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政怒道:“你大胆。”

“恐怕是你大胆才对。”刘宣语气咄咄逼人,质问道:“你说你是王,你有朝廷的任命吗?你有祖宗认可吗?你为王,谁能见证?”

“北海王室,向来子承父业,我还好好的活着,哪有你继承王位的道理。”

“就算我死了,也是我的子嗣,轮不到你。”

刘宣一字一句的话,犹如刀子般戳入刘政的心中。

刘政身子都轻微的颤抖着,道:“你大胆!”

刘宣说道:“你就会说这话吗?”

“呃……”

刘政袖口中的手紧握,眼神难掩的露出惊恐神色。

刘宣摇头轻笑,道:“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田昭为什么选择扶持你了。”

“为什么?”刘政问道。

刘宣嘿嘿笑了几声,说道:“因为你够蠢,因为你够无能。”

刘政道:“你欺人太甚。”

此刻的刘政,仍然是坐着没有挪动身子。他的双手,依然抄在袖口中,身子不动如山,一动不动的坐着,他仍然还维持着王的气度和威严。

刘宣迈开步子,缓缓的往前走去。

刘政喝道:“站住!”

话语中带着一丝的颤抖,可他的眼眸中却掠过一抹兴奋。

靠近了!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

刘政眼神飘忽不定,似乎是很惧怕刘宣,大声道:“别过来,别过来!”

刘宣大步往前,来到了刘政的身前。

“去死!”

刘政冷喝一声,突然站起身,袖口中的手抽出来,往刘宣冲去。刘政手中还握着一柄匕首,匕首上绿汪汪的,一看是染了剧毒的。

刘政知道抵挡不住,所以不曾抵挡,任由刘宣进入,想在这里给刘宣致命一击。

刘宣眼疾手快,侧身避开了刘政的刺杀。

转瞬间,刘宣的手闪电般伸出,精准的抓住了刘政的手腕,猛地用力。

“啊!”

剧烈的痛楚,令刘政惨叫。

“哐当!”

匕首掉落在地上,没有对刘宣造成一丝的伤害。

“你下来吧!”

刘宣用力一拽,刘政的身子被掀翻在了地上。刘宣盯着倒在地上狼狈不堪的刘政,笑眯眯的道:“你这样的货色,还想称孤道寡,简直侮辱了北海国的列祖列宗。”

刘政站起身,怒气冲冲的道:“刘宣,你不得好死。”

刘宣说道:“我好死不死,我是不知道的。但是你现在,会死得很难看。”

“死!”

刘政听到这个词,冷不禁的打了个寒颤。

刘宣在主位坐下来,继续道:“你篡位为王,造成北海国内乱,是第一罪;你勾结外贼,戕害同袍,是第二罪;你软弱无能,不配为王,是第三罪。你活着,本身就是罪。”

“来人!”

刘宣一声令下,周仓带兵冲了进来。

刘宣吩咐道:“拖下去,斩!”

“是!”

周仓得令,麾下的士兵立即上前架起了刘政往外走。

刘政大吼道:“刘宣,你不得好死。”

周仓听到了这话,一耳刮子就抽了过去,大骂道:“他娘的,你才不得好死。都快点,给我拖出去,别污了主公的耳朵。”

人被托了出去,很快传来一声惨叫。

时间不长,孔融、郭嘉和贾诩等人都进来了。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徐晃、管亥都来了王府,剧县已经在刘宣的掌控中。刘宣找人询问了国傅苏景的情况,却得知苏景已经被杀。

对此,刘宣深感遗憾。

苏景对于刘宣,也有过一定的帮助,可惜竟然死了。

刘宣看向文臣武将,说道:“刘政伏诛,北海国的乱事平息,诸位辛苦了。”

众人闻言,连道不辛苦。

孔融站起身,缓缓说道:“如今大局已定,而先王病逝,伪王伏诛,世子应当早日继位为王,稳定局面才是。”之前就商量了继位为王的事情,孔融当着所有人的面提了出来。

刘宣回答道:“此事,交由孔相安排。”

“诺!”

孔融应下,又退回了坐席上。

刘宣目光落在管亥身上,吩咐道:“管亥,约束好军中的士兵,军队入城,不得有任何违纪乱法的行为。违令者,斩!”

管亥道:“主公放心,末将一定会约束好士兵。”

刘宣话锋一转,道:“都下去吧!”

众人退下,郭嘉和贾诩则在王府内住下。

刘宣前往后院,来到了之前的院子。这一座院子,已经是人去楼空,乱糟糟的。他带了片刻就离开了,来到了貂蝉、董菡和甘梅所在的院子。

看到三人,刘宣也是笑了起来。

这一段时间,她们跟着奔波劳累,也是受了许多苦。

刘宣赔了三女半天时间,才开始处理政务。

刘政当政的时间内,政令乱发,使得北海国一团糟。刘宣回来后,一切都要恢复到原来的时候,要处理的事情很多。

孔融来了一趟,说两天后是大吉之日,准备祭告祖宗,继位为王。

刘宣答应了,仍是说让孔融安排。

两天后,由孔融亲自主持,刘宣身着黑色袍服,头戴九旒冕冠,威严肃穆。在王府的宗祠中,刘宣祭告北海王室一脉的列祖列宗,祭拜天地,正式的继位为北海郡王,称北海靖王。

一系列的礼议结束后,刘宣带着众人回到了大厅。

刘宣头戴九旒冕冠,身穿冕服,衣衫整齐,一派威严气度。

自此,刘宣不再是世子,而是北海靖王。天下间似刘宣这样身兼王位,更兼任了一郡太守的情况,少之又少。

刘宣目光扫过麾下的官员,思考着今天的安排。

继位为王,意味着刘宣要执政了。虽说孔融是北海相,执掌着北海国的政务,但孔融听他的,也就相当于刘宣执掌了北海国。

(ps:调整一下状态,今明两天只有2更。)

第240章 班底初成

刘宣当着麾下官员的面,问道:“北海国百废待兴,如今国傅一职却空缺了下来,必须有人填补才行。孔相,你可有人选推荐?”

孔融想了想,回答道:“殿下,臣有一人举荐。”

刘宣道:“说!”

孔融眼神镇定,缓缓道:“臣麾下幕僚陈耳陈思聪,此人精于内政,才能出众。由他出任北海国傅,足以胜任。”

哗!

大厅中,喧哗声一片。

一个个王府的官员,以及诸多北海国的官员,都分外惊讶。孔融举荐的陈耳是他的幕僚,这也太明目张胆了。

孔融神色平静,眼神幽深浩瀚,看不出内心的想法。

刘宣眼中掠过一丝的惊讶,旋即又平静了下来,沉声道:“肃静!”

顷刻间,大厅安静了下来。

刘宣目光深沉,缓缓道:“举贤不避亲仇,此乃先贤之语。孔相当众举荐陈耳,足见孔相心胸坦荡,本王相信孔相。如果陈耳没有真才实学,本王也相信孔相不可能举荐。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自然能看出好坏。”

众人听了后,都不再言语。

孔融脸上也多了一抹会心的笑容,其实他举荐陈耳有两层意思。

第一,陈耳的确有才华有能力。之前,陈耳就作为他的幕僚辅佐他。田昭攻破了剧县,陈耳也不曾投降,隐藏起来和田昭对抗,足见其赤胆忠心。

第二,刘宣登上北海王位,摇身一变成了北海靖王,身份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孔融不知刘宣的心态如何,故而想试探一番。

刘宣的信任让孔融吃了一颗定心丸,刘宣仍是一如既往的信任他。

君择臣,臣亦择君。

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刘宣信任孔融,孔融自当全力的支持刘宣。

孔融拱手道:“殿下贤明,臣佩服。”

刘宣微微一笑,说道:“本王虽然是北海靖王,但还兼任了东莱郡的太守一职,不可能长期留在北海国。北海国的政务,需要孔相多多费心。”

孔融道:“分内之事,臣自当竭尽全力。”

刘宣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道:“昔日,张饶带着贼匪袭击北海国,致使北海国陷入危机。今时,田昭又带兵侵犯北海国。不论是哪一次,敌人都轻松的杀到了剧县。”

“个中原因是什么,是北海国没有军队镇守,没有强兵镇守。”

“本王决定建立一支军队,名为‘第一军’,兵力两万,负责保护北海国的安定。军队就驻扎在北海国,以剧县为核心,辐射整个北海国。”

“北海国的一应战事,皆由第一军的主将负责。”

刘宣眼神锐利,透露出锋芒气息。

新官上任三把火,刘宣初登王位,便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了。

国傅一职官位显赫,但对刘宣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刘宣把问题抛给了孔融,卖了孔融一个好。但第一军的主将,必须是刘宣绝对的心腹。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刘宣身上。

到底会是谁呢?

毫无疑问,第一军的主将绝对是权柄赫赫。一个个的目光掠过管亥和徐晃,目前而言,刘宣麾下的将领当中,也就这两人符合条件。

管亥的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

他是极早就追随刘宣的人,论资排辈,他是老人了。

徐晃倒是心平气和,并没有什么激动的。毕竟他在刘宣麾下时日尚短,立下的功劳并不多,战功也并不显赫。

刘宣目光落在徐晃身上,沉声道:“徐晃听令!”

“末将在!”

徐晃噌的站起身,神色中有着一抹讶异。他没有抱希望,没想到刘宣竟然要安排他担任第一军的主将。

刘宣吩咐道:“本王任命你为镇军将军,担任第一军主将。”

“末将叩谢王恩。”

徐晃单膝跪地,抱拳道谢,然后才站起身。

此刻的徐晃,激动无比。

他初来乍到,刘宣就给予了这么重要的官职。

这份信任,足矣!

徐晃心中激动,却也暗暗的告诫自己,一定要戒骄戒躁,努力练兵,训练出无敌之师,才不负刘宣对他的信任。

管亥看着徐晃被任命,心中有一丝的失落,但瞬间又压了下去。刘宣有刘宣的安排,他是刘宣的下属,无权干涉。

“糜芳听令!”

刘宣话锋一转,骤然下令。

“卑职在!”

糜芳站起身,神色中有着一抹讶异。

追随刘宣以来,糜芳是在刘宣身边跑腿的人,负责传达消息,整理资料,没有什么特别的。史阿追随了刘宣后,刘宣出入都带着史阿,他的作用就更加的微乎其微了,存在感愈发的少,以至于糜芳都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刘宣盯着糜芳,吩咐道:“本王任命你担任第一军长史,协助徐晃处理第一军的政务。军中所有的政务情况,由你上报于本王。”

“卑职遵命!”

糜芳答应了下来,心中也是激动无比。

终于,他有了自己的位置。

郭嘉和贾诩眼中,却是掠过了一丝的精芒。

两人相视一望,都明白了刘宣的意图。

军中以徐晃为主,但刘宣又给了糜芳奏报政务的权利。这样一来,官职上徐晃更大,但糜芳却有奏报的权利,两人相互帮助,又相互制衡。

这一安排,可以确保刘宣对军队的掌控。

好手段!

两人的心中,都忍不住夸赞一声。

刘宣缓缓说道:“军队要强盛起来,要有战斗力,需要你们两人的同心协力。本王希望,下次再见到第一军的士兵,他们已经是参天大树,足以抵挡任何敌人。”

“卑职比不辜负主公厚望。”

徐晃和糜芳神色恭敬,都是抱拳回答。

刘宣微微颔首,继续说道:“第一军驻扎北海国,负责北海国的安全,直属于本王调遣,不受任何人的安排。但北海国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徐晃你得全力协助孔相,明白吗?”

“卑职遵命!”

徐晃闻言,点头应下。

孔融心中一转,明白了刘宣的意思。

通过刘宣对第一军的安排,以及对第一军的定位,孔融心中暗道刘宣行事老辣,竟然把军政分开了。换句话说,刘宣掌控着第一军,就掌控着北海国。

孔融如果没有其他的心思,那一切安稳,北海国可以政通人和。如果孔融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徐晃就是悬在孔融头顶上的利剑。

对此,孔融并没什么想法。

相反,孔融欣赏刘宣的手段,刘宣越厉害,未来的前途越光明。

第241章 田楷来攻

刘宣安排了徐晃和糜芳的官职,目光落在郭嘉和贾诩身上。

这两人,都是他的谋主。

此时的郭嘉,还只是观阳县的主簿。一个屁大的官儿,郭嘉做了快两年。

刘宣吩咐道:“郭嘉听令!”

“臣在!”

郭嘉站起身,神色严肃的拱手。

刘宣沉声道:“本王任命你担任右军师,随我左右。”

“遵命!”

郭嘉点头,直接答应了下来。

对于刘宣给予的官职,郭嘉没有太多的在意。诸侯讨伐董卓时,他去了袁绍的麾下,袁绍给的远超刘宣给予的,但他认为袁绍刚愎自用,难成大事,所以离开了。

郭嘉看重的,是刘宣的能力和潜力。

当然,还有两人的兄弟情谊。

即使刘宣成了北海靖王,成了权柄赫赫的君主,在郭嘉的眼中,刘宣还是原来的那个刘宣,还是他的二弟。

刘宣话锋一转,继续道:“贾诩听令!”

“臣在!”

贾诩站起身,老脸上多了一抹笑容。

在场的所有人中,贾诩的年龄最大,也是最晚追随刘宣的。不过他履历是最丰富,做过大大小小的官职,也在董卓的麾下担任过要职。

刘宣吩咐道:“本王任命你为左军师,随我左右。”

“臣遵命!”

贾诩拱手应下,然后回到坐席上。

自从和刘宣认识后,贾诩亲眼见证了刘宣步步为营,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对于刘宣的手腕和能力,贾诩也相当的佩服。刘宣给予的信任和器重,也让贾诩心甘情愿的为刘宣效忠。他摸了摸内中穿着的金丝软甲,脸上有着一抹笑容。

安排完了身边的文官,刘宣看向孔融,微笑道:“孔相,本王不再担任观阳县令,所以得重新安排观阳县令。这一人选,由你安排即可。在观阳县任职的糜竺,我即将调到东莱郡,担任东莱郡的主簿。”

糜芳一听,心中为兄长欢喜。糜竺担任了东莱郡的主簿,糜芳担任了第一军的长史,意味着糜家彻底成为了刘宣麾下的核心。

孔融微笑道:“殿下放心,臣自会安排妥当。关于县令人选,殿下可有属意的人?”

刘宣想了想道:“要说合适的人,观阳县的县丞李奕倒是不错。”

孔融说道:“臣明白了!”

刘宣安排了糜竺,话锋一转,道:“管亥听令!”

“末将在!”

管亥神色兴奋,终于轮到他了。他在刘宣的麾下,虽说不是最出色的,更是黄巾贼出身,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员大将。

刘宣吩咐道:“本王任命你担任东莱郡的郡丞!”

“末将遵命!”

管亥的心中一阵欢喜,郡丞是仅次于太守的官职。换句话说,管亥就是东莱郡的二把手。只要刘宣不再东莱郡,管亥就可以代刘宣行使权力。想到这里,管亥之前心中的一点失落尽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欢喜。

刘宣挥手,待管亥落座,道:“周仓听令!”

“末将在!”

周仓站出来后,抱拳回答。

刘宣吩咐道:“本王任命你为东莱郡督邮,负责纠察县乡。”

“末将遵命!”

周仓抱拳应下,心中更是兴奋。

督邮这一官职,周仓也是有所了解。他自从跟了刘宣,也开始认书识字,读了一些书。督邮一职,督察县乡,是相当重要的官职。在某种程度上,督邮不弱于管亥的郡丞。

刘宣看向史阿,又道:“史阿听令!”

“末将在!”

史阿一步站出来,抱拳行礼。

相比于管亥、周仓等人可以上阵杀敌,史阿精于剑术,更多的是跟随刘宣的左右,保护刘宣的安全,替刘宣传达消息。

对于自己即将得到的官职,史阿也颇有几分期待。

刘宣眼神肃然,吩咐道:“本王任命你为建忠将军,组建警卫营,人数定额为五百人,负责护卫本王的安全。”

“末将遵命!”

史阿抱拳应下,神色更是郑重。

他负责保护刘宣的安全,可谓是责任重大。

刘宣安排完了麾下的人,朗声道:“诸位都是本王的心腹,望诸位能同心协力。”

“臣等必不辜负王恩。”

众人闻言,齐声回答。

“报!”

忽然,一名士兵自大厅外快速的跑了进来。士兵神色中有着一丝的紧张,单膝跪地道:“禀报大王,前线传回消息,田楷亲率三万大军,兵临剧县边界,往剧县杀来。”

“终于来了!”

刘宣眼眸眯了起来,眸子中掠过一道精光。

当初击溃了田昭,刘宣知道消息传开后,田楷肯定不会罢休的。

刘宣说道:“徐晃,立即整军出战。”

“诺!”

徐晃抱拳应下,和糜芳退出了大厅。

管亥、周仓也跟着离开,两人还没去东莱郡,自然要协助徐晃。

刘宣让孔融出面安抚民心,让其余的官员各司其职,保证北海国的运转。刘宣把郭嘉和贾诩喊到书房,拿出了剧县的地图,指着地图道:“田楷率领三万大军杀来,你们怎么看?”

郭嘉微笑道:“主公,现在不是和田楷决战的时候。”

刘宣问道:“哦,兄长是什么意思?”

郭嘉缓缓道:“依我看,大军需要备战,但也只需要派遣一名善辩之人前往田楷的军营,对田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信田楷会撤军。主公执掌北海国,虽说麾下有两万军队,但根基还不够稳固,没必要和田楷拼杀,损耗力量。”

对于郭嘉的建议,刘宣眉头微皱。

刘宣没有给出答案,问道:“文和先生认为呢?”

贾诩不急不缓的道:“要和田楷和谈,得打过才行。否则,田楷会认为主公怕了他。任何时候,拳头都是最重要的。打了一战,把田楷打痛了,再谈判不迟。”

顿了顿,贾诩又说道:“奉孝的意图老夫明白,是想等主公在东莱郡立足后,有了真正的力量和根基,再和田楷决战,逐鹿青州。只是奉孝的想法,必须建立在主公能让田楷畏惧,让他不敢再觊觎北海国,否则一切皆休。”

刘宣道:“文和的建议不错,我认为可行。”

三人聚在一起,迅速的商讨对策。

计策确定后,刘宣带着郭嘉和贾诩直奔军营。和大军汇合,由徐晃率军前进,刘宣在中军压阵,往剧县边界行去。

第242章 铁蒺藜的威力

(今天6更,第一更到,求票支持。)

剧县地处北海国的西面,和齐国的广县接壤。

此时一支大军途径广县逼近了剧县,这支军队正是田楷率领的幽州军精锐。田楷得知田昭的一万大军全军覆灭,三千精锐尽数兵败,心中愤怒不已。

堂堂幽州精锐,却败给了一个小儿,实在是丢脸。

一万幽州兵,是他麾下的精锐。

三千精骑,是他三分之一的骑兵力量。

田昭葬送了三千精骑,使得田楷的骑兵只剩下了六千精骑。

这一战,田楷要狠狠的教训刘宣,让刘宣知道厉害。

大军浩浩荡荡的前进,气势汹汹。

“报!”

官道上,一名哨探策马快速的跑来。哨探所过之处,所有的士兵尽皆让路,不敢阻拦。时间不长,哨探来到了中军的位置,在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身前停下。

这员将领,正是田楷。

田楷年近四十,生得虎背熊腰,壮硕精悍。

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目光如炬。

眼见哨探回来,田楷微微颔首致意,只听哨探禀报道:“大人,刘宣已经出兵了。据推测,刘宣的兵力约为两万,正往广县和剧县的交界处杀来。”

“好!”

田楷眼眸中精光闪烁,脸上有着期待神色。

终于来了!

这一战,田楷要让刘宣知道得罪了幽州军的后果。田楷大袖一拂,下令道:“传令下去,大军全速前进,在剧县和广县交界的地点扎营。”

“诺!”

随行的侍卫得令,立即下去传令。

哨探退下,继续去查探消息。

大军全速赶路,在两县交界的关卡停下,没有再继续前进。刘宣都率军来迎战了,田楷没有必要再继续前进,可以扎营等着,守株待兔。

以逸待劳!

这是田楷的想法。

军营,中军大帐!

田楷把幕僚赵丞请到了营帐中,田楷道:“赵丞,刘宣杀来,你有什么看法?”

赵丞想了想,微笑着道:“刺史,卑职这几日仔细研究了刘宣的情况。发现一个问题,刘宣带兵喜欢出奇兵,喜欢奇谋诡计。”

“自从刘宣在北海国射杀了贼匪张饶一鸣惊人后,就开始崛起。”

“刘宣执政观阳县,击败九鹿山的山贼叶烈,是孤身闯入九鹿山斩杀了叶烈;刘宣击败黄巾贼管亥,也先示敌以弱,再出奇制胜。”

赵丞神色肯定,说道:“这次刘宣灭掉了田昭,也是先设下圈套,再引诱田昭追击。可惜的是,田昭却被埋伏了,以至于兵败。这一战,刘宣还是出奇制胜。”

田楷道:“你的意思是,刘宣可能偷袭?”

赵丞不卑不亢道:“有这个可能。”

田楷自信说道:“本将已经安排了下去,营地早有准备,不怕偷袭。”

“将军英明!”赵丞夸赞了一句,话锋一转道:“刘宣擅长奇谋诡计,卑职认为和刘宣交战,没有必要试探,直接出兵,以最强的力量正面击溃刘宣。我们兵力比刘宣强,一力降十会,足以正面碾压刘宣。”

田楷想了想,道:“可行吗?”

赵丞很是自信,说道:“大人只能这么办,因为您还得考虑整个北海国,以至于还没有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