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显耀大唐-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批匪患必须要一道铲除,罗郎将,你既然是武将,当随时存着为国捐躯之念,今日虽非大战,却也是一场功劳,罗郎将为国捐躯之后,在下一定会向朝廷为你请功,罗郎将身后,定然会封妻荫子,荣耀无比,呵呵,这不是你作为一名武将所苦苦追求的归宿吗?”
与此同时,罗松麾下的那些小头目们也都纷纷开口说道:“头儿,周先生说的对,你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
“是啊,作为一个朝廷命官,尤其是作为一名武将,我们的命其实都不是自己的,而是国家的,头儿你今日不惜一己之身,为国建功,兄弟们都会对你心生崇拜。”
“待得此事结束之后,一定像是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你的父母,像是对待自己的妻儿一般对待你的……”这名小头目突然发现自己说错话了,竟然倏地住口不言。
而罗松则是怒极而笑,大声说道:“这就是我生死与共的兄弟,当年在战场上,我不惜自己挨刀子,也要奋力救出的兄弟,你们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就这样对待我,而且还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嘿嘿,这世上还有没有比你们更加无耻的人?竟然还说要照顾我的妻儿,想照顾你们自己妻儿那样,这是不是说,你们这群忘恩负义的东西连我的妻儿都不放过?好,好,我终于是见识到了你们这帮蠢东西,既然如此,我罗松也不会就这样为你们去死。”
说完之后,罗松便对着黑笃盖纳头便拜,大声说道:“这位壮士,方才这一幕你也看到了,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出卖于我,既然如此,我也没有必要就这样白白牺牲,我罗松愿意投靠这位壮士,将这条命交给你,帮助你们逃走,还希望这位壮士不要嫌弃,其实就算你嫌弃也没事,我宁愿自杀,也不愿意为这群畜生而死!”
第369章 突围而去
刚刚发生的那一幕黑笃盖也看的清清楚楚,自然知道罗松是多么的倒霉,竟然被他的麾下背叛,真可谓是众叛亲离,现在这人为了给自己争取一条活路,只好向黑笃盖投降。
可是黑笃盖却并不愿接受罗松,因为他之前通过黑齿常之的妻子知道,罗松在之前竟然想要侵犯她。
那可是他的主母,罗松竟然敢如此无礼,自己无论如何也绝对不能接受这个家伙,即便知道他现在偷箱子自己确实是真心实意也不行。
所以黑笃盖冷冷说道:“你虽然很可怜,可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之前竟然对一个女人做出王震之事,我虽然是强人,却也不会容忍你这种畜生在我身边。”
却见罗松轻轻叹道:“这位壮士你有所不知,我罗松虽然不是什么好汉,可是这一声最痛恨的就是欺辱女子,只不过我偏偏接受了这么一道混蛋命令,又有什么办法?”
说完之后,罗松苦笑着取出来一封书信,递给黑笃盖。
黑笃盖打开一看,发现果然是要求右监门卫郎将罗松出手擒住河源军抚慰大使黑齿常之及其家眷,并且要求罗松在押送的途中乘机奸淫黑齿常之的妻子,杀死他的儿子,并且在途中害死黑齿常之,最好是逼迫黑齿常之自杀,而那封书信的落款人竟然是武后的侄子、右监门卫中郎将武攸暨。
“原来这一切都是他搞的鬼,嘿嘿,照此说来,我家大帅就算能够平安的到达洛阳,也一定没有任何可能为自己洗雪冤情,因为武后从一开始就打着要彻底害死我家大帅的主意!”黑笃盖看到这封信之后,不由得咬牙切齿。
然后将这封信交给黑齿常之看了看,对着他说道:“大帅,你也已经看到了吧?这一次你根本就不可能有活命的机会,因为那个恶毒的女人本来就没打算让你活下去,你为了大唐付出了那么多,可是那个女人还这样害你,你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呢?不如我们一起逃走吧,最起码还能保住一命,这堂堂的将军,不做也罢。”
只见黑齿常之长长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原本以为自己只要忍下去,此事就会这么算了,却没想到自己竟然早已被人无端的判了死刑,这样被人算计的滋味实在有些难受。不过我们也不能就这样一走了之,黑笃盖,随我一起突围,我们一起前往长安,面见太子殿下,若是大唐还能有人为我洗雪冤屈的,也就只有太子殿下了。”
“太子殿下?他能够做到吗?他又会不会因为大帅而得罪天后呢?他们毕竟是母子,我们,却是外族。”黑笃盖的话中透着一股苦涩,轻轻摇头说道。
却见黑齿常之笑道:“这一点你就有所不知了,太子殿下唯才是举,雄才大略,实在是一代英主之资,像这样的人物,绝对能够为我伸冤,呵呵,我黑齿常之可以不做官,可是如若就这么含冤莫白的逃走,那实在不符合我的本性。”
“既然大帅这么说了,那我等便随着大帅前往长安一行。”黑笃盖闻言哈哈一笑,便站起身来,走到罗松面前,郑重地说道:“你要真的愿意跟着我们,可能会遭到无休止的追杀,甚至还有可能会背上反叛之名,这些,你可要考虑清楚。”
却见罗松哈哈笑道:“我若不跟着壮士,恐怕现在就会粉身碎骨,既然对方不仁,自然也不要怪我不义,请壮士放心便是,我罗松也不是一个不讲信义之人,今日既然答应追随于壮士,日后就算是死了,也绝对不会后悔,对了,直到今日,我还不知道壮士的姓名,我罗松总不能连老大的名字都不知道吧?”
“实不相瞒,我叫黑笃盖……”
“原来阁下竟然是黑齿将军麾下的亲兵统领,怪不得麾下将士竟有如此战力!”罗松闻言不由得肃然起敬,随即笑道:“嘿嘿,看起来你们也识破了那人的奸谋,所以才想着要扮作强人来抢人,不得不说一句,这一次你们做对了,否则的话,恐怕黑齿将军性命难保。”
这时候黑齿常之的刑具也已经被撤除了,他从一旁的军士手中取过一根长矛,也不搭言,跃上战马,就率领着众人向着一处冲了过去。
“大胆叛贼,竟敢逃走,纳命来!”出卖罗松的一名小头目见黑齿常之冲了过来,自恃勇力,又知道对方在囚车中被囚禁多日,力气恐怕也不够了,便一马当先的冲了过来,欲图生擒黑齿常之,以便立功扬名。
却见黑齿常之,嘿嘿一声冷笑,手中长矛竟然后发先至,如同霹雳一般的刺向那名小头目的胸膛,当他的长矛透胸而入的时候,那小头目的刀离黑齿常之竟然还有一尺远!
黑齿常之这一矛下去,立刻展现出了当代虎将的威风,不仅仅是凉州的那些府兵,就算是精锐的右监门卫勇士们,也都吓破了胆,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一幕。
“怪不得武后一心想要他死,嘿嘿,这样一员虎将,若是成为了敌人,像武懿宗那样的废物,就算是一百个恐怕都白给。”
看到方才那一幕的罗松不由得深深叹了一口气,默默的想道。这时候他已经对黑齿常之的武艺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刚才那一矛,他也万万做不到,虽然他也能轻松的将那个小头目给干掉,但是最起码也要十余合才能取胜,而后来又仔细的想了想,很快便断定就算是他,也万万接不下这一招。
而黑齿常之身后的将士们却是士气大振,他们全都如同潮水一般,随着黑齿常之一起杀出重围,好像只要有黑齿常之在,他们所有人都无敌一般。
而事实上黑齿常之这一下也确实镇住了所有人,尽管周思茂拼命的催促这些人上前,可是却根本没有任何人前去送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黑齿常之从容离去。
“哼,那些人一定是河源军,黑齿常之的旧部,前来救他的,否则的话,他们绝不会听从黑齿常之那厮的领导,我要到河源军营中去,让娄师德帮我查一查此事,若是此事属实,我就有机会将黑齿常之的旧部一网打尽了。”满脸不甘的周思茂看着黑齿常之离去的背影,不禁咬牙说道。
第370章 见过太子殿下!
因为没有完成任务,所以在黑齿常之逃走之后,周思茂自然要亲自到河源军的大营中走一趟,向河源军现在的临时负责人娄师德去核实,黑齿常之的旧部是否还在那里,结果却是让他震惊不已,因为黑齿常之的亲兵们全都在那里,就连黑齿常之的亲兵统领黑笃盖也在。
“这,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周思茂看到这一幕不由得一脸难以置信,但是事实就在眼前,他又有什么办法,只好苦笑着返回洛阳向武后复命。
至于武后该如何处置办事不利的他,那已经不再考虑之内了。
当然,周思茂也没有就此罢休,他要回去,问黑齿常之一个畏罪潜逃之罪,除了黑齿常之,还有因为背叛而导致此次行动失败的罗松,这两个人都是罪人,周思茂要武后发下通缉令,将黑齿常之和罗松画影图形,全国通缉,让他们逃无可逃。
黯然离去的周思茂根本就不知道,他刚才看到的其实只是假象,事实是黑齿常之的亲兵们根本不在这里,之前劫走黑齿常之的那些,才是他的亲兵,而现在在营中的这些,其实只是娄师德派人假扮的,周思茂也根本想不到,一向与黑齿常之不和的娄师德竟然肯帮助黑齿常之,更想不到这种表面上的不和其实只是一个骗人的幌子而已,而之所以编织这么一个谎言,其实只是李显向早已暗中投靠他的娄师德授计布下的一个局,目的自然就是在等这一天的到来。
“立即向太子殿下报告,让太子殿下在长安等待黑齿常之他们,执行下一步计划。”娄师德看着周思茂黯然的背影,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冷笑,轻轻对身旁的亲兵队长娄敬言吩咐道。
“是。”娄敬言既是娄师德的心腹,自然也知道娄师德的事情,所以在己方主将下达命令之后,立刻便将娄师德挥笔写就的那封信收起来,然后乘上快马,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往长安。
过了没有几天的时间,李显便收到了娄师德的信,他看了信之后,对娄师德的表现大加赞赏,并且立刻派遣心腹将士,到长安城外迎接黑齿常之和他的家眷。
大约半个月时间之后,洛阳方面便发布了通缉令,在全国范围内通缉畏罪潜逃的黑齿常之。
然而仅仅两天之后,被李显所掌控的巡防军就宣布捉住了潜逃的嫌犯黑齿常之,并且直接移交给大理寺进行审理,结果经过了一番审理之后,证明黑齿常之并没有任何罪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被栽赃陷害的。
在此之后,李显不顾侍中裴炎等人的强烈反对,坚持为黑齿常之平反,并且下令将诬告者、河源军参军,也是武后派往那里的嫡系将领卢品星斩首。
除此之外,在负责押运黑齿常之过程中的麟台少监周思茂因为私自调动军队,违反了法度而被免职,发配到河源军充军,周思茂因为知道自己到那里之后没有好果子吃,竟然自缢而死。
另外,右监门卫中郎将武懿宗因为下令谋杀黑齿常之,违反了朝廷法度,被贬为雷州刺史,一个人无奈的上路,结果到了半路,竟然被流寇所杀,震怒不易的武后下令彻查杀人凶手,结果查了半年多,竟然毫无线索,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而作为此案的苦主黑齿常之,则依旧被任命为河源军抚慰大使、逻娑道行军副大总管,并且遵从李显的将领,让他与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安西大都护唐休璟和逻娑道行军副大总管、鄯州都督王孝杰组成三路大军,共同进攻吐蕃。
“微臣黑齿常之参见太子殿下,多谢太子殿下对微臣多般照顾,否则此时恐怕微臣坟头的草都长老高了。”在案情平反昭雪并被委以重任之后,还没有离开长安的黑齿常之便来到宫中,向李显表示感谢。
“呵呵,黑齿将军,快快免礼。”李显亲自站起身来,将李显扶起来,温和的说道:“黑齿将军乃我大唐名将,久镇边关,威名素著,乃是守卫我大唐的一道坚固长城,像黑齿将军这样的英才,受到冤屈之后本宫自然要尽力予以维护,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将军不用如此客气。”
“对太子殿下是举手之劳,可是对微臣却是救命大恩,更何况微臣也知道,此事对太子殿下也并非是举手之劳,虽然太子殿下成功救下了微臣,却也因此而得罪了不少人,此事微臣心中亦有数,呵呵,其他的也不必多说,自今往后,微臣这条性命就是太子殿下的,只要太子殿下有用得着的,只要吩咐一声,微臣定然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黑齿常之再次对着李显拜了拜,略微犹豫一下,然后又开口说道:“太子殿下,微臣认为此时攻打吐蕃,有些不合时宜,虽然我大唐兵强马壮,可是吐蕃也休养生息了数年,想要取得小胜不难,可是想要一举攻破吐蕃,恐怕是千难万难。”
李显闻言呵呵一笑,对着黑齿常之说道:“爱卿只需奉命攻打便是,此事本宫早有计较,只需你们将吐蕃大军主机吸引到边境便可,本宫敢保证我军必然会令吐蕃彻底消失,成为我大唐的版图。”
“呵呵,原来太子殿下早已胸有成竹,请太子殿下放心就是,微臣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将吐蕃大军吸引到边境,只不过太子殿下究竟有何妙策?竟然能够让吐蕃彻底亡国?这样的战果便是当初的大唐军神卫公也不敢想象啊。”
黑齿常之知道这样的话不该问,然而终究是无法忍耐心中的好奇,对着李显诧异地问道。
只见李显淡淡一笑,让黑齿常之附耳过来,然后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
“此事当真?哈哈,真没想到此人竟然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怪不得太子殿下如此自信,太子殿下这么一说,微臣也认为这一次我们必然会灭亡吐蕃。”黑齿常之兴奋的搓着双手,哈哈大笑道。
第371章 再生一计
李显将黑齿常之“生擒”并且立刻审理案情为其伸冤的消息传来之后,武后顿时彻底的恼怒了,因为她费尽心机想要处死黑齿常之,并且欲将河源军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可是没想到竟然被李显横插一杠子,将所有的好处都得了去,不仅将河源军彻底掌握在手中,而且还得到了黑齿常之这样一个绝世名将死心塌地的效忠。
除此之外,武后在河源军的细作也被处死,甚至他的心腹周思茂和侄子武懿宗也都死了,虽然侄子武懿宗的死根本查不到凶手的一点线索,但是武后却知道,那凶手一定是李显的人。
“这可恨的小子,竟然如此心狠手辣,连表弟都能狠下心来,最重要的是,他通过此事立威,在朝廷中的威望已经完全凌驾在姑母之上,若是任凭他继续这样成长起来,即便是姑母恐怕都无法相制约了,若是真有一天让他爬上了那至尊的位子,恐怕孩儿们尽皆死无葬身之地矣,还请姑母下定决心,压制这小子的嚣张气焰,否则的话,孩儿们即便是自杀,也不愿意贝那小子给害死。”
在武懿宗被杀死之后,闻听消息的武三思兄弟三人立刻来到了武后的宫中,对着武后哭诉不已。
“好了好了,一个个大老爷们,哭哭啼啼的成什么样子?”武后心中本来就很烦躁,现在一听到这一片哭声,心中更是恼怒,对着这几个侄子大声吼道:“你们这群不争气的东西,就知道哭,就不能想出个压制那小子的办法来?”
武氏三兄弟一听这话,顿时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发出一道声音,同时心中还腹诽道:“连你都想不出办法来,我们又有什么办法?李显那小子现在如此强势,我们几个就算加起来,在他眼中都不值一提,你让我们对付他,那不是以卵击石?”
武后却是恨恨地瞪了那三个侄儿一眼,不过她也知道自己现在还要倚仗他们,自然也不能骂的太过分了,不由得点头说道:“你们先退下吧,此事我会想办法的,只要你们三个能够忠心为我办事,我一定会保住你们,绝对不会让懿宗的悲剧再度重演。”
在支走三个侄儿之后,武后也是心乱如麻,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时候却想起了她的老情人明崇俨,轻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崇俨,若是你还在世的话,一定可以为我想一个计策,来对付这小畜生,唉,只可惜你已不在,只留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世上。”
武后左思右想,却是心中烦乱不已,根本无法想出相应的计策,最后只好决定将她身边的那些心腹党人全部召集过来,与他们一起商议对策。
“诸位爱卿也都知道了,如今太子强势,把持朝政,连陛下都要退避三舍,这实在令人担忧,诸位爱卿可有妙计压制太子,令其收敛嚣张气焰?”武后一上来就把自己置于大义的一面,竟然污蔑李显把持朝政,可见其理由是多么的冠冕堂皇?
然而那些心腹们却丝毫没有认为武后的话有多么的过分,反而都是皱起眉来苦苦思索。
到了最后便见相王府司马刘祎之突然说道:“其实以天后如今的实力,根本没有必要在军事上和太子较力,毕竟那人在军事上的威望我们难以企及,我们更不能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只要将来有那么一天,天后娘娘掌控了大权,军中将领升降岂不是任天后为之?所以,天后娘娘这时候应该着力提升声望,以便能够在声望上压制住那人,只要到了那么一天,天后娘娘顺天应人,掌握大义,太子就算再强大,以他爱惜名声的性子,难道要以武力逼凌生母不成?”
武后听了刘祎之的话,顿时点了点头,赞叹的说道:“嗯?刘爱卿所言甚是,呵呵,以如今的形势,我们只需逐步提高声望,赢取天下民心便是,其他事情,则需要缓缓运作,不能操之过急,其实黑齿常之那事,若非我们太过急躁,未必没有成功之机,唉,这都怪周思茂这厮,竟然为了一己之私而擅自行动,调动大军,若是他能够灵活一些,筹措十万贯财帛给那些劫匪,说不准这时候的黑齿常之坟上的草都长老高了。不过诸位且帮我想一想,我们如今该如何提升名望?”
却见刘祎之呵呵笑道:“如今的太子殿下又何尝不是操之过急了?他为了能够树立威信,竟然不顾军中诸将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率领三路大军攻打吐蕃,嘿嘿,吐蕃虽然接连大败,可是底蕴尚存,再加上噶尔钦陵乃一代名将,想要彻底攻下来哪有那么容易?依微臣看来,这一次太子定然会损兵折将,将多年在军中树立起来的威望挥霍一空,到了那时我们再乘机弹劾于他,定然会让他威望大损,而在这期间,天后娘娘可建议陛下封禅嵩山,请天后娘娘想一想,陛下正在高兴之时突然听闻太子战败,会是怎样一种表情?而届时天后娘娘再当仁不让的出来收拾残局,太子还有何颜面与天后争锋?”
“封禅中岳?好,刘爱卿,你这个主意出的很好,这就是所谓的捧杀啊,我们先把太子吹捧的如同战神临凡一般,然后以此劝说陛下封禅嵩山,可是就在关键时刻太子却战败,这样的一幕肯定会让陛下对他深深失望,其实不仅仅是陛下,恐怕朝野之间都会如此,到时候你们再造造势,太子的声望定然会崩溃,到了那时候,呵呵……”
武后心中冷笑不已,因为她想的比刘祎之还要多,只要李显战败,高宗闻听消息之后定然会犯重病,甚至会因此被气死,到这个时候,她便以大义相责,指责李显将高宗给气死,根本不配做皇帝,然后乘机废掉李显,再立听话的李旦,这样的话,自己绝对能够把大权重新控制在手中。
“嗯,看起来我倒是要向噶尔钦陵传递一下消息,将李显这小贼起兵攻打的消息透露出去,这样一来噶尔钦陵必然会提前做好准备,到了那时候,我看这小子如何能够取胜?”武后的眼中闪过了一抹得意,暗暗冷笑着说道。
第372章 封禅嵩山
武后有了计策,在数天之后,乘着高宗身体略好之时便上书,向高宗提议封禅嵩山:“陛下,这几年吐蕃退避,东北诸部投降,新罗授首,万邦臣服,就连吐蕃,在我大唐三路大军的横扫下,也定当会很快败亡,我大唐天威赫赫,武功之盛,即便是秦皇武帝也难以企及,这时候,陛下正当祭祀上天,禀报我大唐的功业,因此,臣妾斗胆,希望陛下能够封禅嵩山。”
数日后,又有侍中裴炎,中书令薛元超,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崔知温,相王府司马、检校中书侍郎刘祎之,黄门侍郎范履冰、中书舍人元万顷、黄门侍郎刘景先、黄门侍郎武承嗣等人向高宗上书,建议高宗封禅中岳。
高宗因为自己近来病情加重,也想着通过封禅而获得上天眷顾,让自己多活几年,所以也就答应了众臣的请求,决定以裴炎、刘仁轨为检校封禅使,于永淳二年四月二十从洛阳出发,封禅中岳。
这一次封禅,高宗本来想着要召太子前来为亚献,却被武后以封禅泰山有惯例为借口给拒绝了。
封禅嵩山本来是她的独角戏,怎能让李显染指?若真是李显亚献,那她费那么大的力气力劝高宗封禅岂不是为人作嫁?那才是一个彻头彻底的笑话!
五月初一,高宗来到了嵩山脚下,本来准备第二天就进行封禅大典,可是没想到高宗的病突然犯了,头痛难忍,目不能视,这时候奉命为高宗诊病的尚药局供奉、侍医秦鸣鹤提出来,用金针刺破高宗百会,微微出血,可止头痛。
这时候在一旁侍奉高宗的武后闻言顿时大怒,厉声喝道:“你这厮竟然想着要用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