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钢铁风暴-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座,生产坦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坦克相关方面的发动机,履带等兵工厂可是一点经验都没有。”陈靖国提醒着说道。

“这件事我正要跟你提一下,我已经联系美国那边的关系,明年美国那边的公司会帮我们在兰州兴建一家汽车工厂,一家拖拉机工厂,其中就包括发动机的制造生产许可。在这些基础上,再进行在坦克的研究。”

姜立回应着陈靖国的质疑。如果给他工具,姜立也能把一辆坦克拆掉再组装起来,以前便干过这种事,后事的坦克比起这个时代的要复杂多了。姜立自然不会在什么准备都不做的情况下就妄想着能在西北生产坦克。

听到姜立有意在兰州组建能够生产坦克的工厂,田见龙顿时脸上兴奋得喝了酒似的满脸通红。随随便便便是几百万的投资,这还不包括去英国采买维克斯坦克的钱。整个45军里面还有谁比他在坦克的使用上更有发言权?可以预见的,今后这支坦克部队便会由他来执掌,想到光明的前景,田见龙一扫之前脸上的阴郁。

“对了,英国的制式维克斯机枪是7。7mm的,但我们用的是7。9mm的机枪,步枪也是,为了能让坦克上的机枪弹与我们的子弹通用,你下订单的时候加一项要求进去。”姜立补充了一句说道。

“卑职明白,让维克斯公司改装一下,装7。9mm机枪。”田见龙连忙点头,对姜立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眼前这个军座可不是上面那种一拍脑门就决定的主。

“等你回来之后,就成立专门的坦克教导大队,关于坦克的事,暂时我也只交待这么多了,对于坦克的摸索,以及在未来战争中的运用,你们要自己摸索,同时也要关注一下国际上的同行发展到哪一步了,咱们落后,更加不能像以前的清政府一样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现在才刚到西北,你还有一段时间拉扯装甲部队,我从紧张的军费中挤出这么大一笔资金,未来也是要把你们派到最险恶的战场上去的,这点你要有心里准备。”姜立提醒着说道。

“为抗战捐躯,亦死得其所。卑职定然不辱使命!”田见龙肃然道。

“另外就是兵工厂这边的安排了。”姜立看处鼻子下留着短须的薛凯颇感兴趣地问道,“关于设计装弹十发,自动填装子弹的步枪是你提出来的?”

“正,正是卑下,浅漏之见,让军座见笑了。”薛凯有些惶恐地说道。

“这不是什么浅漏之见,这种步枪一旦设计出来,会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设计,也足以引起步枪史上的一场革命。陈厂长,后面让薛凯成立一个专门的半自动步枪研究所,研究所所需要的经费,平时需要的器具一律优先供给,采买。”

姜立本来想用自己对枪械的了解给薛凯提些意见,他虽然对于历史上有些具体发生的事不太了解,但对于枪械,武器的发展却能称得上精通。不过一想到在眼前这些人表现出来对武器太过了解,未免有些太全才了,还是等后面有机会再私底下通过人传话提醒一下薛凯,想必能让民国的半自动步枪提前问世。(未完待续。)

第190章军工布置2

“谢,谢谢军座看重!”相比起田见龙,薛凯显得更加兴奋得难以自抑。姜立的话是对他的成绩的一种肯定,同时自己设计的枪枝以后有可能成为抗战作出重大贡献也十分激动。本来随着日军进攻奉天,他是准备让这种步枪的设计石沉大海的,现在终于不用白费自己的一番心血。

姜立示意对方不用紧张,事实证明民国确实是有许多人才的,一旦给这些人提供足够的平台,他们发挥出的才能绝不会比洋人逊色。历史上的巩县兵工厂所生产出来的七九步枪便在国际赛事上打出了耐久度甚至超过德国毛瑟九八的记录。而眼前的这个薛凯,若不是他带到西北来,按照历史上原有的进程,恐怕也被埋没了。

“剩下便是关于兵工厂的正常事务安排了,目前最重要的自然是恢复兵工厂的常规生产,步枪,手榴弹,迫击炮,火炮,地雷。兵工厂落面之后,可以试制一部分钢制弹用平平时士兵的训练。”

姜立说道,虽然钢质子弹跟铜做的子弹比起来有着不易储存,并且射击精度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但现在还没有找到足够的铜矿,所以日子要学会紧巴点过,相比起铜造子弹,用钢做子弹显然在材料上要省心不少,做出来的子弹直接用于训练,也不用存放太久,也能让那些没有摸过枪,或者是摸枪次数不多的士兵将枪法提升几个档次。减少士兵们在实战中的伤亡作用是非常大的。

“嗯,关于恢复兵工厂生产的事,卑职已经全部都安排上日程了。不过卑职也有一两点想法,说出来还望军座莫笑。”陈靖国礼貌性地说道。

“你们啊,就是太客气了,在外面的那一套,不必摆到我面前来,我这是样样通。样样松。平时能说一两点,但往细里说就不如你们这些专业人才了,俗话说样样通,样样松。真要是我说得不在理的地方,你们要及时纠正,不能将错就错,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姜立说道。

陈靖国连忙摆手,示意不敢,“以前在奉天的时候。兵工厂一些问题就已经暴露出来了,但兵工厂已经成形,一时间也没办法改动,更缺乏足够的资金。卑职的意思是将兵工厂的枪厂,炮厂,手榴弹厂,迫击炮厂都分离出来,成立不同的部门。以免生产资源运送。归置的时候出现混乱。”

“嗯,你说得有道理。这件事你先拟定一份计划出来,尽快给我看一下。噢,对了,还有一点,关于火炮方面的,除了对咱们现有的主流山炮。野炮加以改进外,下面的连,排一级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小口径钢炮,但射程尽量比日本人的掷弹筒要远。还有在大口径火炮方面,加强105mm。150mm轻型榴弹炮的生产,不必在射程与威力上作太大的要求,但要在轻便上下功夫,要能做到用几匹马就能轻易的拉走。”

姜立说道,眼下民**队在火炮上的力量无疑是十分缺乏的,哪怕是姜立的45军,离了奉天城那几十万发炮弹的供应,现在跟日军比也差了个档次。那些大威力,射程远的火炮性能固然好,但这也要看情况,在民国这种幅员辽阔,交通基础又极差,运输工具更是缺乏的情况下,盲目的追究大威力,射程远而导致火炮的自重直线上升是极不明智的。

相反牺牲火炮的一部分性能,换取火炮运输的相对轻便,使之能更加快迅的投放到战场,及时给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对火力严重缺乏的地面部队来说尤其重要。毕竟在炮战中单纯的比拼炮击距离的情况并不多。

“卑职记下了,对了,兵工厂关于240mm臼炮的生产还要不要继续下去?”陈靖国认真地点了点头,最好的未必就是最合适的,再好的武器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这点姜立是从实用性上来说的。既然这样,240mm臼炮就太过笨重了。靠西北现在的运输条件,也许武器还没运到战场,战争就已经彻底结束了。

“大口径火炮的实验可以继续,但不必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眼下45军还不具备装备这种火炮的条件,先放一放吧,太浪费资源了,等后面条件宽裕一些了,有足够的精力再上马这种大口径火炮。”

姜立说道,虽说大口径火炮怕威力无与伦比,但在西北现在面临的情况下,难道指望用马将这些动则两百多公厘的大炮拉到战场上去?生产这样一门炮的时间和物力,财力,足以生产数十门的105,150mm榴弹炮了。

从姜立这里出来时,陈靖国也得到了近三百万美元的资金,用来增添兵工厂所需要的设备。算是自老帅魂魄后,兵工厂得到的最大一笔投资了。

本来姜立还想着要上肩扛式火箭筒的生产,毕竟对于日本人在二战中使用的豆丁坦克而言,用火箭筒基本上可以一炮搞死对方。但一想到现在兵工厂连恢复生产都为时尚早,一时间也就不用太着急了,慢慢来吧,连续下达了这么多意思,投入了大量资金,也够陈靖国这些人消耗一段时间了。

“百废待兴啊,西北这片地方虽然荒凉了一些,但也是奉天兵工厂迎来新生的开始。”吸着屋外清冷的空气,陈靖国忍不住满是兴奋地叹道,跟之前的藏式毅一样,陈靖国此时对于在西北有前景也充满了向往。他这些年的心血全部都投在了兵工厂里面,看着兵工厂不断壮大下去,对于陈靖国来说便是最为开心的事。

“小薛啊,既然军座交待了,以后半自动步枪的事就交给你了,不过每过段时间,我都会检查一下你那边的进度,难得军座看重,可不要辜负了军座的信任。”陈靖国又拍了拍薛凯的肩膀。

薛凯用力地点头,他手里已经有了一套不成熟的图纸,在日军攻进奉天城时,巷凯已经做好了毁掉图纸的准备,没想到峰回路转,事情又有了转机。(未完待续。)

第191章重返南京

蒋委员长在下野前给新上任的孙科内阁设立了种种麻烦。不管在军事,还是经济,政治上都不是孙科能玩得转的。孙科总想把蒋委员长扯下马换自己上,事实证明此时的南京政局的第一把手跟以前民国的大总统一样,根本就是个坑,不是谁都能坐得稳,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一步之差身败名裂。若没那一步,袁世凯的总统之位还是稳稳当当的。而作为民国现在局面的开创者之一,除了蒋委员长,暂时也确实还没有谁有这个能力与威望镇住场子。

孙科只上任了十天,便不得不给蒋委员长发电报,请蒋委员长复出。事实上此时蒋委员长也已经说服了汪精卫与其合作,暂时有了汪精卫这个助力,原本就在军事上极度强势的蒋委员长也弥补了在政治势力上的短板。复出重掌南京也就势不可当了。才过去了一个月,车窗外南京的街道跟以前差不多,除了人稍微稠密了一点之外。

不过眼下的时局却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好,重入南京掌权后,蒋委员长便迎来了两件麻烦事。

“占了奉天还不满足,还想南下打到北平吗?奉天的事还未稍歇,现在又在上海制造事端,日本人这到底是想干什么?”一把手的位置不好坐,现在蒋委员长便为日军的动向伤透了脑筋,随着日军的步步紧逼,蒋委员长现在也有些焦头烂额的感觉。

“委座。这次上海日僧事件。卑职已经初步查明。确实是日本人自导自演的,不过当事人都已经退到日租界,日军现在已经有增兵上海的迹象,卑职没敢去租界拿人。”蓝衣社领袖贺衷寒在蒋委员长面前恭谨地说道。

“嗯,还真是难办呢,姜立不是在奉天杀伤了近十万日军吗,难道这些杀伤是有水份的?”蒋委员长按了按额头,日军在东北的动作太大。此时各国列强都紧盯着日本在东北的动作,明里暗里支持东北的反日武装。蒋委员长老于军政,自然一眼便能看出来日军这是想在上海重新制造一起事端,用来转移列强对东北的注意力,反正日本现在在国际上名声已经臭了,也不在乎再臭一点。

“当时美国记者,苏联武官都在奉天,对于奉天抗战的杀伤数量都持肯定态度,水份应该不大。日本随时可动员兵力数百万,区区十余万的损失应该还在其接受范围之内。相比之下。一战而下民国东北三省,这点损失跟收获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贺衷寒说道。“锦州一下,则平津危矣,现在还不知道日军的胃口到底有多大,一旦日军占领锦州之后再次南下,则战争有可能全面爆发。”

“敦促上海方面十九路军对于日军的挑衅暂时保持克制,调78师进驻上海。至于锦州方面南下的日军给张学良拍电报,让他伺机而动,循机抵抗。”

蒋委员长思索了片刻后如是决定,下了这道命令。蒋委员长心里也有自己的盘算,战争全面爆发应该没那么快,说起来还得感谢一下姜立,几乎把南满路都给毁掉了,离开之前更是把日本在东北多年的建设成果都一锅端走,更是留下大量武器弹药资助了马占山,李杜,张海天,李春润大大小小数十股抗日武装。

蒋委员长虽然在之前也在主观意识上避战,但此时回想起来,也不得不承认姜立做得确实是漂亮。否则不用东北的日军继续调兵,单是十万阵亡的日军南下,就足以让山河变色。而腾出来的兵力则可以增加到上海一带,无疑会让上海南京增加相当的压力,十万日军堆在哪里都能让人喘不过气来,也不知道当初姜立是如何坚持下去的。

“姜立也是个人物啊,比北平的那位要强多了。半个多月就取了宁青,甘肃大部。现在就是杨虎城,怕也抑制不住姜立的崛起了。可惜了一员虎将不能为我所用。”蒋委员长叹了口气,西北的局势他自然是一直在关注的,杨虎城也是在中原大战之后才入主陕西的,17路军此时兵员不过五万多,但是姜立在击败马家军之后,很可能已经将近十万,底子是东北军,装备也是不错的。再加上有姜立这个善战的指挥官在,相比起来17路军是有点弱势的,不过惋惜归惋惜,该对西北动的手脚,蒋委员长也不会有丝毫手软,“西北那边的工作要继续加强,不能稍有松懈。另外除了17路军之外,再加上一个15路军。”

“15路军?马家军不是已经被姜立打垮了吗?”贺衷寒先是一怔,然后很快又回过神来,“委座的意思是把15路军的编号给姜立?”

蒋委员长点了点头。

“委座放心,卑职一定把更多的钉子安插进15路军与17路军。”贺衷寒连忙说道。

……………。

“助教!”几名学生看到冯初妍别扭的坐在马背上正从街道边向这边行来,连忙打招呼道。

“哎…”冯初妍连连点头,然后精力又重新放回到马背上。不过座下的马似乎不太听话,陡然不知道从哪里响起一道砰地枪响,座下的马受惊嘶声狂奔,冯初妍在上面随着马背巅跛,惊叫出声,随时会摔下来似的。

“助教,助教!”几名学生吓了一跳,连忙叫着追上去,不过两条腿哪里赶得上四条腿。

“17路军的动作可真是不慢,警备师现在就把陇南的川军赶跑了,咱们想全甘肃全境的想法可是落空了,卑职看陕军也不过如此,自己有了个陕西省,还想跟咱们争地盘,这点人民占着兰州,真是不识趣。司令,要不咱们干陕军一家伙?”张治邦撇了撇嘴说道,连场大战之后,张治邦的眼界也高了,对于孙蔚如看得并不是怎么过眼。

“不用了,咱们在兰州都呆得不舒服,你说孙蔚如的兵力比咱们更少,他们能在兰州呆得自在?至于天水,名义上还是甘肃的,只要咱们在军事,经政上牢牢把握住,也不用把对方太放在眼里。”

姜立呵然一笑道,现在甘肃还不具备大规模爆兵的能力,让孙蔚如带着一个师在兰州虽然给人一种卧榻之侧有他人的感觉,可一旦兵工厂的重建工作完成,姜立在兰州再成立几个师旅一级的部队,单是在兰州便有五六万军队,到时候便是杨虎城,孙蔚如时刻要担心那个把师会不会被他吞掉了。至于杨虎城让陕西警备师占领了天水,也不算特别大的问题,17路军还没有动摇他的能力,杨虎城跟其他地方军阀一样,总归是有这个时代特有的局限性。地盘确实重要,但相比起来,却并非是最主要的。否则日本也就民国一个省份的样子为何能如此强大?现在手头上还有不少事情做,单是从美国那边采买的机械,从奉天带过来的便足以消化相当长一段时间。

“可孙蔚如不是个按常理出牌的人,他一个师堆在兰州城,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种日子未免也过得太紧张了些。”张治邦犹自有些不甘心地说道。(未完待续。)

第192章医学教授

“这点后面邵主席会想办法的,你就不要操心了。”姜立淡然一笑,人越到了高位,便要开始讲规矩,得给下面带个好头,后面让邵力子提出将兰州的驻军都撤出城外,他再一附和,也就由不得孙蔚如赖在城里不走了。至于直接翻脸姜立暂时还不想那样,杨虎城也是个颇有能力而且还爱国的将领两人联合远比相互争斗的意义要大,看来得抽空跟杨虎城照个面才成。

砰!希律律………马的惊嘶声传来,只见远处一匹枣红马发狂地朝这边冲来,花容失色,随时会坠落马下的冯初妍刚好被姜立看到。

“驾!”姜立策马而出,向冯初妍疾驰而去。

“保护司令!”张治邦一声大喝,后面的士兵大队向前。

“呀!”冯初妍仓促间也看到了姜立,此时在马背上再也坚持不住,被巅下了马背,眼看着便要摔落下去,这么高的马速摔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知道有多少人骑马给摔死摔残的,更何况冯初妍一个妖滴滴的女子。

姜立与对方错马而过,刚好伸手揽住冯初妍纤细的腰肢,将对方揽到了自己的马上,入鼻是少女清幽的芬芳。

冯初妍心里嗵嗵跟打鼓似的,被姜立揽在怀里,原本白嫩的脸蛋跟喝醉了酒似的一阵舵红,刚才的惊险一时间也忘得一干二净。

“哈哈,司令好身手。英雄救美。传出去明天兰州大街小巷马上就知道了。”张治邦粗放的声音在后面响起。

这女人的身体真是软。跟没骨头似的,太久没碰过女人的姜立心里也有些涌动,不过也不至于大庭广众之下到饥不择食的地步。

“这是冯庸冯校长的妹妹,也算是老熟人了。”姜立解释了一句,让后面的士兵让出一匹马来。

“原来是冯小姐,司令,我看冯小姐马术不佳,你就载他一程算了。”张治邦噢了一声。打趣着说道。

“你这家伙,女孩子家的,面皮子薄,留点口德。”姜立笑骂了一句,把脸红得跟柿子似的冯初妍抱到另外一匹马上,这么多人在这里,倒也不怕她再出什么问题,冯初妍一个女子,公然跟他同乘一马,以后嫁人怕是也有影响的。总归是传出去不好听。

“你看上去马术不怎么样。以后注意点,让冯校长跟你整辆马车。女孩子家家可不比我们这些男的经摔。万一要是摔破了脸皮,以后可就有得你后悔的。”姜立又向冯初妍说道。

冯初妍将几丝凌乱的头发拨到耳后,神情恢复正常了一点,脸上仍然还有些羞涩地说道,“多谢司令刚才出手相救,现在所有人条件都不好,几个学生挤一间房,平时出行都是走路,我能有匹马已经是不错了,再坐马车被那些学生看在眼里像什么话。”

“倒也是,现在民是没办法,等大学的校舍修好情况就会有些改观了。”姜立点头认同地说道。

将冯初妍送回家,姜立又带着张治邦回去,此时在已经有数名文质彬彬的中年人等在那里。

“司令回来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金宝善教授,这位是颜福庆教授,这位是伍连德教授。在民国医学界,防疫界都是大名鼎鼎的,我可是托人费了老大的劲才把他们几个从上海,南京请过来。”刘仙洲看到姜立回来,连忙起身给姜立介绍道。

“久仰大名,欢迎来到兰州啊。”姜立热情地同几人握手道。

“姜司令奉天一战让日军闻风丧胆,亦让在下等人慕名已久。”在场年龄最长,德望也最高的伍连德和颜悦色地笑道。

“伍教授是吧,二十年多年前可是多亏了你把东北的鼠疫平息下去了,不然我还不知道有没有呢。”姜立开玩笑道,眼前的三位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在民国医学界这样的人才可是不多见,刘仙洲竟然拖关系一次就请来了三个,算是意外之喜。

“司令言吉了,吉人天相,在下不过适逢其会罢了。”伍连德谦虚地道。

“伍教授谦虚了,看颜教授和金教授的样子怕是等不及了,我这里就长话短说,把几位请过来,是想请你们帮助改善民国医疗,防疫等条件落后的状况。另外也改善民国医学教学上的落后。为此我决定在兰州成立一家专门的医科大学的同时,也同时建立一座现代化的医院。先进的医疗体系首先在军队中开展,然后遍及整个西北。”

姜立说道,自从在奉天城跟日军打,看着那些由轻伤变重伤,由重伤得不到及时医治而死亡的士兵,姜立便服这个想法,有很多士兵虽然受伤重,但却并不棘手,只要医治及时,有足够的药物便能拣回一条性命,这些老兵一旦回归部队,保存的便是部队的战力,但是很遗憾,这些都没有。

“就咱们几个人可没办法拉扯起一个医科大学的同时,再建立一座大型医院。”伍德连等人苦笑着说道。

“所以就要几位教授各自发挥影响力,拉拢同僚过来了,只要是人才,兰州这边能提供稳定的薪俸,住宅,保障全家生活水准。”姜立微微一笑道,“就像我把几位教授拉到兰州来一样,相信以几位教授在医学界的影响力要比我大得多,南京那边现在对医疗上的投入不足,相当一部分人有才能但没有施展的地方,来兰州也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

姜立现在虽然有了偌大的名声,但这也是看对象的,在医学界,远远不如金宝善,颜福庆等人的名头好使,把几人请来,也是刘仙洲通过他的关系。

“这,并非在下等人信不过姜司令,但事关重大,在下几人也要对别的同僚有所交待,待姜司令说到的那些医疗设备,实验器材都到了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