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云-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戏志才都准备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完毕,马上就要回到合浦,大情小事堆了好多。

曾几何时,连他自己都有了官身,正儿八经的真两千石官员。

中原人不是信奉实力吗?到时候等合浦治理好了,哥们儿有的是实力,外郡太守又如何?说不定比中原的太守都有钱。

赵云现在有些提心吊胆,如果在这种时候,朝廷要是抽调赵家的部曲们到各地任职,究竟该如何操作?

表面上,自家是占了便宜,势力范围从一州之地扩散开去。

实际上,不管是都尉也好还是其他的武职,在士人眼里不够看。从赵仁到赵豹,又有哪一个是逆来顺受的,一气之下要杀人,特别是杀朝廷命官,那赵家都保不住了。

现在的士?有苦说不出,多泽部落不管是在招兵买马还是屠村庄筹备军粮,他自然知道。肯定就睁只眼闭只眼,整个骆越人的叛乱,他为了家族着想,不会参与,最多两不相帮。

本来还以为九真郡可不和其他郡一般,里面基本上都没有暴民闹事。

借口到了,该死的多泽,该死的骆越人,你们不是和我井水不犯河水吗?

南征军以追击骆越造反余孽的名义,两支军队从无功进入九真郡,从而开始了他们在其他郡一样的屠灭土豪劣绅的任务。

当然,与此同时,整个交趾郡也陷入了运动之中。

不过这次,赵云没有手软,不管对方就是是汉人还是土人,该杀就杀。

你麻痹的,土人大军云集在苟漏城下,你们交趾郡十县同气连理,反而给他们提供粮草,本来就对你们不满意,这不是把刀子递给自己了吗?

很多地方的郡县,都是采取冷眼旁观两不相帮的策略,那都还不行,该滚滚。

不管你是土人还是汉人,既然坐在了那个位置上,你就必须要对大汉负责,因为给你位置的是雒阳朝廷,南征军就是皇帝让过来处理交州乱局的。

交趾太守惠乘和南海太守史璜,两人当然要留着,确实是人才,不要说千金买马骨,此刻的赵云并不强大,不能给中原一种独断专横的形象。

士家的士燮担任苍梧太守,士?任九真太守,那也没办法,需要本地的势力。

目前的宋家,纯粹是武夫,根本就不懂治理一个地方,连顾三公子都能把龙川给玩儿转。当然,一方面是顾徽确实有本事,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宋家的无能,不懂治理。

合浦太守来达,不说劳资都不好意思,特喵的一个太守,居然在乌浒人叛乱的时候被生擒活捉,过着下人的日子,是赵云带着鞠义攻占高凉的时候解救出来的。

话不多说,你爱哪儿去哪儿去,回京述职还是怎么的随意,反正戏志才把位置拿了。

郁林太守谷永,好吧,以前张万山蹦跶的时候你在哪儿。害得赵云还误以为偌大的一个郡,地域面积相当于中原两个郡大的地方只有郡尉张万山呢。

这家伙纯粹就是一个迂夫子,对乌浒人采用怀柔的策略,招降了十余万。

结果呢,合浦交趾的乌浒人一撺掇,他们马上就跑回原籍造反,确实还是念及你的恩德,没对郁林郡造成多大破坏。

但是你不配合朱符的镇压行为,妄图到合浦去劝降那些已经回转家乡的乌浒人是怎么回事?你以为你比贾诩还厉害呀,那家伙差点儿被张万山给抓住,咋乌浒蛮就不把你也抓了?

有啥仁义道德的事情,你自己给皇帝说吧,反正郡尉我南征军要了,你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就给我憋着。

交趾太守惠乘,这哥们儿其实最好的位置和谷永一样,去教书教化人还是比较好的。

嗯,下面有一个计划,谷永那边就不好动了,但是你惠乘的太守就算了吧,已经给钟钊,颍川钟家晓得不?人家后台比你硬。

日南?刚刚从区家夺过来,荀谌先在那里呆着吧。

都说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们也是赵家的旁系了,今后赵云任重道远。

随着位置提升,大家一起升官发财。

看到众人都有位置,贾诩心里说不嫉妒都是假的。

不过他也还有盼头,总觉得主公想让自己当一个大管家之类的角色,朱崖洲都督,那边都还没过去呢。

他本身就是一个性格不那么出挑的人,闷头做事,一转眼直接带着赵仁赵孝,各带一千骑兵,到九真搞破坏,不,是镇压叛逆。

本来在南征军来了以后,赵云对汉人是相当优待的,此前张家的人杀了自家一个伤兵,苦主不告,他们家也愿意捐钱,保住了一条命。

现在大家才知道,大帅并不是不杀汉人,前提是你乖乖听话,要么傻站着别动,要么就帮助汉人。

以粮草资敌这种事情都能发生,谁说情都没有用。

关键在交趾这边,专门负责审案的是黑面神田丰,这家伙如今老牛鼻子了,连骆越人说杀就杀,以前汉人谁不把那些土人首领当做座上宾?

一条条的情报汇总到赵云这边,反正信鸽在交州这边没有猛禽天敌,来往更方便。

时不时连招寿、招福甚至毗舍阇的小黑都来凑热闹,整天往返送消息忙得不亦乐乎。

由于大西北那边的情况特殊,赵云最终还是把滨海隐士的弟子给带了过来。风沙太大,不要说海东青,就连人都辨不清方向。

有赵达的招财在那边,可以先期看看情况。设若海东青真还可以用,那就再派一只过去,好钢要放在刀刃上。

情报里纸面上是一串串数字,实际上交趾郡和九真郡掀起了血雨腥风,人头滚滚落地,不少地方血流成河。(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九章州事郡事县里事

新任的交州刺史丁宫十分烦恼,他到任以后觉得无所事事。

以前,他对自己的前任朱符感到很不理解,身为皇帝派遣的一州刺史,竟然被赵云吓得躲回雒阳,连这个所谓的镇南将军都不敢见一面,有这么厉害吗?

文人相轻,丁宫觉得自己哪怕是交了一百万金获得了这个外郡所在州的刺史位置,本质上还是一个文化人,也就是统称的士子,当宁折不弯。

交州刺史要是以前,可能也就一两百万金,现在各路的商人都涌过来,行情看涨,他赶紧找家族筹集了订金就过来了。

原本以为能够找上交州目前最为先和的家族士家,自然可以抗衡赵云,一个外来户而已,况且打一战就要走的人,在交州还有谁愿意跟着他和自己作对?

可惜如今的士家本身就有点儿自顾不暇,他联络的人暂时还没有多少话语权。

再说了就是家主士燮又能如何?不要说镇南将军当面,就是南征军的随便一位将军,就要想方设法巴结,说不定他下属的伤兵全部安排在自己境内。

如论如何,现在交州的基层格局不要说与以往相比较,就是和全国任何一处地方相比,都没有相同的地方,全部都是以前一批泥腿子在做主。

所有伤兵或者退役军人,他们的大boss自然就是金字塔顶端的那个人。

而且最主要的是,赵大帅也不知道是不是不满意士家的所作所为,都开始对九真郡的老二士?动手了,会不会波及到整个家族呢?

士家人自身都焦头烂额,一个小小的士壹,哪能当家作主?

好吧,我们的丁刺史就不信邪了,盘算了一番,直接去了郁林郡,郡守谷永不管与赵云还是士家都没有任何关系,从以往的风评来看,这是一个好官,忠于朝廷。

“啥?”谷永都差点儿以为自己听错了:“丁刺史你要和我一起对付镇南将军?”

“为何不对付他?”丁宫觉得很奇怪,不要说其他郡就是郁林郡都是赵云的地盘。

士家两兄弟自成一系没有问题,日南、交趾与合浦连成一块,那是南征军的核心,三个太守位置呢都是南征军自己的人。

这么算下来,就只有郁林太守与南海太守是可以拉拢的,丁宫的算盘打得很好,这样一来,原本赵强士若,要是和自己等人联合起来,又和煦害怕赵云?

最关键的是,丁宫认为赵云根本就不经过谷永的允许,不仅逐走了以前的郡尉张万山,更是把赵仁搁在此处当郡尉,不是明显的欺负人吗?

当然,他此刻还不清楚,史璜在被赵云遣人把病治好以后,目前尽管没断根,却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

“丁刺史差矣,”谷永一副淡然的样子:“和大帅比起来,我们做得还差得很远。”

“这……”丁宫气得不行了:“谷大人,赵云的所作所为,难不成你一点都不记恨?反正本刺史到了交州和他没有任何过节的。”

“呵呵,原来是说这个啊,丁大人差矣!”不能不说,谷永是一个心胸豁达之人,他才是真正的儒生:“本官也就学了一些圣贤书,在治理地方来说,和大帅半点都无法相比。”

“遥想十二年前,本官费劲了千辛万苦,才把乌浒人从合浦、交趾等地内迁郁林,毕竟这边的地广人稀,还是能够安身立命的。”

“可谁知本官根本就没有念及这些人对劳作之事并不如何精通,不仅不去学习,反而还故态复萌,让郁林郡内的大山深泽之中,鸟兽遭殃。”

“更有甚者,他们旧日的同族前来,一点都不向本官汇报,星夜就赶回去了。十多万人啊,要不然我合浦军民也不会受到这么大的损失和伤害。”

“本官今后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治理民生都来不及,对军事是一窍不通,大帅安排赵仁大人前来担任本郡的都尉,合情合理。”

“看看如今我郁林的百姓,安居乐业,不管出啥事情,都会找本地亭长想办法。这些人十之八、、九都与南征军有关系,各种困难迎刃而解。”

丁宫以前来交州时的雄心壮志,顿时化为乌有,这个稍微年轻的谷永都不肯帮自己,就是能拉拢行将就木的史璜又如何?不过是别人席上的一盘菜,想怎么揉搓就怎么揉搓。

看到丁宫愤然而去,谷永于心不忍:“丁大人,尽管军队管不了地方,本官认为你还是去一趟的好,何必搞些歪门邪道?”

丁宫一听,还真是这个理,不管和谁能结成同盟,赵云无论如何都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儿。

没办法,他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傲着不去见这位交州的无冕之王,此刻再也躲不过去了。

听说那小子比自己的儿子都还小,不管怎么想怎么憋屈。

他到的时候,赵云的营帐依旧立在西随水边,苟漏城里不时有兵士去消费,看上去根本就没对县城造成多大影响,反而带来了收入。

没想到,还有人比他更早到,那就是已经去职的交趾太守惠乘。

新任郡守钟钊走马上任,一丝不苟地执行大帅制定的各项政策。

更让丁宫感到愤懑的是,自己身为一州刺史,竟然就被人拦在外面,不让进去,说大帅正在会客,与惠大人商议事情。

他不知道,赵云正在对二人说教:“惠大人,本帅从没想过把你排挤出交州官场,只不过觉得那个位置更适合你。”

事到如今,惠乘还能说什么呢?要是跑到雒阳去告御状,县官不如现管,最后也就不了了之,等到啥时再次能得一个官职,京城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排队等着宣布上任呢。

紧接着,赵云话锋一转:“孙县令,想想吧,为何把苟漏搞成这样,难道其中就没有你们孙家的事情吗?老百姓一年上头,连饭都吃不饱。”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田大人早就侦破了你们这边的案件,孙家不交出一两个人凑数。本帅就只有灭族了,毕竟你们的每一块土地,就是赤果果的掠夺。”

孙县令诚惶诚恐,再也不说啥混账话。(未完待续。)

第两百章惠乘离刺史丁宫

孙县令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连自己都给砍了,到哪儿说理去?

赵云也懒得理他,挥挥手让他离去,单独留下惠乘:“惠大人,今后我交州就靠你了。与中原相比,这里就像化外之地一般,让我这些身临其境的人不能不做一些事情。”

“我如今还是哪门子的大人啊,”惠乘苦笑道:“不过请大帅放心,必然要去京城走一遭。本……我这么多年在交州呆着,曾经还是有些关系。”

“不用,”赵云断然否决:“你到雒阳后,直接找到我父亲真定公他老人家,有我两位阿伯赵温与赵忠的帮衬,相信皇上也会答应吧,毕竟又不要他出一分钱,就是要个名分而已。”

“大帅,我一直有个疑问,凭着你们赵家的文治武功,怎么的也能在社会上搏个前程,为何偏偏要找赵忠?恕我直言,他的风评可不太好哇。”惠乘很反感。

“惠大人,人云亦云而已,你和我可曾知道他究竟是如何欺压百官大臣的?”赵云冷笑:“一群去势的宦官,他们的命都靠皇帝一言而决。”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利益的争夺。说白了,那些宦官是皇帝的下人,他要给下人的家属一些好处,貌似也没什么的。但是士子们会允许吗?”

“一个想要上位,另一个竭力打压。就像曹腾一样,他的后代自然不想一直顶着宦官后裔的名声,出头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杀宦官的家属。”

惠乘想要反驳,张了张口,却根本就说不出话来。

他想说宦官的出身低贱,没有受过教育,可是活生生的例子就在那里,刚才人家说曹腾,估计就是为了堵住自己往这方面想。

“惠大人,我赵家的家事不要你管。总之,需要你尽心竭力,帮我交州之民办好此事,那就是功德无量。”赵云突然拜了下去。

“这……”惠乘不是不懂礼的人,相反,他刻意遵守各种礼仪,在交趾官场上显得格格不入。怎么都没想到对方忽然行礼,忙不迭回礼,准备一揖到底,却怎么都拜不下去。

“惠大人,你当得!”赵云摆摆手:“这一拜不为本帅自己,而是为世代贫困的交州子民,所有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交州孩子。”

噗通一声,惠乘跪在了地上,这次没有受到阻拦。

他恭恭敬敬在地上磕了一个头:“既然大帅前途无量,都想做成此事,下官必然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要玉成此事!”

“那又何必?”赵云抿嘴一笑:“答应我,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去死。你们这些人,动不动就血谏、尸谏什么的,别来那一套。留着有用之身回来,交州需要你。”

“再说了,本帅让你去雒阳,只是需要一个名分而已。就是刘宏不让,众大臣不让,我们交州如何行事,何须看他们脸色?”

惠乘一愕,刘宏不是皇帝的名字吗?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他突然豪气顿生:“就是,我们交州人即便不被中原人放在眼里,也是可以自救的。”

这些日子,他不仅没有因为丢官而颓废,反倒在占区四处走走看看。

一样样的农田水利技术,加上本地根本就不会像中原一般有啥大旱的,至少在农业这一块,很快就能赶上并超过中原。他不懂农事,却也不是完全的白痴。

“惠大人,请满饮此杯!”赵云举起杯子,准备送客了。

惠乘露出苦瓜脸:“大帅,乘不堪酒力,这杯留到日后如何?”

他可是领略了神仙醉的威力,就半杯而已,曾经觉得还能喝酒的,当时天晕地转。

“说什么呢,”赵云有些好笑:“听说了你的糗事,要明白,燕赵风味是我的产业。放心吧,这是新开发出来的,叫果汁。”

分家了,交州这边的一切都要给分家的,包括所有的员工,他们的家属早就到了这边。

不管是管事的还是普通小厮,感激不尽。可能高层人员一年半载都可以回到真定与家人团聚,普通员工一辈子也捞不着几次机会。

尽管有规定他们也可以回去,但是不回家的话,还有奖励,不如把那些钱节约下来,让家里的生活改善下。

这下所有的障碍不复存在,连他们的家人都能在交州添置一些小产业。

惠乘还以为对方想看到自己出丑,毕竟双方交情不深,他也没听说过啥果汁,闻着就有一股酒味。自己好像和他交流的时候,不断顶牛。

罢罢罢,他闭上眼睛,一仰脖子准备一饮而尽。

不对,有点儿甜,有点儿酸酸的,这是啥?好像荔枝的味道,也没这么酸啊。

味道乖乖的,不得不承认很不错。他干脆放弃了此前的动作,一点点抿。

杯子不大,很快就喝完了,惠乘意犹未尽:“大帅不知此物就是你说的果汁可曾还有?我们家夫人平日里总是数落我喝酒,她喝不了。”

“猛子,给惠大人准备一坛果汁!”赵云眉毛一展,想不到此人还是一个爱妻之人,在现时代可不多见,三妻四妾比比皆是。

这个人终于来了?听到樊猛的汇报,他会心一笑:“也别冷落太久,带进来吧。”

“宫拜见大帅!”丁宫本来想摆摆架子,可大营里的气氛让他两条腿都有些走不动路。要不是旁边的大个子带着,说不定当场出丑倒在地上,铁血之气溢满了整个大营。

赵云也在仔细打量此人,他在史料当中见过,话说后来还当了三公,官场的轨迹比起一般人来说,就像坐火箭一样。

演义中名字误记为“丁管”,罗贯中也不知道看的什么版本的史料,再说很多字后世叫通假字,如今可以通用的。

东汉末年尚书,董卓下诏废黜孝灵帝,立陈留王,诏书刚念完,丁管愤怒高叫曰:“贼臣董卓,敢为欺天之谋,吾当以颈血溅之!”

挥手中象简,直击董卓。卓大怒,喝武士拿下:乃尚书丁管也。卓命牵出斩之。管骂不绝口,至死神色不变。

后人有诗叹之曰:“董贼潜怀废立图,汉家宗社委丘墟。满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而实际上,把演义人物丁管当成丁宫,是荒谬的。

正史中,董卓入朝后,确实把司徒丁宫免职,降为尚书。然后在董卓宣布废除刘辩时,丁宫是帮董卓说话的,并首先表态拥护废除刘辩。

袁宏在《后汉纪》中,可不是这么记载的。

丁宫曰:“天祸汉室,丧乱弘多。昔祭仲废忽立密,春秋善之。今大臣量宜为社稷计,诚合天心,请称万岁。”

袁宏曰:“丁宫可谓非人矣!以为虽伊尹之事,犹将涕泣而从之,而况凌虐其君,而助赞其恶。夫仁义者,人心之所有也。”

“浓薄不同,故有至与不至焉。当其至者,在君亲之难,若身首之相卫也;其不至者,犹有儿女之爱焉。无情於斯者,不得豫夫人伦矣。”

看到没有?袁宏都骂丁宫不是人。这样的人怎么能是演义人物丁管呢?

也就是说,他是见风使舵的人,为何对自己有这么大的敌意?(未完待续。)

第两百零一章心结解叙师生情(3/5)

丁宫三十多岁,看上去相貌清奇,在现时代来说,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

如果要是袁绍在此处,两人竟然不相上下,各有千秋。或许这是他能扶摇直上的原因之一吧,听说刘宏现在喜欢玩儿后庭花,难不成?

赵云摇了摇脑袋,把不合时宜的想法驱除,随意拿出一份资料,专注地看了起来。

这就苦了丁宫,他原本以为不过是一位武夫,谁知了解到的情况大相庭径。

然后就想方设法争取到权利,毕竟对方已经表现出的治理能力,设若自己不反击,到时候皇帝会不会让其兼任都很难说,让自己回雒阳免得在这里争斗。

沛国丁家是豪族,并不是什么世家,说不定和赵云的舅父丁原还有血缘关系,毕竟两边距离并不远,加上历代对人口户籍控制严格,也不是不可能。

丁宫了解得越多,心里就越失望,自己和他根本就不在一个重量级。

否则的话,他连士家都想拉上,当然,这要士家搭理他才行。结交士壹看来是走了一步臭棋,要是提前认识士燮就好了。

可惜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即便在士燮眼中,自己这样的人根本就无足轻重,他本身是刘陶的学生,即便雒阳士林里也有一定的名气。

“学生丁宫见过先生!”丁宫终于忍不住,重新称呼道。

“噢?你也是门学的?”赵云本来想晾一晾,反而不好意思了:“起来吧。”

不对,等他正襟危坐的时候终于想起来,原来此子并不是专门来听课的,而是负责捣乱的人之一,难怪他到了交州一直不来见自己。

武者的记忆力是很强悍的,虽然还做不到过目不忘,脑袋里是有印象的。

“你的先生是谁?”赵云说完马上就摆摆手:“算了,不说也罢。我门学之人,在交州的很多,你去看了下旧日同窗没?”

现在都混成镇南将军了,还去管门学那边狗屁倒灶的事情干嘛,大致不是乐松就是贾护,看来乐松的可能性最大,要不然此子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当官了。

丁宫把脑袋垂得很低:“学生无颜去见他们。”

“为何?”赵云比较随性,问完才恍然大悟:“你这小子,为师都没有怪罪于你,何况他人?很多时候,不要刻意钻营。你以为很牢靠的关系,不过是镜花水月。”

“相反,同窗、同乡、同族,这些人比起你认为可以结交的人牢固万倍。”

丁宫这些日子可是看透了世态炎凉,不要说其他地方,就是广信的刺史府,不管什么从事之类,也不知道在哪里听说了自己对镇南将军不感冒,瞬间就判若两人。

唯一能用的士壹仅仅是一个郡督邮,提拔成州里的从事,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士家也在观望,看着自己和镇南将军掰手腕。

哪知先生对过往的事情一点都不计较,反而说出这番话,让丁宫唏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