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踏!踏!”

一阵脚步声传来,忽然,刘宣的鼻子耸动了一下。

一股馨香扑鼻而来,这香味淡雅别致,相当的舒服。

刘宣抬头看去,眼中露出一抹惊艳的神色。

来人是一个女子,她淡妆素抹,一袭白色长裙,飘逸婀娜,宛如神仙中人。她生了一张鹅蛋脸,精致的柳梢眉横挂在眼睛上,让那双明亮有神的眼睛更是传神。

女子的相貌,比不上貂蝉。

女子的肌肤,比不上甘梅。

但是她身上的气质,却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

温润如玉,翩跹可人。

刘宣愣了愣神,回过神便收回了目光。

女子抱着琴走进来,道:“见过爹爹。”

刘宣恍然,这女子应当是蔡邕的女儿蔡琰。

蔡邕点了点头,接过了琴,摆手指着孔融,介绍道:“昭姬,这是北海相孔融。”

蔡琰欠身行礼道:“昭姬见过孔相。”

孔融微笑道:“昭姬美貌天成,伯喈兄生了个好女儿啊。”

蔡琰道:“孔相谬赞了。”

蔡邕说道:“孔相别夸赞她,免得这丫头的尾巴都要翘上天了。”他又摆手指着刘宣,介绍道:“昭姬,这是北海世子刘宣。”

蔡琰道:“昭姬见过世子。”

刘宣回礼道:“昭姬姑娘。”

双方各自做了介绍,蔡琰也在大厅中落座。她神色欣喜,道:“爹爹自从来到长安后,许久不曾抚琴了。今日有兴,女儿便凑个热闹。”

蔡邕笑了笑,看向孔融和刘宣,道:“让孔相和世子见笑了。”

孔融和刘宣闻言,连忙摇头。两人都是正襟危坐,等待蔡邕奏曲。

“硿!”

蔡邕手轻拨琴弦,刹那间,一声高山流水的声音传出。

随着琴弦奏响,刘宣的思绪仿佛空灵了。

蔡邕请拨琴弦,一曲《高山流水》,自琴弦当中缓缓流出。空灵的琴弦声,把人拉到了那一幅高山流水的画面当中。

置身其中,浑身都通透通灵,分外舒服。

享受!

这纯粹是听觉上的一种享受!

刘宣也听人奏曲,但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到蔡邕这样的地步。

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大致就是这个样子了。

一曲《高山流水》结束后,孔融睁开了眼睛,忍不住抚掌赞叹道:“伯喈兄的琴艺可谓是登峰造极,已经是臻至化境了。世间之人,恐怕难以找到伯喈兄这样的琴艺了。”

刘宣也是点头赞同,附合道:“伯喈先生的琴艺,如高山般令人景行仰止,如流水般令人舒缓沉醉,当真是不凡。”

蔡琰一脸崇敬神色,这就是她的父亲,才华无双。

蔡邕眼中含着一丝的笑意,自谦客套了一番,然后说道:“世子出身北海国,家学渊源,必定精通琴曲。不如,世子也来弹奏一曲。”

刘宣摇头道:“蔡先生珠玉在前,在下哪敢卖弄。在下琴艺平平,就不献丑了。”

孔融知道刘宣才学出众,也想听听刘宣的琴艺。他是唯恐天下不乱,撺掇道:“世子五步成诗,满腹经纶。琴、棋、书、画是相通的,世子就不要推辞了。”

第180章 十面埋伏

刘宣哪里愿意,连忙道:“孔相,吟诗作赋和抚琴不同。吟诗作赋,讲究的是一丝灵感妙手偶得。可是练琴如练武,三天不练手生。我已经数年没有再摸琴了,现在让我弹琴,岂不是折磨你们的耳朵吗?”

蔡琰轻笑道:“能被世子折磨耳朵,也是一大幸事。”

刘宣嘴角轻轻抽搐,这丫头怎么说话的?

蔡琰继续道:“昭姬听闻,世子智斗李傕,武斗杨奉,厉害无比。以世子的身份,寻常人想听到世子抚琴奏曲,肯定是不可能的。能有这样的机会,不管世子弹奏得如何,都是幸事。”

蔡邕也劝说道:“世子不要再推辞了。”

三个人轮番的劝说,让刘宣也是进退两难。

忽的,刘宣脑中闪过一道灵光。当着蔡琰的面抚琴奏曲,而且是蔡琰陪着,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刺激卫宁的机会。刘宣有了想法后,便顺水推舟:“既然这样,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蔡邕抚掌道:“正当如此。”

他一挥手,侍从连忙把焦尾琴放在刘宣面前的案桌上。

刘宣看了眼焦尾琴的尾部,发现的确是有焦痕,道:“蔡先生,此琴是否是焦尾琴?”

蔡邕说道:“正是。”

蔡琰眼中一亮,轻笑道:“世子还说不懂琴,既然连爹爹的焦尾琴都知悉,必定是精通琴的,世子不要藏私哦。”

刘宣苦笑一声,他不过是询问一声罢了,没想到挖坑让自己跳了进去。

蔡琰这女子,够聪明的。

刘宣道:“许久不抚琴了,待我试一试再说。”

他说了一句话后,闭目养神片刻,调整自己的状态。

脑海中,迅速的调动这一世的记忆。前世的他,不懂弹奏,只懂琴曲。所以要依仗的,还是这一世对琴艺的记忆。

思考了片刻,刘宣信手拨弄,杂乱的琴曲自焦尾琴上传出来。

蔡琰精于琴曲,听了片刻,便已经听明白了。

《凤求凰》,刘宣弹奏的是凤求凰。

对于一个执着于抚琴的人来说,《凤求凰》不是能随意弹奏的,因为这是用于求…爱的。刘宣拿《凤求凰》来试琴,令蔡琰有些尴尬。

在座的人当中,蔡邕和孔融是长辈,唯有他和刘宣是同辈。

如今,刘宣弹奏《凤求凰》,对像自然是她。

蔡琰的心中有些恼怒,觉得刘宣太轻薄了,竟然用这样的琴曲来试一试。

既然要试一试,哪首曲子不好呢?偏偏要选择这样的琴曲,实在是可恶。一丝的小疙瘩,在蔡琰的心中留下了。

蔡琰俏脸绷着,心想:“看你等会儿弹奏什么?”

蔡邕坐在上方,听着刘宣稀稀疏疏的凤求凰,嘴角轻轻抽搐。他捋着颌下的胡须,心中颇有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感觉。

让刘宣奏曲,是想和刘宣缓和关系,不至于因为卫宁的事情,引得双方的关系僵硬。

没想到,现在这般的尴尬。

孔融嘴角含着笑容,没有一丝的不乐意,反倒是很高兴。

凤求凰就凤求凰,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孔融眼中,刘宣是中兴大汉的人。刘宣的未来,前途无量。就算刘宣真的对蔡琰有什么想法,也不是什么大事,是很正常的事情。

刘宣随着脑中记忆的流转,手法渐渐恢复。

从刚开始的生疏,渐渐变得行云流水。

一曲《凤求凰》在刘宣的指尖之下,越发的有韵味。

蔡琰端坐着听曲,渐渐的,也从刚开始的不耐烦,到沉浸在这一曲凤求凰当中。她亲眼看着刘宣一点点的熟练,知道刘宣的确是手生疏了,是许久没有弹奏。

随着琴曲渐入佳境,真的是赏心悦目。

“铮!”

忽然,琴音戛然而止。

美妙的琴声消失,人突兀的被拉回了现实。

蔡琰听得正有趣的时候,忽然间就没有了。就仿佛是两个正在滚床单的时候,突兀的有人敲门以至于中断了。

蔡琰眉头微皱,颇为不愉快。既然弹奏了,那就弹奏完啊。

刘宣已经熟悉了弹奏的技法,便直接停止了。

他刚才沉浸在奏琴的情绪中,没察觉到蔡琰的变化。事实上,他之所以弹奏凤求凰,是因为这首曲子是本主最喜欢也最为精通的,有利于他熟悉琴曲。

刘宣接下来弹奏的曲子,已经想好了。

这首曲子,在这时代没有出现。

刘宣不知道具体的曲谱,但整个曲子的音调等等,刘宣记得很清楚。有了本主的琴艺,配合后世的记忆,刘宣有信心弹奏出来。

刘宣深吸口气,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道:“蔡先生、孔相、昭姬姑娘,接下来,我开始弹奏。如果有不妥的地方,你们可要多多包涵。”

三人点头,却没有再开口,目光都汇聚在刘宣的身上。

刘宣手落在琴弦上,拨动了琴弦。

刹那间,一声相当低沉而嘹亮的重音在厅中响起。

“铮!”

这声音,瞬间就把人带入了金戈铁马的战场。

万马齐鸣,杀声震天。

蔡琰听在耳中,整个人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神色。刚才的声音,令她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甚至有一种触电的感觉。

“铮!”

“铮!”

“铮!”

连续的三声重音,低沉中却越来越嘹亮雄浑。

速度急促,声音凌厉。

连续的重音响起,把听曲的人带到了一片疆场当中。

蔡琰神色中不可思议的神色,作为一个精于琴艺的人。刚才这渐进而急促的琴音,奏出了金戈铁马的味道,那声音瞬间令蔡琰迷醉了。

仿佛是风雨欲来,仿佛是黑云压城。

蔡琰的脑海中,已经没有了刘宣奏琴的样子,完全是金鼓号角齐鸣的场面,完全是众人呐喊摇旗厮杀的场面。

随着琴音递进,蔡琰甚至握紧了拳头。

整个人,完全沉醉其中。

刘宣弹奏曲子,越来越沉醉其中,越来越激动。

一幅幅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战场搏杀的场面,不断的从琴音中展现了出来。

生死搏杀,马蹄声、刀戈撞击声、呐喊奋力声,交织起伏。整个琴曲,越来越高亢。马蹄声急促,声音渐入悲壮。

刘宣奏曲也越发的急促,拨弄琴弦的速度越来越快。

“铮!”

忽然间,缭绕急促的琴音戛然而止。

大厅中的声音,尽数消失。

一切,停止了。

风暴消失,阳光显现。

刘宣停止了下来,长舒了口气。要弹奏这首曲子,真是不容易。他弹奏的时候,有几次都险些失措,还是有惊无险的弹奏完了。

蔡琰震惊的盯着刘宣,问道:“请问世子,这是什么曲子?”

刘宣回答道:“曲名《十面埋伏》!

第181章 再添一把火

蔡琰沉吟片刻,问道:“世子,这曲《十面埋伏》有什么讲究吗?”

刘宣回答道:“《十面埋伏》的出处,来源于楚汉相争时期。当时高皇帝刘邦率领汉军,在垓下伏击项羽,最终逼得项羽自刎乌江。整首十面埋伏,便是依据当时的战况来的。”

“妙!妙哉!”

蔡邕听了刘宣的解释,再回想刚才的曲子,连连称赞。

孔融盯着刘宣,更是觉得看不透刘宣。

刘宣一鸣惊人后,展露出的能力,可谓是惊才绝艳。刘宣智斗康王妃、斗垮李傕和杨奉,才智卓绝;刘宣自幼没有名师指教,却才思敏捷,五步成诗;刘宣战管亥、败徐晃,武艺也是精湛绝伦。如今刘宣还能抚琴奏曲,这份才华,简直是太出众了。

孔融心中,也是佩服不已,更相信了许劭的评价。

蔡琰眼中神采飞扬,异彩连连,她也被刘宣的一曲《十面埋伏》折服了。

蔡琰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道:“世子刚才弹奏的《十面埋伏》,昭姬是第一次听闻。不知道这首曲子,是否是世子所做?”

刘宣道:“正是如此。”

穿越不剽窃,不如不穿越。

反正都已经拿来用了,刘宣毫不犹豫的占为己有。

蔡琰双手合拢,正色道:“世子大才,昭姬佩服。”她看向刘宣的眼神,尽是钦佩。任何一首名曲,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出来的,刘宣的《十面埋伏》,可堪传世。

刘宣道:“昭姬姑娘过奖了。”

蔡邕也夸赞不已,厅中的气氛,扭转了过来。

“为这一曲《十面埋伏》,我敬世子。”蔡邕端起酒杯,向刘宣敬酒。

刘宣连忙道:“多谢蔡先生。”

蔡邕以一首琴曲作为切入点,然后话锋一转,大谈朝廷的政务。孔融心系政务的,也开口附合。刘宣时不时的说几句,厅中的气氛,颇为欢欣。

吃罢晚饭,天已经暗了下来。

孔融提出告辞,蔡邕和蔡琰亲自送孔融和刘宣出门。到了门口,蔡邕拱手道:“孔相、世子,若有闲暇时,随时来府上做客。”

“一定。”

孔融和刘宣点头,面带笑容的回答。

蔡琰道:“世子琴艺出众,昭姬佩服。奈何天色已晚,昭姬无法向世子讨教。如果世子有闲暇,还请来府上多多指教。”

“一定!”

刘宣拱手回礼,和孔融一道离开。

跟随刘宣一起离开的,还有易曲以及其余的七个游侠儿。这些人已经归顺了刘宣,便跟着刘宣一起,不再四处流浪。

马车中,孔融和刘宣相对而坐。

孔融问道:“世子今天纵容卫宁离开,那是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对于卫宁,世子是怎么打算的?”

刘宣脸上露出犹豫神色,缓缓道:“蔡先生让我手下留情,如果我出手对付卫宁,恐怕蔡先生那里不好交代。”

“妇人之仁。”

孔融面色一黑,很郑重的呵斥了一声。

刘宣脸上挂着不解,问道:“孔相何出此言?”

孔融面容严肃,正色道:“世子和蔡邕之间的关系,不需要用卫宁来做人情。公事归公事,私交归私交,一个卫宁而已,不必顾忌蔡邕。”

“世子不是文人,文人重诺言。”

“当政者需要敬天悯人,却不可妇人之仁,要以自身的权衡为重。”

“本相这把年纪了,性格早已养成,做不到这一步。”

“世子年纪不大,不能学那些腐儒。天真烂漫是小孩子的行径,正视眼前的现实才能权衡决断。卫宁没能求亲成功,世子对他可谓有夺妻之恨。”

“他离开后,必定会报复世子的。”

“如果不处理掉卫宁,那就是养虎为患,是给自己添堵。”

孔融大义凛然的道:“世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去做,不必顾虑。如果蔡邕问起来,由本相来处理。再说了,蔡邕和卫宁现在的关系,已经是产生了裂痕。即使卫宁发生了什么,蔡邕也没有办法针对世子,最多唠叨两句罢了。”

刘宣拱手道:“孔相教诲,宣铭记于心。”

孔融见刘宣听进去了,心中才松了口气。为政者最忌讳妇人之仁,刘宣在这方面一直都做得不错,但孔融担心刘宣为了蔡邕的人情而出错。

所以,孔融才苦口婆心的劝说。

马车回了客栈,一行人在客栈中住下。

刘宣见身边的人多了起来,心中有想法,就直接来到孔融的房间中,道:“孔相,我们的人多了起来,再住在客栈里面不方便了。而且客栈里面龙蛇混杂,不利于我们行事。我打算暂时在长安城买一处住宅暂住。等离开长安的时候,处理了就是。”

孔融说道:“世子言之有理,就这么办。”

刘宣道:“既然孔相同意,我就安排糜芳处理这件事。”

孔融道:“嗯!辛苦世子了。”

刘宣拱手告辞,回到自己的房间中,把糜芳、史阿、易曲喊来了。

史阿眼神锐利如刀,迫不及待的道:“主公,卑职认为卫宁不会善罢甘休的。他离开了后,肯定还会生事。难道,就这样放过他了。”

“自然不会!”

刘宣眼眸一冷,眸子中掠过冷厉神色。

在马车里面的时候,刘宣当着孔融的面提及蔡邕说情,是顾忌孔融的想法,担心和孔融的意见背道而驰,两人之间发生内讧,才试探孔融。

如今有了孔融的支持,刘宣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

史阿问道:“主公打算怎么办?“

刘宣大袖一拂,道:“这件事儿等会儿再说,先处理其他事情。”目光落在糜芳身上,刘宣道:“子方,我们的人多了,继续住在客栈不方便,你找一处住宅。”

糜芳点头道:“主公放心,卑职会尽快完成此事。”

“嗯!”

刘宣嗯了声,目光环视三人,正色道:“接下来才是针对卫宁的事情。”

史阿、易曲和糜芳道:“请主公示下。”

刘宣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道:“卫宁在蔡邕的府上吃瘪后,肯定心情不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添一把火,找人把我见了蔡琰的事情透露给卫宁。然后,我们再……,……,一步步计划的实施,让卫宁身败名裂,再无翻身之日。”

一个完整的计划,自刘宣的口中说出来。

史阿抱拳道:“主公英明。”

糜芳笑道:“可笑那卫宁,还想和主公做对,真是不自量力。”

易曲道:“小的会全力协助。”他对于刘宣,更多了敬畏和畏惧。他听完刘宣的计划,那简直是杀人不眨眼,这样的人太恐怖了。

易曲庆幸自己没被刘宣算计,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第182章 下套(3更)

蔡家,后院。

蔡琰的院子中,琴声缭绕,空灵的声音回荡在屋子中。

蔡邕背负着双手进入院子,来到门前敲门。

“进来!”

蔡琰的声音,自房间中传出。

蔡邕迈步进入屋子,蔡琰的琴音也随之停止。等蔡邕落座,蔡琰说道:“都这么晚了,爹爹来有什么事情吗?”

蔡邕坐下道:“谈谈你的婚事。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你向来有自己的主见,爹爹也不愿意勉强你,爹爹向听听你的意见。”

蔡琰闻言,沉默了下来。

卫宁求婚的事情,她也是知晓的,不可能毫不知情。

片刻后,蔡琰道:“爹爹是怎么考虑的?”

蔡邕缓缓道:“关于你的婚事,爹爹原本属意卫宁,想把你嫁给他。一方面,卫家是河东大族,你嫁过去后不愁吃穿用度;另一方面,卫宁真的是喜欢你。”

“只是这几天的事情,老夫看到了卫宁的另一面。”

“据孔相所言,卫宁自己也承认,他来长安的路上见色起意,掳走了一名民女,最后是刘宣救了那女子。卫宁极力的辩解,说是卫庄撺掇的,但事情发生了便是铁证。”

“卫宁年纪轻轻,血气方刚,发生了这事儿,老夫虽然气愤,也还是原谅了他,仍是打算把你嫁给他,毕竟难得有情郎。”

说到这里,蔡邕脸色变得郑重起来,道:“可是今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卫宁竟然指使卫庄找了游侠儿去刺杀刘宣。”

“一言不合,就杀人报复,这样的脾性太过暴虐。”

“虽然卫宁对你好,虽然卫家是河东大族,但卫宁这样的性子,迟早要出事儿的。”

“老夫念在和卫宁师徒一场的情谊上,向刘宣讨了个人情,希望刘宣手下留情。但刘宣怎么做,老夫不敢保证。”

蔡邕眼神有着一丝忌惮,道:“刘宣到长安的这段时间,他虽然不主动惹事,但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却不少。但凡招惹刘宣的人,最后都被收拾了。”

“李傕被贬,杨奉被杀,可刘宣还好好的。”

“如今卫宁派人刺杀刘宣,恐怕刘宣会出手对付卫宁。”

蔡邕说道:“一旦刘宣对付卫宁,恐怕卫宁难以抵挡,所以老夫不希望你下嫁卫宁。但到底嫁不嫁卫宁,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蔡琰轻拨琴弦,空灵声音在房中回荡着。

蔡邕坐着,却没有催促。

片刻后,蔡琰停止了抚琴,微笑道:“爹爹,女儿对于卫兄,只有师兄妹的情谊,只是把他当作兄长和朋友看待,并无爱恋之情。”

蔡邕盯着蔡琰,点头道:“老夫明白了!早些休息,老夫去歇息了。”

说罢,蔡邕离开了房间。

此时蔡邕的心中,也是松了口气。

蔡琰望着蔡邕离去的背影,不知怎么的,脑中忽然闪现出刘宣的身影。她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的身影抛去了。

……

驿馆,卫宁房间。

卫宁正在饮酒,颓废无比。今天可以说是他这辈子最狼狈的日子,活了近二十年,他从未如此狼狈。可今天,他被刘宣羞辱,更迫不得已斩杀卫庄。

颜面尽失,丢尽了脸。

一坛一坛酒下肚,卫宁喝得醉眼朦胧。

“昭姬,我喜欢你,是真的喜欢你…可蔡邕不同意,他不同意啊……刘宣,都是你,都是你造成的。不杀你,我誓不为人。”

“刘宣,我会杀了你的,一定会的。”

“蔡邕老儿,你个老糊涂,老匹夫……你不把昭姬嫁给我,将来你一定会后悔的……嗯,你会后悔的,我要让你后悔。”

卫宁喃喃自语,酒气熏天。

喝醉的卫宁,不知何时睡着了。

次日一早,冬日的阳光洒落在屋子中。卫宁睁眼醒了过来,他骤起眉头,太阳穴一鼓一鼓的涨疼。揉了好一会儿太阳穴,才稍稍缓解。此时的他一身酒气,洗漱后才清爽了许多。

“咚!咚!”

房间外,侍从说道:“卫公子,外面有人求见。”

卫宁道:“谁啊?”

侍从道:“来人没说身份,指名点姓的要见您。”

卫宁想了想,还是见一见来人再说。他吩咐侍从去请人,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身材魁梧,体格精壮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拱手道:“在下杨勇,见过卫公子。”

“坐!”

卫宁一摆手,气度俨然。

杨勇落座后说道:“卫公子可知蔡琰的最新消息?”

卫宁问道:“什么消息?”

杨勇回答道:“昨天夜里蔡邕设宴招待刘宣,蔡邕让蔡琰陪同。”

刷!

卫宁脸色大变,眼中闪烁着冷光,更是握紧了拳头。杨勇的这一消息,令卫宁更是嫉妒不义,愤恨刘宣。卫宁盯着杨勇,沉声道:“阁下告诉我这一消息,有什么目的?”

杨勇沉声道:“在下想和卫公子联手,诛杀刘宣。”

卫宁道:“阁下和刘宣有什么仇?”

杨勇握紧拳头,冷冷道:“我乃杨奉的部将,杨将军被杀后,吕布接管了军营,而我被逐出军营。杨将军是吕布杀的,但却是刘宣造成的。除此外,徐晃本是杨将军提拔的,却背叛杨将军投向刘宣。不杀这两人,我誓不为人。”

卫宁听了后,嘴角勾起灿烂的笑容。卫宁知道杨奉和刘宣的纠葛,杨勇站出来要为杨奉报仇,他就多了一个盟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