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达菲利亚赶到美因河战区之后,沙恩霍斯特的心中是有一些苦闷的,毕竟不管怎么说,沙恩霍斯特在达菲利亚到来之后失去了自己独挡一面的权利,而现在达菲利亚命令沙恩霍斯特前往奥博豪森自然也是赋予了他在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利。
四万巴伐利亚军队在达菲利亚看来并不是一个多大的威胁,甚至只要给达菲利亚两个师团的普鲁士军队,达菲利亚便有信心能够击败巴伐利亚军队。
但是击败和围歼是两码子事情,击败巴伐利亚军队固然让人值得庆幸,但是一旦巴伐利亚军队大部能够逃出慕尼黑,那么无疑将会给普鲁士军队下一步的计划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这是达菲利亚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达菲利亚觉得最好还是能够将伊坦思所率领的四万巴伐利亚军队给围歼。
但是围歼的难度比击败的难度要高上不止一筹,伊坦思所部有四万人,这四万人可不是四万只鸭子,全歼四万人的难度可比全歼四万只鸭子的难度要高得多。
第五百五十八章三大恨
1791年十一月,伊坦思率领三万巴伐利亚军队北上,在他们的前路上还有一万巴伐利亚军队在等待着伊坦思过去之后进行会合,而与此同时,三万余普英联军也开始忙着在纽因堡一线构筑工事。
巴伐利亚并不像俄罗斯,巴伐利亚的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温暖适宜的气候加上肥沃的土地使得巴伐利亚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一个大粮仓。攻占了巴伐利亚北部大片疆域的达菲利亚此刻根本不用为后勤区操心,甚至收益于伊坦思的决心。达菲利亚在击败那些巴伐利亚军队的同时还缴获了足够三万余联军用上不短时间的弹药辎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不少人向达菲利亚建议,既然不用为后勤物资发愁,那么普鲁士军队干嘛不直接南下迎击巴伐利亚军队,要知道普鲁士军队的强项便是进攻。
面对这些建议,达菲利亚都是笑了笑便否决了。虽然普鲁士在巴伐利亚境内拥有不俗的势力,但是这些势力并不能影响大部分巴伐利亚人的态度,从整个巴伐利亚来说,大部分人支持的还是伊坦思,因为伊坦思不仅有着大义上的名分,同时就行动来说,普鲁士已经成为了不少巴伐利亚人眼中的侵略者。
纽因堡毕竟已经被联军攻下了一段时间,对于这里的地形以及环境,普鲁士人都做出了充分的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不能利用天时地利击败巴伐利亚人,起码也不会被巴伐利亚人利用天时地利来击败自己。
而一旦南下的话,那么联军的的战场便不可能是纽伦堡。战役将有可能在联军南下的每条道路上发生,而且南下的话,天时地利便不会站在普鲁士人一方。
尽管达菲利亚认为,即便伊坦思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但是想要彻底击败联军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战场的事情从来都不是百分之百的,而且伊坦思不能彻底的击败联军,但是一旦联军在与巴伐利亚的战役中受到重创的话。那么即便取得了巴伐利亚战役的胜利,从大局来说,达菲利亚依旧还是败了。
普鲁士面前的困境谁都知道。在这样的时刻,每一个将领都恨不得将手上的士兵,一个当成两个来用。而一旦受到了重大的损失,不提伤亡的数字会让人心疼。光光是指望勃兰登堡调配过来的补充兵能够恢复到战前的规模便足以耗尽人的耐心。
从普奥战争到现在。毫不客气的说,普鲁士的补充兵已经远远没有之前的那样迅速了。在美因河损失了两个半的师团,在波西米亚一线,几乎每天都有着成百上千的士兵伤亡,这样的消耗程度甚至一度超过了军事部的预期。
所以眼下给达菲利亚的目标便是如何能够在控制联军最小伤亡的情况下击败巴伐利亚军队乃至是全歼巴伐利亚军队!
。。。。。。。。。。。。。。。。。。。。。。。。。。。。。。
当图哈大公在波西米亚一线战事失利的消息传回维也纳的时候,几乎整个维也纳都轰动了,没有人想到在拥有了巨大的兵力优势之后,图哈大公依旧没有在普鲁士人手中讨得便宜。一时之间又有不少奥地利人对这场战争的前景看衰了。
但是奥地利上层却不这样认为,图哈大公虽然对布拉特纳一线的进攻失败了。但是战场的整个局势并没有因此而改变,甚至等到三万匈牙利军队调配上去之后,奥地利军队将会重新在波西米亚一线掌握主动权。
不过这个消息也确实让利奥波德二世气的够呛,这位皇帝没有想过拥有了兵力优势之后的图哈居然依旧没有彻底的击败对面的普鲁士人,甚至自己还吃了一个大亏。
眼下图哈的求援文件正摆在利奥波德二世的办公桌之上,皇帝很想不理睬这位大公的文件,甚至皇帝心中诞生了换帅的冲动,但是最终理智还是战胜了冲动。不光是皇帝,现在整个奥地利都知道,波西米亚一线的战斗寄托了整个奥地利的国运,而作为目前奥地利硕果仅存的名将,图哈的肩膀上背负了整个帝国的兴衰。
图哈的能力和经验在此刻的奥地利军队之中已经绝对是首屈一指,如果说此刻换帅的话,一个是皇帝陛下心中没有一个能够抵得上图哈大公能力的将领,另一个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特别是眼下,普奥双方正是杀的如火如荼的时候。
“增兵,他要多少就给他多少!告诉图哈,我要得只有一个那就是胜利,为此哪怕就是将哈布斯堡家族的男人全都送上战场我都在所不惜!考尼茨,维也纳能够挤出来多少军队?”
“陛下,抛去那些刚刚征召而来还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眼下维也纳能够动用的军队约有一万余人!”
听到考尼茨的回答,利奥波德二世的眉头皱了一皱,在这种十数万人会战的级别当中,一万人的军队固然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但是在利奥波德二世看来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谁都知道眼下奥地利唯一能够支撑甚至是扭转战局的便是在波西米亚一线,奥属波兰已经全部丢失,而在摩拉维亚,五个普鲁士师团则在日夜不停的展开猛攻,即便是维也纳已经对摩拉维亚一线进行了多次增援,但是那里的局势依然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情况下,波西米亚一线便成为了最后也是唯一的希望,要么就是奥地利人击败德绍军团打开通往萨克森的大门,要么就是图哈所部被普鲁士人击败,普鲁士人打开通往维也纳的康庄大道。
除了这两个选择之外,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没有第三个选择。
“考尼茨,你没有听清我刚刚说清楚的话,我已经说了,是维也纳能够挤出来多少的军队,而不是维也纳有多少能够上战场的军队!”
利奥波德二世的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奥地利大臣都意识到他们的这位皇帝看来是准备在波西米亚和普鲁士人一绝生死了!
“陛下,维也纳必须要留下足够防御的军队啊!这里是帝国的首都,我们必须要最大限度的保证维也纳和陛下您的安全!”
听到考尼茨这么说,在场的所有奥地利大臣都纷纷开口跟从起来,但是听了这些大臣的话,利奥波德二世脸上的怒气更盛了。
“你们这帮人,在争权夺利的时候不是非常精明的嘛!怎么一到了大事上面都变得这么糊涂起来!维也纳的确是帝国的中心,但是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并不是一个维也纳而是整个奥地利和所有的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
波西米亚的战斗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战斗而是关乎到帝国的生死!一旦图哈所部的被普鲁士人所击溃,即便维也纳驻守再多的军队又能有什么用!
朕生平有三大恨,一是朕前些年率部在战斗中失败以致与普鲁士军队居然兵临维也纳城下,这是帝国自击败奥斯曼人之后前所未有的耻辱!
二是在为了帝国的稳定,朕居然委屈自己心爱的女儿下嫁给了那个普鲁士的野蛮君主!
三是未能阻止普鲁士人攻克法兰克福,以至于历代先皇的加冕地法兰克福落入了普鲁士人手中,甚至在普鲁士人的扶持下,法兰克福的那个伪帝国议会居然选举了那个科隆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叛徒作为伪皇!
这三大恨日夜折磨着朕的内心,若不能一洗耻辱,朕有何面目去见哈布斯堡家族的历代先祖,朕又有何面目来统领帝国的千万黎民苍生!
若非朕自知不是一个将帅之才,朕早已亲率大军赶赴战场,恨不得亲手将心中三大恨一一抚平!所以各位无需多言,朕已下定决心,维也纳除了留下足以维持治安所需的兵力之外,其余的所有军队,不必管有没有经受过战斗训练,统统给我增援到图哈大公的麾下去!”
利奥波德二世说的斩钉截铁,甚至在场的所有的大臣们在利奥波德二世的一番话说完之后,都有些愣住了,而在这时考尼茨悄悄的靠近利奥波德二世身边轻声说道:
“陛下,一旦真的这么去做了,那么图哈大公的麾下便云集了几乎整个帝国现阶段可以调用的所有兵力,维也纳也没有了一战之力。臣恐怕一旦图哈大公心中产生什么想法的话,那么奥地利便真的堪忧了”
“考尼茨,你糊涂!图哈大公为朕镇守边关十数年,其麾下七万大军兵精将勇,但是你可曾看到图哈有过异样的心思。既然朕已经将帝国的命运交到图哈的手中,那么便说明朕信任他,或者说日后真的出现什么后果的话,那也是上帝要亡我奥地利!”
利奥波德二世说完之后看到考尼茨还要再劝,便挥了挥手打断了考尼茨的,然后说道:
“你只需要告诉我,在我说的前提下,维也纳能够抽调多少军队?”
“陛下,维也纳能够抽调两万五千人的军队!”
“很好,将这两万五千人全部增援到图哈大公麾下,即刻传令,命令军队明天就出兵!”
第五百五十九章终将不朽
此刻,利奥波德二世的心中简直是一刻也不愿意再等了。他对波西米亚一线的战事势在必得,而利奥波德二世如此,普鲁士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达菲利亚将自己接下来的行动计划传达到勃兰登堡的时候,威廉便知道自己也是不能再等了。
按照常理来说,普鲁士的军事部应该否决达菲利亚的提议,毕竟眼下最为关键的地方乃是波西米亚,在这样的时候,达菲利亚居然提出率领联军主力进攻巴伐利亚,简直就是舍大求小。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巴伐利亚是普鲁士的威胁,尽管现在的巴伐利亚羽翼未丰,但是巴伐利亚已经表明了他们将要和普鲁士对抗到底的态度。巴伐利亚的实力并不弱小,甚至在整个神圣罗马帝国内部排的上第三名,如果不是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刻意压制的话,巴伐利亚也远远不会像现在这样看起来非常不经打。
要知道在几十年前的时候,一个巴伐利亚可是拥有近十万军队的强大武装。
波西米亚一线的确是关乎到普鲁士的国运,但是巴伐利亚也确实不容忽视,不然一旦给与伊坦思足够的时间的话,那么即便普鲁士在波西米亚一线击败了奥地利军队,到时候面对已经完全整备起来的巴伐利亚军队,普鲁士人也是要吃亏的。
两权相害取其轻,在这样的思考下,与其等到巴伐利亚成长之后再付出极大的代价消灭它还不如趁着巴伐利亚羽翼未丰之时先下手为强!
在这样的思考之下,威廉同意了达菲利亚的提议。
但是这样一来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普鲁士无法改变目前在波西米亚一线的弱势。
原本按照军事部的计划,在达菲利亚和小斐迪南结束了各自的战事之后,分别从东西两个防线向着波西米亚一线的奥地利人发动进攻。到时候面对高达十四个普鲁士师团的军队,奥地利人便彻底的落入了下风。
而现在,尽管达菲利亚完美的完成了美因河地区的攻略,但是小斐迪南却是被奥地利人给死死的拖住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西里西亚的五个普鲁士师团根本没有抽调的余地。
而达菲利亚关于巴伐利亚的行动也得到了威廉的批准,这样一来便意味着德绍几乎不可能得到大量的援军。而德绍的麾下在第二十师团赶到之后也只有六个师团而已,即便是等到沙恩霍斯特的第三师团抵达之后,德绍麾下也仅有七个师团。
七个师团看起来很多。兵力甚至达到了近九万人,但是在之前塞德利采的攻坚战之中,尼奇劳的第九师团基本上已经被打残,而第三师团还没有运动到位。再加上各个师团所承受的损失。目前德绍麾下的总兵力也就五万人左右。
而在德绍的对面却是拥有着雄厚兵力的奥地利军队,现在的威廉还不知道在布拉特纳德绍已经对图哈取得了一次胜利,不过即便威廉知道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波动,因为即便是损失了两万人,图哈麾下依旧拥有着七万人的雄厚兵力。
同时威廉也收到了一份情报,这份情报正是匈牙利已经完成了三万军队的征召,而这三万人的目的地正是波西米亚一线。
这意味着最迟到十二月上旬,图哈所部的兵力将恢复到十万人的规模。而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德绍所部即便是想要恢复各个部队的编制都需要到十二月底才能完成。
基于这样的情况。威廉再次向政府和军事部提出御驾亲征的想法,而这一次威廉所遇到的阻力并没有上一次的那么强烈。
能够跻身于一国高层的都不是什么蠢笨之人,固然大家都知道普鲁士军队战斗力出众,德绍也是一流的将领,但是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差异,说不担心都是假的。而能够改变目前局势的最佳方法要么就是向前线大举增兵,要么就是能够将普鲁士军队的士气鼓舞到顶点。
大举增兵显然是不现实的,目前在勃兰登堡,即便是加上霍亨索伦的王室近卫军,普鲁士的武装力量也就只有两万人出头而已,其中有数千人属于还未编制完成的第二十一和二十二师团。
军事部也曾经打过驻守在丹麦的第五师团以及驻守在萨克森的第六师团的注意,但是随着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即将和英**队进行碰撞,驻守在丹麦的第五师团根本不能够调动。
在普鲁士军事部的保险柜中有一份预案,这份预案正是为了应对法国人万一击败英国人,那么之后普鲁士人如何应对的预案。
在预案中显示,一旦法国人击败了英国人,那么驻守在丹麦的第五师团便将立即调动至汉诺威在会合了汉诺威的军队之后继续前往帝国的北部疆域,在那里还有两个师团的科隆军队在原地待命。
而在和两个师团的科隆军队会合之后,普鲁士的力量便会达到四万人,到时候再加上荷兰人的力量以及整合溃败之后的英军的力量,这些力量固然不能击败法国人,但是也足以为普鲁士争取一段足以喘息的时间了。
而眼下第五师团已经运动到了日德兰半岛的南端,这也意味着一旦形势不对,第五师团便可以立即向西进发。
至于丹麦的守备问题,威廉则全权交给了当地由普鲁士人掌控的警察力量和民兵力量。虽然普鲁士人在丹麦的统治远远没有到根深蒂固的地步,但是在丹麦,普鲁士也是培植起了一批忠于普鲁士的力量,而对于这些力量,威廉并不指望他们能够在普奥战争中贡献多大的力量,能够帮助威廉看好丹麦便可以高唱哈利路亚了!
而留守在萨克森的第六师团正是此次威廉准备亲自带往波西米亚的,第六师团在逮捕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之后对萨克森的镇压之中也是功不可没,在第六师团的手腕之下,萨克森可以说大半已经被降服,剩下的那一戳人在威廉看来已经完全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近卫军加上第六师团,总兵力可以达到近三万人,虽然没有达到超越奥地利人的地步,但是对于波西米亚一线的战事来说已经足够起到作用了,更重要的是,威廉身为普鲁士国王将会亲自和他的将士们奋战在第一线。
当然对于威廉抵达前线之后的指挥权问题,军事部的亨利亲王曾经旁敲侧击的和威廉谈过,而威廉给出的回答是,在他抵达前线之后将会和其他所有的普鲁士将士一样听从德绍元帅的指挥,即便是王室近卫军也同样如此。
虽然在上一次的普奥战争中立下战功,但是威廉并没有认为自己在战争指挥方面是一个独到的天才,甚至在威廉看来或许普鲁士军队中随便拿出一个将军在正面战斗中指挥的都比自己要好,自己比其他人多的无非是一些后世浏览过的经典案例上的一些小知识。
所以威廉才不会去做出干预德绍指挥权的事情,要知道术业有专攻,而作为普鲁士的国王,威廉只需要用好人便可,当然用好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门学问。
正是在威廉的这种态度之下,亨利和斐迪南他们才会不再劝阻威廉前往波西米亚一线,毕竟威廉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而且威廉可是一个非常倔强的人,他下定的决心可是很少能够改变的。
1791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勃兰登堡的胜利女神之下,威廉向着整个勃兰登堡发布了亲征诏书,一万五千名近卫军将士在胜利女神之光的照耀下誓师出征,超过七万名勃兰登堡的居民聚集在胜利大道两边目送着自己的国王率领着他的勇士依次从凯旋门下通过奔赴疆场。
“在1782年,我们取得了胜利,而现在我们同样将取得了胜利。
那些奥地利小丑以为他们默默的舔舐好伤口之后便可以战胜我们伟大的普鲁士,但是事实却是那些奥地利的小丑一次次的在我们的刀下抱头痛哭!
上一次我们遗憾的没有攻入维也纳,这不仅仅是我的遗憾,同时也是所有普鲁士的遗憾。但是这一次,就算是那些奥地利人再在我们的面前痛哭流涕、卑躬屈膝,普鲁士也不会再饶恕他们!
这次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布拉特纳,对于我们来说布拉特纳实在是太小了,我们的目标是维也纳!不攻进维也纳,这次战争便不算结束!我们要让那些奥地利人看到,在普鲁士军队面前,任何的抵抗都只是徒劳而已,我们会让他们永远的沉眠在噩梦之中!
现在,我的勇士们,让我们用一场彻彻底底的胜利将那些奥地利人送进地狱!在胜利女神的照耀之下,我们的军队战无不胜,伟大的普鲁士终将不朽!”
一旦激励人心的宣言让普鲁士终将不朽成为了所有人高呼的口号,而此刻站在最高处的威廉仿佛真的看到了胜利女神在向自己招手!
第五百六十章愤怒
威廉亲自率领王室近卫军前往增援波西米亚一线还没等威廉抵达萨克森,隐藏在普鲁士的奥地利间谍便将这一情报发到了维也纳。这并不能怪普鲁士的防间谍工作做得不到位,要知道威廉可是在七万人的注视下率领军队出征的,这一震撼的消息即便是普鲁士政府想要隐瞒也是隐瞒不了的。
更何况在威廉的授意下,普鲁士政府根本没有想要隐瞒威廉亲征的消息。
战争进行到现在,看起来普鲁士距离最后的胜利好像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却是无比的艰难,也正因为如此,威廉觉得有必要宣扬自己亲征的消息,这样一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前线将士的士气。
当维也纳得知威廉亲征的消息之后,利奥波德二世的眼睛都变得红了。
此刻的利奥波德二世无比庆幸自己在之前的会议上强力命令派出所有能够调动的军队前往增援图哈大公。威廉的声望和影响力自然是不用多说,作为普鲁士的国王,一旦威廉的王旗出现在战场上,那么对于整个战场的影响来说可以说是极大的。
“考尼茨,普鲁士的威廉已经亲自率领军队赶往波西米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图哈的支援力度必须进一步的加大,如果能够在波西米亚一线取得胜利甚至是俘获或者杀死威廉,那么战争便大局已定,所以眼下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尽我们一切所能使得前线的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全力奋战!让人将威廉将会抵达波西米亚战场的消息传达给图哈,同时在军队中公开悬赏。凡是能够杀死威廉甚至是俘获威廉的将士,帝国将不会吝啬裂土封王!”
能够说出裂土封王这一番话足以说明利奥波德二世心中是如何的激动,而在利奥波德二世说完之后。考尼茨也是一脸的激动之色。
“陛下,臣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在考尼茨离开皇宫之后,整个维也纳变得异常忙碌起来,维也纳国库中大量的金币和武器弹药成箱的起运,而这些物资的目的地正是图哈大公的军中。
大批的金币将用来对前线的将士们进行犒赏,考尼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前线军队的士气。
不得不说钱的确是一个好东西,它能够勾起人心中最深层的**。当图哈看到堆满了整个军帐的金币之后,即便是图哈大公这样位高权重的人也有些冲动起来。
而当一个奥地利的官员告知图哈,普鲁士的威廉已经亲自率领军队赶来波西米亚一线的时候。图哈大公的嘴唇紧紧的抿在了一起。
“回去禀报皇帝陛下和首相阁下,在下一定会全力以赴,定不让陛下和国民失望!”
随后,图哈便召集了整个波西米亚一线的奥地利军队中高层将领们召开军事会议。而此次军事会议的主题自然是如何在威廉抵达波西米亚一线之后给予其迎头痛击。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