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云-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始皇帝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不知道杀了多少人,怎会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加之没有突破,竟然迁怒于儒生们,一纸圣旨,全部杀掉。

或许是因为他吞食的天材地宝太多,有些还相生相克,年纪轻轻殒命。

老火在讲到这里的时候,脸色十分奇怪,不知在感慨秦始皇的短命,还是自己大限将至。

第一百六十七章常山黄巾道在行动

(推荐同好作品:《千娇无双》作者:禽兽村,《隋唐之乱世召唤》作者:鬼面灬青衣《少年大将军》作者:水刃山。)

走出老火的院落,吹过一阵山风,茅草屋的顶上发出簌簌的声音,让人心里感到没来由的悲凉,是在叹息老人命不久么?

赵乾赵坤两兄弟却没有走,他们本身就是武痴,遇到一个晋级先天的高人,自然要讨教些经验和教训。

何况他们本身就是武修,现在必须要修炼精神力即魂魄,达到内外兼修,或许有一天能晋升先天呢,梦想每个人都必须有的对吧。

老火也是一百多年来,肚子里装着好些话,想要找人倾诉,他们两人一定是很好的说话对象,有收获必须要有付出才行。

山谷里的草、树,叶子都在打着卷儿,连年的干旱,是天要亡刘家江山啊。

难怪日后黄巾登高一呼,民众纷纷跟随。

有些地方因为灾害的侵袭,近乎颗粒无收,可地主的租金没有降低,官府征收的税收一年胜似一年,赵云他们在南行途中看到的就是一个缩影。

真定这里靠着白洋淀,旱情有所缓解,加上赵家和其他家族,经常组织人力物力,想办法为旱地浇水,收成尽管比丰收年景少点却也相差无几。

同为常山国,元氏就要差上很多,别看表面上繁荣一片,马车一架架在官道上奔忙,可绝大多数都直奔真定。

钱家庄是元氏有名的地方,家主钱士仁为本县最大的地主,据说整个元氏有三成的土地是钱家的,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自从钱家大少爷钱汶走通了中涓宋典的门路,钱家人在元氏越发抖了起来。

有一次常山国王刘睿路过钱家庄,就顺路去拜访,可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堂堂国王竟然吃了闭门羹,下人说他家老爷出门打猎去了。

是不是这回事已无从考究,反正常山国收不到钱家的税,他们家的钱有宋公公亲手开的收条,表明税收直接上达天听。

人无横财不富,钱家从钱士仁开始发家到现在,不过二三十年光景,巧取豪夺那都是常事,今天是你的土地,要是挨着钱家,你就等着明天成为佃户吧。

周围的乡邻,对钱家的所作所为,敢怒不敢言,上告到国王府,常山相张端是宦官头子张让的远方亲戚,与宋典那边是一丘之貉,不了了之。

大家当面不仅不敢说什么不好听的话,还得处处陪着笑脸,期望钱家能施舍一碗饭吃。

背地里,有几个不恨钱家的?不管是在他家劳作的佃户还是强占别人的,反正没有一寸土地通过正常手段得到。

于是乎,钱扒皮的外号不胫而走。

或许正是因为钱士仁坏事做得太多,夫人都换了好几届,小妾也接了一房又一房,可根本就没有妇人能怀上一男半女。

及至后来,他看到稍微有姿色的女性,都想抢回家里供他发泄。

就是这么奇怪,钱家只有钱汶这么个独苗,宋典那边老是认为这里山高皇帝远。

历次传话让孩子去太学读书相当于人质,总是以这样活着那样的理由推脱。

真正的理由自然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舍不得自己唯一的孩子出远门,要一不小心挂掉怎么办?钱家就绝后啦。

人贵有自知之明,钱家父子深知在元氏这边抖一抖还可以,雒阳的水太深了,一不小心就遇到一个惹不起的人物,死了也白死。

宋典再厉害又如何?他在皇宫大院,陪护在皇帝周围。

当然,钱家父子也不可能事事顺心,第一个是父亲太瘦,儿子太胖。

第二个原因就很好玩儿了,钱家庄园二十里左右的地方,以前有座山林,但如今那边周围的土地都是姓钱。

不知何时,山林里来了一伙道士,在那里盖了一个道观。

要文的,行!道士直接就把地契拿了出来,证明他们的山林是向官府买的。

开什么玩笑,钱家如今财大气粗,早已不是昔日还需要买通官府的年代。

第二步自然就是动武,一个月黑风高之夜,钱家的护院首领钱同天带着一大批家丁,点着火把呼啸而来。

结果让钱家父子心寒,据远处观望的家丁说,他们听到一阵阵惨叫,火把全部熄灭,那批人一个都没回来。

找官府来评判?钱士仁可丢不起这个脸,常山相张端早就想直接插手钱家的税收。

上面的张让和宋典关系不错,也不会为了自家远方亲戚的事情而便宜了宋家随手收的一个小喽啰。

至于常山都尉赵孟,谁不知道他是赵云的父亲?赵家麒麟儿越发耀眼,连燕赵书院都办起来了,钱家偏房都有小子去上学。

那架势,那规模,钱家压根儿就不敢贴上去。常言道:一山难容二虎,赵家会不会趁机吞并一县之隔的钱家?

这样也不成那样也不行,怎么办?

和解吧!钱士仁一锤定音。

管家钱大显当天就备了重礼,来道观拜访。

嚯,好家伙,黑压压的人群在那里求着符水。

“都排好队,”一个道士凶神恶煞地吼道:“谁要再乱来,那就别怪我们黄巾道不客气,今后的符水你再也喝不着。”

“说你呢!”他见钱大显穿着鹤立鸡群,在人群中不动:“滚出去,我们黄巾道不欢迎你。”

想钱府堂堂管家,啥地方别人都得敬着抬着,那曾受过这样的侮辱?

旁边有老百姓认识他,悄悄给守卫的黄巾道众介绍。

“钱家的?”那小道士哈哈一笑:“你们家也有病人?一样的排队。”

你家才有病人,你全家都是病人!钱大显心里暗骂,脸上却堆满笑容:“烦劳仙童给管事的说一声,就道钱府管家来拜访。”

此刻,在道观的暗室里,本地道观的主事人洪四彪一脸严肃:“师弟,不是当师兄的说你,我们都是地公将军手下。”

“你看看,我这里的香火何其旺盛?你咋到真定好几年都不能吸引到民众呢?”

“师兄,我也知道师父他老人家派我出来的期望。”朱红七一脸沮丧:“真定有穷人,却没有懒人,他们不需要我们提供的。”

“粮食不需要?符水不需要?”洪四彪一脸怪异:“这边以前是钱家亘着,为兄不好过分。自从杀鸡儆猴,农民谁不信?”

没待朱红七接话,门子就来禀报,说钱家人到来。

第一百六十八章黄雀赵孟

(推荐同好作品:《兽降三国》作者:七个半馒头《秀才的逆袭》作者:任国成《明狼》作者:六滴血。巫山看了,写的很好。)

“你们老爷好大的手笔呀!”洪四彪名字彪悍,近几年在黄巾道里,跟着张家三兄弟厮混,耳濡目染,看上去竟然像一个有道全真。

“道爷客气了,”钱大显为能解开两家的恩怨也是很高兴:“不知您是否能驱散外面的愚民?这些人终日游手好闲,不事生产。”

深层的原因,是因为钱家如今土地很多,缺少人耕种。

不少失去土地的农民,宁愿跑到真定那边去给人家帮工,也不愿意给钱家当佃户。

本来就遇到连年大旱,钱家的佃户们没日没夜干活,还是有不少土地荒着。

更可恶的是,买牛本身也用不了多少钱,钱士仁舍不得投资,用人力来犁地。

“你算什么东西!”洪四彪没说话,在真定受了一肚子气的朱红七忍不住吼叫一声:“我师兄能接待你就是你莫大的恩赐,还提条件?”

钱大显心头一震,看洪四彪时,见他像没事儿人一样,喝着如今在常山流行的茶。

“道爷,不知我钱家需要何等条件,贵观才肯驱散民众。”钱士仁临走之前可给了很大的权利,钱大显也不敢擅专,

“你钱家愿意把你家的佃户赶走吗?”洪四彪眯着眼:“上次夜袭之事,你们钱家是否也要给我们一个解释?”

夜袭?人不是全部被你们杀了吗?怎么解释?钱大显顿时风中凌乱。

钱士仁听到回报,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人被杀了礼也赔了,还找自己要说法?

他却无计可施,在官府面前还能扯起宋典的大旗,官场上混的有几个敢不买宦官的账?

可在方士面前,不要说钱士仁,就是州郡里的刺史太守都得供着,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二儿子一回来,赵孟觉得身上的担子无形之中轻了好多。虽然家里各方面都有人在负责,平日里还是感觉累得够呛。

如今也就是有重要人物他会赶回家招待一番,把大女婿袁子襄送走,又回到常山都尉府。

其实,大情小事,他一样是个甩手掌柜,下面有自己的亲信在处理。

当初跟着自己的小伙子快步入而立之年,赵孟挑选了其中的九个,取名为仁义礼智信,孝节恕勇,这些是他自己的心腹。

“两家还真干起来了?”赵孟眯着双眼,右手轻轻捋着胡须。

“大哥,不是两家。”赵仁呵呵笑道:“黄巾道那边准备好,估计要给钱家来个灭门。”

“好!”赵孟吩咐道:“等他们灭完门,我们就赶过去,让那几个游侠儿撤回来,远远盯着就行。”

“大哥,他们知道得太多了。”赵仁可一点都不仁。

“不,”赵孟教育道:“为人处事,不能过河拆桥,就像老夫对待你们一样。找几个靠得住的,今后给他们导引术。”

不要以为在其他场合,人们看到的就是真正的赵家大爷。身为一族之长,他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肤浅。

此刻,赵孟手上拿着一本刚印刷好的《孟子》看得津津有味。

儿子被誉为赵家麒麟儿,自己是他老子,再怎么说也不能给他拖后腿不是?

也很难得,四十好几的人,整天开始学习。

八月下旬,空气中传来桂花若有若无的香味,深深一吸,沁人心脾。

洪四彪贪婪地嗅着从钱家庄园里面飘来的桂花香气,想作诗一首,可怎么都开不了头,脸上皱得成了风干的橘子皮。

“师兄,今晚行动有问题吗?”朱红七如今一身都系在师兄身上,还指望着他给自己在师父面前去开脱呢。

哪怕夜色深重,他可随时在注意师兄,深怕引起他的不快。

“没!”洪四彪还以为对方知道了自己的想法,慌忙摇头:“几更了?”

“二更刚过,”朱红七小心翼翼地问:“看里面好像都睡下了,是不是现在就杀进去?”

“不!”洪四彪坚定地摇摇头:“里面的兄弟都是吩咐好的,三更天才打开大门。”

要没内应,钱家庄可不好攻打,哪怕没有高手,院墙高耸的坞堡,根本就没办法强攻。

只要钱家庄的人撑到天亮,郡尉府的人就会前来支援,落个鸡飞蛋打。

在黄巾众焦急地等待中,时间终于缓缓走过,传来的梆子声,证明已经三更了。

钱家庄外面传来三声清脆的鸟叫,里面马上开始动手,坞堡大门慢悠悠打开。

外面黑压压的人群开始躁动,只待大门有一条缝,就使劲拉拽,随着大门大开纷涌而入。

也是日子过得甚是太平,赵家军这些年东征西讨,常山境内再无山贼。

钱家庄的坞堡只是一个象征,家丁们也从来没有经过任何战争,成为欺压农户们的摆设。

连洪四彪都没想到,战争竟然出奇地顺利,那些家丁根本就不是黄巾道众的一合之敌。

钱家大厅里,钱家的人全被押解到这里。有些女眷身上穿着亵衣,在秋凉里冻得瑟瑟发抖,不少道众的喉头都在不停咽唾沫。

“贼子,我钱家待你们不薄!白天还前去拜访。”钱大显终于认了出来:“为何连夜带人来袭?”

虽然换了装束,洪四彪看上去还是有些仙风道骨。

他看也不看钱大显,走到钱士仁身前,仔细打量。至于旁边吓尿了的小胖子钱汶,没有任何人理他。

“闭嘴!”钱士仁膝行到洪四彪面前:“你就是那位观主?要钱要粮要女人,随便开口。只要钱某有的,双手奉上。”

“我都要!”洪四彪神经质地笑了起来:“早就想要你的家业,一直都没借口。我得谢谢你呀,钱庄主。”

“观主,大事不好,有人来啦!”一个道众慌慌张张地跑来汇报。

“抓起来就是,如何做事的?”朱红七斥责道。

“是官军!”道众赶紧回答。

钱家众人眼里露出了希望,钱士仁的头马上看着大门外,可惜他的头瞬间就掉了下来。

“吩咐兄弟们,把值钱的东西全部拿走。”洪四彪可不敢在这节骨眼上惹到官军,黄巾道还没准备好。

“女人呢?”朱红七殷切地问道,他可是相中了好几个。

“好看的带走!”洪四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大厅。

院子里还有几只火把没有熄灭,赵孟踏进了钱家庄园,空气中弥漫着一丝血腥味。

“都尉,那些人并没有逃回道观,属下请示是否要追?”赵勇单膝跪地。

“穷寇莫追。”赵孟吩咐:“在庄园里仔细搜寻一番,看看有没残留的贼人。”

第一百六十九章黄巾大佬们震怒

(推荐同好作品:《赤宋》作者:佛山赞先生,《回到东汉末》作者:一百二十,《穿越清末重生为龙》作者:峰凌暄。都是些勤力的作者,值得一看。)

赵孟对二儿子表现出的异常之处,比别人更为清晰。当赵云说黄巾是大汉朝的心腹大患以后,他表面上不屑一顾,暗地里一直在严密监视。

要不然,真定的朱红七怎么可能照收不到教众?很简单,只要他们与谁接触,这个人马上就会被解决实际困难,不再需要黄巾的帮助。

元氏境内的黄巾道观并不多,相对真定还是发展得不错,聚集起来也有两三千人。

打蛇打七寸,知道黄巾的规模以后,赵孟吃惊得不行,他也明白就凭常山郡尉府的兵马,根本就不能正面相抗,只有抓准时机致命一击。

赵勇可不是赵十三,虽然两个人名字一样,他还真是个一勇之夫,冲锋陷阵将就,赵孟可不敢把一些机密的事情托付给他。

果然,不大一会儿,赵仁就回来了,身上都还有血迹,也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还是黄巾道众的,看上去杀了不少人。

曾在贺兰山下之所以那么凄惨,就是因为不忍心杀一些看上去无害的羌人,结果被人家指路带着骑兵追了上来才差点儿全军覆没的。

对于普遍的教众,赵孟和赵云的思路根本就不一样,他要犁庭扫穴,不留活口。

不过,像洪四彪与和朱红七这些黄巾骨干,他却根本就不会碰,尼玛,那是逼着常山的官兵和黄巾开战,天晓得冀州有多少黄巾众。

“赵智呢?”赵孟忍不住问了一句。他们两人带着的,可不是寻常的官兵,而是赵家部曲,是这里精锐中的精锐。

“既然我们出手了就别再留手,”赵仁低声说道:“郡尉大人,智弟带着其他兄弟,给黄巾道观来个一锅端,常山境内不能再有他们的据点。”

“一定要掌握好分寸,”赵孟是小心又小心:“他们的观主之类,千万要放过,天知道谁是骨干?引来那些最精锐的黄巾,我等如何死都不知道。”

“您放心,大家自会注意,不能给赵家添麻烦。”赵仁顿了顿:“那些女子怎么办?除了在钱家抢走的女人,我们全部都杀了。”

“都是些可怜人,”赵孟叹口气:“钱家她们是不能回了,看看赵家集那边还有多少兄弟未婚配,明日一早送过去吧。”

洪四彪和朱红七今晚可就惨了,到最后发现就他师兄弟俩逃了出去。

说来也奇怪,后面的追兵还有不少人骑着马,他们离得远一点,骑兵就加速,等到一箭之地,缓步而行,就像是在故意追赶他们回巨鹿一般。

“爷爷就在这里,”朱红七都跑不动了,干脆站在原地,他扯开衣襟冲追兵吼道:“来呀,冲爷爷的胸膛上扎,皱一皱眉头不算好汉!”

可惜,他没有等到回应,几支箭嗖嗖地飞了过来,有一支箭插在他肩膀上,真特么疼,把他吓得魂都快没了,回身亡命奔逃。

人的潜力简直是无限的,洪四彪和朱红七平日里养尊处优,好久没有这么死命跑了。

钱家庄位于元氏和巨鹿郡之间,在元氏的边上,还有平棘县,他们连城门都不敢进。

“师兄,我们得找个地方歇息一番,至少要填饱肚子吧。”朱红七实在太累,气喘吁吁地说:“这些****的追兵就像在猫捉老鼠一样。”

“赵孟啊赵孟!”洪四彪恨得牙痒痒,不想死的原因始终在逃命。

要是此刻都想不到理由,他也不可能被张梁派到常山国这边负责一个小方。

师父可给他说得很清楚,熟悉小方之后,就要去掌管一个大方,全国都才三十六方,如今算是泡汤了。

“说得也对,”洪四彪不停喘着粗气:“你身上带着金饼没?到前面市集去买点儿东西吃,顺便把人也带走,常山不能呆。”

“师兄!”朱红七不由大惊失色:“这样回去师父不知道如何责罚与我们,城里的首领虽然不和我们一个师父,带他的人走不合适吧。”

“师弟呀,你还看不出来吗?”洪四彪苦笑道:“赵孟就是要驱逐我们出国。”

这个叫张庄的集市还不小,竟然有马匹在卖。观主看到他们的令牌,立刻带上金银细软出走,三个人一人买了一匹马。

当天下午未时许,到了巨鹿的黄巾道观,张梁正在里面。

张角他们三兄弟分工明确,哪怕他作为老大,并没有领着更多的弟兄,每人都是十二方人马,他本人的地盘都没在冀州。

尽管如此,加入黄巾的人,谁不知晓只有张角才是大贤良师?

“徒儿见过师伯、师父、师叔!”刚进门,洪四彪就傻眼了,并不是只有师父一个人在。

“为师自己过来便是,”张梁呵呵一笑:“七儿彪儿不必来迎。”

“徒儿辜负师父栽培!”朱红七忙不迭在地上使劲叩头。

“你这孩子如何恁多礼?”张梁还不明白发生不测,认为是徒弟们在面前谦虚。

“师父,”洪四彪也还是跪着的,重重磕着头:“徒儿等无用,被官兵赶出常山。”

“啥!”张梁腾地站了起来,一旁的张角和张宝也是满脸惊讶。

特别是张角,十年前,他刚开始创立黄巾道,常山国和左近的安平国,都是他亲自去的。

后来三兄弟抓阄,自己的地盘在颍川,三弟抽中汝南,二弟自然就留守巨鹿。

桓帝以来,天下时常发生各种灾害,穷苦的老百姓比比皆是,当年如火如荼的场景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热血沸腾,怎么突然之间被赶出来?

“别着急,你等慢慢说。”张角拍了拍二弟的肩膀,示意他坐下。

“起初,承惠师伯余荫,弟子在真定也还过得去。”朱红七性格耿介,如实说道:“以赵家为首的各个家族,减轻农民的负担。”

“如此一来,我黄巾在真定的作用急剧下降,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特别是近两年来,真定越来越富庶,所有的人都跑光了,继续回家种地,有些干脆就到城里去帮工。”

“不得已,弟子只好去求师兄看顾。还没等我们商量好,谁知常山都尉赵孟就直接打上门来。”

张角的眼里都快喷出火来,一字一顿:“真定赵家!”

第一百七十章荀家决策

(推荐好友作品:《清末之寰球战记》作者:牧场星辰,一个敢双开的大牛。)

赵云要组织海上贸易,天下间稍微有点关系的人都知道这则消息。

世家们有些还在观望,大的世家普遍不着急,认为凭着自己的家世,如果海商赚钱。再怎么都能强势加入,在里面分润一杯羹。

不要以为黄巾道里面都是苦哈哈,也有不少还是大地主。

很简单,张角三兄弟都是天下有数的方士,除了引、诱道众的口才外,还是有真本事的,一个个医术相当不错。

医学不发达的年代,要是遇到重病,不管你是否有万贯家财,找不到良医,就只有等死。

因此,这也给黄巾带来了不少有钱人的加入,为黄巾道出财出物。

要不然,张角在颍川郡呆的好好的,怎么可能跑回巨鹿?

他们三兄弟想商量下,究竟派哪个家族加入进去。他们本身就是亡命之徒,赌性很大。

成功了,能为黄巾道带来海量的发展资金,何乐而不为?

谁料刚回来就听到晴天霹雳,老巢附近,竟然还不能站稳脚跟,如何能忍?

“我等去赵家走一遭!”张梁当即作出决定:“黄巾道的威严不容侵犯。”

“大哥,何必?”张宝性格火爆:“我们聚齐一万人马,直接去攻打常山国。”

“不然,凭我们三的身手,晚上找到赵孟,把他一刀杀了,看看还有谁敢和我们作对。”

“整天就知道打打杀杀的,成何体统?”张角斥责道:“会稽郡在扬州边上,简直就是一个莽荒之地,结果如何?”

是啊,连许生本人都被杀掉,起义军早成过往云烟。

对边远地区,大汉天子就如此着紧,富庶之地的常山国要是暴露出来,周围所有的官兵,必定是雷霆之势迅速剿灭。

袁子襄人还在路上,飞鸽传书早就送到袁家。

刚下早朝,袁隗就着人把赵巴请到家里。

在书房中,翁婿俩对坐着,赵巴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