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显耀大唐-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媚娘所言有理”,高宗点了点头,然后大声说道:“先免去崔知温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职,令其返回府中待命,着御史台彻查崔知温贪腐之事,十日内将结果上报,届时再决定如何处置。此事先放过一旁,诸卿且考虑考虑,以当前形势,我大唐该以何人为将,平定契丹叛贼?”

“陛下,贼子厉害,想要平定,非程务挺将军或黑齿常之将军不可平定。”说这话的自然是后党之人。

然则东宫诸党人则推荐王孝杰和唐休璟等将。

这时候却见李显走上前来,摇头说道:“如今程务挺将军在防御突厥,黑齿常之将军和王孝杰将军则在防备吐蕃,唐休璟将军则在镇守安西都护,没有这几人在,根本无法保证突厥或者吐蕃不会再度起兵,因此这些人都不能动。所以,儿臣斗胆请命,愿父皇以儿臣为将,统率大军出征河北,此次定然不负父皇厚望,平定契丹贼子,生擒大祚荣,彻底结束北疆叛乱,还望父皇下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01章 太子挂帅

对于李显率军出征之事,武后及其党羽自然不愿成全,所以,在李显自荐要领兵出征之后,立刻遭到了后党成员的一致反对,这一次率先进行反对的却是侍中裴炎。

只听得裴炎躬身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次议不妥,太子身为国之储君,怎能亲冒矢石,冒险到前线作战?如此一来,岂不被贼人笑我大唐无人乎?更何况,以太子之身份,万一会受点伤害,岂不是我大唐的损失?所以,微臣建议,只需派遣一二良将,定能平定契丹贼子,保我大唐安宁。”

“陛下,裴侍中所言甚是,臣等附议。”裴炎在群臣中的威信确实不低,他这么一番说辞,立刻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赞同,这些官员不仅仅有后党成员,甚至还有东宫党人,这些人并非是要依附武后或者裴炎,而是真心的为李显着想,不想李显前去冒险,因为凭借着这几年的种种手段,李显的名望早已经超过了之前的李弘和李贤,就算是武后再强势,也根本难以阻止他继承大位了,根本没有必要再到战场上冒险,万一就像裴炎说的那般,遇到了什么危险,那可实在是大唐的损失,毕竟像李显这样优秀的大唐继承人,实在是太难找了。

李显自然也知道这些人是怎样想的,然而他却也是一脸的无奈,因为以如今的形势,想要平定契丹和靺鞨各族的叛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如今朝中缺少能征惯战的大将,再加上武懿宗在河北那一番作为,更是引起了百姓的普遍不满,同时也壮大了契丹的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取胜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甚至就算是王孝杰那样的名将,在历史上就是因为在平定契丹的过程中战死的,所以,即便是对那些历史名将,李显也不敢保证一定会取得胜利,在这种情况下,他作为大唐的太子,作为对新罗主战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如果不亲自出战,等到最后战败之后,一定会被武后扯住,为战争背黑锅的。

所以,在综合考虑之后,李显仍然决定要主动请命,率军出征北疆,一是为了收拾自己的那副烂摊子,至于另外的目的,顺便收拢民心,拉拢人才,树立威望也自无不可。

可是在看到群臣们众口一词的请求李显三思,反对李显率军出征的时候,高宗也有些犹豫了,他一脸为难的对武后说道:“媚娘,你看此事如何?”

却见武后也是一脸坚决的说道:“众卿所言有理,显儿身为太子,如何能够轻涉险地?万一有什么损伤,岂不是令你我伤心,令士庶伤心,令我大唐伤心?”

高宗闻言点了点头,轻轻说道:“媚娘之言深得我心,如今朕已垂垂老矣,没几年活头了,我这万里江山,自然要交给显儿的,更兼显儿你聪慧仁爱,将来必定能够令我大唐更加繁盛,然而你若是有什么损伤,可让朕再往哪里找到这么令人满意的太子?朕是宁可北部边疆全部失去,也不愿太子冒一点危险啊。”

其实本来高宗在武后的挑唆之下,对李显还有一定的戒心,然而最近因为久病,自知时日无多,在一个人静思独想之后,竟然渐渐想明白了,不再对李显心存戒备,反而一心盼着将手中的权力交到李显的手中,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他现在对李显那是全身心的爱护,实在不希望李显为了一场小小的胜利而轻易冒险,所以才说了方才这么一番话。

李显也算得上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听得高宗那一番话的确是真心实意的对自己爱护,不由得心中感动,对于老父亲那唯一的一点成见也都彻底抛弃,哽咽着说道:“父皇说的是哪里话?父皇春秋鼎盛,即便是再活个三十年也都不成问题,至于儿臣,更愿意在父皇膝下尽忠尽孝。不过儿臣却也又不得不去的理由,还请父皇见谅,首先来说,北方乱局是肇始于儿臣,儿臣自然有责任平定这场叛乱,再者说了,儿臣既为大唐储君,自然更要想办法为自己的百姓解决边患问题,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若是儿臣为了一己安危而弃百姓于不顾,儿臣又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儿臣愚昧不孝之言,还请父皇勿怪,儿臣忠贞为国之志,还请父皇玉成。”

说完之后,李显竟然对高宗大礼参拜,表明自己率军参战的坚定决心。

看到这一幕,高宗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你是一个不孝的儿子,可你毕竟还是一个国之忠臣,显儿你忠贞为国,朕又岂能不答应?好!儿之请求,朕准了,朕即刻任命你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统率二十万大军,前往北疆平定叛乱,北疆所有兵将任你指挥调度,显儿,临行之前,朕有一句话要说,这是朕作为父亲对你的嘱托,战败没有关系,一定要给朕平平安安的回来。”

说到最后,高宗已然是眼含热泪,神情颇为激动。

李显闻言,一颗心更是震动不已,他现在已经明显体会到他的父皇现在变老了,变得啰嗦了,不再像之前那样有决断了,其实之前高宗也并不是很果断,然而却总比现要强得太多。

“请父皇放心,孩儿一定小心,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孩儿这条性命不仅仅是自己的,还是父皇与母后的,一定会好好珍惜,绝不敢有丝毫的轻忽。”李显对着高宗躬身行礼,郑重地说道。

高宗闻言也是点了点头,轻轻叹道:“但愿我儿能够时时念着父皇的期望,不要净是做一些冒险的事情,刀剑无眼,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时时小心总没有错,军情紧急,我儿应该尽快出发,到时候父皇就不送你了,呵呵,这人一老,有的时候许多事情就担待不起,父皇生怕到时候一个忍不住……”

高宗说到这里,眼中的泪水差点忍不住再度流出,强行止住,停了片刻之后又说道:“我儿以为副将该由何人担任?尽管提出来便是,父皇一定会满足你。”

第302章 杨思勖

“多谢父皇”,李显略略想了想,便开口说道:“儿臣希望父皇能够答应,让侍御史郭震郭元振作为副总管,此人虽为文臣,然而却颇通武略,儿臣相信,有了他的配合,此次平定北疆叛乱一定会更加顺利。”

“好,朕答应你,传朕旨意,即刻任命郭元振为冀州大都督府长史,兼任河北道行军副总管,随军出征”,高宗说到这里,又对着郭元振说道:“郭爱卿,不知你可愿意?”

郭元振听得李显竟然推荐他,也不由得心中震动,因为他从来没有在李显面前展示过自己的军事才能,也不知道对方究竟是如何知道自己懂军事的?

不过李显竟然一上来就推荐自己作为这一次出征北方的副将,足见对自己的信任,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在这种情况下,郭元振自然要为李显这种知遇之恩效力。

所以,郭元振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愿意,微臣愿意辅佐太子殿下出战契丹,即便是粉身碎骨亦要保证太子殿下安全!”

“好,朕果然没有看错郭爱卿。”高宗见郭元振竟然明白自己的意图,自然也是很高兴,立刻下令赏赐郭元振百匹绸缎,却被郭元振拒绝:“微臣寸功未立,如何敢受陛下赏赐?待得微臣从北疆回来,立下大功,陛下再行赏赐亦不迟。”

高宗闻言更是高兴,连连称赞郭元振高风亮节,有古人之风。

郭元振听了也是心中惭愧,因为他在年轻之时,其实也很贪慕名利,只不过后来在遇到了李显之后,从李显那里获得了大量的钱帛,又得李显举荐,屡次升职,到现在只有二十余岁,竟然就被提升为从七品上的殿中侍御史,现在又被破格提拔为从四品上的冀州大都督府长史,自己这像是坐火箭一般的升迁速度早已经足够招惹他人的羡慕嫉妒恨了,对于那区区百匹绸缎,又如何看在眼中?自然是以维护自己的名誉为要。

所以如此说来,他的所谓“高风亮节,古人之风”,其实都是拜李显所赐。

这一点其实一点也不错,因为在历史上,郭元振没有幸运的遇到如今这个样子的李显,在考取了进士之后就比人名为通泉县尉,在任期间多行不法之事,百姓深受其害,直到后来才因为获罪而得到武后召见,随即以才能获得武后赞赏,然而也只是从八品下的右武卫铠曹参军,比起现在的地位可谓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散朝之后,郭元振主动找到了李显,开始与李显商议起军情来,在这过程中,郭元振突然开口说道:“太子殿下,这一次出征北疆,微臣倒是想起来一个人才,此人虽然只是一个宫奴,然则武艺高强,又颇懂智略,可为太子良助。”

“哦?不知元振推荐的是哪位人才?本宫一定会量才授职,呵呵,其实想一想,以元振你的眼光,此次推荐的,一定是拥有真才实学之人。”李显看了看郭元振,一脸肯定的说道,这充分是表明了对郭元振的信任。

只见郭元振的脸上闪过了一丝被信任的激动,做了一个深呼吸缓和了一下情绪,然后平静地说道:“微臣举荐的这人名叫杨思勖,字佑之,罗州石城人,本姓苏,自幼进宫,被一个杨姓侍卫所收养,故改姓杨,此子自幼学了一身武艺,更兼聪明伶俐,然则由于杨老公早死,此子在宫中没有了依靠,虽有才能,却备受欺凌,后来被我发现,便将他要到了身边做个侍卫,然而以此子之才能,做我的侍卫实在有些屈才,恰好这一次微臣奉命辅佐太子殿下出征北疆,因此微臣想来,不如令其到军中效力,既能不委屈了他这才能,也能为其谋个出身,不知太子殿下意下如何?”

李显闻言顿时浑身轻轻一震,他对唐朝的这一点历史也算是熟悉,知道这杨思勖的确算得上是一个人才,虽然是一个宦官,可是却精通武艺,在平定节愍太子李重俊的叛乱中出手杀死了多名大将,后来追随着李显的侄子玄宗李隆基发动政变,推翻了韦后的统治,逐渐受到了李隆基的宠信,后来在开元年间又多次平定地方叛乱,可以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他所受到的宠信与唐玄宗身边的大红人高力士相似,所以说,这人可谓是宠极一时。

不过李显随即笑道:“原来竟是此子,这也倒也是一个人才,你把他带过来吧,本宫看他是否愿意为本宫效力,若是真的愿意,本宫自然会给他一个好的出身,让他博取一份功名。”

“是,多谢太子殿下。”郭元振对李显道了一声谢,随即走出去,将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内侍叫进来,并指着李显说道:“这位就是太子殿下,思勖啊,这一次太子殿下出征北疆,正是用人之际,不知道你可否愿意追随太子殿下?”

李显见杨思勖站在那里,颇有渊渟岳峙之感,知道“呵呵,爱卿就是杨思勖吧?本宫知道爱卿精通武艺,不知爱卿可否愿意为本宫效力?只要爱卿尽忠效力,本宫一定不会亏待于你,将来封侯拜将,也不是没有可能。”

“太子殿下,小人早就对你仰慕已久,今日能够得见,实乃三生有幸,又得太子殿下如此信赖,小人何其幸哉?小人愿誓死为太子殿下效忠!”杨思勖激动不已的对李显跪下叩头,说话的声音是无比的坚定。

“呵呵,好好,本宫有了爱卿,此次平定北疆叛乱就更有把握了,从今天起,本宫便保举你为本宫的东宫翊卫校尉,在军中,便做本宫的亲兵副统领吧。”李显将杨思勖扶起,大笑着说道。

而在李显得意的同时,武后却是有些心情不爽,高宗这一次的决断实在是太干脆,连她都有些措手不及,因为在这之前的许多年了,高宗每次做出决断从来都是要与她商议,可是这一次竟然根本没有询问她,直接作出了决断,这样的事情实在是绝无仅有。

“哼,太子,你这一次得以掌控军权,可谓是志得意满了?不过我不会让你一直高兴的,既然战场作战会有意外,也不知你有没有做好出意外的准备?”武后的眼中带着一丝厉芒,默默的说道。

第303章 官军来也

大唐永隆二年年底,李显的太子妃赵银月顺利产下一子,高宗闻讯大喜,为之赐名重福,并且下诏,封李重福为皇太孙,并且为之改元永淳,下令大赦天下。消息传来,武后也是大惊,因为这对于武后废太子李显、扶植豫王李旦的图谋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于是群臣苦劝,封皇太孙的先例史上没有,不能擅开此例,然而高宗对这些话置之不理,坚持册封皇太孙并为之改元。

永淳元年四月,赵州,柏乡县。

正当麦收之际,这里本来该有数以万计的百姓收割小麦,喜庆丰收,然则这里确实一片的萧条和荒凉,四野之中遍布死尸和死者家属们的悲戚之声,一幕幕的惨剧在这里上演。

追究原因,主要是因为之前奉命讨伐契丹的主将武懿宗望风而逃,轻弃赵州,结果这座坚城,十余万人口竟然被契丹兵不血刃的攻取,而在此之后,契丹主将李尽忠又连施诡计,将前来讨伐的唐军曹仁师、张玄遇等人先后击败,彻底在赵州站稳了脚跟,并且对敢于反抗的百姓们进行大四的屠戮,这才导致了一幕幕惨剧的发生。

“哈哈,如今大唐已无能人,连续丧师失地,尔等百姓更是被弃如弊履,官军龟缩在洛阳,再也不敢与我军交战,尔等百姓们绝望吧,若是乖乖的答应为我契丹打造铁具,种植土地,缴纳赋税,我契丹可保尔等平安,如若不从,尔等惟有一死,何去何从,但凭尔等选择。”在城外的一条河边,一位满脸杀气的契丹将领手中提着尚且滴血的宝剑,对着瑟瑟发抖的百姓们大声狂笑着喊道。

这名将领名叫何阿小,生性残暴好杀,正是与武懿宗并称“二何”的那名将领,他来到赵州之后,先后杀死了近十万不服从他的军民了,而这十万人之中,近八成都是被无辜株连而死的。

“我大唐真的不会再来人了吗?”听了何阿小的话,百姓们的心中满满的都是失望,一股悲凉的情绪逐渐弥漫开来,因为他们身为大唐子民,本来期望着大唐能够庇护他们,可是这么长时间了,始终没有再见官军前来。

至于之前的那个武懿宗,其实他来还不如不来呢,因为武懿宗在来了之后,除了屠杀百姓、搜刮财富之外,根本就没做过什么好事,甚至连一点战争的准备都没做,一听说契丹来犯的消息,立刻就闻风而逃,置百姓于不顾,让这座坚固的城池被敌军唾手而得。

在这支大唐军民的队伍之中,有一个青年沉默不语,虽然心中很是失落,然而对大唐却没有丧失最后的希望,默默地想道:“难道我大唐真的无人了?难道真的不会有人打败这些可恶的契丹人?不,我大唐人才济济,能征惯战之将不乏其人,热血敢战之士遍布四方,更兼陛下、太子仁爱,我等相信,我大唐官军一定会来拯救我们的,说不准这时候已经在路上了,契丹人,你等猖狂不了多长时间了。”

其实这一伙大唐的军民们虽然都没有像这位青年那般对大唐还抱有希望,却也对契丹的残暴不仁心中怨恨,他们的家眷有许多已经被残忍地杀害了,现在那些契丹人竟然还要他们做奴隶,为他们谋取财富,这样的屈辱实在令人难以忍受。然而如果明确拒绝,那一定会被当场斩杀,所以他们全都选择了沉默不语,既不明确反对,又不开口赞同。

何阿小见状,自然也能猜出这些人的意图,顿时大怒不已,高声喝道:“不要以为尔等不说话,本将就不知道尔等之意图,今日之事,必须明确个说法,愿意追随我契丹的,可得活命,若是不愿追随的,惟有一死而已,尔等速速做个决断,我手中之刀正饥渴难耐呢。”

何阿小说完之后,见这伙人中间又是一阵沉默,不由得心中暴怒,立刻走上前来,揪住一个老人问道:“你这老东西,告诉本大爷一句,想死,还是想活?”

那老者本来紧闭双眼,对何阿小的问话根本不予理睬,可是到了最后,见对方抽出了钢刀,果真要动手,便开口说道:“谁都不想死,然而若是让我像一条狗那般卑微的活下去,做你们的奴隶,那老头子我宁愿去死,也不当这亡国奴!哼,老头子我活了七十多岁了,就算是死也都无所谓了,但是我可不能做亡国奴,为敌国缴纳税收,让他们的人吃我们的粮食,用我们的财富,然后壮大起来攻打我们自己的族人,我如果真这样做了,等到死后又有什么脸面去见祖宗?所以,你这契丹恶贼放心就是了,我就算是死,也不会做尔等的亡国奴,尔等只需记住,我大唐百姓头可断,血可流,节气不能丢,今日死便死了,也都算不了什么,十八年之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

“嘿嘿,既然你这老匹夫想死,那本将军便成全你!”何阿小一声狞笑,挥舞着手中的钢刀,大声说道:“像你这般没用的老废物,竟然也敢讲什么气节?”

说完之后,何阿小便挥刀向老者的头上斩去。

“住手!”就在这时,只见之前进行沉思的那名青年厉声喝道:“何阿小,休要滥杀无辜,待得我大唐官军来了,你或许还能保住一命,否则的话,我敢保证你绝对不会活着离开赵州。”

“哈哈,又是一个狂妄之辈!本将军最烦的,就是你这样的所谓义士,哼,大唐官军?哪里呢?我就不信他们敢来,就算是来,也都是武懿宗那样的酒囊饭袋,这一次本将军敢保证,来一个我杀一个,来两个我杀一双!哼哼,不过就算我全都杀光,恐怕跟你也没有关系了,因为你今日必定会先行死去,再也见不到这一幕了,小子,竟敢对本将军如此无礼,今日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定然要尔狗命。”

何阿小嘿嘿一声冷笑,挥舞着钢刀,径直向着那青年斩了过去。

可就在这时,只听得后方一阵隆隆的声响传了过来,随即听得后面一道声音喝道:“契丹贼子休得放肆,我大唐官军来也。”

第304章 擒贼擒王?

“什么?大唐唐军到了!”听到那一道高亢的声音,所有的大唐人全都忍不住惊喜交集,那一道声音响如霹雳,中气十足,一听就让人有一种放心的感觉,好像就算天塌下来,也有他顶着一般。

所以,所有的唐人全都朝着大喊之人望去,却发现来人竟然是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身穿银色甲胄,胯下一匹火红色战马,远看这马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走进之后却是发现,那马的身上竟然是一片血水,而马却安然无恙。

险些被何阿小杀死、却被来人拦住的那名青年见状,顿时心中一惊,喃喃的说道:“来的竟然是太子殿下!还有,太子殿下所骑乘的,莫非便是传说中的大宛超级明马,汗血宝马?这,这,这也实在是太过梦幻了。”

那人说的不错,李显胯下所骑乘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汗血宝马,此等马匹极其名贵,被誉为是神马一般的存在,当初汉武帝为了获得汗血宝马,竟然不惜两次与大宛发生战争,依靠强力进行夺取,李显现在骑乘的,乃是安西都护府大都护唐休璟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发现并且擒获的。

在擒获之后,唐休璟直接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将这匹马给运到了宫中,献给了皇帝,高宗对此很是高兴,下令朝中王宫大臣,凡是能够驯服此马的,便将这匹马赏赐给对方,结果许多叱咤疆场的武将都纷纷以失败告终,高宗无奈,只好下令将这匹马单独养在宫中的一座马场之内。

在马匹被送到皇宫的时候,恰好是李显出使倭国之时,所以李显并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后来李显奉命出征北疆,之前的那匹乌云盖雪病死,身边并无良马,高宗突然想起来这件事,便命人打开那座马场,让李显进去驯服汗血宝马。

李显身为一名武将,对于名马自然也是特别的喜爱,尤其是在听说他要驯服的,乃是名震天下的汗血宝马之后,更是热血上涌,来到马场之内,展示自己的能力,很快便将这匹名马驯服,这样的本事的确是技惊四座,让许多人羡慕不已,高宗见状也是非常得意,立刻便下令将这匹汗血宝马赏赐给了李显。

正所谓救兵如救火,李显在获得任命之后立刻便下令集结,命令郭元振率领辎重兵缓缓前进,自己却亲自率领五万精锐骑兵,火速北上,直趋赵州。

其实本来如果契丹方面注意收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