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显耀大唐-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所臆测的那般有甚企图,所以,微臣认为此时确实当彻查,然而不应当仅仅彻查太子殿下是否给将士们分发财物,更应彻查将士们对立功不赏之事是否心存怨言,以及太子殿下对将士分发财物之事到底是为了哪个,微臣忠直之言,希望天后不要恼怒,呵呵,凡事皆需要证据,希望天后娘娘勿枉勿纵,至于领衔彻查太子之事,微臣认为袁大夫乃此案原告,应当回避,更兼太子殿下之事如此重大,不能草率,微臣认为,此事当由大理寺、御史台及刑部三法司会审,还请天后娘娘三思。”

杜审言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便见武后厉声喝道:“好一个大胆的杜审言,你方才说某些人别有用心?这‘某些人’指的是谁?你一个小小的侍御史,竟敢如此污蔑上官,实在是罪大恶极,来人,与我将这厮投入监牢,等待处置。”

“住手!”杜审言这一回也是拼了,大声说道:“吾乃言官,我朝制度规定,言官所出言论尽皆无罪,天后娘娘休说只是代行处理国事,便真的是皇帝,亦无权将微臣抓捕定罪!”

“杜御史说的没错,还请天后娘娘莫要乱了法纪!”在杜审言之后,一大群臣子全都呼啦啦的走上前来,齐声说道:“杜御史方才之言并无过错,太子之事事关重大,还请天后娘娘恩准,允许三法司会审,将此事查个清楚明了,以服天下悠悠之口,否则的话,臣等宁死也要争一争这个理!”

“尔等,哼,尔等好大的胆子,这是要逼宫不成?”武后的眉宇间顿时露出了一抹冰冷,厉声喝道:“既然如此,那本宫便成全尔等,御前侍卫何在?将这帮闹事之人给我拖到午门,让他们在太阳底下跪着,这就是他们不尊敬我这个天后所要付出的代价!”

而就在这时,忽然听得身后传来了一声呼喝:“圣上驾到!”

“嗯?这个时候,老头子来这里究竟是为了甚事?更何况他都没有事先告知与我。”武后闻言心中顿时一沉,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第344章 三法司会审

高宗自然是李显给请来的,虽然这一段时间高宗病情加重,可也不是一直昏迷不醒,尤其是在李显得胜归来之后,身体还算是不错的,然而他也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年了,所以索性将一切大权交给武后去大理,这几天正在考虑着让李显回长安监国呢,自然也不知道前朝所发生的事情。

就在这时,却听得他的贴身内侍程力士说道:“圣上,不好了,前朝都吵起来了。”

“哦?这是为何?”高宗闻言不由一怔,随即问道。

却听程力士说道:“还不是为了太子?唉,这要说的话,太子也真够倒霉的,头些日子因为到前线作战,立下了大功,可是刚刚回来,就受到薛相弹劾,天后娘娘也是认为太子殿下坑杀了降卒,触犯了军法,然而又念在太子殿下立下大功,所以来了个将功补过,不功不过,当然还是给了不少赏赐,然则这些赏赐只允许给太子殿下,而且还把这笔财物给借走了,其实太子殿下倒并不重视财物,然则毕竟麾下将士跟着太子殿下出生入死,如今他们的功劳却被生生抹杀,太子殿下心中不忍,也不知从哪里筹措了一笔财物,赏赐给了军中将士,却被御史大夫袁公瑜参劾,说是太子殿下私下结交军士,欲图不轨,这明明就是诬陷,可天后娘娘却好像是信了……”

“嗯?竟有此事?呵呵,朕的儿子怎会做出这等事来?其实以显儿在军中的影响力,这一次只要乘机煽动,早就有实力逼迫皇后交出大权了,只可惜皇后,究竟是被权力迷住了双眼……程力士,走,扶着朕前往朝中,此事如若处置不当,很容易会酿成冤案。”

高宗说完之后,便让程力士扶着,一起来到了朝廷之中。

“陛,陛下,你身体不好,怎的不注意休息?”武后见高宗来了,脸上很是不自然,满脸的煞气立刻收敛了起来,装作是对高宗健康关心的样子,笑着说了几句,又连忙挪了挪身子,将御座让给高宗多半个,清高宗坐下。

却见高宗坐下之后呵呵笑道:“朕也是气闷了,见这天已到午时,你竟然还没有散朝,朕不知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心中也是好奇,便过来看看。哦,对了,显儿呢?他怎么不在这里?”

高宗一边说,一边又往下扫了一圈,然后诧异的问了一句。

武后闻言叹了一口气说道:“别提显儿了,这小子实在有些可恨,之前臣妾不顾群臣反对,派显儿率兵平定北方叛乱,本来是盼着能够打出我大唐的威风,可是没想到威风倒是打出来了,可这小子却做出了坑杀降卒之事,即便是此事,臣妾也没有怪罪他,而且还给了他大量的赏赐,可是这小子却私自结交军士,自筹大量财物,然后将这些财物用来笼络军中将士,这种做法实在可疑,所以臣妾决定对这小子进行一番调查,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是对臣妾不满还是对陛下将大权交给臣妾代理一事不满。嘿嘿,臣妾知道,臣妾并无多高的才能,却也是尽力为国做事,这么多年在陛下身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臣妾还是那小子的亲娘,臣妾就算是怀疑他一下,又有什么错?更何况,臣妾保的,可是陛下的天下,臣妾这委屈,也是为陛下受的……”

说到这里,武后竟然嘤嘤的哭了起来。

“这,这,媚娘,你也不要委屈,”看到武后这一哭,高宗都有些受不了了,连忙安慰道:“呵呵,朕也知道你这些年来不容易,再说了,朕也没有怪你的意思,不过显儿毕竟是太子,此时也不能鲁莽行事,这样吧,既然媚娘你要调查,朕也不拦着,朕就命大理寺、御史台和刑部三法司会审,共同调查此事,不知媚娘意下如何?”

“哼,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臣妾还有什么可说的?其实臣妾就是担心,这么大张旗鼓的追查下去,会损坏我皇家颜面,不过既然陛下不怕,诸位大臣们也都不怕,臣妾又有何担心的?”武后的话中带着一丝的埋怨,然后沉着脸对群臣说道:“今日本宫便隧了诸位之愿,着大理寺卿狄仁杰、御史大夫袁公瑜、刑部侍郎杜景俭率领大理寺、御史台、刑部相关人员,审理此事,以三天为限,定要将此事查访清楚,给陛下一个交代,也给群臣一个交代,而这三人之中,以袁公瑜资格最老,因此为此案的总负责人,诸位爱卿还有何意见?若是没有意见的话,那就散朝吧。”

说完之后,武后也不顾群面面相觑的群臣,便拉着高宗一道前往后宫。

“这,这,天后娘娘实在是果决,根本就没给我们置喙的机会,就这样散朝了,而这三位大员,嘿嘿,袁大夫乃是天后娘娘多年来的亲信,资格又最老,还是总负责人,而狄仁杰乃是新近被天后提拔起来的,自然要想着她说话,只有那个杜景俭敢说真话,可毕竟是人微言轻,无论是官职还是资格,都根本无法原谅为抗衡,这一回恐怕太子殿下要遭殃了,诸位同僚,太子殿下若是遭殃,这可是动摇国本的事情,不若我们一起去面圣,向陛下求情,另换人员来审理此案。”

在散朝之后,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岑长倩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正一和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玄同这几名新被提拔的年轻宰相们坐在了郭正一的府上,尽皆满脸的义愤,他们的品级虽然不高,然而也都勉强算得上是宰相,更兼年纪比较轻,正是热血冲动的时候,所以便有岑长倩率先提议,提要为皇太子李显鸣个不平。

“走走走。”其他几人也都热血澎湃,积极响应,穿戴整齐之后,就欲出府,就在这时,突然听得门外一人喊道:“几位仁兄,你们做这等大事,却不叫上小弟,莫非是瞧小弟不起么?”

第345章 自有对策

这几个人闻言大惊,刚准备走出去看看是谁,却见一人走进来,这一看才发现,原来来者竟然是和他们同时被提拔的年轻宰相,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待举!

只见郭正一首先沉声说道:“抱歉,我们之所以没有通知待举兄,主要是因为兄与曾被太子殿下所杀的大将郭待封乃是同宗,正所谓同气连枝,待举兄因为私情,如何肯为太子殿下鸣这个不平?所以我们几个并没有邀请待举兄。”

却见郭待举闻言嘿嘿一笑,然后大声说道:“正一兄与郭待封也有同宗之谊,这一笔岂能写出两个‘郭’字来?然则正一兄不顾这什么狗屁的同宗之情,为何小弟就一定顾及?先不说郭待封与我并无太近的血缘关系,就算是我的亲族又能怎样?小弟首先是大唐之臣,之后才是郭氏子弟,这个忠君爱国的道理还是懂得的。大义当前,就算是自己都能舍得,更何况是一个远支兄弟?再者说了,这郭待封当年也是有错在先,太子殿下才将其斩杀,这也是为国为民之举,有何过错?”

虽然郭待举说的话犯了避讳,然而当时在私下,这样的事情都已经成了习惯,所有没有人会计较,这几个人反而拍手称赞,岑长倩更是大声说道:“待举兄果然是一名忠直之士,既如此,那我等今日便进宫见一见陛下,呵呵,其实我等应当知道,陛下将我等这些年轻人提拔为相,虽然没有给予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封号,却也是要我等辅佐太子殿下,如今太子殿下正在危难之时,我等若是不以死报效,如何对得起陛下的一番苦心,又如何对得起太子殿下对我们素日的照顾?”

众人听了岑长倩的一番话,全都齐齐的点了点头,因为他们几个其实都是唐门中的明唐成员,没少受到李显的拉拢照顾,在他们还只是六七品的小官的时候,就在李显的授意下,得到了戴至德、张文瓘等人的帮助,这些他们心中都是非常明白的,如果说没有李显的关照,他们的职位也不会被提升的那么快,他们的生活当然也不会那么的无忧无虑,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感佩李显的才能,同时庆幸大唐有这么一个才德兼备的大唐储君,所以全都愿意以死来报效李显的恩德,所以今日之事才会表现的如此坚决。

不过就在这时,突然听得外面有人说道:“诸位相公,切莫急着动手……”

听到这道声音,郭正一不由得皱了皱眉,脸上也现出了一抹的尴尬,因为他的府上竟然接二连三的被人闯进来,这实在是没有面子的一件事,要知道,他们现在可是在密谋一件大事,这件事是要求严格保密的,如果说之前是因为郭待举是他们的好友,平常经常出入,所以能够无声无息的进来,这也能够理解,可是现在竟然又有人闯进来,这就有些丢人了。

所以郭待举大声喝道:“门外进行守护的侍卫们,你们都是吃干饭的吗?本相的府第岂是人随便能够闯进来的?看来尔等以后也不必待在我这府上了,哼,要你们,能有何用?”

这时候却见那人进来,笑着说道:“郭相误会那些侍卫兄弟了,实在是因为下官到访,手中持着郭相的鱼符,他们不敢不放行。”

郭正一闻言一怔,看到来人之后却是笑道:“原来是王老弟,究竟是何事,竟然让老弟亲自到来?”

原来这人竟然是唐门新任明堂堂主王助,此人虽然并无官职,然而在唐门之中却是手握大权,真可谓是翻云覆雨,手中所掌握的人脉就连这几个年轻宰相加起来,也都远远不如,所以不仅仅是郭正一,其他这几个人也都站了起来,对着王助客气的施礼。

却见王助淡淡笑道:“诸位相公这是要往何处去?”

“这”,郭正一略一犹豫,便开口说道:“不瞒王老弟,我们此行是要到宫中见陛下,痛陈利害,希望陛下能够换人审理此事,若是陛下不答应,我们几个情愿以死相谏。”

“呵呵,在下首先代表太子殿下,感谢诸位相公这一番大义相助,然而太子殿下吩咐在下,让在下给诸位相公带句话,此事还达不到需要诸位相公为之暴露的时候,因为诸位相公日后还有大用,至于这点小事,诸位相公就不要管了,太子殿下自有应对之策。”

王助的脸上满是笑容,对着那几位宰相先是表示了一番感谢,然后胸有成竹的说道。

“啊?太子殿下竟然有了对策?这这,不知道太子殿下该如何应对?还请王老弟指教。”岑长倩首先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对着王助施礼问道。

却见王助苦笑一声,然后说道:“其中详情在下也不知道,只知道此事由隐堂一手操办,一切待得事情发生之后方才明了,太子殿下只是让在下转告诸位相公,诸位只需在一旁默默的看戏便是,保证会无比的精彩。”

“既然如此,我等遵命便是,嘿嘿,只不过也不知道,太子殿下究竟有何妙计,竟然能够度过这道难关,这可是天后娘娘设下的局,当初的孝敬皇帝和前太子贤可都是没有躲过这一关啊……”

魏玄同的脸上带着一丝的忧虑,轻轻叹息道。

却见王助笑着说道:“此事魏相不必多虑,太子殿下一切自有计较,这一次保证会安然度过危机,不仅如此……嘿,诸位就等着看好戏吧。”

“哦?太子殿下其实倒也从来没有打过没把握的仗,既然太子殿下如此有把握,相信事情也不会有多坏,就算事情真的达到那一步,我们几个就算拼了命,也要保住太子便是。”郭待举虽然是后来的,然而他的话中却是透着一股坚决。

“说得好!”在郭待封说完这句话之后,所有人全都大声称赞,与此同时,他们也都下定了决心,只要太子殿下需要,他们一定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第346章 钱财从哪里来

王助在返回之后,便将这几人的话语详细的报告给了李显,李显听闻消息,也是心中感动,默默说道:“你们不辜负我,我将来定然也不会辜负你们,不过这样一点小风浪,我还是能够应付得来的。”

由于武后催促的很急,所以这一次的三法司会审动作也很快,第二天便开始了升堂会审。

虽然说是三堂会审,然而由于这一次审案的和被审的之间身份差距,所以实际上就是三位审判官将李显请到御史台,然后进行一番“请教”,毕竟李显现在还是皇太子,虽然主审官袁公瑜很想将李显置于死地,可如果现在就像审理一般囚犯那样,恐怕这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一定会遭到全天下士庶之间的口诛笔伐。

所以,袁公瑜只能强行忍住要将李显掀翻在地的冲动,和蔼的说道:“太子殿下,老臣有不明之处向太子殿下请教,希望太子殿下能够为老臣解惑。”

李显微微颔首道:“袁大夫不必客气,有话就说,本宫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好好为袁大夫解惑答疑。”

袁公瑜一听这话,脸上不由自主的一抽,默默想道:“老夫只是跟你客气客气,还说什么答疑解惑,哼,你可要认清现实,你现在是犯人,而我却是主审官,纵然你身份再高,现在也只是一个阶下囚,过不了多长时间,你的东宫之主身份就会改变,而你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像前太子贤那般,被囚禁在穷山恶水之处,甚至以你现在的影响力,连做一个囚犯都是奢望,很可能会像孝敬那般,直接被处死!嘿嘿,小子,我且先忍受你一段时间,等到你被废掉太子之位的时候,可别怪老夫我狠狠地踩上你几脚!”

袁公瑜强忍心中怒气,淡淡的笑道:“太子殿下,老臣想问一句,当初太子殿下将巨额财物发放给军士一事,可是真事?”

尽管之前摆谱装那啥,然而当真到了审判的环节之后,李显也严肃了起来,点了点头说道:“确有此事。”

“既然如此,微臣想问一下,这些财物可是当初天后所颁赐的那些?”袁公瑜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凌厉,继续面色和蔼的问道。

李显闻言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那些财物都被母后给借去了,本宫又如何能够变出来颁赐给部将?”

其实李显也知道,袁公瑜并不希望自己这样说,而是希望希望最好说句假话,说那些财物就是武后赏赐自己的,这样他就可以乘机抓住自己的错误,从而从容对付自己。

却见袁公瑜点了点头,然后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既然如此,那皇太子是用私人财物赏赐给麾下将士了?”

“不错,确实如此。”李显倒也没有隐瞒,直接开口说道。

“既如此,那微臣是不是可以说,太子殿下私下结交军士,触犯了我朝律令?”袁公瑜的话中开始现出了一丝的狰狞,然后沉声问道。

“呵呵,袁大夫此话可是错了,本宫确实是拿出私人财物赏赐部下,然则当时本宫是以朝廷名义进行的赏赐,目的也并非是为了结交军士,而是为了我大唐的稳定,不让出征将士寒心!袁大夫,你且扪心自问,若你是出征将士,舍生忘死为国作战,结果有功不赏,心中是否会有怨气?我们这一次作战取胜,可是下一次呢?还有谁肯为国效力?纵然此次坑杀降卒有错,这也是我这个决策者的错,与那些奋勇作战的将士何干?本宫宁愿自身受罚,也不愿让那些为国建功的将士们得不到应有的封赏,所以,本宫为那些立功将士深深不平,然则母后不听本宫苦劝,本宫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想办法筹措一笔财物,赏赐给那些立功将士,以便安抚那些立功将士之心,袁大夫,你且说一说,我做的有什么错?”

李显说到最后,已经是十分激动了,指着袁公瑜,大声的质问。

袁公瑜见李显这么一番义正辞严,顿时也是无话可说,然后说道:“太子殿下一心为国,老臣也是佩服,然而做事却不能自专,这样的事情便不能先请示朝廷吗?再者说了,太子殿下说是以朝廷名义发放的封赏,可有证据?”

只见李显呵呵笑道:“自然是有证据,全部立功将士都是证人,甚至所有随我一道返回洛阳的将士们都是证人,他们能够证明我所说的并非是妄言,至于向朝廷申请,此事本宫也写了折子了,然而被扣在中书省,至今都没人递到父皇那里,像这样的事情,袁公身为御史大夫,是不是也该调查一番?”

“请太子殿下放心就是,此事老臣一定会面奏天子,请求朝廷彻查此事,老臣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太子殿下所赏赐的那些财物是从何而来?”

袁公瑜带着一丝不怀好意的目光,偷偷看了一眼李显,因为他今天的第一个真正的陷阱总算是要露出尖尖的獠牙了。

却没想到李显一脸沉重的说道:“从何而来?本宫还想问问你呢,本宫能够从何而来?去偷?去抢?嘿,这些都是本宫从明唐商号借来的,你看,这里还有借据呢,而且本宫还要承担利息,每个月五分的利!”

说完之后,李显从怀中摸出来一张纸,拍到了袁公瑜的面前。

袁公瑜默默地拿起来那张借据,然后仔细地看了一回,点头说道:“这的确是太子殿下与明唐商号定下的借据,真没想到,太子殿下为了安抚军士,竟然都走到借贷这一步了。”

袁公瑜这句话倒也不是言不由衷,这人虽然是武后的亲信,也知道自己的任务,但是在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得有些动容,毕竟能够做到这一步的军中统帅,的确不多。

狄仁杰和杜景俭在听到这一番话之后,心中更是泛起了由衷的敬佩之情,因为李显这么做,实在是常人所难以做到的。

“既如此,老臣会调查清楚事情的真假,到时候一定会给太子殿下一个交代。”袁公瑜叹了一口气,对着李显郑重说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47章 谋反的证据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其实袁公瑜已经无法再审问下去了,紧接下来他又分别到军中和明唐商号进行了一次调查取证,结果发现李显并没有伪造证据,如今李显人证物证俱在,想要继续为难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所以狄仁杰和杜景俭都催着袁公瑜要结案。

袁公瑜却知道这一切都还只是一个巨大阴谋的开头,好戏还在后头,所以他尽管对李显生出了一丝的同情,却也只能依照武后的主意,继续编织着那场巨大的阴谋。

当天晚上,袁公瑜的府上突然收到了一封密信,说是太子造反,原因是太子李显乘着将士们对朝廷没有对军功进行奖励之事不满而进行煽动,并且举报说,在东宫的后花园之中埋藏有皂甲数百具,除此之外,连进行造反的党羽都给列了出来,这些党羽成员包括东宫的众多侍卫首领,比如高舍鸡、刘幽求、王晙、张威等人,还有宫中一部分内侍做内应。

虽然知道此事纯属诬陷,然而袁公瑜却也只能据实向高宗和武后密报此事。

其实高宗很是奇怪,武后和他分居多年,逢年过节都很少在一起,可是今天却偏偏提出要陪着他一起过夜,这让高宗感到十分的惊喜,当天晚上便沐浴,做了一番准备之后,便决定要在今天晚上一展雄风,征服武后。

但是正在高宗的兴趣逐渐上升的时候,突然听得门外一阵慌乱,随即便见贴身侍卫程力士走进来,轻轻说道:“启奏陛下,监察御史袁公瑜求见。”

高宗闻言不由一怔,喃喃的说道:“袁公瑜?这么晚了,他一个外臣到朕宫中来做甚?哼,这老儿几十年了,莫非连这点规矩都不懂?程力士,去,将这老儿乱棍打出去。”

说到后面,高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