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承启点了点头,又批阅完手中这个奏折后,才起驾崇政殿。

还没到殿门,陆承启就看到了一行披着红色、黑色、白色麻衣的欧洲人,黄头发,棕色眼睛,与汉人迥异。

陆承启进殿坐下后,内侍传唤,他们才在通译的带领下进了崇政殿,对着陆承启施了他们自己的礼仪。

“免礼,平身!”

陆承启淡淡地说道。

那通译也起身后,陆承启才微笑着问道:“你是阿拉伯帝国的人?”

那通译一愣,他知道中原人都称呼阿拉伯帝国为黑衣大食,却不料这中原皇帝居然知道他们是阿拉伯帝国人,连忙高兴地说道:“陛下,你真是学识渊博,不错,我是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子民……”

“哦,那他们是拜占庭帝国的,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

陆承启指着那群不包头的欧洲人说道,只有确定了这群欧洲人来自哪里,他才好展开谈判啊!

“陛下,你真是神人也!他们确实是拜占庭帝国的人,和神圣罗马帝国是死敌……”

那通译惊讶陆承启的无所不知,对那些拜占庭人说了一堆叽里咕噜的话,那群拜占庭人听了,又是单膝跪地,行了个骑士礼。陆承启笑道:“看来都是些骑士出身呐!”

那通译更是大惊失色,跪倒在地:“陛下,你是神明转世!”

陆承启一愣,没想到自己随口而言,倒是让他们惊为天人。想想也是,现在的中原,有多少人了解欧洲历史?陆承启也是模糊记得这几个大国而已,其余欧洲小国,不知道还有多少。不过既然他们误会了,就继续误会吧!

“起身吧,朕倒想知道,你们前来谒见,所为何事?”

那通译站起来后,大声说道:“不仅是我们阿拉伯帝国,就是拜占庭帝国也希望陛下能重开丝绸之路,好让东方的丝绸、瓷器传入西方……”

陆承启听了,非常遗憾地摇了摇头,说道:“这事……你们不应该来跟朕说,你要去辽国,和他们的皇帝耶律洪基说,他现在霸占着草原,西域,如何能开启丝绸之路?”

这话是实情,那通译愣了一下,转身又叽里咕噜和那些拜占庭人说了一大堆,然后才说道:“敢问陛下,真的没办法了吗?”

“办法倒是有,不是还有海运么!”陆承启笑道。

那通译迟疑地说道:“可是拜占庭并不在海边啊?”

陆承启也知道,现如今红海还没有挖通苏伊士运河,没有让红海勾连地中海。但不代表这就没办法了:“绕过去便是……”他也懒得说,直接让内侍拿出一张海图来,上面清晰地写着非洲、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

那通译也熟识地理和航船,大为震撼:“这……这当真可行?”

陆承启肯定地说道:“肯定可行。若是嫌麻烦,还可以在你们黑衣大食卸货,再运到拜占庭帝国……反正不管怎么说,丝绸之路是走不通了,唯有走海路。这海路也不必丝绸之路差,朕将起命名为‘海上丝绸之路’,你们认为如何?”

“陛下果然是神人!”那通译彻底服了,如果有这张海图的话,确实也不用怕没有了东方的丝绸、瓷器和香料。

陆承启也想把大顺带入大航海时代,当即一拍即合:“你们是同意了?”

“当然,如果真的有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如何能不同意?”那通译高兴得就差手舞足蹈了。

陆承启笑了笑,没说话。大顺的生意,早就做到非洲了。再绕过去到西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说不定哪一天,有商贾为了开辟另一条航线,绕着地球跑一圈,就来了个地理大发现。只要大顺还存在一日,那这个可能性就是存在的。

当即签了盟约后,陆承启又在崇政殿给他们赐宴。一来为了展示大国风度,二来也示恩惠,日后好赚他们的钱嘛!(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五章:发配还是勉励?

短短十数日,就有千余官员上奏,自行请罪,认为自己触及了《商法》。陆承启看都没看,堆叠在垂拱殿之中,让人记录下名字官职便是。

这也是陆承启为何不处理蔡京的缘故。

有时候拳头不一定要打出去才有力量的,握紧拳头的时候,威慑力会更大。因为所有人都摸不准,你会打向哪里。

蔡京假公济私,暗中相帮自己米铺的事,早就传遍大顺了。人人都知道了,大顺皇帝陆承启这次不是跟你闹着玩,是因为长安城中的百姓,实在“忍无可忍”了——好吧,其实还是能忍的,只要不是灾荒年间,汉人老百姓都能继续忍下去。忍受巨额剥削,忍受奸商缺斤短两,忍受种种不公……只要还能有一口饱饭吃,生活还能继续下去。可又有谁看得明白,却揣着糊涂呢?

陆承启先前已经有过先例了,太祖在太庙里面立下誓碑,命令子孙“为皇帝者,要优待前朝宗室之后裔,不加农田之赋,且不得滥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之人,否则天必讨灭之”,都能不当回事(其实也没有滥杀,只是宰了好些贪官而已)。你手中又没有武力,又犯了事,将你“咔嚓”了,那也不过是“替天行道”而已。

这些官,不过赚了些亏心钱,就要被砍头,这买卖实在划不来啊!思来想去,还是赶紧上奏请求处罚好了。认罪态度好一点,起码不用丢了小命啊!洪祥十年编订的《大顺律》都写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难道皇帝信奉的《大顺律》会作假不成?

只可惜他们都猜不到陆承启到底想要做什么,只能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某一天醒过来,就被监察司请去喝茶了。

一入监察司大狱便深似海,从此平步青云是镜花水月。

正当这些心中有鬼的官员像丢了魂一样,每日浑浑噩噩的时候,陆承启却出现在了长安城中的天牢里面。

“蔡京,有人来看你了!”

一个狱卒,“铛啷铛啷”地鼓搞着锁链,好一会才打开,让陆承启进去了牢房之中。

这天牢绝不像后世天、朝电视神剧那样,肮脏邋遢的那样,反而显得很是洁净……额,除了有一股尿骚味和屎臭味。毕竟不能放你出去撒尿拉屎,有股臭味也是正常。

其实这天牢一般都是关押重要囚犯的所在,一般都是犯官。哪怕是犯了事,那先前也是官,优待一下也是正常。在大顺里面,士大夫连坐牢都有优待的。

只见这牢房里面,不仅有一张床,有被褥,笔墨纸砚,甚至还有几本书可供阅读,甚至还有几日前的报纸,好让你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事。

陆承启到来的时候,蔡京正在写字,头也不抬:“自我入狱以来,亲朋好友几近断绝,常言道‘贫在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今我全无巴结之处,有何人来探我?”

陆承启也不动声色,慢慢地走到蔡京身后,看他写的是什么。

不得不说,蔡京这厮贪心是贪心了点,但一手毛笔字写得确实工整得来又极为有特色,让人看了赏心悦目。陆承启知道,他现在临摹的是《金刚般若经》,心境倒也是平和。大顺的百姓,大抵都信神佛。但他们都非常功利,哪一个神佛对我有利,我就信哪一个,并没有真正固定的信仰。很多人做了和尚道士,也不过是为求一顿饱饭吃而已,并不是真心信佛信道的。

这也难怪,孔子都说了,“子不语子怪力乱神。”要对鬼神要敬而远之,君子当正道在心。如果自己不以正念做主而去崇拜鬼神,那就要为鬼神所制。说白了,汉人其实信奉的是儒家,谁让儒家能给他带来官职和荣耀呢?

“咳咳……”

陆承启故意咳嗽了两声,淡淡地问道:“蔡元长(蔡京的字),你倒是挺平静的啊?”

蔡京一愣,这声音他好似在哪里听过,却想不起来了。把毛笔放下,扭头一看,有点迷糊:“你是……”突然,一道记忆闪电般闯入他的脑海之中,让他想起了人生中最得意的一日。那日在集英殿上,新科进士传胪唱名,他进士及第,正是踌躇满志,有幸得见天颜,已经牢牢把陆承启的样貌记在了心中。

现如今陆承启蓄起了胡须,更具威严,蔡京也要仔细辨认一番,才敢确认:“陛下!”

面对跪下的蔡京,陆承启冷笑一声:“你可知罪了?”

蔡京痛哭流涕:“臣已知罪!”

“说罢,你自己犯了什么罪?”陆承启觉得臭味有点重,不由地走向了狱门之前,淡淡地说道。

蔡京俯首再拜,哽咽地说道:“臣不该过于贪祟,以次充好,坑蒙百姓……”

“仅此而已?”

陆承启厌恶地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道。

蔡京一愣,然后机警地说道:“请陛下明示!”

“朕是痛心,为何你一个读书人,竟能做出这等下三滥的事!”陆承启蓦地提高声音,“古圣先贤的教导,你全都给吃掉了吗?亏你还是读圣贤书之人,朕深以你为耻!”

蔡京脑壳上的冷汗迭出,吓得一动不动:“陛下,臣知罪,臣知罪……”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不就是想说别人都做了,自己不做吃亏么?”陆承启瞥了一眼趴在地上的蔡京,冷冷地说道。“君子和而不同,你的书是读到狗身上去了!”

“臣万死不能谢罪……”蔡京这次是真心悔了,其实他的俸禄,早就够一家人衣食无忧,为什么自己这么贪心不足?哪怕是积聚钱银,想要打点上下,也没人敢收啊!

陆承启的语气缓和下来:“朕不怪你们做声音,甚至还要鼓励大家一同经商。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你这样假公济私,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朕却是万万容忍不得的。”

“臣有罪……”

“行了行了,别假惺惺的,不就是想知道自己会不会死吗?朕告诉你,朕不是屠夫,没有兴趣要你的狗头,且好好寄放在你的脑袋上!过几日,你就给朕去安南州,治理不好安南州,你一辈子别想回中原!要是达到朕的预期了,说不定朕一时心软,也就放你回来了。”陆承启说完这话后,转身出了天牢。

蔡京大喜过望:“罪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六章:利民之政

嘴上是这般说,蔡京心中早就嘀咕起来了:“你不是屠夫,谁才是屠夫?那两百多条人命,说宰了就宰了……”

想到这,蔡京不禁到了个冷颤,从地上爬将起来,喜出望外地看着陆承启远去的方向,心道:“我不用死了,我不用死了!”

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是蔡京?

对于安南州,蔡京也没有什么奢求的了。捡回一条小命,甚至还能继续做官,也有了奋斗目标,他只觉得此刻浑身充满了干劲,恨不得今日就到安南州,他好施展拳脚,早日回到中原做官。

至于这是发配还是勉励,对于此刻的蔡京都不重要了,蔡京只知道自己捡回了一条小命就阿弥陀佛了。

其实这也是陆承启的高明之处,不动声色就调动了官员的积极性,人要是没有盼头,那还不是行尸走肉一样?行尸走肉一样的官,要他作甚!安南州始终是陆承启的一块心病,这块土地,在正史上几次依附中原,又几次脱离中原,以致到了后世,处处与中国做对。要是趁此机会彻底将起汉化,纳入版图之内,那就是无上的功德了。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安南州汉化成功,那为将来汉化契丹人、女真人、室韦人、蒙古人等等……立下了一个模板,没有哪个民族是汉人融合不了的!要是把草原人的草原,变成了大顺的草原,还用惧怕有胡人南侵吗?

不过陆承启也知道,这是一条艰难且又漫长的道路,急切间完成不了。

要想做到融合,则必须先征服。

没有征服,融合就无从谈起。

靠文化入侵,根本不现实。草原的规则,就是弱肉强食。你跟他讲道理是没用的,你得先把他打趴了,他才会听你的。

所以陆承启在酝酿着一个计划,只是现如今准备不算妥当,还没有实施罢了。要怪就怪耶律乙辛,耶律洪基要南侵就随他嘛,这样以来,大顺出兵就名正言顺了,保家卫国,多好!偏生从中作梗,白白浪费了一个好机会,可惜,实在可惜!

陆承启在暗中咒骂耶律乙辛,在御前侍卫们的簇拥下,回到了皇宫。

而此刻长安城郊外的一处蒙学屋舍之中,陆厚旭正在和一个年纪相仿的小孩窃窃私语。

“唐恪,你知道吗,就算是女人也能在江南分到土地的!”

“我知道啊,这又与我何干?我虽是余杭钱塘人,可被叔叔婶婶赶了出来的……”

那个名字叫唐恪的小孩,一脸苦闷地说道。

“没事没事,就算是在长安左近,都能向皇家银行贷款买到田地的……”

陆厚旭的声音有点大,以至于传了出去。

“什么,你说是真的?”

“陆厚旭,你怎么知道的?”

……

来上蒙学的,大多都是贫寒的子弟,虽然他们大多知道,自己不过是学两个字,会算些数,不至于以后做什么都被人骗罢了。真正能读书考取功名的,恐怕在蒙学几十个孩童里都没有几个人。

他们年纪小,尚不能帮家里什么忙,还要吃好些东西,若是家中有这般多孩子,早就头疼了。幸亏有了蒙学,只要是五岁左右的孩子,都能送到蒙学里面来,包两餐,足够吃饱了。蒙学都是皇庄出资,只要大顺还在一日,皇庄还有钱赚,这蒙学就不会关闭。

穷苦人家正愁着怎么养孩子,见有如此好事,肯定要把孩子送来学写字读书啊!蒙学又不禁男女,更是再好不过了。相当于国家出钱帮你养孩子,避免营养不良、早夭等等现象,已经算是极好的仁政,怪不得百姓交口称颂当今新政。就此一项,不知活人几何!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孩童已经有心想帮补家里,却苦无门路,今日一听,早就起了心思。

陆厚旭笑道:“我爹爹说的,他说,只要是大顺成人的子民,有户籍在的,不论男女,都能向皇家银行贷款买地,而且利息也不高,最多辛苦两年,便能还上钱了。以后这田地就是你家的,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但不能超过百亩地,不然的话,还是征税的。我爹爹说了,那叫什么……什么……”

“空置田地税!”

一个孩童替他说了,陆厚旭眼前一亮:“是了,空置田地税!”

“嗯嗯,我爹爹给那地主做长工的,他都说了,最近几年京兆府的人口减得厉害,他家几百亩土地都有两百亩丢荒了。一年就要交四百贯的税哩,那地主是个抠门老财,哪里舍得?便把那地卖与了皇家银行,价格也算公道,和市面上的价是一模一样的。就是如此,那地主老财还整天在哭天抢地,骂朝廷这不好,那不好,不给他家生路。我看呐,他就是皮痒了,要是给个大官到我那村里去,他保证不敢吱声!当今陛下多好啊,处处为民着想……对了,厚旭哥,要是真的能贷款买到地,我全家都要谢谢你了……”

陆厚旭笑嘻嘻地说道:“这事早就登报了,谢我做什么?谢谢当今圣上,谢谢朝廷中的官人才是……”

“嘘!噤声,夫子来了……”众孩童连忙回座位坐好。

这时候,夫子陪着一名监察士,恭维地进了屋子,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噤声,这位大官人有话要说!”

那监察士连称不敢,说道:“我并非甚么大官人,只是一小卒子罢了。我来是传递圣上旨意的,鉴于许多百姓尚不知道,皇家银行能给入了户籍大顺成人百姓贷款买地,特遣我等前来告知。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回家一定要同父母明言,此乃皇家银行长期业务,贷款只能买皇家银行旗下田地,按市场价算,一年内还清不收利息,两年内还清加收百分一,封顶百分一。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屋内孩童起身说道。

“好,那你们今日的学习,便是将这段话写下来,拿回家给父母看,可明白了?”

“明白了!”

夫子听了这话,也非常动容。唯有当今圣上,处处以民为先。哪怕是地主家的长工,他都想方设法帮他们脱离贫苦。穷人只要有田,就能翻身。三代人再供出一个读书人,也不是问题。说是皇家银行的业务,要不是陆承启点头,能这么照顾贫苦百姓?

好在夫子一月教书,也有三十贯钱,不输于当官。不然的话,他都想着去贷款买田了,诱惑啊,诱惑……但面对极为高昂的田地空置税,夫子望而却步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七章:琉球琼州

五日一例朝,其实就是召集众臣过来开会,美曰其名为“廷议”。

早起的陆承启在宫女伺候下,于脸上扑了白色敷粉。

本来陆承启蓄了胡须后,更显威严了。这一下敷粉,变得更是不怒自威。

陆承启穿上了黑色的龙衮,绣着九条游龙。穿龙衮是件繁琐的事情,要自上而下穿上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组成。

铜钟声响起,百官按官职排好队伍,依次进入大庆殿候着。而此时,宫廷乐班也开始奏乐,表示皇帝已经来到。不多时,便见陆承启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大庆殿。有强壮内侍张五伞盖,四宫女执四团扇,待陆承启就坐后,各立在龙位后东西方。

一切准备就绪,才有内侍呼喝道:“皇上驾到,众官觐见上朝!”

在大庆殿上的都是五品京官以上,端着朝笏,施了长揖,恭恭敬敬地对陆承启说道:“臣参见陛下!”

陆承启淡淡地说道:“众卿平身。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百官犹豫了一下,继而有点小骚动,最终却是由御史大夫周延华出列说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周延华是自己的老丈人,官至御史大夫,按理说就等于是宰相了。但这时候的御史大夫,权力早就不如以往历朝历代。看似名为御史台的最高长官,其实御史台一直是御史中丞掌管着,御史大夫不过是个虚衔而已,徒具威名。

不过周延华还有职位,叫做左仆射。

仆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

所以左仆射,也就是左宰辅的意思。别以为大顺就一个宰辅而已,其实可以有很多的。设正宰辅一个,副宰辅参知政事两个,再有三司使(计相)一个,左右仆射两个,统共可以设置六人,以互相制衡。

但大顺的左右仆射并不常设,参知政事也经常是一个人担任,再加上元绶以来,三司形同虚设,所以宰辅的权力可想而知,根本不是一个参知政事能制衡的。所以陆承启不再设宰辅,而创立内阁,将相权一分为多,现在甚至左右仆射都设立了。

无他,为防止有人专权而已,再出现一个杨太师,陆承启可以反败为胜,但不代表他的子孙就能反败为胜。

周延华是自己的老丈人,按理说应该不能重用外戚才是。

但周延华是出了名的铁脸青天,为人刚直不阿,也不贪恋权盏,陆承启用得也比较放心。反正还要内阁制衡,一个外戚……似乎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更何况周延华也是个正直的臣子,不见有什么污点。

陆承启明显心情不错,和颜悦色地说道:“周卿但说无妨!”

“陛下,臣不明白,为何要遣犯官、百姓入琉球、琼州?琼州乃我大顺固有领土,可琉球却是琉球国之地,为何要强占之?虽我大顺为大国,可大国欺压小国,又是自己藩属国,岂不是为人笑话,诟病么?”

周延华这番话,听得陆承启一愣一愣的。

没错,他是把一些犯了《商法》的官员,下旨降职勒令他们漂洋过海去台、湾了,但他绝不会想到,居然有人会在这个问题上说事的。他转念一想,便知道周延华误解了。琉球并非琉球国,一般指的是台、湾,只不过琉球离琉球国近,所以顺带叫琉球而已。

这时候,不明所以的右仆射李然也出来应援了:“陛下,臣附议!”

还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御史中丞张方平,也端着朝笏出列道:“陛下,此举为世人不齿,应当早日撤回旨意啊!”

这也是这几年大顺中枢大臣的人事变动。原本刑部尚书周延华官升到了左仆射,御史大夫,跟随在皇帝身边,负责监察朝中文武官员。除本职工作外,御史中丞也做一些行政事务,比如主管公卿百官的奏章,掌管图籍秘书等。原本御史中丞李然升官至右仆射,而御史中丞则由同样是刚直不阿的张方平担任了。他们几个臭味相投,朝堂上隐隐结成一个攻守同盟。

陆承启知道,他们这些地理盲,连琉球和琉球国都弄不清,更别说什么了。陆承启没有正面回应,而是让内侍去拿了副世界地图过来。

由两个内侍摊开世界地图,陆承启缓缓地走下龙椅,指着上面的地方说道:“众卿误会了,琉球并非琉球国,而是我中原固有领土也。众卿不信,请看。琉球国在这,不过一些群岛罢了;但我大顺琉球,却是一个大岛。岛上可种植甘蔗,制糖远贸;又能种植水稻,可一年三熟。只是现在岛上土著,不思耕种,是以朕才派遣官员过去,劝课农桑,从事海中捕鱼。若朕估算无误,岛上可移居百万户百姓,可得良田数百万顷,又能王化当地土著,何乐而不为?”

陆承启拿出了切切实实的证据,这些官员就闭嘴了。知道自己犯了常识性的错误,他们哪里还敢丢脸?

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大顺当官,哪个没犯过错?只要你不贪,不玩忽职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