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云-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切发生得太快,赵云都没反应过来,从蔡能开始,三人好像在玩儿接龙游戏。

他刚准备抱拳和大舅哥说话,顾家子和陆家子相继搁笔。

“兄长、陆兄、顾兄说笑了,”赵云赶紧施礼:“舞文弄墨,上不得大雅之堂。”

“你小子说啥呢?”蔡邕顿时吹胡子瞪眼睛:“有你这样说话的吗?”

赵云一时头如斗大,忘了老爷子就是文名满天下,在他面前说文人的不是,他没动手打人就已经是看在有这么多人的份上。

“岳父,”他正色道:“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所有这一切,不可能靠着文人嘴巴一动就能实现的,要地方官员带领百姓发家致富。”

“我们学文,是为了治理国家,而不是一群文人墨客成天无所事事,无病呻吟。”

几个年轻人微微变色,蔡邕脸上一僵,不好说啥。可他就是个纯粹的文人,专门搞研究的,所谓的五官中郎将不过是虚名。

“此言有理!”蔡邕缓了缓,硬着头皮说了一句不痛不痒的话。

“当然,事情也不是绝对的。”赵云发现自己说得有些过,赶紧拉回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人的强项不一样。”

“我们今后要从事的职业,都与自小的教育分不开。譬如岳父您,一直在进行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抢救那些失传的古典,善莫大焉。”

蔡邕哭笑不得,自己这女婿也算是奇葩,打一棍子给个甜枣吗?

羊衜自从老爷子开始念爱莲说,就再也没有心思写下去。第一首小诗,不管是蔡邕还是蔡琰都没有读出来。

第二篇的高度,至少他目前肯定是达不到的,顿时灰心丧气。

“子龙,衜拜服!”羊衜也不是心胸多狭窄的人,整整衣冠拜了下去。

说实话,赵云心里是很不舒服的。第一个老婆有陈群出来作梗,第二个应该定亲的时间比荀妮还早,自家竟然不晓得。

更要命的是,羊衜貌似和蔡琰之间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情愫,尼玛,给老子戴绿帽子吗?

刚才的话说得语无伦次,连他自己都不明白究竟要表达啥出来。

“羊兄言重了。”赵云好像突然之间心里有些空空落落的。

如同你攒足了力气一拳打出去,却赫然发现竟然打着空气,气得要吐血。

“云和岳父太有缘,”赵云小小拍了一记马屁:“谁叫我们爷俩都喜欢诗词歌赋呢?”

羊衜呐呐无言,眼前这小伙子看着比自己年轻,在扬州境内,羊家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张温的侄子,说杀就杀,没半分犹豫。而彭蠡泽的水匪们一下子改邪归正,变成了善人。

此刻,他才感到一丝后怕,对方明明就是杀伐决断的主,自己为了意气之争,和他交恶,是不是太过了?

“子龙贤弟,借一步说话。”羊衜凑上前来,低声说道:“河东卫家好似有意昭姬。”

他也不知道具体情形,蔡琰只是略微提及。人家又不是没夫家,你卫仲道急吼吼干嘛!

反正泰山羊家与河东卫家隔那么远,不妨祸水东引下下眼药。

卫仲道那个短命仔吗?赵云眼里闪出怒火,麻痹的,咋还是有宿命呢!

“谢羊兄,”他不动声色:“听说文举先生有意你为婿,不知何时定亲?”

赵云也没有故意压低嗓子,这话在场的都听见了。

“啊?”羊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已然定亲,年内完婚。”

他说完,脸都想藏到裤裆里去。男人三妻四妾没错,可人家蔡琰是有婚约的人。

就算如今与夫家有一些不快,正妻平妻也能解决问题,关键谁是正妻谁为平妻。

赵子龙这么优秀,别说两位妻子,就是十个八个都很正常。

“世伯,各位兄台,衜家中尚有要事,告辞。”羊衜已经没脸在这里呆下去,也不等众人挽留,低着头就走了。

最难过的是蔡琰,定亲的赵云大张旗鼓找了荀家的荀妮,卫家子整天病怏怏的也想占便宜,你羊家子定亲了还来纠缠?

赵云看出了苗头,疾步走过去,拉着她的双手:“琰儿,你是我的妻子,以前是,现在是,将来还是!”

蔡邕是最高兴的,荀慈明又如何?嘿嘿,老夫的女儿是正妻,你女儿只能当平妻。

“妹夫,此次到扬州后还要去何方?”蔡能很有眼力劲,打蛇随棍上。

“云此番不再坐船,”赵云还是攥着手不放:“拟带儿郎们骑马背上,经徐州青州回家。”

“岳父,扬州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他转向蔡邕:“我赵子龙的岳家,谁敢欺负?且随小婿返家,云已在家乡建了一所书院。”

他还是实话实说:“族伯子柔公,慈明先生、水镜先生先到了。”

蔡伯喈老怀大慰,不管什么荀爽,老夫就是他岳父。

顾雍乖巧得很,立马上前道贺:“恭喜先生,贺喜先生!”

“慈明先生前去,荀妮也在吧?”蔡琰是个大姑娘,被未来夫婿抓着双手很不好意思,却又芳心大慰。

“妮儿肯定在!”赵云随口答道。

“那你置琰于何处?”昭姬几年来的愤懑一下子爆发了:“世人就得惯着你?口口声声说我是你的妻,荀妮也在!”

越说越激动,竟然甩开赵云的双手,嘤咛一声昏了过去。

第一百零四章荀家到真定

农历七月,华北平原正是热的时候,荀爽一行的车队终于进了常山地界。

马车的前后左右,把全部遮盖物卷起来,马儿一跑,风吹在身上还是热烘烘的。

近乡情更怯,三年没回家的赵家儿郎归心似箭,路上的欢声笑语消失不见,只看到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盯着那一片绵延的恒山。

不像其他地方的人,一见马车就开始议论什么的,常山人对马车和马儿已经免疫,最多就看看领头的旗帜上写的啥字,不认识的还问一下别人。

“好个常山,好个元氏!”常山郡就坐落在元氏县内,荀爽忍不住赞叹。

荀妮没有说话,从进入到常山境内心里十分忐忑,要见公婆,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一些故事里的刻薄形象。

常山的人富足,从他们的穿着就可以看出来,比临近的巨鹿郡不知好了多少倍。

老百姓眼里那种舒适和安闲,是不可能伪装出来的。

大路两边,有人高声叫卖:“一斤、两斤、三斤!”

郭嘉很是好奇,从马车上溜了下来:“掌柜的,你们在卖钱?”

“客官一听就是外地人!”卖水果的人哈哈大笑:“我们喊话是指一百钱几斤。”

“我是本地人啊!”郭嘉眼珠子一转,他跟着赵云的时候,可是讨教了好些常山官话。

“客官,你是本地人和外地人没啥分别的。”水果商贩耐心解释:“这种蜜林檎最贵,一百钱一斤,金林檎一百钱两斤。”

他把最贵的林檎摆在最中间的柳条筐子里,旁边的筐子里是其他各式林檎。

有些看上去蔫吧的林檎,甚至达到了一百钱十斤。

“尝尝要钱吗?”郭嘉跃跃欲试,此刻,戏志才也跟着下车。

他知道这孩子很有主见,也不答腔,在一旁笑嘻嘻地看着。

“嫂子,快来尝尝!”郭嘉见水果商贩摇摇头,赶紧招呼荀妮,他已经咬了一口:“好甜的林檎啊,比我们颍川的可甜多了!”

那些赵家部曲哭笑不得,在真定赵家,这些水果不计其数,却又不好说什么。

荀妮很是尴尬,毕竟一个还没过门的大闺女,被这小子当众叫嫂子。

石榴可没那么些顾忌,蹦蹦跳跳地跑过来:“郭奉孝,我先尝尝,要是不好吃有你好看。”

“我本身就好看!”郭嘉反驳一句:“怎么着,你还真把自己当成石榴让我吃啊?”

石榴本身产于波斯一带,随着张骞通西域传入我国,颍川地区早有栽培。

“弟妹,要不你先上车?”看到聚拢的人越来越多,两个小家伙就像在给林檎商人打广告,戏志才有些担心。

“别的啊,嫂子,”郭嘉赶紧挑了一口最大的蜜林檎:“真的好甜,嫂子。”

那大方的动作,看得水果商贩心里一抽,这些可都是钱啊。他虽然是小商人,眼力毒辣,早就看出是赵家的车队。

“吃吧,小姐,就是你们不买也不要钱的!”商贩故作大方。

荀妮抿嘴一笑,轻启贝齿咬了一口,确实很甜,她冲石榴点点头,转身回到马车上。

林檎商人的大方,让他的货物在下一刻钟全部卖完,几乎所有北迁的书院老师学生都买。

自然,这些钱都不会让大家出的,赵家财大气粗,随行的赵仲早就找人付账了。

常山的郡城叫元氏,所在的县就是元氏县,与其说是常山郡,不如说常山国。

永元二年,汉明帝封淮阳王昺之少子刘侧为常山王,常山从郡变为国。

当今的常山国主刘睿,居住在元氏城内,元氏自古即为文明显盛之地,山川秀美,钟灵毓秀,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里是楚汉名臣李左车的故里,美好的影响至今犹在;又是东汉第二代皇帝刘庄的诞生地,到处充满着神圣、礼仪和美德。

汉明帝刘庄诞生在元氏这一偶然事件,给古县元氏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广告效应,元氏的形象进而放大,与神圣对接,便是情理之中。

在历史上真定紧挨着元氏,打马前行,也不过一两个时辰,要不然常山郡尉赵孟也不可能时常返家。

其实,郡城一直在元氏和真定间换来换去。要不是因为汉明帝出生于此,真定就是郡城。

却说在原本历史中,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攻克后燕国都中山,灭掉后燕。

第二年,他来到常山郡城真定,兴致勃勃地登临北望,看到隔河相对的城市,听到该城名叫安乐垒。他不禁赞叹:安乐,多么美妙的名字。

心中不由一动,一个念头冒出:将常山郡治移到安乐垒。

帝王一言九鼎,常山郡一下子就和做了数百年的中心城治真定挥手告别,渡河北去了,在安乐垒安营扎寨。

安乐垒不仅取代了真定城的中心地位,而且连城名也沿袭了去。

当然,如今的真定县城还是在白洋淀的南面。

真定,千百年间一直是华北大平原中部最富饶最繁华的大都会。

后世有锦绣太原城与花花真定府的说法,系出于真定和太原这古来驰名天下的井陉口内外两大都会,地理上恰恰处在一条东西平行线上。

赵家的崛起,把真定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许全国就雒阳比这里繁华。

看到大路上人来人往,荀爽误以为到了京城,城市建设得井然有序,当年赵孟第一个官位,就是真定县令。

如今,他已升为常山郡尉,县令则由另一个赵家族人赵修担任,县尉也是赵家人赵阳。

一个家族的繁荣兴旺,是各个家族成员竞相出仕才能保证。

“亲家,那里就是书院!”车队根本就没进县城,绕城而过,赵仲指着不远处延绵的建筑物介绍,那本是赵家族学。

荀爽自打到常山以后,惊喜不断,显示这里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颍川,甚至可以比肩雒阳。

而燕赵书院的规模,更是永远大于颍川书院,就是四五个都比不上这里。

一般的房屋,都是两层建筑,还有一些则是三层。

荀妮见到书院后面那些连绵不绝的房屋,她知道,那里就是赵家,也是今后一辈子生活的地方,不由百感交集。

第一百零五章委屈荀妮

真定赵家许久不曾大开的中门,这段时间开启得十分频繁。

赵谦作为本家,他来了自然是要开的。今天,他不再是客人的身份,和主人一起,在门口站定,旁边还有常山国相、真定县令县尉。

颍川书院众人刚走到燕赵书院时,赵家的中门开了,一对对赵家部曲骑着高头大马鱼贯而出,锣鼓震天响。

一路上护送的赵家儿郎,不少热泪盈眶,这就是我们的家,终于回来了。

当然,迫于纪律,没有任何人离开队伍,前一刻走得挺快的车队,赵仲手一挥,瞬间慢了下来。

一面面旗帜迎风飘扬,上面写着:欢迎慈明先生、水镜先生??????戏志才竟然发现了自己的名字,他下面还有郭嘉。

这种欢迎仪式,是曾经安平国赵家的家主赵才前来,赵云灵机一动,想起了后世的条幅。

在汉末,欢迎彩旗出现,无疑很震撼,据说赵才激动不已,反正赵忠对真定赵家更好了。

荀爽等人自不必说,但他们见过世面,虽然欣喜,却也不至于失态。

被人誉为天生郭奉孝的小郭嘉就不一样了,平时他再怎么装深沉,不过一个十岁大的小屁孩儿,做梦都没想到竟然有自己的名字。

或许他在和戏志才叫主公的时候还有些勉强,此刻却对赵云彻底归心。

赵仲多机灵的人,他在观察每一个人,当初侄子把小孩子的名字写到欢迎名单里,他还有些许不满,认为小题大做。

一路上戏志才言语不多,就是在荀爽、司马徽面前,偶尔谈起军事方面头头是道,让赵仲大开眼界,毕竟他是经历过战争的。

郭嘉的表现,更是颠覆了赵仲的三观,要不是因为赵云珠玉在前,这孩子不怎么对诗词歌赋有兴趣,某些方面更甚赵云。

转眼间,赵仲打马飞驰,到门前表现了一手奔马急停的绝活,一个翻身下马。

“大哥,我回来了!”他单膝跪地,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

“贤弟辛苦!”赵孟也是很激动,自从三弟四弟在羌地出事,哥俩还没分别这么久。

尽管才一两个月不曾相见,似乎过了好久,疾步上前亲手扶起来。

马车中的众人,早就下来,随着人流缓缓走近大门。

“亲家翁一路辛苦。”赵温年龄最大,他站在最前面抱拳。

当年京城一别,想不到再次相逢,二人已双鬓生白,不由嘘唏不已。

欢迎仪式隆重而不拖沓,每个人都有赵家的人指引着到自己的房间。

荀王氏知道赵家有钱,想不到根本就不是名满天下的荀家所能比拟的,对赵云这个女婿越发满意,女儿一辈子算是有了好归属。

荀妮作为未来的少奶奶,戏志才妹妹是赵云的义妹,算是自家人,都被迎到赵云的院子后院,而戏志才本人和郭嘉则在前院有自己的房间。

众人到的时候适逢中午,午宴的奢华自不必说,偏房里赵云母亲赵张氏和姨娘赵丁氏作陪,女眷们竟然也有自己的席位,让荀王氏感动莫名。

赵张氏看着自己的儿媳,落落大方,拉着手嘘寒问暖,连生母荀王氏都有些嫉妒,不久之后,女儿不再是自家人,改姓赵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荀妮这才有机会打开首饰盒,看见婆婆给自己送的金银首饰,一件件爱不释手。

不管在什么年代,首饰对女性的杀伤力都有同样效果。

此刻,荀爽已被赵温赵孟迎到家主的书房,三人在一起寒暄。

其间,主要是赵温和荀爽在聊天,赵孟作为主人,只是在一旁听着。

“亲家翁!”赵温突然之间大礼参拜。

“子柔贤弟此为何故?”荀爽一惊,马上还礼。

“是我赵家对不起你啊,亲家翁!”赵孟也在一旁赔礼。

荀爽心里咯噔一下,深吸一口气说道:“亲家翁不必多礼。”

“当年温在雒阳,”赵温一揖到底:“给子龙定了蔡邕的女儿昭姬。后来就辞官回蜀,山水相隔,事情被耽搁下来。”

什么?荀爽脑袋嗡地一声,眼前一黑,差点儿晕倒。

“云儿可曾知晓?”他定定神,缓声说道。

即便当年自己出于义愤,辞官归隐汉水之滨,也没这么失落过。他就这么一个嫡女,儿子都是庶子,想不到竟然之前还有妻子。

“云儿也是此刻才知,”赵温苦笑道:“伯喈流落于吴越之地,他兴师问罪。”

赵孟把手里的绢纸恭恭敬敬递过来,荀爽拿在手上仔细看。

笔迹确实是赵云本人的,苍劲有力,笔透纸背:“妮儿和琰儿都是云的妻子,没有正妻平妻,两人一般大小。”

还算这小子有良心,荀爽舒了一口气。

他没什么感觉,毕竟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除了王氏,自己不也有好几个妾室吗?

只要自己女儿不做小,荀爽已经满足了。

荀妮正在房间摆弄首饰,荀家虽然天下知名,却没有赵家这么有钱。她只是在及笄之时,收到母亲的一条项链而已。

可那一条和夫家送的相比,就如一条草绳环一样粗糙。

“瞧你那样,”王氏在一旁取笑:“晚上睡觉抱在怀里吧。”

“妈!”荀妮撒娇道:“哪有像你一样这么说自家女儿的?”

母女俩整调笑间,荀爽进来了,他并没有当做多大的事情,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

荀妮眼睛瞬间定住了,直愣愣地盯着首饰盒。

自家兄长荀彧娶妻唐氏,是中常侍唐衡之女。

世人都道唐氏本嫁给傅公明,但傅公明不允,转嫁荀彧。

还有人说荀家二龙荀绲忌惮宦官,而荀家也从不出来辟谣。

只有荀爽知道,那是因为二哥和唐衡相交莫逆。傅家子不过是有个媒人多事,唐衡也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后来,傅家人觉得失了面子,到处说自家儿子不要。

唐衡去世时,荀彧年仅五岁,他早就和唐氏定亲。宦官之中也不尽是坏人,还有曹腾、唐衡这样的好人。

前面的几个去世以后,荀爽虽然不是家主,很多事情都在当家作主。

自家女儿不是不想和世家结亲,而是张让等不少宦官也想和自家结亲,一时间孩子的亲事被耽误下来,不然怎么着都轮不到赵云。

可以这么说,不管荀妮许配给谁,只要不是宦官集团的人,都将遭到打击。

因此,嫁给赵云才是她的最佳选择,赵忠的威势不是一般人能抵挡的。

荀妮的失落可想而知,本以为那英俊的郎君一辈子就是自己一个人的,少女的美梦瞬间破灭。

第一百零六章腰缠十万贯,携美过扬州

此刻的蔡琰,还不是历史中受尽磨难的蔡文姬。父亲被流放,她是嫡长女,一切都要自己做主,心力憔悴。

知道赵云竟然定了荀家嫡女为妻,忍住悲痛,亲身到扬州来问个明白。

虽然对方也解释了一番,蔡琰自问不管是容貌还是才情,不输任何人。

气怒攻心,一下子就昏倒当场。

“秦医生,不知道琰儿究竟是何症状?”蔡邕没说话,赵云急切地问。

这姓秦的医生,据说是战国时期扁鹊的后代,在吴越之地甚有名气。

“蔡娘子疲劳过度,”秦医生沉吟片刻,写下一副药方:“喝下这副药,悉心静养。切忌大喜大悲,无甚大碍。”

“来人,看赏!”赵云放下心来,让人把赏金交给医生。

蔡邕心里满意至极,这女婿可真不错,刚开始的怒气早就烟消云散。

即便赵云和蔡琰没有成婚,那小子在自家女儿房间里不肯出来,他也不甚在意。

这说明女婿对女儿好,哪有岳父不希望女儿在夫婿心目中地位高。

昭姬这一昏迷,约莫过了两个半时辰方才醒来。

看到旁边那双焦急的眼睛,她心里又是酸楚又是甜蜜。

“琰儿,都是为夫不对。”赵云松了一口气,吹着手里的药汁:“来,乖,把这碗药喝了。”

“我们都还没成婚呢,”蔡琰幽幽说道:“扶我起来。”

赵云赶紧给她垫了一个大枕头,汤药里没有甘草,放了不少石蜜,他尝了一口,味道还是有些苦,却不怎么难喝。

蔡琰只是心情郁结,有赵云在一旁服侍,瞬间就好了一大半。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脸色还是白得可怕。

顾家哪怕是蔡邕的学生顾雍的家族,那孩子如今比赵云还小了一岁,不能当家作主。

一行人早就转移到赵家在秣陵的产业,徐庶赵满蔡瑁蒯良等人还在望江楼和扬州世家豪族商讨海上之事,没有回来。

但是,家里还是来了不少客人。

陆儁与顾充、顾雍等几个人肯定是要来的,当他们看到赵云邀约的其他几个客人时,瞬间就觉得不好了。

吴郡四大家族,顾陆朱张,顾肯定是顾雍所在的顾家,陆就是陆儁所在的陆家,朱则是朱桓的父亲朱静朱聪明,张是张温的伯父张华张德春。

会稽郡也有四大家族,盛周魏虞,盛是盛宪其子盛威盛德龄,周是周昕周泰明,魏是魏腾魏周林,虞是虞翻虞仲翔。

吴郡为春秋时吴国的疆界,会稽郡则是越国所在地,两边的世家大族从春秋开始就龌龊不断,后世虽然不开战却也没甚交往。

至于日后名震天下的孙家和孙坚的妻家吴家,在这八大家跟前还得绕道走。

赵云装作不知道,一一为双方介绍。不过,他有惊喜的发现,一代名将贺齐竟然也来了,眼前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子,一度是陆逊上司。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他幽幽一叹:“云也深知,诸位处于两郡,平日之间无甚交集。然则,此次海商之事,需诸位通力合作。”

“不然,云不介意把有意闹事者剔除队伍,目前吾等力量已然庞大。”

八家的年轻人听到这阴森森的话语,不由脖子一缩,好像有刀剑迎面扑来。

“不敢!”陆儁定定神,长身而起:“我吴郡家族和会稽郡众位贤达,本身就无仇怨。”

“公平兄此言大善!”盛威不为己甚,赶紧表态:“我等还素有来往。”

“然则,何不就此握手言和,留下千古佳话?”赵云趁热打铁。

尽管有些抹不开脸面,在两人的带头之下,纷纷抱拳,就当是初识一般行礼。

两边为世仇,赵云也不会认为就凭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