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显耀大唐-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品、圣旨之类的特殊类型还在应用卷轴之外,几乎所有人都在极力的追捧物美价廉、阅读方便的线装书,就连一向对李显心存抵制的武后及其亲信们,也都不由自主的加入了这场热潮之中。

“启禀太子,这一次仅仅是售卖线装书籍的收入,我明唐商号就赚了数十万贯,呵呵,这样的大生意咱们商号不是没有做过,可是这一次赚的实在是太容易了,兄弟们全都像是发了疯一般,只不过如今各处书肆大肆模仿,我们的利益也急剧下降,如今只是维持每日数百贯的收入,实在有些尴尬。”秘密向李显汇报消息的明唐商号(原本的显唐商号,为避太子李显的讳而改名)大掌柜倪莱满脸的欢喜,但说到最后却是一脸的不甘心。

却听得李显呵呵笑道:“我们吃够了肉,总该让他人喝点汤吧?更何况现在的这一锅汤已经都凉了,我们没有必要再去吊着不放,数十万贯已经足够了,接下来尔等且准备另一宗新的商品吧,这一种商品乃是一种折扇,乃是文人雅士比较欢迎的东西,甚至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不过这东西如今还需要推广,待得你们生产出来的时候,大概也就像头些日子的线装书那般形成一股新的热潮。”

这一次扩建学校的行动,李显不仅收获了空前的声望,同时还收获了十万余贯的分红,可以说是名利双收,绝对的最大赢家。

不仅如此,李显更在不久之后就引领了更多的新风尚,比如有一天上朝,他拿了一把象牙折扇,上面还写着诗,字体乃是仿写的王羲之形体,这把折扇立马就变得高大上起来,被满朝官员所围观,并且时不时有人询问,这把折扇是从哪里买的。

当李显说是来自于西市某地一所新开的折扇店,顿时所有的官员全都沸腾了,以至于连早朝都上不好了,全都急切地盼着早点散朝,这让主持早朝的武后都有点诧异了,一夜之间所有的官员在上朝时全都心不在焉,这样奇特的场面可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呀。

而好不容易盼到散朝,官员们竟然全都骑着马挤到了西市,一时之间西市里高官云集,将宽敞的西市挤了个水泄不通。

而西市的折扇店前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擦踵,一个个的高官们不顾形象的挤在一起,挽起裤管,撸起袖子,纷纷挤到前排,准备购买一把精致时尚的折扇。

“挤个甚?一边排队去。”本来在一开始,面对这些高官们,店中的伙计们全都口干舌燥,心惊胆战,生怕一个伺候不好引起那些高官们的震怒,可是后来这些官员们竟然一个个没有任何形象的乱吵乱挤,终于引得伙计们开始发怒了。

却见一名胖胖的官员哼道:“我是礼部的郎中,来这里买一把折扇,给本大人挑一把好的,一定会不吝赏钱。”

那名伙计闻言嘿嘿冷笑一声,淡淡说道:“后面排队,你没看到连你们礼部的侍郎都在规规矩矩的排队?还有,你看,前面那个,是户部的尚书,那一位,乃是当朝宰相,还有,那一位,乃是堂堂郡王,那一位更是亲王,这些哪一位的地位不超过你?连他们都在规规矩矩排队,你一个小小的礼部郎中有何资格在这里大呼小叫?就凭你这句话,今天的折扇没了,不卖给你,多少钱都不卖。”

那名伙计一边喊,一边心中暗爽,自己做小伙计多少年了,哪里听到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小伙计竟然对堂堂礼部郎中大呼小叫,那可是正五品上的高官啊,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自己竟然说是“小小的”礼部郎中,这样的话竟然出自自己的口中,这不要说是自己,就算是历史上所有的店掌柜,恐怕也都从来没有像自己这样做过吧?自己今天这一壮举,不说绝后,也绝对是空前的。

不久之后,武后的案上也被放了这么一把折扇,这把折扇是上官婉儿买来送给她的,上面提着武后新近写的一首诗,看得武后也是心中喜悦,暗暗赞叹李显果然是好眼光,竟然发现了这样一件绝妙的物事,连自己都如此心动,无怪乎那些官员们在上朝时都是这么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第258章 盛世当修书

李显的大动作当然不止是线装书和折扇这类的小打小闹,因为不仅仅是他,就算是一般的官宦世家在看到这些小玩意儿的时候,虽然也是心中欣喜,却也不认为这东西就能对李显这个太子刮目相看,他们最多只是赞叹一句太子聪明,甚至他们根本不知道折扇其实就是李显所创造的,认为李显能够引领折扇的潮流只不过是眼光好一些而已。

当然,他们更不知道在这个潮流下,李显自己就分到了近五万贯的红利,而这些钱被他用来悄悄打造武器装备了。

不过介于大唐对武器装备的控制,他的这些装备都是私人打造,将官方所发的那些武器装备悄悄销毁,又将自己私下打造的这些武器装备悄悄配发给自己麾下真正的亲兵。这些私下打造的武器甲胄在形制上和官方所发的根本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看起来没有任何区别的武器甲胄,其真正的攻防能力早已是成十倍的提升。

而除了武器装备之外,李显的巨额财富也用来拉拢人才了,他自身的皇太子地位,再加上糖衣炮弹的威力,早已将朝中一多半的中低层官员和皇宫中的不少宦官侍女、宫中侍卫悄悄拉拢到了自己的门下。当然,在做这一切之前,李显早已将准备拉拢的人暗中做了调查,只有那些身份清白,性格忠直,并没有成为武后党羽的人才有被拉拢的资格,也有一些原本就是武后的人,李显是出于策略欺骗才进行的拉拢,目的自然是欺骗和麻痹武后。

李显现在是真的不缺钱花,不过他要想真正的崛起,光靠钱是万万不能的,要想自己的地位稳如泰山,他必须要想办法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而要想这么做,一个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修书,通过修书来提升自己的威望。

所谓盛世当修书,这是传承了上千年的传统,每当盛世来临,总会有大规模修书的盛举,以唐朝为例,唐太宗时期曾命孔颖达负责修撰《五经正义》,还有魏征主持修撰《隋书》、房玄龄等修《晋书》、姚思廉等修《梁书》、《陈书》、李百药修撰《北齐书》,令狐德棻等修《周书》,还有太宗、高宗年间的李大用、李延寿父子修《南史》《北史》,后来传世的二十四史,仅仅唐初不足一百年的时间就修了八部,占了三分之一,可见唐朝修书的盛举是如何之大?

后来高宗朝,李弘和李贤两位太子虽然没有大规模修书,然而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李弘选编《瑶山玉采》,李贤为《后汉书》作注等等。

李显作为新晋太子,自然也不能免俗,而且在他看来,修书这样的盛举自然能够体现他作为当朝皇太子的巨大组织协调能力。

所以,李显也决定修书,而且是修一部空前的巨典,这部书的名字他也都已经想好了,名字就要《四库全书》,把天下所有的书籍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编撰到一起,形成一部规模空前庞大的类书,并且鼓励天下的士子、佛道等人将所藏书籍抄写备份,然后献给朝廷,朝廷将根据献书的多少以及珍贵程度进行适当的奖赏,或者是钱帛奖励,或者是勋爵奖励,与此同时命令王勃作为总修撰,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骆宾王、杨炯、卢照邻、道士潘师政、李荣、孙思邈、和尚神秀等人为副修撰,其中杨炯一开始因为“愧在卢前、耻在王后”而拒绝副修撰的职位,后来由于卢照邻的劝说以及在如此大的修书盛举诱惑下最终答应了下来。

而孙思邈则是因为他的医学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完成,见李显提出如此宏大的修书计划,想着要将他的书稿加进去,以便自己这两部花了数十年心血完成的巨著永世流传下去,以便造福后世百姓,这才专门来到太子的东宫,被李显苦苦挽留,答应以近百岁的高龄做四库全书的副编撰,专管集类的医学书籍编撰和经类的道教经典整理。

其实原本历史上的经部只包括儒家经典,然而因为唐代皇族自称是老子的后代,对于道教的尊崇简直是无以复加,所以道教的经典也同样被列为经部,而佛门的经书则受到了排挤,只能被列集部,然而这时候武后为了收买天下佛徒之心,竟然坚决提出要将佛经也列入经部之中,李显本身就师出佛门,同时他最大的目的是致力于三教合一,并非是特意扶持某一教派,对此自然没有拒绝之理,所以导致最后经部竟然是儒佛道三派经典的大集合。

这其实也是和当时唐朝三教发展的状况相适应的,所以虽然其中也有少许的争议,最终却是都同意了这样的做法。

对于李显修书,尤其是修撰这么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其实武后原本是强烈反对的,因为她也知道这样的巨著一旦成功,李显的声望将彻底盖过自己,然而她也知道阻止根本没有用,反而给自己落下一个心胸狭窄的恶名。

而另外一个原因,她也知道像这样庞大的工程,绝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完成的,或许需要十年之功,甚至还要更多,如果能够借用这件事情多耗费李显的精力,她倒也乐得其成。

事实上武后的想法没有错,这件事确实是牵扯了李显巨大的精力,然而她却不知道,李显借用修书一事,虽然的确也要求进度,可真正的目的乃是为了自己暗中图谋大权作掩护的,而这样庞大而耗时的工程,正是掩护自己的最佳利器。

李显通过修书一事,将自己麾下最得力的干将们全都名正言顺的集中在一起,并且又拉拢了许多的精英文人,当然也在暗中利用像宋之问那般人品低劣而才华卓越的文人做出了许多大事,这些大事除了修书的进度之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历史也证明,后来李显人生中的许多重大决定,就是在修书工程的掩护下做出来的。

第259章 公主的婚事

在李显努力为自己大造声势的同时,武后也没有闲着,她也在想尽各种办法来壮大自己的力量,除了加强宰相集团的力量之外,也在想办法争取中低层官员的支持,她的做法自然是慷他人之慨,通过大规模的授爵、加勋、封赏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威望,除此之外,还在拉拢皇亲勋贵,以图谋壮大自己的力量。

这其中包括为她最小的儿子,已经在永隆二年被改名为李旦的李旭轮挑选王妃,这个王妃的人选先是故刑部尚书刘德威的孙女、陕州刺史刘延景的女儿,后来武后见李显势大,又准备将李旦再婚配给某个大族,以作为帮助自己对抗李显的助力。

于是武后开始找各种借口来侮辱刘氏,虽然刘氏逆来顺受,她却仍然给安了个不孝的罪名,下令将刘氏关到了内侍省的女牢,不准下人送吃送喝,只送给了对方一些生菜,任其自生自灭,后来又派侍卫前去牢中对刘氏进行奸淫。

李旦自幼就懦弱柔顺,性格里完全没有李显那般刚烈,像李显那般直接闯入宫中营救自己女人的事,那是万万不敢干出来的,最后无奈之下只能去求高宗。

可是没想到就在他哭求高宗的时候,恰好遇到武后赶到,李旦浑身冷汗尽出,眼泪立刻不敢流出,同时拼命用眼神示意,不要让高宗向武后说起此事。

高宗自然知道妻子的剽悍,见儿子示意,心中正求之不得,所以乖乖的没有提起此事。

十余天之后,李旦惊闻噩耗,他的妻子刘氏惨死于宫中,浑身爬满了蛆虫,身体都已经腐烂了。

惊闻这一噩耗的李旦根本没赶去看,只能强忍住心中的悲痛和眼中的泪水,当做事情没有发生。

当消息传到东宫的时候,李显不由得轻叹了一口气,因为像刘氏这样的命运,本该发生在自己的妻子赵银月身上,但是自己在危难关头却是丝毫不顾自身安危,悍然直闯禁中,强行将妻子夺了回来,可是弟弟李旦却并不敢这样做,因此导致了这一幕惨剧的发生。

而赵银月在听说这则消息之后,则是在感到兔死狐悲的同时却存是庆幸不已。

因为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如果不是李显当初奋勇相救,自己也绝对是和现在的刘氏同样的下场,甚至可能还会更惨!

想到这里,赵银月都不由一脸的幸福,默默地想道:“我也就是赶上了他,才能有今日的幸福,若是我的男人也像老八那样懦弱,恐怕我的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唉,一个女人,这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的男人能够靠得住,指望得上,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依靠他,哪怕只是给出个主意,甚至只是说句宽慰的话,我们女人就已经很满足了,而像太子这样不够自身安危奋勇相救的,更是人间极品,数千年难遇的绝世好男人,而这样的好男人却被我遇到了,这岂不是我这一生的幸运?呵呵,这也就是他口中经常说的那种暖男吧?”

武后在害死了刘氏之后,又做主将河南窦氏之女窦妙香许配给了李旦,这窦氏乃是高祖太穆皇后的堂兄、前纳言、左武侯大将军窦抗的曾孙女,其祖父大理卿、莘国公窦诞,父亲是太常少卿窦孝谌,这窦氏乃是关陇贵族之中的一家河南窦氏,家世显赫,武后将窦氏许给李旦,就相当于是将整个窦氏家族拉拢到自己这一方阵营之中,可谓是一招妙棋。

然而武后却并不知道,他之前的那种做法其实已经是在李旦的心中种下了一丝的仇恨,虽然以李旦的性格,这一丝仇恨或许一辈子都不会生根发芽,但那是因为没有合适的环境,而李显以后将会为李旦的那一丝仇恨制造生根发芽的环境。

除了为李旦指定婚姻之外,武后为了平衡局势,牵制李显,还任命李旦为豫王,拜右卫大将军,洛州牧,并州大都督府大都督,掌管着整个洛阳的驻军。

而在这一年,武后另外一个大动作就是为太平公主挑选夫婿并举行婚事。

这时候的太平公主已然十六岁,长得是花容月貌,倾城倾国,在八年前就有吐蕃赞普为其子求婚于太平公主,遭到了高宗和武后的断然拒绝,这自然是因为大唐在十年前的的大非川之役中大胜吐蕃,根本用不着和亲这种屈辱的方式来换取边界和平,而吐蕃也正是因为求亲的愿望遭到大唐的拒绝,这才对自身感到很不安全,于是暗中支持突厥反叛,这才造成了两年前的那一场大战。

不过经过两年前那一场大战之后,无论是突厥还是吐蕃都是元气大伤,虽然因为裴行俭因为遭到裴炎陷害,食言斩杀了俘虏的突厥首领,引起了突厥新的反抗,然而没有吐蕃的支持,突厥的败落是早晚之事,根本不值得一提。

而吐蕃如今更是无法对大唐造成威胁,所以,现在太平公主就算是出嫁,吐蕃也鞭长莫及,根本干预不得。

至于太平公主的婚事,据说还是太平公主自己主动提出来的,据说有一天太平公主突然穿起了武士服进行跳舞,高宗和武后见了很是奇怪,就问她道:“你又做不了武官,为何穿武士服进行跳舞?”

却见太平公主说道:“虽然我做不了武官,可是把这套服装送给我未来的驸马,不知可不可以?”

武后和高宗极其喜爱这个幼女,见她这样说,便知道这个小丫头是想要嫁人了,便笑着说道:“没想到我们的月儿长大了,想要找驸马了,呵呵,你且放心就是,我们一定为你找一个家世人品相貌俱佳的夫婿,让你满意。”

“我想要自己选,可不可以?”太平公主嘟着小嘴,撒着娇说道。

却见武后把脸一板,笑骂道:“傻丫头,婚姻之事,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自由挑选之事?此事就不要说了,为娘的自会给你找一个如意郎君,绝不会委屈了为娘的宝贝女儿。”

第260章 河东薛绍

过了几日,武后就告诉太平公主一个消息:“为娘经过和你父皇商议,已经选定你姑母城阳公主三子薛绍作为你的未来夫婿,呵呵,我和你父皇先召他来宫中说话,你可躲在屏风后偷偷观看,若是满意了再说,若是不满意,我和你父皇自然也没说的,便推却了这番婚事,你看如何?”

“好吧,如今看来也只能这样了。”太平公主见母后这样说,等于是把婚姻大权送到了自己的手中,自然是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数日之后,太平公主便悄悄的躲在了屏风之后,静静的观看,那个被父皇母后看重的薛家三郎到底是如何的玉树临风,一表人才?

片刻之后,就见一个长得颇为帅气的年轻人来到了殿中,对着高宗和武后行礼。

太平公主暗暗看了一会,见这少年彬彬有礼,谈吐不俗,长得也的确算得上是一表人才,虽然在某些方面比起自己的那位兄长李显还有些差距,但是太平公主却知道,自己这位太子兄长实在是世间少有的妖孽,根据自己这一生的见识,能够比得少他的实在是生平从未见过。

“这世上只有七兄那样的男人才是最完美的男人,又懂得谋取利益,又懂得疼爱自己的女人,只可惜这是我的亲兄长,否则的话我也一定要找这样的男人,这薛绍虽然看起来有些木讷,然而却也算是中上之资了,勉强够得上配我了,呵呵,白雪公主其实只有英俊的王子才能配得上,然而这个世界的王子实在是太不堪了,吐蕃的那所谓王子?不要说是见了,就连听了都让人想吐,一辈子不洗澡的男人该有多么的臭?想都不敢想。而其他诸如新罗、倭国、波斯?一个个生活在苦寒之地不说,男人长得就算英武一点,也只是虚有其表,那里像我大唐的男人那样富有内涵?更何况那薛绍可是城阳姑母的儿子,身上也算是流淌着我大唐皇室一半的血脉,从这一点上来说,也能勉强称得上是一位王子。”

太平公主既然看上了薛绍,便觉得对方哪里都好,颇有一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感觉,心下早已对此人满意不已。

“七兄在我小时候没少跟我讲过经典的爱情故事,想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啦,牛郎织女啦,许仙和白娘子啦,好像每一段爱情都能够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就算是出现了悲剧却也总能坚守到最后,从而为他们的美好结局做好铺垫,而眼前又有我七兄和七嫂的爱情实例,嗯,我李令月在成婚之后也要像白雪公主和王子、梁山伯和祝英台那般,生死相守,不离不弃,演绎一场地老天荒、感天动地的爱情。”

太平公主虽然身份高贵,可毕竟只是一个少女,在感情方面比其他女人也高明不到哪里去,再加上从小在李显那里听到过的各种爱情故事,对于感情更是无比的向往,希望自己将来能够赢得一场地老天荒的爱情。

所以,她把薛绍想象成了梁山伯、牛郎、许仙还有帅气的王子,为自己编织着一场关于爱情的美梦。

或许这是他们前世的宿缘,自从见到薛绍的第一面,她的眼睛里已经被那道挺拔的身影所占据,再也没有其他了,每当想起这道身影,或者是响起薛绍那两个字,心中就有一阵阵的甜蜜般的欣喜,以致于父皇问她话的时候,她都没有听到。

这时候武后却是不悦的问道:“月儿,你父皇问你话呢,你说你对这薛绍满不满意?”

“啊?”太平公主听了母后之言,这才回过味来,立刻说道:“满意满意,简直是太满意了。”

说完之后,这才发现父皇母后全都诧异的看着她,太平公主这才猛然惊醒,自己方才那一番话说得太直接了,哪里有女孩子的矜持?顿时羞红了脸,捂着脸说道:“哎呀,万事都有父皇和母后做主啦,儿臣哪里知道什么满意不满意?哼,坏母后,竟然套人家的话,不理你啦。”

说完之后,太平公主跺了跺玉足,娇羞的逃走了,直惹得身后一阵阵惬意的大笑。

却说太平公主跑出武后的宫中,不知跑了多远,竟然一头撞到了别人的身上,连忙站好,娇羞的想要道歉,却发现对面那人丰神俊朗,眉目含笑,竟然就是刚刚从母后宫中离开的薛绍!

“呃,呃,对不住。”太平公主一脸的羞涩,连忙语无伦次地说道。

却见对方的一双眼睛顿时亮了,一瞬不瞬的看着她,足足过了十数息的时间,这才拱手说道:“不当紧,你,你就是太平妹子吧?为兄乃是薛绍,家母乃是城阳长公主,你我还是表兄妹呢。”

“原来是三表兄,小妹太平有礼,方才小妹冲撞了表兄,实在是惭愧。”太平公主见对方认出了自己,心中更是羞惭不已,连忙行礼,再次道歉。

却见薛绍连忙说道:“你我乃是至亲,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呵呵,为兄早就听说太平妹子艳冠群芳,倾国倾城,呵呵,这一句还是从太子那里学到的,你可不要介意,但是为兄认为这句话来形容妹子你,实在是太贴切了,真难为太子这满腹的锦绣,到底是哪里来的?”

“呵呵,是吗?我那太子兄长的掌故轶事可多得很呢,表兄你不知道的多着呢,就他做出的那些诗,每一首都是锦绣文章,足以名垂千古,只不过他的诗词很多都只是写给嫂一人的,外人很难得到,这也是我,才能费尽心机从七嫂那里寻摸一些,要是换了旁人,决计难得到这些,表兄如若真的喜欢太子兄长的诗词,我便读出来几首给表兄听听?”

“是吗?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平日里最喜欢的就是太子表兄的诗词,今日能够让夙愿得到满足,实乃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