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赵云-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寂静!整个宫殿里落针可闻。
那些守卫们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被皇帝处罚,这可是近段时间以来最劲爆的新闻。
不管是外面的哪个家族,尽管猜想到赵孟应该会急流勇退,估计还会撑一段时间。
可谁知他仆一到河间,其他事情都没说,甚至都没提自己家为了北征付出了什么,直接就要辞官。
灵帝高兴得心花怒放,一个护鲜卑校尉,名义上是两千石官员,可战时能征调所有与鲜卑接壤的州郡,哪一个不会趋之若鹜?
当然,曾经的护鲜卑校尉,简直就是一个谁都不想接替的位置,和鲜卑人打战,你在开玩笑吧。
但你既然当上了那个位置,又不得不直面鲜卑。
现在好了,真定侯一战定幽州,鲜卑人自是不敢折腾,连高句丽人、三韩都拿下了。
“爱卿可有未尽之言?”灵帝稳定了自己的情绪,他决定这位置看谁顺眼再给出去,必须要现钱才给官位。
“臣侥幸和鲜卑人的战争中打了几次胜仗,”赵孟不亢不卑:“惜乎大汉与鲜卑今后还得继续战斗下去,除非有一方倒下!”
他在说话的时候,暗自用了武者的技能,声音不高,可整间宫殿都显得很压抑,甚至起先那几个想对自己父子动手的武者都鼻息粗了起来。
“或许陛下会怪罪,微臣不得不说,大汉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对鲜卑进行毁灭性的打击,也只有偶尔小胜,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汉灵帝高兴的心情马上就冷静下来,除了护鲜卑校尉的大胜,并州军只能说惨胜。要没有那些武将,甚至都会输掉。
袁家子自然输得连底裤都不剩,卢子干那边目前勉强维持不胜不败之局。
“爱卿可有继任人选?”刘宏不得不考虑下对方的意见,收两千万钱是一回事,鲜卑、高句丽、三韩与邪马台的胜利,让他心里有了一丝野望。
设若有一个能干的官员,能够继续赵孟的辉煌,开疆拓土不在话下。
至于不让对方辞职?想都别想,那可是两千万真金白银。
“赵大人能不能别辞官?”王美人情急之下忍不住出口。
汉灵帝悚然一惊,阴冷的目光看向她。
不要说一个美人,就是贵人甚至皇后,都不敢在朝臣的任用上发表意见。
她这是患了大忌。(未完待续。)
第二十二章预定一个皇子老师
“娘娘,你是否有些亲戚也想去杀鲜卑人?”赵云心里咯噔一下,马上开始解围。
他在雒阳可以说毫无根基,任何人都不会看重一个依靠家世上位的人,譬如袁术。
真定侯、真定赵家在冀州境内看上去很威风,到了雒阳也不过尔尔,他连家世都不能依靠。
既然王美人青睐自己,不管是真还是假,相信今天晚上至多明天,何家的人就会知晓。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赵家和王美人成了不得不绑在一起的联盟。
“子龙你简直太聪明了,”王美人马上会意:“经常听到皇上夙夜幽叹,说鲜卑是我大汉的心腹之患,恨不能身为男儿提刀上阵。”
“王家有几个不成器的后辈,他们也曾派人和我说过,想要去杀鲜卑人,惜乎一直没有机会。恕我直言,刚开始大家都不看好你们父子。”
“赵侯爷,妾身不想大汉失去这样一位能直面鲜卑的统帅。历次与鲜卑人的战争,从来没有如此酣畅淋漓的大胜,皇上那晚都喝醉了。”
宫殿里的气氛一下子缓解,灵帝心里很受用,可还是担心赵孟不辞官。
那是两千万钱啊,你一定要一定要一定要辞掉!重要的事情必须说三遍。
“谢谢娘娘的赞赏,”赵孟苦笑道:“老臣确实打不起战了。经此一役,我赵家共付出了三万万钱,还有五千多伤残士卒的养老。”
灵帝深以为然,要不是连年征战,他捞钱的速度何至于比蜗牛还慢。
打战是要死人的,更是要花钱的。熹平六年要是大汉有钱,即便输了也不至于那么惨,主要是后勤跟不上,大家族们在观望,出工不出力。
不过,此刻他啥话都不想说,怎么办?难道说朕替你出这钱?啥都行,谈钱可不行。
王美人看到形势扭转过来,也舒了一口气。
她眼波流转,看着皇帝,娇声道:“皇上,常山国是赵侯爷的家乡,何不让他弃武从文?国相一职,赵侯是绰绰有余的。”
汉灵帝叹了口气,人家三万万钱都花了,总不能两千万钱的官员不给人家一个吧。
当下,他点点头:“爱卿,朕替天下百姓感谢你。惜乎我大汉多灾多难,不是天灾就是人祸,朕这个皇帝很窝心啊。”
“再怎么说,朕也不能让爱卿从此没有一官半职,那样,天下人都会说朕不懂事的。就依爱妃之言,常山国你给朕管好!”
“谢皇上!”赵孟没想到有意外之喜,竟然还有一个国相到手。
说实话,他不想去雒阳。本身就是武者家族,喜欢战场上的生活。
要是在朝堂上和其他大臣们勾心斗角,还不如无官一身轻,能多活两年。
“恭喜赵侯,贺喜赵侯。”此刻的王美人就像一个天真的小姑娘,只差拍巴巴掌了。
“谢娘娘!”赵孟饶有深意地看了此女一眼。
尽管他对历史不如赵云那么清楚,如今的皇后是南阳何家的人,王美人仅仅一个美人而已,连贵人都不是。
她一露面,貌似就是冲着自己父子俩来的,不管赵家接不接招,今后大家都会把赵家和王美人联系在一起。
在这一点上,赵云清楚,赵孟也十分明白。
“皇上,你看臣妾肚子里这位,是不是要找一个好老师?”王美人再次使出撒娇的战术,在皇帝面前百试不爽。
“也不知道是皇子还是皇女呀,”刘宏爱怜地看着她:“到时再议如何?”
“皇上,微臣斗胆。”赵云上前一步拱拱手。
周围的守卫和暗中的护卫瞬间就把目标对准了他,也是赵云从来没有经历过朝堂之事,在宫殿里的站位都很讲究。
尽管进宫之前有宦官讲解过,父子俩脑袋都晕了,有些规矩还是不清楚。
刘宏摆摆手,气氛又轻松了起来。
赵云有些恶寒,他想到了蹇硕的大胡子,貌似电视里的张飞就是这形象,难道皇帝喜欢男宠,自己是受不是攻?
“子龙,朕起先就说过,大家都是乡邻,不要见外,有何事直说好了。”刘宏的话不无亲切。
“娘娘必定会在今年诞下龙子!”赵云的口气十分笃定。
刘宏的眼睛一亮,目前就史侯一个儿子,看上去有些软弱。
而且他从小就和道家的人在一起,身上难免有一些对所有世事不放在心上的出尘意味。
他抬眼看了看那逐渐隆起的小腹,爱怜之意更甚。
至于消息来源,刘宏压根儿就不想知道,武者家族,道家手段还是有些神秘的东西。
“承蒙子龙吉言!”王美人大喜过望:“到时候你这个老师当定了!”
皇子老师?换而言之,要是刘协日后成为太子,自己就是太子太师。
刘辩那个太子?哼,现在皇帝都还没立,再说目前和王美人已经绑在一条船上,与何家算得上势不两立。
“谢娘娘!”赵云吸了一口气,倒头就拜:“臣必不辜负皇上和娘娘的信任。”
赵孟在一旁动了动嘴唇,最终啥都没说。
他和儿子的性格一样刚硬,既然避不过去,那就迎难而上。
王美人脸上闪出母亲的光辉,她轻轻抚摸着小腹:“儿啊,娘代你谢过你师傅。”
刘宏的眼光也温柔起来,皇家目前才一个皇子,后继无人。
没有办法,他才扶持何家人上位,不然孩子长大后继承整个国家,不让人欺负死啊。
如果王美人也能给自己生一个皇子,那么太子的位置就看今后两个儿子谁更优秀吧。
有汉以来,太子一般是立长,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就像汉武帝就不是长子,最后经过血腥的宫廷斗争,一样上位了。
在刘家人的观念里面,只有经过了艰苦的搏杀取得皇位,这样的皇子才能更让人放心。
当然,明面上都不会说出来,甚至老皇帝死之前才会告诉新一任皇帝。
桓帝去世得很突然,加上他又没有儿子,还没来得及告诉刘宏。
关键是东汉有好几任皇帝不是童子皇帝就是夭折,一些秘辛相当于是断了传承。
在皇宫里,有些东西只有皇帝才能接触,从一些典籍当中,刘宏推测出了蛛丝马迹。
然而,他估计也只有临死前才会告诉下一任皇帝自己的推测。
在心里,刘宏其实蛮骄傲的,他可比桓帝强多了,至少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儿子。
三个人之间为数不多的几句话,饱含的信息量太大,除了赵家父子和皇帝两口子,别的人大气都不敢出。(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鸿都门学的问题
“今日之事,如有任何外泄,定斩不饶!”刘宏毫不含糊下旨。
他是一国之君,尽管不能说想杀谁就杀谁,宫里这些人,他还是能一言而决生死的。
要杀一个国家的臣子,可能还必须找一些理由,即便是莫须有的,面子上的功夫必须做。
至于杀一个近侍或者宦官,根本就不需要在朝堂上讨论。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人就是皇帝的部曲,只是换了一个称谓而已。
“是!”不管是侍卫还是宦官,一个个跪下,齐声回答。
赵孟父子对望一眼,心中一凛,这才感到面前的人在名义上是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
接着灵帝挥挥手,大殿上的侍卫都下去,包括王美人也在他低声吩咐后离开。
“人们都说,赵家麒麟儿天下无双。”灵帝的眼睛甚至都没看面前的父子二人,也不知道看向什么地方。
“说实话,朕以前不以为然,哪一个家族不想吹捧自己家的孩子?将来要出仕就有了名望,这些事情,朕心知肚明。”
“你做的诗词,朕找人去翻看过古籍。他们花了好久的时间,没有找到。”
“那就说明,你的诗词都是你自己做出来的。朕就纳闷儿了,为何那么多世家子,他们自小看的书肯定比你的多,都做不出你一样的辞赋?”
说实话,汉灵帝心里面有太多的嫉妒,他本人的文笔就很不错。
刘宏喜欢辞赋,自己创作了《皇羲篇》共五十章。
后来怜悯皇子刘协幼年就没有母亲,又追思王美人****,于是创作了《追德赋》、《令仪颂》。《汉诗》还收录有一篇《招商歌》。
自古文人相轻,他对年纪轻轻就颇有才名的赵云有一丝嫉妒很是正常。
灵帝说着,竟然站了起来。赵孟父子二人感觉暗地里突然被六股武者的气息罩定。
“在长江之上,你斩杀了张温的侄儿,收下一些水匪,塞到横海将军的队伍里面。”
“恩,现在他们是校尉,就让他们去祸害蛮夷罢。”
尼玛,真是伴君如伴虎啊,赵云顿时觉得冷汗涔涔,不得不跪下请罪:“皇上,臣惶恐!”
“你多心了!”灵帝得意地一笑,心道,小样儿的,不给你说道说道,怕你今后继续做一些事情出来啊。
朕知道无所谓,要是别人晓得了,拿你不法的证据来检举你,到时候让朕如何自处?
“不管是甘宁还是周泰这些人,他们都是朕的子民。”灵帝侃侃而谈:“就是你大兄赵风麾下有泰山贼又如何?”
赵云和赵孟父子,不再那么震撼。反正我们是带兵了,替你去打战,又没有谋反。
好在灵帝也知道适可而止,他悠悠说道:“尽管你身边确实有一些才能之士帮助你,可你本人让朕更感兴趣。”
“要知道,你哥哥赵风、赵巴他们先是在太学上课的,后来到了鸿都门学里面。惜乎,太学成了世家的工具!”
刘宏不喜欢儒学,而喜欢书法、辞赋这些“旁门左道”。
于是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向刘宏推荐了大量这样的人才,但是这些人中很多人品德不好。
熹平六年,有数十个市井之徒,自称为汉桓帝刘志守孝达十年之久,是为“宣陵孝子”。
刘宏得知,将这些人任命为郎中和太子舍人。七月,议郎蔡邕上书请求罢免这些人,刘宏折中处理,仅仅是将他们降职。
光和元年二月,刘宏设置鸿都门学,并将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悬挂其中。
实际上这所学校里,并不是研究儒家经典,而是探讨辞赋、书法这类刘宏感兴趣的学科。
刘宏重用出自鸿都门学的学生,出任官至太守、刺史,入朝则官至尚书、侍中,甚至还有封侯的人,如益州刺史郤俭、凉州刺史粱鹄。
太学出来的儒生往往鄙视这些人,拒绝与其为伍。
鸿都门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而且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
在“独尊儒术”的汉代,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
其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有进步意义的。
鸿都门学的出现,为后来特别是唐代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
“朕不甘啊,为何太学的人始终就压了鸿都门学一头?”刘宏犹自在倾诉:“子龙,设若你到了那里,可能改变这种情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赵云镇定地回答道:“皇上,首先两所学校并不冲突。再说,鸿都门学天生就是有缺陷的存在。”
“世上有很多寒门学子,甚至臣的大兄戏志才和兄长徐庶都是他们中间的人。”
“这些人从小并没有受到全面的教育,及至真有机会学习,只能忍痛割爱,学习自己最喜爱的部分。”
“就像我的两位兄长,他们最得意的就是军事,其他方面只能说平平。”
“鸿都门学里面,招收的都是寒门学子,给了普通人一个求学的机会。赵云所在的赵家,要不是有皇上的照应,也不过是一介寒门。”
“在此,云代天下寒门学子谢过皇上。”
“正如微臣的两位兄长,寒门士子有先天的缺陷,他们的知识并不全面。”
“反观太学,招收的都是世家门阀的弟子,天下的世家何其多耶?这些人从小就受到比较全面的教育。”
“或许在某一个方面,寒门士子占了比较大的优势。总体而言,却根本就没有世家子弟全面。”
“微臣有一个粗浅的想法。既然皇上成立了鸿都门学,里面专门研究书法、辞赋、绘画。”
“世上的技艺何止千千万?皇上何不就势成立其他学校,譬如专攻教书育人、军事、医学、农学,而后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只是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么?灵帝有些失望,他可是对赵云抱着满满的希望,竟然连他都没有办法,不过还是明白赵云说得很有道理。
可惜,要再兴办学校,就必须出钱。
一所鸿都门学,就是刘宏咬着牙关办的,专门和太学打擂。
目前这批学子外放,赵风、赵巴就是属于第一批学生,他如何肯此时再办学?他要看看究竟这批人怎么样再说。
灵帝没有说话,缓缓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万年公主
皇帝又叫天子,顾名思义,昊天上帝之嫡长子。
其命源天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君主们还宣扬自己生下来就有许多瑞徵,还有所谓天子气。
人们还把他们比作龙,称为真龙天子。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
三人成虎,何况历朝历代以来大家都这么说,到最后连皇帝们自己都相信了。
在刘宏看来,连自己都束手无策的事情,赵云他问下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并没有想到他一定能解决,找不到答案也没有多大失落。
“赵侯,不知你对下一任护鲜卑校尉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灵帝脑袋一片清明。
前文说过,既然目前赵家为他打下了好多土地,这个官职卖钱不假,却也要给有能力的人,不然说不定连到手的土地都会被人夺去。
“皇上,为臣真还有一个人选。”赵孟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对军事方面越发纯熟。
他也许算不了多顶级的统帅,眼光还是很独到的。
“护鲜卑校尉,顾名思义,就是要对鲜卑熟悉。军国之事,不得不慎重,一不小心就会重蹈熹平六年的覆辙。”
反正他在灵帝和其他大臣眼里,就是一个纯粹的武将,说起话来也肆无忌惮。一般的人根本提都不敢提的。
“目前北方正面和鲜卑人抗衡的,主要有三个人,四股力量。”
“并州刺史丁原,那是微臣内弟,尽管举贤不避亲,然则他目前还是少了一些历练。再者他刚刚从县尉升任刺史,为时较短。”
“另一位就是袁家的本初那小子,说起来和臣也有些关系。犬子子玉的内兄,能力还是有的,要来担任这一职位显得力不从心。”
“还有一位是尚书卢子干,他本身就是幽州人,回来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也能迅速募兵,且长期在地方征战,兵法纯熟。”
“东边的那些都是微臣此次征鲜卑、高句丽的下属,他们也需要继续磨炼。”
说完,他静立在一边,反正该说的都说了,至于皇帝咋任用,不关他的事。
灵帝微微蹙眉,原想着重新把官卖出去,又有两千万到手。
真要按照赵孟说的做,那两千万钱找谁要去?一时间他患难了。
赵云在一旁看出了端倪,不由轻声问道:“陛下,不知卢尚书可曾卸任?”
“未曾!”灵帝心头一激灵,这么好的主意自己为何没想到?
护鲜卑校尉确实位高权重,相对的责任也比较大,不一定有人愿意来担责。
天下之人,能做到两千石官员的,有几个傻子?连袁家小子都失败了,自己去又能好多少?一个个眼光毒辣着呢。
相反,京里的尚书可不一样,那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进可谓九卿三公,退亦能花些钱走通门路做个太守,
他高兴之下,禁不住用手轻轻拍打着自己的大腿。
“父皇,你别打了,打疼了孩儿心疼的。”一位少女探头探脑在宫殿内侧幽幽说道。
“原来是佳儿啊,”刘宏和煦地一笑:“怎么不在內殿呆着?”
刘佳是他和第一个女人强氏生的孩子,可惜其母因为难产而死,哪怕是一个女儿,他也是视若至宝。加上后来的孩子难以存活,更是对这个女儿有一份特殊的疼爱。
“父皇,后面闷得慌。”刘佳撅着嘴:“你不是说回到老家要带我出去玩儿吗?天天就憋在里面,啥时候带我出去呀?”
“皇上,微臣父子先告辞。”赵孟见机,觉得再呆下去没啥意思。
“祭祖是后天早上辰时,有人告诉你们了么?”灵帝平时不可能有这么婆婆妈妈,在女儿面前尽显慈父本色:“子龙,今后好好赡养你父亲。”
“百善孝为先,给父亲尽孝,是微臣的本分。”赵云微微笑着:“云劳陛下挂念。”
“子龙?你是赵云赵子龙?”刘佳吃惊地掩住了嘴巴。
赵家麒麟儿是雒阳的贵妇人中间理想的女婿,她尽管甚少出宫,可他的名字早就耳熟能详,第一次见到真人,十分讶异。
“微臣赵子龙见过公主殿下。”赵云只好上前施礼参拜。
他本身就百无禁忌,甚至在一般来看来有些放肆的目光看着眼前的公主。
此女年龄应该比自己略小,但由于是女性,发育得比较成熟。
宫殿里暖气烧得很足,她仅仅着单衣,随着手的上下挥动,胸前居然波涛汹涌。
“子龙哥哥,你也是冀州人,带我到处逛逛如何?”刘佳是个自来熟,蹦蹦跳跳下来。
刘宏也不说话,微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女儿。
他此时就是一个慈父,只要女儿开心就好。
“殿下,微臣······”饶是赵云智计百出,此刻却不知道该如何答话。
“子龙,如果你没有啥要紧的事,就陪陪万年如何?”灵帝的眼睛一直在自己女儿身上。
万年?不是佳儿吗?赵云脑袋里面嗡地一声轰然作响。
原来她就是万年公主,这个倒霉孩子,怎么会遇到她了?
“云儿,陛下在问你话呢!”赵孟轻轻碰了碰兀自在发愣的儿子,对孩子的私事,他从来不过问。
“额,好!”赵云还没从震惊中反应过来,随口应着。
“谢谢子龙哥哥!”刘佳巧笑嫣然,上来就拽住了他的胳膊。
我的天,发生了啥情况?!灵帝和赵孟同时傻眼了。
上古男女交际自由,进入宗法社会后,女性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庸。
然直至西周时的中原地区,华夏民族仍多少保留原始氏族的遗风,仲春之月,男女自由相会,尽情欢娱。
至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规定的贵族家礼,强调男女隔离与疏远,严防非夫妇关系的两性有过多的接触,不允许女子与非自己丈夫的任何男子发生爱情与性关系。
男女授受不亲,这该如何是好?(未完待续。)
第二十五章要当驸马都尉?
“公主,外面还是很凉快的,你是不是要多穿点儿衣服?”赵云的灵魂从后世而来,很自然地化解了这个尴尬,还微笑着拍了拍小姑娘的手。
“你们还不去给公主把外套拿来?”刘宏轻轻咳嗽了两声,冲着后面跟上来的宫女们呵斥,在女儿面前他还是尽力维护自己的形象,也从没对她身边的宫女下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