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显耀大唐-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疑惑归疑惑,李显可不想失去得到《卫公兵法》的这么一个机会,所以也没有再多想,直接将这段话翻译了下来。
之后李绩果然又选了几处用兵之道的话来考,李显则是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心思,毫不犹豫的讲那些话用自己的意思翻译了下来。
经过这么一番对答下来,老程又是敬佩不已,一大堆的高帽又给李显戴上,不过老程不善阿谀之辞,所说的话无非就是在“大王聪明,我不如也”、“老朽惭愧”、“圣上有福”之类的话语中重复。
可是李绩却显然并不满意,淡淡地说道:“意思理解了亦未必便是一名良将,程兄又不是不知,历史上纸上谈兵的多了,赵括、马谡便是如此。是故若欲成为一名良将,需有随机应变之能,料敌机先之智,将士拥戴之德,如有程兄这等奋不顾身之勇,更是千古良将,可遇不可求。”
李绩这话虽然是对程咬金所言,实际上却是对李显所说,这一点以李显之精明,自然是一听就明白,不过这样一来,他心中的疑惑就更深了,为何这老狐狸竟然如此偏袒于他?到底是有阴谋,还是想施惠于自己,然后乘机与自己断绝联系,让自己以后不好意思再去找他?
可是李绩显然不想给他答案,还没等李显深入去想,便又对李显说道:“大王方才亦听清楚了,是故下官认为大王对于兵书仅仅是能懂,但与用却是相差不少,似我这位程兄,兵书韬略所读甚少,可带兵打仗却是鲜有敌手,此无他,多年战场经验之累积耳。故此,下官尚有最后一道题目,大王若是通过,下官方才将此兵书相受,否则,下官誓死不能从命。”
“这最后一道题目便是用兵打仗了?可小王毕竟年幼,纵然有心,圣上如何肯?更何况天下承平,小王即便想用兵,又焉有用武之地?”李显本来就没打过仗,他也知道打仗这玩意儿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出来的,万一自己作战失利,岂不是被这老狐狸抓住了把柄?所以这才毫不犹豫的拒绝。
却听得李绩笑道:“大王误会了,休说是目前无仗可打,便是有了战事,下官虽是忝居司空,同东西台三品,却亦无权决定出兵打仗之事,更何况打仗之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决战取胜又非单方因素所能决定,再加上大王身为皇子,年纪幼小,若非得力稳重大臣相保,天子如何肯放?是故此次题目乃是下官所出,不过是一模拟耳,下官请程兄率五千兵防守一城,大王却以五万之兵围城,限大王于五日之内攻下此城,若是得胜,下官便算大王通过,立将《卫公兵法》奉上,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哼,如何?还能如何?你这老狐狸摆明了是挖坑让我跳的,我不跳还能白白放弃不成?”李显看着李绩那张笑脸,很有一股上前狂揍对方一顿的冲动,但鉴于自己要尊敬老前辈,最主要的是自己根本不可能是对手,所以只好强忍下心中的怒气,无奈的答应下来。
可是李显却知道他面前的那个对手很不容易对付,自己手中的兵力虽然是对方的十倍,而士兵的战斗力也被设定为双方无差别,可对方乃是一名拥有数十年战斗经验的历史名将,想要在五天之内攻下一座由这等将领占领的城池,难度绝非一般,不出奇策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但李显却还是想要试一试,以十倍兵力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强行攻下一座城池。
于是在李显一声令下之后,他麾下的大军们开始按照他的意图,开始了强行攻城,于是一驾驾的云梯,粗笨沉重的攻城锤,威力强大的投石车,还有高高的井阑,各种攻城器械都用遍了,等到李绩宣布一天结束的时候,李显除了损失三千余人之外,竟然没有取得丝毫的战果。
李显心中不服,决定乘夜间偷袭,结果大军还没有接近城墙,便被老程军中的巡夜将士发现,因为李显大军仓惶撤退,反被老程引军杀出,大军损失了两千余人,士气顿时低落了不少。
第二天,李显再令士兵出战,结果因为昨晚消耗体力甚巨,将士疲惫,纷纷反对,李显无奈,只好下令休整一天。
如此一来,两天的时间过去了,李显竟然没有取得一丝一毫的战果,麾下将士也折损了五千余人,全军士气低落,这让他坐在那里干着急。
无奈之下,李显只好下令犒赏三军,以提升士气,同时在第三天大军继续出战,这一次他采取了许多所谓的“奇策”来攻城,但全都被老程巧妙的破解掉了,他原本下令火烧城楼,却被早有防备的老程率城防军用锐利的勾刀将点燃的松枝、麻秆等物勾掉。之后李显又下令开挖地道,却被对方听到自己挖掘地道的声音,提前挖了一道长沟,待得李显大军挖至长沟处,士兵身形暴露,被对方一个个拖走杀掉。
李显本说自己完全有手段不让对方听到自己挖地道的声音,而且能够判断前方是否有人提前挖横沟,但又想这是自己最大的秘密,不能暴露,只好恨恨的作罢。
等到第四天的时候,李显又下令大军猛攻一天,结果依然一无所获,便在李绩宣布第四天结束的时候无奈地说道:“不打了,小王认输,哼,程大将军一生征战多年,打了无数大胜仗,凭我这点微末本领能又如何能够大胜,这分明是不公平,若是让我来守,程大将军进攻,相信我也能守住五天。”
还没等李绩发话,便见程咬金开口笑道:“大王这话可是太小瞧老朽了,也罢,既然大王如此有信心,老朽便与大王换上一换,某作攻方,大王来防守,老朽保证不用五天,只需三日便可攻下足下之城。”
说完之后,程咬金便欲取过李显的兵符,却听得李显说道:“且慢,大将军且先将公之城防军调归至远处,小王可不想被人说是占了大将军之便宜。”
第23章 惹事的李显
“哈哈,大王果然比老朽要强得很多,不贪已是难得,这股傲气更显大将风范。既如此,那老朽便恭敬不如从命。”程咬金见李显故意将“占便宜”几个字说得极重,似是在暗暗讽刺自己之前因为贪小便宜而被皇帝降罪免官之事,不由得老脸一红,强笑着奉承了几句,这才下令城中的将士撤防并返回原处。
“咦?懋功兄,足下这是怎么了?莫不是身体有恙?为何面色有些异常?”程咬金见老友面色和以往不同,不由疑惑的问道。
却见李绩哼了一声,却又无法说出口。
便在此时,只见一旁的李显嘿嘿笑道:“程大将军这次是输了,传我将令,三军攻城。”
接下来便见数万大军如同潮水一般涌来,各种攻城器具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一齐招呼,待得程咬金大军反应过来之前,外城已破,而面对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已经因为城陷而惊魂落魄的程方大军又如何是对手?只好尽皆无奈的投降,如此一来,这一场攻防模拟战便以李显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直到这时,程咬金才知道是自己上了当,不由得懊悔不已,对着李绩抱怨道:“懋功兄,这,这不算,大王他耍诈。”
却听得李绩叹道:“咬金兄又不是不知,兵不厌诈,大王此计虽然有些不太正大光明,可亦符合用兵之道,而程兄打了一辈子的仗,却先是被对方伪退所迷惑,后又受对方言语所激,轻易撤掉城防,实是不该呀。”
“这,这,懋功兄,汝既然早已看出,为何不提前相告?致令老友有此一败,羞惭无地。”老程兀自不肯认输,面皮发紫,对着李绩不悦地说道。
“小弟提前言明,此战乃是二位公平一战,无论站至何结局,小弟并不能置一言,更何况小弟之前早已用脸色示意,只是程兄正在得意之时,无有见到而已,又何怪小弟哉?”
李绩倒也不怒,据理力争,说得程咬金也没有办法,只好对李显拱了拱手,有些不甘心地说道:“罢了,老朽这一生大战无数,如何经不起此一败?大王睿智聪慧,老朽认输便是。”
“呵呵,程老将军客气了,其实今日小王对于程老将军亦是深感叹服,城防之严密,把我战机之准,不愧为我大唐之柱石,小王望尘莫及,其实老将军亦不必沮丧,凡人皆有犯糊涂之时,大将军只要知过能改,未尝不能再上战场杀敌,为国建功。”其实李显对于老程的才能乃是衷心的佩服,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如此的惜才,希望这位老将能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建功立业。
而程咬金也没想到这位如此年纪的皇子竟然有这份胸襟和气魄,不由感动得老泪纵横,轻轻叹息道:“老朽对不住圣上的信任,但得一天能够效力疆场,老臣定将用这条老命来报效国家,以证清白。”
程咬金一边说,一边对着长安的方向顿首行礼,待得站起来之后又向李显郑重的拜手行礼,表示感谢之意,慌得李显还礼不迭。
就在李显与老程彼此之间客气的时候,李绩缓步来到两人面前,对着李显拱了拱手,呵呵笑道:“今日大王得胜,实乃幸事,呵呵,这部《卫公兵法》自当归大王所有,待的明日,下官便命人与大王送至府上。大王光临寒舍,弊府蓬荜生辉,只是老朽今日尚要与老友共祭秦叔宝将军,便不留大王了。哦,险些忘了,舍孙敬业之前曾对老朽说道,对大王极是敬仰,又感念大王饶命之恩,故此希望大王能赏个脸面,陪其往南市醉仙楼饮宴,这是请柬,乃是敬业托老朽呈送大王的。”
说完之后,李绩便取出一方请柬,递给李显,同时又目送站在一旁的李敬业。
李敬业见祖父如此,立刻站上前来,对着李显就是一个长揖,然后动情地说道:“阿翁说得没错,小人一向景仰大王,又得大王饶命之恩,今日请大王至醉仙楼小酌,希望大王赏个金面。”
“既然李兄盛情难却,那小王答应便是。”李显刚刚从李绩手中得到了李卫公兵法,自然不好就这样却了对方孙子的颜面,更何况他也看得出来,这实际上是李绩邀请自己,只不过是出于顾虑,让其孙子代劳,所以,虽然对李敬业这个造反头头并不感冒,他也只好慷慨地答应了下来,又向李绩和程咬金告辞,这才随李敬业离去。
“程兄,实在不好意思,今日为了小弟之事,令程兄一再折损颜面,小弟之过也。”看着李显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兀自一脸戚容的程咬金,李绩不由得面有惭色,对老程行礼道。
却听得老程叹道:“懋功兄这话就不对了,你我相交数十载,这点委屈又算得了几何?更何况今日小弟亦是受益良多,大王那百折不挠之气概令小弟深深折服,尤其最后,那一句劝告令小弟重拾自信,不瞒懋功兄,小弟自从上次被皇上降旨免官,一直是羞于见人,本想回老家就这样安静的死去也就罢了,可如今想来却是不该,若是小弟到了地下见到太宗皇帝,问我这些年来可曾保得大唐江山,到时候我该如何回答?莫不如尽我之力,将来也学那马伏波,来个马革裹尸,死后也对得起先皇。”
李绩见老友得李显一句劝,竟然能够重新找回自信,也不由得感慨万分,自己苦劝数载都无法解决的事,竟被李显几句话就解决了,难道这李显真的有如此大的魔力吗?
“呵呵,是不是因为此人长得像先皇,所以程兄一时心软,便让其一步,假装是上了当,将这一战之胜果赠予彼方?”听老友提到了太宗,连李绩都不由得缅怀不已,过了一会才转过头来对程咬金说道。
程咬金闻言也是嘿嘿一笑,然后不好意思地说道:“连这都被懋功兄看出来了,看来老程还真没有啥能瞒得住足下的。不过要说起来,这位皇子确实不简单,竟然能够想出如此损招,这也就是我老程,换做任何一个年轻的将领,亦必然会中计上当。呵呵,不得不说,这位主儿的那张嘴可真够阴损的,最善揭人老短儿。对了,当日李卫公将兵法传于懋功兄,令兄替其物色传人,不知懋功兄选了何人?难道只有这一个人么?以此人之身份地位,便是征战,亦必然难以长久,更会引起圣上猜忌。故此,如若长久下去,卫公兵法不得其用,我大唐两位军神之心血岂不是白白浪费?”
“实不相瞒,其实小弟之前已经将这部兵法授予了另外一人,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才耗费心力,又命人千里奔袭,将原本借来,又抄写了一份,这才在数日前完工。”
“千里奔袭?”听了李绩的话,程咬金不由紧锁眉头,默默思考了片刻,然后双目忽然平静下来,看着李绩说道:“照懋功兄说来,此人岂不是正在边疆?难道便是在西域军中将士?而西域军中最有将才者,莫过于西州都督府长史裴行俭,莫非便是此人?”
“程兄不愧为当代少有之智者,竟然一猜即中,不错,此人便是行俭,虽然没有其兄裴行俨刚猛,然而为人冷静,善于思考,小弟相信,以此子才智,只要假以时日,将来成就定然远远超过其兄。”李绩很少对一个人有过赞誉,现在对这裴行俭可以说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程咬金看来,这种推许程度或许只比李显少那么一点点。
“可是”,程咬金想了想又继续说道:“行俭不是邢国公(苏定方)之弟子吗?如何又成了懋功兄之高足了?”
“呵呵,程兄有所不知,其实老苏亦是卫公之弟子,只不过当卫公决定将兵法传于老苏之时,兵书已到小弟之手,卫公又不便向小弟讨要,便托小弟代为传授,其实老苏军事之能已不下于我,但老苏谦逊,又年轻几岁,又因小弟代为传授之事,故此以师事我,事事征询我之意见。而行俭得以传授兵法,亦是我二人共同定下的。只不过我二人共同培养一名将才之事太过骇人,生怕引起朝野不安和宫中猜忌,这才在名义上是右老苏培养,而小弟只是暗中照拂而已,后武后立,行俭与人私议,表示不满,被贬至西州任长史,小弟对其进行劝解,令其乘机钻研兵法,期待日后建功立业,重返朝廷,这才有今日之裴行俭。”
“呵呵,懋功兄瞒得我好苦啊,若非今日得此机缘,我又焉能……咦?发生何事了?”
就在这时,程咬金忽然听得外键乱纷纷的,不由奇怪的看向李绩。
却见李绩也是一头雾水,连忙喝问道:“何事如此慌乱?”
便听得一名下人说道:“相公,不好了,外间打起来了,是大少爷和周王。”
“走,我们一道去看看,这个周王,可真能给懋功兄惹事。”程咬金大嘴一咧,拉着李绩的手就往前走,呵呵笑着说道。
第24章 敬业服输
就在李绩和程咬金密谈的时候,李显也已被热情的李敬业拉着向外走了,等到一行人等来到府门外的时候,李显突然停下不走了,任凭李敬业一再催促,他却始终不动一步。
过了一会,李显这才指着府门前的兵器架子,对李敬业说道:“当初若非英国公喝止,敬业兄是否便一枪将某刺死了?”
李敬业闻言顿时便是脸色一红,羞惭地说道:“小人有眼无珠,冒犯了大王,实在是罪该万死,大王但有惩罚,只管吩咐便是,小人绝不敢违。”
却见李显淡淡说道:“果真如此,那好,汝便再拿枪刺某好了。”
“那怎么成?”李敬业面色一白,讪讪的笑道:“小人能有几条命?安敢兵刃加之于大王?上一次小人侥幸,得大王力保,方才保得一命,这一次再敢如此,岂不是自找死路么?”
可没想到李显竟然冷笑着说道:“尔这意思是说,尔能对本王造成伤害?嘿嘿,上一次本王只是见尔如同小儿辈玩过家家,不屑躲避而已,尔竟蹬鼻子上脸了,若是让外界传出去,岂不是说本王不如尔?嘿嘿,这个脸本王可丢不起。少说废话,取枪来刺本王便是,吾今日倒要瞧瞧,汝有多大能耐,竟敢如此自夸?”
“大,大王,何必开此玩笑?小人绝无此意……”
“哼”,李敬业一句话没有说完,便被李显毫不客气的打断了:“不必多言,尔若承认不是男人,并无此胆与本王较量,此事便算罢了,本王亦不会与不是男人之人计较,若尔还算是男人的话,便用手中之兵刃说话吧。”
“嘿,李显,某不过是敬汝周王之身份,这才忍气吞声,岂料汝竟如此轻贱于人,汝倒是打听打听,我李敬业岂是好相与之辈?这大唐除了我家祖父,呃,还有皇上皇后,我李敬业怕过谁来?休说汝是亲王,便是太子殿下亲至,某没有触犯王法,又有何惧哉?今日既然汝苦苦相逼,某若不还以颜色,岂不是被人笑话不是男人?”
李敬业的脾性本就刚强,方才对于李显一再的讽刺,早已是心中不满,只不过碍于上一次的教训,这才不敢反抗,如今见对方益发咄咄逼人,心中的火性自然就上来了,也不顾得所谓尊卑上下了,直接喊着李显的名字,大怒之下来到了李显面前,挽起袖袍,便准备出手教训教训李显。
岂料李显并无惧色,反而笑道:“有意思,既然尔忍不住想要出手,本王便借机替英国公教训教训尔,也让尔知道知道何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省得尔这小竖子日后惹出祸事来,连英国公都无法庇护。”
“啊呀呀,可恶的家伙,竟敢如此出言不逊,看拳。”李敬业的火气被激发的已经足够大了,见对方兀自喋喋不休,立刻跳上前去,挥舞着一双拳头,劈头盖脑的就向李显下巴打去。
“来得好。”李显见对方拳头到来,不仅没有慌乱,反而是脸上充满笑意,只见他侧身一个闪避,随后便用双手攥住对方手腕,猛地向侧前方一拉。
李显自从苦练少林功法已是将近一年,一套内功心法少林童子功已达小成,铁布衫功法更是接近大成,浑身锻炼的铜筋铁骨不说,一身力气已是大得惊人,虽然年仅七岁,却能力举百斤,所以,只是轻轻一拽,李敬业就已经受不了,猛的摔倒在地,来了个狗啃泥。
李敬业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一招就败落,等到摔倒在地不由得心中大惊,看起来对方今天是特意来找回场子的,自己如果不小心,被一个七岁顽童所打败,多年英名很可能是付诸流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自己以后这“街头小霸王”就不用再在洛阳混下去了。
“哼,刚才某是看汝年岁小,让了汝一招,没想到汝竟不识好歹,这一次某可不让了,等下摔倒在地上,可不要哭鼻子。”李敬业的心情倒也平复的很快,短短时间便已恢复了理智,但下手却更加狠辣,一双拳头毫不容情的挥向李显的双耳之间。
“嘿嘿,好一个双风贯耳。”李显淡淡一笑,也没见怎么动作,便来到了李敬业的身后,然后挥掌向前,劲力轻吐,喝道:“去罢。”
便见李敬业扑通一声,再次趴在地上来了个狗啃泥。
“嘿嘿,若尔之招式仅仅便是这些,那你我不比也罢,信不信本王再让尔摔个狗啃泥?”李显看到李敬业摔到地上的形象真如一条癞皮狗一般,不由笑道。
“这次不算,是吾没有站稳,被汝占了便宜,这一次定然不会再摔倒了。”李敬业兀自不服,再次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土,然后站好马步,双手就向李显的手臂抓去,想要借此将李显狠狠摔到地上,以雪前耻。
可是李显却如何能够让他如愿?不过为了彻底降服对手,这一次李显倒也没有躲闪,而是双手也同样向前抓去,只不过李显的动作明显比李敬业快了一筹,竟然后发先至,在对方抓住自己之前反先一步擒住了李敬业,然后躬身往前,用手肘轻轻一顶,便见李敬业承受不住这股重力,踉跄着后退了几步。
好在他的基本功也算扎实,这一次并没有摔倒,不过就在他准备拿桩站稳之际,只见李显飞身赶来,双手对他肩头一推,李敬业再也无法站稳身形,竟然仰面跌倒在地。
“起来,你我再战。”李显缓步上前,来到李敬业面前,笑着说道。
“不起来,起来还得摔倒。”这一次李敬业倒也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了,所以反倒耍起了无赖,赖在地上就是不起来。
“既如此,尔可是认输了么?”李显见堂堂英国公府大少爷耍起了无赖,也不由被逗笑了,便张口问道。
没想到李敬业却说道:“拳脚功夫是服了,但吾一身本事主要是在战阵,并非这等莽汉一般之拳脚相加,若是汝能在枪术上胜过某,某方才认输。”
李显闻言却是呵呵一笑道:“本王原本便说要尔持枪刺来,尔却一直拖延至今,来罢,今日本王便用枪术将尔击败,令尔真正知道厉害。”
“嘿嘿,别的方面或许某不敢逞能,若论这枪术,某亦浸淫了三载,更是得家祖亲传,岂会不如你?”李敬业一边说,一边来到左边的武器架旁,伸手取出一杆长枪,顺手逗了一个枪花,然后笑着说道。
李显见状倒也没有多说话,老老实实的来到右侧的武器架旁,同样去过一杆长枪,将枪尖斜斜指向李敬业,做了个起手式,然后哼道:“废话谁也会说,实力对比才重要,动手吧。”
“既如此,那某可不客气了,得罪了。”李敬业通过之前一战已知道李显身法高明,如今既然敢找自己挑战枪术,又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必定是有应对之策,如果自己不先发制人的话,说不准便会落入其圈套,所以也没有客气,直接当仁不让的当胸刺去。
李敬业的枪术得自其祖父李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