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奋斗史-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左建业陈大谢同仁三人在边上不知道说着些什么事情。
而在旁边的角落里,却是有着一个浑身包裹在黑袍之中的人静静的站立在那,黑洞洞的袍子底下根本就看不出这个人究竟是什么身份。
一阵风不觉的便吹进了隔间里面,似乎是没有拿住,朱明手中的那张纸便随着风轻轻的滑出手指间,摇摇摆摆间就落在了角落里,这时候才看清那纸上只写着初一食日四个字。
“你觉得今天怎么样”整个风满楼里,朱明最喜爱的便是现在的兰花阁,手一边触摸着兰花叶片,一边向着旁边的张正书问道。那张纸是昨夜里徐光启着人送给自己的,而朱明清楚的知道今天便是钦天监隐瞒的日食将要到来的日子。
知道现在为止,朱明知道的是钦天监依旧没有派人将日食将要发生的情况禀报给皇帝。
一旁的张正书自然是没有朱明那般整日里的忙碌,平日里便躲进徐光启的那座院子里,对于今天要发生的事情自然也是早就知道了的。
此时,便轻轻的笑了一下:“天气很好,是个适合活动的日子。”
“那边一起好好看看”
朱明轻轻的回头看了一眼正微笑着观看窗外的北京城景色的张正书,脸上也挂上了一丝淡淡的笑容。自己安好无损,而别人可能要倒霉的时候,朱明又怎么可能会觉得不高兴呢更何况,从这件事情里面,朱明觉得自己应该能够得到很多好处的。
相对于此时风满楼上的人们的安闲,北京城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处在忙碌之中的。
没有人知道,驻扎在京营之中的军队已经早早的爬上了北京城的城门楼里。而在皇宫之中,大批的锦衣卫和禁军也已经是集结在了一起。
此时的万历显得很愤怒,大殿之
中没有此时已经没有几个人了。只剩下锦衣卫都督骆思恭和王承恩,最后便是还在狂砸东西的万历皇帝。
三个人都没有说话,骆思恭和王承恩只是低着头安静的站在大殿下面,而万历也只是安静的涨红着脸砸着桌案上的物件。
直到最后,万历像是消了气一样,抬头看着大殿下的两人。那骆思恭和王承恩也似是感应到了一般,也是一起抬起头,便看见万历已经是走到了两人的身边。没等两人发问,万历已经是向着大殿外面走去,这时候后面的两人便也就只能是连忙紧跟上去。
今天,徐文爵很纳闷为什么自己的老爹非得要按时到兵部,还非得要自己早早的赶回京营之中。直到最后,徐文爵在京营之中看到了同样一脸不解的汤文琼,得到的结果同样被自己老爹给赶回军营之中的。
对于新任的兵部尚书徐弘基来说,今天应该算的上是一个高兴的日子。此时坐在堂上完全没有往日里的不耐烦,更是一脸笑容的看着自己下手方的杨应聘,在杨应聘的对面则是定远侯邓绍煜,也就是兵部新任的左侍郎。
堂上,几人都没有说话,而眼神从坐在这里之后便一直似有非有的看向外面的天空,每个人脸上都能够看得出带着一丝丝的笑容。
大多数的人都是活在无知之中的,很多这个世界上真实发生的事情都只有少数人才会知道的,这可能在大多数的时候被称之为特权。北京城的百姓如同往日一样,早早的出门做工,早早的打开商铺,早早的上街抢购最新鲜的蔬菜,早早的将一天的事情安排下来。当然,也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藏身起来。
此时风满楼上,一名店小二端着一个放满菜肴的托盘便走到了楼梯的最上面,再被两名锦衣卫拦下检查了一遍之后才被放过去。
朱明是回头亲眼看着这名店小二进来的,心中不由的便佩服起这人竟然能够用一个托盘便放下整整六盆菜和两壶酒好几副餐具。
“坐。”
等到菜放好之后,朱明轻轻的说了一句,旁边的谢同仁左建业陈大便也走过来坐下。
而那一直站在角落里的黑袍人,却依旧是纹丝不动,只是悄然间偷偷的看了这边两下。
男人间的酒席是最容易混时间的,不知不觉的时间便会慢慢的过去,但是当事人只有到后来才会发现。
铛铛铛咚咚砰砰砰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大约太阳快要在天空中爬到正中间的,整个北京城百年已经是响起了一阵的嘈杂声。身处在风满楼的最高层,几人清楚的听到整个北京城到处都是人们敲打着东西发出的声音来。
而这个时候,朱明和张正书便已经是齐齐的笑了起来。
放下碗筷,朱明便和张正书走到了窗户边上。
天空中,那轮正圆的太阳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边角竟然已经是被黑暗给隐藏了起来。
日食来了
第305章 天黑请闭眼
公元1612年,万历四十年,日食。
此时的北京城呈现出一种鸡飞狗跳的景象来。天文上的变化对于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们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同样的对于同时生活在地面上的其他生物来说也是一样有着巨大的影响。
此时北京城的人们尚且会走出家门,一手拿着棍棒一手拿着锅碗瓢盆,然后便对着天空之中渐渐变小的太阳敲打起来,似乎这些人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天空中那个想要祸害太阳的东西给赶走。
与此同时的,各家各户原本被好好关起来的飞禽走兽,这时候竟也是四散着上跳下攒的。
北京城的各处城门在第一时间便被关上,大队的京营士兵冷漠的把守在城门下面。
天空之中,太阳已经渐渐的失去了原来的样子,似乎是没有一点点反抗的力量,只能是等待着便突然出现的怪物给吞进肚子里面。
伴随着城市里人们的慌乱,天文上的变化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世间教派的发展,于北京城里普通人的各种反应不同的是,此时城中一些地方竟然是响起了僧人的诵经声以及那一道道悠悠传向远方的钟鼓声,和僧人们相对的是道观中的道长们也开始大声的读出先师老子的文章。
天空中的变化很慢,但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清清楚楚的变化的,人的肉眼在这个时候不能长久的看向天空,便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观看天空中的变化。
风满楼上,一名小二已经是端上一盆盛满水的木盆放在窗户边上,然后朱明和张正书也就能从木盆之中看到此时天空中的太阳的变化。
什么事情看得久了也就会乏了,朱明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看些什么东西,只知道现在周围的环境已经是越来越昏暗。
“不看了。”
随口的嘟囔了一声,朱明便重新走在了身后的椅子上,倒是闭起眼睛哼起了一首别人听不懂的曲子来。
在风满楼外嘈杂的声音之中,忽然间的传来一阵整齐的声响来。
皇城前的大明门被缓缓地打开,街道上的人们便借着天地间最后的光亮看到一大队的禁军骑着雄壮的战马,全副武装的从那身后已经是变得黑洞洞的皇城之中走出来。然后,从队首开始缓慢的加速,直到最后整支禁军士兵身下的战马告诉的奔跑起来。
军队的出现似乎是给了百姓们一丝无聊的安全感,城中的嘈杂声渐渐的变小。
而在风满楼中,合着眼的朱明自然也是清楚的听清马蹄践踏的声音,嘴角便不由的挂上一丝微笑。
京营和兵部衙门里,原本还不知情的几人此时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来,而事先大概知道的人们也明显的是松了一口气。
未知的事物总是能够吸引很多人的注意的,至少这个时候的谢同仁陈大根本就不顾太阳对眼睛的刺激,早早的就趴在一旁的窗户上死死的盯着天空中的变化,而左建业也冷漠的站在张正书的身边盯着水盆中的变化。
没人看见的是,原本还悄然站在角落中的黑袍人已经是消失不见。
而这个时候,整个天地之间也已经是刚刚好完全的失去了光明,整个世界似乎都在这一刻陷入了永恒的黑夜之中。
这一刻里的时间也仿佛是静止了下来,所有的东西在这片黑暗之中仿佛也都已经是将所有的动作放慢了上万倍一样。所有的噪声在一刹那似乎是彻底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开来,战马践踏的声音也很突兀的就从空间中失去了踪影。
浮躁的世界,终于是在这时候得到了片刻的宁静。
然而,时间的力量并不是其他的事物能够阻挡得了的。
又似乎是一刹那间,整个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活了过来一样,前一刻的寂静像是从来都没有到来过一样。
笼罩着正片天空的黑暗突然的多出了一丝光亮,那是原本太阳存在得位置。
张正书像是大喘气一般瞪大了双眼,知道最后水盆中的太阳重新变成原来的样子。
天空在短暂的时间里便重新恢复到了之前的样子,毕竟日食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之后连一滴水珠也算不上。
此时,没人知道在之前的黑暗中究竟真正的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从皇城中踏出的禁军已经早早的离开了城市,这些人今天只有一个任务,那便是将城外钦天监观星台中的官员全部缉拿回宫,而在钦天监衙门里,早就已经有打量的锦衣卫将这些人缉拿起来,也同样在向着皇宫中押送。
恍然间,大明门城楼之上响起了连续的鼓声。
这时候,沉静的城墙下所有人都知道声音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就算是不知道的也会好奇的走出门外仔细的观察一下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透着窗户,坐在椅子上的朱明便看到大明门城楼上显出众多人影。并且这时候,已经开始有人在城楼上大声的宣读着什么东西。
离着有些远的朱明听不清究竟是些什么东西,但是别人却是清楚的知道大明门城楼上的人在读着些什么。
皇帝已经下旨,就在日食刚刚结束的时候便已经是派遣宫中太监在城楼上宣纸。大概的意思便是天有日食,这是上天给予人们的警告,皇帝便要求自己的大臣们安安静静的待在家里老老实实的悔过。又痛述了现今朝堂之上,官员们重重恶性,以至于对于国家的治理荒废下来等等等等一堆子的东西。
不知道详细的东西,但是朱明却知道皇帝这时候究竟是在做些什么。原本应该是要归结到天子身上的罪过,就这样被万历先下手为强给推到了朝中大臣的身上。双方是清楚的知道这些事情的经过,但是底下的百姓却并不会真正的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些百姓也天生的更容易相信天子颁发的圣旨。
然而,随着万历的这一招出手,谁都知道在哪朝堂之上将会开始发生接连不断的争斗了,新的风暴已经开始出现,只是人们不知道这场风暴会不会刮到自己身上。
第306章 满城尽是坏人
公元1612年,万历四十年,晴天。
朱明带着自己身后跟随的一帮子人便缓缓的从风满楼顶层下来了,这时候才会发现,人们是有多么的善变的。
在前一刻还因为失去光明而惊慌失措,现在却又在为了一分钱而争论不已。
大街上,人们像是没有经历过之前的那番景象一般,依旧是一个个的行色匆匆,依旧是为了虚无缥缈的未来而奋斗着。
其实相对于现如今北京城的普通人来说,那些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所表现出来的模样却显得格外的难看。这些人都是因为皇帝突如其来的一份圣旨而变成这样的,而现在这些人只能是生生的吞下自己酿成的苦果。
对于自己周围少了一个奇奇怪怪的人,陈大谢同仁以及左建业都没有表现出多少的关心,既然是自己不清楚的人那么可能出现的一切现象都是能够理解的。
只是,此时的大街上,张正书倒是对之前在风满楼里看到的那个浑身被黑袍包裹着的男人突然消失而感到好奇。之所以张正书这样的肯定是黑袍中的人是一个男人,完全是因为张正书能够感受到那人身上散发出的令人很舒服的气息,那气息只有一个冷漠的男人才能够拥有的。
“哪里来,便回到哪里去。”朱明实在是受不了自己的身边有一个纯正的男人用一副奇怪的表情和动作面对着自己,最后只能是含糊的说了一句。
“那人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张正书依旧坚持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一脸好奇的凑到朱明的脸上发问。
街道上这个时候人已经是渐渐的多了起来了,几名家中的侍卫一时间竟然是挤不出去,这时候跟在后面的许林带着两名锦衣卫便挡在了队伍的前面,立马的街道上便是一空,瞬间的开阔了不少。
而朱明这时候却是停下了脚步,定定的站在原地,眼神玄乎的盯着面前的张正书,很长的时间后才开口淡淡的说着:“从地狱里来,现在回地狱里去。”
张正书两眼都瞪的老大老大的,随着一个个的字从朱明的嘴里面出来,那张脸上慢慢的变化成震惊到最后变成一股浓烈的恐惧。不由的,脸上竟然更是渗出了一丝丝的汗水来,最后忍不住的便打了一个寒颤。
就之前的那句话,张正书不知怎的就从里面听出了无限的黑暗,听到了无数人似乎真的是在那莫名的地狱之中挣扎着嘶吼着,最后却只能是彻底的消失在那无尽的黑暗之中。
看了一眼似乎还没有从惊恐中挣脱出来的张正书,朱明淡淡的笑了一声:“你们两带着这家伙先回去吧。”
前面的谢同仁和陈大看了一眼依旧是没有反应过来的张正书,也是齐齐的笑了起来,但也没有过多的耽误,便两人一左一右的直接架起张正书向着南薰坊过去。
看着众人离去,这时候朱明不知怎的却是送了一口气,此时自己的身边便只留下左建业以及许林带领着的几名锦衣卫校尉。
“大人,现在去哪里?”看着此时的情况,许林自然是知道朱明是还有事情要去做的,便小声的问了一句。
“去杨侍郎家。”朱明似乎是很晚才听见许林的话,笑着脸缓缓的吐出自己的目的地。
来了北京城这么长时间,朱明没有学会别的东西,但是认路却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别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他的特长或者是用心之类的,但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其实只是为了以后可能需要跑路的时候做准备而已。
路很熟悉,作为兵部侍郎的杨应聘的住宅自然是在那一大片官宦人家群里。这个时期,没有人会相信在朝当官的人真的是能够做到一平如洗,家住外城棚户里的。
当然,朱明也是不可能相信。就光是现在站在这杨府外面看着那座大门,便坚决的不相信着杨应聘会是什么高尚的人物。
杨府外,一名锦衣卫校尉进到门房里面说了一声来人是谁后,不久便又一名管事模样的人从杨府里出来。
皇帝的命令是很有作用的,除了朱明这时候还在外面闲逛之外,大多数的官员都如同此时的杨应聘一般,安安静静的待在家中。
当朱明在杨府书房里见到杨应聘的时候,这位兵部右侍郎竟然还在很是悠闲的逗弄着那只被囚禁了起来的鸟儿。朱明自然是不知道这鸟是什么品种,但是见着那杨应聘小心的样子便知道这鸟想来也是不简单的。
“大人真是闲情逸致啊!”眼看着杨应聘还在给那只鸟喂食,朱明便开口轻声说道:“在下一进大人这府邸,当真像是回到了江南故乡。”
很含蓄的一句话,更多的则是表示了对于杨应聘家中财富的指代。
这时候,一旁喂鸟的杨应聘有怎么可能听不出朱明这话里的意思,于是放下手中的鸟食轻笑着转过身:“你在这满京城里找找看,又有几个人是真的住在那些臭气熏天的烂水巷子里的。每一个是好人的,至少真正的好人是没有的。海瑞算的上是一号的了,但是老大人也早几十年就不在世了。这宅子也还是靠着当初我那老岳父才弄下来的,不然我离那烂水巷子也没有多远了。”
朱明大笑了起来,那杨应聘看着大笑的朱明也是哈哈大笑起来。
一阵笑声直直的便从书房里面传到外面,一时间竟也是吓得杨家的下人惊慌失措,却是不知自家老爷会不会是失心疯了。
而书房之中,杨应聘已经是正坐在茶桌前面。朱明从一开始便结果那一整套的茶具,就在杨应聘的对面缓缓的摆弄起自己学过的那一点茶道。
水被一个很小的炉子慢慢的煮着,直到最后升腾起一股水汽的时候,朱明这才开始手上的动作。一连番的动作明显的很是生疏,但朱明还是表现的很是严肃的将前后所有该做的时候都做完,直到最后将一小盏的茶水放在杨应聘的面前。
在这个过程中,杨应聘一直安静的保持着脸上的笑容,直到最后自己的面前飘起一丝淡淡的白烟的时候,才长长的叹气一声。
而朱明也没有多说话,便只是静静的做出请的动作。
这边,杨应聘也是欣然接受,缓缓的捏起茶盏,缓缓的将盏中的茶水含进嘴中。
第307章 阜成门下的故事
公元1612年,万历四十年,晴天。
很多有心人会知道这一日朱明去了一趟兵部右侍郎杨应聘的府上,但是没有人知道在里面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朱明从杨府出来的时候,脸上没有一丝的表情,显然的除了他自己别人是不可能知道他此时的心情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出了杨府,外面的日头也渐渐的偏了下去。
杨府门口,眼前的街道上并没有多少人,朱明领着左建业和许林的锦衣卫慢慢的走在空旷的街道上。
“你先回衙门里吧。”
回身,朱明对着身后一直紧跟着自己的锦衣卫百户许林说了一声。毕竟自己现在没有实质性的官职,身边要是总带着锦衣卫里的人的话难免还是会遭人构陷的。尽管,朱明觉得自己可能并不会怕这些东西,但还是会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纠葛的。
许林先是有些迟疑,后又看看朱明身旁左建业肯定的眼神,便也就放下心来,带着自己的几名手下向着朱明施个礼后,便分开向着锦衣卫衙门过去。
“这世道,好人越来越难做”眼看着许林等人已经走远了,朱明这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是随口的说着还是对身边的左建业说的。
说完,也不管左建业有没有话要说,便自顾自的埋头朝前走去。
庞大的北京城每一天的物资需求量都是难以计算的,即使是生活在当下的官府中人,也难以说清这座巍峨巨大的城市一天里究竟是需要多少的能量。在北京城众多的城门里面,阜成门在长久的使用中渐渐的被称之为煤门,而这也正是因为北京城庞大的物资需求中的煤炭需求都是从西边的阜成门进城的。有着这样的称号也是说的能够理解的,从有历史以来,中原地区的煤炭大多便是在山西一带挖掘的。阜成门的瓮城门洞内由煤栈客商募捐刻梅花一束记之。梅与煤谐音,每当北京城北风呼号,漫天皆白,烘炉四周之人皆赞:“阜成梅花报暖春”。
今日这阜成门外,如同往日一般热闹非凡,众多的拉着沉重的货物的马车缓缓的通过城门外的盘查然后进入到黑洞洞的城门洞里面。
对于能够在阜成门外当值,整个京营中的将士都有着一般无二的认识,那边是能够得到比在其他地方多得多的油水。那些腰缠万贯的大煤商,动辄就是价值上万两银子的煤炭运送进北京城里。而相对于加之庞大的煤炭来说,这些商人给予守卫城门的将士们的好处就根本不值一提。
这一段时间在阜成门外当值的同样是京营中的一支队伍,百户长小心的将身子躲进城门边上的棚子里面,身处在京师重地没有人会相信随便什么时候都会有敌人出现在你的面前。站在外面的士兵也大多没有多少的精神,唯有出现大队的运送煤炭的车队过来的时候,这些人的双眼中才会冒出一股浓浓的贪婪的神采来。
一队每辆马车上都悬挂着绣着一个河字旗帜的车队缓缓的出现在阜成门外,这样的车队和前后无数的车队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每段时间都会有固定的车队固定的人员和煤炭从阜成门进入到城市里面。
然而,当城门下的士兵们看到那面很是普通的河字旗的时候,没有任何人的提醒却立马全部来了精神,不多的时候就连之前还一直躲在棚子里面的百户长也悄然的出现在城门下面。
城门内外没有人会对这些士兵有这样的反应而感到诧异,就像是一切都是正常不过的样子。
但也只有熟悉的人才知道,就只是这面河字旗便能够在这座城市里面轻轻松松的招呼出众多当朝大员来,就算是身着绯袍的正三品的官儿也是有的,更是听人说这家车队甚至是认识尚书级的人物。
而这家河字旗的老板,在整个山西也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要说整个山西哪个人是最有名的,那边是这家河字旗的东家河家。
这个河老板小的时候十分的穷苦,后来一直在山西打拼,直到现在成为北京城最主要的煤炭供应者,这中间发生的事情在山西更是被流传出众多的版本来。但是这样的一个老板,也一直是心系着家乡的建设,出钱修路出钱架桥,只要是能够出钱的地方绝对不会少了这个人的身形。
此时阜成门下的百户长很是诧异,因为自己竟然在这一次河字旗的车队前面看到了一名极其年轻的青年男子。男子长得眉清目秀身材修长,一袭牙白色的长衫轻轻的套在身上,竟然没有被身后众多黑黝黝的煤炭沾染到一分半毫。
但是,百户长自己这些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山西的河老板是有着这样的以为公子的,可是现在眼看着那男子身后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