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强宋-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杀杀……”震天的呐喊声在此处回荡不已,一个个将士犹如飞蛾扑火一般,直直的冲向女真人,没有丝毫的退缩。
第一百八十二章 马蹄急(二十九)
说到底,到了这个时候,军中没有逃卒出现已经是极为庆幸的了,这也是因为耶律延禧将军中的粮食控制得极好的原因,将士吃不饱肚子,虽然连走路都懒得走,但是好在总算是没有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而且辽军之中素知女真军有虐待降卒和杀戮将卒的传统,因为女真人非常痛恨临阵投敌这种行为,所以说逃往女真军阵地,需要很大的勇气。
每件事都有两面性,虽然对于降卒女真人尤为的痛恨,可是对于辽国之中有本事的大将,女真人对待都是优渥,对于平民百姓,虽然女真人不会直接打杀了事,可是对他们的性命都是不怎看重,都是牲口一般的存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便是虐死了也没什么打紧。
“不能在这样等下去了,要突围。”耶律延禧豁然站起,现在想什么都没有用,趁辽军还有些战力,尝试突围是当务之急。
就在这个时候,西北方突然闪起了一阵阵的火光,耶律延禧抬头北望,一向有些优柔寡断的他便是终于下定了决心,“立刻埋锅造饭,三军饱食,一个时辰之后,向护云岗进攻,此战不成功,便成仁,大辽国事,在此一举,胜则来日亦可徐徐图之,败则再无翻身之日!”
黎明的曙光还没有出来的时候,耶律延禧亲自指挥辽军将士进行突围行动,他把军队分成十批,向女真军护云岗阵地开始强攻,而耶律延禧也亲自擂鼓助威,鼓励将士奋勇向前。
女真军上下惊诧的看着这群骨瘦如柴,衣甲破败的辽军将士迎着漫天飞舞的箭矢奋不顾身的冲击而来。
辽军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吃过饱食的粮米了,他们衣甲的皮革部分早就被拆下来煮着吃掉了,有些军兵因为皮靴可以充饥,此时只能用麻布包裹着双脚冲锋,很快双脚上的麻布就跑飞了,实际上是光着脚在冲锋。
辽军将士高举着兵器,大声怒吼着前进,似乎一点都不在乎死亡的威胁,因为他们早就在鬼门关盘桓多日,对生死看的已经非常淡了。
第一批辽军很快死伤殆尽,第二批紧随其后,第二批被击溃了,第三批接替而上,一批一批辽军将士仿佛无休止的冲击着女真军的阵地。
正面防守的女真军似乎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为首的一名军官有些惊慌,马上将这个情况上报给此地的负责人银术可。
完颜娄室已经为宗翰调走,可是此地依旧有三千真女真甲士驻防,女真甲士一向看不起辽人,战阵之上,辽人不过数个回合便是崩溃,可是今日一看辽军便是有冒死突围的意思,这个时代的女真甲士军士素质都极高,见到这种局面,赶紧将情况上报给主将银术可,不少女真甲士便是建议银术可,当面辽军此刻已经疯了,应当上报宗翰扩大战圈,免得被辽军临死还咬掉块肉。
银术可听到战况,脸色丝毫不变,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他将身上的盔甲轻轻抚摸,谁都不相信辽军在被困半个月之后还有能力突破女真军的包围圈,耶律延禧想要用人海战术冲击女真军的阵地,那是痴心妄想。
一员谋克在一旁进言道:“将军,困兽之斗不可不防,辽军的垂死挣扎可轻视不得,俺们女真儿郎的性命都是极其珍贵的!”
银术可斜眼只是看了这员谋克,那人便是背上起了一身冷汗,“俺们女真勇士自从起兵以来,那一次不是悍不畏死,跟随阿骨打老皇帝厮杀的时候,哪一次不是以命博命,从绝境之中打出了江山,现在一个个腌臜厮都是腰缠万贯,生口过百,开始惜命了?”
那谋克当下便是憋得脸颊通红,这个时候女真人上下尊卑还不怎严密,就是完颜宗翰在面前,他们即便是心中敬畏之心甚重,也不过是称呼一声宗翰,这谋克只是咬紧牙关上前拜倒,“银术可,你这般说话便是小瞧了俺们,俺和麾下的儿郎岂是畏死之人,俺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如若不通,俺遵你行事就是,到时候却放俺打这个头阵。”
银术可站起身来,当下便是哈哈大笑道,“这才是俺们女真族的勇士,这头一阵俺许你便是了,这护云岗,某花费了大气力打下来的,岂有吐出去的道理!”
银术可深知,女真按出于虎水,凭借的不过就是一往无前,以快打快的勇力,自起兵以来未尝一败,值此时节,决不能退一步。
护云岗之中,女真甲士虎目圆睁,分成了两部,辽军蜂拥而来,女真人早已经是披甲而立,待到令旗一挥,女真甲士竟然是从护云岗之中冲了出来,以三千甲士,不思防守,反而是出而迎头击之,这便是女真人素来的行事风范。
双方步骑狠狠的撞在了一起,厮杀之声震天而起,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辽军在护云岗留下了大量的尸体,最后耶律延禧不得不下令停止进攻,吵闹喧嚣的战场再次归于沉寂之中,辽军最大规模的一次突围行动以失败而告终了。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没有一鼓作气的拿下护云岗,辽军之中绝望的气氛更加的浓郁了。
而在银术可看来,决不能后退一步,辽地广袤,在西在北,还有依附于大辽的部落,退后一步,包围之处难免会有漏洞的存在,耶律延禧一但突围完全有能力再次筹集十万大军,打蛇不死,麻烦便是会一堆一堆的找上门来。
第一代女真勇士能够将辽人打得找不着北,第二代女真也能压制住他们,可是开始贪逸享受的第三代,第四代呢?
银术可的目光放得极远,今日便是存了将耶律延禧留在此处的心思,女真甲士不足三千,可是厮杀之中,便是犹如洪水猛兽一般,当面辽军应该是在两万上下,这一战即便是有所牺牲,也是在所不惜。
PS:今天还有更新的。
第一百八十三章 马蹄急(完)
两军相争,将为军中之胆,这等时候,银术可便是起到了一个毋庸置疑的作用,他自己便是身在军中,随同女真儿郎一同冲杀,银术可本就是难得的勇将,只不过现如今经过了大大小小不知道多少场战事的他,对于局势有着敏锐的把控能力。
银术可一场冲杀下来,便是回到护云岗之内,这个时候也不管什么大将风范了,就这般摊坐在地上,方才一队辽军约摸在两千上下,而银术可率领所部不过千余。
往返冲杀五六个回合之后,那队辽军当即便是崩溃。
银术可所部不过损失百人而已,可见女真鞑子战力之恐怖,这休整的时间不过半个时辰不到,便是没有一个人肯浪费一丝一毫的力气,留守的将士这个时候便是送来饮水干粮。
而这个时候,另一部女真将士却是又出营厮杀,短短的时间之内,伤亡数字就到达了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辽军之中,除了耶律延禧扣下的两三千精锐以外,其余所部,已经被打得不成编制,仅仅只是半天的时间之内,损伤就不下五千,而当面女真人一千的尸体都寻不出来。
这个时候,趁着休息的空挡,将混乱的兵马稍加整合,在这个时代,将士伤亡过半,基本上就宣布溃败了,可是这等生死存亡的时候,这犹如乱军人马的辽人竟然是顶住了伤亡,一时间在护云岗面前纷纷止住了进攻潮头的时候。
这等伤亡,就连军中的中下级将官死亡人数都已经过半,耶律延禧亲军老营终于开始分赴各方,分为三路,集中散乱的兵马力量,整顿编练,鼓舞士气,强行将这进攻的浪头再度鼓起,向着护云岗方向更为凶猛的扑来。
这等时候,耶律延禧也再也不顾惜粮草了,一应事宜,都是给到了充足,三日,三日之内打不破护云岗,等待辽军的便是全灭的地步,耶律延禧晓得事关重大,这个时候也亲自在各方军中来回驰奔,经过短短的休整,这股被打残的辽军士气,一下就再度被鼓动起来。
银术可这边的女真儿郎,可以在马背上坚持数日,吃喝睡都是抓紧了时间,虽然每个人都是红着眼睛,可是他们的战力,依旧是这个时代的顶尖。
女真人身材矮小而宽厚,在这等苦仗硬仗之前,却是从不肯低头,但是他们现在的短板就是兵马人数实在是少了一些,辽人可以分为十阵而前,可是女真将士就单单只能分为两部轮流接替,就是这样,还得预留出一部分兵马以作护云岗镇守职责,实在是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这一日时间还未曾到达,便是有两三个谋克打光了,而战斗力低下的辽军甚而损失的兵马是他们的十倍不止,若是这般打下去,最后剩下的人根本不足以守住护云岗,最起码的遮护都是做不周全的。
说不得还真的就为耶律延禧杀出了一条通途,在这等时候,女真儿郎也是打出了火气,“银术可,这般打下去却是不行的,俺们就是这样将本钱打得干干净净,说不定还是不能将耶律延禧就在此处。”
这名女真谋克所部打得最为惨烈,伤亡也是极重,这等话说出来也算是实情,对于两军局势看得也是透彻。
一向都为银术可所看重,在离了其他人老远的地方,便是将诸将的忧虑说了出来。
银术可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某已经用海东青与宗翰发了军情,相信在不久之后,宗翰便是能够抽调兵力回转,那个时候耶律延禧这狗贼便是插翅也难逃。
,难道你们还不相信宗翰?”
海东青即肃慎语“雄库鲁”,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
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是中华肃慎族系的最高图腾。代表,勇敢、智慧、坚忍、正直、强大、开拓、进取、永远向上、永不放弃的女真精神。
海东青不单纯是一种真正存在的物种,类似于汉民族的凤凰图腾崇拜。也可能是一种早已灭绝的巨大鸟类,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很有可能是肃慎地(古东北)大荒之中的九凤。后世海东青形象渐小,是海东青世俗化的结果。
可是对于女真人而言,海东青便是他们最为忠实的伙伴,也只有这个最为剽悍的民族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能够捕获到海东青。
此等神骏,极难驯服,女真人也要花费很大的手段才能为己所用。
可是辽国立国以来,那位萧太后便是规定了海东青为女真诸部的上贡的贡品。
为了稀少的海东青,女真诸部便是相互厮杀,各自抢夺,这个政治手段不可为不诛心,也正是因为如此,一直到了完颜阿骨打的时候,女真诸部才实现了一统。
海东青在用于传信方面有难得的优势,信鸽容易被飞禽捕食,可是海东青便是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见到银术可已经向宗翰传信,总算是了一口气。
……
女真鞑子虽然凶悍,但是一心求活的辽军,总是能感觉到当面女真鞑子的数量确实不多,竟然就在休整了片刻之后,大大小小的狂乱潮流,现在汇聚成数股,在凶狠而血腥的向着护云岗方向不断漫卷而起,鲜血涂满膏野。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过程当中死去,但不断的又有人马汇聚在这汹涌潮流当中,此处战场,已然全是血色。
夜色慢慢的将临下来,田野之间,营寨灯火星星点点,辽军在这片旷野当中散布出去只怕有十几里远。
这散乱分布的全军,其间有十几二十处灯火更密集一些,扎下得也是稍稍显得正式一些的营盘,其他连寨栅壕沟帐篷都没有的破烂营头,就分别依附于这十几二十处聚集而居。各处之间,在夜色当中绝不联络,一日光景未曾攻下护云岗,人心思变,这个时候,但有躁动,便是哗变营啸的结局。
就在这寂静的夜里,一阵阵轰鸣的马蹄声显得格外的急促,这声响起码不下万人,正是向大辽军中扑来,一场铺天盖地的潮流席卷而来,要彻底的抵定这场战事。
第一百八十四章 恩怨了(一)
耶律延禧方才在睡梦之中,便是被震耳欲聋之声所惊醒,披甲而起之后,还未曾说话,便是见到亲卫冲营而进,“陛下,女真兵马已然回转,阿里奇所部想必已经全灭。”
阿里奇数千兵马,轻骑而出,牵制了完颜宗翰如此大军,到了这一步,已经是至尽至矣。
而当年的银术可也非是易于之辈,就将耶律延禧在此死死的拖住,将其重创,士气大减。
已经不用多想,回转之人,无非就是完颜宗翰所部大军。
耶律延禧几乎已经是完全的瘫倒在地上,“如何是好?这该如何是好?”
“陛下,大军已然成为累赘,莫不如尽出精兵,俺们往西走,总能保得陛下杀出一条血路。”那员将士说完之后便是拜倒在了地上,“请陛下速做决断。”
耶律延禧郝然站立而起,“不错,此时此刻留在此处,无异于等死,朕还有三千精锐敢战之士,还有一线生机。”
……
辽军大营,此刻已经是人心惶惶,可是各营将官总归还是约束住了下属尽力量将各自的下属约束住。
这等事情,只能说谨守营盘,实在到了撑不下去的时候,再找耶律延禧寻求下一步的方略罢。
就在这个时候,中军传来军令,“全军出动,迎击女真援军,誓死一战。”
这等军令,虽然是有些荒唐了,可是也不失为一个方法,大军固守,没有几日的粮草,还不如与女真大军一战,运气好一些,说不得还能够撞出一条生路出来。
大军刚刚一动作,远远的便是见到,在地平线的那一头,女真甲士汹涌而来,在夜色之中,无数的火把烧得满天都是红光。
这个时代,本来是极其不擅长夜战的,一来是夜里敌我难以分明,二来便是许多人有夜盲症,夜里难以视物。
所以,当女真甲士来此之时,耶律延禧已经是做出了决断,让大军前驱直扑而入,牵制住女真兵马,届时趁着混乱之际,耶律延禧便是能够有一线生机突围而出。
两军相交,金戈铁马,场面顿时便是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耶律延禧所在亲军一动也不动,都是在静静地等候耶律延禧下达军令。
“走!”耶律延禧终于是说出来了这句话,到了这个地步,也只有如此罢了。
三千将士熄了火把,将大纛就在此处,拔马便是往西而走。
完颜娄室和完颜希尹侧立在完颜宗翰之侧,场下大军厮杀,似乎并不关乎他们的事情一般。
女真大军一定会胜,这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信念,而这股信念铸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奇迹,支撑起了一代王朝,也毁灭了一个王朝。
山坡之上,耶律延禧所部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完颜宗翰的视线之内,这场战事的结局,无非就是厮杀到最后,歼灭了对方的主力之后,再腾出手来,收拾主将。
当然这等战事,如果到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主帅说不得便是会领亲军杀入敌阵,改变战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待得耶律延禧所部火把熄灭之后,完颜希尹第一时间便是反应了过来,“宗翰,不好,狗皇帝怕是要逃了。”
“来人,给某牵马来,某今日若是让这狗皇帝逃走,某便不是女真儿郎!”完颜宗翰这般阵仗,便是要亲自前往捉拿狗皇帝。
却见这个时候,完颜娄室已经是上马,“何须劳动宗翰亲自前往,某可将此贼奉于宗翰面前。”
完颜宗翰安下心来,“娄室前往,某自然心安,定要追上此贼,生死不论。”
毕竟耶律延禧是这个时候辽国继位最为正统的皇帝,至于天赐皇帝耶律淳,史上也不过是把这个占据了南京幽州的小朝廷称之为北辽而已。
所以耶律延禧在女真人的心目当中分量着实不低。
宗翰大军攻伐云州,所为的,无非就是想斩杀亦或者擒获耶律延禧而已。
当然擒获的功劳自然是最大的,可是现在完颜阿骨打老皇帝性命垂危,耶律延禧是死是活已经不重要了,宗翰所要的,只是这份功勋来粉饰自家声望,将女真东路军完颜宗望压下一头,为完颜阿骨打驾崩之后,在朝堂之上争取到更多的发言权。
可以说在西路军之中,已经成为了完颜宗翰的私军了,可以想象,在阿骨打皇帝驾崩之后,便无人可以压制住完颜宗翰,军中之人只知宗翰而不知君王。
君忧臣辱,君辱臣死,完颜娄室,银术可等等诸将都是西路军之中的重将,如何不知道耶律延禧的重要性。
完颜娄室翻身上马之后便是抱拳,“宗翰且在此静候佳音,儿郎们,随某捉拿狗皇帝!”
……
天明之时,之前的辽军营寨之中已经竖起了女真大军的旗帜,营寨已经破损不堪,一些完整的营寨周围,到处都是昨夜未曾烧尽成片成片的篝火。
那些没有帐篷的辽军,将一切能披上的东西都裹在了身上,在篝火边围坐着半睡半醒,苦苦挨着这将要到达冬季的寒气。
营寨当中,却隐隐传来纵酒欢呼的声音,女真人已经在为这场战事庆功了,周遭还有不少云州村镇流离失所的女子,成群结队的披着布片毯子,尽力将自己收拾干净一些,围在那些营寨门口。
每过一会儿,就有十几条女真汉子出来,动手拖一批进去,不知道再过多久,这些鬓散乱的乱世女子,就抱着或多或少的食物从营寨里面出来,营外等候的自家老弱,顿时涌上,忙不迭的接过这些食物。
可是她们遮掩的身体之下,都是有着累累的伤痕,更不用说,那些被拖进去之后,再丢出来的女子,已经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对于这些老弱妇孺而言,这些皮肉换来的食物,也许就是他们下一天的渡日之资,多少当日契丹奚人豪族当中的金枝玉叶,此刻都是碾落成泥。
谁让大家生在这乱世,谁让大家遭逢的都是国破家亡的惨变,女真铁蹄之所在,还有安卵存焉,耶律延禧大战之中为完颜娄室所擒,整个大辽,举目四顾,已无君王。
幸而女真人所想的无非就是就是擒住耶律延禧,至于云州所在劫掠一番便是会退走,现如今,整个大辽,也仅仅是只有幽州之地的萧干和大石林牙在苦苦支撑危局。
而大宋的北伐之师,已离高粱河不远,即将在这燕地之上,终结这纠结了百年的是非恩怨。
第一百八十五章 恩怨了(二)
幽州之间,风云齐动,耶律大石所部契丹兵马,萧干所在奚人部族军已然扫数出了燕京。
留守青壮不过数百,这场宋辽之间,决定性的战事将要在高梁河打响。
高梁河自古便是为燕京屏障,百年以前,宋太宗赵光义集兄弟二人积蓄多年的国力,欲图北伐幽云十六州,将大宋北患彻彻底底抹杀干净。
彼时大宋数十万禁军,战力正在顶峰之时,宋太宗携灭北汉之赫赫威势,御驾亲征,直破涿易二州,燕京城头就在眼前。
不料那时大辽,由萧太后秉政,麾下人才辈出,名将如云,于高梁河大败宋军,数十万开国禁军精锐毁于一旦,太宗身负箭疮,驾驴车而走。
尔后百年之间大宋国力虽然蒸蒸日上,可是武功一道,却是日益衰退。
大小战事打了不知道多少年,最后檀渊之盟,宋辽之间才算划定疆域。
即便如此,大宋是有野心而力不足,而辽国随着汉化日久,也是厌倦战事。
不过两国之间,绝对不可能风平浪静的存在下去,百年之间各自在政治,文化,外交各个领域之上博弈,动辄以武力相胁迫。
如此一来,辽宋双方,反而是因为这样成为了息息相关的友邻之邦。
宋徽宗决意北伐之时,朝中便是有不少反对之声,老种相公曾经也是上书痛陈利害,反对北伐。
老种相公的比喻很简单,辽国被新兴的女真人打得动摇国本,作为友邻的大宋,不但不帮邻居把强盗赶出去,还帮着落井下石,实在是不可取,来日强盗又看上了自家家业,又如何是好?
可是徽宗赵佶好大喜功,岂能听得进去,再者收复幽云十六州,对于汉家民族的确是有着非凡的意义,所以朝中虽然最初有反对之声,可是一但决策定下,举国上下,无不殚精竭虑,为此出力。
现在老种,小种的第一路大军已然要抵达高梁河,最多不过一日的脚程。
而所谓的前军哨探,已经在高梁河两岸与辽国远拦子接触了起来。
这等单兵作战厮杀,多的也不过是十几个人捉对,凭借的胆还真不是什么战法阵型,不过就是厮杀本事,靠的还是个人勇武。
这不过就是在大战之前对于双方甲士进行一个战力之上的摸底而已。
几番下来,也是各有伤亡,说不上谁占了便宜,老种相公大军将至这个时候,大宋哨探兵马便是再也不肯过了高梁河,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宋也未尝存了直接打过高梁河的心思,若是在渡河过程中,被辽人迎头一击,说不得这北伐大业一朝全休。
这种情况之下,即便是大宋兵马即便是平安过了高梁河,但是依旧没有一个可以据险而守的扎营所在。
背河而据,乃是兵家之大忌,所谓的背水一战,不过是被逼到了绝境所在,不得不战,可以想象一下,辽人多骑兵,宋人多步兵。
大宋兵马背着高梁河列阵,而辽人骑兵冲杀过来,可以想象,大宋的兵马便是犹如下饺子一般掉下高梁河。
到了这个地步,大宋已经是不允许北伐大功存在一点点的风险性。
所谓的方略,无非就是稳中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