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云-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给我面子,我自己也不会不给你面子。

所以,当蹇硕提出离开队伍独行的时候,许戫想都不想答应了。

要不是因为头上顶着卫尉的官衔,他自己都想微服出行,直抵真定。

皇帝派的仪仗队伍,在蹇硕离开以后,速度骤然加快,往往过城不停,在驿站安歇,让一些想趁机塞人的家族傻了眼。

自己出身的吴郡和中原比起来,本身就比较落后,许戫这些年一直生活在雒阳,觉得京城是当之无愧的大都市。

可到了真定,他才发现,也许城市面积和人口和雒阳相比,还稍微欠缺,商业的发达,早就超过了雒阳。

作为京城,晚上有宵禁的。在这里没有,但戌时以后出城,一定要身份清白,而且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一般人都不会选择晚上出去。

而到了白天,城门处不收取任何费用,他还看到两个城门的卫士,见一老人车子翻了,主动帮忙。还招呼周围的人一起上去相帮。

直到此刻,许戫才明白,别人和自己描述的真定,永远都没有说明白。

这里并不是因为富裕,雒阳身家巨万的世家大族多了去了。

而是因为他们眼里流露出来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以及对当下的满足,是雒阳的普通民众从来没有过的。

他汇合了蹇硕,心事重重往赵家驰去,那连成片的房屋。说明赵家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家族,几乎占据了视线里的一半。

甚至真定县的兵丁,他们训练都是用的赵家的场地,会不会有谋反之意?

好在这下赵家不得不出兵北上,估计皇帝的细作,早就探知了赵家的底细,或许是想借机把他们的实力削减一下也说不定。

“吴郡许戫见过赵侯!”他姿态很低,身在雒阳都不是多大的官,这里可是人家的地盘。

“下官蹇硕见过校尉大人。”这宦官自然也不是跋扈之人,大礼参拜。

“两位请!”赵孟对两人算不上客气也说不出尊重。全身披挂,带着众人来到校场上。

震撼,不管是蹇硕还是许戫,他们心里只有这个感受。

禁军是京城附近唯一的军队。不管是武器的供应还是饷粮,肯定要比郡兵充足的多。

亲自带过禁军的蹇硕深有感触,眼前这些郡兵,也许在身高上和禁军还有一点差距,可战斗力,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那些漠视一切的眼神。根本就不看皇帝给的仪仗什么的,一个个肃立在校场上,纹丝不动,萧杀的气氛,让胆小的人都会吓尿。

“兄弟们,皇上给我们派来了监军,更是让卫尉许戫大人前来壮行。”赵孟跟在两人后面,上了点将台。

“必胜!”也不知是哪一个士卒开的头,校场上巡检沸腾起来。

“兄弟们!”赵孟的双手往下压了压,顿时鸦雀无声:“先请卫尉许大人训话。”

不管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官场都是喜欢搞一些繁文缛节的东西,讲话的人说了半天,下面的人昏昏欲睡,根本就不知道说啥。

好在不管是蹇硕还是许戫,他们都能认清自己的位置,话语简短却又不失风度,赢得了赵孟的好感,他对那些长篇累牍的发言很是腻歪。

“赵侯,怎不见你家公子赵子龙?”许戫左看右看,除了一些亲兵一样的人,根本就见不到赵家人的影子。

“这孩子啊,”赵孟叹了口气:“已经带着人作为先锋出发,此刻早到了幽州地界。”

赵云很是无奈,他把大兄戏志才带走,肯定就是想这个军事天才提前进入世人的视线。

那晓得郭嘉这小屁孩儿,不知道给赵念真灌了啥迷魂汤,竟然偷偷跟在队伍里。

等到发现的时候,队伍早就进了幽州,而已只好听之任之。

“赵虎,你以前在这边来过吧,”赵云招了招手:“下一个郡是何郡?”

两辈子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说起来很好笑,他根本就不熟悉地形。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两千年后的冀中平原和如今的差别很大。

不说其他地方,就是自己家乡,后来根本就看不到海拔五百米以上的山,现在比比皆是。

“回三公子,我等刚过中山国,前面是涿郡。”赵虎毕恭毕敬。

他心里也不由泛起一丝悲哀,当初为何自己就跟了大公子到雒阳?

那时的自己等人,还以为今后就跟着未来家主,必然飞黄腾达。

一转眼,大公子到青州当刺史,根本就没向家主要自己等人。说来也是,有了袁家这棵大树,今后他的人生轨迹,可能更趋向于文官系统。

当然,他也相信自家家主不会那么短视,用战争来消耗大公子的痕迹。

毕竟不管是龙队虎队还是豹队,都是赵家的部曲,更大程度上,是让三公子和自己等人经常在一起接触,今后好指挥。

这么一想,他浑身舒坦,三公子本身就是一个和善之人,跟着他比在大公子身边还要好上不少。

至于家主,那是高层能决定的事情。

“十六,你派人去联系下张飞,看他何时归队!”赵云吩咐道:“大兄,姐夫,何不纵马驰骋,一路向北?”

说着,已经骑着飞云向前飞奔。(未完待续。)

第三十五章渔阳张家

“翼德见过兄长,见过大兄,姐夫!”才分别没多少时间,张飞拍马赶来,一见面竟然大礼参拜,让人还有些不适应。

黄忠和戏志才、关羽都只是双手虚抬了一下,赵云上前扶起他:“看你身后的这几位壮士,定然是涿郡英杰,如何不介绍?”

“哈哈,忘了!”张飞顺势起身,一个个介绍:“这位是涿县县令公孙瓒公孙伯圭,本县的壮士刘备刘玄德、简雍简宪和。”

对别的人赵云并没有多大感触,不过刘备嘛,那可是原本轨迹里自己的主上。

他仔细打量着,所谓的大耳,好像也不是很大,只不过耳垂显得有些突兀,比一般人大上一倍都不止,或许就是大耳的来历?

其人温润如玉,哪怕是骤然见了这么多人,也没有半丝变化,脸上始终挂着和煦的微笑。

“莫非子龙贤弟往日里与备见过?”刘备很是好奇。

“卢尚书高足玄德兄、伯圭兄,早就如雷贯耳。”赵云发现了自己的唐突,灿然一笑:“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加上你们身边这位简宪和,尽管没有学自名师,却也是才名远播,云在颍川求学时都曾听闻过三位的大名。”

“对了,玄德兄,你家德然,已然入学。”

赵云带的人并不多,龙队被老子留下来保护赵家,也就带了一个十六出来,估计老爷子自己要带平时经常在一起的豹队。

徐庶与夏勤,则早就去打前站,此刻估计快到边境,在等着自己等人。

身上有老爹给的亲笔信,尽管在时间上有些偏差,没有护鲜卑校尉的印信,自己也不过是个先锋,还是等老爷子来了一起出发吧。

反正自己去调兵,名不正言不顺。反而是不想留下来被一些琐事烦扰,不如先行。

义军不堪大用,连山固带的那一批夏巴人,都还没训练好。只能让他们训练训练再训练,等到战事胶着的时候派上用场。

赵孟自己,他连身边仁义礼智信都要放在家里,估计也就带着孝节恕勇四人。

不能不说,刘备在没有发迹的时候。是一个搞外交的好手。

就算初次见面,黄忠、关羽与戏志才对他都有一丝好感。

当然,也不能排除他抬出了自己的身份,乃中山靖王之后,现在还是刘家天下,只要不是带有反心的人,都会善待刘家人。

“不错啊,翼德,”赵云的眼光何等厉害:“想不到你才回去没多久,能把三三制用得这么好!看来你今后专门给我们练兵?”

“兄长。饶了我吧。”张飞一脸苦笑:“他们都是我张家的部曲,长年累月在一起训练,彼此间本身就有默契。”

“三三制,只不过换了一下组合方式,是故每个人都能很快接受。”

“你觉得飞的性子,能静下心来训练兵卒?”

“不能!”关羽插话:“反而还不敢把新兵给你,都说过多少次,不让打骂。你倒好,上去不是拳头就是脚踢。”

“姐夫,能否给飞面子?”张飞告饶:“这些都是我的乡邻。”

众人顿时哄笑起来。最为感慨的人是刘备,自己和张飞本来住处挨着不远,为何以前没有机会在一起?不然自己就能有一个可用的大将。

至于太史慈,他反而没有跟来。

赵云大手一挥。把训练的任务,交给了他。

那家伙本身就是一个带兵的好手,看到重步兵和三三制,再也舍不得撒手。

至于杀胡人,自己手上没杀过一千个也干掉了九百九十九个,带着训练好的士卒上阵。如臂指使,那感觉更爽。

由于他有和鲜卑人交手的经验,估计在对待兵卒的时候,针对性更强。

队伍并没有停留多久,又风驰电掣一般向渔阳方向驰去。

在渔阳郡,不得不说一个家族,那就是赵云母亲张氏的娘家张家。

按说,赵家张家是姻亲,双方关系应该不错。

其实不然,从后世穿越而来的赵云,可知道张家是一个不安分的家族,到时候灵帝还没挂,万一按照原本的轨迹反叛了,连赵家都会被牵扯进去。

反正赵孟对自己的二儿子有些溺爱,既然他反对,双方就没啥来往,反而刻意在疏远。

是故如今的泰山太守虽然是张举,因为不满赵家这些年始终对自己家族递出的橄榄枝不闻不问,对孔家诽谤赵云的行为装作不知道。

否则,有他在泰山坐镇,孔家肯定要给本地太守的面子,不可能把丁原如何的。

如今的张家,当家人是张举的叔父张才,他私下里与鲜卑人眉来眼去,趁着两边关系紧张,做边贸生意累积海量财货。

尽管赵家没有理他们,张家还是从赵家身上学到了不少商业上的东西,这些年的实力越发膨胀,隐然为幽州第一富豪。

有些商业诀窍,只不过没有人归纳总结而已,又不需要啥版权,活学活用就可以。

要不是因为有赵家珠玉在前,人们可能早就发现,原来在幽州之地,还有一个大土豪张家,估计早就名声显露出来。

“家主,赵家人来了。”管家张福走得很急,说话有些气喘。

“赵家来啦?”张才连鞋子都没穿跳下炕来:“快开中门迎接!”

“不是,家主。”张福哭笑不得:“赵家发了一个杀胡令,朝廷任命赵孟为护鲜卑校尉,其子赵云赵子龙带着一队人来打前站。”

“那也要迎接啊!”张才急了:“他们家小英出嫁后,一直都没有回过娘家,这孩子身上有五十根头发姓张。”

“家主,人家根本就没来我们家。”张福叹了口气:“直接住进了驿站。”

“噢,”张才有些懊恼,扭头问道:“小英她那一支人还有关系近一些的吗?”

“没有了,”张福摇摇头:“都被赵家派人接走,目前都差不多是脱了五服的。”

“无论如何,小英出自我们张家。”张才缓缓坐下,把鞋子穿上:“拿我的名刺,老夫要亲自去拜访赵子龙。”

“使不得啊,家主!”在张福的眼里,老爷就是天。

或许出了渔阳郡根本就没人知晓,可在这里,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土皇帝,哪怕是太守,也不得不给张家面子。

提起张才张德新,渔阳郡的人都会比一个大拇指。

“如何使不得?”张才有些恼火:“赵云军务繁忙,老夫前去拜访是正理。”

张福见自家老爷发怒,忙不迭出去准备。(未完待续。)

PS:  按时码完字,巫山稍事休息,就要搬家。诸君,二十五号我再上来码字,这两天就不上网了。

第三十六章赵忠的心思

十月的京城雒阳,早上起来已经下了霜,天气转冷,街上到处是冻得直淌鼻涕却仍然在不停奔忙的贩夫走卒,不少人身上已热气蒸腾。

在楼上看着这一切,侯爷赵忠眼神淡淡的,甚至有些空洞,毕竟那些人离他太远了。

赵府一百米以内,路过的人都会绕道走,什么时候自己竟然如此威风,让民众害怕?

他自我解嘲地笑了笑,把下女递过来的外套又紧了紧,下楼而去。

一般的时候,赵忠并没有早起的习惯,特别是位高权重升任大长今以后,每天都是睡到日上三竿,除非皇后有啥事儿找自己。

很显然,何皇后不愿意赵忠这个管理后宫的大总管出现在自己眼前,十天半月不使人叫一声,反而时不时把母亲和两位哥哥接到宫里。

对于何家有啥图谋,他一点都不担心,那一位春秋鼎盛,大不了就是皇储之类的事情。

身为三朝宦官,赵忠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哪些该管哪些碰都不能碰,他十分清楚。

很显然,哪怕目前存活的就只有史侯一个孩子,皇帝也不想在此刻立皇储,是怕外戚借此上位吗?反正不关自己事。

那天给北伐队伍送行,他一直在观察,看来不管是蹇硕本人还是自己的忠告都有很明显的效果,那小子没有半丝骄纵之气。

据下人汇报,告之蹇硕在蹇图被打死以后,从来都很低调。

说白了,每一代的宦官之间的更替,都是血淋淋的,后来者总是要踩着前人上位,有些时候一不小心就是人头落地。

当年蹇图的事情,赵忠没有半点愧疚,也算是杀鸡给猴看吧。

你们出了宫门,啥都不是。一个小小的北部尉就敢打杀你们的家人。

相信不管是自己还是健在的那一批老宦官,都存在着这份心思,没有半个人去给蹇图求情,打死也就打死了。

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曹家忝为宦官一脉,就算曹嵩后来高就太尉,身上不可避免,是前辈曹腾的养子身份。

曹嵩这人很有意思。急流勇退,其实有自己这批人顶着,他的太尉还是当得顺顺当当,有啥害怕的?想要洗去身上的宦官印记吗?

曹阿瞒那那小儿,太不是人子,还想自己等人出面保下蹇图,顺便抬高自己的身家,从而和宦官集团正式决裂?

可惜,曹家父子失算了,自己等人就当做没这事儿一样。不闻不问。

他就这么胡思乱想,不知不觉来到葡萄架下,这是从西域那边移植过来的,真定赵家还挺有意思,专程派人来护理。

不过,从此让自己在同僚面前也有了另一项炫耀的资本。

别人也有样学样,可结出来的葡萄,又酸又涩,哪及得上自家的?

除了雒阳有限的几个人,包括皇帝。赵忠差人每家送了几挂看上去晶莹剔透的葡萄之外,连赵家人自己都没几个尝过。

他把葡萄作为一种景致,有人来访就请到葡萄园里。

然则,这小东西的生命周期也太短了吧。叶子不断掉落不说,连葡萄都失去了水分,看上去瘪瘪的,他随手摘下一颗,一点味道都没有。

“侯爷!”这是家里的几个子侄辈,以前让人从老家接过来。为了支持皇帝的举措,都送往鸿都门学读书。

兔崽子们,老子是你们的大伯父,不是啥劳什子的侯爷。

可赵忠啥都没说,只是淡淡而又不是威严的点点头,眼看葡萄架下是呆不住了。

“阿福,着人把他们送走吧。”到书房门口,他突然站定,没头没脑地说了这句话。

好在赵福自打自己进宫后不久就从安平过来,两人在一起风风雨雨几十年,很快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侯爷,你看送到啥地方去,全部到桂阳么?”赵福小心翼翼地问。

赵忠心里闪过一丝悲凉,貌似除了自己那个二愣子四弟,其余的人对自己心里只有敬畏。

前不久皇帝差人叫自己过去,居然问赵家愿不愿意再派人入宫。

老刘家,老子受够你们了,本人为你们家做牛做马,前前后后服侍了三任皇帝,在老赵家,表面上威风,实则没多少族人看上眼。

也不晓得皇帝究竟是试探自己有没有赵家人继续在宫里掌权还是真话。

随着继位日久,宫里那位越发深沉,这些张让自己去烦神吧,谁要他天天在身边伺候着?

为了表明赵家的态度,赵忠第二天就把义子一家,全部都送到他老爹赵纯的地盘,到桂阳郡,让赵目与生身父亲团聚。

他害怕皇帝还要自己的子侄入宫,这些年也想明白了,就是在宫外又如何?自己的本家远在真定,皇帝也捏着鼻子封了一门双侯。

同时,赵忠更担心侄子们一个个看着自己威风,悄悄进宫,那就笑话大了,估计灵帝也不想赵家在宫中势力长久。

“不,送到真定。”他叹了口气:“颍川书院确实名气够大,可人家压根儿就不会收我们这种身份的人的子弟,燕赵书院就不一样了。”

听说不少鸿都门学的学子弃学而去,赶往真定,就连世家垄断的太学,不少学子不声不响走了,也去那里。

“是,奴才马上就吩咐人去办。”赵福好像有些怕赵忠,急急忙忙走了开去。

“等等,”赵忠到书房坐定,看着两个奴婢在那里拂去根本就不存在的灰尘,叫住了正要离去的赵福:“你们先出去吧,没有召唤不许进来。”

“没听见吗?”对下人赵福又是另外一番态度:“找人在外面守着,否则家法伺候。”

赵忠默然看着这一切,良久轻声问道:“那件事情有眉目了吗?”

皇帝差张让在大殿之上宣读真定赵家的资料,可以断定,那些连自己都不知晓的内幕,肯定皇家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细作机构。

钱财这一块,赵忠反而是最不怕查的,不仅是皇帝宦官,连安平刘家,都被赵家拉下水,这些年大家一起做边贸,赚得钵满盆满。

意义不一样,设若皇家有这样的机构,那自己岂不是没有秘密,天知道身边的谁就是皇帝的细作。

关键这件事还不能大张旗鼓地查,就只有赵福本人或者找几个身家清白的家生子才能办这件事,要是被皇帝知道就不好玩儿了。

“侯爷明鉴,暂时还没有任何有用的消息。只能说,张侯爷没有嫌疑。”赵福低垂着眼帘,字斟句酌地说道。

尼玛,张让肯定不会,皇帝让他宣读,就是想把自己这些人带沟里。让你查,你就给出了这么一份答案?

好在赵忠如今养气功夫见长,只是挥挥手让他离去。(未完待续。)

PS:  没有网络的日子,已经去申请移机,不晓得啥时候给我办。各位亲见谅。

第三十七章儿行千里母担忧

自从和赵家成了亲戚,樊娟来这里更勤,理由正大光明。

赵云在家的时候,总不能每晚都大被同眠,今晚要和蔡琰在一起,那她就与荀妮在一起,反之亦然,连夏侯兰平时都在赵云的院子里不回家。

大军还没出动,两个男人每天回来很晚。

终于有一天,一个叫徐庶的人被赵云带到了小院,第二天一早,连夏侯兰都一齐要离开。

从来没想过,自己除了那个叫义弟的人以外,会喜欢上另外一个男人。

当夏侯兰款款的眼神望了过来,樊娟突然之间,觉得自己拥有这个夫婿也挺好的,竟然鬼使神差,扑到未婚夫婿的怀里。

就这事儿,被荀妮和蔡琰取笑了好几天,可樊娟心里一点也不后悔,她自己清楚,对赵云的感情是彻底放下。

每每清早起床,或者晚上临睡前,她都会站在窗口凝望着北方,那个不十分高大也说不上多英俊的人儿,可也在想着自己吗?

有天晚上,赵云比平时还要回来得晚一些,连好久都没出现过的黄忠与关羽,都带上自己的一家子,住到院子里。

“阿姐,”樊娟知道赵云这不是在叫自己:“弟的院子,不敢说固若金汤,也不是外人敢来侵犯的。妮儿和昭姬还小,你每天回来劝解下。”

“云弟你说啥呢?”赵香强装笑脸:“你是我弟弟,她们是我弟媳,当姐姐的不帮忙还有谁来帮?”

感觉说错了话,她又补充了一句:“不是还有娟儿和我一道吗?”

樊娟勉强笑了笑,很清楚眼前这几个男人也要离去。

难道局势已经紧张到这种地步,连真定县城都不安稳了?还是义弟当心她们在外面受欺负把人送到自家院子?

以往,她从没见过战争,也许自己的夫君已经和那些青面獠牙的胡人交手了吧。

当天晚上,三个男人没有在家停留多久,绝尘而去。荀妮和蔡琰哭成了泪人。

樊娟与赵香本身是去安慰人,结果她们自己也在一旁抽泣起来。

黄张氏性情木讷,不善言辞,可她好像见惯了这种场面。竟然是最镇定的。

反而旁边的姬妾没有说话也没有掉眼泪,只是有些幸福地摸着日渐隆起的小腹。

第二天一大早,才得知当晚赵云他们就走了,到哪儿去问人也不清楚。

赵香本来要去包子铺的,却百无聊赖。根本就没心思去打理,在家陪着众女。

“阿姐,妮和昭姬商量好了,”荀妮好像一夜间坚强起来,她拍了拍一边还在抽抽泣泣的蔡琰:“子龙不在,我们要去给母亲请安。”

见到赵张氏的第一眼,樊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妇人往日脸上的光泽好似消失不见,眼窝深陷。

她缓缓扶起身前的两位儿媳,正待说话。人报袁玟来了。

这还是樊娟第一次见到赵风的两位妻子,老实话,不管是甄姜还是袁玟,她们在相貌上绝对不输与赵云的两位妻子。

“母亲,子为不在,儿媳们在你跟前尽孝。”袁玟说话落落大方:“有什么事情,你尽管吩咐我们去做。”

这是抓权来了吗?不仅是樊娟,就连一旁的荀妮叫了声嫂嫂之后也是一脸凝重。

“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