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越南1954-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说道:“董事长,我私下问过几位股东,他们在工业村内全有投资,手头上资金比较紧张,侯广生所持的股份估计没人接手,要不转到侯老先生名下。就像您之前在堤岸销毁鸦…片时说的,祸不及父母,罪不及妻儿嘛。”
生怕他不同意,刘家昌意味深长地补充道:“这是全体董事和全体股东的意见。”
连进入工业村内工厂做工的普通人都要求是越南公民,侯广生作为公司股东兼投资商怎么可能到现在仍没入籍?
毫无疑问,他们早跟第五郡警察局长韩烁串通好了。
时至今日,李为民用不着拿一个股东来立威,并且经济犯罪不是刑事犯罪,别看陈丽春在独立宫叫嚣“该杀就杀”,事实上工投公司根本不会杀一个人。
一是没相关法律支持,不能草菅人命;二来大家都清楚贪腐这种事靠杀解决不了问题,想彻底杜绝,只有完善制度,加强监管,防微杜渐。
李为民权衡了一番,沉吟道:“既然没入籍,那就按照《外国人管理暂行规定》办。不过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再有下次,不管谁我都不会同意。”
陈世国朝正起身相谢侯老先生微微点了下头,保证道:“董事长放心,绝不会有下次。”
人不用坐牢,股份保住了,只需要补齐土地使用费,只需要缴纳一笔罚金,这是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侯老先生终于松下口气,刘家昌等人一走出接待室,就紧握着他手哽咽地说:“贤侄,大恩不言谢。我只想说一句,从今往后侯家唯贤侄马首是瞻。”
第一百三十七章西贡的消息
李家很有钱,李家很节俭。
大小姐、准少奶奶和享有与前者同等待遇的朱斯蒂娜,并没像其他家境富裕的学生一样在校外租房,三个人挤在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一间小宿舍,如果收拾得不够利索,房间里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在这个距“汽车之城”底特律仅40分钟车程的地方,没一辆汽车代步太不方便。
三人别的没学到,先学会了开车。
共同拥有一辆二手福特车,谁出去谁开,开得最多的当属大小姐李为青。
李家长房长支人丁不旺,总共兄妹二人,李为民亦官亦商,家族生意管得很少,必须男女平等,必须把李为青培养起来帮着分担一部分,比如投资业务。
工投公司在底特律设有代表处,东亚银行在底特律有分行。
她每周要去东亚银行底特律分行实习30个小时,一有时间就要研究哥哥要求关注的那些股票。
如果拿不到学分,将来毕不了业,会被人笑话的,商学院的功课一门不能耽误,把李为青搞得焦头烂额,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更不用说像朱斯蒂娜一样去谈恋爱。
是的,朱斯蒂娜恋爱了。
短短半年交过好几个男友,看上去比李为青更忙,要么去约会,要么去参加那些乱七八糟的狂欢,经常喝得大醉如泥,经过夜不归宿。
今天又没回来,吴莉君看着空荡荡的宿舍轻叹了一口气,关上门帮她把床铺收拾好。打开台灯一边看书一边等去底特律实习的小姑子回来。
朱斯蒂娜成了“风云人物”。许多人看不起她。
隔壁的几个女学。曾不止一次在背后猜测她跟多少人上过床,但瞧不起她的人中绝不包括吴莉君和李为青。
她知道她来美国前经历过什么,记得未婚夫刚把她从西宁救回来时那伤痕累累的样子,清楚地明白她并没有走出阴影一直生活在噩梦中,或许酒精和爱情能让她暂时忘掉那一切。
只是男友换得如此频繁真不太好。
吴莉君从朱斯蒂娜刚交的新泽西新男友,想到远在西贡的未婚夫,想到再过一个月就要举行的婚礼,忍不住扔下书从床下的箱子里。翻出被小姑子拉着去市区订做的婚纱,又情不自禁在镜子前比划起来。
总统要当主婚人,肯定会有许多来宾,她憧憬着,正陶醉其中,电话突然响了。
“嫂子,朱斯蒂娜在不在?”
“不在,怎么了?”
青青在电话那头激动不已地说:“她爸爸和哥哥有消息了,被人关在柬埔寨一家煤矿当矿工,我哥已安排人去柬埔寨营救了。最迟明天就能把人带回西贡。你快去找她,我这就往回赶。好好庆祝庆祝!”
这不是第一次有消息,吴莉君生怕朱斯蒂娜又空欢喜一场,将信将疑地问:“青青,到底有没有准?”
“这次错不了,真错不了!我哥在电报里说了,名字、身高和外貌全能对上,而且有一个曾在郑明世手下干过的知情人确认,他们是被送到了柬埔寨,只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太好了,我这就去找她,你路上开慢点。”
“知道。”
挂断电话,吴莉君披上外套直奔朱斯蒂娜新男友所住的宿舍。
“西贡的莲花”,“越南肖邦”的未婚妻,经常参加校方和教会组织的一些募款活动,周末经常应芝加哥交响乐团邀请去各地演奏,她在安娜堡分校非常有名,再轻佻的男生都对她保持敬意,一看见她就问能提供什么帮助。
“他们应该在莱夫那儿鬼混,我有车,我送您去。”
这么晚了,吴莉君真不敢坐一个男生的车离开学校。
似乎知道她担心什么,路易斯立即敲开隔壁房间,把一脸不满的室友推到一边,喊出一个金发姑娘,侧身道:“塔妮丝,帮帮忙,陪我们去把朱斯蒂娜找回来,吴有很重要的事找她。”
学校亚裔学生不多,亚裔女生更少。
塔妮丝认识吴莉君,知道她是赫赫有名的“西贡莲花”,知道她来自越南一个非常有钱的家族,甚至知道她即将结婚,顺手拿起外套笑:“能为准新娘效劳是我的荣幸。”
“谢谢。”
塔妮丝弯针她胳膊,诡秘一笑道:“如果真想谢,就请我参加你们的婚礼。”
“那要去越南。”
身边这位有钱有一个才华横溢的未婚夫,并且有身份有地位。参议员夫人、州长夫人、校长夫人、市长夫人,连福特公司总裁夫人都三天两头过来请她去共进晚餐。
塔妮丝不想错过这个打入上流社会,钓金龟婿的机会,竟理直气壮地说:“快放假了,我有的是时间,我可以自己支付往返机票。”
朱斯蒂娜的父亲和哥哥有消息,这对她是一个巨大鼓舞,能够让她走出阴影回到正常生活状态,吴莉君很高兴,一口答应道:“如果真想去,我正式发出邀请,至于往返机票,由我来承担。”
“哇喔,你真是太慷慨了。亲爱的,我不会跟你抢未婚夫的,向上帝发誓。”
她笑得花枝乱颤,吴莉君笑而不语。
路易斯彻底服了,拉开车门调侃道:“塔妮丝,你打不打算把杰森带上,他可是你男友。”
“那是以前,现在不是了,就算是,为什么要不他带上。”
塔妮丝大献殷勤,一边让吴莉君先上车,一边吃吃笑道:“有吴这么好的闺蜜,我要重新规划未来。其实我歌唱得很棒,如果新郎看在新娘面子上帮我写一首歌,我就能一炮走红成为明星。就能去好莱坞发展。”
吴莉君再也忍不住了。顿时笑得前仰后合。
“吴。我没开玩笑,你家有电影公司,我可以当演员,我能帮你们赚钱,真的。”
吴莉君笑问道:“塔妮丝,你知道很多?”
“当然,关于你和你未婚夫的一切,我几乎全知道。成功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很庆幸我做过各种准备,很庆幸路易斯能给我这个为了你效劳的机会。”
路易斯扶着方向盘笑骂道:“吴,别理她,她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八卦。”
家族的投资业务现在是公公负责,并主要集中在股票上,未婚夫在信里不止一次提过,今后要投资实业,要涉足新闻传媒和娱乐业,要在美国拥有自己的院线。让她和青青留意留意美国这边的人才。
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被誉为“公立常春藤”,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威斯康辛大学素有“公立大学典范”之称。能考入这里的大多是精英,像朱斯蒂娜这样的女生以及跟她鬼混的那种男生只是极少数。
用知根知底的同学肯定比用陌生人好,东亚银行不就有许多未婚夫的同学吗?
吴莉君沉思了片刻,突然笑道:“塔妮丝,你这么漂亮这么有能力又有进取心,如果你愿意,明年可以来李氏影业或我们家族控股的其它公司实习;路易斯,你跟我妹妹是同学,可以去东亚银行底特律分行实习。”
所谓的实习就是工作机会,有老板娘罩着,升职加薪还不是早早晚晚的事!
塔妮丝欣喜若狂,紧搂着她胳膊问:“真的,你没开玩笑?”
“没开玩笑。”
“我的上帝,我明天就要搬宿舍,我要住到你隔壁去,我会像最称职的管家一样时时刻刻为您效劳。”
路易斯同样非常高兴,抬头看了看后视镜说:“吴,很荣幸能够受到这一邀请,不过我不打算去大公司或银行工作,我打算将来自己创业。至于做什么,现在没想好,不过总会有事做的。”
塔妮丝就脱口而出道:“傻瓜,你会后悔的。”
“别这样。”
想起自己的未婚夫,吴莉君感同身受地说:“其实我认为男生就应该自己创业,路易斯,坚持理想,你会成功的。”
“谢谢。”
“不用谢,如果将来你找对方向,又没足够启动资金,可以找我或我妹妹,我们会把你介绍给我丈夫。他非常有眼光,肯定会给你投资。”
……
说说笑笑,三人很快来到一栋公寓前。
门口停着好几辆摩托车,里面有人在搞聚会,很吵很闹,对面的老太太正在骂骂咧咧。
跟着路易斯走进客厅,一股烟味和酒气扑鼻而来。
吴莉君捂着嘴,只见路易斯把一个长头发的男生推到一边,顺手拉起喝得晕晕乎乎正被几人占便宜的朱斯蒂娜。塔妮丝则在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中,大声警告那几个企图阻拦的男生。
朱斯蒂娜所谓的新男友注意到吴莉君,急忙拦住那几个同伴,一脸歉意地说:“吴,对不起,你看到的不是真的,这是一个误会。”
吴莉君强按捺下心中的愤怒,冷冷地说:“她是我妹妹,别再靠近她,别让我再看见你。”
全校有几位女生坚决不能得罪,眼前这位就是其中之一。
来自新泽西的家伙不想惹麻烦,探头看了看正被路易斯塞进车的朱斯蒂娜,吞吞吐吐的问:“要是……要是她主动找我呢?”
“她找你也不行,并且她不会再找你。”吴莉君一秒钟不想在这儿多呆,说完之后拉着塔妮丝扭头而去。
一个穿得花花绿绿的光头不解地问:“伙计,这个女人是谁?”
另一个男生放下酒瓶道:“西贡的莲花,‘越南肖邦’的未婚妻,第一夫人请她去白宫共进过晚餐,校长家的常客,上过《时代》周刊封面,见大人物像吃饭一样容易,不想惹麻烦最好离她远点。”
“可她是越南人,怎么会有一个法国妹妹?”
“天知道怎么回事,或许是她父亲的私生女,越南曾是法国殖民地,完全有这种可能。”
第一百三十八章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平川派军阀铲除之后,兴伯(阿成的父亲)立即收回李家大宅,同另外几个休息近一年的佣人,把法国人搞得乱七八糟的宅院迅速恢复原样。
米厂关了,木厂卖了,航运公司搬到市区,货运业务去公司接洽,个人买船票之前更方便,由东亚银行各营业网点代售。
老爷太太去了法国,大小姐和未来的少奶奶在美国念书,大少爷身居高位、日理万机,根本没时间回来。在头顿海边有房子,在富国岛海边又置了一个家。
刘先生(刘敬晖)等在这儿干大半辈子,几乎天天吃在这儿、住在这儿的老人,不是去了香港、菲律宾,就是去了印尼、新加坡,曾人来车往、热热闹闹的李家大宅,现在变得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除了看房子,打扫卫生之外,接待航运公司船长、大副和船员成了兴伯唯一的工作。
每天掐着指头算船期,每天坐在门房里等电话,大船小船什么时候靠港,在西贡停多久,要准备多少人的饭,要不要找车去码头接……跑船的人辛苦,这些事必须全考虑到。
随着几个工业村大开发,航运公司业务不知道比之前好多少倍。
大小货船经常去土伦港、头顿、薄寮、迪石和富国岛,不怎么来西贡。就算来装卸完货物就走,一刻不带耽误,船上人根本没时间像往年一样过来休息。
只剩下“大中华”客货轮一周一班,守着这么大宅子要多寂寞有多寂寞,幸好街坊邻居全在,可以坐在门口同老街坊喝喝茶、聊聊天。
不过今天没时间再陪老周喝茶,阿成一早打电话说大少爷要回来,还说老爷的法国朋友找到了。
法国人也是人。一样会落难。
乡下别墅和庄园被抄,一家人落到军阀手里不知道受多少罪。市区的花园洋房成了“无主房”,被一个投靠政府的高台教军官霸占。他们现在无家可归,估计要在这儿住一段时间。
让先生兴伯见过,挺和气的一个法国人,会说本地话和一些简单白话(粤语)。老爷年轻时去法国留学就是他帮着安排的。后来一起做生意,在其它生意上也帮过老爷许多忙,必须把客间打扫干净,必须照顾好他们。
“月嫂,这儿别管了,快去催催阿弘。约好9点上工,现在都9点10分了,又不光他会做法国菜,问问他到底想不想干。不想干我再找人。”
“好的好的,我就去!”
目送走月嫂,兴伯像换了一个人,麻利地沏好茶,一杯一杯端到客厅,客客气气地说:“王大夫,姜小姐,您二位稍等。我家少爷马上回来,客人也就是请您二位看的病人马上就到。”
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堤岸人只知道政府“难民委员会”和“外国人管理委员会”委员,越南工业村投资公司董事长李为民,不知道曾赫赫有名的“冠云哥”,来李家出诊的机会不是谁都有的。
王大夫起身笑道:“兴伯太客气了,李先生那么忙,我们等一会儿是应该的。”
“好好。您二位坐,我去拿水果。”
“您老别忙了,又不是外人,我跟你家阿成是同学。”
阿成被阿才那小子带坏了,从小不好好念书。要不是大少爷有本事,他一辈子只能干保镖。
儿子没出息,兴伯很长一段时间抬不起头,不好意思跟人提及。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现在不一样了,跟着大少爷沾光,干过几天总理卫队中尉军官,后来转到工投公司保安部,昨天又被任命为头顿工业村警察局副局长,专门负责大少爷和家昌等公司高层的安全。
遇到儿子同学,兴伯眉飞色舞地介绍起阿成的新官衔,王大夫一脸敬佩,正聊得兴起,大少爷回来了。
让…博内尔先生头发乱糟糟的,穿着一身又脏又破的衣服,目光呆滞,瘦得不成人样。他儿子巴西勒…博内尔才二十六七岁,两年没见看上去像三四十岁,手上全是老茧,身上全是伤痕。
兴伯顾不上介绍,立即同阿成、王大夫和另外几个工业村警察一起,把让父子扶到里面洗澡、处理伤口、检查身体,理发、换衣服。
感谢完大夫,支付完诊金,李为民一边招呼二人吃饭,一边低声说:“让叔叔,巴西勒,阿姨的事我非常抱歉,家父也很抱歉,他和家母正在会西贡的飞机上,估计下午就能到。”
“孩子,不用抱歉,你已经做了很多,你已经尽力了。上帝保佑,要不是你,真不知道我们……我们能不能活着回到西贡,真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朱斯蒂娜。”
让…博内尔老泪纵横,巴西勒哽咽着说不出话。
他们很不幸,同时很幸运。
像他们这样落到军阀手里的法国人,能活着回到西贡的只是极少数。营救朱斯蒂娜时顺便救出的那几十个法国人,对李为民非常感激,自发成立了一个联谊会,把获救那一天作为纪念日,在纪念日那一天聚会,邀请李为民出席并当面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朱斯蒂娜很担心你们,情绪低落,留在西贡只会触景伤情,在法国一样过不好,我只能把她送到美国,跟青青和我未婚妻在一起。她知道这个消息非常高兴,恨不得立即回到你们身边,跟我父亲一样,正在回西贡的飞机上,明天上午我陪你们去机场接。”
“谢谢,孩子,谢谢你为朱斯蒂娜,为我们一家所做的一切。”
“叔叔,我们两家是世交,这是我应该做的,事实上做得还不够。”
……
死里逃生,让…博内尔唏嘘不已。
既然已脱险就面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他沉默了片刻,忐忑不安地说:“孩子。路上他们说你认识吴廷琰总统,现在掌管一家庞大的投资公司。正如你和你父亲知道的,我的资产全在西宁,全投入进种植园和煤矿,甚至欠银行一笔贷款,不知道我能不能收回?”
政府接下来要进行土地改革。而南越40%的稻田,属于只占农村人口0。025%的地主,并且地主大多为法国人。
法国远征军之所以到现在仍没撤出南越,很大程度上与法国人在越南的利益有关。两国正在美国敦促下,就此类问题进行一轮又一轮谈判。
让一家的情况比那些法国地主特殊,在西宁省的种植园和煤矿早被郑明世分给了当地人。煤矿或许能收回,种植园收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并且在如此高涨的反法浪潮下,煤矿和种植园就算能收回。一样不可能再像之前一样经营。
李为民倍感无奈地说:“叔叔,政府对个人资产是保护的,关键对农村尤其西宁农村没足够控制力,并且那么做会引发一系列新问题。如果您坚持,政府会承认您对种植园和煤矿的所有权,但仅仅是所有权。”
“天啦,怎么会这样?”
收不回种植园和煤矿就会破产,巴西勒急了:“父亲。我们可以去找远征军。”
远征军已收缩到西贡周边,正准备撤回欧洲。别说不一定会管,就算管他们能管得了一时,难道还能管得了一世?
经历过那么多,让…博内尔对法国政府早不抱希望了,摇头道:“孩子,为民说得对。越南政府承认所有权又怎么样?越南人恨我们,他们不会让我们继续经营的。”
“那怎么办?”
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吴廷琰前段时间的遭遇看,美国佬是靠不住的,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他们父子在越南惨不堪言。但他们家族在法国非常有名,李为民盘算了一下,提议道:“叔叔,巴西勒,如果你们信任我,那就在这里家休息一段时间,等参加完我的婚礼就同我父亲一起回法国。银行贷款我来解决,另外我会提供一笔资金,让你们在法国重新开始。”
“不,你应该帮我们很多了,我不能再要你的资助。”
“叔叔,您是我父亲的朋友,是我父亲的合作伙伴,我家有困难的时候您帮过我们,现在该我们回报了。并且如果你们能在法国获得成功,将来能够再次帮到我,两个友好的家族之间不就应该怎么吗?”
“孩子,我知道这是一番好意,问题我离开法国很多年,回去之后不知道能做什么?”
“您不知道我知道。”
李为民掏出笔,让阿成拿来一张纸,一连写下几个法国公司的名字,递给他道:“这些公司非常有前途,尽管我父亲拥有法国国籍,但投资入股仍存在许多阻力。您不一样,您是真正的法国人,您的哥哥和弟弟在巴黎有一定影响力,可以理直气壮投资入股甚至控股。”
马特拉公司,成立于1945年,专门研究制造导弹;汤姆逊公司,主要经营飞机导航设备和电子系统。
达索公司更有名,曾设计过mb。200、mb。210和mb。131双发轰炸机,生产过mb150系列战斗机和mb。175轰炸机。二次大战中,老板达索因拒绝和德国合作,被关进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直到二战结束后才获释。
十几家公司全是军工企业,除了汤姆逊公司境况较好之外其它全半死不活,有人愿意投资他们肯定会很高兴。
看着他们父子欲言又止的样子,李为民直言不讳地说:“我不认为远征军撤走之后,美国人真能拯救这个国家。我有许多同胞在这里,我需要早做一些准备。另外战争虽然结束了,但不意味这个世界就会获得和平,投资这个行业肯定不会亏。”
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让…博内尔权衡一番,紧盯着他双眼说:“孩子,法国不是美国,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投资军工业,我需要向那些人解释资金来源。”
“您可以把煤矿和种植园卖掉,只需要签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约。”
李为民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不管以什么价格成交,所收回的资金都相当于一笔无期限的无息贷款,等您在法国的投资获益后,再通过捐给某个基金会的方式归还。我只需要一个承诺,一个将来可按优惠价格购买这些公司产品的承诺。”
军购不仅涉及价格,并且涉及政治。
一些先进武器装备不是谁想买就能买到,谁想卖就能卖出来的,让…博内尔意识到这不仅是一笔生意上的借贷,更是一笔政治投资。
他权衡了一番,毅然答应道:“孩子,感谢你的信任,感谢你的帮助。将来的事谁也不敢保证,但我会尽力。”
第一百三十九章留下比不留下好
搞死黎文远,发了一笔死人财。
拿出三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