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5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之前有如何的古迹,政委们也是军人,还是比较优秀的军人。祁睿能指出问题,大家也就开始认真的参与讨论。六军政委率先发言,“勇敢就是一种态度,一种经验。当时想是想不出来的。是不是冲出去追击那一步,追出去很可能会被敌人反击而受伤甚至牺牲,但是有些人就是能够踏出那一步。我看了之前的战例,德克萨斯人就能跟牛皮糖一样有韧性。我们的战斗力比他们强,所以这帮人被打死许多。但是这不是他们的错,只是他们不知道和我们的战斗力差距在哪里。若是让这样的敌人得到成长,整个局面很麻烦。”

祁睿立刻答道:“这个不用担心,六军要做的是沿着铁路快速推进,尽快抵达俄克拉荷马城。与四兵团会师。五军会负责起扫荡周边敌人据点的行动。光有勇敢是没用的。掐断德克萨斯人得到更多武器援助的途径,摧毁他们袭击交通线的据点。这帮人完全靠马匹的携带能力,虽然还能飞蛾扑火般发动少数人进行的袭击。但是没能力发动影响战局的军事行动。政治部门当下要做的是让同志们的思想转变过来。”

“到底怎么转变?”六军政委试探着确定。

“之前的战斗里面,我认为不少同志们形成了运气不好才会被敌人打死的看法。现在,我们必须让同志们认识到新的现实,我们即便很小心,也会出现伤亡。为了减少伤亡,我们必须克服恐惧,以最快速度结束战争。”祁睿的语气很沉重,他思前想后,始终找不出能够让部队继续以比较轻松的模式就能获得战争胜利的可能。即便明知战争就是让部下有效的去死,可真的轮到自己面对这样的局面时,祁睿还是感受到了无比沉重的压力。

六军的政委们倒是没有对祁睿的看法进行反驳,更没人嚷嚷出“你为何不带着部队冲锋”的话。必须得说,若是有人真的这么质疑,祁睿心里面也未必不会感觉心虚。但是祁睿即便是心虚,依旧会毫不留情的把说这种话的人赶出军队。就如兵团司令周新华所讲,军队就是一个要让军人服从命令去战斗的组织。凡是与这个原则对抗的所有人都必须驱逐。

与六军的政委谈完,祁睿又和五军那边谈了一次。五军倒是活力充沛,与会的同志都表示做好了战斗准备。祁睿虽然感觉开心,却又不得不怀疑五军与六军的区别在于两边要面对的作战任务不同。

五军要在空军的指引下去歼灭附近的德克萨斯人的聚集点,属于掌握主动的行动。六军则是要沿着铁路进发,德克萨斯人可以在铁路附近设下各种埋伏,六军面对的是被动挨打的问题。所以六军方面心理压力大,并非是因为六军更娇气。

只是这种问题祁睿可以想,却不能讲。他也只能收起这种看法,和五军仔细讨论有关战斗的问题。五军军长拿出了一张纸递给祁睿,祁睿扫了一眼,上面全部都是提出的要求。第一条就是建设机场。而且军长提出要建立能够在两小时内完成单向航程的机场。祁睿也不知道自己该觉得认同,或者是该觉得有些担心。与空军有过一年多的合作之后,陆军方面对空军的依赖程度以及依赖心理变得非常强。

道理上很容易理解,千人规模的侦查队派出去侦查一天,效果也许不如两个人的一架侦察机。飞机两个小时能飞出去两百公里,敌人根本没有武力阻挡飞机侦查的手段。实际上以当下的经验来看,敌人根本就没能发现侦察机从他们脑袋上悠哉悠哉的飞过。地面上的军队,城镇,村落,道路,都被拍进照片带回来。这种效率根本不是传统的侦查部队能与之相比。

想到这样的装备,祁睿突然觉得心情不错。至少从中国的军事装备与战争理解方面有如此优势,怎么看都看不出德克萨斯人在被完全清洗掉之前还能翻出什么真正的大浪。有了这样的心情,祁睿倒也能沉下心与五军的军长讨论起具体的执行。

修建机场需要大量的物资,营运机场需要的物资只怕更多。这些物资里面的燃料属于易燃易爆的产品,如何强化安全是个大问题。

到了10月6日,祁睿就跟着六军一起出发了。这可把六军的人员给吓了一跳,军长与政委都劝祁睿留在阿马里洛。大家都知道这次行动危险很大,万一祁睿被流弹所伤,且不说祁睿是韦泽都督的长子。若是死了一位兵团政委,六军上下就有极大干系。战功不用讲,大家的前途也就全毁了。

“大家不用担心我会插手指挥,咱们现在的战斗已经从会战变成了剿杀战,这种时候六军反倒是兵力最集中的部队。跟着你们,我放心。”祁睿笑道。当然,这只是安慰六军的理由,祁睿觉得自己若是不能带着部队前进,对自己的声望只怕有些影响。这些天里面,所有人看祁睿的感觉都让祁睿很不满。

他老爹韦泽地位在民朝无人能及,祁睿见到的所有注视韦泽的目光都很正常。也就是说,大家都觉得韦泽高高在上属于名至实归的事情。而祁睿的部下看待祁睿的眼光远没有这样的认同。认同这玩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祁睿除了多和部队在一起之外,他也没了别的办法。

当然,这种话也不能说出来。祁睿面对六军司令部的反对,给了大家一个说法,“我认为四兵团的局面并不好,所以这才要亲自去和他们会师。若是四兵团见了大家,他们总是要顾及一个体面,有些不好说。我觉得呢,我好歹头上有这么一个兵团政委的大帽子,真的让四兵团说实话,他们还是肯说几句的。”

六兵团从内心深处一点都不想给四兵团做嫁衣,听祁睿这么讲,六军倒也没办法反对。毕竟这里是军队,祁睿一声令下要求和六军一起行动,六军除了服从也没有别的办法。

所在6日清晨,六兵团的第六军就开始出发。队伍沿着铁路排成一字长蛇阵,沿着铁路修建沿线堡垒,拉铁丝网来保护铁路。这做法虽然看着没效率,但是总是能让部队对自己的侧翼有安心的感觉。而且五军的剿杀计划里面就是依托铁路,在空中侦查后实施铁壁合围。力求彻底解决。

祁睿本以为这样的行动会导致大部队行军速度变得很慢,没想到六军的前锋竟然一路击破了美国人的阻拦,在10月10日就抵达了俄克拉荷马城附近,并且开始围城。每天行军上百公里,这个速度让祁睿觉得很是惊喜。

先头部队抵达根据地,后续部队的状态也变得自信许多。原本部队严格控制同时施工距离在30公里,现在部队一家伙就把施工距离给延长到100公里。10月13日,祁睿不仅抵达了俄克拉荷马,沿线铁路两边也拉出了几百公里长的铁丝网,并且建设很多初期的屯兵点。

此时俄克拉荷马城的围攻战已经结束,日本人在城外挖坑解决俘虏和市民。祁睿则在被摧毁的惨不忍睹的城内见到了前来会师的四兵团的指挥员。两人碰面之后,祁睿忍不住叫了声,“舅舅,怎么是你?”

来人是四兵团的司令员李维仁,李维斯是李仪芳的堂弟。祁睿虽然和李仪芳没啥血缘关系,不过按照辈分他必须叫李维仁舅舅。李维仁上下打量了一番自己的这位“外甥”,然后说道:“在部队里面,咱们就别这么称呼了。祁政委。”

祁睿其实喊完就觉得自己失态了,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前来围攻俄克拉荷马城的竟然是李维仁。在祁睿的想象中,李维仁应该指挥四兵团围攻新奥尔良才对。到现在都没接到攻克新奥尔良的消息,祁睿自己也是颇为意外的。

“李司令员,我们去交换一下情报。”祁睿应道。

因为级别足够高,所以情报交流倒也很是顺畅。六军的政委原本不是很认同祁睿随六军行动的理由,现在他倒是觉得祁睿对事情的判断很准,看祁睿的目光也变得越来越正常。

李维仁提起战斗,就看着并不高兴,却也没有拒绝介绍情况。在李维仁的讲述中,祁睿发现战争的进展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四兵团和五兵团遇到的问题一样,美国海军集结了大量军舰在城市附近的海岸,掌握了运输的便利。不管四兵团杀了多少美国佬,惨烈的巷战中都会遇到美国佬的顽强抵抗。抓到的俘虏里面不仅有白人,还有一群看着像是白人,又有着较为黝黑肤色的家伙。审问之后的结果令人讶异,这些人的确不是白人,甚至不是美国人,他们都是加勒比海沿岸国家的穷人。

加勒比海当地有专门的人给这些走投无路的人钱,让他们来做些“买卖”。加勒比海海盗横行,各国都有在海上“做买卖”的人,所以这帮人就跟着这帮人走,接着就被送进了新奥尔良。面对战火纷飞的战场,这帮人若是不前进或者不坚守阵地,就会被后面的美国督战队打死。加上肯来干这个的也都用过枪,拎起枪来的本能就是作战。靠了不断的填人命,新奥尔良硬是也抗了好几天。

根据俘虏的口供,美国在新奥尔良模仿奥斯曼帝国的防御体系,用钢筋水泥建起了一个防御体系……听到这里,祁睿认不出噗哧一声乐了。李维仁的表情没有尴尬,而是恼火与无奈的混合体。祁睿看六兵团的同志不知道两人为何如此,他就给同志们稍微解释了一下,奥斯曼的防御体系就是李维仁在俄土战争中,在坚守普列文要塞时候搞出来的。现在这位祖师爷却要和转了两手的偷师者正面对决啦。

对于祁睿的掌故,六兵团的同志们倒是耳目一新的感觉。而李维仁继续介绍了情况。李维仁司令官当然知道这套防御体系的厉害,他试探性进攻之后就确定美国佬以强大的行动力以及工业能力,真的搞出了一个有交通壕,钢筋混凝土堡垒,密布炮兵以及机枪的要塞。而这个要塞背后还有美国海军的重炮协助,光复军的155炮根本不是对手。

听着李维仁的介绍,祁睿突然生出一种不安的感觉。美国人看着并没有那么糟糕呢。

第444章 政委的烦恼(七)

俄克拉荷马城是1889年建立的城市,按照美国人自己的说法,一天内一万顶帐篷就建成了一座城市。现在帐篷犹在,人去帐空。接管了俄克拉荷马城的光复军快速的在这座城市开始布置驻地,每辆伙食车上都冒出了炊烟。饭菜的香味让闻到的战士们都忍不住露出了放松的微笑来。

在俄克拉荷马城的四兵团与六兵团的最高指挥官们脸上没有丝毫的轻松,严酷的现实就摆在大家面前。美国的沿海要害城市拥有的优势很大,穿过北美陆地而来的光复军此时还无法有效摧毁。

“李司令员,您觉得放弃沿海城市更好么?”六兵团政委祁睿总结了一下李维仁的意思。

李维仁脸上有懊恼的表情,不过这表情已经不是李维仁的主要情绪。他坚定的点点头,“美国人如果认为靠那几个沿海要点就能活下来,我觉得也挺好。彻底清洗北美,能跑到那些沿海据点城市的,就让他们去。跑不去的,就让日本人收拾他们。”

“这就是长期战斗了啊。”祁睿对自己“舅舅”的看法并没有反对的意思。其实祁睿原本就知道消灭美国这样的国家必然是一场艰苦的长期战斗,不过摩托化步兵投入战争之后,现实中高强度高速度的战争进程让祁睿早就忘记了“长期战”的问题。

李维仁的眼中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他平静地说道:“长期战不等于是乌龟爬。我要求你们过来攻打俄克拉荷马城,就是要打通这条交通线。快速进军美国东海岸的平原地区。最大程度消灭美国人口。同时还要加强在已经清洗过地区的移民工作。”

祁睿暂时不吭声了。遇到困难的不仅是南下的四兵团,美国佬的学习精神也超出了沈心的想象,在之前西海岸、落基山脉、五大湖地区表现的非常拙劣的美国军队,在构建城市堡垒系统上极为灵光。新奥尔良的经验立刻就被用到了纽约城。纽约城建筑物和楼房众多,建设堡垒比木质结构居多的新奥尔良城容易许多。五兵团啃上硬骨头之后,真的伤了些牙齿。

除了正面战场的困难,五兵团以及四兵团的侧翼还不断遭到美国小部队的袭击。袭击者们飞蛾扑火般的不断发动进攻,对光复军的心理影响很不小。李维仁提出的解决办法并不难理解,祁睿当然知道这种办法的可行性。所以祁睿忍不住说道:“这么干下去,会不会导致剩余的美国人不知死活的发动进攻?”

听了祁睿的话,李维仁笑了。那是发自内心的笑意,不过笑容中没有丝毫的温暖,而是充满了锐利的味道。笑容维持了几瞬之后就消失在李维仁冷静的脸上,他平静地说道:“战争已经开始了,难道我们现在停手,美国人就会对我们夹道欢迎么?我们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开战战争,但是我们没办法决定什么时候结束战争。祁睿,做好美国人战斗到最后一人一枪的准备吧。”

祁睿对李维仁所说的每一个词都不陌生,这都是军校里面教授过的要点。而且德克萨斯人表现出的战争意志让祁睿感觉到了强烈的危险。光复军当然不会败给美国人,不过想达成彻底消灭美国的战略目标,光复军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祁睿觉得这代价或许会是数百万,而不是之前乐观估计的数十万。

强行把自己从这种对损失的恐慌感里面挣脱出来,祁睿用回到现实的第一想法就是,“李司令员,想让我们与你们配合作战的话,就必须先解决德克萨斯。”

“我也这么认为。解决了德克萨斯之后,我们就能让八兵团负责墨西哥边境。那时候搞不好还得学习蒙恬,在边界上修建长城呢。”李维仁答道。

如果不是李维仁的表情冷静到看不出丝毫的波动,祁睿其实觉得有关长城的笑话说的真不错。然而李维仁不笑,祁睿也实在是没办法自己笑出声来。

说完了这个“笑话”之后,李维仁继续说道:“我已经准备给战区司令部打个电报,请他们把我的电报转给韦泽都督。根据当下的战况,四兵团请求中央派遣舰队到北美来作战。如果想尽快击破敌人的武装,就必须派遣舰队。”

祁睿心里面立刻就否定了这个建议。派遣舰队在万里之外的北美孤军作战,祁睿怀疑李维仁和四兵团的同志们是被局面给逼疯了。不过这话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所以祁睿笑道:“这件事我得和六兵团的同志们讨论之后才能决定。”

听了祁睿的表态,李维仁说道:“现在我们的伤员先通过你们那边的铁路送到西海岸去吧。五大湖那边已经告诉我们,铁路线运力完全饱和,太多的物资要用铁路运到前线。”

祁睿当然不会拒绝这个要求,然后他就和五军以及六军在俄克拉荷马城附近连续剿杀了半个月的美国佬。牵扯安全和卫生的问题,运送伤员的车辆人数不能过于密集,车速也不能太高。所以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面,六兵团打通的南线铁路运输被伤员运送伤员的车辆给占满。运输三万名轻重伤员的工作实在是太大了。

把这三万人撤下去,司令部又告知四兵团,五万名补充部队即将乘船到南线,让他们做好运输准备。即便是早就知道打通和四兵团的交通线后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祁睿心里面也忍不住觉得够遗憾。铁路线给四兵团用了之后就没办法给六兵团用。这会引发的问题可不小。更何况,现在九兵团也已经南下,八兵团开始东进,这条铁路交通线的压力变得格外的大。但是这话已经没办法再去抱怨,祁睿光镇压不平之鸣就已经有些精疲力竭的感受。

顶住了压力,祁睿还是根据半个月的战斗经验,向战区司令部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在11月1日,也就是三会召开前,由北美战区那边递交到了韦泽手里。

看了报告的文字里面出现了“铁壁合围”“手拉手的围剿”等用词,韦泽忍不住苦笑起来。这文字让韦泽联想起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围剿行动。在那时候,这种战术属于落后的战术,也就是欺负一下八路军这种缺人、缺枪、缺重武器的部队。不过在1890年的现在,这种战术却是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国才能实施的战术。

在北美的民朝以及在南部非洲的英国,都不约而同的实施了这样的战术。而且韦泽对此也不是没有准备,在与墨西哥总统会面的时候,现在的六兵团就有部队实施了一次手拉手的合围。那次还抓到了一些美国刺客。证明这种合围对于精锐小分队同样有效。

北美战区司令部送上这个的原因不是对这个行动有什么反对看法,而是这个行动是第一次出现了三个兵团合作作战的局面。这件事总不能让北美战区司令部派人去指挥,需要设立前线光复党军事委员会负责指挥。对于这个前线指挥部的人事安排,北美战区司令部可不想承担责任。

韦泽叹口气,就召开了军委会议。在军委会议上,韦泽建议让李维仁当前线指挥部司令,八兵团司令郑明伦当副司令。军委众人互相交流了一下视线,既然韦泽都督没有强行让祁睿在里面充当领导职务,大家其实都很放心。所以这个人事决定全票得到了通过。而且现在军事教育的头头柯贡禹还表示,希望这个前线指挥部能够在此次行动结束之后就解散。

老家伙们知道柯贡禹这是心疼祁睿,若是司令部一直存在的话,有什么事情都会被追责。那时候祁睿年纪最小,还是个兵团政委。传统的背锅侠也就非祁睿莫属。战斗结束之后就解散前线指挥部,即便出了大事,大家也能互相扯皮。所以这个看法也变成了决议得到了通过。当然,通过的理由就是这样的前线指挥级别无法确定,不适宜长期存在。

到了11月4日,战区司令部就下达了命令。于是三个兵团的最高指挥员就聚集在了阿马里洛,光复军历史上第一次百万大军参加的单次行动的大会战就掀开了序幕。

大家决定从11月7日开始,各部队先调动兵力到各个地点。11月10日,各部队开始封闭所有缺口,接着就从东、西、北三面收缩包围圈。力求一次性把广大范围内的所有敌人全部清洗掉。除了包围的部队之外,中间还有机动部队实施剿杀。力求最大限度削弱包围圈部队承担的压力。

动用了110万的部队进行一个多月才能完成的战斗,这个计划大概只能用一个“笨”字来形容。不过三个兵团的头头讨论的结果,也真的找不出更聪明更有效的战术。

在会议结束之后,祁睿和自己的老上司郑明伦谈起了一些心里话。有些话也只能对老上司才能说出来。祁睿有些愁眉苦脸,“郑军长,我觉得这次战争的伤亡太大。我很担心士气的问题。”

郑明伦用理解的目光看着祁睿,然后他用一种老师才会有的语气说道:“祁睿,在北美奋战的几百万军队都要面临严酷的战争考验。不过我觉得你不用想那么多士气的事情,你好好考虑战争的问题就行了。”

祁睿有些意外,他忍不住皱着眉头说道:“军长,我是政委,部队的士气是我的工作。”

“呵呵。”郑明伦的笑声里面有些嘲讽,嘲讽的笑完,郑明伦收起笑容正色说道:“祁睿,到这里战斗的所有官兵,都认为自己是响应了韦泽都督的号召,到北美为民朝而战。我希望你能够弄清楚这点,部队的官兵们认为自己在为韦泽都督而战。知道为谁而战,知道为何而战,这就是最好的政治动员。”

这话让祁睿愣在原地,他听过老爹韦泽说过,“对美国的战争是我要挑起的,无论最终胜败如何,战争结束之后,我个人的信用也就被消耗干净。除非外国敢主动挑衅中国,否则我是没可能再发动战争了。”

郑明伦这位老军人的话与韦泽说法完全一样,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祁睿很担心部队的士气会起起伏伏,而实际上只要能够确保一线部队的参战次数与参战时间,部队的士气并没有出什么问题。不过知道了这点,祁睿并没有感到高兴,他反倒有些情绪低落。祁睿相信军队的士气来自对国家的效忠,如果军队的忠诚心只是针对韦泽一个人,等韦泽死后,军队会变成什么模样呢?

就在祁睿思前想后的时候,就听到郑明伦军长用非常不高兴的语气说道:“祁睿,你知道你爹很心疼你么?”

“啊?”祁睿被这种问题给弄的无法应对。这么多年来,在部队里面,祁睿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说。

看着祁睿愕然的表情,郑明伦怒道:“都督是瞎疼你这兔崽子啦!”

这痛骂来的如此突然,祁睿并没有生气,因为完全被骂懵了。而郑明伦上前两部,一把拽住了祁睿的脖领子怒道:“你爹怕别人知道你的身份之后欺负你,所以给你改了你娘的姓。你爹怕有人刁难你,更是对你的消息隐藏的很深。现在你小子当了少将,当了政委,不怕别人知道你的身份啦。然后你还矫情起来。告诉你,我也听说过你小子的一些事情,听说你从来就没喊过一句都督万岁!有没有?!”

这劈头盖脸的痛骂依旧没能激发出祁睿的愤怒,反倒让祁睿感觉到了相当程度的委屈。祁睿当然知道他的一身所学,以及关键时刻的方向,都是他爹韦泽努力灌输与推动的,不过祁睿总是觉得这也是自己努力学习的结果。而且这也是老爹韦泽反复强调的事情,韦泽从来不吹嘘自己的教育是如何的费心和认真。有今天的成就,祁睿也是在一线工作许久,在战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