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赵云-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正常,在此前他还派人联系了外兵,借口进京勤王,不外乎想诛灭宦官。”赵云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现在他差不多被张让等诛杀掉。”
“唉,袁术成了残废都不让人安分啊。不过乱兵见人就杀,袁家胆子也不小。”
短短的几句话,让荀攸一直以来的坚持崩塌了。他认为自己运筹帷幄,既然姑父此刻还是这么平静,显然早就安排好了。
“攸拜见主公!”他突然一下子福至心灵,扑通一下拜倒在地。
赵云有些发懵,这家伙始终对自己都有看法,咋整了这么一出?
不过,他还是上前搀扶起来:“我们本身就是亲戚,你是我妻侄子,赵家不兴跪拜。”
“马上拿着我的令牌,你去城外三里桥那边,着赵狐把人全部带到城外。”
啊?果然有准备?荀攸猜测是一回事,真听到了还是不由吃惊。
赵家的人一个个早就在庄园里憋得不行,今年三月受家主的派遣,乔装打扮来到庄园。
除了曾经的赵仁和赵龙,其余的赵家部曲都在,他们压根儿就不想当官。
荀攸觉得从来都没有这么威风过,五千劲骑立在东门外,不理旬丈外的城门兵卒,井井有条地搭起了营帐。
当然,他发现自己在军营里并没有啥作用,好像就是起到了传话的功能,又跑进城。
赵云的书房里,增加了两个人,一个是许攸的叔爷荀爽,另一个则是蔡家的蔡邕。
“公达,稍安勿躁。”赵云自若地笑笑:“静待明日早朝。”
看他有些懵,赵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局势,袁术带人杀尽宦官,谁知张让等人挟持刘辩除了皇宫跑掉。
找到的时候,袁术欣喜不已,从龙的大功,连庶子袁绍都比了下去。董卓来的小插曲,被人多势众的袁家部曲给化解掉。
这些年他在雒阳,暗中培置的势力显于水面,京城哗然,以前都当袁家的嫡子残废掉。可特喵的谁知他却是再世孙膑,不声不响竟然这么厉害。
“姑父,你为何不让皇子协回来?”荀攸心里发苦。
“协儿还是没必要回来淌这浑水,”赵云这两年对刘协也有了感情:“不管是谁,翻不了天去。明日你和我们一起早朝吧,我们来看看这些人有些啥说道。”
第二天,袁术和董卓临时达成协议,让皇子辩登基,召集百官前来。
崇德殿外,双方的人马泾渭分明,左边是袁术的部曲,右边是董卓的河东军。
他们手上的武器发出寒光,在初夏的阳光下让人不寒而粟。
正在这时,马蹄声响,一支骑兵丝毫不减速。
还没有进殿的众大臣心里大骇,赶紧避让在道边。
那些骑士马不停蹄,冲到大殿门口,对着不知所措的兵士就是一阵砍杀。
根本就不到半炷香的功夫,一千多兵士,连还手之力都没有,全部被砍杀个干净。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血腥味,没有任何人去管地下的死尸。
“阿爹,你先请!”赵云在队伍的后面,早就跳下了马。
赵孟心里有些忐忑,却还是昂然走在前面,后边的荀爽、蔡邕陆续跟上。
荀攸本待在后面,赵云一把拉住,两人并肩而行。
直到这一行人进入了宫殿,百官才开始窃窃私语:“我记起来了,他是朱崖侯!”
无知者无畏,看到赵云等人身后跟着一群兵士,官员们也不管不顾,赶紧涌进去看热闹。
袁术和董卓立在最前面,目前都还不清楚外间发生了何事。
“皇上,请现在坐到龙椅上,眼看吉时已到!”袁术脸上都是红光,根本就不理一旁频频朝他使眼色的袁逢袁隗。
何皇后在龙椅后面临时搭了个黄帘,轻声催促:“我儿,快去登基吧。”
刘辩浑浑噩噩,在仅剩的几个宦官扶持下朝龙椅走了过去。
“两位袁大人来得好早!”赵孟声音不大不小,他后面的脚步声整齐划一,这时听起来分外刺耳。
袁逢袁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不知所措。董卓身宽体胖,他正yy着黄帘后面的皇太后究竟是啥样子呢。
袁术不淡定了,他费劲地把轮椅转了过来,脸上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公爷、荀大人、蔡大人,咦,你是赵云,没有诏命为何进京?”
嗯?董卓条件反射地回过头来,看到一直都在盯着他的青年,不由大呼:“你就是赵云?”
“侍卫呢?马上把他抓起来,一个外官竟然不听宣就闯入宫中,这是谋反大罪呀!”
“没错,我就是赵云。”他笑涔涔地走过去:“你不过是一个河东太守,你能来我为何不能来?你说是不是啊,董胖子!”
董卓面有惧色,每走一步好像都踏在他的心口上,吓得一屁股坐了下去。
“我以为是什么样的英雄豪杰,也敢堂而皇之地立在大殿上!”赵云的话整个宫殿里都在回响:“看到我就吓得坐在地上的脓包也配吗?”
只见寒光一闪,董卓那硕大的人头飞了起来,恰好掉在袁术的轮椅前面。
他吓得“啊”一声大叫,晕了过去。(未完待续。)
第三章举起刀杀尽不服
百官对于赵云要杀董卓,自始至终都没反应过来。
在大家的印象里面,赵家麒麟儿是温文尔雅,诗词歌赋冠绝天下,几乎所有的成名作品,早就被各地的人谱上不同的曲子,四处传唱。
突然之间,众人才警觉,原来他已然成年,大将军没有的情况下,他是目前品级上最高的将领,除非是皇帝在上面压着,可小皇帝压得住他?
袁逢大惊,他使了个颜色,袁基赶紧上前:“子龙将军,皇上尸骨未寒,不宜多造杀孽。”
“是吗?”赵云嘴角上露出一丝笑意:“不知是何人在皇宫内让军士举起屠刀。刚开始的时候,只是砍杀宦官,后来见人就杀,估计连先皇的妃子都被杀了不少吧。”
麻痹,急红了眼的兵士绝对有可能杀了几个妃嫔,毕竟刘宏在世的时候,女人太多了,多得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偶尔有一两个怀有身孕侥幸逃脱何皇后迫害的,自然有品级。
“子龙将军,此言差矣!”袁隗一看情况不对,马上接口:“当是时,宦官携裹宫女,设若他们没在自己的宫中,根本就分不清。不知者不罪,你说是吧。”
姜还是老的辣呀,赵云心里暗叹,这一下子就堵住了悠悠之口,哪怕今后有人拿出来说事儿,他早就打了预防针,人是兵士杀的,属于误杀,而且还可能与宦官有牵扯。
在他佩服人家的同时,别人何尝不是在佩服他?想不到,赵忠作为宦官之首,几年之前逃离了雒阳,后面的事情与他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要不然,这次一样难逃屠刀。
“太傅大人过虑了,”赵云摆摆手:“本将专程回京,为惩治不臣而来。”
“想当初,蛾贼举事,宦官诬告,卢尚书平白蒙冤。后董仲颖带兵,反而被蛾贼打败。此等行径,除了他和宦官勾结,还有何说法?”
“宦官既然被公路兄长杀光,董仲颖却不能不惩。一个小小的河东太守,公然立于百官之前,此等僭越之事,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卢大人,你说是吧?”
卢植心里面憋屈得要命,可救命之恩不得不还:“是极是极,跳梁小丑而已。”
“吾也赞同子龙将军的做法!”一个人昂然而入,众人看时,却是袁绍。
袁逢、袁隗、袁基心下大骇,万一这杀星把他也给杀了咋办?一郡太守,而且西凉军绝对不是弱者,比起零陵郡兵更为雄壮,说杀就杀了。
“本初兄长来得正好!”赵云抚掌大笑:“一切还顺利否?”
“十有八、九,”袁绍脸上有些矜持:“审配等人带着颜良文丑去,要不成,为兄有何面目?话说你派的人从何而来?可没看到交州有军队过来。”
百官恍然大悟,原来赵云并不是单枪匹马,早就和袁家人勾结好了。
可笑袁家家主和所有在雒阳的袁家众人都还蒙在鼓里,刚才以为趁势要杀袁术。
“臣零陵太守袁绍参见皇上!”袁绍要是要面子的人,朝龙椅上拱拱手。
赵云心里暗笑,袁家现在哪还把小皇帝放在眼里?真要尊敬,你不叩头就不像话了。
“皇上,”他赵云趁势提出:“而今你年龄幼小,堂下的文武百官,无不是你的长辈。”
“于公,你是一国之君。于私,国家还需要所有的大人们同心协力一起辅佐。”
“我看你第一道诏书,就废除在殿上的跪拜之礼吧。不管是袁大人,臣的岳父大人,所有的大人们,连耄耋之年都大有人在。”
刘辩左看看右看看,可惜遭受了袁术毁灭性的打击,仅剩下几个小宦官,哪里敢出声?
“不妥!”何皇后在黄帘后面大喝:“依照祖制,大臣见君王,必须跪拜。”
“你是何人?”赵云冷哼一声:“依照祖制?可笑,啥时候祖制允许一个女流之辈上殿?左右,送太后回宫吧。今后如没有必要,太后还是别见皇帝的好!”
何皇后气得目瞪口呆,本来还想耍耍威风,心里一凛,两个哥哥都没了,即便当场把他给杀掉,估计都没人说什么的。
想当初,皇帝立她为后,朝廷上一片反对之声,到现在那些人都还耿耿于怀。
百官惊呆了,想不到反掌之间,赵云已经掌控了宫里的局势。
袁绍早就到了刘辩身边,低声教他马上写诏书。
人不是天生的奴才,不跪拜岂不更好?即便是一些想反对的人都说不出口。
“诸位大人,本将只是想为黎民百姓做点儿事儿。放心吧,今后的大汉只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足。”赵云抽出身后的宝剑,朝身后的案几挥去:“若违此誓,天厌之!”
他这句话满含内力,在大殿之上嗡嗡作响,震得三丈多高的屋脊都扑簌簌往下掉灰。
一个个这才转忧为喜,卢植和皇甫嵩、朱儁三人对视一眼,他们在黄巾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在这一代中,是共同进退的。
“赵将军,董仲颖确实有取死之道。”卢植上前拱拱手:“设若河东军造反该如何应对?西凉兵本就是桀骜不驯之辈,没有人压制,恐怕……”
目前在雒阳的大臣们,文治就不用说了,一个个满腹经纶。可是要说武功的话,三人差不多,其中卢植和皇甫嵩稍微沾点儿优势。卢植实践多,皇甫嵩乃世家。
也不能说朱儁不行,但是他和赵云有过节,在这个时候,显然不能出头。
“尚书大人稍安勿躁,本初兄和我的军队,早就把他们围得水泄不通。”赵云矜持地笑笑:“就连河东郡没有过来的人,我们也专程派人过去了。”
妖孽,除了妖孽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皇帝刚刚去世,他马上就掌控了局势。
其实,零陵郡兵仅仅守在外围喝喝汤而已,里面全部都是交州兵。
“文优,多日不见,今日前来打扰!”贾诩自顾到了营中。
同为凉州人,李儒对贾诩也是赞叹不已,毕竟他在交州军中很低调,却也有人把他的事情给传了出来。
“文和兄,诩也懒得和你说些虚的。奉镇南将军之命,杀尽不服!”贾诩十分感慨,曾几何时,在对方面前也能如此趾高气扬说话。
“董大人他?”既然董卓有可能遭不测,李儒换了称呼。
“身首异处了吧。”贾诩淡淡说道:“实不相瞒,外面是交州兵,请文优兄把你觉得不满意的人叫进来,一个不剩!”(未完待续。)
第四章聚京师立法要务
一个月以前,刘备接到了赵云没头没脑的信,让他把手头的事务交接清楚到雒阳。
这封信在整个永昌郡核心层泛起了轩然大波,益州上面还有州牧刘焉,不管怎么着,都不会轮到自己头上。难不成他看不惯自己,要对自己下手?
想到此处,刘备不寒而粟,赶紧着急所有的兄弟们商议。
“去吧,主公,子龙将军说话做事光明磊落。”其他人没有说话,廖立率先开言:“哥哥们看着我做甚?时至今日,愚弟再也没有恨他的心思,估计赵镇南本人也会去。”
不管是刘备还是简雍、程普、韩当、刘德,都不咋相信,唾面自干,基本上没人能办到。
不然的话,为何后世会对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那么推崇?毕竟能人之所不能,后来又位极人臣,世所罕见。六兄弟在一起,大家都知道彼此的性格。
“哥哥们,立绝无虚言!”廖立苦笑道:“我当跟随大哥进京,亲自向赵镇南请罪。”
他此话说得真心实意,毕竟每每想来,曾经的自己觉得天下可去。当然,那个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有武者的世界,他原本对武者是不屑一顾的。
“六弟,哥哥和你一起去吧。”简雍见他说得郑重其事,他自诩口才好:“有何事,为兄也可以在一旁为你查漏补缺,毕竟一人智短。”
“还是不要了!”廖立顿时阻止:“我永昌和其他郡相比,差得太远。尽管也在学习交州的经验,大办教育,不是几年的功夫能够弥补起来的。”
这里不比其他地方,异族人甚至连送孩子上学都不愿意,汉人倒是踊跃,可人口基数太少。所幸刘备和历史上完全不一样,他娶了张家的嫡女,生了个儿子名为刘勤,字焕然。
其实,廖立何尝不是在担忧?万一大家都去京城了,一个不测,全军覆没。哪怕简雍的才能只是中上,在一个外郡里面,和其他几位兄长辅佐少主还是没问题的。
荆州刺史徐璆,在平息黄巾的过程中,还是立下了大功的。可惜汝南的黄巾全部都涌到南阳,差点儿形成泛滥之势。
最后荀彧带着平定了豫州、兖州的得胜军马,从汝南入南阳,南边有江陵的豪强堵着,西边是汉中五斗米教的地盘,黄巾军逃无可逃,最后全部归降。
此后,荀彧和所有的军马消失得无影无踪,貌似就没有发生过他平叛的事情。
实则是赵云担心北方只有陈到,力量弱小。随着征服的异族越来越多,汉人的数量相对就少了,正需要人去充实。
鬼谷子的话让他不寒而栗,历史上的魔门无比强大,带着胡人掀起了血雨腥风。
要没有强力的人坐镇,即便鬼谷一脉不会全部转化成魔门,那也是相当可怕的。
陈到的武艺现在不错了,已经成了宗师。但是,武者的争斗毕竟还是占了小半部分,在大草原上,千军万马的骑兵,比起武者来说还要有作用得多。
徐璆也是够倒霉的,张忠就像阴魂不散,居然举报他不作为,导致黄巾越来越多。
那时候的刘宏尽管知道背后必然有隐情,可惜朝堂上谁会愿意冒着得罪董太后的风险帮一个八竿子打不到的人?
好在他那皇帝也没有糊涂到底,只是稍稍调整了一下,让徐璆平调到扬州继续当刺史。
其他地方都是州牧,毕竟,刘焉想要这个位置的原因,就是由于觉得刺史在处理叛乱和胡人、夷人的骚乱时,还得求爹爹告奶奶,去找品级比自己高的各个郡守。
交州歌舞升平,自然是没有州牧的。扬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形式一片大好。
最终,只是定下了荆州牧刘表、冀州牧皇甫嵩、幽州牧刘虞、凉州牧黄忠、并州牧丁原,这些人一下子成为比肩九卿的人物,关键人家手头还有兵权,就大不一样。
其他地方好说,荆州富庶之地,也仅仅在南阳一带的黄巾猖獗,宗族势力强大。
可惜,如今的荆州牧刘表可没有蔡家能够结亲,一个州牧虚有其表。
长沙的区星本来就是越国后裔,依然像原本历史上那般反了,孙坚本身就有平叛黄巾的功劳,两样叠加,这才艰难地成为长沙太守。
同样的,他也接到了赵云的信件,只不过是赵云途经长沙的时候,让人送去的,本人没时间停留,扬长而去。
然而孙坚并没有刘备那么多疑,他和赵云远日无怨近日无仇,自然是高高兴兴要去雒阳。
不久后,所有的刺史、州牧都接到了朝廷的诏书,到了雒阳才知道皇帝驾崩,可惜悔之晚矣。
赵云自领大将军,太尉袁绍、司徒丁宫、司空卢植,一下子就搭起了大的框架。
皇甫嵩位置没有挪动,但是加封了左车骑将军。张温算得不升不降,有一个太仆的身份。朱儁原以为自己会被架空,不曾想掌管御史台,右车骑将军。
太常刘虞,光禄勋荀攸,卫尉丁原兼并州牧,廷尉田丰,大鸿胪卿荀爽,宗正刘虞兼幽州牧,大司农崔钧,少府黄承彦。
九卿一下子全部到位,让人瞠目结舌。很显然,赵云一系的人马占了上风,袁绍得到三公之一的位置也很满足了。
崔烈的太尉位置没了,他儿子崔钧当一个大司农好像没什么的,人家在交州混得风生水起,粮食产量其他州的人听到后简直不敢相信,实地考察,才明白所言无虚。
黄承彦这少府也没人说啥,他和张温是连襟,再说人家造的蒸汽机现在不少世家喉咙里都急出了爪子想要拿到手,霹雳炮更成为军中固有的装置。
光禄勋荀攸本来就是黄门侍郎,现在掌管宫禁,谁敢说啥?
最显眼的是田丰,掌管刑狱,以前名不经传,虽然在交州军里威望不低,大家都在观望。
本来,赵云要给赵温一个三公之位的,老爷子死活不答应,觉得赵家显贵已极,不想让侄子担着叛逆的骂名,一个河南尹也不错。
赵谦老了,挂了一个平舆侯告老还乡,赵满补上,成为最年轻的太守,比钟钊、荀谌都小。
曹操加封卫将军征西大将军,终于让他得偿所愿。据说天使宣旨的那一刻,他哭得跟泪人似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赵云给各州刺史去信,就是为了给大家升官发财,更重要的是重新立法。(未完待续。)
第五章废孝廉开设科举
荆州牧刘表、冀州牧皇甫嵩、幽州牧刘虞、凉州牧黄忠、并州牧丁原,这些人的位置都没有动,原本位极人臣,下一步就是三公九卿。
几个小儿当了九卿,毕竟有人有想法,可惜又能如何?
袁隗挂着一个太傅,他是刘辩的师傅,理所当然卸掉了三公的位置。
袁逢也封了一个上蔡侯,县侯已经很不错了,告老还乡理所当然。
刘辩与何太后隔离开来,荀攸这么厉害的人,当一个光禄勋还是绰绰有余的。要是其还不能避免他们娘俩见面,那就说明不称职了。
没办法,所有的人都到了崇政殿里开朝会,毕竟京城里面大军云集。尚书贾诩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一举摧毁了董卓的势力,所有的凉州军一分为二,凉州牧与护羌校尉各分去一半。
“诸位,下面绍在此给大家道喜。”皇帝还没说话,袁绍抢先说了:“从今往后,新皇有新气象,皇上决定废除长期以来跪拜的礼仪。”
他这话一出,各地赶来的州牧们脸上各有异色,不是赵云占优吗?为何是他在讲话?
“太尉大人,”刘虞尽管封了一个宗正,并不领情:“祖宗之法不可废,此举不妥吧。”
“刘大人想要叩拜无妨,”审配如今也是尚书,阴阳怪气地说:“原本的辩皇子如今的皇上,年未及冠。从内心讲,谁愿意跪拜谁跪拜。”
刘虞差点一口气没噎死,尼玛德,赵云这小子太狡猾了,把自己藏在后面。
他心里有所怀疑,按说赵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袁家不可能是他的下属吧?
可惜,不管是袁绍还是赵云,眼观鼻鼻观心,两人都不说话,好像在看他笑话。
刘虞瞅了一眼同宗的刘焉,发现他居然心不在焉,麻痹,难怪你的名字叫焉。
“刘大人,此事不宜再辩。”太傅袁隗地位超然,还是出来解围:“祖宗之法好的自是不可变,有些陋习,变化一下也无妨。皇上如今都要本官来教习。”
言下之意,我这么大年龄了,每次给他上课按照你的意思我还要先跪拜?门儿都没有。
“既然大家没有意见,那就执行下去吧。”袁绍面有得色:“包括所有的下面州牧、郡守、县令,劳烦各位回去之后,一定不兴跪拜。”
“诸位!”赵云很不耐烦:“云也说句话,在家里面,下人们都不要跪拜了。大家都是平等的人,要是我们的祖先没有那么显赫,反过来他们的祖宗争气,是不是要跪拜他们?”
“这一跪,尽显奴才之气。我等熟读圣贤书,谁愿意当奴才的,绝不阻拦。”
大宗师的气势没有显露,不过说话的时候,声音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边上,嗡嗡声不绝。这时候刘焉还想说什么,才发现连嘴巴都有些不听使唤了,只好作罢。
“各位大人,你们都是各个州的领军人物。”卢植咳嗽了一声,凸显出了自己的存在:“但是,先皇给了有些州是州牧,另外一些州却是刺史,显然不公平。”
一个小黄门马上尖声尖气宣读圣旨:“新封青州牧赵风、兖州牧杨彪、豫州牧王允、扬州牧徐璆、徐州牧陶谦、交州牧荀谌、司隶校尉赵温,钦此!”
黄忠与丁原没啥表情,要知道,刘家人自己当州牧,原先有了三个。
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不管怎么说,以前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可特喵的荆州牧刘表是咋回事儿?莫名其妙,从一个解禁党锢之后直接到了这么大的官,也算是蝎子粑粑。
赵温老爷子有些意外,不过他资格在这里,眼看年岁已高,要不是怕侄子难做,就是三公也做的,倒觉得无所谓,稳如泰山。
赵风是赵云的兄长,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成为最年轻的州牧。杨彪是代替他叔叔杨秉去当兖州刺史的,没想到自己也成了州牧。
刹那间,百感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