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唐兵王-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国忠见到唐玄宗后,他直接就是跪在地上,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陛下啊,还请您早点下旨,去剿灭反贼安禄山啊!一旦让他打到我们这边来,恐怕就很难再消灭他了!”

听到杨国忠的话,却见唐玄宗微笑着将他扶了起来,道“宰相不用担心,安禄山此人朕很了解,他是不会起兵造反的。至于你说的他已经掌控了范阳等地。在朕看来,他应该只是清剿自己领地内的一些其他势力罢了。这件事情,宰相不需要太过担心了”

听到这话,杨国忠还想继续请求,却见唐玄宗摆摆手道“若是宰相没有什么事情,就退下吧。朕今日跟玉环说好,要带她去欣赏乐曲的。要不,宰相也一起前去?”

听到这话,杨国忠当即摆了摆手道“既然陛下还有事,那微臣先行告退了”说完,杨国忠转身离开了大殿。在走出皇宫去的时候,杨国忠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现在这唐玄宗,显然是没有意识到安禄山的势力有多么恐怖。根据他明着暗着的调查,发现这安禄山实际上已经将大唐东北那一片疆域大都控制住了。而且,众多的线索更是隐约指出,即便是在中原地区,也有很多势力暗中投靠了安禄山。不然,杨国忠不可能这么着急。

可惜,现在很明显,唐玄宗是不愿意对付安禄山了。

从皇宫中回来,杨国忠的脸就一直都没有舒展开来,整个人仿佛是苍老了十几岁。他知道,凭他自己的实力很难打败安禄山,毕竟他的权力再大,也只是个文官,手中的私兵也只能够从他们杨家或者那些投靠他的家族中调动。

而那安禄山不同,他很早之前,就已经被封为范阳等三个军事重镇的节度使,仅仅是表面上的兵力就足以让所有的实力都要认真对待了。并且,根据外界的传闻,他表面上的这些兵马,仅仅是他冰山的一角,据说在暗中,还隐藏着更多的兵力。

这也是为何,在安禄山起兵后,几乎没有哪个大势力愿意与之为敌。哪怕是在其扩张过程中,进入了其他节度使的领地内,那些势力也装作不知道的。除非是与之正面相对的那些势力,迫不得已才与其开战,毕竟他们无论他们是否跟安禄山打,安禄山都要将他们的领地占领。

短短半月的时间,安禄山已经彻底的将范阳、幽州、代州等这一大片广袤的地域,全部都占领了。还擅自将城池内朝廷任命的将领以及城主等,全部都换成了他自己的人。

与此同时,镇守在灵州一代的陆毅也坐不住了。若是任由安禄山这样疯狂的扩张,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攻入中原。而一旦安禄山的大军进入中原,他就不会再有任何的阻碍,长驱直入大唐腹地,甚至能够一路打到长安。

因此,无论这安禄山到底是否有反叛之心,都不能让其进入中原。不然,长安危矣,大唐危矣!

陆毅也顾不得北方的突厥骚扰了。只是在临近突厥的丰州等城池内,留下了不到一万兵力,防备突厥大军的偷袭。至于剩下的兵力,全部东欧被陆毅调集到了朔州、云州等地。准备阻止安禄山继续西进。

与对于陆毅的阵势,安禄山也调集了五万大军,来到代州、汾州等地,与陆毅的大军展开了对峙。

不止是陆毅,很多临近安禄山地盘的大唐将领,也是纷纷摆开阵势,仿佛是准备与安禄山大战一场。

与此同时,一封封奏折,也从各地呈递到唐玄宗的手中。

刚开始,只要见到拿控诉安禄山的走奏折,唐玄宗都是一律不看。可是,在之后的几天里,这种奏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成倍的增加着。

而因为唐玄宗迟迟没有表明会态度,这些将领们也不好明着跟安禄山对抗。甚至在私底下,有人认为安禄山的动作,得到了唐玄宗的默许。不然,这么大的动作,唐玄宗不可能不知道,若是他想对付这安禄山,早就有所动作了。

第四百四十九章 陆尘的猜测!

就这样,安禄山一直都是肆无忌惮的扩张着。 更新最快不过,他对外面却是一直称是要剿灭奸臣杨国忠,保卫大唐的江山社稷。并且,安禄山还一一列举了最近一段时间,杨国忠的种种行为,很明显是想要架空皇权!

其实,杨国忠最近的着一系列动作,确实是想将朝政掌控在他们杨家人的手中。因此,当安禄山将这一系列的事情全部都摆在明面上的时候,顿时有不少的家族,暗中选择支持安禄山了。

因为他们这些家族,也怕最后出现杨家一家独大的局面。毕竟现在的杨家,在长安城内就已经没有哪个家族能够与之相抗衡了,难保他们以后不会将手伸向其他的城池。

因此,现在安禄山起兵,正好符合了他们这些家族的利益。他们可不管安禄山是否心中想要早造反,他们只要杨家灭掉,或者是能够将杨家的势力消耗些许,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而有了这些家族的支持,安禄山相当于不需要为粮草担忧了。因此,在攻下这范阳等地后,安禄山不再急着扩张地盘了,转而开始扩增队伍。

因为安禄山不再扩张,这几天战事也跟着变少了。但是,对于如今的平静,没有一个势力敢放松警惕。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而在这期间,安禄山与其他的势力,并未爆发战争,他只是将自己地盘上的残余势力,又进行了一遍清剿。而周围的势力,见到安禄山没有了入侵的迹象,他们也只能够选择沉默。毕竟没有人愿意跟安禄山真的打起来,这对他们并没有丝毫的好处。

就这样,时间在一点一滴的流逝着。在这一段时间里,安禄山仿佛又沉寂了下来,一直都没有什么大动静。不过,陆尘却是从宋财那里得到消息,安禄山虽然表面上没有继续扩张,但他却在自己的领地里大肆招兵买马。

在得知了安禄山的动静后,陆尘不再管他了。反正最近一段时间,安禄山是不可能攻进长安城的。相对于这安禄山,陆尘的心中对杨国忠更加警惕。毕竟在之前,杨国忠就已经派出杨义想要暗杀他,可惜,在攻打雅州城的一战中,杨义并没有成功。

而在陆尘回到了长安城后,杨国忠又遇上了安禄山起兵征讨他。所以,杨国忠根本没有时间来对付陆尘。不过,虽说杨国忠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动作,可陆尘的心里却是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陆尘心里明白,杨国忠如果想要跟安禄山对抗,就必须要掌握军队,而想要掌握军队,他就必须要得到陆毅、骠骑大将军等几位大将军的支持。

可是,自古以来军方跟文臣都是对立的,没听说过那个朝代,文臣与武将能够融洽相处的,即便有也只是个例而已。

因此,现在杨国忠想要获得军方的支持,就首先要将军方几个大将的联合,暗中拆散了。只要这样,他才有机会获得其中几人的支持。

如今,陆尘基本上也明白了,之前杨国忠为何想要害死自己了。一旦陆尘在拯救李馨然的过程中死去,杨国忠完全可以伪造证据,说陆尘是被同样前去救援李馨然的龙傲世所杀。至于原因,很简单,因为陆尘在之前就已经被封为泸州城的城主,而泸州城又在剑南节度使的辖地内。因此,剑南节度使就想借助这个机会,除掉了陆尘,将泸州城纳入自己的辖下。

这个理由可以说是完美无瑕,让人无法差生一点怀疑。而一旦陆府的人相信了这个原因,以李兰的性格,恐怕会立即想到唐玄宗请求,去征讨剑南节度使。

等到这两方势力产生了摩擦,恐怕军方也会瞬间陷入混乱之中。到那时候,杨国忠再示以利诱,一定能够招揽过来不少军方势力。

虽说在这过程中,杨国忠会怎样做陆尘并不知晓。但是,最终的目的,陆尘却是非常的肯定。不然,他实在是找不到杨国忠要杀他的其他的原因了。

不过,这一切都要建立在陆尘在雅州城意外死亡的基础上,现在陆尘完好无损的回到了长安城,这让杨国忠的计划全部都乱了。不然,在得知陆尘回来后,杨国忠也就不会如此的大动肝火了。

自从想明白了杨国忠的目的,陆尘对于他的警惕之心就一直都没有放松过。哪怕是月前安禄山起兵征讨,杨国忠忙着对付安禄山,根本没时间管理其他的事情。陆尘也是没敢有一点点的放松。

这天,陆尘正在自家的书房中,看着宋财给她送来的一副地图,上面大致标注了大唐如今的形势,特别是安禄山的地盘,更是标注的非常详细。

突然,一个侍卫来到陆尘的房门前,轻轻的敲了敲他的房门。在得到了陆尘的允许后,这个侍卫推门而入,道“禀报世子,宫中传来消息,宰相大人号召京城内的各大世家,联合起来阻止安禄山的扩张!”

听到这侍卫的话,陆尘点了点头,微笑道“你就去杨府告诉他们,我们陆府将会全力支持这场行动。不过,因为如今陆府并没有多少护卫,物资也是非常的缺乏。所以,我们只能够声援联军,还请他们能够理解”

听到陆尘的话,这侍卫有些目瞪口呆的的看了陆尘一会儿。除了物资与人力的支持外,他想不通,声援是怎样的一种援助。不过,既然陆尘都说了可以声援,他也只能够将原话转述给杨家的人了。

而与此同时,在沉寂了半个多月后,安禄山终于又开始了行动。这一次,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只是在自己的辖地内活动了,而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中原的一些势力。在其大军的勐烈进攻下,短短几天的时间,已经有四五个地方势力被灭掉了。

在这之后,那些临近安禄山辖地的势力,见到他如此恐怖的势头,也纷纷表示愿意归降其麾下。

第四百五十章 长安城危矣!

就这样,安禄山率领着大军一路西进,途中所经过的城池,除去少部分极力抵抗外,绝大多数的城池,都是开门将其迎进了城内。 更新最快甚至有些胆小的城主,更是望风而逃。

因此,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内,安禄山的领地扩大了接近一倍。而随着安禄山大军的不断入侵,其进攻的矛头,直指向长安城方向。这也让许多本来打算观望的大唐将领,急忙跳出来阻止安禄山的继续行动。

毕竟现在安禄山的大军,已经打到了中原地带,若是任由他继续攻下去,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到长安城脚下了。他们即便是打不过安禄山,也必须要跟他打了。毕竟现在是挡住安禄山最后的机会了。

与此同时,安禄山大举进攻中原的消息,也终于是传到了唐玄宗的耳中。

唐玄宗第一次在听到安禄山已经打到中原的时候,仍旧是不相信,以为是哪个将领夸大其词。可是,还没等唐玄宗给这将领回复,一封封从各地递交过来的奏折,也是到了唐玄宗的手中。

在这众多将领的重复说明下,唐玄宗终于是面色震惊的相信了这个事实。

当从这惊人的事实中回过神来,唐玄宗顿时大怒,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最信任的人之一,居然会发生叛变。在经过了短暂的沉思,唐玄宗面色阴沉的道“来人!朕要任命镇国将军陆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准备阻止安禄山大军西进!同时让荣王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率领大军东征,彻底剿灭叛贼安禄山!”

当唐玄宗的任命发出后,早已经摆出阵势跟安禄山对峙的陆毅。第二日就派出两支队伍,从侧面发动进攻,似乎是为了试探安禄山的军营情况。

对于陆毅的进攻,安禄山大军表现的非常强硬,直接就是派出大军进行反击。不过,在将陆毅派出的这两支队伍赶回去后,安禄山的军队并没有追上去。而经过这一次的战斗,陆毅对于安禄山的战斗风格也有了些许的了解。

而与此同时,以荣王与高仙芝大将军为首的东征军也终于到达了太原,并且非常强势的攻下来了两座不小的城池。而对于这东征军的强势进攻,安禄山的大军仿佛是没有了被打怕了,突然间没了动静。

不过,虽说安禄山没有了与东征军大战的迹象。但他却将边界的几座城池,全部都派遣了大量军队驻守,很明显是打算走防守策略了。

对于安禄山的举动,勿论是东征军的两个将领还是陆毅心中都非常的疑惑。按说这安禄山的军队,此时正是颠峰时期,应该会主动挑起大战。可是,现在却表现的如此诡异,这让他们有些看不懂了。

虽说看不懂,但是陆毅跟东征军两方主动发起了进攻。可惜,因为安禄山在这几座城池里布置的兵力太多了,他们短时间内很难攻下来。

就这样,双方的军队变得僵持了起来。

然而,这僵持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陆毅他们就明白了安禄山,之前为何突然间沉寂下来了。

他们僵持的局面,持续了大约物五六天时间后,北方的突厥大军,毫无征兆的大肆入侵。还没等人们从突厥的入侵中回过神来。西边的吐蕃军队也是对大唐边界的几座城池,发起了非常勐烈的进攻。

紧接着,南边的南诏国,也是加大了对大唐边境的骚扰。虽说其没有像吐蕃、突厥那样大肆的入侵,但是,南诏军队的骚扰,同样是牵制住了镇守南边的唐朝军队。

这三方的突然进攻,使得大唐顿时人心惶惶。皇宫中的唐玄宗,在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瞬间脸色煞白,他心里很明白,之前的大唐就已经有着很多的隐患。如今更是出现了内忧外患的局面。这让已经无兵可用的唐玄宗,心中顿时没了主意。

而在得知了唐玄宗的慌乱后,杨国忠急忙建议道“陛下,现在朝中严重缺少兵力,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向各个城池征收士兵,同时也要督促东征的大军,争取短时间内击败安禄山,分兵去阻止吐蕃跟突厥的入侵”

本来心中就已经没有了主意的唐玄宗,在听到杨国忠的主意后,他急忙点了点头,道“现在朕就下旨,让他们抓紧发动进攻。不过,对于征兵的事情,现在国库空虚,很难在短时间内征得太多的兵力”

听到唐玄宗的忧虑,却见杨国忠嘴角微微一扬,拱手道“若是陛下信得过微臣,可以将征兵一事交由微臣去操办”

听到杨国忠主动要揽过去这件事情,唐玄宗略作思索后,就点了点头道“既然宰相有如此心意,朕就任命你为卫国大将军,从全国招收精兵!”

在得到唐玄宗的圣旨后,杨国忠当即拱手退下了。

当杨国忠走出皇宫,他嘴角的笑意变得更加的明显。他怎么也没想到,之前自己处心积虑都没能够获得一个士兵,现在因为吐蕃跟突厥的入侵,自己居然获得了征兵的权利。

别看这只是一张圣旨,并没有给他一个兵。但是,只要有了这张圣旨,他杨国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拥有军队了。至于征兵所需要的粮草、银两,杨国忠并不担心。

之前投靠他的那些大世家,其他的没有,至于银两跟粮草,恐怕是非常充裕的。更何况,他们杨家自从崛起到现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也是敛财无数。这让安禄山对于物资并不是太过担心。

在回到了宰相府,杨国忠当即派人,将圣旨的内容诏告了天下。并且打着保卫朝廷、拯救大唐的名义,正式向全国开始招兵买马。

而在这段时间里,吐蕃的大军,率先从将兰州、甘州等地攻了下来,如今其大军正在进攻凉州。一旦凉州那一片地域被攻下来,吐蕃的大军就可以跟突厥大军汇合,然后联合安禄山的军队,共同入侵长安城。

第四百五十一章 杨国忠的计谋!

而安禄山也是号称联军二十万,这也使得很多的势力,不敢触其锋芒。 更新最快毕竟如今在抵挡安禄山的东征军与陆毅的大军联合起来,也刚刚八万兵马。双方的兵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很多人都不看好大唐军队。

更何况,几乎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如今的大唐不再是以前那个盛唐了。先不说四周强敌环绕,即便是大唐内部,也是各大势力分裂割据的很严重。可以说,现在的大唐就是一只将死的老虎,徒有虎威,而无与之相匹配的势力。

而事情的发展,如同人们所预料的一样。吐蕃大军自从攻进了大唐内地后,接连着攻下了四五座大型城池,并且很快就打通了跟突厥汇合的道路。

突厥的大军此时大都集中在北方,因为陆毅的抵挡,他们短时间内并未能攻下大型的城池来。可是,现在吐蕃的军队跟突厥汇合后,局势瞬间大变。其中最为被动的自然是陆毅了。

本来他就要北面抵挡着突厥的勐烈进攻,而东边则是配合东征大军,阻止安禄山的西进。

可是,现在吐蕃军队将兰州、原州等地攻了下来,这让陆毅相当于三面受敌!

不过,双方的军队联合起来之后,联军并未向着陆毅那边攻过去。他们在跟突厥大军汇合后,直接就向着南边攻来,矛头直指向南边的长安城。

与此同时,在得知了兰州跟原州失守后,长安城内的文武百官顿时恐慌起来。他们深知,没了原州的阻挡,吐蕃大军若是想要入侵长安城,只剩下了一个潼关可以据守了。这也就意味着,现在长安城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在知道了如今的形势有多么严峻后,唐玄宗当即下令,让镇守在南方的骠骑大将军,火速率领大军,前来保卫长安!

可惜,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便是骠骑大将军昼夜不停的赶路。等他赶到这里,恐怕也要有十几日之久。如此长的时间,足够那吐蕃大军跟突厥军队侵入到长安城了。至于陆毅,唐玄宗又不能将他召回京城,毕竟现在他正跟东征大军阻挡着安禄山大军的西进。一旦将他召回来,恐怕用不了多久,安禄山的大军就会攻到长安城下。

无奈之下,唐玄宗只能够找到杨国忠,向其询问征兵的相关事宜,现在进展的如何了。

听到唐玄宗的询问,却见杨国忠微笑道“禀报陛下,如今微臣已经征收了三万余精兵。虽说这些人还没有经过训练,但是,坚守到骠骑大将军到来,应该是足够了。”

听到招收了三万新兵,唐玄宗的心中也是略微放松了些许,他点了点头道“辛苦宰相了,还请宰相抓紧时间将这些新兵粗略的进行一番训练。过几日就将这些人分配到各个城门处,以防止敌军攻到这边来”

听到唐玄宗的话,却见杨国忠突然拱手道“陛下,若是我们一直都不出兵。那些地方势力一定会认为我们已经无兵可用。到时候,那些有二心的人就有可能起兵作乱。”

在听到杨国忠的话后,唐玄宗想了想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道“宰相所言极是,那请问宰相是否有解决之法?”既然这杨国忠这样说,唐玄宗相信他一定有了解决的办法。

果然,在听到唐玄宗的询问,杨国忠面带微笑的答道“禀报陛下,微臣倒是有一个办法。我们可以派出一个将领,让其率领着一万大军,主动出击,去外面尝试着攻下来几座城池。这样既能够震慑敌军,让他们见识到,我们并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同时也可以达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让那些地方势力不然轻易的有所异动”

听到杨国忠的分析后,唐玄宗当即称赞道“这倒是个好主意。只不过,依宰相之见,我们应该派哪位将军去外面攻打敌军?”唐玄宗心中明白,在如今的形势下,无论是谁出去,都会冒着非常大的风险。但是,他们又不能够随便派出一个将军出城。

若是派出了一个实力不行的将领,还没等攻下被敌军占领的城池,恐怕大军就已经被被敌军给灭掉了。这样不但不能够震慑其他人,甚至还有可能损失掉这一万兵马。

而在听到唐玄宗的疑虑后,却见杨国忠当即拱手道“若是陛下没有人选,微臣倒是有一人推荐”

“奥?是何人?难道在我们长安城内还有名将?”见到杨国忠的样子,唐玄宗顿时有些好奇的问道。同时,他的心中将长安城内的武将全部都想了一遍,但却根本就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这个任务的人选。

见到唐玄宗疑惑的样子,杨国忠不紧不慢的说道“微臣认为,镇国将军府的世子,陆尘将军可以担当此重任。陛下别看陆尘将军年纪轻轻,但根据微臣所知,他已经经过了岷州大战、益州大战等战斗。并且在这些战斗中,陆尘将军都是以奇招大败敌军!可以说,现在长安城内他是唯一一个适合此职位的人选了!”

听到这杨国忠的话后,唐玄宗还是无法下定决心,他有些疑虑的道“可是,这次行动太过危险了。若是陆尘在城外遭遇了不测。我们如何向正在浴血奋战的陆毅将军交代?”

“陛下言重了。若是陆毅将军知道如今长安城的形势,也会理解陛下的决定。更何况,若是我们一直都在城内龟缩着不主动出击,到最后同样要被敌军灭掉。”

“那好吧,朕就下旨任命陆尘将军为主将,从宰相征来的新兵中率领一万兵马,即刻前往甘州等地,夺取被吐蕃占领的城池!”想了想,唐玄宗叹息道。

当唐玄宗的圣旨传到陆府时,陆尘正在跟他母亲用餐。在知道了圣旨的内容后,还没等陆尘说话,就见他母亲怒了,大声质问这个传达圣旨的公公“还请公公询问一番,陛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陛下不知道现在出城有多么危险吗?为何要在这时候让尘儿出城去独自抵抗吐蕃的大军!?”

“还请镇国夫人息怒,陛下说了:如今城内已经没有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