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赵云-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慈明兄,劳烦你回一趟颍川。”赵温毕竟在官场上的时间最久,他开始布置任务:“老夫亲自去京城。”
“伯喈贤弟,你就坐镇真定,应对冀州的世家。老夫如此安排,只是不希望书籍与句读的出现,不被少数大族垄断。”
随后,又吩咐赵云让荆州扬州的世家子联系家里,前来商议书籍推广事宜。
有些事情,或许年轻的赵云想得太复杂,一旦公之于众,也就变得简单起来。
姜还是老的辣。
(这章写得有些思路不通,还望读者君们继续三江、三江、三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反正也没几天,周末就结束。)
第一百五十七章袁子襄见闻
(三江,始终求三江票,拜托各位了。这些章节很是舒缓,原本愚人节上架,开始下一卷。可编辑大大说要我等下周强推后再上架,只好多挖一些坑,望见谅。巫山原本就不是以情节紧凑见长的。)
按说,袁玟才是赵风未过门的妻子,而袁环则是赵巴的未婚妻,理所当然,袁默就应该与二叔家十分亲近。
其实不然,天下都知道真定赵家出了个赵云赵子龙,赵风则是赵云的大哥。
袁玟与袁环自小形影不离,今后嫁到赵家又是妯娌,袁家所图甚大。
作为小辈袁默,当然不会犯傻,专程去拜访二叔赵仲。
马车进入真定地界,他感到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农人处处安居乐业,扛着锄头唱起山歌,而且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牛。
小时候,袁默就知道今后自己肯定不会作为袁家的继承人来培养,到汝南祖宅好几年,就准备有朝一日自己被安排去守祖宅。
因此,他对农村并不陌生,看到反而还觉得亲切。
袁家的嫡子,肯定不是一个柔弱书生,从小习文练武,造诣都很高。
坐在马车里,只不过是因为管家袁庆怕他舟车劳顿,一路辛苦。
此刻,袁默骑在一匹西羌进贡的高头大马上,这马有一丝汗血宝马的血统。
见来来往往的人,根本就没有谁注意自己这一行,他不仅有些失望,毕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
突然,袁默的目光被一群小孩子吸引。
导引术!他十分肯定,其中好几个都已筑基。
尼玛,啥时候导引术成了大白菜,连乡下农人的孩子都能修习?
想当年,自己是求爹爹告奶奶,母亲也多次奔走,父亲才给了一个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导引术,自己也算修习有成。
“别说我练了武欺负你!”一个看上去就很健壮的孩子大声说道:“你无缘无故惹我弟弟,今天要不教训你是不是认为我家好欺负?”
“我就打了怎么滴吧。”另一个看上去就比较桀骜的小孩儿脑袋一扬:“你敢用武术来打我,马上就去赵家告你,收回你家修习的权利。”
“反正不能这么算了,我弟弟不能白被你欺负。你自己拿个章程出来,不然我去族学告你,让先生拿戒尺揍你。”
“你这个白痴,练武练傻了是吧?现在不叫族学,全部都去燕赵书院。先生们可不会管这些闲事,我就看你能把我怎么着。”
见自家公子突然间顿住了马,袁庆忍不住叫到:“七公子,我们走吧,去赵家能赶上午饭。要是不舒服,你就进马车歇息。”
袁默打马跟上,轻轻叹口气:“庆叔,我袁家永远不如啊。在汝南祖宅,乡邻们对袁家,一般来讲都很畏惧。”
“这里的人,都把赵家当做保护神。而赵家也不负众望,竟然把导引术都拿出来给普通民众修习。”
“您知道,那需要海量的天材地宝筑基,肯定不是一个农家能负担得起,而是赵家提供。”
“导引术?他们都修习啦?”袁庆双目一缩,心里升起无限恐惧。
尼玛,要是真定人人习武,到时候天下间还有谁能治?
“这肯定不是全部,”袁默摇摇头:“估计赵家给了这些人一个条件,达到条件的人才能修习。尽管如此,却已不是一般的胸襟。”
“要是赵家人如此慷慨,早就名闻天下了。”袁庆撇撇嘴:“何至于现今还窝在真定?”
“两位姐夫我都接触过,子玉姐夫没有如此大方。”袁默没有理他,自顾分析道:“子为姐夫有可能,但他话语权不多。”
“公子,你是否忘了还有赵家麒麟儿?”袁庆在一边提醒。
袁默心中一震,他终于明白自己的疏忽在哪里。
长期以来,不管是自己还是家族,都把赵家看做是碗里的菜,俨然没有想到在赵家,赵云才是最出挑的,根本就不是赵风与赵巴。
两人走在队伍的中段,前面有赵风身边的小厮带路,说话的声音不大,也不虞有人听见。
袁家的规矩大着呢,袁庆占着资格老,可以和七公子在一起,部曲们一个个都隔得老远。
作为雒阳袁隗府上的二管家,他自己就有三个女儿,早已婚配。
由于没有儿子,他把袁默当做自己的儿子一般看顾,人前就叫七公子,没人的时候直接称呼公子或子襄公子,经常混杂。
“庆叔,您觉得我们有没可能与赵云结亲?”袁默突然异想天开。
“公子,你还是想得太简单了。”袁庆不胜嘘唏:“你我能想到的,老大人们就想不到吗?”
“先不说我们袁家的嫡女不能给赵家当妾,就是庶女也不能。可赵云何等的心高气傲?蔡家女、荀家女,没一个善茬。”
袁默不再说话,荀妮他没见过,但蔡琰可是有意无意见过不少次的。
可以这么说,昭姬是雒阳贵圈不少大家公子的梦中情人,不曾想被赵家麒麟儿占得先机。
其实,没人和蔡家结亲的原因很多,最主要是因为蔡邕老头的脾气像茅坑的石头,又臭又硬,在士林和宦官双方都不讨好。
文名是有了,不管在雒阳还是外地,没有谁不佩服蔡伯喈的才华。
为人处事,才是官场的不二法宝。
别说你蔡邕,凉州的段颍段纪明够牛逼了吧,先前跟着宦官后面,杀了几个士人。
接着,袁家和杨家联合出手,那老家伙马上就被抓进去,去年听说是在狱中畏罪自杀。
很简单,他不是宦官的嫡系,与士人也格格不入。
一个凉州的士人,在雒阳你充啥大头蒜?可以说,段颍投到宦官那一边,也是京城里众多士人给逼的。
很简单啊,不管你在别的州郡多么牛,这里是京城,是龙你得趴着,是虎你得卧着。
“子襄公子,你有没在听?”袁庆有些着急,怕自家公子想不开给气病了。
“我还在想刚才那几个孩子,”袁默展颜一笑:“虽是燕赵之地,民风淳朴。”
“您看小儿间嬉戏,也不曾有半丝污言秽语。”
“在汝南,默也曾见过不少小儿,开口即骂,出手就打。”
“赵家,赵家,我袁家不如也!”
“七公子,千万别说出去。”袁庆紧张地四下看看,见没人注意自己两人,才舒了口气。
“要被老大人们知晓,说不定你的嫡子身份都会被剥夺。”
是啊,自己是袁家嫡子,但不是唯一,可有可无。
一时间,袁默百感交集。
第一百五十八章袁家对的态度
(三江快结束了啊,读者君们,巫山需要你们的助力!)
真定赵家不断崛起,作为乡邻们的自豪也日甚一日。
这些日子里,每每看到中门大开,知晓又有比较重要的人物来到。
刚开始,还有人凑热闹,在赵府的门前自动形成两条人流,只把中间宽敞的道路留出来。
天天有人来,天天中门开,大家的兴趣渐渐小了,只不过还是有好事的人注意着,究竟是哪位又来赵府上拜见,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汝南袁家七公子袁子襄公子到!”一位骑士打马如飞,边走边喊。
及至赵孟等人跟前,他来了一个漂亮的急停,从马上一跃而下,拜在家主等人跟前。
“小冲见过家主,见过二老爷!”赵风身边的小厮赵冲连连叩头。
“啊?袁家?汝南袁家?”旁观者不淡定了。
尼玛,先前听说名震天下的汝南袁家与我真定赵家结亲,不少人都持怀疑态度。
赵家确实不错,至少在真定在常山甚至在冀州,都是首屈一指的。
近年来随着赵家的繁荣,不少真定人纷纷外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才发现还是真定好。
然而,各家族学深知在世上武功根本就没有文学管用,加大了蒙学的力度。
不少要出去的人,先在蒙学里考核,要是不达标肯定就不让出去,免得丢了我真定人的脸,到时候谁都不会再理你。
到了外面的人才知道,赵家出了冀州,就没几个人能知道。
或许有人在燕赵风味吃饭,晓得这是赵家的产业。可一般都与当地的世家大族联合开办,赵家反而无形中隐于幕后。
但袁家是何等家族?那可是天下间仅有的两个四世三公的顶级家族啊。
汝南袁家、弘农杨氏,即便在穷乡僻壤,都知道他们的威名。
“快,快去告诉大兄,汝南袁家有人到了,看来咱赵家与袁家结亲是真的。”
“你说笑了吧,袁家能看上赵家?他们家也不过是有钱而已。”
“白痴,不屑于与你为伍。看看咱家的燕赵书院,连大儒们都在里面讲学。”
“就是,我的启蒙先生现在里面只能打杂。”
“还愣着干啥?叫人来看啊。”
“不是袁家吧,那人我见过,是赵家大公子身边的小厮赵冲,小时候我们打过架。”
“你是不是耳朵有问题,刚才那么大的叫声你没听见吗?”
人群议论纷纷,很快又在赵府门前形成两道人墙。
袁家是高傲的,一般的家族根本就难以望其项背。
袁默早就在快抵达赵家的时候,走在队伍的前方,离赵冲有一箭之地。
他目不斜视,面美如玉,好一个风度翩翩的佳公子。人群连大气都不敢喘,只听到得得得的马蹄声响。
“小冲,起来吧。”赵孟心里无法不激动,这可是袁家来人啊。
“谢过家主,”赵冲顺势起身,恭恭敬敬地指着身后:“此位就是袁家七公子,二少奶奶的亲弟弟。”
作为长辈,赵孟等人再激动,也只能站在那里。他们还是蛮忐忑的,万一袁家来人不给面子,要让自己等人先上前拜见怎么办?
没等他们多想,只见袁默翻身下马拜倒在地:“小侄袁家子襄,见过各位世伯世兄。”
声音有些稚嫩,却传得老远。
“贤侄请起!”赵孟与赵仲呵呵大笑,哥俩不约而同地摸着胡须:“请!”
“世伯先请!”袁默站起身,眼睛一扫,不断打量迎接的人群。
难怪自家老子也要和赵家结亲,就是在雒阳,也很少见到如此英雄人物。
每一个男孩子心里面都有一个英雄梦,袁默还在世界观没有完全形成的阶段,对赵家出塞的故事早就听说过。
或许唯有如此英武之人,才能与胡人的交道中不落下风吧。
突然,他的眼睛对上了赵云的目光,再也移不开。
尽管他从来没有见过赵家麒麟儿,却深信只有眼前之人才是。
“云见过贤弟。”赵云被赶鸭子上架,拉来迎接袁家小辈,心里有些不爽。
然则,想不到袁默竟然和传说中的袁绍袁术大不一样,彬彬有礼,不快也顿时烟消云散。
反正在史书上,那俩货开口汝南袁家,闭口四世三公,恨不得把这几个字贴在脸上。
袁术是在嘴巴上说,袁绍则是心里带着家世的光环。
现代人或许会不以为然,谁不会亮出自己的家世来显摆?
但是赵云的心里极不舒服,有本事你自己去打出一片天地。
可他没想到,谁和他一样,有穿越的金手指,在这个只看家世的年代,趋炎附势在所难免,文人的气节说说而已。
只有等你傍上一棵大树,自己慢慢发芽开花结果,才能形成自己的家族。
那边袁默心里满不是滋味,这就是赵家麒麟儿吗?惜乎我袁家今后要扶持的是赵风与赵巴,不管你多英雄,也只能无视了。
他不仅心里这么想的,动作上根本就没打招呼的样子,只是略微点头。
尼玛,赵云心里一股无名火在升腾。
袁家了不起呀,在三国还没开始,最出息的两人就先后挂掉。
你是谁?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杂鱼,也敢在自己面前得瑟。
说实话,也是几年来顺风顺水,养成了赵云自身的傲气。
或许有些人的傲气表现在外面,譬如袁术。可他的傲气则在心里,老子身上有领先两千多年的知识,就是虐你怎么着吧。
“父亲,孩儿还有要事,告辞。”赵云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
袁家目前老一辈的袁隗哥俩,自己看着敬畏也就罢了,你袁默算什么东西?
赵孟百般无奈,大儿子和赵巴是袁家的女婿,袁家人对二儿子有成见在所难免。
自己这个当父亲的太难做了啊,他当下只好挥挥手:“去吧,给两位亲家带好。”
赵仲满含深意的看了一眼自己这个侄子,他是第一次见赵云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无礼。
当然,身后发生的一切,尽管没有回头,却早已尽知。
“不了,父亲,孩儿要去给母亲大人请安。”赵云跟在父亲身后,不敢僭越。
两位亲家?一位返回了颍川!
“恩,你母亲也说你回来这么久只在她那里去了两次。”赵孟装作不知情。
一进院子,赵云就与众人分开,扬长而去。
第一百五十九章干脆三喜临门
“我儿,咋愁眉苦脸?”谁说知子莫若父?母亲赵张氏对二儿子可着紧得很。
“没有,母亲多虑了。”赵云勉强一笑。
自己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一个袁家的小辈而已,犯得着与他斤斤计较吗?
不过,当着这么多人无视自己,想必本来就是袁家长辈的主意,他也不可能再次返回去,与众人一道给袁家子接风。
“连日来书院事情繁多,”赵云心里的郁闷一扫而光:“好些时日没有吃过母亲亲手做的饭菜,甚是想念。”
“就你这小崽子会说话。”赵张氏眉开眼笑,捏着二儿子的脸:“行啦,别说好听的,为娘多日不曾下厨,今日就破例一次。”
旁边的两位妻子和几位妹妹,见到赵云被母亲扭着脸上的肉那龇牙咧嘴的样子,想笑又不敢笑。
袁默等人被引到客房,瞬间变成了土鳖,根本就不知道暖气这回事。
秋天还有淋浴,更是不敢想象,都带着欣喜的心情尝试赵家人的创造发明。
诚不知始作俑者赵云还在叹息,不能做后世常见的喷头,那玩意儿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袁默知道有长辈在等候,洗漱的时间也十分迅速,很快就被人带到饭厅。
不同于袁家的宴席上尽是些琳琅满目的素菜,赵家主要以肉食为主。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袁默毫不客气,挑菜尽奔那些牛羊肉猪肉什么的。
赵孟的书房十分宽大,此刻只有三个人在里面显得有点空旷。
“贤侄远来,不知有何见教?”赵家主本身就不是一个藏着掖着的人,一开口就直奔主题,也不管旁边赵仲的目光。
自家里,张世平是老二,可在袁家这样的亲家面前,还是嫡亲的弟弟是二弟。
“家父让默来此,一是我袁家必须有人来拜访。”袁默落落大方,貌似根本就没被赵孟的直接难住,侃侃而谈。
“二来,两位家姐年纪不小,姐夫们十五日就要从鸿都门学学成归来,必定外放。”
“家父让小侄带话,问及何时他们完婚,今后子为姐夫与子玉姐夫闲暇的时间比较少。”
“贤侄,不知令尊可曾嘱咐于你?”旁边的赵仲开了口:“子玉、子为日后到地方为官,令姐们是跟着上任还是在雒阳。”
他的话十分有讲究,难怪曾经在赵氏行商队伍里,赵家老二才是整支队伍的大脑。
如果袁家出力,正妻可以带着上任。另一方面,就限制了自家孩子纳妾,为家族开枝散叶,诸多不便。
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女在身边,你要到处纳妾,别人家也得看看自家女子是否值得跳进火坑,在赵家的后宅里争风吃醋。
历来,皇帝的驸马都尉不好当。你都幸了皇家公主,难道还不满足,敢去纳妾?
当然,私下里每个驸马都尉肯定有不少女人。
表面上,却只有公主一个女人。你要让皇帝知道在外面有女人,有几个就杀几个,包括她们身后的家族都难于幸免。
更糟糕的是,公主们都有自己的府邸,遇到作风放荡的女子,面首无数,驸马都尉们的头上,都是绿得不能再绿。
即便驸马都尉有幸被公主召见,行房的时候,旁边还有宦官跟着记录。
这样的都尉,不当也罢。
赵家哥俩的心思是一样的,在他们的眼中,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女,身份简直可以与深宫的公主媲美,甚至犹有过之。
“家姐们未出阁时姓袁,”袁默的回答相当得体:“嫁与两位姐夫,她们就是赵家的人。”
“两位世伯也知晓,我袁家有位大姐嫁到高家,至今未曾回门。”
赵孟和赵仲对视一眼,不曾想袁家嫡女竟然如此亲民,没有丝毫大家做派。
其实也是他们想差了,袁家与赵家或是其他家族结亲,不过是想在官场上互相帮衬。
也许其他家族看到的是现在,赵家却是未来。
赵家麒麟儿厉害怎么啦?我袁家就是要来摘你的桃子,你本人爱咋咋地。
“那就定于十月!”赵孟大马金刀地坐了起来,起先有些弯曲的背脊瞬间挺得笔直。
“大兄,甄家那边?”赵仲不由一滞,有些小埋怨。
不管怎么说,当初赵家行商,还是和无极甄家利益相连。
要不然,也不会从贺兰山下回来不久,赵风就和甄家定亲。
是的,赵家如今发达了,和汝南袁家结亲,如果不事先和甄家通气,难免会有说法。
尽管如今的赵家,不再需要看甄家的眼色,反而觉得有些束手束脚。
他们在暗地里搞地那些小动作,兄弟俩心知肚明,却都保持了沉默。
“甄家?”袁默微微一笑:“两位世伯放心,有袁家在这里,谅他们也不会说啥。”
赵孟也有了怒意,刚才听说袁家女嫁到我赵家后就是赵家人,还有些窃喜。
“这就不劳贤侄费心了,”他大手一挥:“回头老夫让人知会甄家,风儿、巴儿定于十月初十完婚!”
“时间上是否太仓促了?”赵仲不给袁默说话的机会:“巴儿来信八月十五圣上亲自到鸿都门学为学子践行。”
“中间不是有一个多月的缓冲吗?”赵孟说话相当霸气:“贤侄一路上用了几许时间?”
身为武人,他十分渴望纵马飞驰,可总是没有那样的机会。
行商时,必须跟着商队。后来从贺兰山下逃难回来,连马都没了。唯有的几匹羸马在路上照料不周,先后死掉。
“小侄一路上马歇人不歇,”袁默好似没有看出两人的疏离:“今日方十日。”
“就这么定了!”赵孟吩咐:“让人飞鸽传书,风儿、巴儿带着新妇回真定完婚。”
门口的小厮还没答应,赵仲抬手阻止:“大兄,云儿呢?”
是啊,怎么把赵云给忘了?
赵孟心头一震,荀家女与蔡家女早就到了家里面,虽然一直在后院和夫人们在一起,外人可不知道啊。
长此以往,不就败坏了两女的名声?
惹毛了荀爽和蔡邕,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
“二弟你说该如何行事?”赵孟身子往前一探。
“好说,”赵仲轻捋胡须:“何不三人一起大婚,干脆三喜临门!”
(三江倒数第二天,兄弟们在否?巫山顿首,感激不尽。)
第一百六十一章短暂闭关
“你说你要闭关?”蔡伯喈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闭甚关?没看到燕赵书院事情一大堆吗?你可是书院祭酒。”
“子龙,身为祭酒,就要做到祭酒的职责。可你倒好,除了偶尔给学生上上课,书院的事情撒手不管,如今慈明兄也回转颍川。”
“老夫年过五十,你居然忍心让老夫日夜操劳?”
也很难为老人家的,他本来是个学者型人才,让他来做管理,有些勉强。
本来日常事务都是赵温在负责,可书籍的出现,让老人不得不奔赴雒阳,联络其他世家,一起出来推广,担子一点都不轻。
荀爽原本是颍川书院祭酒,在这里也是驾轻就熟,但人家一样也得回去。
“岳父大人,稍安勿躁。”赵云的脸都黑了:“您看,孩儿已把姐夫关羽、妹夫张飞都拨给你在调配,两人可是有数的武将。”
刚说出去,他就想抽自己几个嘴巴,那俩哥们儿是武人,可老人需要的是有人来书院为他分担日常琐碎事务。
“书院的安全问题您就不用担心了,”赵云赶紧掉转话头:“我赵家下人和部曲不少,您看还需要何人?孩儿一定给您找来。”
“不闭关是不行的,师父说孩儿要是根基不扎实,这个婚不能结,影响一辈子!”
蔡老头是个顺毛捋,连骗带哄,没几下就眉开眼笑。开什么玩笑,女儿跟着这小子可是也要为蔡家开枝散叶的,出问题就麻烦大了。
其实,赵云也没撒谎,童渊确实给他叮嘱过:“武者,当循序渐进。近年来你进境太快,难免留下暗伤和遗漏,需查漏补缺。”
“否则,终生难进顶级武将之列,结婚后就再也难有进境。”
闭关肯定不是赵云的首创,赵家祖祖辈辈,不少人为了打破先天壁障,都会到隐秘地闭关,以图冲破极限。
这并不是常见的仙侠小说,没有啥辟谷之类,一日三餐照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