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厅中,众人闻言,顿时议论纷纷。

一个个的脸色,都有了变化。

田丰面容肃然,踏步上前,沉声道:“主公,之前商议出兵平原国。卑职就曾反对。卑职当时就断言,逼急了刘宣,他肯定会和公孙瓒联手。”

“如果公孙瓒在胜利的时候,不会理睬刘宣。”

“但公孙瓒败给主公,败给刘宣,一旦刘宣提出结盟,公孙瓒立即就会答应。”

田丰义正言辞,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说道:“攻打平原国虽有小利,但因小失大,只会得罪刘宣。如今刘宣坐镇青州,只能联合,不能打压。”

田丰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

当初商议针对青州的计策,田丰极力的反对。因为冀州的内部都还没有稳定,如果冀州内部稳定,甚至拿下了公孙瓒,收拾刘宣就正好合适。

如今四面树敌,实属不智。

袁绍听了田丰的话,嘴角轻轻抽搐,眼中掠过一丝阴翳。

面上虽然还带着笑容,却颇为木然。

沮授看到袁绍的表情,暗道不妙。田丰性子刚强,这话惹了袁绍不高兴。

沮授连忙站出来,拱手道:“元皓,平原国已经攻占,再提及之前的事情已经没有意义。”他看向袁绍,转移话题道:“主公,关于刘宣传来的消息,主公作何打算?”

袁绍听完沮授的话,脸上神色稍稍恢复。

沮授给了台阶,袁绍借坡下驴道:“本官把诸公请来,就是为了商议这件事。诸公对刘宣的威胁,作何看法?”

许攸开口道:“主公,此事恐怕只能议和。”

袁绍神色不甘,道:“为何?”

许攸说道:“第一,刘宣的大军堪称精锐,能征善战。第二,如果刘宣和公孙瓒联合,会导致冀州的腹背遭到攻击。第三,张燕所率黑山军盘桓在常山、中山等地,加之赵郡等地还有诸多的贼匪没有平定,这些都要一一的剿灭。目前来说,和刘宣开战不合适。”

对于攻打平原国的计划,许攸也曾反对过,但袁绍一意孤行,加之有逢纪、郭图一旁劝说,导致袁绍下了攻打平原国的决定。

第416章 许攸的手腕

(第2更,求票啦!)

袁绍听了后,表情犹疑。

刚刚才夺了平原国,就让他撤军离开,脸面何存?

袁绍目光,落在了逢纪身上。

逢纪知道必须要说些什么了,他不会承认自己劝说袁绍有错。

思考了片刻,逢纪说道:“主公,在下不赞同田丰、许攸的说法。”

“公孙瓒界桥兵败后,便士气低落,不堪一战。主公要抵挡公孙瓒,有麴义将军统帅精锐抵挡,公孙瓒不敢南下。”

“再者,张颌、高览二位将军乃是当世良将,善于用兵,他们带兵驻扎平原国,足以抵挡刘宣,足以确保平原国的安全。”

逢纪自信从容,朗声道:“至于张燕等黑山军贼匪,区区贼匪,又有何惧?”

此话一出,郭图眼中一亮。

在沮授、许攸等人保持统一意见的时候,逢纪的话来得及时。

郭图立即附和,说道:“主公,在下支持逢元图的说法。主公主政冀州,甲兵无数,粮草丰厚,何惧刘宣?说到底,刘宣只是言语威胁,不足为惧。就算刘宣和公孙瓒联盟,但公孙瓒大败之后,真敢南下吗?被打怕了的公孙瓒,恐怕没有这个胆量。”

袁绍一听这话,顿时觉得有理。

原本他就是支持攻打刘宣的,现在听了逢纪、郭图的话,顿觉不错。但是转念一想,许攸、沮授、田丰之言,也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内患压制不下去,外患又扑杀而来,刚刚稳定下来的冀州,就会陷入动荡。

毕竟,袁绍掌控冀州的时间不长,还没有令整个冀州归附。

一时间,袁绍是左右为难。

撤军吧,袁绍的面子上过不去,更觉得心头不舒服。不撤吧,袁绍又担心一旦和刘宣开战,会影响冀州大局。

思来想去,难以下决定。

许攸看在眼中,眼眸转动。

他作为袁绍的好友,知道袁绍的性格。这样左右为难的事情放在袁绍面前,袁绍难以决断。想了想,许攸按捺住心思,不再言语。

袁绍挥手道:“诸公的意思,本官已经明白,容本官思虑后再做决定。”

众人闻言,便径自告退。

许攸跟着众人出了书房,站在院子中没有离去。等众人离开,许攸又调转方向,再次来到书房外求见。

士兵通报后,许攸进入了书房,拱手揖了一礼。

袁绍问道:“子远有何事?”

许攸说道:“特为主公的烦恼而来。”

袁绍眼中一亮,道:“哦,快说来听听。”

许攸道:“主公可知许劭?”

袁绍点了点头,回答道:“许劭此人,善于相面,看人眼光精准,言辞一针见血。他说曹操是‘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并未出错。曹操志向宏大,有能力,也就出身差了点,是宦官之后。但许劭的点评,是极为中肯的。”

许攸说道:“主公可知,许劭对刘宣的点评?”

袁绍摇了摇头。

许攸回答道:“许劭点评刘宣,说他是‘商之伊尹,周之周公’。”

袁绍冷笑道:“假!”

如此高绝的评价,袁绍认为是不可能的。

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怎么可能是伊尹、周公之流。

许攸点了点头,说道:“主公言之有理,在下也认许劭的点评有夸大的嫌疑。但从另一个方面说,刘宣的确不简单。他立足北海,结交王允,讨好董卓,斗黄巾,占东莱,败陶谦,擒田楷,掌控青州,一步步走来,颇为不凡。”

袁绍听了后,说道:“刘宣这小子,也有几分能耐。”

许攸又道:“如果刘宣软弱可欺,主公可以直接杀过去,不必顾忌他。”

“然而,刘宣并不弱,麾下也是虎狼之师。同样的,我们的军队也是如此。双方的兵力,都堪称精锐。”

“卑职担心的是,一旦和刘宣开战,双方势均力敌,会陷入长时间的拉锯战。”

“我们不怕刘宣,可局势僵持,会促使双方不断的投入更多的兵力,这样的一个情况对主公接下来的大业不利。”

许攸说道:“所以和刘宣开战,并不是明智之举。”

袁绍闻言,表情微微动容。

许攸说了一个点,不怕刘宣,更不会败给刘宣,只是拉锯战。

这顾忌了袁绍的脸面。

许攸又道:“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和刘宣相互厮杀,双方的势力不断消耗。恐怕曹操会捡了便宜,他有时间夺取豫州,还有时间发展实力。”

此话一出,袁绍瞳孔骤然一缩。

对曹操,袁绍很忌惮。

袁绍和曹操自小是好友,两人彼此知根知底,在曹操刚到东郡的时候,袁绍是冀州牧,地位比曹操高,势力比曹操强,那时候袁绍很有优越感。

一转眼,曹操竟然成了兖州刺史,让袁绍忽然警惕了起来。曹操这个人,很不简单,必须要提防才行。

袁绍说道:“子远是打算让本官撤军吗?”

许攸摇头道:“暂时不能撤军。”

袁绍道:“你的意思是?”

许攸说出了心中的想法,道:“刘宣暂时没开战,就是等着双方谈判。主公亲自走一趟,去平原国和刘宣谈判。见了刘宣后,主公打压一下刘宣,让他见识我们的实力。谈判中,至少得为主公捞取更多的利益。

袁绍回答道:“你的意思是先和刘宣谈判,再见机行事。能保住平原国最好,不行也得从刘宣身上撕下几块肉。”

许攸拱手道:“主公英明!”

“好!”

袁绍笑了起来,觉得这个主意妥当。

一方面,他不用马上就撤军,面子上保全了。另一方面,他和刘宣谈判,只要谈判得当,还有机会继续掌控平原国。

袁绍吩咐道:“就这么办。”

许攸问道:“带哪些人前往呢?”

袁绍道:“你、田丰、沮授,再加上逢纪,你来安排此事。

“诺!”

许攸得令,转身就出去了。他嘴角噙着笑容,显得极为得意。他得了袁绍的安排去传令,这种下达命令的感觉真好。

命令下达,袁绍的人都知道了消息。

很快,袁绍带着许攸、田丰、沮授和逢纪动身。

在一队士兵的保护下,来到了平原国的治所平原县。

张颌率军驻扎在平原县东北方向的西平县,和太史慈的大军对峙。高览率军驻扎在平原县东南方的漯阴县,和徐晃的大军对峙。

袁绍抵达平原县后,刘宣率领的军队也抵达了徐晃的军营。这一地方距离平原县最近,袁绍得知刘宣在漯阴县,带着队伍来到漯阴县高览的大营。

双方各自抵达,拉开了谈判的架势。

第417章 刘宣的离间

谈判的地点选在了漯阴县城外。

高览和徐晃各自掠阵,双方都肃然戒备。

在两军的中间,刘宣和袁绍相对而坐。

双方距离,相隔十步远。

袁绍的身后,坐着许攸、田丰、沮授和逢纪四人,刘宣身后却一个都没有。

对此,袁绍脸上挂着笑容,显得很得意。

袁绍笑眯眯的说道:“靖王来谈判,怎的一个谋士都不带?”

在袁绍看来,刘宣一个谋士都不带,分明是实力不足的体现。如果刘宣实力足够,麾下人才济济,就不会一个人来谈判,还亲自谈判。

刘宣轻笑道:“和本初兄谈判,本王一人足矣。”

事实上,刘宣打算让郭嘉和贾诩负责谈判的。贾诩却说刘宣才智卓绝,足以应付,所以让两人隐在幕后反而更好。

袁绍听了刘宣的话,顿时面色微变。刘宣的言外之意,分明说他麾下的人都是酒囊饭袋,比不上刘宣一个人。

袁绍不屑道:“靖王恐怕太自信了。”

刘宣道:“谈判而已,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有什么自信不自信?”

袁绍嘴角抽了抽。

简单的交谈,他知道和刘宣较量嘴皮子,肯定比不过。

袁绍说道:“言归正传,既然是谈判,说谈判的事情吧。”

“好,袁冀州就是爽快。”

刘宣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的道:“本王的要求很简单,只有三条。第一,平原国境内的所有袁军全部撤离;第二,袁冀州无故侵犯青州,悍然杀入平原国,造成巨大损失,必须给予赔偿。第三,袁冀州公告天下,为侵入青州道歉。”

袁绍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眼中闪烁着怒火。他知道刘宣要拿回平原国,没想到刘宣所求如此多。

袁绍冷冷道:“靖王这是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

刘宣正色道:“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本王率军攻占了渤海郡。袁冀州要让本王撤出,难道就简简单单的让本王离开吗?”

袁绍道:“当然不可能。”

刘宣摊开手,笑道:“这就对了,袁冀州自己都认为不妥。现在你命令军队侵入青州,妥当吗?”

袁绍闻言,登时就愣住。

没想到,刘宣打了这样的一个埋伏。

田丰看到刘宣处处压着袁绍,开口接过话,沉声道:“靖王缪矣,青州非靖王的青州。青州动荡,主公派兵进驻青州,是为了青州的稳定。然而,冀州是主公的冀州。主公执掌冀州,靖王如果攻入冀州,那才是真正的入侵。两者之间,不可混淆。”

刘宣听了后,眼中流露出一丝惊讶。他刚才反驳袁绍的一番话,看起来有足够的理由,实则有所纰漏。

没想到,对方一句话就指了出来。

刘宣拱手道:“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田丰道:“在下田丰,担任冀州别驾一职。”

刘宣恍然大悟,说道:“原来是田丰田元皓,本王对元皓先生之名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看向田丰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敬仰神色。

脸上,也多了尊敬。

这一幕落在袁绍的眼中,袁绍表情多了一丝阴翳。

刘宣看向他时,更多的是不屑和蔑视。

看向田丰,却一副尊敬表情。

难道他不如田丰吗?

袁绍表情冰冷,沉声说道:“刘宣,田丰的话说得很清楚。本官攻打平原国,是为了解决青州百姓的苦难,让百姓不再陷入水深火热中。”

田丰看了袁绍一眼,心中咯噔一下。虽说田丰刚直,但不是没有眼力的人,一听袁绍说话的语气,就知道坏了,知道中了刘宣的奸计。

田丰看向刘宣,眼神忌惮。

刘宣真狡诈啊。

轻飘飘的一句话,便影响了袁绍的情绪,更让袁绍对他生出恶感。

简单却深沉的心计,令人防不胜防。

刘宣表情平静,他的手忽然放在腰间,取下了腰间的佩剑。刘宣握着长剑,在空中晃了晃,朗声道:“袁冀州,知道这是什么吗?”

袁绍毫不犹豫的道:“一把佩剑而已。”说到这里,袁绍忽然昂着头,朗声说道:“刘宣,莫不是你打算开战?”

他看向刘宣的眼神,多了一丝凌厉。

就算开战,袁绍也不惧。

高览麾下的大军列阵,袁绍有自信能挡住刘宣。

刘宣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袁绍道:“你笑什么?”

刘宣摇了摇头,道:“本王笑的是,袁冀州对本王真是太不了解。其实这也正常,在袁冀州的眼中,本王始终是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

袁绍脸上神色,颇为尴尬。

正当此时,逢纪身子微微前倾,说道:“主公,刘宣拿出的是赤霄剑。”

“赤霄剑!”

袁绍眼中眉头一挑,露出惊讶神色。

他忽然明白了过来,当初刘宣进献赤霄剑给天子,但天子又把赤霄剑还给了刘宣,让刘宣持剑斩杀奸佞。

刘宣有赤霄剑在手,相当于有了天子的诏令在身边。

刘宣看到逢纪在袁绍身后提点,知道袁绍反应了过来。

刘宣沉声道:“袁冀州,本王手中的剑不是普通宝剑,乃是赤霄剑,是高皇帝的佩剑。陛下赠我赤霄剑,是让我手持此剑,涤荡奸佞,扫荡乱臣。本王有天子赐剑在手,别说攻打渤海郡,就算本王率军进入冀州,也是顺理成章。”

“故此,元皓先生刚才的话,是不成立的。”

“只要冀州有奸佞,有贰臣,本王就要发兵讨伐。换句话说,本王扫荡青州的贼人,夺回平原国,更是理所应当。”

“当初陛下赠我赤霄剑的时候,就亲口说了。”

“嗯,陛下是拉着我的手说的。他说,皇叔啊,青州到处是黄巾贼,你一定要扫荡黄巾,还青州一个朗朗乾坤。那些未经朝廷任命,就擅自执掌青州的人,都是乱臣贼子,必须拿下。本王之所以发兵讨伐田楷,便是因为天子的嘱托。”

刘宣砰的一下把赤霄剑放在案桌上,语气高昂,朗声道:“袁冀州,你现在明白了吗?本王奉天子命令,清扫青州。青州之地,岂容你插手。”

措辞严厉,透着锐利气息。

袁绍眉头紧锁,眼中流露出一抹忌惮。

刘宣此人,太善于借势了。

一柄赤霄剑竟被说出花来,说出这么多的理由。

第418章 一个个的挑拨

沮授见刘宣如此强势,说道:“靖王,主公之所以拿下平原国,是忧心青州局势,不忍青州陷入水火之中。至于平原国,在靖王麾下是治理,在主公麾下也是治理。同样的目的,都是让百姓安乐。”

刘宣剑眉一挑,又来了一个人。

袁绍麾下,真是人才济济。

刘宣拱手问道:“敢问先生是?”

沮授道:“在下沮授!”

刘宣马上换成了一副尊敬的表情,正色道:“原来是沮授沮公与,本王听说袁冀州麾下有两位擎天之柱,一位是田丰田元皓,另一位是沮授沮公与。今日不仅见了田丰,还见了沮授。得见两位先生真容,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说到这里,刘宣叹了口气道:“为何本王麾下,没有二位先生这样的大才。”

袁绍听了刘宣的话,本该高兴的,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按理说袁绍的下属被夸赞,他应当非常高兴,但刘宣蔑视他,却尊重田丰和沮授,袁绍提不起一丝的欢喜。

许攸坐在一旁,表情无悲无喜,心中却颇为吃味儿。

只知道田丰和沮授?

他许攸算什么?

刘宣真的是孤陋寡闻。

许攸接过话,眼神鄙夷,说道:“靖王可知,田丰、沮授这样的人才,为什么都聚集在主公麾下,但靖王麾下,连一个像样的人才都没有。”

刘宣避而不答,反问道:“阁下是?”

许攸昂着下巴,理直气壮的道:“在下许攸。”

刘宣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许攸许子远,本王知道你。本王从长安回北海国的途中,遇到了兖州刺史曹操。本王和孟德兄聊天的时候,提到了你。”

许攸问道:“提到我实属正常。”

许攸刚才的问题,被抛在了一边。

刘宣继续道:“当时孟德兄说,他也想招揽你的,让你到他的麾下任职。奈何,他说你许子远趋炎附势,见袁绍出身四世三公,便依附袁去了。孟德兄还断定,你许攸选了袁绍,将来必定会后悔。”

许攸闻言,骤然握紧了拳头。

许攸还以为自己有一定的名气,会得到刘宣夸赞,没想到如此羞辱他。

欺人太甚!

许攸看向刘宣的眼神,充斥着怒气。

刘宣视而不见,他对许攸有所了解。历史上,许攸这个人有才华,有眼光,却自持才华,倨傲自大,不仅在袁绍身边的如此,在曹操的麾下也是如此。

官渡之战时,许攸把袁绍粮草大营的位置告诉了曹操,帮助曹操击败袁绍,便沾沾自喜,认为对曹操有大功,甚至对曹操直呼小名,最终惹怒许褚,被许褚一刀杀了。

刘宣不理许攸,不搭理他的问题,看向逢纪,道:“阁下是?”

逢纪道:“在下逢纪。”

刘宣点了点头,很平静的说道:“本王知道你,逢纪逢元图,你和许攸的关系很好,是一起投奔袁冀州的。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沮授和田丰是好友,许攸、逢纪也是好友。许攸趋炎附势,你逢纪则阿谀奉承。”

逢纪听了后,气得咬牙切齿。

刘宣欺人太甚!

逢纪看向沮授和田丰的眼神,更有一丝的敌意。

许攸端坐着,也是如此。

原本许攸、逢纪对沮授和田丰,就有一丝的敌视。

刘宣撩拨了一阵,使得裂痕更大了。

田丰和沮授相视一望,再看向刘宣,都一脸忌惮神色。刘宣一个个的询问,看似是他们尊敬,实则并非真正的尊敬,而是离间计,是要离间各自的关系。

袁绍沉声道:“刘宣,不用废话,说正事。”见刘宣不断的打击自己的下属,袁绍心头无比的糟心。

刘宣说道:“本王一开始就说了,袁冀州不清楚吗?”

袁绍道:“你的条件不可能。”

刘宣道:“既然袁冀州不同意,就只有开战了。”

袁绍哼了声,嘲讽道:“你只有东莱郡、北海国两地,就算勉强算上琅琊国的一部分,你麾下的力量,能和本官作战?”

如果开战,袁绍有一定把握的取胜。

只是冀州有诸多的内患,在刚刚稳定下来的情况下,需要休养生息。

能不开战,自然不开战最好。

刘宣笑了笑,说道:“本王听说袁冀州麾下有精锐,但本王麾下的精骑也不是吃素的。本王麾下的精锐,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兵贵精而不在多。”

许攸接过话,嘲讽道:“精骑?北海和东莱两地有战马吗?”

“哈哈哈……”

刘宣闻言,忽然大笑了起来。

许攸沉声道:“你笑什么?”

刘宣说道:“本王大笑,是因为不论袁冀州,亦或是袁冀州的谋士,对本王都不够了解。本王敢打赌,曹操对本王的情况很清楚。曹操因为清楚,所以他不搀和,可惜你们不知道。”

袁绍冷冷道:“故弄玄虚!”

刘宣挥了挥手,军阵中,就有两个士兵走上来。

士兵一左一右站着,拉着一面地图。士兵站立的位置,在刘宣、袁绍的旁侧。不论是刘宣,亦或是袁绍,都可以清晰的看到。

刘宣笑了笑,问道:“兵法说,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袁冀州,孤陋寡闻啊!”

“袁冀州,请看辽东方向。”

“本王的战马,都来自于辽东公孙度。”

“东莱郡黄县开了马市,辽东大量的商人在此贩马。”

刘宣眼神自信,道:“不仅如此,本王还有辽东送来的工匠,得以打造战船,让本王麾下的士兵能航行海上。”

“东莱郡毗邻大海,如果本王用战船运送士兵,走渤海郡侵入冀州,怎么样呢?”

“本王的大军和公孙瓒汇合,袁冀州能挡住吗?”

“黑山军在冀州的西北部,战事一起,黑山军必定不会坐视不理。”

“冀州的西面,是本王岳父董卓的地盘。要知道,你袁绍可是狠狠的摆了董相一道。他对你,怨气很重。如果能收拾你,他会很乐于落井下石。”

刘宣说道:“冀州看似强盛,实则四面危机。袁冀州执意要占据平原国,本王不惧开战。本王的敌人,也就陶谦而已。将死之人,还能翻出什么浪花。”

袁绍闻言,面色大变。

董卓!

他们算漏了董卓。

袁绍和董卓之间,没有什么好关系。

一时间,袁绍的脸色变得沉重了起来。

刘宣抛出的两件事,第一,刘宣可以派船运送士兵从渤海登录;第二,刘宣可以联合董卓出兵。

这两点,都在袁绍的意料之外。

田丰知道事情严重性了,他仍是强势,正色道:“靖王所言,也不过是空口说白话。依在下看,不是什么大事。”

刘宣笑道:“元皓先生认为,什么样的事情才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