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显耀大唐-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士和数百万百姓的安危由谁保证?以上只是儿臣之浅见也,还请母后给一个明确的回复。”

“哼,看来你是对懿宗一百个看不起,太子,本宫知道你素来看不起本宫之娘家人,昔日之敏之如是,今日之三思、懿宗辈也如是,不过这又如何?你定然也无法阻挡他们为国效劳,无法阻挡他们建功立业,然则本宫告诉你,懿宗,并非你想象的那般无能,本宫敢保证,这一次出兵契丹,懿宗必胜,你若不信,大可拭目以待,然则你若嫉贤妒能,令英才无法实现胸中抱负,为国建功,待得北方局势糜烂至不可收拾,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武后说完之后,当即站起身来,对着高宗躬身行礼道:“陛下,此战臣妾保证懿宗会战而胜之,不知陛下是相信臣妾,还是相信太子?”

虽然武后看起来是对高宗行礼相求,可是实际上却是在逼高宗下决定。

这时候武后身边的那些亲信们,尤其是武承嗣、武三思以及门下的走狗们,更是呼啦啦一片对高宗行礼道:“臣等也推荐武懿宗担任三军主帅,建功立业,为国效力,横扫北疆凶顽,还请陛下恩准。”

“这个,呵呵,其实懿宗这孩子确实还很不错的,朕也认为他有战而胜之的能力,显儿,你意下如何?”高宗早就被武后的气势所折服了,再加上高宗也认为这一场战争根本没有悬念,小小契丹再加上粟末部的一部分,一共才有多少人马?更兼这些都是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大唐随便派遣一位将领,都能够取胜,之所以派遣武懿宗,只不过是给他一个得到军功,掌控军权,以便抗衡李显的机会,其实这样一来更有利于两派的制约和平衡,所以高宗才这样说。

在高宗看来,李显之所以反对武懿宗上战场,主要是在竭力维护李显在军中的威望,生怕武后的亲信掌控了兵权,削弱了李显对军队的掌控力。

其实高宗却是冤枉了李显了,虽然李显也很在乎权力的争夺,可是在涉及国家整体利益的时候,往往都是不怎么计较个人得失的,如果这一次武后举荐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李显根本不会反对,因为他其实并不在乎别人掌控军权,这对他其实没什么威胁,然而这一次派遣武懿宗,却绝对是必败之局。

高宗根本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叛军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如果是裴行俭这等老成持重的老将,还是有战胜的机会的,可是如果派武懿宗这等废物,那简直就是送死去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李显才极力的反对。

但是到了如今,高宗既然这样说了,他如果再坚持己见,一定会引起高宗的猜忌,如果武后再趁这个机会联合高宗对他进行打压的话,他的太子之位恐怕就保不住了,甚至连性命都在他人的掌控之中,因此李显只能无奈的说道:“父皇所虑甚是,是儿臣多虑了,不过所谓兵者,庙算多而胜多,凡事皆要认真谨慎、未虑胜先虑败,当然,母后如此内举不避亲,想必懿宗一定会取胜,然则万一双方僵持时间过长,薛大将军的人马丧失希望,恐怕事仍不可为,因此,儿臣仍然认为,我大唐应当多准备一条出路。”

“哦?不知显儿指的是?”高宗闻言一怔,随后疑惑地问道。

只见李显淡淡说道:“父皇,儿臣认为我大唐应该打通海上补给线,令东征将士补给无忧。”

“嘿嘿,太子想得虽然好,可是微臣认为这实在是异想天开。”这时候只见得薛元超站了出来,对着高宗说道:“陛下,如今我大唐近七成的船队全都遭到倭寇偷袭,大部被击溃,想要打通海上补给线,必须要先打败盘踞在海上的倭寇力量,可这又谈何容易?我军可是没有船队啊,即便是现造,估计至少也要半年之后,而到那时,或许前线战事就已经结束了。”

“嗯,薛爱卿说的不错,显儿……”高宗看了李显一眼,带着一种无奈的表情,意思很明显,看起来也对此没有信心。

却见李显躬身说道:“父皇,此事其实也不难,战船自然也要造,而且一定要造海船,儿臣听闻我大唐的明唐商号经常远航,所造的海船不仅坚固,而且先进,不如令其依旧承造海船,训练水军,以便海上补给线打通后,及时进行补给,至于击溃倭寇船队之事,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实现。”

“哦?不知太子殿下有何高见?微臣洗耳恭听。”薛元超的脸上充满了戏谑的笑容,看起来根本不相信李显能够做到这一点。

却见李显扫了薛元超一眼,然后对着高宗说道:“父皇,此事易尔,儿臣可献一个借刀杀人之计,最新倭国正在搞新政,许多反对派不满,纷纷出逃,流浪到沿海地区,这才结成了海盗势力,大肆劫掠,这一次乃是受了新罗的好处,又得新罗同意让出一州之地作为酬劳,这才率领船队与我大唐对抗,毕竟那些流寇是倭国新政的反对派,只需父皇派一使者,到倭国陈明利害,倭国定然会派出船队,歼灭那些流寇,以便统一全国。”

“嘿嘿,太子殿下果然是善于幻想,我军不费一兵一卒,不出一点粮草,倭国就能为我大唐出兵击溃倭寇?这样天真的主意恐怕也只有太子能够想到,微臣真是服了。”薛元超听了,一副不以为然的神色,大声狂笑着说道。

第269章 就这么定了

薛元超根本就不信倭国竟然能够如此轻易就出兵,所以听了李显的话,只感觉是在听笑话,所以不由得大声狂笑,出言讽刺。

却没想到李显面色一沉,厉声喝道:“薛元超,如今国难当头,你身为宰相,尊享高位,食国家俸禄,不知想办法为国分忧,却一再对本宫出言讽刺,是何居心?你且说一说,似你这等举动,可还配为宰相?更有甚者,你在父皇、母后及本宫面前狂笑不止,可还把父皇、母后及本宫放在眼中?无礼之尤,以你为甚,是可忍孰不可忍,殿中侍御史何在?”

“微臣郭元振见过太子殿下”,随着李显一声大喝,便见郭元振缓缓走出来,然后对着高宗和武后躬身说道:“启奏陛下、天后娘娘,薛元超身为宰相,却不顾朝仪,于殿中肆意狂笑,按律当罚俸半年,还请陛下降旨严惩。”

“这,这……”薛元超本来还是十分得意,可是现在见李显和郭元振这么一说,顿时慌了神了,虽然罚俸半年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可是这对他的名望却是十分沉重的打击。

所以薛元超连忙向高宗和武后请罪,然而殿中侍御史郭元振却是不依不饶,非要严惩薛元超,以警戒后人。

高宗对于薛元超如此狂笑也是十分反感,于是下令依律办事,将薛元超拖出大殿,罚俸半年,若有再犯,罪加一等。

“陛下,陛下,微臣再也不敢了,陛下免了微臣的惩罚吧。”薛元超一脸懊悔,不该如此失态,被李显抓住了把柄,但是现在后悔已经没有用了,最终还是被拖出了朝堂,一时之间颜面尽失,成为笑谈。

而李显在薛元超被赶出朝堂之后,对着高宗和武后拱手说道:“父皇,母后,儿臣愿为国分忧,出使倭国,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定然劝说倭国国主出兵,击溃倭寇,畅通海上补给线,还请父皇母后恩准。”

“这,显儿,你贵为太子,乃我大唐储君,如何能冒风险飘扬万里,前去出使?以朕之见,不如派遣一位能言善辩之大臣,前往倭国,道出我国诚意,馈赠倭国一些财物,约其出兵也就是了,至于显儿你,那就不要如此辛劳了。”

高宗虽然对李显也偶尔有些提防,但整体来说还算对李显不错,这一次也是出于好意,真的怕李显会出什么意外,这才良言相劝,希望李显不要亲自前往倭国。

李显自然也能够感受到高宗的一番好意,然而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所以拒绝了高宗的好意,躬身说道:“多谢父皇如此关爱,儿臣感激不尽,然则儿臣身为太子,更应为国出力,此次出使倭国,若儿臣前去,定然向对方表示出最大的诚意,对方感念儿臣之诚意,自然容易出兵相助,若是派遣一位大臣,对方纵然不敢不敬,却也定然会乘机索取财物,或者提出各种过分的要求,这样一来事情就陷入两难了,因此,为了我大唐利益,儿臣愿意前去倭国,至于安全问题,还请父皇不必担心,儿臣相信倭国不致于如此不智,胆敢开罪我大唐。”

“既然如此,那你就去吧。”高宗闻言叹了一口气,然后下令,以李显为使者,中书令李义琰、兵部侍郎岑长倩为副使,前去倭国商谈出兵事宜。

就在这时,武后却又提出来,让他的贴身女官上官婉儿也作为副使,随着李显一道出使倭国,其目的其实很明显,那就是要监视李显。

可是李显却是浑身轻轻一震,虽然他与上官婉儿之间自幼就关系不一般,或者说他对婉儿颇为照顾,上官婉儿绝对不可能出卖他,可是这是前往倭国,而上官婉儿的父亲上官庭芝如今却正在倭国做大纳言,那可是太正官帐下的首席次官,实际上全权主管所有的新政事务,权力之大相当于大唐的中书侍郎兼黄门侍郎。

这一次他出使倭国,肯定会见到上官庭芝,而到了那里,上官庭芝和上官婉儿这对父女肯定会相认,这样一来将会上官庭芝还活着的消息肯定会暴露,而对这一点,无论是上官庭芝还是上官婉儿,都可能会带来无比深重的灾难。

首先,上官庭芝身份暴露,定然不会为倭国各阶层所容,虽然他目前在倭国身居高位,然而却是以大唐商人的身份而存在的,若是被人发现是大唐高官之后,一定会被当做奸细给抓起来杀掉。

而除此之外,上官婉儿全家也绝对会因为上官庭芝还活着一事而获罪武后,能不能保住性命都是问题。

所以,李显当即对武后表示,不赞成上官婉儿前往倭国,只听得李显说道:“母后,儿臣反对让上官婉儿前去倭国,首先来说,婉儿是母后身边女官,一日不可或缺,如若随着儿臣前去倭国,可能两三个月都不能回不来,这会耽误母后多少大事?还有,婉儿只是一介女子,乘船漂洋过海前往倭国,遇到风浪颠簸,身体恐难承受,若是因此而生病,儿臣心中很是过意不去;除此之外,婉儿长得如此动人,若是被倭人惦记上,岂不也是一场罪过?”

却见武后嘿嘿冷笑道:“太子不用操心,婉儿固然是本宫身边使得最得力的女官,然而本宫身边不是还有团儿她们吗?几个月的时间,本宫还是能忍住的。婉儿的身体素质,你也根本不用担心,婉儿可是一个马球能手,平时通过打马球,将身体也是锻炼的非常棒,海上那一点风浪轻易便能承受,至于你说婉儿貌美,会被人惦记,那就更是一个笑话了,嘿嘿,倭国蕞尔小国,弹丸之地,竟敢打我大唐女官的主意,莫非是活得不耐烦了?此事便这么定了,三日之后,尔等从长安出发,前往洛阳,再从洛阳到莱州,本宫在莱州为尔等准备了大船,尔等坐船从莱州前往倭国,估计三个月后便能到达倭国。”

第270章 我也要去

长安,上官府。

这里原本是西台侍郎上官仪的相府,后来上官仪获罪,宅第被没收,然而后来因为上官婉儿受宠,又将这座府第赐给了婉儿。

“母亲,婉儿三日之后将要离开数月,在这段时间内,婉儿不在的时间内,还请母亲照顾好自己。”散朝之后,上官婉儿便来到了府中,对母亲郑氏夫人说起她要出使的情况。

“呵呵,婉儿,为娘倒没有什么,只是你要照顾好自己,你从小到大,还没怎么走出过长安,这一次一去数月,可还是第一次,一路舟车劳顿,恐怕不易。对了,不知道婉儿你要去哪里?竟然一去数月。”郑氏夫人一脸柔和的看着女儿,心中满是疼爱。

却见上官婉儿说道:“这一次女儿去的可真是一个远地方,需要漂洋过海,前去倭国。”

“嗯?你,你说,去哪里?”郑氏夫人闻言,不由得浑身剧震,面色大变,颤抖着问道。

“去出使倭国,请求倭国派兵支援我大唐,打通海上补给线,只不过婉儿实在不知道,太子究竟有何本事,能够不费一兵一卒,不花一文钱,就能请动倭国大军。”

“你说是去倭国?这是真的吗?”郑氏夫人一脸激动的看着上官婉儿,然后语无伦次的问道。

“是真的,母亲。”上官婉儿看着一向镇定自若的母亲脸上竟然带着一种激动的神情,不由得诧异不已,但还是回答了母亲的问题。

却见郑氏夫人的脸上阴晴变幻了几次,突然现出了一抹决然,开口问道:“婉儿,能不能让我跟你们一起去倭国?”

“啊?母亲,你说甚?”上官婉儿闻言更是诧异不已,一脸震惊的问道。

却见郑氏夫人说道:“我想去一趟倭国,我有一个老亲经商到了那里,二十年没有联系了,这一次正好借着这个机会,随你一同前往倭国,然后乘机见上他一见,婉儿,你带我一道前往,好不好?为娘这一生也没要你做过什么,这一次就算是为娘要你帮上一个忙,不知婉儿你能不能帮我一次?”

“老亲?母亲的老亲?到倭国经商的?那是谁?婉儿怎么没听说过?”上官婉儿听了母亲所说的话,顿时有些疑惑,口中喃喃的说道。

却见郑氏夫人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母亲族人数千,你不知道也很正常,别的不说,你就说一说,愿不愿意带着为娘走一遭?”

“这,其实这一次随行数百人,多带母亲一个,倒也不是不可,只是一路舟车劳顿,倭国又是如此荒凉,更兼倭国政局不稳,局势并不太平……”

上官婉儿一脸的顾虑重重,现出了迟疑之色。

“为娘不怕,你们不怕,为娘就更不怕,不管这一路有多么艰辛,为娘都不怕,为娘就问你一句,你到底带不带着我去?”说到最后,郑氏夫人都急了一头汗,声音竟然也有些声色俱厉。

“既然母亲这样说了,婉儿又怎敢不同意呢?”上官婉儿轻轻叹了一口气,脸上却带着一丝揶揄的笑容,看来她的心中也是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猜测的。

“你这丫头,笑个甚?”在获得婉儿允许之后,郑氏夫人又重新恢复了理智,想起了之前的种种,尤其是对女儿软语相求的一幕,也不由得有些惭愧,现在见女儿竟然在笑话自己,也不由得佯怒的问了一声。

却见婉儿的脸上,那股戏谑揶揄之情更甚,格格笑道:“母亲,你如粗费尽心机的央求婉儿前去倭国,所见的那个什么老亲,莫不是你的初恋情人吧?”

郑氏夫人闻言,一张脸顿时羞得通红,对着婉儿作势欲打,骂道:“死丫头,竟然拿为娘开涮,真是该打!”

却见婉儿更加吃惊的说道:“竟然真的是耶,真没想到母亲大人竟然还有这样一段历史,也不知道竟然是哪个男人,竟然能够惹得母亲大人曾经动过心。嘿嘿,如今父亲已然辞世多年,不如婉儿做主,把那个男人娶回府中吧,母亲放心,女儿一定不会亏待于他……唉,母亲你要作甚,婉儿不敢了,婉儿再也不敢了……”

只听得嘻嘻哈哈声音响起,整个堂中的气氛迅速欢快了起来。

不久之后,婉儿告别母亲,自去准备出使倭国事宜,而郑氏夫人却是一脸的怀恋,她在昏暗的灯光下默默地取出来一摞书信,一封又一封的阅读,然后轻轻摩挲着那些书信,默默地说道:“相公,一别十几年了,不知道你现在在倭国还好吗?呵呵,你所不知道的是,我们的婉儿如今已经长大了,现在在那个人身边,成为受她宠信的女官,只不过她并不知道,婉儿对周王,也就是如今的太子早已情愫暗生,只不过这一点好像连她也察觉不出来,这对我们当然是好事,因为她可以暗中帮助太子,向太子传递情报。只不过这丫头至今还不知道你尚存于世的消息,我怕把这个消息告诉她之后,会引起她对那个人的憎恨,而对于处在深宫之中的婉儿来说,一点情绪都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呵呵,还有一点,你恐怕想不到吧,这一次我们母女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你万万不会想到,妾身会带着女儿去看你吧。”郑氏夫人的脸上怀着一股复杂的神色,轻轻说道:“不过你可以认我,却不能认下我们的女儿,我们还需再隐忍,只要有一天我们上官家的冤屈不能昭雪,有一天太子没掌握大权,我们都必须隐忍,所以,虽然我带着婉儿一道去看你,却并不打算让她知道你的事情,这也是事出无奈,希望你到时候能够忍住,不要让婉儿看出了端倪,其实不得不说,你这女儿的聪慧程度,绝对会令你大吃一惊的,所以,你千万要掩饰好这一切。”

虽然时已三更,连仆从们都睡着了,郑氏夫人却是没有半点困意,浑身热血上涌,期待着到达倭国、见到自己丈夫的那一幕。

第271章 不要让她知道

三天时间转眼即过,眼看就是要上路的日子,在出发的这一天,郑氏夫人早早就起来了,坐在镜子旁精心的装扮了一番,这才在婉儿的一连串催促下,急匆匆的出府。

“嘻嘻,娘亲,你这真是打算要做新娘子了?竟然打扮的这般迷人,这十几年来,婉儿可是第一次见你这么精心打扮呢。莫非这一次真的是要会情人?”上了轿车之后,上官婉儿对着精心装扮后的母亲取笑道。

“你这丫头,净贫嘴”,郑氏夫人含羞带笑,用手指戳了戳婉儿的小脑袋,这才幽幽说道:“你个小丫头,根本不懂得为娘所思所想,为娘这一生,除了你爹之外,怎会还有其他的男人?为娘这一次前往倭国,之所以精心打扮,实在是因为我大唐繁华富庶,风采远胜他国,我这一次远赴东洋,自不能堕了我大唐风采。”

“切,说这话谁信?”上官婉儿撇了撇嘴,根本不信母亲所说,但是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下了轿车,骑上了马,来到约定的长安东城门处与李显会合。

却说李显在那一天散朝之后,也是急急地回到了东宫,先是对自己离去之后的一些事物进行交代,尤其是让窦仙童和韦团儿这一对姐妹加强联系,以免武后在此期间做出不利于他的事情,自己一方却没有任何准备。

除此之外,他还对唐门隐堂堂主张无尘和明堂新任堂主、王勃之弟王助进行交代,令这两个堂口所有人员在自己不在京城期间暂时蛰伏,万万不要轻易惹上武后。

在这之后,他又陪着他的太子妃赵银月度过了两天甜蜜的日子,这时候赵银月已经怀有身孕,自然更加被他当成了宝一般的呵护,然而该走的还是要走,所以,在出发的那一天,他与娇妻久久拥抱,嘱托她好好保重身体,又派出了蛇灵组织的杀手扮作侍女暗暗保护她,这才在她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行程。

由于先是走的陆路,而上官婉儿的队伍中只有一辆轿车,李显还以为那是婉儿的专用,所以虽然婉儿经常不待在里面,而是陪着他一道骑马,他却也没有产生任何怀疑,直到后来上船的时候,这才发现船上竟然突然多出了一名中年妇人,这命妇人虽然已经年届四十,然则容光焕发,风韵犹存,更兼浑身带着一股淡淡的书卷气,令人好生相敬。

李显当然知道这位妇人就是上官婉儿的母亲,甚至一起相陪的另一名副使李义琰也知道对方的身份,可是他们全都默契的没有提起此事。

李义琰在一开始还是后党的成员,虽然他的升职主要是得益于武后的提拔,然而随着他发现武后的野心越来越大,逐渐的对武后专权蛮横的做法表示不满,曾经还和郝处俊一起反对高宗将大权让给武后,后来更是在郝处俊死了之后转投了李显,然而李显认为以他的身份,暂时保持后党成员的面目,对于大局相对更为有利,所以如今的李义琰的身上现在还打着后党的烙印,而谁都知道上官婉儿是后党的重要成员,武后的得力助手,所以对于上官婉儿偷偷带着母亲出使倭国之事自然不会在事后说与武后知道。

其实对于这样的小事,武后即便是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毕竟上官婉儿作为武后的亲信,假公济私带着母亲到倭国免费旅游一趟,也确实算不了什么大事。

而李显却索性装作之前没有见过郑氏夫人的样子,对上官婉儿所说的“带着母亲方便自己照顾”的借口“深信不疑”,但是内心里却早已是掀起了滔天的巨浪,因为他自然知道郑氏夫人到倭国去到底是为了什么。

“虽然你思念丈夫,现在乘这个难得的机会前去见他,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这其中可实在是担着太大的风险,尤其是婉儿这丫头,她可是十分的聪明,万一她爹没死的事情暴露了,这无论是对她爹还是她来说,可都不是什么好事,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婉儿这丫头是不是现在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如果是真的,那可就麻烦了,婉儿毕竟年纪还小,万一因此而暴露出仇恨的情绪,以我那母后翻脸无情的性子,可是要给她带来杀身之祸的。”

李显的心中很是忧虑,于是便寻找机会偷偷与郑氏夫人见面,虽然这个机会很是难找,但也不是没机会,终于有一天,李显乘着婉儿到甲板透气的功夫,偷偷易容溜进了郑氏夫人的船舱中,又把郑氏夫人的随从赶走,这才提出心中的忧虑。

“婉儿并不知道这件事,你且放心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