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彀中记-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欧洲的情况。借着一点清酒,这家伙便把他的底细全部的抖了出来。毕竟,在这遥远的东方,遇上一个说他母语的人很不容易。这叫舒梅切尔的很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哦,竟然是这样,根特,你原来是那个华伦斯坦的部下。这可真是有意思。”那个叫舒梅切尔的德意志人被陈政简称为根特,这也是他告诉陈政的。

“将军死后,战局便更是一团糟。到处都是饥民,到处都有战火。整个欧洲,没有战火的也就海对面的英格兰了。”

“不,你错了,根特。不久的将来,即使是英国人,他们自己家里也会爆发革命的。对,应该用这个词,革命。然后国王将会被送上断头台。”

“哦,您是怎么知道的,真是不可思议。国王会被送上断头台?难道是哪个诸侯起来造了国王的反。可即使是那样,教会如果不同意,那个诸侯也不会被加封为新的国王的。看来这世间只有东方还算是一片净土了。”

“所以你就来到了东方?”

“是的,老板。他们都说这里遍地是黄金,只要有些能耐,便会发大财。”

“哦,那你发财了?”

“没有,我搭乘的那艘商船被海盗们劫持了,紧接着和我一道来的弟兄们也都被迫做了海盗。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这样整日里的海上劫掠生活,并不能让我忘记将军当年的夙愿。而且我们还要时刻提心吊胆,防着别的海盗过来打劫我们,防着被其他国家的舰队发现。可是最后,这一切都成为了现实,我们被荷兰人俘虏了。老板,如果不是遇到您,我敢说,我现在已经上绞刑架了。”

“哦,你还有同伙?他们在哪里?”

“只剩下四个人了,就在这些海盗中。他们曾跟我一同在华伦斯坦将军麾下作战,可惜,我们一同来东方后,便接连的失去一些兄弟。现在只剩下我们五个人了。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回去?”

“不要放弃希望,根特,只要我们充满希望,任何事情都会解决。相信我,根特,你在我这里将会有机会发挥你的特长的,这一点我保证。”

“谢谢你老板,我活到现在大概最幸运的事情便是遇到你了吧,不然,我大概早已到上帝那里去了。”

“好了,老伙计,去睡吧。做个好梦,相信我,明天的太阳会更美好。”

…………

和那叫舒梅切尔的德意志人聊了半天,陈政算是对他新收到的这些海盗水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他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这些海盗将是未来他们陈家从事海上贸易的基础,他们将成为老师,任务就是教会送给他们的水手怎么样操船。等到自家的水手培养到一定程度后,便可以舍弃他们了,他们到时候愿意继续留下来或是返回欧洲就和他没关系了。

不过最令陈政感慨的是这个时代的欧洲人的精神,确切的说是他们那种冒险的精神。相比之下,身在大明的华夏人就稍微差了那么一些。同样都是发生战乱,欧洲人和大明人的反应截然不同。虽然有人被迫离开华夏,但也都是向南洋那边去,这个时代,大明沿海的人应该已经从欧洲人那里知道了美洲,但是仍旧没有人敢冒险。相对于哥伦布麦哲伦等人只用几条小船就敢做环球航行,大明的人却只能往南洋这样近的地方迁徙,这便是两个民族性格上的差异了。

不过这些都将成为历史,陈政的到来就预示着美洲还有澳洲都将不再会是白人的领地,那里将会成为华夏汉人的新家园。

陈政所拥有的,无论是从技术方面还是从实力方面来看,都将超过这个时代的欧洲人。陈政已经打定主意,等这次回去后便开始进行移民活动,他要亲手改变这段历史。

第二日一早,陈政来到了甲板上。太阳已经升了起来,海面上霞光万丈,那些海盗水手陈政现在并没有用他们,只是让他们在下边好好学习汉字汉语。现下自家这福船,那些西洋人还真是操作不习惯,他们更习惯操纵此时欧洲流行的西班牙盖伦船------那种软帆为主的船。

把陈祥叫了出来,照例用六分仪测了一下目前船队的位置。陈政发现目前船队的方向果然和那郑家拉三郑芝豹说的一样,是长崎,日本的长崎。

…………

“少爷,郑家三爷派人过来说马上就要进长崎港了,让我们跟紧他的船。”阿辉过来和陈政说道。

“哦,知道了,按照三哥说的做吧,希望咱们这第一次出海就能顺利的完成任务。叫下边的弟兄们紧张起来,这里不比琉球。”

“是,少爷。”那阿辉说完便去忙他自己的了。

很快,船队便进了这长崎港,陈政站在船头远远的看着这长崎港。虽说没有后世他看到过的样子,但是看着进进出出的船,他还是能看出来现在这座港口城市是比较繁华的。

和那霸那里不同,这里一下船,陈政便能看到一队倭国的兵士来回在这街上巡逻着,这街上的人也没有那霸那里的杂,基本上就是倭人,偶尔能看到几个白人,在就是大明来的商人了。

“听说德川幕府要实行什锁国令了,哼,和咱们大明嘉靖朝一样,能锁的住吗,真不知道这些矬子是怎么想的。”郑芝豹一边走一边小声和陈政说着,同时也介绍着街边上的事情。

一行人很快便来到了郑家在这长崎港的货栈,陈政知道,自家这货物多半又要在这里进行交易了。

那郑芝豹这时候却没有让陈政一个人再往外乱走,只让货栈里的人招呼好陈政,自己便又出去联系生意了。临走的时候对陈政说别出去,这里和那霸不一样。

陈政知道那郑家老三的用意,他也没打算再往外跑,毕竟,刚来到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出去指不定会出什么事情。他也正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便在那货栈掌柜的安排下来到客房里休息。

在船上这两天功夫他已经想好了,既然想要躲避那即将来到的大难,便要找个稳妥的地方安置自家人。一旦满清鞑子入关,这华夏的土地上估计是没什么地方能够安生了,自家这做生意的,最怕的便是这乱世。所以他想到的便是先把自家的产业往这外边转。这趟出来才知道这乱世要想做这生意,自己手里没有点实力还真不行,这华夏周边的地方,基本上都被别人占了。台湾现下是荷兰人在那里,他要是过去,肯定被人家吞的骨头都不剩,至于南洋,他现下还没有过去,不过无论是那根特还是郑芝豹都告诉他南洋现下更乱,荷兰人和西班牙人都在那里呢,自己要是去了,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想来想去,现在只有这倭国是个容身的场所了。

但陈政那一世的记忆让他对这些倭国人一点信任都没有,有的只是怀疑。至于仇恨,倒是谈不上,他这代人毕竟离那次世界大战时间太久远了,对于书本上说的历史,还是印象不深的。他之所以怀疑这些日本人,是因为他们对于曾经的侵略行迹竟然不予承认,还老说成什么进入,什么大东亚共荣。这一点和德国人比起来他们就显得特别的差。这也是陈政前一世对他那两个同学态度不同的原因,那叫松岛的虽说也是一个实在人,但陈政因为有这样的一些原因,便总是不怎么相信他,反倒是和那叫汉斯的比较要好。

也就是因为这松岛,陈政才想起来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办了。他那叫松岛的同学便是来自于日本的北海道。对于北海道的历史陈政是不知道的,若不是松岛没事就和他瞎吹,陈政还真没兴趣了解。后来陈政才知道,这北海道闹了半天是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才正式被日本人开发的。以前岛上根本没有日本人,都是所谓的阿奴依人。再就是他玩那游戏知道的松前藩,现在只占那北海道岛南边的一下部分,就在函馆的附近。

既然那里还是一片处女地,那陈政便不客气了。与其等着现下这些倭国人上去,还不如把自家的产业搬到那上面去。他前一世可是听那松岛说了这北海道都有什么工农业分布的。那里可是日本最大的农业产品生产基地了。无论是粮食还是肉制品、乳制品,都是最大的。就连资源也是颇为贫乏的日本最多的地方。石狩和钏路的煤储量可以说是整个日本最多的了。这样一个地方,可真是稳定发展自己的大后方。陈政便是计划以后往这个岛上移民。这个岛便是陈政将来的逃生之岛。有了这样一个大岛,自家将来便有了做事的基础。再往后做海上贸易可就不用再看这谁的眼色了。

第六十八章 必有道理

自打九月初九陈政走了之后,老陈便没再回松江城里的老宅,反倒是呆在陈政建在江边上的庄园里。下人们都知道这是老爷担心自家儿子的表现,便是老管家阿禄这样的亲近之人也都没有走,陪着老陈留在这庄园里。

其实老陈留在这里更主要的是为了安排陈政招过来的那些人。自从和那北边的老冯打过招呼后,那边往这边送人送的倒是快,每天都有一船人过来,一船怎么也有个二三十。好在陈政临走的时候都吩咐的明白,什么人该干什么,都是有条理可寻的。但到后来,老陈就发现那北边送来的人当中青壮的少了,老弱倒是多了许多。有的甚至就是一家子集体到这边来了。气的老陈不住的骂北边的老冯不够朋友。亏得陈政走的时候说什么人都要,不然老陈还真想把这些人给送回去。

按照陈政说的,小孩子进学校,男人帮着整治自己现下分到的地或是到工厂做工,女人培训后教给纺织厂用,若是读书人,则到自家那学堂去当教员。至于老人,也只能暂时养着了,好在这老人还不算多。这样的分法倒是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还是让老陈这样的精明人觉得吃亏。放眼整个大明朝,估计没有几个人像自家儿子这样来使用人的了。这样的做法,十足的败家子儿。但老陈这个人对于自家这小子又是存了心思培养,先前说好了他自己负责。现下只能按照他的法子来做了。

好在现下这给人住的房子都盖好了,这一点倒是让老陈觉得自己这小子做事情还是有些分寸的。老陈曾经进去看了一下,现下想起来自家这儿子可真是能折腾。那北边过来的和原来招来的人都住的是一样的地方,用那小子自己的话说便是职工宿舍楼。那楼房也是那小子自己设计的,离着工厂区不远也不近,就在那些盐碱地上盖起来的,全是三层的楼房。每间能有个三十来见方,里边有几张床,却不是木头做的,而是那工厂里做出的铁床。一色的玻璃窗户,前面都是用水泥抹的,刷上了白灰。看上去显得干爽,亮堂。只是没有那抽水马桶和煤气灶了。

老陈当时就觉得自家这小子还真是能折腾,能挣钱,可这花钱也是大手大脚。这些个房子,人工钱不算,用的都是那些招来的人,可其他的虽说用的都是自家厂子里产出的,但这原料也是要钱的。无论是煤还是石灰石和铁料,那可都是拿银子买来的。这边刚赚上一些,那边就全填进去了。好在这小子自己那边能维持这收支的平衡。不过现下看来,只要他能从那倭国回来,赚的还是会多一些的。现下的钟表作坊、玻璃作坊、以及水泥作坊都是在赚钱的。当然这要靠老陈这头的营销了。

现下人是越来越多,人多了便会有一些事情,老陈便让老管家阿禄来帮着协调管理。阿禄做这些事还是很在行的,倒是没让老陈操多少心。

九月十二这天,老陈坐在陈政那办公室里正寻思自家那小子现下该到哪里的时候,老管家阿禄却敲门进来了。

一进来看到老陈在那里像想着什么事情的样子,陈禄便说道:“老爷,是不是想少爷了。老爷还是放心吧,那郑家老三也是个稳妥的人,应该不会有事的。但有一件事老爷现下却要拿个主意了。”

“哦,可是朝里的陈大人那边有了消息?”

“嗯,老爷说的没错。咱们在济宁那边的暗桩传来了消息,陈大人已经和吏部的大人们打过招呼了,那边已经定了结果。只是这中间稍微有了些变故?”

“嗯?什么变故?难道那吴家在这朝里边还有什么大的依托?”

“这倒不是,传过来的消息说是现下闲赋在家的周阁老找人给陈大人捎了个话,说是大家都是读书人,不要把事情做死。”

“是宜兴那边的周先生吧?”

“是了,便是那周先生。那吴家肯定是托人找了那周先生的。”

“那陈大人是怎么说的哦?”

“陈大人却是没表什么态,只是按照原来的办法办了。”

“那就好,不管怎么说,这周先生现下虽然闲赋在家,可说不准什么时候便会又回到朝里,陈大人这样做也是有些顾忌。既然刑部都有了行动,那我们便按照原定的法子做。既然他们吴家已经下了狠手,咱们便不能顾忌那么多了。到时候只要做了,那周先生也不能说什么。大不了把吴家的一些产业分给周家一些,那些个缙绅老爷们,所谓的大义什么的都是说给那些书呆子们听得,还能跟银子过不去。这事做的要快,你让下边的弟兄们盯着那边。朝里头的旨意只要一下来,这边就动手。不能给他们家一点喘息的时间。要做的干净,那方知府可是有些耿直,别让他发现什么。”

“这个老爷放心,这些日子我已经让阿水带着下边的人盯紧了的。老爷,你看吴家在这松江府的地倒时候该怎么办?”

“地我们不要,那样明面上的东西,这松江府的缙绅们哪个不看的死死的,拿过来反倒惹人注意,我们只要他家那些生意。”

“嗯,知道了。不过老爷,陈大人那边除了刚才说的,还传过来一个消息,不过倒是不重要。但我接着又收到了济宁那边来的消息。我总觉得这里边有事。”

“哦,什么消息,说来听听。”

“陈大人那边来的消息说北边的鞑子原本要和朝廷谈判讲和的,可是朝里头那些大人们一个劲的反对,皇上便没同意。而那鞑子先前却是放下狠话说什么若是不同意便要破关而入。而咱们家这边在通州和在济宁的暗桩都来信说这一个月来关外吴家和祖家的商铺都纷纷关了铺子,还有就是那些山西那边的铺子也都关了。便是那老冯都从济南城里面搬了出来,搬到这济宁城里住了。面上和那边的阿威说是舍不下他那些手下的弟兄,另外就是要亲自帮着咱们办那招人的活,算是帮咱们这边一个忙。”

“嘿嘿,下边那些人看的倒是仔细。阿禄,记得给这些送信的弟兄多一份奖赏。那些人这样的动作,必是有道理的。若是我猜得不错,今年这冬天,京师里的大人们可是不会有好日子过了,便是咱们那皇上,也要犯愁了。哼,咱们这大明的边军,里外都要通吃。这边吃着朝廷的,那边还要吃着鞑子的。天下的好事都是让他们占去了。就不知道哪一天把那些狼给养肥了回过来把他们给吃了,真真是要钱不要命了。我老陈自问这胆子也是不小的,但和他们比起来,还真是差了不止一节。”老陈一边说,一边撵着自己的胡子,脸上还若有所思的样子。

“老爷,我也是这么猜得。不过这都不好说,若是那些大人们都能看出来,他们在那北直隶左近可都是有产业的,能不先有动静?”

“哈哈,你看咱们那陈大人他可看出来了。他们那眼睛一天到晚都是盯着自家那田地和买卖的,巴不得那些同行都不做了呢,你以为他们有那个脑子。若是真有,便不会两边都通吃了。所以我让你好好奖赏咱们下边的弟兄,这事他们看的仔细,咱们以后这生意也是要做大的,下边这样的人可要多培养一些,什么事都要先看明白了,这个时候,可不比万历朝了。说起来,这事那老冯倒是看得开。按以往的经验看,老冯这个人精明倒是精明,可这样的事也能看的明白,就有些难得了。阿禄,你让下边的人好好查查,看看这老冯那边有什么情况。我若估计不错,那老冯至少也和那鞑子有些勾当在里边。”

“知道了,老爷,我这就去办。”

第六十九章 破口而入

“老栓,阿政走的时候和你说的可是清楚,那些招来的女人你可要培训好了的。这些日子从北边不停的过来人,分到你那边的人你可要管紧了。这些话我原本是不想说的,好歹现下你也是阿政手下的人。我当初既然让你跟着阿政去做事,便是让他管你了。但这些日子我看了一下你那纺织厂,你这活干的倒是明白,可你手下那些人你却没看的仔细。老栓,你这性子我也是知道的,但现下你自己做的这事情已经不同以往了,你便不能再做那好人了。那些人来到咱们陈家,可是白吃白住的。阿政他不懂事,你都跟着我这么多年了,也是一样的看不明白?今天回去就跟厂子里那些人说,以后要多干一个时辰,反正这厂子里用的油灯也是咱们自家的。”

“老爷说的是,小的是糊涂了,老是觉得北边来的那些人可怜,我这就回去叮嘱他们。”

“哎呀你呀,就是让你注意一下你那性子。阿政那意思也是对的,我只是要你注意你那性子。咱这是做生意,不是做善事。不能没来头的给人家好处。好了好了,知道就行了。我今天也没有呵斥你的意思,都是多年的老伙计了。对了,回去教那些女人注意那机器怎么用,可别让机器伤着。你到时候该骂就骂他们,人都是不经惯的。”

“知道了老爷小的这就去办。”这华老栓说完转身便出了陈政的办公室。留在屋里头的还有那钟表厂的卢三和炼钢厂的老雷。

老陈在陈政这庄园里呆着的这些日子没事便到那厂子里走走看看。大体上那厂子运营的还可以,但这细节上他便替陈政管了一下。今日便是把那几个厂子的负责人给找来了,说了一些小事。

“卢三,这眼看就半个月了。你说说现下咱们家这钟表厂这半个月做了多少钟表了。”

“回老爷,自打少爷帮着把这做钟表的机器给换了后,这产量却是上来了。不过工匠们用那少爷做出的机器还不是太熟练,现下只有六七个熟悉那些机器,用的也是顺当,其他的还在熟悉中。不过总体的产量还是增加的了,且咱们现下不再全用铜料了。钢厂那边每个月能给这边提供好钢,现下一个月这座钟的产量是三百台,怀表则要少一些,能有个六十多块。这个月到现在座钟已经有一百五十五台了,怀表则有个三十块了。”

“哦,不错。卢三,阿政不在这些日子,你还是要看紧了些。现下你那里和老栓那里都一样,都是新招的人多。这人一多事情便会多,你就多操操心吧。阿政是不会亏待你的。我今天也就是随便问一下,你也不用多想。好了,你下去忙吧。”

“是,老爷。”这卢三也退了出去,只剩下那老雷。

看着那卢三出了门,那老雷倒是有点沉不住气了,还没等老陈说话,自己倒是先说了起来:“老爷,钢厂这块老爷放心,我都是按照少爷的吩咐办的,那些后来的人我也都安排好了。”

“哈哈,老雷啊,别想多了,我这只不过是不放心罢了。你就不用跟我说了,你办事我还是放心的,都那么多年的伙计了。我是想问问你这个月咱们那钢厂能出多少长刀和铠甲。”

“哦,这个啊。老爷,不瞒您说,少爷这钢厂弄的,还真是比咱们那铁匠铺好多了。以往您也知道,便是打个枪头长刀什么的,一个月也就三五十把,还得老雷我甩开膀子干。现下这钢厂里出的长刀,不是吹的慌,便和以往我老雷打的三十练的钢刀差不多,连枪头都锋利。便是打的那寻常的农具,也是锋利。这个月到现在已经打出钢刀五百多把了,还有枪头子一千多。”

“哦,看来阿政这小子脑子里还真是有些东西啊。哎,我问你,咱们这钢厂若是做弓箭的箭头,一天能做多少个?”

“这个吗,回老爷话,若是钢料充足,一天的时间,做个千把个的都不当回事。”

“哦,我知道了。老雷,这些个事,你看好你那厂子里的那些人,让他们都把嘴把严了,帮里的规矩你也是知道的,这事能少知道一个人便少知道一个人,可记住了?”

“这个知道,老爷,你放心吧,这事少爷先前就已经吩咐过了,在那水压机眼前做活计的都是咱们信得过的老人。”

“老爷,管家有事找您,在外边候着呢,叫他进来吗?”那老雷正说着的时候,外边的丫鬟小翠敲门进来说管家过来了。

“叫阿禄进来吧,老雷,记得我刚才说的话,你先下去吧。”

“是,老爷。”那老雷退了出去,紧跟着老管家陈禄却是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

转身把门关好,陈禄才对老陈说到:“老爷,事情有眉目了。刚收到北边的弟兄们的信,鞑子破口进来了,九月初四那天就从张家口子进来了。”

“嘿嘿,我说的果然没错。看来那老冯和鞑子还真是有一腿啊。嗯,那朝里头往这边下旨的人走没走出京师?”

“走了,走了,现下算来已经走了七八天了。下边的人说这次传旨的差官骑得可是快马。”

“哈哈,看来咱们那陈大人还是有脾气的。阿禄,记住我以前说的,倒时候动作要快,不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嗯,知道了老爷。对了,老爷,阿泰来信了。”

“哦,说什么了?”

“阿泰说现下那革左五营的人对他还不错,好赖之前有那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