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不知道陆承启有多么厌恶拍马屁,他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说真的,他并不比朝中的大臣聪明,甚至连平均水准都达不到。只是他比朝中的大臣多了千年的见识罢了,也知道这些大臣的劣根性在哪,对症下药,才能刺激到这些大臣,纠正了历史的轨道。

见许景淳低下了头,陆承启就知道自己说中了,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我交代你的事情,吩咐下去了没有?”

许景淳连忙说道:“已经办妥,请公子放心!”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乡间农户,不知朝廷政策,我是怕他们吃了亏,才让监察司出动宣传的。唉,那些农户生活太苦了,要是有个病痛,就得家破人亡。这样下去,这是亡国灭朝祸根呐!那些民间‘钱引铺’和那些‘钱民’,也忒不是东西。要不是囊中羞涩,急需钱银应急,谁会去借高利贷?他们心真黑,利息动辄翻倍,甚至三倍。没钱还,田地、房屋,甚至连子女浑家都没了。这是在造孽,人神共愤!”

许景淳也是穷苦出身,对这话有着切身的体会,哽咽道:“公子放心,监察司不会让公子失望的。”

陆承启叹息道:“特别是那些封闭的村落,更是要走访到位。这些农户淳朴,不谙朝政,那些黑心的‘钱民’就专门坑这种人。嘿嘿,你不知道,今天一大早,京兆府尹黄玮颐就来向我禀告,长安城里的张家,居然敢打砸衙门,真的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这件事监察司也得到消息了,公子知道这张家的来历吗?”许景淳附和道,同时也在提醒陆承启这事出有因。

陆承启冷笑道:“我怎么不知道?‘大桶金’张家,长安城里最有钱的‘钱民’,真的以为自己富可敌国,可以跟朝廷做对了?真的是胆大啊!不仅是张家,还有个贩布起家的陈家,卖油起家的雷家,都是一路货色。先前长安不是发了桩命案吗,陈家老头子去讨债,被自己的‘行钱’杀了。这‘行钱’借了陈家五百贯钱放贷,本赚利,利滚利,发了财,当了‘甲首’,开了货栈,存布几千匹,但想做“老赖”,于是直接干掉陈家老头子。这门行当,藏污匿垢,又无监管,危害甚巨。本想着直接取缔算了,但顾虑会出乱子,才如此行事。”

“公子宅心仁厚,小的佩服!”许景淳是“狗改不了****”,又拍起了马屁。直到醒悟过来后,才发现止不住口了,连忙转移话题道:“那公子准备怎么处置张家?”

陆承启瞥了他一眼,自斟自饮了一杯热茶,才缓缓地说道:“依律处置便是,你可知打砸衙门是什么罪名吗?”

“小的不知……”许景淳很光棍,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陆承启冷笑道:“视情节而定,重者抄家流放,轻者收押在狱三年。”

许景淳有点吃惊:“那公子的意思是?”

陆承启敲着桌面,似乎在权衡着利弊,良久才说道:“黄玮颐说了,此事若处理过重,恐怕生出乱子。这些‘钱民’大多养着凶奴,闹腾起来也是不好处置的。但是过轻了,又起不到震慑效果。我便跟黄玮颐说了,你罚张家交出十万贯钱,张家男丁都下狱三年。要想免了牢狱之灾,须得交一半家产。”

许景淳愣住了,这些人算是钻进钱眼里面去的,要他一半家产,岂不是要了他们的命?不过转念一想,小皇帝确实是法外开恩了。像这等恶劣影响的事件,没有直接抄家流放都是轻的,能保得住另外一半家产,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要是忍得住,认罚十万贯钱,坐个三年牢,也是可行的。

“公子高明!要是照小的做法,那是直接抄家算了。这等人渣,小的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欺男霸女之辈,所犯罪行,罄竹难书!”许景淳到底是穷苦出身,又在边军呆过,身上的正义感还算足的,哪怕是监察司这么阴森森的情报机构,也没有将他的人性泯灭,颇为难得。这也是陆承启为何信任他的原因,因为他还有底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是换了乐荃上台,那简直是另一个纪纲,什么屈打成招,陷害忠良全都做得出来!

陆承启摇了摇头,说道:“做事不能头脑发热,图一时爽快。这些人到底是有些实力的,万一逼他们造反了,更是费事。你懂得什么叫细火慢炖吗?现在我要做的,就是细火慢炖,把这些‘钱引铺’也好,‘钱民’也罢,统统给取缔掉。现在只是很轻微的抢他们生意,要是到了时机,就要限制不能拿活人抵押;到了最后,超过这么多利息的,直接捉拿。到那时候,谁还敢放高利贷?”

许景淳不懂这个,但他有这个担忧:“公子,万一他们察觉到了,要造反怎么办?”

陆承启愣了愣,然后说道:“造反?也不看看自己的名声,百姓会跟他们一起造反吗?禁军又不是吃素的,正好拉出去练练。不过,最好还是稳着点来,让他们先麻痹大意了,再缓缓图之。税劵不是我的根本目标,开发江南才是。现在趁江南的政策还没有出来前,先把这些老鼠蟑螂清除了,免得他们坏了我的大事。”

许景淳默默地喝了一口茶,突然开口说道:“公子可知,近来辽国怎么样了吗?”

陆承启微微一出神,他知道辽国暂时无力南攻,现在更多精力是放在发展经济上,一时间疏忽了这个劲敌。听许景淳提起后,降低了声音:“辽国发生什么大事了?”

“据辽国的暗探回报,萧虚烈把女真赶回了白山之中。而造反的皇太叔被逼得走投无路,自杀了。现在尚没有女真族的暗探回报,也不知真假。此事在辽国内,也只是少数人知情。”许景淳也降低了声音,知道这是军国大事,丝毫马虎不得。

陆承启听了,良久才说道:“耶律洪基比我想象中要能干一些,这么快就平定内乱外患了。我们给辽国的麻烦,恐怕到了尽头。接下来辽国一旦稳固了国事,肯定着手南侵一事了。你要时时关注边境动静,一旦有风吹草动,都要上报给我!”

许景淳低声说道:“小的遵命!”(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七章:三只蚊子一碟菜

陆承启下达了旨意后,自顾自地品味起这“碧螺春”来。说是品味,倒不如说是在发呆。

良久,陆承启才问道:“女真族真的被打回白山黑水了?”

“不仅被打回白山黑水,便是掳掠来的汉人和契丹人,很多都被抢回去了。更别说占领的土地,一并还了回去,甚至还把原先的丢了……”许景淳不知道是幸灾乐祸,还是嘲讽女真人的战斗力,有点不屑地说道。不过这种意味藏得很深,毕竟女真人是小皇帝主动招揽的对象。但他也知道,这种是有条件的援助,女真人也未必会领情,毕竟帮忙制衡了辽国这么多军队。要是哪一天女真人强大了,说不定连大顺也想碰一碰。

陆承启听得出他话里的话,也不在意。他本来就没安好心,就是故意要挑起女真和契丹的矛盾来,好为大顺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只是他没想到,这历史改变了之后,萧虚烈和萧峰居然这么猛,连勇猛著称的女真人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你说女真人为何会败得这么惨?”陆承启有点想不明白,女真人不是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的么?

知道眼前的小皇帝并不是行伍出身,对于打仗乃是一知半解,许景淳解释道:“契丹在黄龙府和越里吉两地屯兵逾二十万,两相夹击完颜部。完颜部虽为女真最大部族,可哪里吃得消二十万的契丹军队?那可全是契丹的精锐,里面没有什么汉人、奚人,全都是契丹人。女真人仅有那区区几万人,便是再悍勇又能如何?”

陆承启明白了,什么“满万则无敌”原来只是迫于人口压力,才喊出来的口号。诚然女真比契丹人悍勇些,那又如何?你只有几万人,可契丹人有几十万,怎么打得过?想来正史上女真能灭掉契丹,也是融合了许多契丹人才做到的吧?

这也是因为游牧民族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观念吧,他们到哪里不是放牧?被掳去的汉人不也是这般,繁衍了几代之后,很多都当辽国是自己的国家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难道现在就要去“解放”辽国么?陆承启掂量了一下大顺的实力,觉得不太现实。“要想提升吸引力,还是要先发展。不管是军事还是经济,都要全面超过辽国。嘿嘿,到那时,辽国还不是随我捏圆捏扁?”

见小皇帝又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中,许景淳也不敢打搅他,只能拘束地一杯杯喝着茶,一壶碧螺春,差不多都倒进他的肚子里了。

等陆承启回过神来,一大壶茶都见底了,皱眉道:“真是牛嚼牡丹,猪八戒吃人参果!”

许景淳听懂了前面那个“牛嚼牡丹”,可后面的“猪八戒吃人参果”是什么典故?他又不敢问,连忙说道:“公子,要不再点一壶茶?”

“罢了罢了,买些碧螺春就回去罢,天色也不早了……”

许景淳哪里敢懈怠,抢先为陆承启开了门,付了茶钱。然后一路把这尊神送到皇宫,才算松了一口气。

滇黔山区的小路中,一条长长的行军队伍在前进着。

这伙禁军已经不是在东平府那批,而是花费了月余时间换的一批,自长安而来。他们要开赴滇黔,剿灭那里的悍匪。有道是穷山恶水出刁民,滇黔此时与中原的连通道路太少了,近乎荒蛮。

“啪!!!”的一声响,却没有任何人回过头来张望,因为此事都见怪不怪了。

“……直娘贼,本将还没见过这么大的蚊子,真是见了鬼!”

卢胖子狠狠地拍了一掌,胖胖的掌心中有一只巨大的山蚊,差点把他整个手掌都覆盖了。“大夫,大夫!”

随军大夫连忙跑了上来,说道:“指挥使有什么吩咐?”

“直娘贼,你不是说你家传的驱蚊方法很管用吗,怎么还是这么多蚊子?你这算是谎报军情,按律当斩!”卢尘洹只觉得大腿又痒了起来,这些山蚊,有一丝空隙都会钻进去狠狠叮上一口。而且蚊子叮了人之后,鼓起一个个大包,又痒又麻。虽不至于要了人命,可禁不住烦人呐!

那随军大夫连忙讨饶道:“指挥使饶命,小的哪敢说谎。只是不知这里的山蚊为何不惧艾草,要是搁着其他蚊子,早死了一地了……”

“本将不想听那些有的没的,只想问你,你到底能不能驱蚊?要是不能,趁早给本将滚蛋,换个人来!”卢胖子是真的被折磨得削瘦了一大圈,吃的水土又不服,这几日一直在拉稀,就是一身勇力也去了三四停了。

那随军大夫一咬牙,说道:“指挥使,小的还有一方,是自己琢磨的,不知道管不管用……”

卢胖子哪里还顾得上管不管用,他都快被叮得浑身是包了,不耐烦地说道:“别管那么多,你且弄些来试试!”

那随军大夫从怀中掏出一个药包来,有点不舍地说道:“指挥使,这是用艾叶、紫苏、丁香、薄荷、白芷、陈皮、菖蒲、藿香制成的驱蚊包,刚刚才包好……”

卢胖子拿过来,闻了一闻,一股异香透了出来,皱了皱眉:“这东西管用?”

“小的不清楚,应当管用吧?”

卢胖子也死马当作活马医了:“罢了,顶着先,要是管用,你再做多一些。弟兄们都被咬的不轻,这蚊子都可以成精了!”话还没说完,他又眼疾手快,猛地在空中一抓,摊开手掌一看,又是一只吸饱了血的硕大山蚊,也不知道是人血还是马血,反正肚子鼓胀胀的。使劲地揉搓了一下,把这蚊子尸体混成了一团泥垢,然后“呸!”了一声,把这团泥垢弹飞了。

“指挥使,不是小的不愿意做,可这……这药材不够一人一个啊!”

卢尘洹直皱眉:“那一伙一个呢?”一伙为十人,卢胖子以为都很勉强了。

“要是一都一个(一都为百人),就差不多了……不过驻营的时候,烧着艾草,便能驱蚊了……”随军大夫小心翼翼地说道。

“……”

卢胖子一阵沉默,良久才说道:“罢了,罢了……走快些,今日要是到不了矩州,就别想扎营!”(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

有了压力才有动力,在卢胖子的高压下,禁军加快了脚步,总算在入夜前赶到了矩州城外。

矩州在夔州路境内,若是在后世,这地方可是鼎鼎有名的贵阳。至于矩州的来历,这里面还有个流传甚远的典故。大顺初年,居住在矩州一带的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大顺朝廷。普贵操着一口南方话向太祖报告自己来自矩州,因土语“矩”、“贵”同音,皇帝没听明白,便在《赐普贵敕》中写下了:“予以义正邦,华夏、蛮貊罔不率服,惟尔贵州,远在要荒。先王之制,要服者来贡,荒服者来享。不贡,有征伐之兵、攻讨之典。……”

“要荒”是这时百姓对王畿以外极远之地的称呼,太祖以“惟尔贵州,远在要荒”来形容矩州的遥远,足见对这一地区并非一无所知。事实上,普贵归附之前,大顺朝的军队已经深入到过播州.在那里打了胜仗。一些将领还曾建议借助当时的得胜局势,对矩州用兵,以惩治其不朝贡之罪。只是由于太祖一心想以“文德”收买人心,不愿使用武力征服手段,才避免了爆发战事。

久而久之,这矩州也就有两个名字了,一个是矩州,一个贵州。而普贵并不是第一个与大顺朝打交道的矩州首领。前朝崩坏之时,居于矩州西北一带的乌蛮首领主色占领矩州,改名黑羊箐。主色的儿子若藏曾于顺太祖乾德五年向朝廷纳贡,并得到顺太祖的嘉奖,被授予归德司戈职。顺太祖既然已经给普贵的父亲封过官,应该不会因方言问题将矩州和贵州搞错的。

身为大顺皇朝的皇帝,太早对夔州路内有贵州这个建置是应该知道的。但他在接受普贵归附之后,竟有意将矩州称之为贵州,只能说明在太祖的心目中,矩州这个地区有着较重的份量,脑子里已有了为之更名的想法。而矩、贵的土语发音既然相近,因应其音更名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当然,这也是后人的猜测,至于太祖是怎么想的,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卢胖子只知道,穷山恶水出刁民,矩州这个地方,为群山包裹,农产不丰。这农产不丰的坏处就是人口一多,就得饿肚子。饿肚子怎么办?只能抢了。所以矩州一带,几乎农为匪,匪为农,极难分辨。朝廷要是流放一个政见不合的官员,往往都是在这滇黔境内。

为何又叫“黔”呢?皆因此地秦时属黔中郡,前朝又属黔中道,故将这罗氏世代占据之地叫做“黔”。而罗氏归顺大顺之后,日渐式微,再不复往日风光了。没有了罗氏的威慑力,这些“刁民”不习中原文化,为了填饱肚子,每每化作剪径蟊贼,于地方危害甚大。矩州地形又十分重要,地处山原丘陵中部,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苗岭横延境内,岗阜起伏,剥蚀丘陵与盆地、谷地、洼地相间。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易守而难攻。天时、地利、人和都齐了,怪不得民众户户为贼了。

卢胖子也为此头疼万分,他一路走来,算是见识到了黔地的荒蛮,知道这已经超出了军事范畴,而是要靠政治治理了。这些“匪”也是很聪明的,官兵来了,他们摇身一变就是农民,从何剿起?

想到出征前,缠着火炮教习邹游讨要火炮就好笑了。卢胖子乃是一个纯正的武将,对于杀伤力大的武器,那是垂涎欲滴。子母炮的威力,他亲眼所见,怎么会不眼红?只是那火炮教习邹游,也是个“顽固份子”,任凭卢胖子好说歹说,就一句话,“没有陛下的圣旨,这火炮我做不了主。”

卢胖子也知道,这等威力极大的武器,要是没有陆承启的旨意,谁敢动一分一毫?你要是动了,说不得立时拿下狱了。可他眼馋呐,跟邹游打趣说道:“我说啊邹教习,你也太抠了吧,跟个地主老财一样,这又不是啥金币银币的,你留着想下崽咋的?”

邹游那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任凭卢胖子好说歹说,就是咬定了不松口:“没有陛下的旨意,除非你杀了我,你都牵不走一门子母炮!”

邹游拿出了小皇帝做挡箭牌,卢胖子就没辙了,酸溜溜地说道:“得,你不给是吧?要是本将在滇黔打了败仗,就向陛下写奏疏道,你小子不厚道,连门炮都不给本将使使,这就啥来着?对了,这叫非战之罪,器利不及也……”

邹游笑骂道:“指挥使,你莫诓我。滇黔那些匪徒,乌合之众罢了,如何挡得住朝廷大军?倒是我听说了,最近安南那里好似不怎么太平。说不定陛下啊要你先去收拾收拾那些绿林大盗,再顺道灭了安南,这叫假道灭虢!”

卢尘洹是一万个不相信的,嗤之以鼻道:“本将出征年多了,陛下怎么也得念个人情,让本将回去见见浑家吧,哪有这般用人的道理?”

邹游笑而不语,卢胖子碰了个钉子,知道也讨不到什么好处了,只能再软磨硬泡了几箱黑乎乎的,像个铁瓜一样的东西,就出征了。

现在想起来,自己还好没讨要到子母炮,不然这崎岖的山路,都要了亲命。进了黔地之后,山势连绵,平地极少。想想那子母炮重达几百斤,非两匹驽马拉不动。在这山路上,稍有不慎就会摔下去。马死了没关系,要是子母炮损坏了,卢胖子能遇见到自己的下场,哪怕仗打得再漂亮,估摸也是个功过相抵。

正当卢胖子思忖的期间,矩州城内的矩州刺史派人来请卢尘洹过府一聚了。

卢胖子这几日水土不服,拉得稀里哗啦,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听得有好吃的,哪里肯放过?连声答应后,匆匆忙忙跨着朴刀就跟着进了矩州城。

矩州刺史乃是彝家的人,这几乎成了定制。从大顺乾德起,彝家土著首领就一直担任着矩州刺史,朝廷从来不会派遣官员过来。而彝家有了新人选,只需上奏朝廷,朝廷派人来“考察”一番,认为可以了(一般都是走过场,花点钱银打点罢了),就回转向朝廷禀告。皇帝也不能亲自去看,也只能签署这份任命了。

在刺史府迎接卢尘洹的,是一个身穿彝家传统服饰的男子,从外貌看,完全看不出他就是矩州刺史。这也是矩州的特色,天高皇帝远,等于国中之国。矩州城内大小诸事,都是这人一手包办,形同土皇帝。也算是唯一一个在衙门任职,而不穿朝廷官服的官员吧?

这就是卢胖子少见多怪了,见到骆驼硬说是马背肿。莫说矩州是这样,便是滇地,广南西路,大多都是这样。

矩州刺史一拱手,爽朗地说道:“将军远道而来,我罗素策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啊!”这人的话里,带着十分浓重的地方口音,听惯了“官话”的卢胖子,微微一皱眉。

“不敢当,不敢当,都是奉旨办差罢了,刺史太客气了。”卢胖子一面恭维,一面瞄了两眼这个刺史府。不得不说,矩州的建筑和中原是有些差异,很多东西都是卢胖子未曾见过的。

见到卢胖子新奇的眼光,矩州刺史罗素策笑道:“将军,里面请!”(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九章:席间试探

若是按照卢胖子的眼光看,这个罗素策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乡下土包子。要是搁在长安城里,这样的土包子,他都不会去瞧一眼,怕身份掉了价。可现在不同了,矩州是人家的地盘,人家是地头蛇,他就算是条过江龙,也压不了地头蛇啊!

卢胖子对罗素策还算是恭敬的,彝家在矩州开枝散叶以来,人口已经不少了,哪怕罗家的威势没有那么大,却也还是正统的彝族首领,受朝廷册封的矩州刺史。治下百姓,多多少少也会听他的话。卢胖子想着,若是矩州真的亦农亦匪这般复杂,说不得要仰仗这个矩州刺史罗素策,才能进行彻底的剿匪。要不然,他就算剿个三五年,也未必见效。

罗素策客客气气地把卢尘洹迎入府内,来到正堂上。卢胖子一眼便见到已经备好酒菜了,正热气腾腾。“将军远道而来,我们矩州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只好略备水酒,还望将军见谅!”罗素策礼貌周到,卢胖子也客气了起来。

“罗刺史太客气了!”卢胖子暗暗松了松腰带,要知道他进入夔州路以来,已经瘦了一圈了。正好大吃一顿,补一补“受伤”的身体。

罗素策请卢胖子入座后,殷勤地帮他斟满一杯酒,然后又自己斟满一杯酒,举杯道:“我敬将军一杯!”

卢胖子还没起筷箸填一下肚子,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只好端起酒杯,应声说道:“这怎么行,应当是我敬刺史一杯!”

两人一饮而尽后,罗素策才劝道:“将军请起箸!”

卢胖子这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放不开肚皮。罗素策似乎看出了他的担忧,开始介绍起桌上的美食来:“将军,这是丝娃娃,在我们这可是一道名菜。”

“哦,是吗?”卢胖子这么胖,也是会吃,半信半疑地夹起一个丝娃娃,咬了一口。只觉得嚼了满口蔬菜,却没有一点肉味。他可是一个肉食动物,没有肉就不喜欢了,哪怕这什么“丝娃娃”味道确实不错,素菜脆嫩,酸辣爽口,开胃健脾。卢胖子吃得出来,有萝卜丝,有时鲜蔬菜芹菜、蕨菜,还有茱萸、折耳根的味道混杂在里面。味道是独特了,但他吃不惯。

不论罗素策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