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强宋-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后几年只要他不倒台,在资财上都是绰绰有余,可以大把拿钱砸人,只要能保持自己对晋阳军的影响力和掌控力,加以诸般手段,杨凌自己觉得想倒台也难!

只要这几年撑过去,自己掌握了足够的实力,任何事情,都再也难动摇他掌控这所有一切了!这些不管是不是骗进来的钱,就是准备用来花的,花在晋阳军身上,更是最为要紧的用处,在这上面,杨凌眉头也不会皱一下。

难道就存在库房自己没事数着玩儿?平白还背着这么重的利息?看诸将从岳飞岳飞以降,没有一个人幸免,全都做张大嘴之态呆呆的看着自己,对于这个时代武将的口腔健康在这一瞬间就有了最为直观的了解。

而且杨凌还意外的发现牛皋居然还长了一对虎牙,刮干净胡露出虎牙甚至可以去萌……

杨凌瞧瞧岳飞,笑骂两句:“失口了罢,你这个身家,在袍泽当中,已经算是富家翁了,还不知足!”晋阳军是新立之军,军将都是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不是西军将门体系容不下的,就是常胜军那些乱世里面挣扎求活的,同样都是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也同样都没什么深厚根基,初初才提拔到中层武官这个地步,当然未曾积下什么家当。

岳飞连犒赏带杨凌送的,汴梁几个月捞到的一点微薄好处,的确在晋阳军中已经可算是巨富了,这下说失了口,几个相熟的人顿时就要他请客,杨凌这么巨大的数字轻松就答应下来,原来厅堂当中紧张沮丧的气氛不知不觉就化解得干干净净,也有笑闹声音传出。

岳飞在旁边也不管了,这个年轻将领这个时侯什么心思都没有了。只是觉得幸福得都快晕了过去,有这么多钱,晋阳军就可以维持下去了,还可以发展壮大,为大宋保有这么一支精强之军,将来能派上多大用场?

杨凌任他们笑闹几句,突然淡淡开口,他吐出第一个字,这些军将们就立刻肃然,谁也不敢乱说乱动,竖起耳朵,唯恐漏听了一个字。

“你的钱你好好留着,为大宋缘边戍守,朝廷薄待你们,我杨凌却不薄待你们!朝廷军饷少了慢了,都是我来贴补,有家人要养的,手里窘迫了,尽管于我说,我都一一照应……这每年数百万贯,是老辛辛苦苦筹来,是养这支为国有用的军马。是为了今后你们能毫无牵挂上阵厮杀的!岳飞何在?”

岳飞立刻挺直,大声道:“末将在!”

杨凌语调冰冷,一字一顿:“钱给老子盯紧了,谁敢在这笔瞻军之资,为国守边之资当中下手,有一个,就杀一个,没得什么情面好讲。你手中剑,給老磨得快一点!”

岳飞咬牙,也是满脸杀气,这晋阳军一路走来不易,现在杨凌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己掏钱,为国保存这支有用之军,谁敢在里面伸手,他下手是绝不会容情的。

“末将领命,请将主放心!谁敢上下其手。就问问末将手中剑利否!”在场诸将肃然,岳飞在执行军纪上的铁面无情,所有人都是领教过了,而且他无敌之名闻名全军,犯在他手里,就算不绑起来砍头,岳飞让他们上来单挑以定死活,大家也没什么活路可言。

杨凌看着诸将噤若寒蝉的模样,又嗤的一声笑了出来:“别以为就苦了你们的了,好生听我号令行事,踏踏实实打仗,勤勤恳恳守边,老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回汴梁就是如许身家,少不了好处給你们!与其起什么歪心思,还不如将来老能給你们的多,这个道理你们还想不明白?”

晋阳军毕竟是一支新军,这些年岁不大的军将们都还是热血未冷的年纪,又实在被朝廷举动弄得寒了心,杨凌突然现身,在本来就积威深重的基础上又骤然給了他们一条光明出路,再这般又搓又揉的下来,人人都恨不得眼下就有什么机会,马上为杨凌牺牲了这条性命也罢,当下也再顾不得什么忌讳了——出身燕地的,就是这点忌讳,本身就浅薄得无从谈起,朝廷什么,早就抛到九霄云外,齐齐行礼下去:“小杨将主深恩,末将等铭记于心!末将等虽身在河东,但仍谨奉小杨将主号令!”

此时此刻,就是岳飞,也再不能说得什么,这加恩到了此刻,已然是足够,该敲打这些家伙一番,再布置配合他杨凌在汴梁行事的任务了,杨凌负手,也不理诸将效忠表示,来来去去走了几步,脸色也越来越沉,最后在诸将已经开始提心吊胆的时侯,才站定脚步,冷冷道:“老子辛苦经营,拿出这么大一笔资财来,是要你们好好打仗的,是要你们为国守住这缘边藩篱的,是要你们不负晋阳军声名的,这一点,你们可要牢牢记住!别以为老拿这么大一笔钱出来,就是放你们到河北过太平日子,在那里,你们要时刻磨亮自己的刀锋,时刻淬炼全军的战力,时刻都如老手中一柄出鞘锋利长剑,等到哪天老再要率领你们厮杀疆场,你们都要成为老麾下最为锋利的爪牙!”

“可是这几个月在汴梁,你们是蹲得舒服了,军中纵酒的有,出营逾时不归狎妓的有,在当值时侯上下其手的有,让你按时操练兵马疲疲沓沓的也有……种种桩桩,难以计数!凡事犯到以上这些的,都給老上前一步出来!”

杨凌一言既出,诸军将面面相觑,但是看着杨凌那冷着一张脸的模样,谁也不敢多吭声什么,一众军将里面,倒有一大半向前迈了一步,耷拉着脑袋站在那里。

杨凌一摆手:“回到军中,岳飞监刑,人人三十军棍,臭揍不饶!这是給你们长点记性,晋阳军和老子一样,四面皆敌,你们立身之本,就是领的是精兵,打的是恶战!这一点要忘记了,就可不必在老子麾下呆下去了,爱去哪里去哪里,老子礼送!”

到了此刻,在杨凌一连窜组合拳的搓揉下,晋阳军军将既是对杨凌感佩到骨里,又敬畏得出了一身透汗,谁也不敢多吭一声,老老实实的领了责罚,屏气凝神,就等着杨凌继续下令。

杨凌看诸将敬畏的退回队列当中,满意的一笑,负手又走了几步,这才缓缓开口:“一年六百万贯拿出来,自然是要你们好好打仗,踏实守边的,不是让你们在缘边之地闲着长膘……女真鞑将是我大宋未来大敌,你们都是曾经和女真鞑子见过仗的,知道他们的凶悍!宁化军只屯雄州,遥领燕地,整个就是一副虚怯之态,燕地整个门户大开,女真鞑子岂不是要来便来?我晋阳军既然自号大宋最强,就不能让鞑这么小视我大宋!让他们知道大宋有强军守边,也许就可稍稍拖出他们南下脚步一些,給我赢得点时间,多掌握一些实力,将来可以和女真鞑子倾国之军决胜疆场!”

说到此处,杨然突然转头冷然看着岳飞一众晋阳军诸将,淡淡发问:“到河北路,敢于女真鞑战否?”

不由自主的,诸将在此刻不约而同都只回答了两个字:“敢战!”岳飞这两个字还回答得分外大声。杨将主毕竟是杨将主,虽然行事手段未免有不依常理之讥,但是出发点还是为了这个大宋,为了与外敌决胜于疆场,现在朝局如是,外敌方殷,指望朝廷实在是有些缓不济急,就这样谨奉杨将主号令,也没什么,反正对得起自己这颗良心就是!

杨凌满意点头:“汴梁岁月,看来还没将你们骨头完全磨软。有这份心,就表明你们还没忘本。知道自己现在所有一切,都是打出来的……女真兵锋,已然深入云内诸州,耶律延禧兵败被俘,现在河东路北面,旧长城之外,已然是乱成一团,交给你们的任务,就是在稳固藩篱之外,收拢辽人流亡败残之军,招募军内诸州各处部族,晋阳军轮流遣出人马,在云内诸州和女真鞑缠战,女真鞑势弱则击之,势强则避入关塞之内,磨砺刀锋,以待将来!如此将女真鞑吸引力放在河北路,则河东所当正面,也可稍缓压力……朝廷薄待我们,我们却对得起朝廷,如此行事,才是大丈夫所为,俯仰之间,不愧天地!”

杨凌说得正气凛然,诸将也听得心旌摇动,热血沸腾,在河东路旧长城外与女真鞑打一场速进速退,规模小,时间延续长的连绵战事,从这个时侯的大宋和女真之间的战略态势而言,的确是一个极佳的选择,女真已经击灭辽国,拥数万正值巅峰的女真铁骑,再加上收往日辽人劲兵以为羽翼,这个野蛮人帝国,现在正是兵锋最为鼎盛的时侯,大宋用来抗衡的可以一战之军,却是少得可怜。

一旦女真大举南下,从燕地经河北诸路直抵汴梁城下,当是女真的主攻方向,道路宽平,也足堪女真铁骑驱驰,可大宋因为自家党争因素,放在这个正面的就一个晋阳军而已,其他驻泊禁军,不过充数。

第五百四十一章 整练禁军(一)

虽然河北当面的压力十分的大,不过在河东的神策军可以去云内诸州掀起战火,依托于旧长城及河东路缘边的险隘山势,将女真军马注意力吸引到这个方向,正面压力自然就减轻了。

两支军马互为犄角,相互依托,女真重兵要是集中在河东路的崇山峻岭之间南下,比起走河北正面就要艰难许多,就算女真不上当,重兵不会投向河东路,可是在女真大军南下方向侧翼始终保持着一支能战之军的压迫,这种战略利益也是相当巨大的。

而且对于晋阳军来说,扩军之后,以一系列连绵的小战事也是练兵的最好法,能将晋阳军这支强军的刀锋磨砺得越来越亮,杨凌自掏腰包,维持晋阳军这支军马,还行此为大宋将来计之事,哪怕是他背后别有盘算,可是也能算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了。

杨凌这般说,晋阳军上下自然都没什么意见,他们立身之本就是手握强军,而强军都是打出来的,晋阳军这些军将正是血气方刚的时侯,打仗什么的,完全都不放在眼中,在燕地的时侯背后全无依托都敢深入险地,和女真鞑血战,现在有河东路依托,朝中还有杨将主源源接济,怕女真鞑个鸟?当下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正准备说一些效忠心的话来。

只不过开镇有一个好处,有这么个名义在,晋阳军就可以轮流调遣所部,深入云内诸州,与女真鞑子缠战,不管安抚使这个婆婆是谁,就抓不到他们在违反朝廷法度这等大事上面的把柄,最多就是在粮饷上面克扣于他们。

但是晋阳军又有杨凌背后支撑财计事,还怕他做甚?不少老西军出身的对于西军历年和西夏那点事情更是精熟,西夏渐渐衰弱之后,朝廷计议要减对西军的投入,西军那些将门团体,就能在边境主动生出点事情来,制造点西夏入寇的假象出来,让朝廷下不得手,晋阳军同样可以依样画葫芦,让朝廷也离不得晋阳军!

岳飞是这些军将当中经验最为丰富的,不过都藏在面皮之下,他身旁岳飞犹自在为要和女真鞑子争胜疆场,为大宋吸引女真鞑子注意力,为河北燕地整顿边防赢得时间的美好前景而激动,岳飞已经忍不住偷偷看了杨凌一眼,这场战事激起,固然是对大宋有好处,可是也让朝廷再离不得晋阳军了,晋阳军如此要紧,你这个能掌握着晋阳军一举一动的杨将主,只怕地位也就更加稳固了罢?

这个念头,想想就罢,岳飞固然不是那种一味利益熏心只想朝上爬的武臣,可也不是圣人,现在相对而言,朝廷和杨凌相比,却是杨凌在为着国事多,朝廷为着国事少,杨凌也不是那种对国事赤胆忠心到不顾惜自己身家性命,也不顾惜手下身家性命的人。

在他手下,还是可以追求获得更高地位,更大好处,杨凌行事,本来就很对岳飞胃口,就算他有什么别的打算,岳飞也只是装着不知道,没看见,杨凌让他们在河北如此做,他岳飞就奉命唯谨,挑起这么一场战事出来!

“你们要完成恢复边寨堡墙,建立屯军大营,一边扩军,一边轮流出旧长城厮杀磨练的任务,这担可是不轻,你们挑得起来么?”岳飞和牛皋齐齐上前一步,叉手行礼:“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杨凌哈哈一笑,转向其他诸将:“你们呢?”杨凌轻笑一声,拍拍巴掌,惊动这些下巴差点就掉下来的军将们,杨凌以一种最为淡然,也最为牛叉的语气对汤怀道:“汤怀,这是你的首尾,与良臣和鹏举联络好。这几日,每日密密遣出十车,趁夜搬运,务必谁也不要惊动,先从南门别院库房拨付一百五十万贯,作为开拔和抵挡河东之后开办之资,其余部分,与良臣和鹏举也切实联络好,选定路线,陆续拨付河东,一年六百万贯,只多不少!”

汤怀立刻爽快的答应一声,表示应下了这个差使,杨凌布置得这么详细,一副恨不得岳飞和岳飞今夜就去搬运资财的模样,汤怀又答应得这么确实,这群军将才有三分相信,一个个看着杨凌的目光,更在原来的崇敬之上又翻了十倍,杨将主到底是何等人也,居然有这等生财本事?难道汴梁传言杨凌进京时侯,是骑黑虎而来,这等无稽之谈,竟然是真的?

汴梁城中,纷纷扰扰,尽是说着这番事情。言下之意,没有一个人看好杨凌真能行此事,就算他一意孤行,下场也是注定的。

对于民间而言,官场消息要更灵通一些,赵佶在这事情上,热心得很,对于历代大宋皇帝而言,除了太祖和太宗两位,谁都想将都门禁军这个包袱弄得轻一些,但凡有识之士,谁看不出这冗兵冗费的根本症结就在这庞大却无用的都门禁军身上。

然则此事盘根错节,纠缠太深,历代皇帝都顾忌权衡之下,要不就是干脆放过,要不就是动动皮毛,赵佶自然也有这个心愿,而且他的性,比起任何一个大宋皇帝而言都要更轻易一些。杨凌給他带来大利,而且还有可能在整理禁军财计事上带来更多更大的好处,赵佶也就再不权衡轻重,让杨凌断然推行此事。

而朝中各方,要不就是乐于看杨凌栽这么个大跟头,要不就是束手不闻不问。竟然也无一丝反对之声。这么一桩涉及国本的大事,就在一个荒唐皇帝,一个别有用心的新进之臣,一群乐于见到闹出些什么事情来的朝臣们的同心协力之下,决定了下来。

一旦颁发诏书之后,赵佶连着召见杨凌五次,入禁中面承清光,每次都在两个时辰以上。一时赵佶对杨凌的宠信,而且用事之勤奋热切,都是这些年来罕见的。朝中诸人,也眼睁睁的看着杨凌到底有什么举动。牵涉到这件事情当中的利益相关各方。也早就悄悄暗作串通准备,静候着事态的发展。在不少人的心目当中,甚而是恨不得杨凌早点雷厉风行的将一切都推行起来,他行事越快,倒霉得也就越快!

可是让许多有心人大失所望的是,赵佶虽然在那边热切万分,杨凌举动,却是不紧不慢,枢密院中,名号老长的所谓检查京畿路京西南路驻泊禁军财计费用制置司这个临时机构他倒是没怎么耽搁,就设立起来。但是此制置司中,奔走的人就杨凌和他的党羽李邦彦等寥寥数人,也未曾怎么征辟僚属,领了有相当权限的关防之后,也并未怎么行文各处。

这个名号老长的临时机构,赵佶給的权限相当不轻,两路禁军,都要完全配合行事。一旦不从,就要以违抗军令罪论处,两路禁军所有人员,帐册,名簿,仓库,经营诸务。该制置司都可以随时清查。

可杨凌如此重权在手,十几天过去了,未曾去任何一军当中走一遭,也未曾要求调来任何一份文卷阅看,也不知道杨某人这么悠闲,到底是为什么才如此沉得住气,多少等着看笑话的人,反而心痒难熬,此刻在汴梁一处并不甚出名的酒楼当中,楼上连成一片的雅间,都为人所包了下来,都门当中开酒楼的,也都有这份眼色,知道这来路未知的客人,要商谈什么要紧事情,不想别人搅扰或者走漏了什么风声,也就根本不朝上面照面。

酒楼上面,此刻四下都有壮健汉守候,在最里面的一个雅间当中,李邦彦悠然而坐,面前就是一份冒着热气的茶汤而已,雅间当中,更无他人。

不知道等候了多久,就听见外间脚步声响动。接着就见两条汉,引着一名二十余岁,穿锦着缎衙内模样的人到来,这衙内看见室中李邦彦面生,顿时就是一怔,回顾左右:“不是说曹兴这厮要与俺商谈怎么组队加入贸市的事情么?这个厮鸟又是何人?”

李邦彦一笑起身,行礼道:“高衙内当面,某乃李邦彦……就是随小杨将主听命那个李邦彦,现在贸市为杨大人所管勾,你说我与曹兴比起来,谁更能做主贸市之事?”

来人名唤高强,正是当今重病在身,从官家潜邸就开始跟随,官家即位后不过去西军当中走了一遭,什么苦都未曾吃,就回转过来领了三衙殿前司都指挥使位置,替赵佶掌握着都门禁军,高俅高太尉身边最亲信的侄子!

高俅无后,过继这个儿为己出,疼爱万端,也荫了一个武臣出身,然则这位高衙内却是不怎么成器的,仗着老爹威势,整日里就是三瓦两舍打混,调戏调戏娘子什么的,往日大家都瞧着高俅面上只顾奉承他,近来随着高俅病重,眼看不起,高俅是赵佶硬生生提拔起来的,在禁军当中并无根基可言。

一旦去后,现在地位就只有烟消云散,正因为如此,禁军将门弟也就待这位高衙内冷淡了许多,看贸市这等禁军将门参与很深的风光事情,高衙内居然连一丁点股份未曾挤进去,就知道这个世上炎凉到底为何了。

今日李邦彦假借曹兴的名义将他邀来,却是要将整理禁军财计事的突破口,选在这个不成器的衙内身上!

整理禁军财计事,是杨凌马上要行事的重中之重,必须打开局面。然而要对付这等盘根错节,根基深厚到了极处的利益团体,必须深深了解其中内情,下手要准要狠,最后再凭借三分运气。

杨凌对历史了解一些,但是禁军当中这些具体的黑幕,却知不甚细,什么地方是最要害,最能据此以打动赵佶,得到坚决支持也不清楚,李邦彦是世家出身,却怎么都是在文臣士大夫圈里面打转,禁军这些事情也未曾留意多少,这上头济不得任何事。而门下奔走的曹兴潘飞几人,在这事情上杨凌如何敢信重于他们?只有看他们以后在事态发展当中如何站队了。

和禁军将门没什么关系,但是又深明禁军这个利益团体情弊之人,满朝当中,就一个快病得要死的高俅而已!细论起来,高俅绝对不属于传承百年的禁军将门团体当中,而是赵佶任用的私人。既然若此,赵佶现在要推行的整理禁军财计事,也有望得到高俅的支持。

但是就这样贸贸然的上门,毫无疑问杨凌就会被高俅冷淡而客气的清出门外,要人帮忙支持,必须投其所好,慢慢浸润,细细想来,高俅此刻最担心的,无非就是自己的身后事。他是个外来户,掌握禁军这么些年,弟也是武臣出身,他去后,这高家如何还有今日声光,这些弟怎么能守得住家业?杨凌和李邦彦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让这位高俅,能放心得下自己的后事!

正是因为如此,杨凌亲身前来动静太大,才委派李邦彦来冒曹兴之名行此事,要不是为了守密,杨凌倒还真想会会这位千古之下犹为色狼典范的高家高衙内呢。

听到李邦彦报名,这位高衙内疑惑的上下打量他一眼,迈步入内,漫不经心的见了个礼:“俺倒是听说过你的名字,不过模模糊糊,也记不确了。俺先说好,俺此来,为的就是加入贸市之事,什么条件,尽管开,只要能顺利成事,都好说,其他的事情,俺却是一概不搀合的,要问及俺爹爹什么,俺也是掉头就走……话便如此,这位李兄意下如何?”

这位高衙内也不全然是个草包,李邦彦背后站着杨凌,杨凌现在搅到什么事情里面,他就算是瓶罐,也有个耳朵在,也是听了一肚的话,他老爹当了这么些年的三衙管军,也没怎么能奈何这些禁军将门世家,换了杨凌,想来只有更惨,眼看他老爹就要照应不得他了,这种火坑,可不能朝下跳。

第五百四十二章 整练禁军(二)

高衙内城府毕竟未曾深到那个地步,这段时日又正是一肚皮的不合时宜,李邦彦稍稍用话一勾,顿时就激起怨气,冷哼一声:“放在两年前,那帮厮鸟敢少俺的一份?早就乖乖奉上俺们高家该得的好处了,现在什么也不必说,说了也没什么用处……俺还总要些场面,李兄要是肯帮忙,爽爽快快就让俺的家队入了明年的贸市,俺自然有一番心意回报!”

李邦彦报以的,只是淡淡一笑,禁军财计事这潭水实在太深,高家的顶梁柱高俅已然不成了,剩下这个哪怕是纨绔弟也看得分明,言辞里扣死了只参与贸市事,而绝不沾惹其他,怕只怕这个纨绔弟太过于晓事,自家便宜老爹去后只谨守家当便罢,只要这纨绔弟还要场面,还有些不甘心,就总有下手的余地。

他沉吟少顷,手指轻轻的敲着桌:“此事不难……”高强顿时喜动颜色,一拍掌道:“不难便好!俺也是现成的,入贸市据说还有多少贯押头,爽爽快快说出来便是,俺午后就让府内虞侯将来,不知道是送到李兄处,还是送到金水桥处?”

这高衙内倒是行事雷厉风行,以前无往而不利惯了,李邦彦一句话,他就当这件事情已经定下来了,李邦彦笑着抬手:“衙内稍待,此事的确没什么为难的,只是贸市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