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赵云-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键是突如其来的部队连旗帜都没有一面,究竟是哪儿跑出来的?
校尉是有马匹的,刚才他气糊涂了,连马都没骑,现在恨不得肋生双翅,尽最快的速度,把难题丢给副将,减少自己的罪责。
他不清楚,在他打马去报信的时候,左路军陆陆续续上了荆州水师石头打得差不多的艨艟舰只,箭一般沿河道向城内驶去。
见鬼!夏侯渊率领一部人马冲在最前面,发现城内的一个码头上居然没有兵卒值守。
“蔡兄弟,就在此处下了。”他知道艨艟负责人姓蔡:“兵贵神速,晚下一步,敌人说不定就布置完毕。”
左路军的骑兵不多,一万多正兵,仅仅一千五左右。
曹家尽管财大气粗,却没有赵家那么多的马匹来源,比中军的骑兵比小了不少。
荆州水师的人也明白此刻正是争分夺秒的时候,毫不含糊,船没停稳就打开船舱左侧的挡板,铺上厚实的木板搭在岸边发出通的一声,正在附近的居民吓得不知所措。
“兄弟们,我们下去!”夏侯渊一马当先,船上的三百多骑兵直接冲到岸上。
就是这种感觉,他陶醉地吸了一口气,可惜,要是在旷野上才能发出最大的威力。
空了的战船一下子浮起老高,街面上的人需要仰望还不能看清甲板。
这艘船刚刚离开,曹洪带兵的第二条船只也到了。
远处,曹操看到自家健儿,眯起眼睛,想要看到更仔细的场景,可惜两边的骑兵尽皆消失在视线里。
平时漫不经心的曹赟紧紧跟在他身边,生怕出现一点差池。
他很清楚,袁家子自己作死,雒阳一些世家子到了左路军在愤愤不平说的时候,此老尽管看上去没听,早就记在心里。
而今,除了中军大帅赵云,就左路军一枝独秀,丝毫马虎不得。
要是自家孩子在交州立下汗马功劳,即便一些外郡,朝廷不给相应的待遇,那就赖着不走呗,反正这里的奇珍异宝多多。
这些年,曹嵩做了很多事情,单看校尉离开以后,军司马、军侯都由庶子来充当,维持着整支部队。
曹仁恨不得也加入到战斗序列,可惜曹操看都不看他,在一群世家子的簇拥下,不一刻也来到码头不慌不忙下了船带着向导朝太守府疾驰。
好奇怪,作为南海郡的郡治,番禺城不说重兵云集,至少几千甚至万把人还是有的吧。
但是大街上空空荡荡,两支骑兵经过大街小巷,早就吓得居民不敢出屋。
太守府前,夏侯渊和曹洪先后赶到,手中的长刀上下翻飞,无一合之将。
他们还恨这些敌兵阻碍了道路,直接杀出一条路到了府中。
副将和校尉正在紧张商量对策,那料到汉军来得如此快?
他们冲出屋来,看见夏侯渊威风凛凛,刀口上的鲜血还在往下滴落,不由睚眦欲裂。
“好贼子。”副将也来不及去马厩,大吼一声,抽出随身的短剑。
夏侯渊眼睛一亮,杀了半天,总算看到一个够分量。
他马快,轻拍马股如飞而至,马过处,刀身把副将斜劈成两半。
校尉刚要走出来,看到副将的惨状,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滚回屋里。
曹洪恰好赶制,本来就觉得自己毫无功劳,这里一个穿着甲胄的。他不能打马进屋,从背上掏出弓来。
尼玛,神了!
他并不擅长弓箭,谁知一箭正射在校尉眉间。(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宋家大宗师,疑惑孟德
武夷山顶,突然一声清啸,满含喜悦之情。
大哥晋大宗师了?二老爷不由一喜。尽管兄弟俩有些观点不一致,先天绝迹后,大宗师就是世间最高的武力,宋家出了一个如何不高兴?
他正在欣喜的时候,猛然一惊,发现自家大哥出现在自己眼前。
好像什么都没有,二老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眨了眨,才看见果然就是。
“兄长,成了?”他呼吸都有些急促。
大老爷缓缓点头:“家传武学精妙,就是头猪,闭关十年也有所收获吧。”
二老爷一滞,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貌似大哥突破到大宗师境界,说话更加随心所欲。尽管宋家自诩为武者家族,却还是以文人的标准来行事。
正在此刻,又一条人影凌空飞至:“大兄,果然是你!哈哈哈哈,我就说呢!”
他平时非常严肃,就是放声大笑,给人的感觉也像皮笑肉不笑。
见大哥没有说话,二老爷眉头一皱,低斥道:“三弟,都快古稀之年了,如何还这般鲁莽?让小辈看见了说闲话。”
三老爷的笑声戛然而止,乐呵呵看着自家大哥,眼角都是笑意,比起先的笑容更显真诚。
“二弟,三弟,家族里面一切都好吧?”大老爷摆摆手,不以为意。
“挺好哇,大兄。”三老爷抢先回答:“今年风调雨顺,龙王爷颇为照顾,不曾刮大风。不过前不久去海边祭祀龙王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
他本来想掉掉两位兄长的胃口,发现他们对此习以为常,只好接着说:“大汉的水师十分强大,据说已经攻打了海的另一边。”
“当时,有很多附属的商贾和他们做生意,为弟见水师公平买卖,没有开口。”
噢?哥俩眉头皱了起来,水师对于宋家来说,是最大的短腿。
说来好笑,他们居处离海并不远,却从来不曾考虑过水师的问题,哥仨都是旱鸭子。
“兄长,你说会不会是大汉见我们这里不服王化,妄图从海上派兵来攻打?”二老爷脸上皱眉不展,他生性恬淡,不喜欢打仗,却被逼管理武事。
“喔,上次我偶尔用餐时发现你递进去的信息,目前进展如何?”大老爷不置可否。
闭关并不是像孙悟空被五指山压着一般,不吃饮食,饥餐铁丸渴饮铜汁。
但是宗师之后,对饮食的需求量不大,纯粹是一种生理需求。毕竟宗师能吸收空气中游离的灵气,身体的内力转化为真气,全身的真气都变成有形有质之物,是为先天。
惜乎需求量太过巨大,曾经有人计算过,宗师不眠不休,需要吸取八百年才能晋升,那还得在灵气较为丰富的深山老林区域。
甚至闹出了彭祖寿高八百冲的笑话,被世人当真。
八百年后,任你内力通天,不能转化为真气,不过是黄土一抔。
是以不少宗师强者凭借先天强者留下的只言片语,竟然另辟蹊径,开始研究先天的技能,即利用大自然的元素来掩饰自己或攻击敌人,是为大宗师。
“有武皇帝留下来的关隘,即便汉军攻破洭浦关又能耐我何?”二老爷傲然道:“英德至清远一线尚不能突破,石门要塞更是固若金汤。”
大老爷沉吟不语,三老爷则是管理着家中的财务,事不关己神游天外。
“兄长,唯有一事较为麻烦。”二老爷皱皱眉:“此次汉庭不知是否知晓我等跟脚,竟然派出了真定赵家子嗣挂帅。”
“此事休提!”大老爷面色一沉:“武皇帝是我们的祖先,那又如何?被他的子孙把我们过继给宋家,从今往后,我们就是宋家一脉。”
对于赵佗,他是不敢说什么的,能活那么长的岁数,近乎鬼神。
“那为弟就无所顾忌,放手一搏了。”二老爷恨声道:“即便是赵家子,敢在战场上出手杀我子孙,定斩不饶。”
“随时注意战场情况,”大老爷点点头:“为兄刚刚突破的当儿,突然心血来潮。我去也,境界巩固之日再次下山。”
说到山字的时候,人已消失不见。
不能不说,宗师强者意识越来越强,特别是突破某一个关口的时候,第六感相当准确。
在番禺殒命的,是大老爷的直系血脉,只不过是庶子那一支人的后代,他能感应到也不奇怪。
真正感到奇怪的是曹操,他是多聪明的人,堂堂太守府竟然成了军官的住所,太不科学了。
看到夏侯渊和曹洪杀性大发,他赶紧命令抓活的。后来俘虏的几个军司马,几句话说得云山雾罩的。
这几个人也不清楚自己的主子是谁,从小就在庄园里接受训练。
长大以后,经常率领小股部队,突袭土人部落。
为了练兵,从会稽到南海,几乎每个地方的蛮人部落和山贼,都会清剿一遍。
而且很奇怪的是,每次上面留下的命令都是不许剿灭,或许是为了锻炼新一批军士?
这些人从小到大,除了训练就是打战,别无一技之长。
此刻,甘宁、蔡瑁和顾徽联袂而至,毕竟他们也是战场的参与者。
“兴霸贤弟,大恩不言谢!”曹操听说后,快步走了出来。
“咱都是在大帅手底下做事,互相帮忙应该的。”甘宁不肯居功:“德珪也出了力,没有河上的艨艟斗舰,左军也不能迅速上岸。”
这小子油盐不进啊,曹操心里苦笑又转头对蔡瑁道谢。
他如今在军队贵为偏将军,进一步就是杂号将军,如同张郃一般。说起来,也就蔡瑁军阶低一些,校尉还是赵云给他奏请的。
“孟德兄,南海郡兵似乎不堪一击啊。”一旁的顾徽百无聊赖,不由问道:“为何你还被他们挡住?”
能不能不提这回事儿?不提咱还可以做朋友。
曹操十分无奈,把抓住的三个司马的话转述了一遍。
“那以前的郡兵呢?”顾徽连连皱眉:“也就是说,这支军队是叛军?”
“那些乌合之众,不要也罢!”曹操这话可不是对他说的,毕竟只有甘宁看上去是知兵之人。
西汉强调“非教士不得从征”,即没有训练过的预备役不允许服兵役。
那时不仅注重平时因地制宜、因兵种而异的训练,还坚持定期校阅、考核,次行都试即大检阅制度。
每年秋季,在京师举行隆重祭祀仪式,武官和士兵一起演练阵法。
在郡国,太守、都尉及县令、县尉组织材官、骑士、楼船,进行射箭、乘马、行船等项军事技能比赛和考核,评定优劣,罚的还以狩猎形式进行军事演习。
在边境,由太守率领万骑巡察防务情况,并实行边塞秋射制度,对候长、士史进行射箭考核,合格者有赏,不足者受罚。
训练内容以张弩发矢为主,也综和角力、摔跃、手博、蹴鞠等武术、技巧项目。
东汉废都试制度,中叶以后,各种训练制度废弛,地方兵、京师兵皆无训练,战斗力明显下降。
这种抓壮丁式的郡兵,有什么用,还不如征伐南越诸部,挑选精壮山民。
“孟德兄,你为何老是纠结被杀败的这批军队?”蔡瑁的父亲是太守,他更相信政府官员,也不能说对目前的处境不满意,想要做县令、郡守关键是上面要使力呀。
一语惊醒梦中人,曹军再次拷问,从柴房里找到像叫花子一样的史璜,结果他也搞不明白,上任没人理自己,他无心政事,被本地官吏架空。
好吧,再去找几个本地的官员问询,尼玛,一个个更白痴,他们还以为那批军队是南征军呢。
曹操有些傻眼了,连谁是自己的敌人都不晓得。
关键是他不敢动,要是兵发龙川,说不定敌兵就从石门要塞来追杀。
直接从后面攻打石门要塞,再去拔除清远至英德一线的敌人,又怕有兵从肋里杀了过来,龙川那边俘虏说也是他们的人。
难不成刚刚请大帅帮忙,又要厚着脸皮再一次求援?(未完待续。)
第七十一章赵子龙临阵授权
还是这个年代的天空舒服,一尘不染,要是环境一直这么保护下去该多好。
可惜,人类社会一直在向前发展,不是一两个穿越者能改变得了的。社会进步的标志,就是生产力不断向前,新的工具被创造,新的能源被开发,环境被污染在所难免。
想到这里,赵云不由摇了摇头,飞云似乎了解主人的心情,行进平稳,好像不想打断他的思路,马儿的灵性越来越高。
终于走了,赵云嘘了一口气,要不然一直在高要呆着也不好。
随着袁阀的撤离,朝廷对南征的支持会越来越少,所能依靠的就是自身。
至少目前占领的区域,还不够养活这么多的士卒,需要不断扩大地盘。
攻打不是目的,巩固战果,让占领区域拥有造血功能,不再需要中原的物资。
袁绍估计相当郁闷,除了袁家部曲,所有的右路军,不能妄自带走一人。
为了表达自己的善意,贯中顺着还没修好的官道,赶了两天过去监督。
一个名不经传的蹇硕,转眼间在宦官内部被冠以明日之星,所有的宦官们都看在眼里。
为了争取此次当监军的机会,贯中也是放手一搏,几乎散尽了全部的家财。他就不相信,老子英雄儿好汉,南征没有北征强。
“文和,现在我们和南越、诸蛮开战,你不宜再出去。”赵云脸色很严肃:“当是时,交州诸部还不明白我们的实力,你趁浑水摸鱼可以,下次就是找死了。”
“多谢主公,”贾诩言辞恳切:“诩必竭力辅佐,南征不结束诩不还乡。”
征氏部落的武者太强大,当时自己等人还在其部落十里开外就被发现。要不是随身带着的赵家部曲机警,此次都回不来了。
“也就三年多的时间吧,”赵云随口说道:“甲子年之前,本帅必然打赢这一战。”
贾诩嘴唇动了动,他本身就是一个谨慎的人,什么都没说。
赵云有些懊悔,总不能告诉他知道了黄巾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吧,那样就不是统帅而是神棍了。
然而,身为上位者,随时保持一些神秘感还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像贾诩这种人,在没有真正心悦诚服以前,他随时都可以抽身。
等到平日的只言片语一件件应验,想必就不会再有背叛的心思,对鬼神对神秘力量的恐惧,不单单是贾诩,全天下都这样。
“你也看过我们的占领区了,今后一步步稳打稳扎,把最底层的老百姓团结起来。”赵云语重心长:“他们才是我们最坚实的基础,今后不管是招兵还是收集粮食都方便。”
贾诩沉默不语,到如今,他才看出了自家主公的野心。
要不然,一个朱崖洲都督,把交州经营这么好干嘛?自然是为了兵源,难不成他想造反?想到这里,他悚然一惊,看向那个云淡风轻的男子。
然而,心里更多的不是害怕而是兴奋,强压下去自己的猜测。
“赵声,让你那只傻鸟再往前探一探!”赵云的心思已没在他身上。
那小子哭笑不得,他把招寿当做珍宝一样,在自己主公眼里竟然成了一直傻鸟。他好想问,我们家招寿很聪明啊,哪里傻了,它时不时传回各种信息呢。
赵声打了一个唿哨,把海东青招呼回来,趁着喂它的工夫发了新的指令。
鸟和人一样,是有惰性的,招寿天天优哉游哉,觉得啥情况都没有。
只有旁边的赵龙赵虎赵豹还有赵孝眼前一亮,难道这里都有敌人?不应该呀,却也不会质疑赵云的决定,小心无大错。
马上就要进入山区,只不过挨着平原河谷的山林,上面虽然绿意盎然,稍微大一点的树,早就被本地的人看来当柴火,根本就不是一个埋伏的好地方。
再说了,不是南越人都撤退到封阳以北了吗?
“别看我,文和,接下来你全权指挥。”赵云看着那四人,给了一个白眼:“为将者,派出斥候是重中之重,你们的斥候不过在军前五里路的样子,抵封阳后到军师那里去领罪。”
他是要给贾诩权威,趁着自己还在右路军的时候,拿自己家将开刀,下面谁敢不服?
同时,也是表达自己的歉疚之意,赵狐回归后,让两人分权没错。
可在南征军序列,贾诩的位置就有些尴尬了,他显然没有戏志才那样让人拿得出手的成绩。横海军?噗,打土著需要啥计策?装备是完全碾压。
这家伙多聪明?干脆不沾战事,连情报都丢给一个赵家部曲在负责,优哉游哉去各部劝降。要不是因为征氏发现了他的踪影,现在都还在溜达呢。
然而,他也是有野心的人,希望能在战场上一展所学。当初在西凉游历,可不是去旅游的,想着要建功立业,找出西羌的弱点。
这里是交州,一样可以凭借更加先进庞大的情报系统制定战略战术。
大恩不言谢,贾诩明白这道理,他从头到尾没有一丝表情变化,开始发号施令:“赵声,随时与招寿联系,把前面的情况告知。”
“赵豹,传达下去,斥候加快进度,招寿的情报我们以飞鸽传书优先给他们。再根据海东青给出的信息侦查详细情况。”
有了主帅的任命,贾诩没有一丝矫情,马上进入角色。看到赵孝等四个人迷茫的眼神,心里暗笑,他绝对相信赵云,没有理由怎会让招寿扩大侦查范围?
征氏与袁家的决裂,让不少犹豫不决的部落大悔,赶紧把自己南下的军队撤了回去。
你麻痹,万一袁绍那犊子和赵云联合,自家部卒就陷入了两面包围的绝境。
然而,不是所有的部落都这样。
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封阳周围出现了一个强盛的部族。
他们自称是楚王的后代,连部落的名字都取名为大楚。
当代首领楚云山为一流武者巅峰,两个弟弟楚云川楚云水也是一流强者。
他们认为富贵险中求,部卒们可以在高要到封阳的路上布置一道屏障。
既能突然袭击,毕竟他们才是这里的地头蛇,地形熟悉,也可以随时撤离。
要是能咬下赵云军队的一块肉,今后在交州就是连那个传说中的部落也可以争锋,楚家又不是没有宗师强者。
还别说,海东青骄傲有骄傲的资本,不一会儿就从前方飞了回来。(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勇赵龙连俘六将
传说中,岭南多山,山间瘴气密布。
可是自打洭浦关以后,人烟不算稀少,这里很少有那种密集的山林。
从高要城往封阳城去的官道上,尽管是秦古道,却没有遭到多少损毁。
现代人是淳朴的,不管在中原还是交州,人们都认为修桥补路是善事,那是老天爷都会记下你功劳的行为。自然,谁要毁路就要遭受天谴。
赵云让赵声联系海东青,把侦查范围往前推一推,斥候相应扩大搜索面。
赵音肯定要放在戏志才身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这个军师如何行动下时候行动,必然需要招福的帮助。
在赵孝、赵龙、赵虎、赵豹看来,不过是防范于未然而已,并不会认为真有敌军埋伏。
对贾诩第一次发布命令,也想当然是认真执行自家公子的决定而已。
“真有?”赵孝嘴巴张得老大。
“是的,招寿别看它飞得快,眼睛没问题。”赵声自然是权威:“在前面十里路后面,左边有,右边也有。”
他一边看着天空中海东青左右摆动翅膀,一边解释。
随后赵声又打了一个唿哨,招福显摆的在队伍上空转了一个圈,又箭一般飞向远方。
贾诩有些抓狂,敌人哪怕埋伏在两座山丘后面,山顶上肯定有人放哨的。
最要紧的任务,肯定是把队伍边上的眼线给清除掉,然后消灭山顶的哨兵。
“副军师,末将请令,绞杀眼线,为部队进攻清理障碍。”赵豹专门负责斥候这一块。
不同于其他的军种,在赵家军里面,不是武者不能充当斥候。要想当伍长,你至少得三流武者,整支部队里,斥候不到五百人,却是精锐中的精锐。
“额,好!”贾诩心头大喜,就算是第一次执掌领兵权,并没有多少慌乱:“那就拜托校尉了,务必不能放走一个。”
“请副军师放心!”赵豹不是一个多话的人,抱拳退下,马上去执行任务。
看到一堆便装的人出现在行进队列里,隔一段时间消失几个,贾诩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对这支队伍太不了解。
“文和兄长,咱这是中军精锐的一半。”秦彩虹如释重负,自觉担任情况解说员。
被赶鸭子上架,客串军师,这工作可不轻松。
贾诩眼睛越来越亮,想不到哇,原本知道自家主公的军队强悍,没想到强到这个地步。
他喜欢挑战,又不是虐待狂,有这么好的队伍,要带不好那自己都不好意思呆下去了。
兵为将胆,将是兵魂,四个一流武者,近二十个二流武者,赵家的底蕴竟然恐怖若思。
哪怕是刚拿起武器的农民,有这些人带兵,无论如何都没问题了,一个个都是带过兵见过血的人。
贾诩心头火热,设若在北疆,他真还没太多办法,毕竟胡人的骑射功夫好,马行速度快,战场上的形式瞬息万变。
要在南越,你两条腿跑得再快,还能比得上赵家军的武者们?后面的兵丁看到长官勇往直前,自然会一个个争先。
扭头看向自家主公,才发现他已神游天外。
赵云确实没注意身边,他的神识一直追随着赵豹他们,这些斥候都是心肝宝贝,即便牺牲一个,那也心疼。
或许这是为嘛部曲们知道三公子要人的时候踊跃报名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在家族里,三公子把大家伙儿都当兄弟一样看待。
赵家的斥候相当有水准,不轻易杀人,抓到人后,直接往队伍里一扔。
现在情况已然明了,就是不让他们回去传递消息。
想不到,这个部落尽管自称是汉人的后裔,却对斥候这一块并不怎么看重。
林林总总,抓了也就十多个人,和中军一起走,眼里满是惶恐,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命运是什么。
短促的几声口哨,赵豹他们已经满载而归,他在给那些已经清除了山顶哨兵的部下布置任务。
部队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