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云-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赵云的心中,荀妮始终是第一位的,那时的自己,仅仅有那么一点点名声,无论如何还配不上名满天下的荀家嫡女。

能在那种情况下,荀爽毅然决然,不顾颍川诸家豪门的追求,把女儿许配给自己。

不管是老丈人丈母娘还是荀妮这位最早承认的妻子,赵云心中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蔡琰的加入,只能说阴差阳错,自己并不反对。不过她再也写不出胡笳十八拍了吧,毕竟生活优渥,相夫教子就好。

蔡邕就是一个纯粹的学者,昭姬受够了生活的磨难,嫁过来以后十分满足于现状。

桑朵成为妻子,是这个时代永恒不变的联姻,高句丽人需要用这种方式来稳定自己的地位,不被其他少数民族拉下马。

好在她天真浪漫,差点儿成为母亲还是一样的赤子之心,自然会得到赵云的喜爱。

夫妻四人相聚,有两个小家伙在中间,其乐融融。

“五位前辈,老李,你们为何突然而至?”童渊的话就像他的枪,无需遮掩。

“要对付佛门,”李彦毫不掩饰:“子龙说这些光头们要灭我上清宫。”

“难怪,我感应到了和尚尼姑的。”童渊不以为意,他直截了当:“我一个人势单力孤,佛门不敢去挑,到时候算我一份。”

李家的人说话做事,像李彦这样锋芒毕露的人几乎没有。

青山道长十分困惑,小咪了一口酒,卒不及防之下,竟然呛红了脸。

“咳咳,贤侄为何要对佛门动手?”他借着说话掩饰自己的尴尬。

酒席虽然摆下了,众人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吃喝上。再说又不是真正的吃饭,不过是摆上桌案小酌一番,要不然大家也不会说话了。

李彦眼睛一亮,把杯中酒干掉,一股火热从心腹之间蹿起,说不出的爽快。

“小侄和徒儿甫入雒阳,就遭受了刺杀。”童渊看到李彦的模样不由好笑,他也端起杯子一饮而尽:“追杀的时候,有佛门的阻挠。”

他偏头笑道:“你喜欢的话,到时候让子龙给你送几坛。”

李彦眼睛一亮,呵呵笑道:“几坛如何够?至少几十坛!”

“你当赵家是子龙的?不需要成本啊?”此老耳濡目染,对商贾之事不再是一无所知。

四象道人此刻还不明白是好酒,那就说明智商有问题。

不过,他们很小心地咪着,才不至于出洋相。

“贤侄,我们一起出手,能否灭掉佛门的强者?”青山道长也放低了身段。

“难!”童渊猛摇头:“光是白马寺那边,我就感应到好几股不弱于我的气息,联合攻击于我,差点儿从城头摔下去。”

他是平生第一次吃瘪,想要出去游历,其实是不想给关门弟子带来麻烦。

“皇宫中那道气息,强大无比,宛若实质,回来时就差点让我吐血,硬压下去的。”童渊也不会藏着掖着:“很奇怪的感觉。”

“什么感觉?”李彦的酒劲缓过来,李家也只有他和对方交好。

“好像是一个人,又不像是一个人。”童渊眉头微皱回忆道:“说不出来,反正就是几个人一体的攻击。”

“转世重修,夺舍!”青山道长满脸凝重。(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一章联合隐门

又一次走进庄园,黑衣青年心里有一丝惶恐,更多的是欣喜。

那个他叫做师父的人,经常会出动庄园里的人马,尽管他不清楚究竟是干嘛的,却知道每一次的战斗都不轻松,人员一天比一天少。

记得刚开始来的时候,这里大约有两三千人,现在只有一半左右。

不过,战斗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他发现有几个部曲,估计连自己都无法完胜。

师父应该还有一些弟子,可他们都被派出去了,有些再也没有回来,如同到真定去的那一批一样,执行比较艰巨的任务。

“来了啊。赵家的队伍还有多久到?”黑衣人目无表情:“你那边都准备好了么?”

“应该在明天上午到,”青年平复了下气息,才分析道:“原本应该三天前就到了的,赵家一路上都在清剿山贼,还摧毁了好几处庄园。”

“我们在雒阳城里还留人吗,师父?目前还能抽出五百人作战。”

“差不多了,”黑衣人难得的脸上露出一丝温和:“这次行动过后,到时候给你两条路选择,看你愿意继续留在这边还是到家族里。”

其实,青年更想结束这种连鬼都不如的日子,可惜身为部曲,就要有死的觉悟。他真想赵家早点来,死在他们的刀下也是一种解脱。

情报一般都要经过他的手,赵家部曲如何厉害,北疆大捷可见一斑。

“师父,对赵家不满的人很多,要不联合一些人?”青年不想终日能见面的兄弟死于非命,他们尽管和自己一起受到残酷的训练,却没有经历过杀戮。

“家族派了不少人,人员差不多了,兵贵精而不在多。”黑衣人缓缓摇头:“我们不需要与任何人联合!”

“不需要联合?”青山道长眼里满是讶异:“百鸣,你是不是有些托大?”

刚才他听了童渊的描述,有点儿像明帝时期李家人缴获的一些佛门情报上说的神通。

据说佛家有一种诡异的方法,他们利用信徒的愿力,让自己的神魂变得强大坚韧,甚至可以凝结成实质,达到所谓的魂魄出窍。

每一个修为高的和尚或尼姑在年老体衰的时候,早就准备好一些资质好的备用炉鼎,以便他们能用自己的神魂进行夺舍。

以前,他有些不屑一顾,认为纯粹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世上根本就不可能出现,除非那人已经到了先天的境界。

而地尼的情况,就好似一个人的身体里有一个甚至好几个魂魄在里面。

这种敌人,李家从来没有遇到过,未知的东西才是最令人害怕的,所以他就提出了联合。

“前辈,我说的是赵家不需要联合。”童渊惬意地浅啜一口,嘴角都有些甜味。

说实话,以前他始终都把道门特备是上清宫李家看得特别神秘。

先是自己闯过去的时候,遇到了昔日好友李彦,如今李家的人还亲自上门拜访。

为人莫被人识破,识破不值半文钱,童渊觉得目前的李家有点外强中干的味道。

设若他们的力量足够强大,还弄阴谋诡计干嘛,直接杀过去了。

要求自己等人帮忙,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联合你妹呀!

上门来的六个人,没有一个是傻子,他们马上就明白了童渊的意思,不由露出苦笑。

是啊,现在的情况是李家急于联合其他人去剿灭佛门,与赵家的人何干?

说不定人家还要感激赵家呢,有赵云写的《老子化胡经》让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在中原传教,只待消灭李家就能行走在阳光下。

到时候其他支脉的人投鼠忌器,可能也就只有听之任之了。

“童兄,你呀你呀!”李彦摇摇头,不好说什么话。

“如此就叨扰百鸣贤侄了,”青山道长站起身来:“是老道的错,我们应该找一些京城的强大势力,到时候还望你们不吝支援。”

童渊轻轻点头,没有说话。

李彦留了下来,他本来就对雒阳城的势力不熟悉,只要老一辈的不交权,他也就没有必要和别人见面。

尽管不少家族在赵府外有很多探子,超一流武者面前,一切都是虚设。

五个人只是稍微改变了下装束,出门后过了两趟街,后面有三辆马车前来接应。

任谁都想不到,隐门的人居然在闹市区,当然,这是他们的据点之一。

“我们刘府不见外人!”听见敲门声,一位管家模样的人把大门拉开一条缝,警惕地看着这五个不速之客。

刘姓是天子的姓氏,从汉高祖定鼎以来,准确地说,从光武帝中兴以来,定居雒阳的刘家人而且能开府的,不下好几百人。

“老道昔年俗家姓名李青山,来自上清宫。”青山道长打了个稽首。

那管家闻言一呆,语气缓和下来:“麻烦五位稍等,小的马上就去上报。”

不到一刻钟,中门大开,一位富家翁模样的人迎了出来:“青山兄,多年不见,还以为你驾鹤西归了呢,有失远迎!”

“三无量天尊,”青山打了个稽首:“贫道青山前来打扰刘先生。”

“客气客气!”刘先生听见他的话怔了怔,随即改口:“道长里面请。”

李家久居北邙,王朝篡汉哪怕上清宫近在咫尺,也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他们自然不会去遵守新朝那一些风俗,门中单名双名是孩子父母的自由。

双方分宾主坐定,青山道长也不拐弯抹角,言简意赅地把此次出山的目的说了一遍。

“道长,你让刘某很为难啊。”刘先生双眉紧锁:“这是你道门和佛门的战争,我们隐门参与进来,可不合适啊。”

“明人不说暗话!”青山道长的嘴皮子还是很不错的:“我们李家所拥有的,只有北邙山,那还与你们的先祖陵墓各分一半。”

“在皇宫里面,可是有寺庙的存在。隐门的宗旨就是为了保护皇室的,难不成那些人你们也不想管么?是否老道也要在里面立一座道观?”

刘先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个了好几息,才皱眉说道:“可我隐门之人发过誓,不管世俗的事情。”(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章佛门之罪

“刘先生,不知你隐门存在的目的何在?”青山道长嗤之以鼻。

“道长,你们上清宫隐修和我们的性质不是一样的么?”刘老头也不是个善茬:“千百年来,你们李家何时出世过?”

“现在我们出世了,不仅仅是为了李家的人。”青山老道面色铁青:“佛门的现世,从身毒之地到了我华夏,在一步步蚕食我中原的元气。”

“你有点危言耸听了吧,道长。”刘老头自然不会相信。

两人都是属于隐世的人物中负责涉外事务,对外间的消息比一般人要灵通得多。

老刘家取得江山不是一天两天,要是真有涉及到危害统治的事情,隐门肯定会率先出击。除非见事不可为,他们才会在第一时间保全家族的延续。

“怎么不可能?”青山道长脸色忧郁。

他突然想起了赵云的分析,那青年振振有词,说了佛门的害处。不然,李家的人特别是中立者如青山道长之类不会被触动。

当下,老道也没有一丝隐瞒,转述了赵云的分析。

沙门信徒和道家的人一样,存在逃避心理。

佛教认为人生就是苦海,虚幻、无明、十一苦煎熬。苦、空、无常是人生的特征,否定一切人生正面价值,唯有跳出三界轮回,脱了苦才是圆满的结果。

要摆脱苦就得修炼,从十二因缘入手,斩断无明,最终达到无著、寂灭、涅槃的境界。

无著、寂灭、涅槃清静了,就心无挂碍了,对人生的苦、乐、悲、喜无所谓了,就像一个人死亡的状态。

这是生命的退化。

其实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自己成功快乐还带邻别人成功,并同身边的人分享快乐。

一个逃避社会应有责任的人只会让自己活的毫无价值!

佛门的人十分伪善,佛说怜悯生灵不杀生提倡吃素,但我们喝的每一滴水里面都有万千虫子、细菌,这些都是生命,走路会踩死蚂蚁虫子。

洗澡晒被子会杀死大量螨虫,挖个菜地会砍锄死虫子和蚯蚓,所以佛说不杀生是虚伪无知的。

佛陀虽然一生都过乞讨不劳而获的生活,但主要还是以生存为目的。

而大乘佛教徒劝人“行善”则厉害的多!他们忽悠信众捐款,建寺庙、筑金身。

说是这样做是大功德,能得到佛祖保佑或为下辈子积德。这帮僧人说要普渡众生,其实应该是众生捐助普渡僧人,他们是众生的累赘。

佛教徒绝情绝性,他们要脱离尘世,一旦剃发为僧,从此抛妻弃儿,父母不再是父母,妻儿不在是妻儿,兄弟也不再是兄弟,裤档必须夹紧,人性必须被压抑。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让人断子绝孙应该不算善事吧?

脱俗入教先是断绝一个人的七情六欲,继而脱离尘世一切亲情事务,了无牵挂就清静了快乐了。

他们不明白人生有牵挂也是一种幸福,牵挂自己的亲人,牵挂国家社会。只有牵挂人才能充实。

佛教信徒十分愚昧,让和尚们骗得非常惨。

后世,赵云没有亲眼见过,还是在网上看了诸多图片。

凡去西藏的路上的游客,无不被一些藏传佛教信徒的愚昧和殷诚震撼了。

他们历经千山万水背着家里卖掉所有牛羊的财产,坚持一步一拜,五体投地匍訇前进到拉萨,然后捐出自己所有的财物。

那些人那种执著用于科学用与劳作对社会会有多大的贡献啊!但用于朝圣他们得到了什么?

佛教号称的普渡解救众生,而佛门的根本就是导致众生贫困愚昧的罪魁祸首。

和尚们都是大贪,佛说世人这个贪这那个痴,他们追求的却是大贪大痴—成佛。

追求不朽就是最大的执念,为了目标中的成佛和永生,抛家弃儿主动放弃一些欲望和物质生活,苦修佛法。

这和我们到一些艰苦环境中挣钱和节约储蓄,为的是将来过上幸福的生活是一样的,实现个人利益和愿望的最大化。

佛教经书中描绘狭义的净土—西方极乐净土,铺地的砖都是纯金的,生活上有众仙童侍候,这暴露了大乘佛教徒归根结底对物质财富贪婪的心理。

这条寻找真谛之路也注定是条迷失之路。

佛门信徒无谓的崇拜,佛陀明确反对偶像祟拜、反对祭坛祭典,对于咒术、问卜等,佛陀均视为邪术。

佛教徒却斥信徒血汗捐款巨资建一座座豪华寺庙,白马寺里面的豪华陈设,简直比得上皇宫。

每个寺庙用真金镀膜各尊佛像,搞各种盛大的佛祖、观音、罗汉生日等祭祀,每个人到了寺庙都要烧香跪拜佛像,搞得整座寺庙乌烟瘴气污染环境。

佛棍们也是整日跪拜佛像口里不停念经咒文,无比虔诚地祟拜佛祖。一些寺庙还给信众抽签问卜求平安,大搞迷信活动。

佛教徒为了死后让世人供奉,他们有一套保留肉身不朽、造作舍利子的秘法。

比如死亡之前数月都不吃东西,只吃一些反腐物及草药,死了后放入装有石灰、木炭的坛子中脱水。

到数年后阴干再取出,再用支架固定形态、上金漆,宣称是已成佛了的肉身菩萨。

本身就是考古专业的,赵云是这个年代相关知识的权威,就是前世也达到了相当高度。

他曾到过此时的白马寺,一番乔装改扮,也没人认出来,毕竟现代没有后世的网络或者电视报纸等工具,大多只是知其名而已。

他观察了一下所谓的舍利子,分析出了原因。

在高僧火化的时候,会佩戴有许多生前的随身金属宝石等物品,此外还有一些信徒供奉的宝石和金属。

火化炉的高温条件下,这些物品内二氧化硅及金属会被溶解,并与人体骨骼中的碳酸钙及无机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类似于骨瓷、琉璃、陶瓷之类的“舍利子”。

佛教徒对舍利子大加供奉,典型的搞偶像祟拜迷惑信众。

在佛门中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佛教说众生平等,但又提出了六道轮回中的各种等级差别,有佛道、仙道,修罗道,人道畜道等。

就连佛也分成菩萨、如来、阿罗汉等等级别这不是讲阶级差别吗?

即然众生平等宣称佛只在人心,那未僧人为何还要每日跪拜佛像?

其实众生是不可能平等的,试问人和蚊子蟑螂能平等吗?一个国家总统和掏粪工能平等吗?佛号称众生平等就是一个无知的伪命题。

佛门迷惑信徒,佛教徒宣称自己是“大智慧”,总以智慧的悟道者姿态自居,仿佛其他人都是迷途羔羊。

可我们反思一下,佛教真有智慧么?

质问这种大智慧能发明创造出飞机轮船促进交通和贸易吗?能造出空调手机改善生活和交流吗?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吗?

当然,赵云不会用后世的先进物事来描述,只是说了不少工具的发明创造和应用。

可怜的佛棍被洗脑后,你要跟他们说任何有违于信仰的道理,他们是一句也听不进的。信仰己囚禁了他们的思想和灵魂!

他们提出可笑的因果,这一论调由佛陀借鉴婆罗门教第一因论而来,认为天地间任何事物都是因缘而生因果而起。

看看这个自然界所有的生物链,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

比如说狮子吃了羊、羊又吃了草、草吸收了大地的雨水和养分,大地又吸收了狮子的粪便,狮子死后的尸体养料重新归还大地形成一个循环。

如果没有狮子羊就发展太多,羊太多草原就消失,草原消失生态就崩溃,最后所有生物都灭绝了。这谈何因果报应呢?佛根本不懂什么叫自然法则。

佛教说人做好事得善报上天堂,做坏事会受恶报下地狱等。

其实善良罪恶都是大自然造就的,是人类社会的需要。

正是这种罪恶,使得人类社会从低级的斗争进化到高级的平衡。

其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进步,掠夺战争又促进了文明的融合,知识的传播。淘汰了一些懦弱族群。

从而造就了社会的法律与秩序。

设若没有法律秩序,就算不存在罪恶人类也会崩溃。

由此可见,佛教所说的罪恶丰富了我们的话题和生活。

各种英雄传说以及电影故事,都是描述善与恶的斗争。显然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说法是无知的、是彻底的糟粕!

更有甚者,创造可笑的来生。

佛教的来生轮回论,抄袭自婆罗门教缘起论,要数对中国民众的思想危害最深。

佛陀认为:世间生灵死后灵魂是无法独立存在的,但他们的业力会继续投入新的生命中并受报应,是为轮回。

佛教解释说,随着人或生物肉体的死亡,灵魂会再次投胎出生,做善事人会投胎富贵人家,坏事者则得恶报。

说这就引来了另一个悖论。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存在差别,拥有不同的名字,那是因为我们个体之间出生家庭不同,记忆不同,相貌个性不同,你关心的人和关心你的人不同。

如果真的转世了,这些你前世的东西全变了,个性相貌记忆也全都变的不一样。

因为这些必须遗传所生他的父母,这样就变成另外一个与你毫不相干的人!

来生他的快乐你今生感受不到,来生他的痛苦你今生同样体会不到,这不就是等同于你现在身边的另外一个人吗?

我们又何必追求来生的幸福呢?不如把钱财和精力用在改善今生生活上,自己快乐让家人也快乐,这样来的实际。

其实,用赵云这些理论,就是直面善辩的佛教徒都可以驳斥。

只不过,要想道家的人行动,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危害,对道门的不利。

青山道长口若悬河,用不少例证先是驳斥佛门的危害,再又指出,雒阳不少达官贵人,本身就是知书达理,已彻底被佛教徒洗脑,资源捐出田产。

“设若天下发生大乱,岂有我汉人有识之士立锥之地?”他幽幽问道。(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章血腥杀戮,赵家部曲之威

刘家自从开国皇帝刘邦建国以后,设置隐门,里面的成员不仅仅是刘氏子孙,还有在全国各地收罗的孤儿,但每个人都姓刘。

王莽篡汉,对隐门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第一步就蚕食隐门的势力。

到了一定的地步,以雷霆之势直接灭杀,让隐门差点儿就成为历史名词。

后来光武爷上位,残余的人找到刘秀,说明这个部门存在的必要性。

当然,他们先前要保的人显然已经没有必要,一朝天子一朝臣,服务对象就是光武帝的子孙,反正大家都是刘家人,保谁不是保。

黄巾道和五斗米教,这些人当然没有赵云这个重生者看得那么透彻,认为就是疥癣之疾而已,从没放在心上。

然而,佛门的人就在大家眼皮底下。

青山道长的话,隐门的人还是将信将疑。

不能不说,作为地头蛇,隐门对雒阳的掌控力度还是相当好的,很快就把各种资料收集起来,一个个脸上再也不能淡定。

从汉明帝开始,不少中小家族都成为佛门信徒,捐出自家的田产之类。

甚至有很多家族,悄无声息地消失掉,其中要是没有佛门的手笔,就是傻子都不相信。

这还有什么说的,能够危及到刘家的统治,肯定要扑灭。

当然,凭借着李家和刘家的势力,稍嫌不够,还要去联合一些武者家族。至于里联合谁,那就不是李家索要关心的了。

不过,前提要有一点,就是动作足够快,在佛门反应过来以前行动。

最重要的是,目前对方武功最高的地尼在皇宫中,一不小心就会把刘宏的小命给玩儿掉,那样的结果,不管是隐门还是上清宫都担不起。

京中激流暗涌,京外也不太平。

“是精锐?”赵孟无法淡定。

他相信一直跟着自己这帮子兄弟的眼力,连他们都说是精锐,那就一定是。

赵家部曲本身的战斗力就是一等一的,经过北疆战争的洗礼,隐隐有大汉最强军之势。

在大型作战的时候,身边的兄弟们还无法像戏志才、贾诩和徐庶那般游刃有余。

小点的战斗,随便拿一个人出来都能胜任。

“先行剿灭对方的斥候!”赵孟沉声下令。

官道之上,一个商队在骄阳下懒懒散散地行进着,太阳确实毒了些,大家没啥精神。

后面一队人好像也是附近的商家要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