母乐于成全他们,笑道:“把碗筷放下便是了。”

刘琦总算开窍了一回,知道这是韩母释放的信号:快去追上韩凤儿!他喜不自胜地转身出了厨房后,韩成义幽幽一叹道:“这刘琦真是有毅力啊,可惜注定是无功而返……”

韩母惊讶地问道:“义儿,这是为何,难道你不想你姊姊嫁出去?”

韩成义头也不抬地就把韩凤儿出卖了:“娘,我自然是希望姊姊早日出嫁。其实啊,姊姊早就有心上人了,可惜并不是这刘公子。”

韩母奇道:“为何凤儿从未跟我提起过此事?义儿,是哪家儿郎,竟入了凤儿的眼?”

这边厢,刘琦总算追上了韩凤儿。而身负武功的韩凤儿都不需要回头,都知道是他跟了上来。

“凤儿姑娘!”

韩凤儿似乎没听到一般,头也不回地继续走着。

刘琦气喘吁吁地绕到她前面,说道:“等等,凤儿姑娘,难道你就不明白我对你的心意吗?”这时候,身旁一阵秋风吹过,带起一片萧瑟。在落叶中,两个青年男女,怎么看都是一幅唯美的画卷。

韩凤儿低着头,似乎内心在天人交战之中。良久之后,她终于抬起了头,直面刘琦道:“我知道,但我是不会嫁给你的。”

刘琦快要发狂了,他自认为他和韩凤儿青梅竹马,怎么能接受得了这个消息?

“为什么!告诉我为什么!”刘琦悲愤欲绝地问道。

韩凤儿此刻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人的身影,那人身材不甚魁梧,却顶天立地;手无缚鸡之力,却能安邦治国;虽可妻妾成群,却只有一个发妻。这样的男人,才是她韩凤儿想要嫁的。想着想着,她嘴角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又带着心酸的语调说道:“我有心上人了,很可惜不是你。”

刘琦嫉妒得快要疯了:“是谁,我刘琦到底哪点比不上他了?”

韩凤儿秋波流转,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下刘琦,认真地说道:“哪一点都比不上。”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可韩凤儿这话倒是实话。以刘琦现在取得的成就来看,确实不能和韩凤儿的心上人相提并论的。

刘琦愤怒了,却很无力,他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你说,我是家世,门第,还是学识上不如他?抑或者他根本就是一个粗鄙的武林中人,才入了你的眼?”刘琦大声地问道,眼睛里满满都是妒火,落在韩凤儿眼中,对他的好感又降低了好多。(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儿当金榜题名

男人嫉妒起来,并不比一个女人弱。或者说,男人的天性便是如此,争强好胜。特别是在自己喜欢的女人面前时,更是如此。刘琦从未想过自身方面有什么可强的,却自视甚高。满心以为韩凤儿与他是青梅竹马,便能抱得美人归。

可事实上是,如果韩刘两家不是世交的话,韩凤儿都不会拿正眼扫一下这等贵公子哥。除了显赫的家世外,这等贵公子哥还有什么值得显摆的地方?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除了时不时给地方治安带来些骚乱,祸害一下百姓之外,还能有什么作为?对于这种公子哥,韩凤儿是见一个打一个的。

看着愤怒与不甘等情绪交织在一起的刘琦,韩凤儿淡淡地说道:“刘公子,我们是不适合的。便是我答应你,你爹爹也不会让我入刘家的门,这一点,你我都清楚不过。”

刘琦又怎么会不知道?刘家乃高官门第,韩家家道中落,门第便不般配了。再加上韩凤儿不习女红,不读《女诫》,不工礼仪,如此“野蛮”女子,又如何会被刘琦父亲,刘同所认可呢?

“凤儿姑娘,若你答应我,我定会说服我爹爹,让你过门的!”刘琦情急之下,就想去拉韩凤儿的手。韩凤儿乃是习武之人,又怎么会被他这书生所偷袭到?轻轻巧巧一个闪躲的动作,便横移出了三步之外。

“刘公子,请你自重一些!”韩凤儿有些恼怒了。若她没有武功傍身,岂不是被占了便宜了?即便是江湖儿女,也没开放到那种程度吧,更何况她还是个正经的黄花闺女。

刘琦连忙说道:“凤儿姑娘,我是……”

“别说了,刘公子,请你死了这条心吧,以后都不要来找我了。你我本就不同,你是书香门第,而我则是一个将门之后。文武本就殊途,何必强求呢。秋闱在即,你不去温习经书,却在为我一个小女子蹉跎光阴,值得吗?而你也有了妻室,我韩凤儿虽是将门之后,也不愿给人做妾。我的话说完了,你我今生都不要再见了,告辞!”韩凤儿说罢,转身就走。

刘琦突然明悟了:“难道你的心上人是个高官吗,凤儿姑娘!”

韩凤儿听了,脚步一顿,却没有再停下来。可这个动作进入刘琦眼中后,被无限放大了,刘琦以为她被自己说中了,心中腾起了一丝胜算:“凤儿姑娘,我刘家在朝中有人,做官是不成问题的,你不是喜欢做官的吗,我就去做官给你看!”

韩凤儿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忍不住回头说道:“绝了你的心思吧,现在圣上……圣上开始推行新政,你再想靠门荫、纳栗补官,想都别想了!”

“什么!”刘琦还真的不知道这件事,便是来年秋闱的事,也是听刘春说的。昨日他还躺在床上要死要活的,若不是刘春这个主意,恐怕他还起不了身哩。至于《大顺民报》什么的,那是官人才关注的,关他刘琦什么事?

如今听得这个消息,刘琦原本以为稳了的官位,突然间泡汤了。若是门荫、纳栗两条途径都行不通的话,他刘琦又如何才能做得了官?靠科举?凭刘琦这榆木脑袋,又如何在千军万马中搏杀出一条路来?呆立在原地良久,刘琦悔恨为何自己不早点来长安。便是早了一两年,恐怕都做上一个从九品的小官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刘琦两眼无神地嘟囔了半天,连刘春到他身旁都不知道。

“公子,公子,你怎么了?凤儿姑娘都回去了……”刘春躲在灌木丛中,见韩凤儿归来后才赶露头。沿路寻来,才发现刘琦呆立在这,连唤了好多声都置若罔闻。

再唤了几声后,刘琦才突然回过神来,一把握住刘春的肩膀,一边摇晃一边大声喊道:“我要做官,我要做官!刘春,我要做官!”

刘春被晃得头晕,又不敢闪躲,怯生生地说道:“公子要做官,还不容易吗?老爷在朝中有本家,随便纳个栗便是了……”

听得“纳栗”这个词,刘琦突然痛哭起来。刘春吓了一跳:“公子,你这是怎么了?”

“凤儿喜欢上了做官的……”

刘春一愣,说道:“那公子就去做官啊,既然凤儿姑娘喜欢的话……”

听了“做官”二字,刘琦更是悲从中来。哭了好一会,刘琦突然恶狠狠地盯着刘春说道:“刘春,为何你不早告诉我,圣上推行新政的事?”

刘春一愣,他是一个车夫,这等国家大事,他哪里会去关注?愣了一下,冤枉地说道:“公子,我刘春可不知圣上推行甚么新政啊,就算推行了新政,****一个车夫何事?”

“那你是怎么知道圣上要开秋闱的事?”刘琦根本不信他的说辞,继续逼问道。

刘春一脸冤枉地说道:“公子,那是我在喂马时,听那些货郎说的,其余的小的一概不知了……对了,那货郎还说了,甚么邸报上有写。公子你是知道的,我刘春大字不识一个,哪里会去看什么报……”

刘琦这才想起,还有《大顺民报》一事,连忙叫道:“快快快,回城,我们买报纸去!”

刘春没注意报纸和邸报有什么区别,毕竟对于不识字的他来说,两个不就是一类东西吗?他在意的是刘琦为何突然要看报纸,而丢下韩凤儿,觉得很不可思议:“公子,那凤儿姑娘……”

刘琦斥道:“都什么时候了,现在做官要紧!赶紧去买报纸,看看圣上的新政,到底是做什么的,快!”

刘春听了,连忙把马车赶过来,刘琦跳上马车后,木制的轱辘开始转动。那匹驽马才刚刚吃过一顿草料,倒是一赶便跑。饶是如此,也花了一盏茶的时光,方才回到长安城中。

刚一进城,便见到了沿街卖报的报童,刘琦喊道:“停车,去买报纸!”

刘春哪敢怠慢,连忙勒住马车,喊道:“那些卖报的,都过来,我家公子要买报纸!”(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儿家心事

刘春这么一喊不打紧,可那些报童听了就兴奋了,登时一窝蜂似的围了上来。

“公子,买《大顺民报》吧,可多东西看了!”

“公子,读书人还是看《书社报》好,要是不喜欢,还有《翰林报》、《登科报》……”

“公子,一看你就是关心国家大事之人,《时政报》最适合你了!”

“公子有经营商铺吗,有的话《商报》必看不可!”

……

刘琦正烦着呢,一群小孩子叽叽喳喳的,更是烦不胜烦:“够了,别吵了,每份报纸都买一份,行了吧!”

听了这话,那群报童欢天喜地,殷勤地把一份份报纸拿出来,一张换了两个铜币。刘春一下子付了十二个大钱,心疼得直嘀咕道:“这甚么报纸,还真他娘贵。十二个钱,都可以去酒馆吃一顿好的了……”

那些报童卖了报纸后一哄而散,卖出去的会很高兴,卖不出去的也没有气馁。这长安城里有五十万户人家,天底下最多读书人聚在这里了,还愁没生意做?听说明年秋闱要开了,这长安城里岂不是更多秀才举子涌入?

报童们欢欢喜喜走了,而刘琦摊开了一马车的报纸,越看越是惊心。“这……这简直是荒唐!”

离《大顺民报》发布十品官制的消息,已然过去了三日。现在的《大顺民报》,早已更新了两期了。这不,刘琦看见除了《大顺民报》、《商报》之外,其余四个报馆的报纸,都是在声讨新政。刘琦不傻,从字里行间看得出来,新政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宫里的那位小皇帝,居然想彻底铲除门荫和纳栗的门路,还美曰其名为甚么十品官,这不就是胥吏嘛!便是做了这捞子十品官,又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寒窗苦读十余年,为的不就是一朝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吗!若是做了这十品官,莫说衣锦还乡了,便是衣锦夜行,都嫌丢人!

“不行,我要去击登闻鼓,我要面圣,这十品官制,决不可推行下去!”刘琦自认为代表了正义,竟萌生了如此念头。听了这话,刘春可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公子,你疯了?今日又不是圣上开例朝之日,你去敲登闻鼓,有谁理你?怕是城防司会把你捉起来,关在天牢几日。前不久还听闻,便是天牢重犯,都差点被人刺杀了。老爷叫我照顾你,要是公子你有个三长两短的,我怎么向老爷交代啊……”

刘琦也是一时头脑发热,听了刘春这话,倒是冷静下来了:“没错,明日方是例朝,明日再去也不迟。恐怕天下士子,大多存了和我一样的心思罢?”

刘春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公子,我们现在要去哪?”

刘琦没好气地说道:“能去哪,自是回家去。对了,顺便去和丰楼弄些酒菜,迎客楼的我吃腻了……看什么看啊,快走啊,我还没吃饱!”

见到刘春望回头的奇怪神情,刘琦恨不得一脚把他踹下马车去。刘春不敢再多嘴了,连忙挥动手中马鞭,催动马车往和丰楼方向而去。

长安城北郊五里处,韩凤儿一个人默默地回到了家中。

“凤儿,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世侄呢?”甫一进屋,就见到韩母坐在正堂前摆弄着刺绣。韩母见了她,往后面看去,却没发现刘琦的身影,不由地这般问道。而韩成义在院子里诵读经书,分神一看,对着韩凤儿会心一笑,心道:“我就知道,那个姓刘的书生,配不上我姊姊!”

韩凤儿明显不懂撒谎,慌乱地说道:“刘公子,他……他回去了……”

韩母停下手中的活计,招了招手,让韩凤儿到她身旁坐下,握住她略显粗糙的手,心疼地说道:“傻丫头,娘亲也是过来人,怎么会不知道你的心思?你不喜欢刘琦,娘亲看得出来。可你要为自己打算啊,你算算看,你今年都十九了,明年就二十了。这男子二十及冠,女子二十,那便是老姑娘了,我的傻丫头啊……”

韩凤儿低着头,说道:“娘,我知道。可成义他不成器,我做姊姊的,又怎么放心得下……”

“诶,姊姊,是你自己不肯嫁人,可别扯到我身上来啊!”

从院子里传来韩成义戏谑的声音,韩凤儿没好气地大声说道:“你这是在看书呢,还是要拆你姊的台?”

韩成义生平最怕这个姊姊,见韩凤儿发火了,也就不敢吱声了。

韩母笑道:“凤儿啊,你是不是心里头有人了?是哪家儿郎,娘亲给你说道说道去?”

韩凤儿听了,惊愕地望着韩母,连声否认道:“娘,你说啥啊,我哪里有什么……”

“好了好了,此间就咱娘仨,有甚么话说不得的?你是我生的,虽然同你师父去了几年,可你的心事,娘都明白。说吧,到底是哪家好儿郎,好让娘给你过过眼?”韩母笑道。

韩凤儿垂下了头,小声说道:“娘,你别问了。就算孩儿心里真的有他,可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啊……”想到陆承启是一国之君,又怎么会看得起自己这样一个江湖儿女出身的野丫头?韩凤儿想到这,又是一阵阵心酸。

“难道他比刘家还要高门第不成?”韩母惊讶地说道。她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妇道人家,便是二品大员,她也见过。难道韩凤儿看上的,居然是这等高官子弟不成?

“不仅门第高,连发妻都有了呢!”

院中又传来韩成义的声音,韩凤儿气得丹凤眼倒竖了起来:“韩成义,你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对吧?皮又痒了?”

韩成义连忙说道:“娘,救我,姊姊又要打我了。我这不是关心她终身大事嘛,怎么好心遭雷劈啊!”

韩母苦笑道:“好了,凤儿,义儿也是为你着想啊!不过话说回来,你中意的那人,究竟是甚么人,怎么连家室都有了?你爹爹好歹也是圣上恩赐的武烈侯,每月都有着俸禄的。你作为韩家长女,怎么能嫁给人家做妾?”

“娘,你还不是要把我塞给那刘公子吗?他不一样也是娶了妻室……”韩凤儿不满地说道。

“还顶嘴了?”韩母有些不满了。

韩凤儿见母亲有些怒了,连忙说道:“娘,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唉,若娘还问此事,凤儿就搬去福利院长住了……”

韩母知道这女儿性子倔,再逼问的话,恐怕这事她还真做得出。“算了,你的终身大事,你自己看着办吧。娘亲啊,是说不动你咯……”韩母幽幽叹息道,“人老了,儿女又不听话,唉……”

韩凤儿听了,吓得跪倒在地:“娘,女儿不是这个意思……”

“好了,傻丫头,既然你看中了此人,就同他商量好吧。到时候,带给娘亲见见便是了……”韩母抚摸着韩凤儿的头发,然后把她扶了起来,柔声说道。

“娘……”韩凤儿顺势把头埋入韩母怀中,一如孩提时的模样。韩母一边摸着她的秀发,一边两眼出神道:“再过一月,便是你爹爹的祭日了,舒州甚远,成义要准备秋闱,娘有年迈,到时你一个人去拜祭吧。你武功好,娘亲放心得下……”

韩凤儿听了,在韩母怀中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九章:暗中保护

韩凤儿走在回长安城的路上,若是以她的脚力,平日里不需要一刻钟便能回到福利院之中。可今日的韩凤儿心事重重,脚步也随之变得沉重起来。

正值午后,官道上行人不多。两条驰道,则搭设在官道旁边,一辆与寻常马车截然不同的长车厢马车,在两匹马的牵引下,飞驰而来。因为有着驰道,不虞马匹会自动跑歪。只是这速度,比行走的快一些罢了,远远比不上寻常马车。若是单匹马拉的话,速度却要快上许多,只是载客量又减少了。

韩凤儿知道这奇异的铁轨和马车,都是那个身处皇宫中的人发明的。爱屋及乌之下,韩凤儿暂时抛却了心事,驻足观看了起来。直到那有轨马车远去,韩凤儿的脑海中浮现的,还是那个年轻单薄的身影。

“韩凤儿啊韩凤儿,你不是要嫁给一个英雄的吗,怎么一个小皇帝,就把你迷得神魂颠倒了?”韩凤儿在心中直骂自己不争气,可她知道,陆承启的身影,那惊愕的眼神,和若有所思的表情,都一一印在她的脑海中,恐怕这辈子都抹不去了。

韩凤儿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还没继续往前走的时候,后面传来隆隆的马蹄声,和甲胄的摩擦声,竟似乎有军队行过一样。

到底是习武之人,哪怕分心之下,韩凤儿都第一时间回过神来。一扭身,便快速地闪躲到官道旁,回头一看,一队禁军正执锐披坚,沿着官道朝长安城的方向走来。

官道上的农户、出游的百姓,见了军队走来,连忙让出道路来。有些甚至都躲得远远的,都退到官道旁的田垄里去了。一些孩童,则躲在大人们的后面,好奇地望着这气势如虹的禁军。这禁军约有三千多人,两两而行,行伍序列排得老长。

韩凤儿心中起疑:“没听说有甚么战事啊,这些禁军怎么会往长安去了?难道是叛军不成?”

这个念头,又是一闪而过。这队禁军衣甲鲜明,身强体壮,一看就知道是精锐。最能解惑的,便是那中军里的那面龙旗了。韩凤儿记得,自从小皇帝亲政之后,这面龙旗就一直挂在宣德楼上,久而久之,莫说长安城的百姓,通过《大顺民报》的刊印,这龙旗已然深入大顺百姓的心中。若是叛军,怎么可能高举象征着大顺的龙旗?

韩凤儿不放心,一路尾随着这队禁军进入了长安城。发现这队禁军分成两部分,一半充入长安城守卫,一半则去到皇宫外的宣德门下,面朝外围列着行队。因靠近皇宫,韩凤儿不好逗留过久,不然会被当成敌国探子捉起来的。听闻前不久,监察司就用这样的方法,抓了不少契丹、高丽和倭国的探子。这些探子后来怎么样了,没人知道。

韩凤儿带着疑惑,回到了福利院之中。还没踏入福利院,便听到院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刚走入福利院,转过一个小花园,身后便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韩姊姊,怎么今日回去这么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