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显耀大唐-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李显更是委以重任,让李多祚驻守玄武门,也是大明宫最北端的门户,穿过这道门户,就到了后宫所在地了,可以说李显将一身的安全全都交给了李多祚。
李多祚也的确没有让李显失望,虽然是太子叫门,他却也没有打开,因为他深深的知道,作为东宫之主的太子,无论如何也不该在这个时候,率领着数千人从玄武门入宫,这只能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太子要谋反!
虽然被这个念头深深的震撼了,然而李多祚也只能采取最保守的手段,对太子好言相劝,敷衍塞责,无论如何都不肯打开玄武门。
李重俊见李多祚不肯开门,心中也是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这时,只见身边的大将李千里说道:“殿下,事到如今,也容不得犹豫了,因为那李多祚肯定也看出来我们举兵谋叛了,若是现在就这么逃走,将来陛下追究起来,殿下同样也要承担罪责,到了那时,我们可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
这李千里乃是先吴王恪的长子,年纪上比李显还大一些,是李显的堂兄,此人虽是唐朝宗室,可是皇室却并不怎么忠诚,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父亲李恪被诬陷谋反,然后被杀,所以他一直希望武后能够推翻高宗的江山,这也算间接的为他父亲报了仇,所以当初武后大杀李唐宗室,他却因为对武后足够恭谨而活了下来,后来李显政变成功,因为念及他是李唐宗室,也没有对他过于计较,没想到他竟然执迷不悟,再次受到了武后的蛊惑,仅仅因为武后答应事成之后封他为太尉,并继承吴王的爵位便当即答应了下来。
李千里说完之后,李重俊身边的沙吒忠义、独孤祎之等人也都纷纷附和,李重俊因为年少,本就没什么主意,现在被众人这么一说,立刻就做出了决定,下令攻打玄武门。
李多祚身边只有几百人,他见太子竟然真的下令攻打,急忙下令守御,然后立刻命人前去宫中禀报李显。
李显这时候正在宫中批阅奏折,因为刚刚掌握大权没多久,他必须做出一副勤政的样子,凡事都要事必躬亲,所以并没有像他之前所想象中的帝王那样,可以夜夜翻牌子宠幸妃嫔,生活过的是那样的清苦寂寞。所以李显是一边批阅奏折,一边感慨不已:“做一个明君,实在是不易啊。”
然而就在这时,宫外传来的一阵阵喧闹声打断了李显的思绪,李显不由得一皱眉,刚想喝问出什么事了,就见内侍高成走进来,禀报说太子谋反,正在聚众攻打玄武门。
“什么?”李显闻言不由得心中大惊,因为他知道,太子如今满打满算也就十一二岁,竟然就敢谋反,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人蛊惑,那他是万万不会相信的,而至于是谁在蛊惑,李显也能够猜得出来。
虽然随着窦仙童的身份公开,无间道组织已经解散了,可是有些消息李显还是有着自己的消息渠道的,对于太平公主和武后的一些小动作,他还是清楚的,然而他却没有想到,这对母女竟然蛊惑自己的儿子、当朝的太子一起谋反,这小家伙才多大呀?怎能分得清是非曲直?现在之所以参与谋反,绝对是受到别有用心的蛊惑。
不过李显的反映也不慢,立刻下令身边最精锐的千骑随着自己一起前去平叛,只不过李显并没有直接前去玄武门,而是去了中书省,只是下令从宫中抽调那一百名僧兵前去玄武门增援。
之前在政变之后,那一百名僧兵并未返回少林寺,而是一直默默的保护在李显的身边,并且抽调出一部分人来,帮助李显训练刚刚选拔出来的“千骑”将士,本来他们决定,等到李显迁回了长安,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就立刻返回,可是因为李显对他们很是念旧,一直没有答应让他们离开,这才导致直到现在还没有离去,不过这样反而为李显今天的平叛留下了一支强大的力量。
第416章 太子之变(三)
却说那百名僧兵和千骑将士奉命来到玄武门的时候,李多祚麾下的将士正在苦战,毕竟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纵然李多祚麾下的将士奋勇作战,可是形势却已然很不乐观。
这时候只听得沙吒忠义大声说道:“李大将军,你我皆是蕃将,在朝中虽然看起来地位显赫,实际上却并不受重用,这一点相信你也明白,既然如此,又何必为人卖命?如今太子殿下答应我们,只要此次举事成功,便会同意我们回归部族,从此之后我们自由自在发展,不受任何阻碍,拜大唐天子为天可汗,这样的事情想想都觉得很是激动啊。李大将军,你听我一句劝,不如投靠太子殿下吧,只要你投降,太子殿下不仅不会怪罪,反而会以开国元勋像对待,到时候你也像凌烟阁功臣一般,留名青史。”
李多祚闻言却是嘿嘿冷笑道:“沙吒将军,直到如今你竟然还不知道顺逆,嘿嘿,如今大唐物华天宝,都市之繁华,百姓之富庶远非尔等所能想象,相比于大唐来说,我们部族的子民简直就像是乞丐一般,如今我等好不容易有与大唐真正融合的机会,好不容易有机会成为真正的大唐百姓,这样千古难求的机会求都求不来,更何况是主动抛弃呢?我们部族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族人生活的更好,并不是非要团结在一起,与大唐官方搞对立,而历史也已经证明了,凡是故步自封,不求进取的民族,就算是强大如匈奴、突厥,最后也只能是灭亡一途,而主动追求向大汉靠拢之部族,却能传承百千万代,所以,依我说来,你最好还是放下武器,向陛下忏悔吧,这样非但你能活命,你的部族因此能够长远发展下去。”
沙吒忠义本来是要劝降李多祚,结果竟然反过来被李多祚劝降,不由得恼羞成怒,大声喝道:“既然你如此执迷不悟,那就休要怪我念故旧之情了,兄弟们,与我进攻,太子殿下说了,谁第一个进入玄武门,赏千金,封万户侯!”
这时候却见玄武门城楼上突然来了数十名僧人,这数十名僧人各自抓住从城头上顺下来的一根绳索,然后轻轻地来到城下,迅速的对那数千人组成的李重俊大军展开了屠杀。
这些僧人的目标很明确,直接就是李重俊麾下的那些大将们,沙吒忠义本来也算得上是大唐有数的勇将,可是在面对一个僧人的攻击时,竟然不出三合就被斩下了头颅,临死之际那一双眼睛还整得滚圆,看起来根本难以置信。
除此之外,李千里和独孤祎之等人也先后被杀,那些僧人动作之快简直令人难以想像,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局面就已经到了现在这一步了。
而李重俊则没有被杀,他被一名看起来年纪轻轻的僧人直接生擒。
这一幕更是令人震惊,因为李重俊自幼随名师苦学武艺,也算得上是一名有数的高手,可是在那名年轻僧人的攻击下竟然根本没有然和反抗的余地。
“我,我认识你,你曾经在我父皇身边出现过,你是悟能?”李重俊看到那名僧人的面孔有些熟悉,很快就想到了对方的身份,然后对着对方说道。
“哼,若你不谋反,你还是我大唐的储君,我们都是你的臣子,可是现在你只是一个反贼,就算是杀了你也都没有人会计较,不过你毕竟是陛下的长子,如若我就这么杀了你,恐怕陛下会无比的伤心。”
年轻僧人自然便是悟能,整个少林寺的武艺除了师傅智空之外的第一人,他像是抓小鸡一般轻易的擒下李重俊,轻轻说了几句,然后大声说道:“速速住手,放下武器投降!太子殿下之所以举兵谋反,乃是受了他人的蛊惑和胁迫,如今那些胁迫太子者已然伏诛,太子殿下也在吾掌握之中,尔等便是顽抗下去,也都没有了意义,若是不想被灭族的话,乖乖投降吧。”
剩余的将士们虽然不少,可是由于首领尽皆被擒杀,所以哪里还能有什么战斗力?在悟能的大喊下,更是没有什么战心了,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这时候李重俊却是闭目说道:“我知道你是父皇的莫逆之交,杀了我吧,这样也算是去了父皇的一份心病了。”
可这时突然从不远处传来一阵悦耳的声音:“哼,心病?你这小子可真是够想的,你何时成了你父皇的心病了?若真的是这样,你父皇犯得着立你为太子吗?直接立重福不就是了?”
李重俊一听那道声音,不由得浑身一震,然后苦笑道:“师傅,原来你也来了,嘿嘿,徒儿对不起你的苦心栽培,徒儿这就要去了,不过你方才说的可是真的?父皇从来没有把我当成麻烦?”
“你这小子,你父皇那么大的本事,连你祖母那样的人都能从容对付,能把你当成麻烦吗?你可是他的亲生儿子!”
能够被李重俊称为“师傅”,并且称呼李重俊为“小子”的,在这大唐也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昔日的大唐第一情报组织无间道的第一负责人、也就是现在的贤妃窦仙童。
李重俊听了窦仙童的话,却是将信将疑的说道:“既然如此,父皇为何要废掉我,立重福为太子?”
却见窦仙童冷笑道:“这样的流言你也相信?你随你父皇那么多年了,竟然还对他如此的不信任?真的难以相信,你这小子竟是他的儿子!还有,当初杨姐姐为了你忍辱负重了那么多年,就算是死都没有对你父皇抱怨一句,你却如此不成器,你说一说,你这么做,如何对得起你九泉之下的娘亲?”
“娘亲?师傅,你说你认识我娘亲?”李重俊虽然知道他的生母叫做杨氏,却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人,更不知道他的娘亲就是之前和他所在的周王府仅仅一墙之隔的那个女观主。
所以,李重俊听到这话,不由得激动了起来。
第417章 李重俊的悔恨
“嘿嘿,如何能够不认识?当年你母亲虽然没有嫁入王府,然而整个周王府没有见过她的却着实不多,其实你也见过她不少次,而且经常和她在一起,只不过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很少有谁能够知道她就是你的娘亲而已。”窦仙童来到李重俊身边缓缓叹息道。
“你,你是说我也见过她不少次?莫非是在我小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形成记忆?”李重俊闻言更是心中热切,对着窦仙童问道,虽然他知道自己犯了死罪,可是却也愿意在临死前多了解了解他那苦命的母亲。
“唉,你难道不记得,与周王府相邻的那座玉真观?那道观的观主当年是否多次带着你玩儿?”窦仙童叹了一口气,轻轻说道。
“啊?什么?你说,那观主就是我母亲?”李重俊闻言不由浑身一震,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
只见窦仙童苦笑着点头说道:“正是,我知道你主要是因为你母亲之事对你父皇心存怨气,可是你却如何知道你父皇的为难?其实你母亲和你父皇之所以有这么一段姻缘,也算得上是阴错阳差,当年她被指定为孝敬皇帝的太子妃,然而由于你那太后祖母存心破坏,便暗示她的外甥贺兰敏之前去破坏,那贺兰敏之心存歹意,将你母亲约至乡下,对你母亲下了发情的药物,然而坏事正要得逞之时,却被你父皇破坏,可是结果贺兰敏之虽然被赶走,你父皇却被药物发作的你母亲赶上,稀里糊涂之下成就了好事,你母已非完璧之身,便拒绝了孝敬皇帝的婚事,宣布出家,可是没想到却意外有了身孕,只是此事你父皇根本不知道,直到后来,因为你母亲的贴身侍女兰儿勇闯王府,将详情相告,你父皇才得知,然后便立刻决定将你母亲给安排到与周王府一墙之隔的玉真观,这道观也是你父皇出资直接修建的……”
“竟然还有这些事,可是既然我母亲有了我,我父皇为何不直接娶了她?”李重俊犹然感到难以理解,所以便开口问道。
却见窦仙童幽幽叹道:“你这孩子如何懂得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若是你父皇公开此事,便是在告诉武后,当初破坏她的阴谋的人,就是你父皇,这在你父皇羽翼未丰的时候,会为他带来灭顶之灾,这会导致他这些年来所庇护的许多人从此遭受生命的危险,包括我,婉儿妹妹,还有许多许多人,甚至你母亲本身也会被赐死,所以这事在当时根本就不可能。即便如此,皇后娘娘当初也都因为你母亲而陷入一场生死劫,若不是你父皇怒闯宫闱,将她救出来,可能皇后娘娘早就不在了。”
接下来窦仙童便把当年赵银月因为拒绝将杨玉舒的秘密告诉武后而差点死去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然后轻轻叹道:“皇后娘娘当年为了能够保住你母亲,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像这样的胸怀,你以为她会不利于你吗?她的父亲和兄弟贵为皇亲,可是现在每个人都没有实职,这便是皇后娘娘贤惠的体现啊,孩子,你到现在还不明白吗?你其实是被别人骗了,有些人无中生有的攻击你的父皇,目的只不过是利用你为他们夺取大权,你且想想,你父皇跟你亲还是他们跟你亲?最起码你父皇立你为大唐的继承人,不会害你,可是别人呢?你想想,当你将你父皇的大权夺走之后,那些人会如何对你?不是我说,他们一定会以你不敬君父为名废掉你,然后你的皇位也会被他们剥夺,甚至就算是你能保持一个傀儡皇帝的身份,就是对你莫大的优待了。”
李重俊闻言不由得浑身剧震,然而却仍然是一脸难以置信的说道:“不会吧?小姑怎么会是那种人?她可是对我一直都很好,就在我父皇做太子之前也是对我如此之好,她怎么能这样做呢?”
却见窦仙童嘿嘿冷笑道:“太平妹子在陛下举事之前对你确实是真心的,可现在不同了,她手中握有大全,又受到你那祖母的蛊惑,再加上她身边还有一批要吃饭的心腹,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如何能不发生改变?”
“那,我母亲究竟是如何死去的?是不是父皇为了保住他的地位而派人害死的?”李重俊终于忍不住将自己最关心的这个问题抛出来了,其实在他的心中,一切都可以忍,就是因为太平公主向他说出这个秘密,所以他才对李显表示出了露骨的恨意,然后决定举兵谋反。
只见窦仙童幽幽叹道:“这怎么可能?我可告诉你,孩子,当年害死你母亲之人,与你身边那位叫做独孤祎之的大将还有关系呢,那人叫做独孤若雪,乃是宫中的尚宫,你祖母的心腹,这人是独孤祎之的堂妹,当年奉了你祖母之命,调查你的母亲,想要通过你母亲诬陷你父皇谋反,以图将你父皇的势力连根拔起,你母亲坚贞不屈,这才自杀而死,此事你若不信,我可以找出相关人证。”
窦仙童说完之后,将手一拍,就见侍女将一个女子扶了过来。
李重俊只看了一眼,便认出那人来了,大声喊道:“兰姨,竟然是你,你,你还好吗?”
原来那人竟然就是他母亲身边的贴身侍女兰儿,从他一出生,就一直受到兰儿的悉心照顾,对他视如己出,可以说是李重俊除了父母最亲近的人,甚至在感情上,比他的父母还要亲近。只不过自从他母亲去世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却见兰儿眼神空洞,对着他哭道:“俊儿,你娘,你娘被独孤尚宫给抓走了,你,你快去救她啊,独孤尚宫是天后的人,这下子你母亲可能再也出不来了……”
“兰姨,兰姨,俊儿明白了,俊儿一切都明白了,可是这一切都太晚了,俊儿受到他人愚弄,真是纯的不能再蠢,俊儿对不起父皇,更对不起母后,母后,你且等一等俊儿,俊儿这就向你赔罪。”
李重俊流着泪,向着李显的方向跪倒在地上,拔出横刀,然后就向自己的喉管划去……
第418章 叛乱终平定
李重俊终于明白了一切,他知道大错铸成,一切都无法挽回,只能用死亡来表达自己的忏悔和惭愧。
可是就在这时,只见一只手掌迅速的赶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住了了他的手掌,然后反手夺过他手中的刀,随后便听得对方娇喝道:“你难道就这点出息?你母亲用生命所守候的你,就只知道用自杀来表达自己的悔恨?哼,你这小子,可真是出息啊。”
“那,那我该怎么办?师傅,你说我除了死之外,还能怎么办?我是一个不孝子,忤逆子,我竟然想着要谋杀自己的亲父亲,我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竟然想着要杀死对我恩重如山的皇后殿下,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我不死还能如何?”李重俊泪流满面,对着窦仙童大声说道。
却见窦仙童说道:“你还能做许多事,比如,你向你父皇揭露太平的阴谋,比如,你向你的祖母声讨,为你母亲报仇等等,虽然此事之后你不可能再做太子了,甚至连命都可能保不住,可是你就不能让自己死的有价值一些?”
“是,师傅,俊儿知道了,俊儿该怎么做了。”一个在蜜糖罐中长大的少年终于开始成熟起来,虽然他知道自己即将死去,可是却也并没有再犹豫什么,就像是窦仙童所说的那般,就算是死,也要死的有价值一些。
所以,李重俊对窦仙童说道:“师傅,把我带走吧,我要指证小姑谋反。”
李重俊见窦仙童点了点头,便随着窦仙童一起前往宫内走去。
李重俊随着窦仙童一直来到了中书省,却见那里早已是尸横遍野,他的父皇李显正满脸遗憾地站在那里,而对面站着的,却是他的小姑太平公主,只不过这时候太平公主身边只是寥寥数人,和原来所想象的千军万马的场景差距实在太大,而中书省的那些宰相们却都是一脸的坚决。
李重俊见状连忙来到李显身边,跪倒在地,然后痛心地说道:“父皇,孩儿来向你请罪,孩儿竟然串通小姑,以及八叔身边的亲信们进行谋反,罪大恶极,还请父皇问罪,赐孩儿一死……”
却见李显摆手说道:“俊儿,你说错了,你没有谋反,你小姑也没有,这一切都是你、你小姑和你八叔手下的那些官员们贪图富贵,所以瞒着你们阴谋造反,如今这些人都死了,你们只是被蒙蔽而已,并非主谋,当然,朕也不会饶过你们,问你们一个驭下不严之罪……”
李重俊闻言顿时一怔,他虽然年纪不大,可是却出生在帝王之家,自然明白李显这话实际上是在为他们开脱的,不由得心中感动。
可是没想到就在这时,只听的太平公主说道:“皇兄,你不要再说了,此事就是小妹一手策划的,小妹就是此事的主谋,甚至连八兄和俊儿也都是受到了小妹的蒙蔽,虽然七兄好意为小妹开脱,可是小妹却又哪里有这么厚的脸皮,承受你的这种恩惠?”
李显之前的确是在为他的弟妹和儿子开脱,他知道他的弟弟李旦性情懦弱,同时本人又很聪明,明白顺逆,根本不可能会产生谋反的思想,儿子跟自己其实只是误会,而太平公主虽然是整个事件的主谋,跟他的感情却是无比深厚,他实在不想自己在这世界上唯一的的妹妹因为此事而死去,可是没想到他的好意却没有得到回报,太平公主根本不领情,而且守着众宰相们直接承认这一切都是她做下的。
李显满脸痛苦的看了太平公主一眼,然后沉声说道:“小妹,你是我在这世界上最亲的人,之前我们兄妹五个,如果算上安定思姐姐的话,应该是六个,现在这六个已经死去了三个,只剩下了我们三个,若是我们不够亲的话,这世上我们还能跟谁亲?你还记得小时候我跟你讲过的《白雪公主》吗?我真的真的希望你永远像那个单纯善良的白雪公主一样,幸福快乐的生活,你和薛绍两个,就像是那里面的白雪公主和王子。”
却见太平公主一脸幽怨的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当初见薛绍遇难的时候,为何不去营救?兄长你当初能救得了上官庭芝,便救不了薛绍吗?我没有了王子的白雪公主,能过的幸福吗?”
李显闻言深深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你主要是因为这一点而对我心存怨气吧?可是你知不知道?我也不是神仙,一切哪能都做得如此周全?上官庭芝的事情,是我提前有了预料,做好了准备,而薛绍的事情,发生的太急太突然,我根本没有来得急做好准备,另外一点你也该知道,我当时的身份地位为人所忌,也没有自由身,其实你不知道,挖掘地道的事情虽然简单,可若不是我亲自指导,他们绝对挖不了那么准确。”
“呵呵,皇兄你不用再说了,我相信你,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我胡闹,害得你兄弟不睦,父子不和,这一切都是我的罪过,我只能用一死来向你赎罪了。你之前说希望我像白雪公主一般,这其实也只能是个希望,因为没有公主不食人间烟火,凡是人都有欲望,就算是不为了自己,我也要为了麾下那帮人着想,他们舍去了一切,将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我如果不为他们搏一把,哪里对得住他们的期望?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纵然你权力通天,不也是也有自己左右不了的事情吗?”
太平公主苦涩的一笑,然后说道:“多谢兄长给了小妹一个美好的童年,也多谢兄长能够给小妹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只不过兄长这份恩情,小妹只好来世再报了,其实自从薛绍死了之后,小妹这颗心就已经死了,七兄,这一起谋反,无论是太子还是八兄麾下的这些文武官员,都是小妹联系的,所以小妹才是此事的主谋,希望七兄处死小妹这个始作俑者,对于太子和八兄,尽量给他们一个宽容吧,尤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