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草头兵-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将军,好样的,加油啊!”

“黑大汉,黑大汉,黑大汉!”

众人听到此起彼伏的喊声,不由精神一振,都是生出了好奇之心,里面进行比斗的居然是李靖,在这军营之中,难道还有人能被李靖当做对手么?

第317章 房谋杜断

第7章房谋杜断

四周看热闹的军兵看到杨戈等人来到,慌忙就要跪下施礼,被杨戈摆摆手制止住。饶是如此,顷刻间已是为杨戈等人让出了通道。到了里面,正好看到李靖与一个黑大汉对了一掌,各自往后退了两步。

就听得李靖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半空中:“黑小子,果然好本事!如此大力气,莫非是打铁的不成?”

那黑大汉嘿嘿笑了两声,憨憨的说道:“将军真好本事,一猜即中。小人的确是打铁出身,听说招募新军,这才报名参军。”

这时候李靖已经注意到杨戈等人的到来,遂擦了把脸上的汗,笑呵呵的迎了上来:“总管大人,王将军,你们来的正巧,方才与我交手的这位壮士,身负万夫不当之勇,实乃一员悍将。”

杨戈点了点头,将目光投向了那名黑大汉,笑着问道:“这位壮士,还不知怎么称呼?”

黑大汉也认出了杨戈,此前远远的见过两眼,没想到今日却出现在自己面前,赶紧躬身施礼道:“小人尉迟恭,朔州人士,以打铁为生……”

杨戈听了前面几个字,已是愣住,后面的根本没有听清说了什么,眼睛直勾勾的盯住黑大汉,突然醒悟到自己的失态,遂干笑了两声,以遮掩自己的尴尬,脸上的笑容更甚:“尉迟恭?果然好汉子!李将军如此赏识你,可见功夫绝非等闲,从今日起,你就先在李将军麾下做一名旅帅吧。你可愿意?”

旅帅?众人一下子愣住,总管大人的出手也太爽快了吧,单凭李靖一句赞赏就给了个旅帅?不过碍着杨戈的地位,大家并没提出什么异议。

再看那黑大汉尉迟恭,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给砸晕了,当时就傻傻的呆在原地,兀自有些发愣。直到李靖笑着提醒了一声,这才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谢过杨戈的擢升。

其实杨戈的兴奋,并不在尉迟恭之下,他也没想到,方才还在感慨缺少人才,老天爷就这么活生生的送了一个过来,还是赫赫有名的尉迟恭尉迟敬德。在历史上,这尉迟恭与秦叔宝可是并称为“门神”的人物。若是此去山东,能将秦叔宝顺利收归门下,嘿嘿,这两大门神可就都成了自己的小弟,那可就爽呆了!

又过了几日,已是收到了来自新罗方面的消息。当日自从杨戈返回新义州后,谢映登与王思晨水陆并进,两路大军势如破竹一般,仅仅半个月不到,已是席卷了整个新罗,直捣新罗都城……金城。

围城十日后,新罗城中发生骚乱,辽东军乘乱夺城。新罗真平王死于乱兵刀下,要不是谢映登及时赶到,恐怕整座新罗王宫都会毁于乱兵所纵大火之中。至此,新罗被辽东军彻底收入囊中,加上高句丽百济,这半岛上的三个国家皆被辽东军所灭,重现大汉之荣光。

按照杨戈的安排,谢映登留下了三万兵马,协助周文博镇守新罗百济,其余人马正陆续返回。而王思晨所率领的船队,除了苏钊成所属船队留下来遏制倭人,其余船只也尽数返回了身弥岛。

跟随王思晨船队回来的还有一群人,却是让辽东军诸将领很是兴奋了多时。这些人,却是周文博特意搜刮而来的百济新罗各王室贵族的女子,长得都不错,又通晓汉话,送到了身弥岛上,其用意自然不言而喻。其中最为出色的,当属新罗真平王的女儿善德公主,长的楚楚动人,一副风流模样,让人心动不已。

这样的美人自然让人眼馋,但却没有人敢于染指。按照周文博的意思,特意指明送到了新义州的总管府。在他心目中,除了杨戈以外,自然无人敢将这等亡国公主收入囊中。

那善德公主他也是见过的,那俏生生的模样,若是不动心那绝对是骗人的。此时听说人送到了总管府,不禁已是心里已是有些骚动,散会后匆匆赶回了府中。

没想到的是,还没等见到善德公主,却是先遇到了萧炎,不觉有些心虚。

“大哥,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萧炎上前揽住了杨戈的胳膊,笑颜如花,不过杨戈不知怎么,总觉得她的眼神里透过一丝诡异的笑容。

杨戈支吾两声,应付过去,萧炎见他心神不定的样子,不由得扑哧笑了出声。

“大哥,可是回来寻找那位新罗美人,叫做善德公主的么?”

杨戈面皮一红,尴尬道:“阿炎,这从何说来,什么善德公主,不过是送过来的奴婢罢了,一切自是有你做主,关我何事?”

萧炎的眼睛眨了两眨,已是脆声笑道:“果然由我做主多么?你可不要心疼哦。”

杨戈不知其意,义正言辞的点了点头,肯定的说道:“那是当然了,你可是未来的总管夫人,不让你做主,还能有谁人?”

萧炎脸一红,嗔道:“什么总管夫人啊,真难听。”稍微停顿了一下,随即开口说道:“大哥,这个善德我已经见过了,感觉颇有一些才华,正好我女校缺少人手,不若将她调入女校,也好借一借她的公主身份,大哥以为如何?”

杨戈顿时目瞪口呆,什么,将善德公主调入了女校,那岂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但看着萧炎那副笑脸,本想开口反对的话到了嘴边却改了说法:“果然好办法。有了善德公主的名号,我辽东军在新罗百济等地的威望定会更进一步。不错,真不愧是我杨戈的贤内助。”

萧炎见杨戈赞同,颇有些兴奋。随着杨戈的身份日渐提高,萧炎也是感触颇多。如今局势明朗,杨戈眼见得从一名校尉走到了辽东行军总管,论起权势说一声辽东王也不为过。如今更是收复了百济新罗,其地位扶摇直上,竟是让萧炎也感觉到了些许压力。

萧炎也是世家子弟,自然明白如今中原形势之乱象。若是大隋不保,天下群雄并起,杨戈未尝没有争霸天下的希望。或许辽东军以外的人还看不明白,只以为杨戈不过是偏居辽东,充其量算是个土皇帝罢了。但辽东军内部的中高级将领,却是对辽东军的实力清楚的很。至于萧炎本人,自然更加明白。

既然杨戈有如此机缘,日后别说三妻四妾,就是再多的女人也是很有可能的。萧炎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也知道硬拦是拦不住的,但这个度,却是要把握在自已手中。如论如何,在自己大婚之前,绝对不允许任何女人来抢走杨戈的宠爱。

杨戈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心里明白,这位善德公主,对于杨戈来说,这却成了烫手的饽饽。此时,萧炎还在总管府内呢,虽然他们两人并没有完婚,但辽东军上下,无不知道这就是将来的主母了。若是萧炎不知道也还罢了,这善德公主如此个大活人送到了总管府,哪里还能瞒得住?

杨戈甚至都觉得该不是周文博这家伙想看自己笑话吧,不禁恨得牙根发痒,但人都已经送到了府中,总不能再弄出来金屋藏娇,也罢,只好对着萧炎表态,任由她做主就是。

其实说起来这位善德公主,历史上可是大大有名,乃是韩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王,甚至被尊称为“三国一统奠定者”,作为真平王的唯一女儿,自真平王死后就继承了王位,成了第一个女王,比起武则天甚至还要早一些。

在位十六年

主动与中原交

挑选族内子弟到中国学

引进中国儒

效法唐律令建立上行下效之中央集

此时新罗茶道开始发

并输入到日

新罗佛教神印宗也在这时兴

相对高百两

新罗武功振

国内大

又与唐交

俨然有一统半岛之势。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位善德女王居然又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堂妹,先后两代女王,也算是一时之佳话。

可惜的是,如此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此时却沦落成了阶下之囚,甚至被当做奴婢送给了辽东行军总管。尽管此时萧炎将她调入了女校,但无人不知,这位善德公主乃是总管大人的女人,又有谁敢擅自染指?

对于杨戈的大业来说,这位善德公主不过是个小小的插曲罢了,很快就被他抛到了脑后。随着王思晨船队的到来,渡海回归中原一事已被提上了议程。

一周后,数百艘海船从身弥岛扬帆启程,目标直指莱州湾下营港。其实距离最近的乃是东莱水军占据的东莱码头,但此时杨戈却并不想将水军驻扎到那里。原因很简单,东来水军如今还是来护儿一手掌管。虽然两人交往甚厚,但毕竟有些差别,自然不想让来护儿得知辽东水军的底细,尤其是有些不为人所知的秘密,更是辽东军严加保密的,绝对不能让外人知晓。

在王伯当与长孙无忌的精心经营下,下营港码头已成了渤海内最为庞大的内海码头。不等战船靠岸,杨戈已是在甲板上看到了一排熟悉的人影。

北海郡长孙无忌、刘武周,下营港王伯当,高密郡魏征、郭方预等人已是在码头上等候了多时。等到亲眼看到那五万军马陆续从战船上下来,虽然有些许的疲乏,但却掩盖不住那股子彪悍之气。

魏征不禁暗暗点头,对杨戈更是钦佩。当日离去时不过数千人马,如今仅仅过了两年,已是将辽东收入囊中,更是将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先后灭掉,重复汉朝当日之荣光。如此之赫赫功绩,可谓当世第一人。

不过让魏征心折的并非这些,而是杨戈不动声色的将王猛周文博等辽东势力尽数瓦解吸收,如今更是对这两人信任有加,分别担当重要位置,这等胸怀,才是让他魏征感到由衷佩服的。

魏征正心中感慨,却觉得袖口一紧,却是有人拉了一下,耳边传来了一句问询声:“魏大哥,这位就是杨戈杨总管了么,怎么如此年轻?”

询问他的乃是一名青年文士,长的仪表堂堂,但此时眼神里却透出了一丝疑惑。

魏征似乎是看出了他内心的差异,不由得呵呵笑道:“杜老弟,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我们这位总管大人,可不是凡人,不能以等闲视之。等以后接触的多了,你自然明白。”

那青年文士应了一声,这脸上的表情却是有些不太自然。魏征看在眼中,不由得心中偷笑:“杜如晦啊杜如晦,别看你才高八斗,在这位杨总管面前,恐怕也是得不了好啊。”

很快,杨戈带着一干心腹走了下来,魏征长孙无忌王伯当等人快走了两步,迎了上去。到的近前,纷纷躬身施礼,表情甚是恭敬。

杨戈呵呵大笑,冲着众人一抱拳,道:“众位兄弟,何须客气,莫非让杨戈再礼拜过去么?”

全场一阵大笑,气氛更加轻松起来。稍微寒暄了两句后,魏征却是注意到了杨戈身后站着的两名大汉,其中一个自然是雄阔海,但另外一人个头稍低,却也是膀大腰圆,一看便知必定是个悍勇之士,等到听李靖说起,这位尉迟恭居然能与李靖占个不分上下,惊诧之余,更是笑呵呵的恭贺杨戈再收良将。

经魏征这么一说,杨戈突然想起当日嘱咐魏征和长孙无忌的事情,开口问道:“老道,最近可发现了什么有能耐的人么?”

魏征早就等着杨戈询问,遂呵呵一笑,将身后的杜如晦拉了出来,向杨戈介绍道:“总管大人,这位杜如晦杜公子,乃是京兆人士,素来才学过人,原本是滏阳县尉,后来挂冠而走,四处游历。听说了大人的威名,特来投靠。”

哦,杜如晦,杜如晦?什么,杜如晦?

杨戈顿时吃惊非小,前些日子还曾经念叨,想着有机会能将房玄龄杜如晦一并收入囊中,正所谓房谋杜断,怎么可能缺少其中之一呢?没想到还真不经念叨,才过了数日功夫,这人已是活生生的站到了自己面前,莫非真是老天爷有眼么,能听到自己的心声?哈哈!

见到杨戈吃惊的模样,在场所有人都隐隐有些触动,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位青年文士,不知道这家伙有什么能耐,竟然让总管大人如此失态。

杜如晦也是有些糊涂,仔细想想,自己似乎也是头一次见到这位总管大人,但看他的表情,却好像早就听说过自己的声名,这当真是有些奇怪了,但他也知道自己位卑言轻,也不敢多言语,生恐一个说话不当,反倒不美了。

杨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状况,不由的哈哈大笑,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失态。点指着杜如晦,冲着身边众人说道:“各位,如今我辽东军人才济济,别人不说,单提那房玄龄房大人,大家以为如何?”

众人心中一凛,对房玄龄的本事才华自然是无可挑剔,若是论起处理政务的能力,辽东军当中,再无人能及。恐怕比起魏征与长孙无忌来说,也不遑多让。但房玄龄是房玄龄,与这位杜如晦又有何牵连?

看着大家疑惑不解,杨戈偷眼看了杜如晦两眼,注意到他的表情似乎有些明悟,心里更加有底,遂呵呵笑道:“各位,这位杜如晦杜公子,在房玄龄心中可是格外的重视,将他与自己相提并论。呵呵,没想到此时还真碰上了杜公子,真是幸会幸会!”

哦,原来如此。在场众将都恍然大悟,既然房玄龄也推荐此人,自然是有些本事的。如此看来,恐怕不日也将得到总管大人的重用。于是看向杜如晦的眼光之中,也就带上了一些敬重。

对杜如晦来说,却好似在做梦一般。总管大人口中所说的房玄龄,自己以前曾经见过几面,但彼此之间并非很熟,没想到还能在总管大人的面前力挺自己,这当真是欠了一个大大的人情。

杨戈当即宣布,让杜如晦充当参军一职,也就是做了自己的幕僚,参与机要、军国之事。这让杜如晦顿时欣喜若狂,没想到这才初次见面,这位年纪轻轻的总管大人已是将自己提成了参军,更是能参与到机要之事,这等待遇之优厚,可是他根本想象不到的。

眼见得杜如晦得了彩头,魏征又将身后站立的十多名征募而来的贤能介绍给杨戈,这些人自然也是魏征与长孙无忌招募来的能人志士。不过接下来的人当中,杨戈却并没听到什么厉害出名的人物,但也不能敷衍了事,自然也是好言抚慰,但比起杜如晦而言,却是颇有不如的。

不过这些人虽然比不上杜如晦有名气,但能被魏征长孙无忌看中,自然还是有一些本事的。如今辽东正是缺人之际,有这些人的及时加入,自然对辽东军有百利而无一害。

杨戈等人稍微商议后,便即决定,将这些人统统送到辽东,交由王猛周文博统一安排。如今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新忘,各郡县官府多是由辽东军将领兼任,这时间长了,自然没什么好处。这些人过去,倒正好可以填补上这些空白。

这些人心中本有些惴惴不安,不知道会将自己如何安置,待听到杨戈说完,顿时脸色各异。这辽东虽然已经重归汉家江山,但毕竟是偏远蛮荒之地,将自己远远的打发到了那里,这算怎么回事?但也有一些知机的,却是想到自己只要过去即可负责一郡一县,却是欣喜若狂,认为自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第318章 抢占地盘

第8章抢占地盘

早在数日前,接到杨戈消息后,王伯当已是吩咐下去,收拾出了一处大营,供随后便到的五万大军安歇。而杨戈带着诸位手下将领,在王伯当长孙无忌魏征等人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了下营港水军大营。

此时的下营港,与当日杨戈离开之时已经大不相同。光看其市面繁华程度,港口船舶密密麻麻的,就知道这两年下营港已是今非昔比,再不是当日的小渔村了。

等众人坐定,长孙无忌遵照杨戈吩咐,将周边形势一一作了讲解。听罢之后,众人心中已是沉了下去,时局之乱,竟是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原来有张须陀镇守地方,诸多乱匪纷纷望风而逃,但自从张须陀被李密设计阵亡后,山东一带以及周边区域立马陷入了危局之中,与其他地方相比,其变乱程度更是混乱不堪。

乱匪头目张金称、郝孝德、孙宣雅、高士达、杨公卿等人,趁着张须陀身死的空当,纷纷出动抢劫寇掠黄河以北地区,攻陷城池,杀人无数。大隋朝朝廷军将领,接二连三的败亡而逃,竟是没有人能撑起张须陀留下的大旗。不过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当其时也,虎贲郎将王辩,华阴郡丞杨善会趁势而起,将一众乱匪打得纷纷逃窜,再不敢进犯。尤其是杨善会所管辖的华阴郡,更是被乱匪们视为死亡之禁地,不敢有丝毫冒犯。

就在杨戈奉命在辽东招募新军训练之时,朝廷又派了太仆卿杨义臣,出兵讨伐张金称。

杨义臣率军直到临清之西,紧靠永济运河筑营,距离张金称阵地约有四十里,深挖壕沟,高建垒墙,并不出来迎战。

而张金称自从吞并了孙安组后,实力大增,声势更是迫人。但因为张须陀的存在,却是不敢过分招摇。这时候没了张须陀的压制,又连连打了几个大胜仗,心中顿时狂妄起来,对杨义臣更是不屑一顾。此时见他高挂免战牌,心里更是张狂,每日都带兵大肆炫耀一番,对杨义臣叫骂连连,想引他出战。但杨义臣却不为所动。

如此这般一月有余,张金称就显得有些急躁起来,每日对杨义臣侮辱诟骂。杨义臣终于按耐不住,向张金称下了战书:“明日一早,定决一胜负!”

但就在当天晚上,杨义臣挑选了精锐骑兵两千余人,自馆陶渡河,埋伏妥当。等到天色微亮,张金称率军离营准备与杨义臣决一死战。却没想到杨义臣依然高挂免战牌,同时出动了早已埋伏的精锐奇兵,偷袭乱军大营。张金称得到讯息后勃然大怒,匆匆领兵回援,杨义臣趁机在后面追杀,乱匪大败。张金称等人逃到了清河以东。

杨义臣却是不肯放虎归山,一路追杀,最终将张金称擒获。当众在闹市中竖立木架,将张金称绑在上面,手脚四肢张开,竟是万民凌迟而死,其惨象不堪目睹。

张金称已死,手下群盗纷纷投靠了窦建德,窦建德设下苦肉计,将涿郡通守郭徇人头砍下,送到了高士达面前。杨义臣听说后怒不可遏,带着数万隋兵要为郭徇报仇。高士达却是并没有将杨义臣放在眼中,根本没有听从窦建德的劝说,一度骄横自大,没过几日便被杨义臣大破之,并在阵前砍了脑袋。乱匪顿时土崩瓦解,四散奔逃。其中的窦建德却是抓住时机,收拢了数千名乱匪后,见饶阳守军没有防备,遂攻占饶阳。

至此,窦建德正式代替了张金称孙安祖高士达,成了河北群盗的首领。杨义臣见高士达已死,并没有将窦建德放在心上,领兵而回。窦建德遂得以回到平原,在此收编余部,抚循士众,多数人表示愿意跟随窦建德。

经过窦建德的一番经营,将几股乱匪重新收编整合后,同时窦建德在此又得000余兵,实力有所增强。窦建德还为高士达发丧。接着又招集亡卒,得数千人,军威得以重振,窦建德开始自称将军。起初,义军见到隋官及士人一律杀掉,唯有窦建德注意争取这些一般官吏,所以隋郡县的许多官员都主动归附。窦建德军很快发展到0余万人。

同一时间,瓦岗军也是一帆风顺,占据了好大一片地方。这两支反军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纵使杨义臣等人有千般本领,被两股反军调动的四处奔波,却是收效甚微。一时间,竟也是无计可施,与反军形成了相持的僵局。

众人听到这里,不由的面面相觑。没想到仅仅过了两年时间,这局面已是如此不堪。胡刀性急,已是开口询问道:“无忌,这反军如此强悍,可曾对我北海高密两郡有所侵犯?”

长孙无忌与魏征对视两眼,淡淡的一笑:“那些反军再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跟我们过不去。不要说那些小反贼了,即便是窦建德,前些时日还主动投书,向我等表达善意呢。”

哦,居然还有此等事?

杨戈与众将颇感到有些惊讶,这等大反贼,居然主动与官军联系,莫非其中有什么蹊跷不成?

魏征轻抚自己的短须,呵呵笑道:“其实这个窦建德,我早年也曾见过几面,说起来也是当世豪杰,兼且宽厚待人,手下人都很是服气。如今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总管大人,若是能将这股反贼收降的话,对大人而言,倒是一大助力!”

众人皆都愕然,觉得魏征此言颇有些天方夜谭。照长孙无忌所言,如今的窦建德势力已成,占据河北山东不少地方,自号将军,当是个桀骜不驯之辈,又岂能轻易投降?

要知道,在如今的中原,杨戈之名虽然不少人也都知道,但对其辽东所建之赫赫功业却是了解的不多。对于这些中原名士世家而言,辽东无非是个穷乡僻壤之地,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自古到今,也鲜有成功者。想当年三国时候,公孙氏也如同今日之杨戈一般,占据了辽东以及东莱一带,若论起名声之显赫,比起杨戈更要厉害的多。但最终却还是落得烟消云散,根本对中原争霸局势无关痛痒。

但世人多无知,其中自然也有一些有识之士,从北海高密两郡的些许举动措施,以及源源不断的移民,看出了些许端倪,对杨戈掌控下的辽东也不禁产生了好奇之心,这里面,就包括了前来投奔的杜如晦。

杜如晦也是个胆大之徒,不管自己初来乍到,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