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昨日杨林来家中,威逼利诱一番,张昭恨得牙痒痒的,但是却无能为力,正如杨林所说,张昭已然掉入对方所设之陷阱,全家老小的性命系于一身,他不能在杨林面前说半个不字。

仁公主招张昭议政,在别的臣工看来,仁公主大仁大义,但是只有张昭心里很清楚,仁公主之所以让自己来,是为了让自己在群臣面前树立表率。

到了朝堂,张昭见东吴群臣差不多都聚集于此,顾雍、诸葛瑾、步骘、严峻、程秉、薛综……除了军中的将领未至之外,在此聚集的,都是东吴重臣。

“子纲,你也来了?”

在群臣中,张昭发现了一位许久不见之人,正是自己的同宗张纮,张纮身体抱恙,已在家中休养数月之久,不想今日,连张纮都上朝来了。

张纮向张昭恭敬说道:“子布,出了这么大的事,我怎能在家中安稳休养?老臣自知命不久矣,若江东根基不稳,老臣又怎能死得瞑目?”

张昭心中叹道,张纮既然出现于此,便定是支持仁公主成为东吴主公的,对方连张纮这样的老臣都能请到,实在是了不得!

当然,在群臣中,张昭也见到了杨林的身影,不过杨林颇为规矩,只是立在了队伍的最后,不过张昭知道,这小子一肚子的坏水,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来到队伍的前列。

臣工们各就各位,仁公主这才姗姗来迟,众臣对仁公主见礼,仁公主也点头回应。

仁公主信步而入,却并没有坐在位于正中的主公之位上,只是坐于旁边,不过即便如此,群臣们还是以仁公主马首是瞻。

“诸位皆是东吴重臣,仁此次招大家来,是为了商量出一个办法,兄长身死,东吴不可一日无主,东吴之主,究竟何人能够担任,还请列位臣工们给出一个说法的好。”

果然正如张昭所料,仁公主招大家来,就是为了东吴新主的问题,虽名义上是让大家商议,但是张昭心中很清楚,仁公主早已有十足把握。

张昭环顾左右,想知道群臣中,究竟是谁来说第一句话,说第一句话之人,定然是被仁公主所收买之人,此人会是谁呢?

难道是杨林?张昭将眼神瞧向了杨林的方向,但杨林却一动不动,他今次竟不打算发言。

“老臣有话说!”

一人出列,向仁公主作揖。

张昭正眼一看,此人竟是老臣张纮,这令张昭觉得不可思议,这老家伙怎可如此没有气节?

张纮在众臣的注视下,缓缓说道:“公主殿下,江东之基业,始于文台公,后由孙将军开疆拓土,再交到主公身上,主公兢兢业业,任用贤能,东吴才有今日之势,原本以为主公春秋鼎盛,还能使东吴更为繁荣,却不想主公却遇刺身亡,实天亡我东吴!

信任主公的人选,断然不可草率决定,此时正是我东吴生死存亡之刻,定要挑选出一位德才兼备的主公,才能稳定民心,使我东吴乱世称雄!”

张昭白了张昭一眼,这老家伙,说了这么多,全都是废话!

张纮可不顾张昭的目光,继续说道:“当年孙将军遇刺,自知不久于人世,特于榻前拜托东吴重臣,好生辅佐主公,主公虽武力上不及孙将军,但雄才伟略,犹在孙将军之上,可主公膝下无子,如若效仿孙将军之举,但主公的几位兄弟,却也只是资质平平,断然不能委以重任!”

仁公主插嘴道:“张大人,照你这么说,我江东孙氏,已没了继任主公之位的人选了?”

张纮顿了一顿,回答道:“公主殿下,事实并非如此!依老臣所见,现正逢乱世,乱世之中,当以基业为重,以规矩为轻,但凡成大事者,不拘于小节,不行于常理,只为东吴百姓计!公主殿下,在江东孙氏之中,无人的才干能胜得过你,还请殿下勉为其难,接任主公之位!”

张纮终于道出了他的想法,在场的众臣中,有的早知道张纮会如此说,因此并不惊讶,而有的则不知道,尽皆瞠目结舌。

仁公主却显得异常平静,道:“张大人太抬举我了,我只是一届女流之辈,且不久之后将要嫁于曹操,此时此刻,怎能担当东吴主公之位?还请张大人另行推选贤能为好!”

张纮反驳道:“公主殿下切勿过谦,刚才所说,并非老臣一家之言,而是东吴千万百姓之意,老臣是替东吴百姓恳求公主殿下,为百姓着想,勉为其难,出任主公之位!至于殿下所说,自己将要嫁于曹操一事,请休要再提!若主公在,公主殿下嫁于曹操,曹操说不定会看在殿下的面子上,免于对江东用兵,但主公身死,此时若公主殿下再嫁过去,只怕是羊入虎口,曹操在纳了殿下之后,只会落井下石,将整个江东蚕食吞没!”

顾雍也高声嚷道:“公主殿下,此时此刻,你怎可再嫁曹操?曹操狼子野心,从不守半点信用,像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殿下委身下嫁?”

顾雍并非支持张纮所言,他只是憎恨曹操,但凡朝臣们提及曹操,顾雍都会大骂一场!

张昭一言不发,只是细心观察,朝臣中,除了张纮的立场清楚之外,其余朝臣,多数处于中立,他们并不支持由仁公主接任主公之位,不过,他们也没有反对。

此时诸葛瑾出列,张昭知道,诸葛瑾一开始就是支持仁公主上位的,只不过,他的支持只是在私底下,若是没有张纮的前言,只怕诸葛瑾不会坦然出列的。

诸葛瑾道:“公主殿下,请听微臣几句!微臣也曾为主公之位焦心,江东基业来之不易,当务之急,是如何守住基业,而并非怀着成见,反对女子上位!纵观东吴孙氏,只有仁公主的才干能胜任主公之位,还请公主殿下不要推脱的好。”

诸葛瑾所说,全是自己的肺腑之言,仁公主听后,陷入沉默之中,她下意识的看了一眼稍远位置的杨林,杨林也注意到仁公主的眼光了,摸了摸鼻子以示回应。

杨林摸鼻子,说明时机未到,仁公主也只有在与杨林的四目相对中,才能够平静下来……

第四十二章新主

仁公主道:“诸位臣工,仁感谢各位的一片好意,但仁只是女流之辈,平日里虽喜舞刀弄枪,但终生夙愿,也只是嫁人生子,并非称雄于诸侯,因此,还请诸位臣工另择贤能!”

这一次,仁公主断然的拒绝成为东吴新主,于是朝臣们议论纷纷,究竟何人才能成为东吴的下一任主公?

步骘喜好游历,才回柴桑不久,道:“天下之大,也并非所有的地方皆是男子当权,微臣游历汉南,见到一些村落都以女子为尊,子随女姓,男子蒙面示人。”

严峻却道:“可是蛮人毕竟不是汉人,汉人自然是以汉人的方式来治国。”

摇摆不定的薛综道:“若仁公主拒绝执掌东吴,那外姓之人中,能接掌主公之位的,只怕只有周将军了!”

此言一出,朝堂更加沸腾。

多数臣工指责薛综,说他数典忘祖,承蒙江东孙氏大恩,却不知回报,反倒让东吴之主异姓,实不应该。

当然,也有少数支持薛综说法的,却不敢为薛综争辩。

眼见朝堂越来越乱,仁公主便叫停了众臣。

“列位臣工,大家同为东吴重臣,可别为言论不一而伤了和气,今日之议,若是没有结果,大可改天再议。”

众臣们在仁公主的劝说下,渐渐恢复了平静,不过主公之位,却依旧悬而未决。

仁公主将目光转向了张昭的方向,问道:“长史大人,从一开始,你就少有言语,你是众臣之首,还请你为江东计谋!”

既然仁公主已经指名道姓了,张昭哪里能缄口不言,他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出列。

张昭向仁公主行礼,随后道:“公主殿下,老臣待罪之身,原本不应妄议政事的,但是殿下心慈仁厚,不计老臣的嫌疑,还老臣自由之身,老臣感激涕零。”

众臣都知道,张昭几天前被怀疑是刺杀主公的幕后指使,但仁公主却开恩,还张昭清白,不仅如此,并没有贬张昭的官,还命张昭上堂议事。

张昭之所以在朝堂上一言不发,臣工们认为他不方便言说,因此并不奇怪。

“几日前,子瑜曾拜访过寒舍,老臣与他谈及东吴下任主公人选之时,子瑜曾向老臣推荐仁公主殿下,但是老臣一口回绝,认为女子不足以委以重任!后老臣洗脱嫌疑,便出外查探民情,才知道当今东吴之势,实则非常玄妙!”

众臣默默听着,却不知张昭所言何事,怎么东吴长史大人说话,突然间变得条理不分的?

不过张昭却自顾自的说道:“老臣来到柴桑城中,却不想被人认出,数十位百姓将老臣团团围住,并为老臣送上‘万民书’,百姓们口口声声说,当今东吴,唯有仁公主可救,若仁公主不当东吴的主公,只怕东吴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诸葛瑾奇道:“长史大人,今主公虽遇刺身亡,但消息尚未公布出去,这些百姓们是怎么知道东吴会易主,还送上万民书的?”

张昭道:“子瑜说得甚是,这也正是老臣奇怪之处,这万民书,定然是在主公遇刺之前就在绸缪,百姓们是定然不会知道主公会死的,也便是说,此正是民意所向。”

张昭所说之话虽然牵强,但也多少说得过去,于是张昭又道:“万民书只是其一,老臣还听说了两件更玄乎之事,有人称,从河中捞起来一块先秦的石碑,在石碑上,竟写着‘女主生,东吴旺’的字样;另一件事,便是从数十头牛的肚子里,掏出来写着同样字迹的绢帛,这些绢帛上,全都写着一个‘仁’字!”

众人越听越奇,有人便问张昭:“长史大人,你说得如此玄乎离奇,这几件事,你有证据吗?”

张昭道:“石碑和绢帛之事,老臣实在不知真假,只是这‘万民书’是老臣亲自收下的,如若列位臣工有异议,倒是可以一观!”

说着,张昭就将万民书拿了出来,在众臣面前展开,只见这万民书上,密密麻麻的写着数千个名字,这些名字,自然就是东吴渴求仁公主成为下任主公的百姓写上去的。

在臣工们看了万民书后,张昭便向仁公主恭敬道:“公主殿下,此是天意,老臣虽不赞同女主当权,但天意难违,老臣唯一能做的,就是向殿下传达天意,还请公主殿下以大局为重,暂代主公之位,保我江东基业,保我江东百姓!”

说着,张昭便向着仁公主跪了下去!

张昭乃众臣之首,他既然跪下去了,臣工们便跟着张昭一起跪了下去,杨林也有样学样,跪在队伍的末端。

“请公主殿下勉为其难,暂代主公之位,保我江东基业,保我江东百姓!”

众臣异口同声,声势浩大。

仁公主见状,也有些慌乱了,忙道:“列位臣工怎可如此,仁何德何能?”

仁公主像扶臣工们起来,但是臣工们死跪在地上,任由仁公主如何扶,他们就是不起来。

张昭道:“臣等恳请公主殿下以大局为重,如若公主殿下不答应担任主公之位,臣等就长跪不起!”

张昭说得真切,而列位臣工和张昭的想法一致。

之前众臣听了张纮之言,还稍有疑虑,不过在张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之后,众臣再也没有疑虑,仁公主既然得到了两位老臣的支持,她就能够坐稳东吴主公之位。

仁公主见没有办法改变众人的心意,便又朝着杨林看了一眼,杨林也心领神会,对仁公主眨眼示意。

杨林此举正是表明,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仁公主后退一步,说道:“既然列位臣工如此抬爱,仁就不再谦让,暂代东吴主公之位,还请列位臣工继续为东吴出力,保我东吴万世不拔之基!列位臣工,请起吧!”

“谢主公!”

既然仁公主已经答应了担任东吴的主公,臣工们也不再久跪,便齐齐的站了起来。

经过了两个多时辰的朝堂议政,悬而未决的东吴主公人选,终于有了结果,孙仁公主成为了汉末乱世中唯一的一位女性掌权者。

这也正是杨林和仁公主密谋已久之事,不过在促成这件事的时候,杨林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第四十三章坦言

议政已毕,在张纮和张昭两位老臣的支持下,臣工们认同了孙仁公主成为东吴新任主公的决议。

臣工们告辞,杨林也并没有留下,而是随着众臣离开了朝堂。

在朝堂外,张纮正等着杨林,杨林心领神会,便随着张纮来到了一处僻静地点,周围并无旁人打扰。

张纮这才开口道:“杨兄弟,老臣对你和仁公主,已经竭尽所能,今日仁公主当上了东吴的主公,但这只是开始而已,主公之位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东吴日后的气数,你与仁公主何去何从,就要看你们自己了!”

“还请张大人放心,不才一定尽心辅佐公主殿下,力保江东基业!”

杨林在张纮面前,显得格外的谦卑,这自然是因为张纮的资历在东吴诸臣中最老,也因为杨林曾在张纮面前袒露心声。

张纮虽是老臣,但长久患病,是以一直在家中休养,而杨林在孙权死后,便找到了张纮。

杨林对张纮谈及仁公主担任东吴主公一事,张纮却说道:“杨兄弟,并非老臣不愿帮忙,只是这女子成为主公之事,只怕难以服众,虽老臣是看着仁公主长大的,对她甚是喜爱,但仁公主当主公之事,老臣并不赞同。”

虽张纮心意已决,杨林却有后招,他径直坦白了自己和仁公主之间的私情,道:“张大人,不才与仁公主情同意和,已行人伦之事,此事若是暴露出去,只怕不才和仁公主皆会丧命!”

张纮对仁公主的喜爱有加,杨林便看准了这一点,以自己和仁公主之间的私情相告,迫使张纮转变心意。

仁公主尚未出嫁,便和杨林行苟且之事,碍于礼教,若是真传扬出去,杨林和仁公主都不会有好下场,但是如果仁公主成为东吴的主公,是非评判掌握在她自己的手中,又有谁敢去指责仁公主和他人私通呢?

迫于无奈,张纮答应力保仁公主为东吴之主,而杨林对张纮也恭敬非常,因为张纮是出于对仁公主的喜爱,才站在自己和仁公主这一边的。

见杨林态度谦恭,张纮也并无他话,只是说道:“杨兄弟,老臣旧病难医,只怕活不了多久了,东吴之事,还劳烦你多多操劳,你果敢有谋,老臣不会看走眼,有你尽心辅佐仁公主,东吴立于乱世之中!”

说完之后,张纮重重的咳嗽了两声,杨林精通医理,知道张纮已病入膏肓,虽对这位老者非常恭敬,但杨林自知医不好他,于是也无话可说。

张纮和杨林并没有聊几句,两人就各走各路,杨林在行宫中绕了一个圈,在环视左右,并无人跟踪之后,才来到木下宫中。

这里正是仁公主的寝宫,仁公主在议政结束之后,就一直等着杨林的到来。

杨林径直而入,仁公主端坐榻前。

见杨林来了,仁公主面有喜色,道:“杨林,你可算来了,我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

杨林道:“公主殿下哪里的话,不才对公主甚是想念,怎会不来的?”

两人之间,早有情愫,只是仁公主待嫁之身,所以颇为克制。

但行刺孙权之事成功之后,仁公主心神不宁,急需安慰,见到杨林,便再也按捺不住,杨林也顺水推舟,和仁公主苟合。

只是至那之后,仁公主逐渐发现,自己竟然离不开杨林了,每日如果不能见杨林一面,就食不知味,夜不能寝,只有见到了杨林,仁公主才会安心。

杨林也每日前来拜访,与仁公主亲亲我我,至于木下宫里的婢女们,对于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虽然两人如胶似漆,但摆在两人面前的,仍有一件大事需要做,那就是如何收买人心,助仁公主登上主公之位。

两人尽力筹谋,杨林左右斡旋,最终在江东二张的支持下,仁公主成功登位,仁公主悬在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平和。

仁公主知道,若是没有杨林的帮助,只怕自己早已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了,杨林正是带给她平和心情的首席功臣。

“杨林,我做到了!现在,我终于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了!”

仁公主兴奋得像一名小姑娘,在杨林的面前,她不用摆公主或是主公的架子,在杨林面前,仁公主才能够敞开心扉来说话。

而杨林也没有拘礼,他的身子靠得仁公主很近,能够清楚的听到仁公主的呼吸声。

“公主殿下,不才很早以前就说过的,你的才干不亚于兄长,东吴定能在你的治理下,迎来空前的繁荣!”

杨林颂扬着仁公主,不过仁公主早已不再听他的话,只见仁公主的脑袋,已经悄然的放在了杨林的肩头上。

“杨林,谢谢你。”

仁公主对杨林袒露心意,自己能够有今天,都是杨林带给自己的,这句“谢谢”仁公主一直拖到今日才说。

“有你在真好,若是没有你的话,我不知自己会变得如何,但是有你在我身边,我就能安心,有你在我的身边,我就不怕天底下任何的人!”

说着,仁公主的双手,就环上了杨林的脖子。

一旦习惯了某种感觉,女人就会拼命的想要,而仁公主也是女人,自然也逃不过这一点。

在和杨林行苟且之事的时候,仁公主能够感觉到非同一般的满足,而这种感觉,竟将她心中对于兄长的愧疚之意,以及那种空虚之情一扫而空,因此,仁公主对于杨林给她的感觉分外的怀念。

于是,仁公主迫不及待的和杨林肌肤相亲,而杨林也遂了仁公主的愿,当仁公主的脖子环上自己的时候,他的头微微一低,便吻上了仁公主的香唇。

孤男寡女,如**一般,此时的仁公主和杨林,都已是满身通红。

仁公主已然没了理性,这倒是情理之中,但一向理智的杨林,却也头脑昏沉,这是他来到东吴之后,首次停止了思考。

杨林的脑中一片空白,这一次,他并非是被大脑所左右,而是被自己的本能所左右,事实上连杨林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有时候竟然会如此的放肆……

第四十四章讯息

既然仁公主已然继任了主公之位,那么孙权之死一事,便没有必要再瞒着东吴百姓了,于是仁公主便让人将孙权的死讯放了出去,说孙权在行宫中遇刺身亡,东吴的新主公,由孙权的胞妹孙仁接任。

讯息一处,整个东吴都震惊了!

柴桑的百姓们早已知道行宫内出事了,但是却不知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事,东吴主公孙权竟然遇刺而亡,这贼人的本事也太大了吧!!

不过在仁公主命人贴出来的公告中,却对于凶手一事,只字未提,只是说会尽力的追查凶手。

孙权勤政爱民,是难得的好主公,柴桑城乃至于整个东吴的百姓,都自发的悼念孙权,柴桑城全城哀嚎,仁公主将孙权的灵柩停放在行宫之内,自己亲自披麻戴孝。

吴夫人闻讯,立即带着家人从曲阿赶了过来,虽然仁公主接任主公一事颇为奇怪,但是吴夫人哪里顾得了这些,丧子之痛,使她无所适从。

随着吴夫人一同来的,也有孙权的另两位弟弟,孙匡和孙朗,孙匡体弱多病,从模样上来看,只怕活不了多久了,而孙朗则对仁公主接任主公一事,没有任何异议。

仁公主向吴夫人禀报道:“娘亲,兄长新死,但江东基业不可就此废掉,臣工们经再三思量,推仁为新任主公,仁虽竭力推脱,但实在拗不过去,只好同意了暂代主公之位,仁只求好好操办兄长身后事,并找到真凶,待这两件事做完之后,仁自会放下主公之位,到时候还请娘亲另择贤能。”

仁公主以退为进的说辞,自然也是杨林教给她的,吴夫人在听了仁公主的禀告之后说道:“既然臣工们推你为主,你便不用再推辞,历朝历代虽无女子主天下之事,但适逢乱世,当不拘小节,仁,你的才能,娘亲也看在眼里,你定能如兄长一样,将东吴继续繁荣!”

正如杨林所料,孙权死后,吴夫人已然乱了方寸,说话自然以亲情为重,仁公主继任主公之位,吴夫人也不会说三道四的。

当然,杨林有恃无恐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柴桑城的护卫军,已经完全掌控在了仁公主的手中,王宝作为护卫军统帅,对杨林和仁公主忠心耿耿。

既然家中之事已然无碍了,仁公主便等着孙权的守丧之日结束,到时候,她就能够完全接掌东吴主公之位了……

另一方面,孙权的死讯,也传到了群雄的耳中,荆州刘表离东吴最近,很快就送来了书函,书函上为孙权之死感到哀痛,也祝愿仁公主这位新主。

当然,最令东吴忧心的,并非是刘表的态度,而是江对岸曹操的态度,因为仁公主原本是要嫁给曹操的,但是她却当了东吴的主公,身为东吴的主公,又怎么可能下嫁曹操,谁也不知道曹操在知道了此事之后,会对东吴做些什么。

“这可是大事!倘若曹公不满仁公主接任东吴主公,只怕会立即兴兵来犯,到了那时候,我东吴拿什么去抵挡曹操的雄兵,仁公主的主公之位坐不了几天,就会丢了!”

摘星楼上,东吴舆论会核心成员济济一堂,正商量着接下来之事。

为了舆论会,吴湘可以说是操透了心,协助仁公主弑君夺位,这可是九死一生之事,吴湘差点焦虑而死,所幸的是,弑君成功了,而仁公主也顺利当上了东吴的主公。

但是,即便如此,吴湘却开始担心其它的事情了,因为东吴只能算是天下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