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货不是马超-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双臂迅速一拢,生生挡住了我五成力道的一记铁拳。

我举起拳头,准备再来一发,他已经摆手不干了:“不来了不来了!兄弟的胳膊都被你震麻了,你可别说这是你一成力道啊!”

“当然不是,五成力道,”我吹了吹有些发红的指节,“总体来说,我还是勉强可以欺负两个小岱的,再多加半个恐怕就不行了。”

马岱叹气道:“真是没有天理啊,我这些年可从来不比你偷懒,可你看……你去年一整年可都是躺在床上的!结果不仅没有退步,反而好像更……更他妈的霸道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没什么好郁闷的:这些事情,确实没有天理。

第四十二章纳妾之事

早膳时,我针对蔡琰的建议向小昭征求了意见。

这次鲁莽的举动直接造成了她茶饭不思,精神恍惚了一刻钟。

蔡琰随后咨询了自己博学多才精擅黄历的父亲,建议我五日之后,即八月十九日纳妾。

我迅速对外宣布此事,并向张温、卢植、荀爽等比较熟悉的公卿百官们发出了帖子。

当然,纳妾只是小事情,我也没希望这些朝中大佬会像娶妻时那么郑重地全来参加,我只是为了收他们送来的那点礼品罢了……

虽然我已经食户一千了,但这些赋税只是年底才会结算,暂时我又吃不进嘴里去,所以平时还要想法设法弄一点零花钱和日用品嘛。

蔡邕当日下午就来到了我家,他不无感叹地说:“你小子是不是太猖狂了一些?!”

我有些惊讶:“小婿太招摇了?”纳妾也要通知三公,或许太高调了。

“你小子娶了我女儿才不到三个月,大半时间还不在家中,刚刚回来就猴急着宣布要纳妾……”老头子有些恼怒,“这不是明白着对别人说你对我女儿不满意嘛?!”

“切,这点事情,算得了什么。”我一听就没放在心上,“要不是你急着把女儿塞给我,说不定现在我就不是纳妾,而是娶正妻了!”

“她?”蔡邕讶道,“她只是一个仆婢而已!”

“我不在乎,”我淡淡的说,“我想即使是我爹,他也不会说什么的。”

蔡邕的脸上顿时变得有些阴沉:“既然如此,老朽也不多说什么了,只不过……琰儿,唉,我苦命的女儿……”他好像准备来向我哭诉了……

我急忙阻止了他,并安慰道:“岳父大人,你就别这样了,琰儿可以做一名好妻子,我和她现在如胶似漆,更不会亏待她的,你放心吧……”

“如胶似漆?”他眨了眨眼,用力拽了拽有些弯曲的山羊胡子,“不行,我得亲自去问问她,不能让你欺负我蔡氏的女儿!”

我耸耸肩,让小娥请夫人出来。

老蔡虽是蔡琰生父,但蔡琰既然嫁给了我,他也不能无视礼仪冒然进入内室。

“琰儿啊,超儿这些日子,待你怎样?”老蔡开门见山。

蔡琰看了我一眼:“夫君他……待女儿很好、很好。”

“为父在此,你不必顾忌他!”老蔡对女儿太过关心了,“你成婚不过三月,这小子就敢纳妾,还堂而皇之地大肆宣扬,满朝公卿都知道我蔡邕的女婿好大的威风!”

蔡琰掩口:“夫君待女儿,真的很好啊,纳妾之事,也是女儿建议的,爹爹你多虑了。”

“哦?是你建议的?”蔡邕这才收起严厉之色,又问,“这几天,你俩每天晚上有没有……嗯嗯,行夫妻之礼?”

我忍不住干咳了一声,这老不正经的,竟然来八卦这些消息。

蔡琰更是羞不可抑,粉着脸颊嗔道:“爹爹!”

“看来是没有了。”不知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蔡邕又转头怒视我,“小子,你可不能这样啊!”

我摊开双手苦笑:“天地良心啊,自青州回京之后,这几日我每晚都和琰儿在一起……唔,研究周公之礼呢。”虽然没有什么心得,但彼此的身体已经开始相互适应了。

蔡琰更是粉面赤红,简直无地自容:“爹爹,你……”

“真的?”蔡邕神情舒缓了许多,清了清嗓子,“贤婿勿怪,老夫就这一个女儿,实在放心不下呀。”

我表示可以理解,但难以接受:“我与琰妹相敬如宾,岳父可以安心了。”

“相敬如宾?这个不好,”他摇头,“夫妻又非宾主,乃是一体,岂能如此?”

我挠了挠头:“小婿知道啦,岳父不必担心就是了,我保证你女儿幸福。”

老蔡这才依依不舍地拜别。

“你爹怎么忽然跑来问这种事情?”我将蔡邕送出,笑着问蔡琰。

“人家怎么知道!”蔡琰将我扑倒,小脸还残留着红晕,“羞死人了!”

“今日秋高气爽,不如我们来小憩片刻?”我笑着搂住她的腰部。

“小憩?”她一看我纯情的眼神,立即摇头,“人家受不了了……你去找你的爱妾小昭吧……”

“这还没纳妾呢,你就开始吃醋了?”我大乐,在她小巧的臀部上用力拍了两下。

“你在心底早就把她当做妻妾了。”蔡琰嘟着嘴小声埋怨。

“这话你倒是说对了,”我直起身来,将她放在我的双腿之间,“我第一眼看到小昭时,我就认定了,她这辈子就只能嫁给我。”

“哼嗯,”她不依的在我脖子上轻轻咬了下去,“那我呢?”

“恕为夫直言,”我急忙阻止她如此暴力的行为,“当日我第一次看到你时,心里就想:真是可惜可惜啊!”

“可惜?可惜什么?!”蔡琰睁大了双眼瞪我。

“这么一名如花似玉我见犹怜的妹子,看起来年纪比我好像要大几岁。”我拍着大腿,做长吁短叹状。

她狠狠一头撞进我的怀中。

“我不管,你这几天都不能再碰小昭了。”她蛮横地做出指示。

“不是吧,你虽然是正妻夫人,也不能这么不讲道理啊。”我笑着将手又探入了她两股之间。

蔡琰浑身一颤,急忙并拢了双腿,将我的手掌夹在股缝之中。

“咦,夹得好紧。”我轻轻动了动指尖,在一片低矮的草丛中游动。

她咬着贝齿抑制着心跳。

手指摸熟了地理位置,忽然探头进入了一谷幽穴之内。

她后背一弓,瘫倒在我的胸前,檀口中已有喘息。

“夫人……”我笑眯眯地暂停了动作,“我有一个建议,不知道你要不要听呢?”

“什么……建议?”她的声音细不可闻。

“这一次我们换个姿势吧,”用双手撑起她,我笑道,“你在上面如何?”

她的俏脸鲜红欲滴:“人家不会……”

“不要紧,我也不是生下来就会的嘛!”我将双手下移,把握着她不堪一握的纤腰,“我们只不过是共同探讨一番,交流一下心得而已。”

“你……就会欺负人家!”她这是默认了嘛?

我立即准备更衣脱鞋,蔡琰急忙阻止了我:“晚上……晚上再……交流吧?现在……人家想真地休息一下呢。”

“这天气最适合交流经验了。”我稍微坚持了一下。

她却一脸哀求的神色:“不要……太丢脸了……”

传统的思想依然影响着她的日常举止,这不是我轻易就能改变的。

我只有讪讪地停下手来,养精蓄锐以待傍晚的来临。

第四十三章军事奇才

短暂的小憩之后,我捧起了孙子兵法第二篇。

真是惭愧啊,第一篇我也只是看了一遍而已——而且还是近两个月之前。

“作战第二。”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民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我感觉又强调了后勤和财政的重要性。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速战速决,否则将会拖垮一个国家的财政么?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再籍”是何意?“粮不三载”是说耗费的粮草不超过三年?

我用细笔在文中加点做出标识,而后继续向下看去。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国家穷困的原因是因为长距离运输?导致百姓变穷?军队夫君物价昂贵,百姓也穷的话,国家就加重……“丘役”?不是兵役吧?盗版书啊,竟然少了两点……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秸秆一石,当吾二十石。”这句总算明白了,指的是要无情地抢劫敌军敌国的一切物资和资源,对敌国实行三光政策。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春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杀敌要愤怒,抢劫要卖货?

我又一次提笔标记,这一段看来比较重要,中心思想竟然没看懂。

不过后面那句倒是有些明白:要奖赏英勇作战的士兵,更换旌旗……卒春而养……莫非是说士兵们发春、有生理需求时将领还要来养他们?!

“故兵贵胜,不贵久。”我十分赞同兵圣的意见,速战速决才更加经济。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最后一句,又一次强调了战争对于人民、对于国家的重要影响,为将者,必须深知其中的要害。

我也懒得出门,凑合着询问一下蔡琰:“夫人,过来给我讲讲兵法?”

“兵法?”她又放下手中不知是儒家的那本经典,好奇的凑了上来,“夫君看的是……孙子的第二篇么?”

我得意的炫耀道:“两个月之前,我就看过第一篇了,现在进一步深入学习一下。”

“妾身十岁时就通读过数遍了。”蔡琰撇了撇嘴。

我兀自强辩:“头发长见识短,为夫活学活用,征战沙场,夫人看了毫无用处。”

她指了指我的头:“头发长见识短?夫君的头发未必比妾身的短哟!”

呃,我确实忽视了现在的环境,以后不能用这句俗语了,大家都是长发,只不过男子的头发都扎在头顶被冠帻所包裹而已。

“好吧,你有什么问题?或许妾身可以帮得上忙呢。”

我拍了拍大腿,示意她就坐,蔡琰微一迟疑,已被我横手揽进怀内。

她刚想要挣扎一下,我已在她耳边吐气道:“岳父可让我好好疼爱你呢。”

蔡琰在我肩头轻拍了一下,而后偎依在我的身上,仔细地看了看我标记的地方。

“役不再籍,”她伸出纤纤素指,划在粗糙的竹片上,“再籍,指的是再次征调兵役,籍本意为名册,这里嘛,含有征调之意。”

我点了点头:名词作动词用,兵役不能多次征调,不然容易导致民心不稳国家动乱。

“粮不三载……‘三’、‘六’、‘九’之类的字,通常都代指多次;载,并非年岁,指的是运载,”她继续讲解,“即粮草也不能过多的征运。”

“原来如此。”粮草的确是一项极其麻烦而有难办、却又是打仗所必不可缺的大事,重中之重,来回运输更是不胜厌烦。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因,依、就,你可以理解为夺取……”蔡琰想了想,“兵甲在自己的国内准备充足,而后在敌国补充粮草,应该是这个意思。”

“夫人妙解。”我急忙送上一句称赞,虽然这句话我基本已经理解。

她飞了我一眼,继续解释道:“丘役?指的就是兵役啦。”

“我知道啊。”我自以为是。

“周礼有云: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故而军赋被称做丘役。”蔡琰详细解释了这个词语的来源。

我觉得这个词很少用到,但也可能是我根本不写文章的缘故吧。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蔡琰讲到了重点之处,我急忙屏气凝神,“怒者,使之怒也;货者,以货与之也。”

我迅速明白了:原来是使动用法!想要奋勇杀敌,就要使士兵们产生冲动、怒气,即激励士气;想要夺取地方的资源,就要给士兵们物质奖励。

“哦,讲得好,接下来……”我缓过神来,抱着蔡琰抖了抖。

“更其旌旗,即将敌军的战车更换成自己的旗帜;车杂而乘之,将俘获的战车混编入己方军队之中;卒善而养之……”

“善?”我瞪眼看了看:咦,不是“春”字么?眼花,眼花……

“即敌军若是归降,则应该善待之,以壮大己方的军力,从而才能战胜敌人,并使得己方日益强大。”蔡琰出了口气,她是不是也感觉到想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述兵法,确实有些困难?——而且还要让我这种大学本科文化的人听得懂……

“琰妹这么一讲,为夫茅塞顿开啊!”我急忙又将第二篇囫囵着看了一遍,并提笔在纸上记下了几句解释,以防之后随时查阅。

蔡琰显得十分高兴,抿嘴笑了笑。

我一边侧身记着摘要,一遍问道:“你笑什么?觉得这些词句太简单了?”

“哪里……”她柔声道,“只是看到夫君能来询问人家,心里忽然感到十分满足呢。”

我放下笔,重新将她搂住:“你是看到不学无术的丈夫竟然开始看书,觉得人生又充满了希望?告诉你,为夫就算再学上五十年,等到咱俩头发都白了,也成不了大儒……”

“讨厌,人家没指望你成为什么大儒!”蔡琰娇声叱道。

“你可不要违心说话哟?”我在她的颈部哈了口气。

她似是有些酥软:“夫君现在这样,就挺好的嘛。”

“唔,”我若有所悟,向上动了动身子,“做男人,挺好。”

蔡琰慌忙抓住了我的衣襟:“不要晃呀,吓了人家一跳!”

“嘿嘿,”我坏坏地笑着,握住了她的两只小手,“那让你自己坐在上面动,好不好嗯?”

第四十四章日常工作

八月十三日的小朝会。

随着之前连续三场对兖、青、豫州的讨贼战争的结束,大汉王朝正式宣布对此三地拥有主权,甚至徐州陶谦在面对张温手中的数千骑兵,也只能乖乖承认朝廷的权威。

于是,中原在名义上,再次勉强回归大汉版图。

集中体现在朝会中诸位公卿有事可做。

之前,就已经出炉了包括曹操和刘备在内的头一批地方官吏的任命;今天,第二批刺史、太守及重要县令的任命也在热烈的议论中签署生效。

当然,刘协在其中,并没有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这些任命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两名刺史:光禄大夫周忠,出任兖州刺史;议郎王盖,出任豫州刺史。

这二人都与我毫无交集,也不知道这之后究竟有什么黑幕,至少在朝堂之上,我看着这两位四十上下的文士,实在想不出为什么要将刚刚收回的两个中原大州交给这么两位温文尔雅的官吏。地方上黄巾余党依然还未彻底熄灭,我们还没到坐下来慢慢教化百姓的时候!

比起他们,我更希望刘备、孙坚二人出任,当然我也知道这只是美好的希望,孙刘二人毫无根基,绝对没有人会同意的。

而我,也想不到其他更适合的人选。

卫尉寺中的工作依然清闲,我决定彻底放弃了亲自巡查皇宫的重任,完全交给了卫觊、韩暨、张既等手下——但是,这项工作计划遭到了强烈的抵抗。

在他们差点就要以血死谏的规劝之下,我只好无奈地收回这个念头,改为每旬第一日和第六日各巡视一次,其余时间,让几个年轻人轮番上阵吧。反正宫中力量已经渐趋完备,刘协的御林军也已经小有规模,我没必要在他的安危上浪费生命,这种苦差事,就算你每天巡逻一百遍,深宫大院之中的天子也不会明白,就算偶尔知道了,最多给你发两个赏钱,劳动付出与收益根本不成比例,我宁愿去虎豹营之中看望我可爱的士兵们。

“曼成,怎么样?还习惯吧。”我拍了拍李典的肩膀,这名十八岁的小伙子身高并不算高,和超过八尺的秦阵站在一起时几乎差了一个脑袋,但一张年轻的方脸上却可以看到一股坚毅勇悍之气——话说这小子明明才十八岁,却私自给自己取了字号,看来混社会的人对这个还是比较在意的啊。

“谢大人挂怀,属下一切都好。”他的声音也很洪亮。

“俺早就想问一声了……”秦阵努力组织着语言,“他不是叫李典嘛,少爷为什么叫他曼成?”

李典诧异莫名,大概是想不到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么文盲的人存在着。

我替秦阵解释:“他姓李名典,字曼成,曼成就是他自己取的字,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有有文化或者家境较好的子弟才会有的。”

“咦,听起来很不错嘛。”秦阵转了转眼珠,“不对,你肯定骗俺!”

“我没事干骗你作甚?!”我好没好气。

“俺可是知道的,你和马岱都没有字!”他一副我无所不知的傻样。

“一般人二十岁成人之后才能取字,”我叹了口气,你以为老子不想啊,实在是于法不合啊,扶风马孟起,比两个字霸气多了!“你看我爹,字寿成;徐晃,他字公明;贾诩先生,我们也管他叫做文和先生;还有程昱先生,字仲德;孙坚孙文台,他手下那几个人,也都是有字号的,连一个护卫队长祖茂,也取了个字大荣!”

秦阵顿时认真了起来:“不行,俺也快二十岁了,必须要个字!俺也要做文化人!”

“好吧,你自己翻书挑选吧。”

他挠了挠头,兴高采烈的说:“秦阵,字无敌!”

李典直接笑出声来。

秦无敌?我还鸡无命来着。

“拜托,文化人会有这么嚣张的字么?要体现身份,不要这么张扬。”我耐心的引导他。

“唔,知道了,”他又想了想,“字陛下,如何?”

秦陛下?我摇头:“你想被卢植活活抽死的话,你就这么叫吧。”

秦阵也是看过卢植发威的,他迅速转换了另一条思维:“猛虎?”

摇头。

“烈马?”

难得你想出这么好名。

“猎豹?”

“苍狼?”

李典不忍再听下去,撒腿跑了出去。

“算了,还是少爷给俺取一个吧。”在试完了他所见过的所有动物名称之后,秦阵终于宣告放弃,并向我求助。

我苦思了半晌,终于眼前一亮:“少游如何?文气逼人的感觉啊!”

他却大摇其头:“一点都不威猛!”

我一脚朝他踹去:“自己想去!”



“兄弟们加入虎豹营也有些日子了,营舍也已经搭好,大家过得还习惯吧?”我体贴地慰问士兵。

“还好,就是住宿条件不如以前了。”有人大声抗议。

“废话,住在我家能和住军舍一样嘛!”我一看对方就是老兵,笑骂道,“你想想最早时在武威的军营,要是想不起来我让马腾派人接你回去?”

他急忙退缩:“少爷,小人一切都好,小人毫无怨言。”

这小子倒也挺逗,我忍不住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现在是什么职位?”

“少爷别呀,小人还想为少爷多杀几个敌人呢。”他避而不答。

“大人问话,你小子还想绕圈子?!”李典当即喝道。

那人急忙挺直身子:“小人叫庞玉,祖籍是酒泉人。”

“庞玉?那个玉?宝玉?”我眯了眯眼。

“淯水的淯,咱凉州那条小河嘛!”他急着跟我攀亲。

“哦,庞淯,”我点了点头,尽管我根本不记得凉州有这么一条河水,“那你现在是什么职?”

“就是一个十人佐。”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心中一动:“从军几年了?”

“小人十六岁从军,现在刚好三年。”他又不无向往,“少爷你杀韩遂,攻吕布,救洛阳,破刘岱,还有最近灭徐荣,小人可是没一次漏过的呢!”

咦,这小子还不错啊,这几个词语说得倒还有些水平竟然没有重复用词,这几场确实是我的战绩,我迅速地点了点头,问出最后一个问题:“你的身手怎么样?”

“小人说了不算,少爷你可以问两位将军。”在这个问题上,他倒是诚实。

“这小子还行,我对他有些印象,就是杀敌时跑得不如俺快。”秦阵鉴定。

老子都跑不过你这个野人,何况他!

李典刚入营没有几天,就没有再说什么。

我当即拍板:“调来我身边,贴身卫士长。”

第四十五章公私两不误

由于首长的莅临到访,虎豹骑的将士们都得到了一个时辰的休息。

我忽然灵光一现:“从今天起,我们要将编制稍作修改。”

李典微微一怔,而秦阵则毫不在乎。

我从前世的军队编制中稍加借鉴,又结合了现实情况,令十人为一班,五班为一队(五十人),五排为一旅(二百五十人),五旅为一营(一千二百五十人),总归军长。

军长之职,自然归我,而后秦阵、马岱、赵承、李典各领一营,其余士卒则全在我的名下,不过也不多,在青州虽然收编了一些青壮,但补充到我手中的一共也才两千出头。

我当下便将军队分编开来,并下令务必遵循。

秦阵顿时抗议:“怎么俺手下才这么一点人?!俺可是主力啊!”

话音未落,马岱和赵承便将他一顿暴揍。

接着又确定了虎豹骑的军旗,旗面底色为赤红色,正中是一只黑色的虎豹,至于是虎还是豹,仁者见仁了,样子倒是颇像虎符的款式。

——以及军队的终极口号:“铁甲……依然在!”

士兵们第一次听说他们还要喊口号,都是颇为新鲜,当然也有不屑一顾的。我耐心地告诉他们这是军队团结与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